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2)——Bloomfield

合集下载

专八语言学试题【答案版本】

专八语言学试题【答案版本】

1. F. de. Saussure is a (n) __________linguist.A. AmericanB. BritishC. SwissD. RussianSwiss linguist. The founder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he declared that there is only an arbit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a linguistic sign and that which it signifies. The posthumously published collection of his lectures,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1916), is a seminal work of modern linguistics.索绪尔,费迪南德·德:(1857-1913) 瑞士语言学家,结构主义语言的创始人,他声称在语言符号和其所指含义之间仅有一种模糊的关系。

他死后,他的讲演集出版为《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是现代语言学的开山之作2.N. Chomsky is a(n) ______linguist.Canadian B. American C. French D. SwissAmerican linguist who revolutionized the study of language with his theory of generative grammar, set forth inSyntactic Structures (1957).乔姆斯基,诺阿姆:(生于1928) 美国语言学家,他在《句法结构》(1957年)一书中所阐述的关于生成语法的理论曾使语言学研究发生突破性进展3.___________is the study of speech sounds in language or a language with reference totheir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ing and to tacit rules governing pronunciation.A.PhonologyB. Lexicography 词典编纂C. lexicology词典学D.Morphology词态词态学音位学研究的是一种语言的整个语音系统及其分布,包括某一特定语言里的语音和音位分部和结合的规律。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三)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America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School )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称美 国描写语言学派,继承和发展了 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理论,注 重口语和共时描写;注重语言形 式分析, 创造了语言结构分析的 直接成分分析法。
Representatives of America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School
(2)Harris.(海里斯)《结构语言学
的方法》
Thank you very muc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ackground of Structuralism
Birth place:United States
Time: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Origin:the vast diversity of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of the American Indian
(语言符号是由表达方式和表 达内容所构成的综合体。)
Representatives of Copenhagen school • Louis Hjelmslev 叶尔姆斯 列夫——《语言理论纲要》 • Viggo Brondal 布龙达尔 的——《结构语言学》 • Gunnar Uldall 乌尔达尔 的——《语符学纲要》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ism
(1)Originated in the early 1900s, in 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 of Ferdinand de Saussure. (2)Prague, Copenhagen and America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schools of linguistics (3)In the late 1950s and early 1960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from the thought of Noam Chomsky and thus fading in importance.

外语教学法自考题-8

外语教学法自考题-8

外语教学法自考题-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Ⅰ.Multipe Choice(总题数:20,分数:20.00)1.It was ______ who had accomplished the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made the London School of Linguistics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linguistic theories in the world.A. M.A.K.HallidayB. Bronislaw MalinowskiC. J.R.FirthD. Sigmund Freud(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马利诺夫斯基是功能语言学派的先驱,他提出“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一概念,弗尔斯使它成了伦敦学派的一个关键概念。

尽管弗尔斯试图将语言成分与马利诺夫斯基的社会语言学见解结合起来并据此建立一个语言描写的理论模式,但他没能将其理论详解。

语言学家韩礼德完成了弗尔斯的未竞事业,使伦敦语言学派成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语言理论之一。

2.Leonard Bloomfield, a linguist in America, is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______.A. American structuralismB. naturalismC. functionalismD. audiolingualism(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姆菲尔德(Bloomfield)被认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之父。

3.The years between 1940 and 1970 is known as ______ period.A. the Reform MovementB. Modem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C.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D. Structural Language Teaching(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外语教学简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82—1906年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阶段(The Reform Movement);第二阶段为1906—1940年的现代语言教学与研究阶段(Moder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第三阶段为1940—1970年的结构主义语言教学阶段(Structural language teaching);第四阶段为自1970开始的交际语言教学阶段((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布龙菲尔德

布龙菲尔德

布龙菲尔德刺激-反应理论
一个人受到某种刺激时,他可以用他的语言
去让另一个人作出相应的反应。
劳动分工以及基于劳动分工基础之上的一切
人类活动,都依赖于语言。
说话人和听话人身体之间原有一段距离--两个
互不相连的神经系统--由声波作了桥梁。
布龙菲尔德公式

S → r .......... s → R

理论依据
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字;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习惯;
教语言,而不是教什么是语言; 一种语言就是操本族语的人所说的话,
而不是某个人认为他应该说的话; 语言是各不相同的来源.
语法层面
语言的语法形式有三大类:句子、替代和结
构 一系列的术语来描写语言的形式,比如词素、 词根、自由形式、黏着形式、符合、屈折、 派生、成分、一致
假设一个男孩和他的女朋友正在散步。
女孩饿了,她看到树上有苹果,于是 发出一些声音。结果那个男孩就跳过 篱笆,爬上树,摘下果子,递给女孩。 女孩便把苹果吃了
S—外部刺激 r—语言的代替反映 s—语言的代替性刺激 R—外部的实际反应。
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S)时让另一个人去 作出反应(R)
女孩看到苹果受到实际的刺激S, 如果她受到刺激之后自己去摘R,即为S-R。 但是她在受到苹果的刺激之后没有自己去采
取实际行动,而是跟男朋友说话r,希望其去 摘。 男孩所受到的刺激就是s, 男孩摘了就是R。 S-r-s-R。
生理音位学
● 随后对音延、音长、重音、
语音学
物理音位学
实用语音学
音高等概念作了分析,并且 根据发音方式研究各种变异, 把余音的结构分为主音位和 次音位两类
音位

评述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

评述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

对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的评述摘要: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期间,作为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直占据着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本文在总结此流派产生的背景、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其重要贡献后,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对它做了简单的评述,从而对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有一个基本了解。

关键词: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布龙菲尔德;评述序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或称美国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是上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末占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流派。

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它特别强调整体,注重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它认为语言天生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和音义结合的结构;语言要素的本质决定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的整体性是通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表现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是语言的特征,而前者应予以更多的关注;语言应该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以语言的结构和系统作为研究的对象,更加注重活生生的口语研究。

同时,它也受到行为主义中“刺激-反应”模式的影响,它重视对形式的分析,避免对问题意义的探讨,它采用直接成分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句子。

美国结构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在推动语言教学研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的背景(一) 社会历史背景在20 世纪早期,印度土著语言正面临着快速的灭亡,为了使这些珍贵的研究数据得以保存下来,人类学家和语言研究者们需要采取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处理语言。

因此,记录这些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就变得刻不容缓,至关重要,这对美国结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非常有利[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语言专家们都投身于语言教学当中,在当时,军事人员都需要说流利的外语,口语自然而然就成了训练的重点。

基于这种状况,听说法,一种现今仍流行的教学方法,在20 世纪50 年代应运而生。

两位著名的美国语言学专家,布龙菲而德和弗里斯,对听说法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布龙菲尔德.

布龙菲尔德.
❖ 1906年,布龙菲尔德毕业于哈佛学院。在该 校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结识了普鲁可希受 其影响决心研究语言学;
❖ 1907年,布龙菲尔德转到芝加哥大学继续进 修并担任教学,完成了学位论文《日耳曼语
次元音交替的语义变异》;
❖ 1913-1914年,布龙菲尔德到德国莱比锡大 学和哥廷根大学进修语言学,结识新语法学 派的代表人物,受到较深的响;
语法层面
❖ 语言的语法形式有三大类:句子、替代和结 构
❖ 一系列的术语来描写语言的形式,比如词素、 词根、自由形式、黏着形式、符合、屈折、 派生、成分、一致
❖ 假设一个男孩和他的女朋友正在散步。 女孩饿了,她看到树上有苹果,于是 发出一些声音。结果那个男孩就跳过 篱笆,爬上树,摘下果子,递给女孩。 女孩便把苹果吃了
❖ 以面向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结构的形式描写著称。 ❖ 主要分析方法:替换法、分布法、直接成分分析
法、主干成分分析法、变换分析法。
主要作品简介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语言研究导论》)是布龙菲尔德的早期著作, 于1914年出版,是用心理学来阐释语言。
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 化和语言借用等知识(20-28章)
布卢姆菲尔德的语言理论
❖ 布龙菲尔德将语言视为一个系统,并且 把它按照三个层面进行了描写:语音层、 语义层和语法层:
❖ 语音层面 ❖ 语义层面 ❖ 语法层面
语音层面
❖ 语音学和音系学 ❖ 语音学是关于语音的发出、传递与接受的科
学,也就是现代语音学的发音语音学、声学 语音学和听觉语音学 ❖ 音系学是具有限制能区别意义的语音的科学, 也就是关于音位的科学
●次音位中包括:领音重音、 形成重音、音高(中间的、 末尾的)

布隆菲尔德结构主义语法

布隆菲尔德结构主义语法

浅谈布隆菲尔德与结构主义语法【摘要】布隆菲尔德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其著作《语言论》有着广泛的影响。

布隆菲尔德对语法形式、语法形类、语法配列、句法结构进行了定义,提出了替换法、对比分析法和分布分析法。

依据其理论产成的听说教学法和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有着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布隆菲尔德;《语言论》;结构主义一、布隆菲尔德其人列昂纳德·布隆菲尔德(leinard bloomfield 1887-1949),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布隆菲尔德不仅熟知历史比较语言学,而且也是共时描写语言学的巨匠。

布隆菲尔德是“美国语言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开创了一个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培养了一代语言学家,如哈里斯,布洛克等,他们都在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描写方面取得过出色的成就。

这个学派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国语言学界占有主导地位,有“布隆菲尔德时代”之称。

二、理论简述(一)、语法形式:布隆菲尔德把语法形式归纳为句子。

替代和结构,还使用了一系列的术语来描述语言的形式,如词素、词根、自由形式、粘着形式、复合、屈折、派生、成分、一致等。

所有这些后来都成为普通语言学中句法学与形态学的主要内容。

布隆菲尔德首先区分了自由形式和粘附形式。

不能独立使用的叫粘附形式,如英语的前后缀:johnny和billy中的-y等;能够单独使用的叫自由形式,如词、短语、句子:john,bill等。

有些语言形式与另一些语言形式在语音和语义上部分相同,这叫做复合形式。

凡是与其他形式没有语音或语义上的相同之处的形式都叫词素。

复合形式皆由词素构成。

(二)、语法形类:布隆菲尔德认为语法形式可以归为词类、句类、短语类、词缀、格位几个大类。

被认为是同一范畴内的成分的一组形式类别叫做语法形类。

如:“树、人、房”……类义→“事物”类义→名词。

(三)、语法配列:布隆菲尔德认为,话语的有些特征不能因词典来解释,而是用排列顺序解释。

把一些有意义的形式组合起来,就叫做配列。

布龙菲尔德

布龙菲尔德

布龙菲尔德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犹如索绪尔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

在美国语言学史里,有人把1933—1950年称作布龙菲尔德世纪,也有人把布龙菲尔德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首。

布龙菲尔德的主要著作有《语言论》。

《语言科学的一套公设》布龙菲尔德的主要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1、主张行为主义,反对心灵主义2、重视形式分析,忽视意义3、提出了一套语言分析的程序,最著名的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一、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受俄国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无法证实的意识或者精神世界,而应该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

他坚信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的反应。

提出了一个公式S---R 即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

斯金纳进一步阐述和深化了华生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论”刺激----反应---强化人类言语行为和动物一样也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如果反应得到强化(奖励的方式),这种反应就被保留,形成习惯。

布龙菲尔德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从行为主义的观点出发,把语言看成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

用刺激—反应论来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提出了一个有名的公式S—r…s----R琪儿看到苹果受到实际的刺激S,如果她受到刺激之后自己去摘R,即为S-R。

但是她在受到苹果的刺激之后没有自己去采取实际行动,而是跟杰克说话r希望杰克去摘,那么杰克所受到的刺激就是s,而杰克去摘了就是R。

即完成上面的公式:S-r-s-R。

三条原则2、由于意义不能直接观察到,而且也很难把握得住,所以只对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尽量回避意义问题。

147页。

最有影响的著作《语言论》公分28章,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1-16章属于共时语言学,后半部分17—28章属于历时语言学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五章到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讨论的是共时性的;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布氏进一步推论:“凡是跟别的语言形式 在语音—语义上有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 复杂形式”(complex form,按:原译 “复合形式”)。上述四个话语都是复杂 形式。“跟别的任何一个形式在语音—语 义上没有任何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一个 简单形式或者叫做语素(morpheme)。”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 单位,布氏看作话语分析的“最终成分”
向心结构(endocentric construction)和离心结构
(exocentric construction)
• 按照整体功能与其直接成分的功能是否相同,可 以把短语分成这样两个大的类型。“合成短语可 能属于一个与任何成分(按:指直接成分)不同 的形类。”这样的结构是离心结构。“合成短语 可能和一个(或多个)成分(按:指直接成分) 一样属于同一个形类。”这样的结构是向心结构。 • 英语中的离心结构限于以下几种:动作者—动作 结构(如John ran),关系—轴心结构(如 beside John),从属结构(包括分句从属结构如 if Johnran;短语从属结构如as I/than John); • 这本书的出版
• Untieable
语法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对比法 • 两个话语有相同有不同,就好比较。相同的部分肯定是个 “语言形式”。例如有这样几个话语:(1)John ran, (2)John fell,(3)Bill ran,(4)Bill fell。(1) 与(2)对比,相同部分John是个语言形式;(1)与 (3)对比,相同部分ran是个语言形式;(2)与(4) 对比,相同部分fell是个语言形式……因为任何话语都是 由语言形式组合而成,所以两个话语除去相同部分,其余 部分也当是语言形式,如从(1)与(2)的对比中,不 仅可以看出John是语言形式,同时还可断定其余的ran和 fell也当是语言形式。由此引出关于“一用成分” (unique elements,按:原译“独一无二的成分”)的 概念,如只在cranberry中出现的cran-也是语言形式(1 94页)。汉语中“菠菜”的“菠”,“豆豉”的“豉”, 同此。
粘附形式(bound form)和自由形 式(free form)
• “不能单说的语言形式叫作粘附形式;其它 所有的形式……都是自由形式。”(19 4页)要说清楚它,得联系到对句子的认 识,所以对这一课题他在下面“句子类型” 一章中才展开讨论。所谓不能单说,即在 任何时候都不能处于绝对位置,不能单独 成句。符合这一条件的是粘附形式。反之, “能够作为句子出现的形式,就是自由形 式”(217页)。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2)—— Bloomfield及其学说
姜兆梓 临沂大学外语学院 2012年3月
布龙菲尔德


布龙菲尔德(1887--1949),美国语言学家。1887年4月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903年进入 哈佛学院,1906年在该校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在威斯康星大学一面进修一面担任德语助 教,在那里,他结识了普鲁可希(Edward Prokosch),受其影响决心研究语言学。1907年, 他转到芝加哥大学继续进修并担任教学,完成了学位论文《日耳曼语次元音交替的语义变异》, 1909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1913--1914年,他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进修语言学, 同时结识了新语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受到了较深的影响。自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先后在辛辛那 提大学与伊利诺斯大学任德语讲师(1909--1913),在伊利诺斯大学任比较文学与德语副教授 (1913--1921),在俄亥俄洲大学任德语与语言学教授(1921--1927),在芝加哥大学任日耳 曼语教授(1927--1940),在耶鲁大学任语言学教授(1940--1949)。布龙菲尔德还致力于理 论的应用,特别是外语教学。20世纪20年代初,他编写了一套英语教科书和德语初级教科书。 二战期间,编写了《外语实地调查简明指南》。1945年,他为美国国防部编的《俄英词典》写 了俄语语法简介。布龙菲尔德是美国语言学会的发起人,曾任主席职位。此外他也是美国其他 一些著名学会的会员,还担任过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的委员,曾经是国际语音协会和丹麦 皇家科学院的会员。 布龙菲尔德的早期著作是出版于1914年的《语言研究导论》,立足于心理学来阐释语言。1933 年他的最有影响的著作《语言论》出版。这时,他已从构造心理学转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在 该书中提出了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如区分粘附形 式和自由形式、关于直接成分的分析、配列学说等等。他的语言观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对 大多数美国语言学家的态度和看法起着支配作用,一大批语言学家聚集在"布龙菲尔德语言学" 的大旗之下,形成了一个"布龙菲尔德学派"。在美国语言学史里,有人把1933--1950年称为"布 龙菲尔德世纪",可见布龙菲尔德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

注重语言的形式特征
• 各种“语言范畴”都“不能用哲学的术语来加以规定”,尽管“我们对世界 的知识可能说明某些语言范畴同实际的类别是一致的”(340—341 页)。为什么英语的名词在语法上有单复数的区别(布氏认为这是名词的两 个次类——200页)?传统的说法是,这决定于它是否指称现实中“一个 以上(人、地方或事物)”这一事实(335页)。然而怎样解释oats(燕 麦)是复数而wheat(小麦)是单数的呢?正确的解释只能是因为“单数的主 格词语就只能跟单数的定式动词连在一起,而复数的主格词语就只能跟复数 的定式动词连在一起”(234页)。再者,用以修饰的指示代词不同:要 么用this或that,要么用these或those(236页)。为什么德语名词有阴阳 中三性的区别,法语名词有阴阳两性的区别?不是因为反了现实中相应的区 别,而是因为各自要求带不同的冠词:如德语名词带der的是阳性,带die的 是阴性……(236—237页) 很有意思的是他讲到汉语的词类问题时,提出汉语中三种通用的句法结构: 主谓、偏正、述宾或介宾(这里为叙述方便,用的是我国现行的语法术语)。 布氏认为,从这三种结构可以看出汉语实词的某些次类来。他说,“在第 (1)类中用作主语,在第(2)类中用作中心词,而在第(3)类中用作 宾语,这一形类类似英语的体词词语……”(246页)。
语法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布氏弟子霍凯特(Charles F.Hockett)也 只把who和whom看成{who}的两个语素 变体,把they和them看成{they}的两个 语素变体,而不对之作进一步的切分
语法研究新概念
• 内部位置(included position,按:即被包含位置)和绝 对位置(absolute position) • “当一个语言形式作为一个较大的形式的一部分出现时, 我们就说它是处于内部位置;否则就说它是处于绝对位置, 自成一个句子。”一反以往难以捉摸的表达完整意思之类 说法,用位置说给句子作了规定。这样,在甲位置上是句 子的形式,在乙位置上可能不是句子。他举例,感叹句 John!在另一个感叹句PoorJohn!中就不是句子:而 Poor John在PoorJohn ran away中也不是句子……(20 7页),“可见任何一个句子都是个独立的语言形式,不 用任何语法结构包括到任何更大的(按:原译“较大的”) 语言形式里去”
从心灵主义(mentalism)心理学 到行为主义(behaviorism)心理学
• 心灵主义(mentalism)心理学:冯特
• 行为主义(behaviorism)心理学:华生(J.B.Watson)
Bloomfield的语法理论
• 注重语言的形式特征
• 语法研究(full sentence)和小型句 (minorsentence)
• 前者指“惯用的句子形式”,英语中为有 定式动词的主谓俱全的句子,如John ran away/Who ranaway?/Did John ranaway?; • 此外即为后者,如Come!/Be good!/You be good!
注重语言的形式特征
• • 语法研究更要立足于形式(不限于语音形式),切不可受意义的干扰。 在“形类”(form class)划分问题上尤能体现他的这一立场。我们习惯上称 之为语法单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等,他统统叫“语法形式”。语法形 式的类别就是形类。他批评传统的学校语法“想用类义指定形类”,例如, 说“名词是‘人、地方或事物的名称’”。他反驳说,fire(火)不是被看成 事物吗?可是“差不多有一个多世纪,物理学家曾经认为它是一种行(活) 动或过程,而不是事物”。“物理学家所认为的物体中粒子(分子)的运动, 在英语里把它分成了形容词hot(热的),名词heat(热)以及动词to heat (加热)”(335页)。包括词类在内,一切形类都“不能根据意义来加 以规定,而只能根据语言的(也就是词汇的或语法的)特征来加以规定” (337页)。 “具有任何共同功能的词汇形式属于同一形类”(333页)。“我们还不 应当根据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来对应地规定英语的词类,而只能据它们在英 语句法中的功能来确定”(341页)。因此,不同语言有不同的形类, “认为像英语的词类体系可以代表全人类词语的普遍特征,是错误的”(2 45页)。四十多年后,朱德熙以他亲身的体会在汉语的词类问题上讲了同 样的道理:“实际上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是行不通的。因为表示同类概 念的词,语法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战争’和‘战斗’都表示行为,可是 ‘战争’是名词,‘战斗’是动词;‘红’和‘红色’都表示颜色,‘红’ 是形容词,而‘红色’是名词。”

语法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直接成分(immediate constituents)分析是布氏的首创。 • 他观察到语言线条性所掩盖着的层次性。他指出,一个话语往往不可 能一下子就分析到它的最终成分(ultimate constituents)——语素。例 如,Poor John ran away一共5个语素(其中away由a-和-way组成)。 首先,应分为poorJohn和ran away两个直接成分,然后再往下分(1 96页)。对于由多语素组成的词,他要逐层分析。 • “对词的结构进行一切观察时,非常重要的是要遵守直接成分的原则” (276页)。在许多语言中,“一个合成词的结构,首先显露的是 外层的屈折结构,然后才是里层的构词法结构”。因此,actresses一 词,第一层是由actress和es组成,前者则由actor和ess组成,而actre则 由act和作为词缀的[e]组成(277页)。用此方法, ungentlemanly要先分为un和gentlemanly,然后后者又分为gentleman和 ly(26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