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观点

合集下载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摘要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其结构主义理论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发端。

索绪尔为语言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从而明确了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

从此,语言学不再隶属于其他学科,结构主义思想开始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观;理论层次1 引言索绪尔是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语言学家,也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山之作。

索绪尔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渊博的学识及所占有的许多古代和近代第一手的语言文字资料,对近百年来欧美各国语言学界所涉及的各种语言学原理、研究方法予以总结并发表独到的见解[1]。

2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索绪尔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面临两条分岔路。

“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2]。

因此首先应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剔除掉任何非语言的,比如来自社会、物理和言语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此外,在对语言进行研究时,索绪尔还提出应对共时和历时研究加以区分,认为语言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共时的语言系统而排除历时因素的影响。

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研究而言,“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成为其思想的集中体现。

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派都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3]。

《普通语言学教程》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其语言观的精髓进行阐释。

2.1 三个术语言语、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三个概念上容易发生混淆的术语。

索绪尔认为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建立语言理论时遇到的第一条分岔路。

因此,索绪尔首先对三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和混杂的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

可以定位为循环中,听觉形象和概念相连接的那个确定的部分。

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

结构主义和索绪尔语言观

结构主义和索绪尔语言观

结构主义和索绪尔语言观张晓瑾(北方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摘 要:结构主义从萌芽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达到顶峰,都受到来自各个学科领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思想与结构主义达到巅峰是分不开的。

本文试从结构主义在萌芽之初的思想源流出发,到结构主义与语言学理论完美结合,直至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观对结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影响为一条主线索,通过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观的论述以及他对提出“结构主义”的雅各布森和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影响,阐述了索绪尔对结构主义贡献。

关键词:索绪尔;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结构主义语言观1.结构主义简介结构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达到鼎盛的一股广泛的哲学思潮。

与其他西方哲学流派不同的是: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由持有共同哲学观点的专业哲学家所组成的哲学流派,而是一种哲学运动,是一些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文艺评论家和美学家们等所共同具有的某种观点和方法(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的总称。

瑞士学者皮亚杰(Piaget)在《结构主义》中的观点是,结构包括了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1。

结构主义从萌芽到形成,发展,以至鼎盛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王希杰(1994)所言:“要解决语言本质问题决不是语言学一个学科所能解决的,它要求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自然科学史等共同合作来加以解决”2。

结构主义源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这些学科在不同程度上对结构主义都有过影响。

20世纪科学研究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对结构主义思潮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相比之下,申小龙认为“在当代各种哲学思潮中,其语言学基础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结构主义”3。

这无疑体现了结构主义的创始人索绪尔在结构主义形成中不可磨灭的贡献。

2.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观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鼻祖,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但是他并没有使用过“结构”,“结构主义”是雅各布森认证的。

索绪尔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索绪尔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应急处理策略引言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脑血管疾病。

然而,该项检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并发症。

本文旨在介绍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并提供相应的应急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及应急处理策略1. 对比剂过敏反应- 症状:皮肤红斑、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 处理策略:1. 立即停止注射对比剂。

2. 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氢溴酸右西替利嗪。

3. 采取支持性治疗措施,如给予输液、吸氧等。

2. 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症状:头痛、意识障碍、颅内出血等。

- 处理策略:1. 马上停止造影,压迫止血。

2. 迅速进行头颅CT扫描以确认出血部位和程度。

3. 根据出血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3. 血管堵塞导致脑梗死- 症状:突发的瘫痪、言语障碍、意识丧失等。

- 处理策略:1. 立即通知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放射科医师。

2. 尽快开始静脉溶栓治疗,如阿司匹林、尿激酶等。

3. 如有条件,可以考虑进行急性血管重建手术。

4. 心血管事件- 症状:心悸、胸闷、血压升高等。

- 处理策略:1. 立即停止造影和注射对比剂。

2. 给予必要的心脏支持药物,如硝酸甘油、阿托品等。

3. 监测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项有较高风险的检查,预防并发症十分重要。

同时,医务人员应掌握并发症的应急处理策略,以提供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本文介绍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还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医疗设施条件。

结构语言学

结构语言学

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这个时期最伟大的语言学家。

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他的学说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索绪尔语言学思想概观索绪尔语言学思想,是他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营垒里走出来之后所产生的结论。

历史比较语文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具体的语言,而且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来源和亲属关系的探讨上;因此历史比较语言学还只是具体的科学,不能解决人们对事物的概括的本质的认识。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属于普通语言学的范畴,且是普通语言学中的社会心理学派。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集中阐述了他对“真正的科学语言学”的思考,提出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进而指出“语言是符号系统”的论断,他提出“言语活动”的观念以及“语言”和“言语”的区分问题;提出了符号学的建构的思路,构筑了符号学的基本框架。

同时他对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也作了讨论。

这些都是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精髓,是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建立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2、索绪尔关于“真正的语言科学”的学说索绪尔认为科学的语言学要以语言为自己的完整的研究对象,为了语言而研究语言,要通过研究弄清研究对象的性质,要利用科学的方法,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建立起关于语言的永恒的普遍的反映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来。

索绪尔同时还建立了语言学的学科体系:广义的语言学是一个学科体系:狭义的语言学是索绪尔认为的真正的语言科学,这就是语言的语言学中的共时语言学。

3、索绪尔关于语言、言语区分的学说区分语言和言语是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它是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在于找出科学的语言学的真正的研究对象。

首先什么是言语活动呢?他认为“言语活动是多方面的,性质复杂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领域,它还属于个人的领域和社会的领域。

索绪尔 及其语言学观点

索绪尔 及其语言学观点

三 共时和历时的区分
语言现象分为两类:
(一)语言的共时性现象,即属于语言的横切面的现象。 (二)语言的历时性现象,即有关语言成分的历史演化的
纵断面的现象。
同时索绪尔认为,对语言现象的共时性研究占据着优先地位。因为只有 在共时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属于不同语言系统的语言单位之间进行比 较。
四 语言的系统性与价值概念
◆ 索绪尔说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他又不局限于认为系 统就意味着“彼此互有联系”。他强调系统之所以存在,是 因为相互有差别的单位的对立表示着意义的区别。
◆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而“任何 要素的价值都是围绕着它的要素决定的”。也就是说,价 值是由语言单位在系统中受到其他单位的制约而产生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全书分六部分:绪论、一般原则、共时语 言学、历时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和结论,其中前三部分是索绪尔 语言理论的核心,历时语言学和地理语言学基本延续了前人的观 点,但纳入了他自己的理论框架,地理语言学属于外部语言学。
索绪尔 ·语言学观点
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索绪尔认为,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与语 音实体和心理实体所固有的性质、特点无关,也 就是说,这两方面的联系根本是任意的。
索绪尔把这种任意性原则称作“第一原则”。
二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语言
语言活动
言语
索绪尔认为,为了确定语言学的对象,必须把 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
◆语言是同一语言共同体接受的符号系统,可以作为语 言学独立的研究对象。 ◆言语是语言活动中除去语言后所有的其他成分,只是 一种个人的行为,暂时的现象,不能作为语言学的对象。
五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索绪尔指出,对语言作结构分析,包括从结构段的组合关系 和聚合体的聚合关系这两方面的分析。

简述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简述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简述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观点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20世纪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他的语言学理论被誉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在他的著作《一般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运作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是个体的产物,而是由整个社会共同创造和使用的。

他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指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们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工具。

索绪尔提出了语言是由语言单位组成的观点。

他将语言单位分为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

语音单位是由声音形成的,包括音素、音节和单词等;而语义单位则是由意义构成的,包括词义、词组和句子等。

索绪尔指出,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语言的基本特征。

索绪尔还提出了语言的双重性。

他认为语言既是系统性的,也是历史性的。

语言的系统性体现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则和语言的结构规则上,而语言的历史性则体现在语言的演变和变异上。

索绪尔指出,语言的双重性使得语言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索绪尔还提出了语言的符号性。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单位是符号的表现形式。

符号是一种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符号的形式(signifiant)和符号的意义(signifié)。

形式是指符号的外在表现形式,意义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概念或事物。

索绪尔认为,语言单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着任意性的关系,这种任意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

索绪尔还提出了语言的价值性。

他认为语言单位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语言使用者的共识和约定而产生的。

语言单位的意义是依赖于语言社群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的语言社群可能会赋予不同的意义。

索绪尔强调了语言的文化维度,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工具。

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包括语言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语言单位的组成和对应关系、语言的双重性、语言的符号性以及语言的价值性。

索绪尔学术观点

索绪尔学术观点
索绪尔-学术观点
一、语言和言语
[1]索绪尔把言语活动分成“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两部分。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它带有个人发音、用词、造句的特点。但是不管个人的特点如何不同,同一社团中的个人都可以互通,这是因为有语言的统一作用的缘故。索绪尔进而指出,语言有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因此语言研究又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外部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民族、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关系。索绪尔主张,研究语言学,首先是研究语言的系统(结构),开结构主义的先河。
五、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创造了“共时”和“历时”这两个术语,分别说明两种不同的语言研究。他特别强调共时研究,因为语言单位的价值取决于它所在系统中的地位而不是它的历史。语言学家必须排除历史,才能把语言的系统描写清楚。 索绪尔的理论在西方已经越出语言学的范围而影响到人类学、社会学等邻近学科,直接导致这些学科中的“结构主义”。索绪尔不但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也是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2]
二、语言的能指和所指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e)两部分组成。所指的就是概念。能指是声音的心理印迹,或音响形象话只能一词一句地说,不能几句话同时说。同时,索绪尔又有两点补充:①语言始终是社会成员每人每时都在使用的系统,说话者只是现成地接受,因此具有很大的持续性。②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符号本身的形式,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因此语言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三、语言的系统性
语言的单位都是一定系统里的成员,本身是什么,要由它在系统里所处的地位决定,也即由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来决定。这地位或关系就是它在系统中的“价值”。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义观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义观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义观科学的语义学开始于20世纪初,语言学、哲学、逻辑学、符号学等分别从不同研究领域共同关注语义,现代语义学由此诞生。

语言学领域的现代语义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结构语义学。

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鼻祖,他的语言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

其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结构”这一术语,但是他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对语言要素之间关系的共时描述,对抽象的语言形式系统的揭示和对“同一性”的前提是“差别性”的强调都是结构主义思想的体现。

理论中所渗透出的结构主义的语义观也因此成为结构语义学理论的基础和源泉。

一、语言的语义观结构主义的共性之一是认为“一个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能够建立起自己说明自己的结构来。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正体现了这样的理想和追求。

别的科学都是在研究对象已经确立的前提下产生,而语言学产生之初却没有对研究对象作出明确定义和对研究范围作出准确限定。

因此,他首先把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作为建立言语活动理论时的第一条分叉路,认为语言理论是具有普遍解释力的元理论,指出:“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

”并且,严格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强调语言的语言学重视的是语言内部要素的研究。

语言的语义观以语言的意义为研究对象,索绪尔“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作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他认为,语言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和主要的部分,是被排除个人因素的社会部分,是言语事实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具有一般性。

那么,语言的意义是属于社会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凭借社会成员间的一种契约存在。

因此,它是集体模型的产物,对社会成员来说是共同的、互通的、同质的。

相反,言语的意义属于个人,是语言的意义的个人运用和体现,是许多特殊情况的汇总,是异质的。

语言的意义具有社会性决定了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

在任何时候,“一定的语言状态始终是历史因素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观点:1.放弃“要素中心”的世界观以及“以词为中心的语言观”,对语言不仅进行历时性研究,更要根据语言各个部分的关系进行共时性研究。

2.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语言指抽象的语言系统,是词的体系和语法规则。

言语指在具体的情境中,由说这种语言的人所发出的话语。

语言的本质超出并支配着言语的具体表现,言语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冰峰,语言是支撑它的冰山。

(语言相当于棋的抽象规则和惯例,言语相当于棋者与对手较量时走的一步棋。

)语言永远存在着创造新句子的可能性,此即索绪尔所谓语言的“能产性”。

3.能指和所指:能指指语言的音响和形象,即语言的读音和书写样式;所指指语言的概念和内容。

语言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

语言符号具有随意性和武断性。

语言有自己的现实,这就是它的关系结构,语言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界定的。

4.语言是由相互依赖的诸要素组成的系统,每一要素的价值由其它要素的同时存在而获得。

语言符号的句段或水平关系:一个词意义接着前一个词的出现展现出来,直到最后一个词就位,意义才完整,这形成了语言的横组合方面(历时性方面)。

语言的联想或垂直关系:在语言中每个词还与此时尚未出现的其它词有关系,如与这个词相关的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或语法功能相同的词等,它们通过自己未被选中来促进词的意义界定。

通过语言句段水平关系和联想的垂直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封闭、自足和自我界定的系统,词的意义由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元素的差异关系赋予,与处于语言之外的现实无关。

这使语言学的研究由“外”转向“内”,人们关注语言自身的机制,而不再是语言外的现实。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哲学意义1.词的意义不再由主体赋予,而是由系统本身决定,主体不再是意义的源泉以及字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保证,这大大弱化了主体在哲学上的崇高地位。

2.语言结构具有自主自足、和自我包容的特征。

这启示人们:不必关注语言与现实(字与物)的关系,而应关注语言结构内部符号与符号(符号之间的运动)的关系,从而把语言提高到现实之上。

3.没有先于语言系统而存在的观念和声音,任何所指和能指只有在语言结构中才存在。

语言结构是人类的特殊结构,是人们与现实打交道的必要媒介,语言结构即为人类现实的结构4. 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划分和译解世界,这导致了他们生活世界的独特性。

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世界不是由事物组成的,而是由“关系”组成的,事物只是关系的“支撑点”。

结构主义研究的是联接诸元素的关系,而不是一个整体的诸元素。

2.结构主义力图构造出符号系统从而实现研究的形式化、模式化和公式化。

3.结构有表层和深层之分。

结构主义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寻找在其背后的深层结构,把全部现象世界还原到秩序的恒定性中去。

4.结构主义所说的深层结构大都不是指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他们强调深层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是人脑结构对外部混沌世界的“整理”与“安排”,由此世界才具有了“秩序”和“意义”。

5.结构主义要“追根溯源”,要消解在时间中生成的一切,以便把握住最终源头,抓住一切变化中不变的“原型”。

6.在结构中,个体既受其他个体制约,又受系统整体制约,同时还受非个人的无意识机制制约。

结构主义的文学观1.传统文学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研究目的是对作品进行解释。

从结构主义观点看,具体作品只是作家在历时性过程中的一次“话语”。

传统文学关注作品的意义,结构主义关注抽象的语法规则,认为所有的小说是根据规则来写的。

传统(所指)结构(能指)结构主义语言学关注的不是某个人的某次具体叙述,同样,结构主义文学研究关注的也不是某时某地某个作家的某部作品;结构主义语言学把抽象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以此保证语言学研究科学性。

同样,结构主义文学研究把决定具体文学作品叙述的规则、语法结构的“母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保证文学研究科学性。

结构主义开辟了新的文学研究模式,即叙述学的诞生。

2.传统文学研究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活、作家所处时代以及作家精神个性的反映。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既不是时代和社会的反映,也不是作家主观世界的反映,它由系统内各种因素的差异和对立造成。

索绪尔认为,语言结构先于任何信息和现实,并且从根本上构成信息和现实,信息和现实只能是语言结构的产物,结构先于一切。

3.传统研究关注对文学意义的阐释。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关注的不是意义本身,而是意义产生的规则和过程。

传统研究注重对所指的挖掘,结构主义文学研究关注的是能指,是产生意义的方法而不是意义本身。

传统文学研究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和揭示内容。

结构主义认为形式不仅先于内容,还构成和决定内容。

结构主义文学研究则要说明作品本身是如何形成的。

这种区别不仅是研究思路、也是研究趣味的改变。

4.文学史是历时性文学研究的重要项目。

结构主义强调共时性研究,目的是在形形色色的变化中寻求稳定不变的东西。

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万物虽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结构,就是人类无意识心灵的构造。

5.结构主义强调关系,淡化个体,导致对主体的漠视、甚至取消了主体。

这种把主体架空(掏空),主体丧失了独立地位,就是人们常说的主体移位(或移心)。

斯特劳斯对神话的分析斯特劳斯研究神话的理论出发点语言是人的独一无二的特征,它不仅是人类文化的原型,而且还是构成社会各类现象的原型。

人、文化、社会在根本上被语言决定。

语言学方法不仅可以对社会进行分析,也能对各类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对语言结构的分析构成了对整个文化和社会分析的范例。

传统研究神话的主要观点1.神话的形似性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同起源、或是文化发展所处的相同阶段。

2.这种相似性反映的是人类思维的普遍范畴,表达了人类共同的基本情感,如爱、恨、复仇等。

3.认为神话是图腾崇拜或宗教仪式的基础,它反映了“集体的梦”,是对某种宗教的阐释。

4.神话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虚构,对现实的虚幻反映。

斯特劳斯对传统神话研究的评价1.传统研究做出的解释既片面、又肤浅。

施特劳斯认为传统研究方法必然导致对神话五花八门的解释,致使神话研究处于非科学阶段。

2.斯特劳斯把神话还原为结构,这一结构没有历史,不能从历时性角度去言说,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深层基石。

研究神话就是要透过其表面上离奇古怪、纷纭杂乱的表现,挖掘出深层结构。

斯特劳斯对神话的几点认识1.所有神话都受制于类似于语言结构的制约。

2.神话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描绘历史上发生、不可回复的事情,具有历时性;另一方面神话描绘事物的范式是永恒不朽的,它不仅能够说明过去和现在,而且能够说明未来。

3 神话在可转化性方面与诗歌相反。

诗歌不能翻译,除非付出严重歪曲的代价。

神话用最差劲的翻译也能传递出其意义。

神话“本质并不在于其文本、其独创音乐或句法中,而存在于它讲述的故事中。

”4 神话如同语言由若干单元(神话素)组成,神话意义不在孤立的要素中,而在把它们结合起来的方式中。

神话单元可以在较低的语言学层次上(音素、词素、意素)被分析,但它属于更高的较复杂秩序,只有“在句子层上”才能找到。

5 分析神话,就是把神话故事分解成尽可能短的句子,然后把它们按照历时和共时的原则分别加以横与纵的排列和比较。

6 同一神话有不同变体,它们在内容、情节、人物、结局等方面很不一样,但基本“关系集束”是一样的。

不存在对某一神话的真本考证,只要找到它们的共同结构,问题就获得了解决。

7 原始神话是原始人在无意识中集体创作的,没有固定和最初的作者,通过口头传说在部落间流传,它不可避免地会“走样”,在语言表述上发生变化。

神话以其变形表现其本质,结构主义要从多种多样的神话变形中找出原始人意欲表达的基本信息。

8 施特劳斯花费十年撰写四大卷《神话学》,收集了美洲印地安部落813部神话,认为它们是“同一个神话”(参考性神话)的变种。

原始神话千变万化,绝不会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神话,但它们在基本主题和结构上是一致的:即讲述自然向文化过渡的故事。

9 分析中一要坚持简化原则。

二要运用三维阅读比较法,三要遵循系统和转化原则。

10 神话的深层结构是人类先验的“下意识结构”决定的,神话向人们揭示的是心灵奥秘。

施特劳斯研究神话的目的是要找到对人类心灵普遍有效的“原始逻辑”或“野性思维”.斯特劳斯对神话的分析·列维-斯特劳斯对俄狄浦斯神话的分析列维-斯特劳斯解释:第一列情节都带有乱伦性质,即过分重视血缘关系;第二列情节都带有弑父杀母或兄弟相互残杀的性质,即过分看轻血缘关系;第三列情节共同之处是涉及到被杀死的怪兽,是对人出自地下起源的否定;第四列情节人物名字的特征都与难以直立和直走有关,它是对从土中生长出来的人的刻画,其共同特征是坚持人出自地下的起源。

俄狄普斯神话表明,希腊文化持有的正统信念相信人类出自地下,犹如植物生长于泥土,但它与人是男女结合所生这一现实经验相矛盾,俄狄普斯神话在信仰与现实之间找到了过渡解决办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逻辑转换工具,即把人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问题转化成人是由男女结合所生的问题。

通过这种转化,把一种矛盾过渡到另一种,不同矛盾由于其结构相似性产生了联系,使希腊人解决了事实上难以解决的对立。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就是为了提供能够克服某种矛盾的逻辑模型,这一“逻辑模型”就是结构主义者所说的结构。

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的分析带有典型的结构主义特征。

结构主义研究具体对象,目的是通过这一变体挖掘出隐藏在背后的深层结构。

俄狄普斯神话只是某种“逻辑模型”的具体展现,结构主义不是从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阐释,而是透过神话的具体表现,“破译”神话的深层结构。

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评价1.结构主义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方向。

传统研究对文学进行社会学、心理学、作者身世、生平个性的考察,对作品文本进行细读。

结构主义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结构分析,认为文学具有表层和深层、历时和共时两重结构。

展示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拓宽了研究的视野,具有积极意义。

2.结构主义作为西方当代科学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对促进文学研究的精密化、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

不仅吸收语言学形式化的研究方法,还借鉴了统计学、数学的方法,这对促使文学研究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3.结构主义反对这种机械的整体观,认为个别不能脱离整体存在,个别是整体的个别,在整体中不具有独立意义,部分的变化对整体会发生影响。

结构主义认为,个别是通过结构被整合到一起,结构规定着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关系,整体在逻辑上比每一构成部分更加重要。

这一观念与现代系统论的思想一致,在方法论上对促进文学研究有积极意义。

4.结构主义认为,结构是人类的无意识心灵的投射,许多结构主义者把无意识心灵看成是人类先验具有的、超越时空和历史的普遍心理结构,而不是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和积淀起来的特定时代的心理结构。

如斯特劳斯把神话看作是“精神的模型”,神话结构是“人心的活动原则”,神话是“自己思想而无人认知”,这种看法容易导致把神话视为神秘现象,违背神话解释的科学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