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和尚(日语原文)

合集下载

日语翻译 第三章 第8节 日本事情_中国事情

日语翻译  第三章 第8节  日本事情_中国事情

⑥ 衷心祝愿您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 绩,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⑦ 下个月在东京即将召开大规模的动漫 展,届时ないよう、お
気をつけてください。 先日京都へ行った際、小学校の時の同
級生を訪ねた。
(二) 用言连体形+感じがする:感觉, 触摸,
觉得, 有知觉, 同情
よく年をとれてるって感じがする。 なんか変な感じがしましたね。
練習:
以下の文を訳してください:
① 昨年は始めてパリコレに参加され、高く 評価されたと聞きましたが、中国国内の ファッションショーとパリコレではやはり雰 囲気とか観客の反応など、ずいぶん違う んじゃないでしょうか。
② もちろん中国だけでなく世界各国にも 輸出され、漫画やアニメは今や輸出産業 として認識されるようになり、ビジネスと しての注目度が高まっています。
大計(たいけい):大计,长远计划 抜本的(ばっぽんてき): 根本性,彻底 排気(はいき) :排气,废气 後回し(あとまわし):推迟,往后推 大手(おおて) :大企业,大公司 着工(ちゃっこう):开工,动工 稼動(かどう): 劳动,运转
二、文型の説明
(一) 名词+の/动词る+際(に) :时机,
③我が国の多数の農村部の高齢者は主と して子供を頼りにしていますが、農村部 の所得は低く、核家族が増えているため、 子供が高齢者の面倒を見る負担は重く なっています。
④ 中国的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 孩子们学习负担重、压力大,农村留守 儿童上学难,人格教育的欠缺等等。
⑤ 为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头疼的中国上海 市出台了根治汽车尾气的措施,取缔市 内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汽车。
第8節 日本事情・中国事情
一、単語の説明

一休小和尚的故事

一休小和尚的故事

一休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日本安国寺里有个叫一休的小和尚,他机智过人,常常帮人排疑解难。

人们都在传颂他斗智斗勇的动人故事。

一位将军听了不以为然,他说:“ 一个住在寺院里的小和尚,见到的只不过是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孤陋寡闻,能有什么过人之处? ” 但当一休的机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称赞时,将军开始半信半疑了,他决定试一试他。

于是,他让地方官西为门去请一休,说是要宴请他和他的师兄弟们。

第二天,一休随西为门来到将军府。

他们刚一坐下,就进来一位妇女,冲他们鞠了一躬,对一休说:“ 一休小师傅,听说你聪慧过人,足智多谋,今天我有一难事相求,请多多帮忙。

”一休心想:这将军够性急的,还未坐稳,就想来个下马威。

他心里想着,却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 请不必客气。

”这妇人说:“ 昨天来了不少客人。

客多,碗少,所以客人们除饭碗是每人一个外,菜碗和汤碗都是共用的。

菜碗是两人共用一个,汤碗是三人共用一个,这样一共用了220 个碗。

现在客人们走了,我们要记录一下昨天一共来了多少位客人。

可我怎么也算不出,请一休小师傅帮忙算算。

”一休闭目琢磨了一会儿,微微一笑说:“ 我知道有多少位客人了,一共有120 位客人。

”那妇人一惊,不禁脱口说道:“ 对,是120 位客人。

” 一休意味深长地盯了将军一眼不慌不忙地算起来:饭碗是每人 1 个,菜碗是2 人 1 个,汤碗是3 人1 个,也就是说1 人用1 个饭碗,1/2 个菜碗,1/3 个汤碗,合起来1 个人用的碗数就是 1 + 1/2 + 1/3 = 11/6 (个)因为总共用了220 个碗,每个人用了11/6 个碗,所以客人就是:220÷11/6 = 120 (位)将军听了不得不点头称是:“ 聪明的一休,果然名不虚传。

” 于是马上吩咐家人,摆出宴席,盛情款待了一休和他的师兄弟们。

一休和尚诗集

一休和尚诗集

一休和尚诗集《一休和尚诗集》是2008年9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日)一休宗纯。

内容简介:《一休和尚诗集(竖排版)》作者一休宗纯为室町时代临济宗有名禅僧,创寺授徒,世系递传,以至于今。

法语直截警拔,不稍假借,讥刺教内威权,倡导宗门改革,影响及于后世。

禅师生平事行高迈奇绝,瓌闻轶事人所褒称,当代且敷衍于说部,演绎于动画,流传寰宇,道路腾播,闾巷之人,虽三尺童子,遂亦知禅师之名矣。

作者简介:一休宗纯,生於日本明德五年正月初一(当中国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一三九四年二月一日),传为後小松天皇子胤。

幼名千菊丸,长称周建,号狂云子、瞎驴、梦闺,戒名宗纯(亦作宗顺),道号一休。

六岁从京都安国寺像外鉴入门受戒,十七岁皈谦翁宗为为弟子。

谦翁殁後,依止京都大德寺高僧华叟宗昙。

廿二岁某夏夜,闻鸦鸣而大悟,华叟与印可状,辞而不受。

文明六年(一四七四年),後土御门天皇勅命为大德寺住持,後创建真珠庵,为开祖。

文明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四八一年十二月十二日)殁於酬恩庵,年八十八,即葬於庵中,塔名慈杨。

一休宗纯为室町时代临济宗有名禅僧,创寺授徒,世系递传,以至於今。

法语直截警拔,不稍假借,讥刺教内威权,倡导宗门改革,影响及於後世。

禅师生平事行高迈奇绝,瓌闻轶事人所褒称,当代且敷衍於说部,演绎於动画,流传寰宇,道路腾播,闾巷之人,虽三尺童子,遂亦知禅师之名矣。

禅师幼颖悟,有诗才,年十三作《长门春草》,十五作《春衣宿花》,为时所赏。

及长,禅学日进而所作益夥,机锋话头,嬉笑怒骂,一部东海狂云子诗集,不啻禅师上堂语録也。

晚年得盲女森随侍,所作哀婉靡艳,冲口而出,然旁引妙譬,语语真挚,所谓风狂诗风者,意在讽世氛,醒俗人,非冬郎、次回之伦,不可作寻常香奁脂粉诗观也。

狂僧一休

狂僧一休

狂僧——一休一休,全名一休宗纯。

也就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原型。

一休,是日本僧侣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和尚之一。

和“恶僧”道镜,“佛法大师”空海并称日本三大奇僧。

恶僧以淫乱宫闱出名;空海号称日本佛祖。

然一休则以狂放不羁而名闻于世。

他视禅宗的诸多清规戒律于无物,一生醉酒狂歌,狎*作乐。

他自号狂云子,曾自作诗云:“风狂狂客起狂风,往来酒坊淫肆中。

”凡一休过处,守戒僧侣无不大惊失色。

怕此狂僧毁掉本寺的清誉。

一休还在七十八岁的时候“聊发少年狂”和一名叫森子的年轻盲女真挚地恋爱。

他在多首诗中讴歌他与盲女的爱情,“盲森夜夜伴吟身,被底鸳鸯私语羞”。

他毫不掩饰的在大众面前袒露自己的爱情。

这个狂气横溢,纵情声色的和尚,至今还深深留在日本人的记忆中。

他的传说被改成很多流传一时的小说,漫画。

《聪明的一休》就是其中之一。

那这个一休为何会如此狂态百出,还能受后人所敬仰呢?让我们来看看他一生的经历或许就会明白。

一休的母亲是南朝贵族之女,曾得宠于北朝后小松天皇,因遭谗伤,而被赶出了皇宫,虽然她当时已有身孕。

后来在民家住下。

生下了一休。

一休六岁出家京都安国寺。

他天资聪颖,又肯刻苦修行,很快便熟读各种佛经,和很多流行的诗歌俳句。

被人称作安国寺神童。

他还喜欢博览群书。

书看得多了,眼界也开阔了。

少年人眼界一开阔,自然就会对当政者不满。

他时常在安国寺里作诗发牢骚,讽刺幕府专制的统治。

不久后,因看不惯寺里僧人对幕府官员的阿谀奉承,愤而出走,当上了云游僧人(小议:可惜一休哥没能遇上郑板桥,不然郑瘦竹定赠他一句“难得糊涂”)在游历了很多地方后,他越发感到社会的黑暗,腐败正渗透着每个阶层,并渗透进每一个百姓的心中。

他对自己以往所学感到迷惑,对佛经所提倡安贫守己的说法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为了解开心中的迷团,他拜世外高人华叟宗昙为师,刻苦研究救世的理论。

然而,当时的日本实行锁国封关的策略,哪里找得到什么救世妙方。

经过五年严格的修炼,他依旧一无所获得。

一休经典智慧故事

一休经典智慧故事

一休宗纯(1235年-1280年),是日本室町时代的一个僧侣,以聪明才智和幽默的智慧而闻名。

他留下了许多传世的智慧故事,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一休智慧故事:
1. **拾掇寺庙的故事:**
一休被派去打扫寺庙。

他却故意把寺庙弄得更脏乱,然后说:“脏乱不正是有佛性的表现吗?”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要接受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不要过于执着于表面的干净与整洁。

2.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故事:**
一休将一只玫瑰送给一位女士,女士感到不安,认为一休会索要报酬。

一休告诉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没有报酬的期待。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无私地付出爱和善意。

3. **静心听风的故事:**
一休坐在山边,倾听风声。

一名僧侣问他在听什么,一休回答:“听风声。

”僧侣不解,问风声有何价值,一休答:“听风声就是在听风声。

”这个故事强调了宁静和当下的重要性。

4. **头上不是头上,头下不是头下的故事:**
一休指着头说:“这不是头上。

”然后指着脚说:“这不是头下。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思考事物的多面性和相对性。

这些故事体现了一休的幽默和智慧,常常富有哲理,教导人们如何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和生活。

聪明的一休智慧的小和尚

聪明的一休智慧的小和尚

聪明的一休智慧的小和尚一休寺,位于日本京都市東山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在这座寺庙中,有一位非常聪明而又智慧的小和尚,他的名字叫做一休。

一休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智慧。

他聪明机智,举止优雅,言语之间总是透露着一种睿智。

他对佛教教理有着深入的理解,经常能够给予别人以启迪和智慧。

有一天,一休的师父请他去附近的一个村庄做布施。

布施是佛教中的一种行善行为,通过施舍给予他人帮助和关爱。

师父希望通过这次经历,让一休更加理解布施的意义和好处。

一休乘坐马车前往村庄。

当他到达村庄时,他看到了一对姊妹正困苦地过着贫困的生活。

一休上前和她们交谈,发现她们没有听过佛法,对佛教也不了解。

于是,一休决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她们传达佛教的智慧。

一休担心直接讲解佛法会难以理解,于是他用一个寓言故事向她们解释了佛教的核心思想。

他说:“在远古时代,有只聪明的猴子,它非常善良且机智。

一天,这只猴子看到一只被陷入陷阱的虎,并且这只虎非常饥饿。

猴子决定帮助虎脱困,但是虎一直在威胁说,如果猴子解救了它,它一定会吃掉猴子。

猴子没有畏惧,继续解救了虎。

当虎脱离陷阱后,它突然变成了一只伟大的佛陀。

佛陀感激猴子的善举,向他解释道,他刚才是一个在前世怀有恶意的人,通过猴子的善行,他得到了转变。

”通过这个故事,一休向姊妹们解释了善行和因果报应的关系。

他告诉她们,通过行善和布施,我们可以积累善果,并将来得到回报。

而且,他还向她们提到了舍离的重要性,即舍弃贪婪和贪欲,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平静。

姊妹们聆听着一休的话语,感受到了他话语中的智慧和力量。

她们表达了对一休的感激之情,并表示将来会努力去行善,帮助他人。

一休回到一休寺后,师父询问了他的经历。

一休向师父描述了他在村庄遇到的姊妹以及他向她们传达的佛教智慧。

师父非常欣慰地点点头,赞赏一休的智慧和正确的传达方式。

他告诉一休,布施是培养慈悲心和善行的重要方式,希望一休能够继续以自己的智慧和善行去帮助更多的人。

【原创】动画《聪明的一休》语录 001-050

【原创】动画《聪明的一休》语录 001-050

001-----------------一休(唱):我名叫一休,天生聪明。

长得机智又可爱。

我有一身好本领,天生果敢英勇。

惩奸儆恶,胆识人人夸。

就是我一休。

外鉴(对一休):既然有悔改之心,菩萨也会原谅你的……可是我还没原谅你!伊予局(对一休):男孩子是不可以随便哭的。

哲齐:好吃的东西怎么会有毒呢?002-----------------一休(对小叶子):当和尚很忙的,晚上都没什么时间睡觉,所以就要练习站着睡觉。

一休(对外鉴):也许菩萨被您打得不敢说实话呢。

伊予局:小清国已经不是我儿子了,我已经把他交给菩萨了,他现在叫做一休。

一休:我最讨厌这些像会变魔术一样的匠师,尽做一些无聊的事情。

003-----------------“考考你。

”“尽管考!”这就是佛教禅宗的问题。

每天一个人提出一个问题来考对方,另一个人呢,就要表示自己能够回答任何难题。

禅宗的问答就好像武士们用刀剑较量一样,必须临危不乱,随机应变。

如果答不出问题,事情就糟糕了——(肩膀挨板子)。

一休:其实每样东西都有一个代号,就算读音相似意思却不相同,这就是禅宗的旨意。

一休:达摩祖师留胡子的目的并不是用来吓人的,他留胡子是想要证明,并不是留胡子的人个个都是坏人。

外鉴:一休的年龄虽然小,但是他的涵养却比很多大人还要好。

他绝对不会看不起别人,或者随随便便去嘲笑他人的。

吾作:小孩子如果吃太多的李子,对身体不好的。

哲齐(说外鉴):老人家处处占人家便宜。

伊予局:一休他越机智,就会越容易得罪人。

新右卫门:一休不过才十岁,但是把刀放在他面前,他却一点都不害怕。

这个孩子不只是有才智,而且胆识过人,他一定会成为大器的。

外鉴(说一休):这个世界真奇怪,在禅宗问答中从没有失败过的机智小和尚,现在居然输给一只猫了。

004-----------------一休:我的名字实在太好听了,他们叫的还真顺。

“一休”两字,是琵琶湖华首大师在一首词中悟出来的:(原版)打地狱道来,往极乐界去,小憩片刻。

一休哥日语歌词

一休哥日语歌词

とんちんかんちん一休さん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爱してるsi ki si ki si ki si ki si ki si ki a i xi te ru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一休さんsi ki si ki si ki si ki si ki si ki itsu kiu sanとんちは鲜やかだよ一休さん度胸は満点だよ一休さんton chi ha a za ya ka do yo itsu kiu u hin do kio u ha man ten do yo itsu kiu u hin いたずら厳しく一休さんi ta zu ra ki bi xi ku itsu kiu u hinだけど喧哗はからっきしだよさんきゅうひんdo ke do ken ka ha ka ra tsu ki shi do yo san kiu u hinアーアーなむさんだa... a... na mu sa n do...とんちんかんちんとんちんかんちん気にしないton chin gan chin ton chin gan chin ki ni xi na i気にしない気にしない気にしないki ni xi na i ki ni xi na i ki ni xi na i望みは高く果てしなくわからんちんどもとっちめちんno zo mi ha ta ka ku ha te xi na ku wa ka ran ton do mo to tsu sa a chin とんちんかんちん一休さんton chin kan chin itsu kiu u san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爱してるsi ki si ki si ki si ki si ki si ki a i xi te ru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一休さん一休さんsi ki si ki si ki si ki si ki si ki itsu kiu san itsu kiu s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昔話)
―この橋はし
を渡わた
るな―
すこし昔、一休さんという、とてもかしこい小僧こぞう
さんがいました。

ある時、お侍さむらい
が、「一休さんに、ご馳走ちそう
をしたいのでおいでください。

」と言ってきました。

一休さんは、喜よろこ
んでお侍の家に出かけていきました。

お侍の家の前には、橋がかかっていて、端はし
に「この橋を渡るな。

」と、書いた立た
て札ふだ
が立っていました。

でも、一休さんは平気へいき
な顔をして、橋を渡っていきました。

お侍が出てきて、「立て札を見なかった?」と、聞きました。

すると、一休さんは、「見ましたとも。

ですから、わたしは端はし
ではなく、真ま
ん中なか
を渡ってきましたよ。

」と答えました。

―虎とら
を追お
い出だ
して―
一休さんが、えらいお殿様とのさま
に呼よ
ばれました。

お殿様は、一休さんがどのくらいかしこいか、試ため
してみようと思ったのです。

「一休よ、お前の後うし
ろに立っている屏風びょうぶ
に、虎の絵え
が描か
いてある。

あの虎を縛しば
ってみよ。


絵に描いてある虎を縛ることなんてできません。

でも、一休さんは縄なわ
を持ってくると、こう言いました。

「どなたか、この虎を追い出してください。

私が縛ってみせますから。

」 すると、お殿様は手をぽんと打って、言いました。

「なるほど、うわさのとおり、一休はかしこいな。

感心かんしん
したぞ。


そして、ご褒美ほうび
をたくさんや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一休いっきゅう
さん
一休(いっきゅう)一休和尚
賢い(かしこい)聪明,伶俐
小僧(こぞう)小和尚
立て札(たてふだ)告示牌,布告牌
侍(さむらい)武士
ご馳走(ごちそう)款待,请客
かかる架设,按装
平気だ(へいきだ)不在乎,若无其事,无动于衷,
端(はし)端,边儿
真ん中(まんなか)正当中,中间
追い出す(おいだす)赶出,撵出
偉い(えらい)了不起,高贵
殿様(とのさま)老爷,大人
試す(ためす)试,试试
屏風(びょうぶ)屏风
絵(え)画儿,图画,绘画
描く(かく)画
縛る(しばる)捆,绑,束缚
なんて什么的,之类的
縄(なわ)绳
なるほど的确,果然,怪不得
噂(うわさ)传说,谈论
感心する(かんしん)佩服
褒美(ほうび)奖赏,奖品,赏钱
やる给
语法注释
1.この橋を渡るな。

/不许过这座桥。

“な”是终助词,用在用言的终止形后面,表示禁止、命令等语意。

△二度とするな。

/不许再干了。

△げらげら笑うな。

/别哈哈大笑。

2.見ましたとも。

/当然看见了。

“とも”是终助词,接在用言的终止形后面,表示态度明朗断然肯定的语气,相当于汉语的“当然”“一定”等语意。

△「明日行くかい。

」「行くとも。

」/明天你去吗?当然去了。

△「そうだとも、間違いないよ。

」/当然是那样,没有错。

3.絵に描いてある虎を縛ることなんてできません。

/捆绑画上的老虎,这是不可能的。

“なんて”是副助词,可以用来列举事物,也可以用来表达意外、不满、以及轻视等语意。

△彼をだますなんて悪いよ。

/骗他可不对呀。

△ぼくはお金なんてほしくはない。

/钱什么的我可不想要。

そして、ご褒美ほうび
をたくさんや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据说将军给了一休很多奖赏。

“~ということだ”接在简体句式的后面,表示传闻、听说。

类似的句式还有“~との ことだ”“~という話だ”“~そうだ”等。

△大学の周りは静かで住みやすいということだ。

/听说大学的附近很安静,适于居住。

△あの人はとても頭のいい人だということです。

/听说那个人非常聪明。

聪明的一休
(日本民间传说)
―勿过桥―
从前,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小和尚,名叫一休。

有一天,一位武士对一休说:“我想请您吃饭,请您务必赏脸!”于是一休就高高兴兴地去武士家里赴宴。

武士家的前面有一座桥,桥边上立着一个牌子:不许过这个桥!但一休对此视而不见,满不在乎地地过了桥。

“你没看到那个牌子吗?”武士出来质问道。

“看见了,正因为此,我才没有走桥的边缘而走的是桥正中间呀!”一休回答道。

(在日语中,“桥”与“端〈边缘〉”的发音是相同的,在这里聪明的一休巧妙地把它理解为“边缘”。


―抓老虎―
一天,将军为了看看一休究竟有多聪明,就把一休叫去对他说:“一休呀,你身后的屏风上画着一只老虎,你把它绑起来吧!”
捆绑画上的老虎,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一休拿来绳子后说:“有哪位帮忙把老虎赶出来,好让我把它绑起来!”
将军听罢拍手称赞道:“一休真聪明!果然名不虚传!”然后给了一休很多奖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