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译文

揠苗助长译文
从前呀,有个宋国人,性子那叫一个急,天天盼着自家地里的禾苗
能快快长大。
有一天,这家伙跑到地里一看,哎哟,这禾苗咋长得这么慢哟!他
就在那田埂上急得直跺脚,抓耳挠腮地想办法。
想来想去,嘿,他还真想出个“绝妙”的主意。
只见他弯下腰,把那
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从早忙到晚,累得是气喘吁吁。
回到家,他那累得都快散架的身子还没歇着呢,就得意洋洋地跟他
儿子说:“嘿,儿子,你猜怎么着?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不过我可聪
明啦!我把咱家地里的禾苗都往上拔高了一大截,它们这下就能长得
快多啦!”他儿子听了,撒腿就往地里跑,跑到地里一看,哎呀妈呀!
那些禾苗全都耷拉着脑袋,死得透透的啦!
这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您瞧瞧这傻帽儿,一心想着让禾苗快点长,结果呢,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把好好的禾苗给折腾死了。
这就告诉咱呐,干啥事儿都得遵循规律,不能凭着自己的性子胡来,
不然就得闹笑话,啥也捞不着。
就像咱平时学习,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来,可不能想着一
下子就变成大学霸,天天熬夜看书做题,那身体累垮了不说,学习效
果也不一定好。
再比如减肥,不能为了快点瘦下来就不吃饭或者吃那
些乱七八糟的减肥药,把身体搞坏了,得不偿失啊!所以说,不管干
啥,都得按规矩来,别像这个宋国人一样,干那蠢事。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揠苗助长的意思_揠苗助长的成语解释

揠苗助长成语解释揠:拔起。
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成语繁体揠苗助長成语简拼YMZZ成语注音一ㄚˋㄇ一ㄠˊㄓㄨˋㄓㄤ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用法揠苗助长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正音揠,不能读作“yǎn”;长,不能读作“chánɡ”。
成语辨形揠,不能写作“偃”。
成语辨析揠苗助长和“欲速不达”;都有“强求速成;结果不好”的意思。
但揠苗助长是比喻性的;偏重在“强求速成”的行动上;“欲速不达”是陈述性的;偏重在“强求速成”的结果上。
近义词欲速不达反义词放任自流、循序渐进成语例子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英语翻译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俄语翻译ускорятьходсобытийнасильственнымпутём成语谜语稿--高成语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
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
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揠苗助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原文:
宋人有闵注1其苗之不长注2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注3其人注4曰:“今日病注5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注6而往注7视之,苗则槁注8矣。
天下之注9不助苗长者寡注10矣。
以为无益注11而舍之者,不耘苗注12者也;助之长者,揠注13苗者也,非徒注14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去看禾苗,禾苗却都死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揠苗助长的寓意和道理

揠苗助长的寓意和道理揠苗助长,这是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也是一个深含哲理的成语。
它的寓意是指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行为,它告诫人们要耐心等待事物的自然发展,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以采取强行干预的方式。
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一个农夫种了一块稻田,他在田里埋下了稻谷,然后就每天仔细地照料着。
可是,长时间的等待并没有给他带来丰收的喜悦,稻谷迟迟没有长出来,他非常焦虑。
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种强行干预的方式,他用锄头在稻谷旁边拔起了一些苗,以为这样做能够加快稻谷的生长。
然而,他的做法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稻谷没有因此变得更加茁壮,相反,它们开始枯萎,最后连根拔起。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揠苗助长的行为是愚蠢和错误的。
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需要经过一个自然的过程才能够成长和发展,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
这个故事中的农夫急于看到稻谷的结果,他没有耐心等待自然的成长过程,而是采取了强行干预的方式。
这种行为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破坏了稻谷的生长环境,导致稻谷枯萎死亡。
这就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在面对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我们要保持耐心和信心,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以采取强行干预的方式。
这个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是有很深层次的。
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的,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要学会耐心等待和坚持努力,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和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揠苗助长的寓意和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体现。
比如,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保持耐心和坚持,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经验,最终取得成功。
又比如,我们在工作上遇到了问题,我们不能采取急躁和强行解决的方式,而是要冷静思考,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揠苗助长的寓意和道理告诉我们,在面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耐心和信心,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以采取强行干预的方式。
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努力的积累,我们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
揠苗助长PPT课件

减轻压力
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帮助 孩子减轻压力,缓解焦虑、紧张等负 面情绪。
沟通技巧
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 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避免强制性的要求和期望。
06
如何避免揠苗助长
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遵循学习规律
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不随意 加快进度或提高难度。
04
揠苗助长在社会中的表现
社会中的浮躁现象
追求速成
01
许多人渴望迅速成功,不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希望通过捷径
达到目的。
盲目跟风
02
在社会热点和流行趋势的推动下,人们容易盲目跟风,忽视自
身条件和实际需求。
注重表面
03
过分关注外在形象和表面成果,忽视内在品质和实质性进步。
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阻碍创新
揠苗助长的心态导致人们急于求成,不愿意深入思考和探索,从 而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未来教育的趋势与挑战
多元化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衡量 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教育公平的挑战
如何保障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 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 平。
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定 制化的教育方案。
教育科技的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 效率和质量。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 教学技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 求。
期望与现实差距
人们往往对他人或自己抱有某种期望,当这种期望与现实产生 差距时,会产生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自信心受挫
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自信心受挫,因为过 高的期望和要求可能让孩子感到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 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揠苗助长的解释意思

揠苗助长的解释意思
“揠苗助长”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成语,它的意思是急于求成,过于着急,不顾实际情况,采取不恰当的手段来促进事物的发展,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当时有一个农民为了让稻子更快地长大,就在田里插上了一根竹竿,然后用力地拉扯着稻苗,希望它们能够更快地长高。
然而,这种做法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使得稻苗受到了伤害,生长速度更加缓慢。
在现代社会中,“揠苗助长”这个成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尽快解决,但是如果我们过于急躁,不顾实际情况,采取不恰当的手段,就很容易导致事情的失败。
例如,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过于急于求成,不顾实际情况,采取不恰当的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可能会导致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展。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过于急于求成,不顾实际情况,采取不恰当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例如在健身中,如果我们过于急于求成,不顾身体状况,采取不恰当的锻炼方式,可能会导致身体受伤,进而影响到健康。
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避免“揠苗助长”的做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手段来促进事物的发展。
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性思考,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方案,逐步推进事情的进展,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揠苗助长》

家长之间存在攀比心理,将孩子的成绩、才艺等 作为炫耀的资本,导致家庭教育偏离正常轨道。
忽视孩子感受
在追求孩子成才的过程中,家长容易忽视孩子的 内心感受和真实需求,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社会竞争中的急功近利心态
追求速成
01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们普遍追求速成和短期效益
,忽视长期积累和沉淀。
对后人的启示
尊重自然规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我们应该尊重并 遵循这些规律,而不是试图通过人为干预来加速生长。
科学种植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包括合理施肥、适 时灌溉、选用优良品种等,以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耐心与等待
成功需要时间和耐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 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教育意义
寓言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 规律,不要急于求成,要 耐心等待和努力耕耘,才 能获得成功。
现实意义
01 02
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中,揠苗助长的行为可能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产量下降,甚 至绝收。因此,农业生产需要遵循科学规律,合理安排农时、施肥、灌 溉等措施。
教育领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也需要避免揠苗助长的行为,不要过 分追求速成和短期效果,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适时调整养护措施
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和需求,适时调整养护措施,如调整灌溉量 、施肥量等,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压力
倾听与理解
与孩子保持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 求和压力来源。
鼓励与支持
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 支持,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揠苗助长的意思及道理

揠苗助长的意思及道理
揠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是: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揠苗助长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在句子中一般用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也写作“拔苗助长”。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生长规律,仅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搞不好其效果适得其反。
这则成语还告知人们一个具体的道理:“欲速则不达”,凡事要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可主观冒进,不能好高骛远,靠幻想过日子。
该成语嘲笑了那些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味求快,反而把事情弄糟的人。
它对人们的启示是,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办好一件事,就必须遵循它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违背。
比如很多家长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具体条件,一味地施以不合实际的教育,致使孩子受苦的同时自己也多遭苦恼。
家长们的良苦用心实为可贵,但一定要讲方法和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
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一点,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本则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寓言,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寓言故事。
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里特点,能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所以,可以借助创设情境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1、会认“寓、焦、喘、截”4个生字,会写“焦、算、费、望”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3、明白做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读懂词句、理解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思考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2、会念了,会写吗?伸出右手指,咱们一起来写课题(板书课题)3、一起读读课题,注意节奏(师范读,生齐读)(二)明白“揠”,理解题意1、猜一猜,“揠”是什么意思?所以也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那谁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2、明白了意思,谁再来读一读,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问呢?【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课题,讲题意,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问,不仅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二、学习新授(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你们可真会思考,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拔苗?怎样拔苗?拔苗的结果怎样呢?我们学习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赶紧读读课文吧。
注意,老师还有读书要求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那我就请4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评价)(1)、第一段中有几个多音字呢,瞧(课件出示:长得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课文读得好,里面的词语相信你们也认识了。
谁认识,带着大家读一读。
(出示词语:寓言巴望焦急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4、读得可真不错!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做你猜,谁能猜猜,老师做的动作表示哪个词?(巴望)。
谁还想来演一演?5、你们可真能干!让我们带着刚刚这些动作,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6、真好,你能不能看着这些词语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为了把故事讲的生动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出示词语,进行课文填空。
)这则()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每天都去田里看。
他()地在田边转来转去。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拔高了(),累得()。
但是,第二天,禾苗却全都枯死了。
5、我们也像他这样读一读,边读边想: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6、现在我们明白农夫为什么要揠苗助长了,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再快些,所以他此时的心情怎么样?(相机板书:急)【设计意图:我做你猜的游戏,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和理解,并为有感情地朗读做铺垫。
通过课文填空,让学生能了解故事大意,并明白了为什么要揠苗助长。
此时,体会农夫的心情,从而引出一个贯穿全文的“急”。
】(二)细读课文,感知寓意1、学习第一段,感受“焦急”。
(1)、赶快读一读第一段,找一找这一段中哪个词说明他很着急?(板书:焦)(2)、“焦”字住进了田字格,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写好这个字,你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注意的?(上面是四横,下面是一个四点底。
)拿起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遍。
(3)、焦急这个词藏在这个句子里出示句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①自由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农夫当时的样子②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③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农夫的焦急?(指名读,齐读)(4)、农夫也跟你们一样焦急呢,找一找这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的出来他很焦急?读一读,用横线画出来。
①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焦急?(重点指导巴望、天天)②刮大风时去吗?下大雨时去吗?烈日炎炎去吗?他这样天天去为的是什么?③真是个心急的农夫,谁来读这句话,读出农夫的焦急。
(男生读)(5)、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农夫眼巴巴地看着田里的禾苗,希望他的禾苗一下子长一大截,于是他天天到田里去看,可是——(出示句子: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①真的没长高吗?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比较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②是啊,加了一个好像,说明禾苗长高了,只是长得太慢了,一时看不出来。
看来老农真的是太着急了!就把刚才咱们的体会放到句子中,谁来读?读出焦急。
(指名读)(6)、刚刚我们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了农夫的焦急,现在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把这一段演一演。
(你来表演,老师读)(7)、可真是个不错的小演员呢!农夫仿佛就在我们的教室里呢!想着刚才的画面,咱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读吧!【设计意图:紧扣“焦急”,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到并通过重点词语,逐步体会农夫的焦急。
师生合作表演的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老师的范读,也指导了学生的朗读,一举两得。
】2、学习第二段,体会“急忙”(1)、终于有一天,着急的老农想出了办法。
走,去看看!(出示老农拔苗的图片)谁来说一说,他在干什么?(2)、是啊!老农正弓着背、弯着腰拔禾苗!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这一段,指名读。
(3)这里藏着一个带“急”的词,看谁先找到(板书:急忙)(3)、他急急忙忙干什么去了?(4)、怎么拔的?(指名读,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为什么不是“一把一把的拔”呢?(体会拔禾苗时的小心翼翼)(5)、拔了多长时间?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引读)是呀,当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时,农夫在田里——当肚子饿的咕咕叫时,农夫在田里——当农夫汗流满面是,他还在田里——(6)、他中间有没有休息?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农夫不停地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难怪会累得——筋疲力尽(7)、现在,和你的同桌合作,来演一演这一段吧,你读他演。
(8)、你感受到农夫的筋疲力尽了吗?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送进课文读一读。
(齐读)【设计意图:同样是表演读,这次是同桌合作表演读。
通过重点词句以及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农夫的劳累。
从而为引出寓意中的徒劳无功做铺垫。
身体的累与心理上的开心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3、学习第三段,体会“急切”(1)、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农夫的心情怎么样?(2)、是呀,虽然累,但他很高兴呢!瞧(出示农夫开心的咧着嘴大笑的图片)此时,他在想什么?(指名回答)(3)、好消息一定得早点告诉家人,开心的农夫,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儿子,谁当一当农夫,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指名读)(4)、为什么是一边喘气一边说呢?猜一猜,他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跑回家,体会农夫的迫不及待)(5)、对呀,这心情可真是够急切的(板书:急切)。
(6)、急切的农夫们,快来把这个好消息也告诉老师吧!(齐读)【设计意图:谈话让学生身入到情景中去,想像自己就是农夫,农夫那种迫切、急切的心情自然也就体会到了。
】4、学习第四段,明白寓意(1)、力气真的没有白费吗?同学们,拿起书本来。
(齐读第四段)(2)、面对满地枯死的禾苗,面对自己曾经给予厚望的禾苗,农夫忍不住抱头痛哭,此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指名说)(3)、是啊,做什么事都不能着急,不能违背事物的生长规律。
这个一直在急,急得团团转,急于求成的农夫,最终却落得个徒劳无功的下场。
这让我想起了咱们以前学过的成语,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4)、瞧,短短的一个小故事,却藏着深刻的大道理,像这样的故事就叫做寓言。
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想对农夫说什么,从而引出寓意,并结合上册学到的成语,进行一个巩固与升华。
】三、巩固练习多好呀,这个寓言故事已经讲了几千年了,还要继续讲下去吗?那该怎么讲呢?谁愿意来给我们讲一讲?(指名上台讲故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本节课的体会,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四、全课总结希望同学们不仅会讲,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凡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欲速则不达,生活中可不要太着急呀!五、布置作业1、练写生字“焦、望、费、算”;2、回家之后,将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揠苗助长焦急忙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