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之浅析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简述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简述[摘要]本文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发,对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言言语能指所指共时历时价值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
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代表了他的语言学观点,也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诸语言学流派。
本文从《普通语言学教程》出发,将对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一些重要概念进行阐述。
一、语言和言语索绪尔在《教程》中认为人类的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
索强调,在言语活动中,应该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
这是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出发点。
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它是社会强加给全体成员的一种规约,社会成员必须遵守这种规约,个人决不能创造和修改这种规约,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正确的使用这种规约。
而言语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它是人们话语的总合,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它是随意的。
同时,语言是同质的,本质的;言语是异质的,偶然的。
语言是一个同质的符号系统,其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而言语则是个人活动,因人而异,它是异质的,这种活动也是不稳定的,偶然的。
二者互相对立且互为前提。
言语要被人所理解,产生效果,得有语言;语言要是建立,也必须有言语。
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二、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之后,索绪尔对语言性质做出了第一次概括,即语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中的符号系统。
这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
“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他用符号这个词来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
概念与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在“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基础之上,索绪尔指出了语言符号的两个头等重要特征:1.符号的任意性。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差异与相似性的学科。
其核心观点是,语言既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又受到特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索绪尔关注语言间的差异。
他认为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使用的语言会存在一些基本
的差异。
不同语言对于时间的表达会存在差异,有些语言倾向于以线性方式表达时间,而
有些则更倾向于以循环方式表达。
语言中的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和语音特点等方面也会受
到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语言特点。
索绪尔强调语言间的相似性。
尽管不同语言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是相通的,存在共性
和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不同语言中都存在着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本的语法范畴,都具
有表达事物和观点的能力。
不同语言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相似性的语言规律,比如格和时态
的变化规律等。
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旨在研究语言差异背后的共性和相似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社会
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分析,可以促进人们对语言和文化的认识,理解语言
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思维方式,达到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目的。
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也存在一些限制。
由于语言是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其表达方式和
特点也很难被割裂开来进行研究。
比较语言学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如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来解释语言差异的背后原因。
由于语言是动态变化的,比较语言学也
需要密切关注语言的演化和发展,以及语言变体和方言的存在。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引言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与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思维表达的载体。
在语言学领域,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一位备受推崇的重要学者,他的比较语言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理论进行浅析,探讨其对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一、索绪尔及其比较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背景索绪尔(1857-1913)是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文化学家,他毕生致力于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他的知名著作《语言学基础》被誉为语言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对后世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哲学、语言学和文化学领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这一时期被称为“结构主义运动”的开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索绪尔提出了比较语言学的理论,试图从整体性和结构性的角度解释语言现象,推动了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1.语言的双重结构索绪尔表示,语言具有双重结构,即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语言的意义结构。
形式结构是指语言的音素、词汇、语法等形式元素,而意义结构则是指语言的符号与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语言中的形式和意义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语言的基本结构。
2.语言的相对性索绪尔强调语言的相对性,即语言的意义是相对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关系而言的。
他认为,语言表达的意义是通过对照和比较不同语言的形式结构和意义结构来建立起来的,而非单独存在的。
不同语言系统内部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语言之间在语言表达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
索绪尔强调语言的互文性,即语言是在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
他认为,语言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密不可分,在语言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研究语言不能脱离其社会和文化的背景,需要将语言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来理解和解释。
三、索绪尔比较语言学对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启示1.突破了传统语言观念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理论突破了传统的语言观念,重新定义了语言的本质和结构。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他提出了“比较语言学”这个重要的概念,为语言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析索绪尔的比较语言学。
第一,比较语言学的基本原理。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的单元不是直接代表现实的物体或概念,而是由语言社群共同约定的。
因此,语言中每个词汇的意义都是相对的,只有在与其他语言进行比较时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
比较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是将多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来研究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深入探究语言的本质和语言间的联系。
第二,比较语言学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可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在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比较语言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增进文化交流,促进跨文化交流的融合。
通过比较语言结构和语言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历史,从而进一步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第三,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
一方面,由于语言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历史性,每种语言的发展都深受地域、时间、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语言进行比较时需要考虑到这些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语言中的词汇、语音、语法等元素差异非常大,因此,比较语言学需要对语言进行彻底的拆分和分析,同时也需要回归到每种语言本身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比较语言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不断深入探究语言本身,加强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研究和理解。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之浅析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之浅析摘要: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言的系统性、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原则和概念,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深刻思想莫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石。
正确理解和应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发表一些见解。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现代语言学引言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75-1913)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欧一位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他的语言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从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共时和历时的划分、语言符号系统性以及语言符号的价值四个方面解析了什么是语言学,使我们对语言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拟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的四个方面分析其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
文献综述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美国学者卡勒说:“其必要性表现在,许多语言学上的争论都可以归结为怎样准确地区分这一概念。
”[3]潘庆云指出,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语言科学的精密化。
有助于从具体、个别的言语中概括出一般的语言体系;二是可以带来研究和论述上的方便[3]。
裴文认为,只有在言语体系中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区分是索绪尔构建的语言学理论一系列原则与关系中的最为根本的。
它既是索绪尔理论完善的前提条件,又是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4]。
王希杰认为.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之一[5]。
近几年索绪尔的“任意说”受到了学术界的挑战和补充,许国璋先生在《论语言》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语言符号非任意性”的观点[7];王寅教授在他的学术专著‘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一书中较为客观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的补充[6];朱永生教授在评价索绪尔的观点和批判接受外界评论的基础上就任意性原则能否继续成立也进一步发表了见解,认为在复合词和派生词以及句法层面上的确存在着象似性,但就单个符号而言,任意性依然有不可动摇的原则。
浅析索绪尔的《基础语言学教程》

浅析索绪尔的《基础语言学教程》0. 引言《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索绪尔在书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新的原则、新的概念,为语言研究打下科学的基础。
后世有无数人受他影响并不断的解读分析他的著作。
本文意在通过对教材节选部分的结构概括和分析浅谈笔者对这部语言学著作的简单理解。
能力有限,有不足与局限处还望指正。
1. 《普通语言学教程》写作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正是科学史上反生重大变革的时代。
自然科学以其严密的方法,精确的数据令人折服。
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历史背景下,若干社会科学学科开始摆脱传统的经验方法,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科学体系,语言学和社会学就是两个突出的例子。
18世纪末梵文的发现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以后,语言学家纷纷致力于印欧系各语言的比较研究,寻找亲属关系,探求语言演变规律,并从语音等方面努力构拟更古老的语言形式,其代表人物有梅耶等。
这就是德国语言学家葆朴(Franz Bopp)创立的比较语法,开近代语言研究之先河。
索绪尔所处的时代是比较语言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而他自身的学术渊源也是比较语法。
但他发现比较语法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忽视共识研究,只是在历时领域研究一些细节,造成巨大的片面性。
因而他开始革新,而他学术革新在当时不被人所理解,只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论思想表达出来。
我们现在所见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不是索绪尔写的,而是后人根据其课堂笔记整理而成的。
2.《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理论基础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就收到当时社会学的影响。
当时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Durkheim)对诸如“社会事实”等一系列社会学概念下过定义;德社会学家德克海姆《社会学研究方法原则》提到“‘集体心智’产生了‘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语言活动有个人的一面,又有社会的一面”。
索绪尔也是密切注视同时代重大哲学问题争论的学者。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法中的“下意识”产生了“语言系统”对语言的制约也是对语言和言语区分的一种。
浅谈索绪尔语言观【浅谈索绪尔的语言观及其不足】

浅谈索绪尔语言观【浅谈索绪尔的语言观及其不足】索绪尔以结构主义的观点探讨语言的本质属性,描述语言的系统结构,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英国学者罗宾斯称他的学说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他也被人赞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索绪尔一直被认作为语言学的理论和思想大师。
本文就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进行总结,并根据后人对索绪尔语言学观点的研究新发现得出其观点的一些缺陷。
一、索绪尔的语言观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包含了索绪尔几乎全部的语言思想。
索绪尔在这本划时代的学术著作中提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理论、原理和概念。
他的材料丰富,眼光十分敏锐,对许多古代的和近代的语言文字材料,他不仅做了总结,而且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因此大大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要点可以简约表述如下:1、语言和言语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绪论中提出,要在人类的语言活动中区分语言和言语。
认为这是“第一条分叉路”,由此可以推导他的其他各项原则。
索绪尔的著名公式是:言语活动=语言+言语。
区别语言与言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语言研究的对象从混乱体分离出来,这就为语言学提供了一个分辨研究的原则。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说话者赖以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他的个人思想的组合。
对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形式。
在言语活动中,语言作为一个系统也并不是单独的以系统地形式存在的,并不像具体语言学所描述的那样,以语言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那样有规律地摆放在那里,好像仓库里按系列拜访的货物一样。
在言语活动中,我们找到的只有人们交流思想所说的话语,即索绪尔所说的“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
语言以许多储存于每个人脑子里的印迹的形式存在于集体中。
这些印迹就是别人所说的话,其实就是言语。
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和言语是相互影响的,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浅析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下棋”比喻

浅析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下棋”比喻一、引言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讲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概括了他独特的语言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教程》中多处使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解释了深奥的语言理论,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其语言思想。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共使用了43个比喻,其喻体的选择涵盖了建筑学、植物学、动物学、经济学、音乐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下棋的比喻”最具代表性,可谓喻之精品,喻巧而理至,被许国璋称赞为“一喻而境界全出”。
二、“下棋”比喻中所蕴含的索绪尔的语言观1.语言和言语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
其中,语言是言语活动的主要部分,属于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言语是言语活动的次要部分,是属于个人的。
索绪尔把语言比作下棋的规则,“这种规则在开始下棋之前已经存在,而且在下每一着棋之后还继续存在。
语言也有这种一经承认就永远存在的规则,那就是符号学的永恒的原则(p121)”。
下棋的规则是从下棋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而此规则又指导和制约着下棋的过程。
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言语行为总是受到语言规则的制约。
下棋的规则与语言相似,是不随个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它只凭社会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而下棋的过程与言语行为相似,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
2.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外部语言学指的是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内部语言学指的是语言系统的组织结构关系。
3.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索绪尔把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
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p136)。
”索绪尔认为下棋的状态与语言的状态相当,他把整盘棋的走法比作历时态,把静止的一个棋陈比作共时态。
在语言中,每次发生变化的都是一些孤立的要素,每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对系统产生影响.整盘棋的走法与静止的一个棋阵的关系是相互包含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之浅析摘要: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言的系统性、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原则和概念,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深刻思想莫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石。
正确理解和应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发表一些见解。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现代语言学引言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75-1913)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欧一位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他的语言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从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共时和历时的划分、语言符号系统性以及语言符号的价值四个方面解析了什么是语言学,使我们对语言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拟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的四个方面分析其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
文献综述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美国学者卡勒说:“其必要性表现在,许多语言学上的争论都可以归结为怎样准确地区分这一概念。
”[3]潘庆云指出,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语言科学的精密化。
有助于从具体、个别的言语中概括出一般的语言体系;二是可以带来研究和论述上的方便[3]。
裴文认为,只有在言语体系中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区分是索绪尔构建的语言学理论一系列原则与关系中的最为根本的。
它既是索绪尔理论完善的前提条件,又是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4]。
王希杰认为.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之一[5]。
近几年索绪尔的“任意说”受到了学术界的挑战和补充,许国璋先生在《论语言》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语言符号非任意性”的观点[7];王寅教授在他的学术专著‘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一书中较为客观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的补充[6];朱永生教授在评价索绪尔的观点和批判接受外界评论的基础上就任意性原则能否继续成立也进一步发表了见解,认为在复合词和派生词以及句法层面上的确存在着象似性,但就单个符号而言,任意性依然有不可动摇的原则。
象似性原则应该被看作是对索绪尔理论的补充,而不是任意性原则的替代物[8]。
一、语言和言语的划分进行任何一种研究,首先要明确的都是研究对象。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可以说是语言研究的第一条分叉路,这条分叉路的提出,也是为了廓清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索绪尔看到“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言语活动。
要在人类言语活动中区分语言和言语,依照索绪尔的著名公式:言语活动=语言+言语,由于言语活动“有个人的一面,又有社会的一面”(索绪尔《普》),要得到语言,需从复杂的言语活动中除去言语“语言就是言语活动减去言语”,(索绪尔《普》)这才是语言学的完整而具体的对象。
区分语言与言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语言研究的对象从混沌体分离出来,这就为语言学提供了一个分辨研究的原则。
在索绪尔之前的语言学家多把整个言语活动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而索绪尔认为,言语是个人的言语活动,带有个人的主观随意性,是语言学所无法把握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一个确定部分,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它潜存于每个人的大脑中,是抽象的、稳定的,因而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语言学的研究应将不稳定的外部因素排除。
索绪尔对语言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1)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混杂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
个人本身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改变语言,它只凭社会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
(2)语言和言语不同,它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语言科学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其他要素,而且正因没有这些要素掺杂在里面,才能够建立起来。
(3)言语活动是异质的,而语言却是同质的。
就是说,每个个体对语言的运用可以千变万化,但还是属于同一种语言。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其根本特点是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
(4)在具体性上,语言比之言语毫无逊色,这对于研究特别有利。
语言符号由于集体的同意而得到认可,其全体构成语言的种种联结。
语言符号是可以捉摸的,是实在的东西,文字把它们固定在约定俗成的形象里。
语言是音响形象的仓库,文字是这些形象的表现形式。
因此不管个人的特点如何不同,同一社团中的个人都可以互通,这是因为有语言的统一作用的缘故。
(5)语言有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语言研究又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
外部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民族、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关系。
二、共时与历时的划分索绪尔区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Synchronic study,Synchronie)与历时研究(Diachronic study,Diachronie),又称共时(或静态)语言学与历时(或演化)语言学。
索绪尔认为共时和历时的划分是继语言和言语之后的第二条分叉路,共时与历时的划分强化了语言与言语的划分。
索绪尔认为“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
历时语言学,相反的,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索绪尔《普》)索绪尔把共时和历时的对立等同于静态和动态的对立。
而在实际上,共时根本就不是静态的,变化是不断产生的而且就是共时的一部分。
真正的共时是动态的,静态的共时不过是一种抽象,这种抽象对某些特别的语言研究而言也许有用,但详尽、真实的语言共时描写必须始终考虑语言的动态性。
任何变化的起点和终点在一段时间内会作为文体变体而同时存在。
所以应把共时和历时看作是辩证的对立统一。
语言具有系统性,语言的变化表现在言语中,变化对语言结构具有破坏作用。
语言状态的系统性与语言变化的随意性无法调和。
然而,语言不仅是动态的,语言变化也具有自我调节的规律性、目的性。
索绪尔把语言的运行比作下棋了,这是他最心爱的一个比喻。
根据索绪尔的比喻,语言与下棋都使我们面临价值的系统,亲自看到它们的变化。
语言以自然的形式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情况,下棋仿佛用人工把它体现出来。
下棋的状态与语言的状态相当,作为符号系统的单个符号时都具有任意性。
棋子的各自价值是由于它们在棋盘上的位置决定的,同样,语言中的每项要素由于它同其它各项要素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
一枚棋子本身不是下棋的要素,因为只凭它的纯物质性,离开了它在棋盘上的位置和其它下棋的条件,它对下棋的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只是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而已。
只有当它披上自己的价值,并与这价值结为一体,才成为现实的具体的要素。
假如在下棋的时候,这个棋子弄坏了或丢失了,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等价的东西来代替它。
我们不但可以换上另外一个棋子,甚至可以换上一个外形、材料完全不同的替代物。
只要我们授以相同的价值,照样可以宣布它是同一个棋子(索绪尔《普》)。
上述观点很好地解释了语言符号系统的特征,因为语言符号的各个要素——语义、词汇和语音在语言系统内按照一定语法规则互相保持平衡,声音形象和发生动作、语义和语音等两个方面都是互相对应的,其中的一个要有另一个才能有它的价值,没有发生动作就没有声音形象,反之,不考虑声音形象也很难确定发生动作;语音只是表达语义“思想”的工具,没有语义它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同样,没有语音语义也就失去存在的依据,语言的诸单位,只有在语言系统里活动才有价值,才是实体,孤立的单位不是实体。
借用下棋的比喻,说明语言无论在共时还是历时都是一个系统,且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
语言变化常常是为了系统的稳定、系统的重建等等,因此历时研究不能排除系统和功能的概念;共时研究也不能排除演化的概念。
索绪尔在术语上和理论上都把共时(语言现象之总合)等同于一种静止状态,并将之对立于动态和历时。
共时与历时,静态与动态在现实中并不吻合。
共时包含许多历时成分。
语言在其存在的每一时刻都具有系统性。
系统的历史反过来也是一个系统。
每一个共时的系统都有其过去和未来,这两者是系统本身不可分割的结构成分。
共时和历时的对立是系统观和深化观的对立。
一旦我们承认每个系统必然是作为一个进化过程而存在,而进化又必然具有系统性,那么共时和历时之间的对立在原则上就失去了意义。
语言研究中从共时到历时是最可靠的方法。
因为只有在分析当代语言的时候,我们才能比较完整地把握材料。
三、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索绪尔还指出语言是个符号系统,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
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所指就是概念,能指是声音的心理印迹,或音响形象。
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
概念与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语言符号是任意的”(索绪尔《普》),但是“任意性这个词还要加上一个注解。
它不应该使人想到能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我们的意思是说,它是不可论证的。
”而且符号包括的音段和思想通过结合而被划定并从混沌走向清晰,其划定是社会的约定,但是个人和社会又不能随便改变能指和所指的结合。
索绪尔认为说“一个符号在语言集体中确立后,个人是不能对它有任何改变的。
”(索绪尔《普》) 能指对它所表示的观念来说,有自由选择的一面,而对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却不是自由的,而是强制的。
语言符号是个整体,而且“整个要素的价值永远不等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索绪尔《普》)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是个系统。
“语言是个系统,它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而且应该从它的共时连带关系方面去加以考虑。
”(索绪尔《普》)在语言符号系统中,关系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索绪尔《普》) “只要有两个要素就会引起一种关系,一种法则”。
就整个系统来说,“只考虑一个句段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是不够的;此外还要估计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索绪尔《普》)索绪尔认为我们应该研究共时状态下的语言系统,这个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索绪尔还指出语言符号有两个特性:1.符号具有任意性。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所谓符号的任意性,是个能指和个所指联系在一起,没有动机,没有原因,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是缺少理据的。
之所以用这个声音代表那个意义,取决于言语集团的约定俗成。
2.符号具有线条性。
“语音属听觉性质,只在时间上展开,而且具有借自时问的特征:a.它体现一个长度;b.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