不锈钢保温杯工艺流程
不锈钢保温杯加工成型工艺

不锈钢保温杯加工成型工艺不锈钢保温杯加工成型工艺如下:1. 外壳加工流程:外管领料、割管、胀形、分段、再次胀形、滚中角、缩底、割底、冲筋、平上口、冲底、平底口、清洗烘干、检验敲坑、合格外壳。
这一系列步骤是外壳加工的基础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其中,割管是关键步骤之一,需要使用专业的割管设备,以确保管材的切割质量和精度。
胀形则是将管材形状胀大,以便后续的加工操作。
分段则是将胀形好的管材分成若干段,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再次胀形则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管材的形状,以达到设计要求。
滚中角则是为了修正管材的角度,以确保产品的精确度。
缩底和平底口则是为了修正管材的底部形状,以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冲筋则是为了在管材上冲出筋条,以增加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
平上口则是为了修正管材的顶部形状,以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清洗烘干则是为了去除产品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确保产品的清洁度和质量。
最后,检验敲坑则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设计要求符合标准,从而生产出合格的外壳。
2. 内壳加工流程:内管领料、割管、平管、胀形、滚上角、平上口、平底口、滚螺纹、清洗烘干、检验敲坑、对焊、试水检漏、烘干、合格内胆。
这一系列步骤是内壳加工的基础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其中,割管和平管是关键步骤之一,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管材的切割质量和精度。
胀形则是将管材形状胀大,以便后续的加工操作。
滚上角则是为了修正管材的角度,以确保产品的精确度。
平上口和平底口则是为了修正管材的顶部和底部形状,以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滚螺纹则是为了在管材上滚出螺纹,以增加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
清洗烘干则是为了去除产品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确保产品的清洁度和质量。
对焊则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片对在一起进行焊接,以增加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
试水检漏则是为了检查产品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最后,烘干则是为了去除产品表面的水分,以避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锈蚀等问题。
不锈钢保温杯生产工艺

不锈钢保温杯生产工艺
不锈钢保温杯是一种保温效果好、使用方便的饮具产品,其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材料准备:选择优质的不锈钢板材作为原材料。
通常选用304不锈钢板,其具有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强度高等特点。
2. 冲压成型:将不锈钢板通过冲压机械设备进行成型。
根据设计要求,将不锈钢板冲压成杯体的形状,并预先留有开口和插口的位置。
3. 焊接工艺:将冲压成型后的不锈钢杯体进行清洗和抛光处理,确保表面光滑和无毛刺。
然后使用TIG(氩弧焊)焊接工艺,将杯体的开口部分与插口部分进行焊接,将其密封。
此步骤需要焊接技术熟练的操作工进行。
4. 硬化处理:焊接完成后,将不锈钢杯体进行硬化处理。
这一步通常使用退火工艺,即将杯体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这样可以提高不锈钢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增加其耐用性。
5. 表面处理:经过硬化处理的不锈钢杯体表面会变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使其具有较好的触感和外观。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打磨、抛光、电镀等。
6. 组装和质检:将经过表面处理的杯体与盖子、塞子等附件进行组装。
然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检测密封性、保温性
能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7. 包装和上市:最后将生产好的不锈钢保温杯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彩盒包装或透明塑料封装。
然后将产品上市销售,供消费者使用。
以上就是一般不锈钢保温杯的生产工艺,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外观符合要求。
保温杯的生产工艺流程

保温杯的生产工艺流程保温杯是一种常见的日用品,通过内外双层不锈钢材质和真空层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持饮品的温度。
下面将介绍保温杯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保温杯的内外杯壁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适合作为保温杯的材料。
真空层则通常采用双层玻璃材质,中间通过真空隔离,能够更好地隔绝外界温度,起到保温的效果。
其次,制造保温杯的第一步是将不锈钢材料加工成杯的形状。
一般采用拉伸工艺,通过拉伸机或模具将不锈钢材料拉制成杯形。
拉伸工艺能够使不锈钢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杯壁上,增加保温效果和杯的坚固性。
然后,加工好的不锈钢杯体需要进行内外壁处理。
内壁处理主要是通过抛光工艺使内壁更加光滑,减少与饮品接触时的摩擦力,避免杯内留有细菌或异味。
外壁处理一般是通过喷涂或丝印工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喷涂不同颜色或印制图案。
接下来,需要将制作好的不锈钢杯体与玻璃内胆进行组装。
先将不锈钢杯体放入模具中,再将玻璃内胆倒装到杯体中。
倒装是为了确保内胆与外壳之间形成真空层。
然后将两者一起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熔焊,使两者紧密粘合。
熔焊完成后,将温度降低,使杯体与内胆之间的空气凝结成真空层。
最后,在组装完成的保温杯上加装盖子。
盖子通常也是不锈钢材质,可以通过螺纹或翻盖等方式与杯体连接。
盖子除了起到密封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加装硅胶垫圈等附件来增加保温效果。
以上就是保温杯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不锈钢材质的加工、内外壁的处理、杯体与内胆的组装以及盖子的加装等步骤,可以制造出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保温杯。
保温杯的制作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与工艺要求,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不锈钢保温杯加工工艺

不锈钢保温杯加工工艺
不锈钢保温杯的加工工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 材料准备:选择适当的不锈钢材料,并按照要求切割成所需的杯壁和底座。
2. 表面处理:将不锈钢杯壁和底座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喷砂、电镀等,以提高外观和防腐性能。
3. 成型:通过液压机、冲压机等工具将杯壁和底座成型,使其呈现出保温杯的形状。
4. 焊接:使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激光焊接、氩弧焊接)将杯壁和底座进行焊接,确保密封性和结构强度。
5. 内部处理:根据需要,在保温杯内部进行处理,如涂层、抛光等,以增强保温性能和易清洁性。
6. 塑料零件加工:如果保温杯配有塑料零件,如盖子、手柄等,进行塑料零件的注塑、模具制作等工艺。
7. 组装:将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如将杯壁、底座和塑料零件组合成完整的保温杯。
8. 检验和质量控制:对加工好的保温杯进行检验,确保每个工艺步骤的质量符合要求。
9. 包装:对合格的保温杯进行整理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以上是一般不锈钢保温杯的常见加工工艺,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步骤可能会因生产厂家和产品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对于特定的产品加工,建议参考相关的制造商指南或咨询专业的生产厂家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不锈钢保温杯如何加工

不锈钢保温杯如何加工
1.设计:首先需要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设计,包括保温杯的形状、容量、外观等。
设计师通常使用CAD软件进行2D和3D设计。
2.激光切割:在设计完成后,需要使用激光切割设备将不锈钢板材切
割成适当的尺寸和形状。
激光切割可以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切割。
3.冲压成型:经过切割后,将不锈钢板材放入冲压机中进行冲压成型。
冲压机根据模具的形状将不锈钢板材加工成杯子的形状。
4.焊接:冲压成型后的杯子需要进行焊接,以保证杯子的密封性和强度。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TIG焊、氩弧焊等。
焊接前需要对杯壁进行清洗和
除油处理,确保焊接质量。
5.抛光:焊接完成后,还需要对杯子进行抛光,以提高其表面光滑度
和美观度。
常用的抛光方法有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
6.涂装:抛光完成后,可以对杯子进行涂装处理,以增加杯子的外观
效果和耐腐蚀性。
常用的涂装方法有喷涂、电镀等。
7.组装: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不锈钢保温杯的各个零部件可以开始
组装。
组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杯盖与杯身的配合度,以及密封垫圈的安装等。
以上是不锈钢保温杯的加工过程及相关的工艺。
在实际加工中,还需
要注意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性。
不锈钢保温杯生产的工艺流程(1)

综合
内、外杯 配口
焊口
点吸气剂
配底
测温
抽真空
全检
磨口
焊底
电解
全检
抛光
全检、测 温二
入库
内、外 杯拉管
图文合一
内、外杯割管
图文合一
内、外杯摇圆
图文合一
内、外杯压缝
图文合一
内、外杯水涨
图文合一
内、外杯压缝
图文合一
内、外杯缩口
图文合一
内、外杯割头
图文合一
内、外杯拉口
图文合一
内、外杯返拉伸
⑶ 左 脚踏下开关,割刀向下 移 动 ,使产品分离,割刀自 动 回 位。
警 告 : 作业时,操作工禁止聊天,听音乐,玩手机等行为,
⑷ 左手握住分离后右端产品,右手拉动尾座定位手柄,脱离固定 位 置 ,向右移动。放在起始位置。
⑷左手取下产品,放入筐内,右手取下另一 件 产 品,放其上面。
1、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充分了解各种工作性能操作方法及使用手册中的各项要领,方可上岗操作
图文合一
内、外杯平口底
图文合一
内、外杯返修底
图文合一
内、外杯修底
图文合一
内、外杯滚筋
图文合一
内、外杯滚牙
图文合一
内、外杯修模
图文合一
内、外杯清洗
图文合一
图文合一 内、外杯清洗后全检
内杯圆周焊
图文合一
内、外杯激光焊
图文合一
内、外杯弧口焊
图文合一
高频退火
图文合一
手工焊
图文合一
测漏
• 5.试模时调整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如配件有协作商完成,同时也要对应调整,确保配合 尺寸符合主体尺寸的要求,对此类产品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环环相扣,忽一不可。
保温杯制造工艺

保温杯制造工艺
保温杯是一种利用真空保温技术,在真空状态下将金属或非
金属材料与真空结合起来,使食物或液体在保温容器中保持一定
温度的一种容器。
保温杯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外部形状的不同,
可以分为杯状保温杯、杯盖式保温杯、真空保温壶、敞口式保温
杯等等。
保温杯以其方便携带、保温效果好和外形美观等特点受
到消费者的青睐。
制作保温杯的材料是不锈钢,有201和304两种。
201不锈钢含锰量高,易生锈,不能作食品容器。
304不锈钢含锰量高,耐腐蚀,无异味。
保温杯制造工艺:
首先是将不锈钢进行清洗消毒,然后通过真空技术使不锈钢表面
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隔离了不锈钢与空气中的氧及水分的接触,防止了生锈。
保温杯制造工艺:经过清洗消毒后就可以开始
生产了,首先用钢锯将杯底切掉一部分,再用砂纸打磨成光溜溜
的样子;然后将杯盖与杯身对接在一起;接着将杯盖与杯身粘合
在一起;最后再把杯盖拧紧,就大功告成了。
保温杯制造工艺:首先要经过清洗消毒、打磨和组装等过程。
—— 1 —1 —。
不锈钢保温杯工艺流程

不锈钢保温杯工艺流程不锈钢保温杯是一种常见的保温容器,其具有保温效果好、材质不易变形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不锈钢保温杯的工艺流程。
一、材料准备首先,制作不锈钢保温杯的工艺流程开始于材料的准备。
主要材料包括不锈钢材料、塑料配件等。
其中,不锈钢材料需要经过切割、修整,以确保其尺寸精确,并在合适的位置打孔,以便安装塑料配件。
二、组装接下来,需要将不锈钢材料和塑料配件进行组装。
这个过程一般采用机械装配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将塑料配件安装在不锈钢杯体上,并通过螺丝或其他固定装置将它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和调整每个部件的位置,确保其连接牢固,不易松动。
三、焊接部分不锈钢保温杯还需要进行焊接工艺。
焊接主要是用于将不锈钢材料的边缘进行连接,以增强其整体强度和密封性。
焊接工艺要求焊接点平整、无杂质,并且焊接后的区域要进行光亮处理,以确保其美观性。
四、抛光抛光是制作不锈钢保温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抛光可以提高不锈钢杯体的光亮度和平滑度,增强其整体的美观性。
抛光工艺一般采用机械抛光的方式进行,利用不同粒度的研磨材料进行处理,以逐步去除杯体表面的瑕疵和划痕。
五、表面处理除了抛光,不锈钢保温杯的表面还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以增加其耐腐蚀性和防指纹功能。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等。
电镀主要是通过在杯体表面涂上一层金属薄膜,增加其防腐蚀性和美观度。
喷涂则是利用特殊喷涂技术,在杯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其具有防指纹的效果。
六、检验最后,不锈钢保温杯在制作完成后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
这个过程主要是检查杯口、杯底和手柄等关键部位的质量和尺寸,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保温性能测试,检测其保温效果是否达标。
通过以上步骤,一个完整的不锈钢保温杯就制作完成了。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工艺流程进行,以确保杯体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注意每个环节的细节处理,以提高不锈钢保温杯的整体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温杯是用不锈钢管为主要原材料生产而成,大致生产工艺流程图:
1、外壳加工流程
外管领料—割管—胀形—分段—胀形—滚中角—缩底—割底—冲筋—平上口—冲底—平底口—清洗烘干—检验敲坑—合格外壳
2、内壳加工流程(有两种,此流程为觉流程。
另一种为冲压而成,但冲压的局限性大)
内管领料—割管—平管—胀形—滚上角—平上口—平底口—滚螺纹—清洗烘干—检验敲坑—对焊—试水检漏—烘干—合格内胆
3、外壳和内壳装配流程
配杯口—焊口—压中底—焊底—检焊口焊底—中底点焊吸气剂—抽真空—测温—电解—抛光—测温—检验抛光—压外底—喷漆—抽检测温—检验喷漆—丝印—包装—成品入库
二、生产工艺简要说明
1、割管:用车床,具体按《割管作业指导书》执行,要求尺寸准确,及时发现不良品、料废,操作中要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2、水胀:用水胀压机,具体按《水胀作业指导书》执行,要求注意力集中,时刻注意产品的凹坑、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3、分段:用仪表车,把水胀一出二的二个外壳割断,要求尺寸准确,割口均匀、无缺口、毛边,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4、胀形:用大压机,具体可按《水胀作业指导书》执行,要求注意力集中,是外壳的管子焊处要与模具的合处相对应,时刻注意产品的凹坑、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5、滚中角:用车床,把通过胀形外壳的内凹形状处的二边角滚至符合尺寸求,要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6、缩底:用车床,具体按《缩口作业指导书》执行。
把通过胀形外壳圆弧底口缩至符合尺寸要求,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7、割底:用车床,把缩过底的外壳底口割至标准尺寸,割口均匀、无缺口、毛边,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8、冲筋:在小压机上把外壳口处的焊接缝压扁,在焊口时不会跳焊,使焊口平滑均匀。
9、外壳平上口:用车床,平口均匀、无缺口、毛边,符合要求,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10、冲底:用压机,要求注意力集中,时刻注意产品的凹坑、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要求,特别要注意冲压底部是否有裂缝。
11、平底口:用仪表车,平底口均匀、无缺口、毛边,符合要求,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12、平管:用仪表车,平一头管口,平口均匀、无缺口、毛边,符合要求;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13、滚上角:用车床,把胀形好的内胆凸出角处滚至符合尺寸要求,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14、内胆平上口:用仪表车,平口均匀、无缺口、毛边,符合要求;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15、滚螺纹:用专用螺纹机,具体按《滚螺纹作业指导书》执行,要求注意力集中,调整螺纹深浅符合尺寸要求;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16、清洗烘干:把内胆、外壳清洗干净并烘干;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17、检验敲坑:检验内胆、外壳是否合格,有凹坑、凹点的敲平至符合要求,轻拿轻放。
18、对焊:把内胆与内底对焊起来,具体按《对焊作业指导书》执行,要求焊接的焊缝光滑、无漏洞、无凹坑。
19、试水检漏:把对焊好的内胆充气试水,对焊缝有无漏洞,不漏为合格。
20、配杯口:把内胆、外壳合一起,杯口合平;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凹坑、凹点、麻点、报废品。
21、焊口焊底:具体按《焊口焊底工艺作业指导书》执行,要求确保焊口底焊透并圆滑,无凹凸点、焊瘤及漏焊点。
22、点焊:中底内点焊上吸气剂,注意点焊上的吸气剂必须在24小时内去抽真空效果才好,否则会无效。
23、压中底:把焊好口的杯压上点焊上吸气剂的中底,压与底口平整。
24、检焊口焊底:对焊好口底的杯进行检验,挑出是否有漏焊、杯口焊不好或其它不良原因的杯。
25、抽真空:无尾抽真空,严格按照抽真空操作标准执行。
26、测温:具体按《电测温工序作业指导书》执行,检验杯是否真空,挑出不真空杯。
27、电解:送外协电解,要求杯内电解光亮均匀,无水印、黄点。
28、抛光:要求杯外壳抛得细腻且纹路有序,杯口平滑光亮,不可有明显拉丝、擦伤、黑丝及凹点、抛光膏残留的现象。
29、检验抛光:抛光后的杯是否符合要求,不好的要重新抛,好的流到下一工序。
30、压外底:对抛光好的杯压上外底,要求压平整。
31、喷漆:送外协喷漆,颜色如样,要求喷漆均匀牢固,不可有掉漆、麻点等。
32、检验喷漆:对喷漆后的杯是否符合喷漆要求,不好的要重新退漆抛光,好的流到下一工序。
33、丝印:按要求丝印上商标LOGO,要清晰,图案标志、大小、颜色、位置如样品;丝印标用胶袋粘不下,用指甲不易扣下,所以丝印后必需要用烘道烘过。
34、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