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众文化概览作业
日本大众文化实训报告

日本大众文化实训报告经过这段时间对XX大众文化实训研究,我写了如下实训报告:关于XX大众文学,中国学界关注比较早,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从现实主义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尤其对XXXX和XXXX的推理小说的社会性评价较高。
但从80 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大众文学现实主义观”的瓦解,且缺乏取而代之的评价框架,90年代对大众文学的研究迅速减退。
XXXX年以后XX大众文学研究出现新动向,虽有零星文章发表,但始终难成气候,XXXX年前后才终于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日语学习与研究》XXXX 年第1期推出的“XX战后大众文学研究”专栏。
该专栏有两个特色。
第一,力求多角度阐释大众文学的主题。
XXX《历史事件与“侨人”故事--读早乙女贡的(侨人的囚笼)》从与史实的关系这一角度考察《侨人的囚笼》的创作,以求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动机和意义。
XXX《“忍者”的立场---《忍者)中的“民族”与“大众”》将村山知义的《忍者》置于20世纪60年代的XX社会背景下考察“民族”与“大众”的含义。
XX《论村上春树文学的大众性--以(寻羊冒险记)为中心》以《寻羊冒险记》为个案,梳理了后现代语境中村上文学获取大众性的方法。
林涛《迷失的女性--论夏树静子的(W的悲剧)》运用文本解读及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对小说的人物设置、人物三角关系的建构以及犯罪案件内部暗藏的男权体制下的女性悲剧加以详细解读,并分析该作品所蕴含的独特艺术魅力。
XXX《渡边淳一文学中的女性意象研究》通过对渡边文学中女性具体意象的分析来解读渡边文学特有的生命力、破坏力的源泉和构造。
XX《从吉本XXX的创作看XX大众文学---以(厨房)为中心》以XXX 的代表作《厨房》为中心,对当代XX文学在消费社会的时代潮流中所呈现的大众特色进行了阐释。
第二,探索重写文学史的问题。
XXXX《文学受到老百姓喜爱的时代--高速成长期的读者》提出从读者阅读的角度重写当代文学史的主张。
XXX《XX大众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的重构》通过梳理中日两国的大众文学研究史,提出大众文学研究要放在与纯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上展开,才能写出包含纯文学与大众文学两方面的完整文学史。
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日本文化概论

――开放性和主体性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
日本原初文化
日本历史始于石器的出现,绳纹时代即是日
本的石器时代。那个时期的陶器表面带有丰富多 彩的草绳模样,史称绳纹陶器。绳纹陶器历史久 远,外观渐趋复杂,花纹日益丰富多彩,说明其 时陶器工艺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发达。绳纹人 群居坚穴,仍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不知农 耕。生产力的滞后,亦使其当时社会滞留在母系 氏族公社阶段。巫术支配人们的原始社会生活, 也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
从古至今,日本文化先后吸收了中国文 化、朝鲜文化、印度文化、甚至南蛮文 化(葡萄牙)、红毛文化(荷兰)、西 欧文化、美国文化等。
三大划时代的文化引入: 大化改新前后:中国隋唐文化的摄取 明治为新时期:西欧文化的摄取 二战后:美国文化的摄取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即便从日本文化中拿走外来文化,剩 下的没有什么,作为摄取者、加工者的 日本人还是保存了自己的独立性。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日本历史 进入弥生时代。弥生时代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 高,日本进入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 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弥生人从事农耕,种 植粮食,共同劳动逐渐形成大的村落,父系社会 制度取代了母系制度,阶级差别、政治支配关系 也逐渐形成。当时,自然崇拜和巫术迷信依然支 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农耕祭祀活动盛行, 成为弥生文化的一大特征。
文化的吸收总是高向低处。
第二、日本是一个岛国
环境因素也是一大要素,它和文明 中心地的中国,以及邻国朝鲜都以海相 隔,与外界的交流具有主导权。
第三、单一的民族。
现在的日本除了大和民族之外,只 有自古以来存在的阿伊努族和朝鲜族等 少数民族。单一的民族使日本文化心理 可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日本文化概述

日本文化概述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格斗运动——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合气道原来只是一种用于练习―形式‖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对于力量不采用力量进行对抗。
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没有粗野感的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
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
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
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
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
―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
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
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寿司是以生鱼片【刺身(さしみ)】、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
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
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
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
法定节假日一月一日----元旦(元旦)照日本的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
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
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
一月第二个星期一----成人节(成人の日)是庆祝年满20岁的青年男女成人自立的节日,有各市、镇、村的行政机关举行成人仪式的典礼。
日本文化概述

过了年第一次去上庙或去神社参拜称为“初詣”。 日语里“初”指第一次,“詣”是去的自谦语。 有 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 之意。“初詣”有晚上去和早上去,晚上去是为了 得个“新年第一拨”的好彩头。
镜饼:最大的作用是用来祭 年神以感谢神明这一年来的 保佑,并且新的一年也能够 顺利平安。 人因为感谢神灵而供奉镜饼, 神灵也为了赐福于人类而将 福气放入镜饼之中,因此人 们只要食用镜饼就可以得到 神赐予的福气。 镜饼的外形都是扁圆形的也 代表这一家团圆,圆满,幸 福。而上下交叠就是这份福 气会越来越多的意思。 镜饼食用时不可以用刀切, 要用手或者木槌分成小块, 然后煮成年糕汤食用。
优点:
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 念,将他们由受雇的 杀手的地位加以升华。 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 士崇尚正直、坚毅、 简朴、胆识、礼节、 诚实、忠诚等种种美 德。只要武士忠于天 职,就能得到荣誉。
缺点:
以“义勇奉公”为最 高原则,这是武士为 “奉公人”的心里准 备,说来非常残酷不 人道。 在武士道的世界, “切腹是武士道最忠 义的表现”。山本常 朝也说,武士应尽的 忠义,是以殉死为最 高。
日本文化概述
一、日本概况
(一)自然地理与民族宗教
位于太平洋西海岸,是一个由东 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陆地 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 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 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领海面 积310000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 约有2.4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 北海道地区少量人会阿伊努语。 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
毕 普 男 小 花 访 留留 振 浴 业 段 士 纹 嫁 问 袖袖 袖 衣 服 着 和 和 衣 着 )( 服服裳 黑 留 袖 ) ( 色
15大众文化作业指导

• 教学重点:本讲我们是研究大众文 化的一些现象中的文化命题、话题、 专题 • 教学方案:案例描述、采风记录 群众文化案例分析、辨别 中国(大众教化) 外国(大众化专 题)
• • • • • • 1、祝福(命题) 1、街舞(专题) 2、春联 (命题) 2、爵士乐(专题) 3、书画展 (专题) 3、帕瓦罗蒂(专 题) 4、民俗歌舞 4、画廊 5、采风 5、好莱坞 6、商业街 6、MBA
文化媒介拓展
• 第一,大众文化究竟是加诸普通民众(通过媒介公司或国家机构), 还是源自于他们自身的经验、趣味、习惯等。 • 第二,大众文化究竟是仅仅表现某一无权无势的下层阶级的状况, 还是某种可与主流文化或官方文化相抗衡的自主而具有潜在解放功能 的源泉,属于认识与实践的替代性方式。 • 大众、大众文化概念不能脱离政治,实际上,如果不将意义方面 的社会化生产与再生产同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分化和阶级方面的对立联 系起来,那么大众文化的研究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 斯道雷在书中对“大众文化”概念做了最广义的理解,并对其各种不 同的含义进行了梳理、辨析、归纳,列出了定义“大众文化”的六种 不同方式以及相应的“大众文化”的六种不同定义。这个梳理对我们 了解“大众文化”这个词的含义的复杂性与相互关系很有帮助。
中国社会 的传统和 变化
生活方式 艺术与娱乐 古代故事
全球性焦 点问题
和平 当今世界人权 就业现状与未来的 展望
参与案例
• “湖南百年画卷”美术创作工程100个选题 • 内蒙古历史题材美术选题:以内蒙古草原文明历程为主线,以
内蒙古世居民族特别是蒙古族和“三少民族”为主,侧重蒙元和蒙元 之后的重要历史文化,特别要突出党领导下 的内蒙古现当代史,以重 要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节点,以生动、宏大的画面,全景式展示内蒙古
日本文化概况

日本文化概况第一篇:日本文化概况日本文化概况自然地理: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
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
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
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温泉遍布全国各地。
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
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
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T 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
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
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
其办事机构称“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长”、“村长”。
43个县是:爱知、宫崎、秋田、长野、青森、长崎、千叶、奈良、福井、新舄、福冈、大分、福岛、冈山、岐阜、佐贺、爱媛、冲绳、群马、埼玉、广岛、滋贺、兵库、岛根、茨城、静冈、石川、櫔木、岩手、德岛、香川、鸟取、鹿儿岛、富山、神奈川、和歌山、高知、山形、熊本、山口、三重、山梨与宫城。
简史: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日本文化概论1

室町時代は、室町 幕府が開かれた 336年から滅亡す る1573年まで 足利尊氏 金閣
戦国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
467年の応仁の乱か ら江戸幕府が開かれ た1603年まで
日本統一を推進した 織田信長・豊臣秀 吉・徳川家康は、3人 とも愛知県出身
織田信長 豊臣秀吉
江戸時代
徳川家康が1603年に徳川幕 府を開いてから、15代将軍 慶喜が大政奉還し明治政府 が開かれる1868年まで 寛永文化(17世紀前半、 江戸初期) 元禄文化(17世紀末から 18世紀初頭) 化政文化(18世紀中頃ま
開国してから120年
日本史の歴史区分 歴史区分
原始 旧石器・縄文・弥生 弥生・古墳 国家成立以前
古代
飛鳥・奈良・平安 平安
貴族社会・王朝時代
中世
鎌倉・南北朝・室町 室町・戦国
封建社会
近世
江戸
武家による統一政権
七道:東山道、北陸道、東海道、 、畿 、山陰道、山陽道、南海道、西海内、和泉、摂津 伊賀、伊勢、志摩、 、尾張、三河、遠江、駿河、伊豆、 甲斐、相模、武蔵 武蔵、安房、上総、下総、常陸 近江、美濃、飛騨 飛騨、信濃、上野、下野、陸奥、出羽 若狭、越前、加賀 加賀、能登、越中、越後、佐渡 丹後、丹波、但馬 但馬、因幡、伯耆、出雲、隠岐 播磨、美作、備前 備前、備中、備後、安芸、周防、長門 紀伊、淡路 淡路、阿波、讃岐、伊予、土佐 豊前、豊後、 、筑前、筑後、肥前、肥後、
更新世前期
0万年前
更新世中期
3万年前
更新世後期
旧石器時代 1
考古学では、人類が使用した 道具によって石器時代・青銅 器時代・鉄器時代に区分する。
日本列島では、縄文時代まで が石器時代、弥生時代からは 鉄器時代となり、青銅器時代 は存在しない。(中国では春 秋時代までが青銅器時代)
日本文化概述

起源于日本本土但吸收了中国风格的格斗运动——空手道 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合气道原来只是一种用于练习“形式”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对于力量不采用力量进行对抗。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没有粗野感的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书道,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佛经,用毛笔抄录经书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寿司是以生鱼片【刺身(さしみ)】、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
开国与明治文化
德川末期(1845-1867),日本同时迎来了民族危机和封建制的危机。从18世纪中叶起,欧美列强开始窥视日本。1854年佩里率美国舰队第二次叩关,迫使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的大门被打开;继之签订的“安政五国条约”,结束了200余年的锁国政治,把日本置于半殖民地的地位,加深了全面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与此同时,开港后国内各种阶级矛盾激化,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发对幕府专制的斗争高涨。尽管幕府作了一些改革,试图摆脱内外危机,终因封建的幕藩体制病入膏肓而于1868年崩溃,明治政府成立。从此,日本揭开了近代史的新篇章。 明治时代(1868-1912)是日本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并走向帝国主义的时代,也是日本从19世纪迈入20世纪的世纪之交的时代。从文化史上看,明治文化一方面要为明治初期新政府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提供依据,又要为其后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日本文化还要完成自身的转型,展开文化本身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明治文化大体经历了启蒙与西化、批评与反思、折衷与创造这样三个阶段。 明治初期,刚刚从封建体制中脱胎出来的新政府,为实现向资本主义的彻底转变,提出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文明开化意味着从前近代社会的解放、意味着资本主义近代化。当时日本已经认识到既要汲取西方的物质文明,更要汲取其精神文明。被誉为国名教师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文明有两个方面,即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精神”,文明外形易取,而文明精神难求。”因此,他提出一个“首先改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物质”,在日本实现现代文明的模式。于是,以“明六社”为中心,一批有为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思想启蒙运动,西化大潮冲击着日本列岛,荡漾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着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涨必有落。在西化热潮稍事冷却后,国粹主义者复出,试图否定启蒙成果,复活传统。在批评复古逆流肯定文明开化大方向的同时,有识者也对前期思想文化界的混乱进行反思,根据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以导入的西方文化为媒介,创造日本现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说,明治后期文化已经完成落现代转型,并且在与西方文化共流、撞击与相融中,探索出现代日本文化发展的独自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空理论看日本人的正义观
16130709 沈琪琪日本神话《古事记》上说,日本神话的中心是空的,而中心是空的这一点,使得对善恶与正邪的判断变得相对化。
作为神话,往往是文化的体现,这就不得不谈到日本当下在电视剧电影和动漫里面体现的正义观了。
跟严肃正经的英剧《脱罪大师》、充满人情味的大陆剧《离婚律师》相比,日剧《legal high》在正义观方面的体现让人啼笑皆非。
但同时,这种相对正义观却又不得不引人深思。
例如,在第一部中,年仅十二岁的安永芽衣拜托古美门律师要跟自己的母亲解除母女关系,原因是为了获得自由,不希望别人来管教约束自己。
也许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个要求不仅仅是荒诞无理,简直就是没心没肺。
居然要抛弃为了自己劳心劳力的母亲,而且丝毫没有愧疚难过的心情。
但是结局是芽衣获得自由,希望自己的母亲也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要为了自己而丢失了自己。
在这个剧情里面,不仅芽衣的正义观得到了认可,而且让人重新开始思考母亲与孩子之间正确的关系。
让我在看的同时,也被这种观点“洗脑”了。
虽然这种正义观在讲究人伦和道德的中国人看来,是不通情理的、不被认可的。
孩子最终还是要回到母亲身边的,大陆剧的结局肯定是这样。
同样,这部剧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古美门律师关于民意说的一段话。
也许在我们的观念里,都认为法律绝不是万能的。
那弥补法律不足的是什么?正是人心。
因为犯罪的是人,裁决的也是人,顺应
大多数人的想法,使枯燥无味的法律充满血腥,才是人间正道。
《离婚律师》在这一点上面有了充分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秉持中庸之道,认为凡事不能“太过”,即使是法律也不例外。
纵然再冷酷无情的法律,也会民主,也会有温暖的一面。
然而,古美门这么说道,“如果民意可以决定一切,那就不需要这种拘泥于形式的建筑和郑重的手续,也不需要一脸傲慢的法官,下判决的,绝不是国民的调查问卷,而是我国学识渊博的你们!”也许民意一开始是正义的,但是到最后却是非正义的,这种相对善恶有了充分的体现。
无论在日漫还是日剧里,日本人从来不会信仰一个绝对正义,也许是所谓的“唯我正义”,认为自己的才是正义的。
从日漫里杀手组织的正义到恶魔的正义,到日剧里拜金的正义到一妻多夫的正义。
这些“正义”,无论哪一个拎出来放到中国人的世界观里都是绝对错误的,但是在你看过之后,你会觉得那些正义相对而言都是正确的,你会不由自主的站在这些“正义”一边,个人觉得这就是日剧的魅力所在。
其实,日本崇尚相对正义就是一种无正义观的体现,只有“强弱观”,在绝对力量面前,什么正义都是假的。
日本以一种残酷近乎血腥的方式,带我们深入思考这个世界的无情和冷漠,弱肉强食,如果你不够坚定不够强大,只会被抛弃。
我一直觉得,大陆剧过于贪恋当今表面的温暖与繁华,而忽略了对于人性与世界本身的思考,从而被我们遗弃。
而日剧,虽然沉重但是那些深刻而又经典的话语,认为“过于神圣的事物就是邪恶”,认为“司法高于一切,包括民意”。
那些对自己国家制度批判怀疑
的言论洽洽是我们不敢说出来的,但是引发我深思的也是这些带有“无正义观”的日漫和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