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应用音乐心理学课件5

合集下载

基础心理学《音乐疗法》课件

基础心理学《音乐疗法》课件

六、导入梦乡,催眠:
• 中国乐曲:华彦钧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吕文成的《烛影摇红》和《平湖秋月》、 贺绿汀的钢琴曲《摇篮曲》。外国乐曲: 莫扎特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管弦乐 序曲《仲夏夜之梦》等。《良宵》、《军 港之夜》、《出水莲》、《春思》、《绿 岛小夜曲》、《催眠曲》(莫扎特)。
七、其它
《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等。 外国乐曲: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
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等。
三、振奋精神,激励:
• 中国乐曲: • 笛子独奏曲《喜相逢》、《姑苏行》、刘
天华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小提琴曲 《新疆之春》。 • 外国乐曲:贝多芬的管弦乐曲《哀格蒙特 序曲》、李斯特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 曲》、比才的管弦乐曲《卡门序曲》等。
• 安神镇静----选择具有舒缓、低曼、轻柔、婉转、幽雅 等特点的乐曲,以收安神定志、镇静安眠等效果,多 用以对治心情偏激类病症。
《春江花月夜》、高胡独奏《南渡江》、《病中吟》、 《催眠曲》、《渔光曲》《春江花月夜》 《月夜》
• 兴奋开郁----选择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音色优美的乐 曲,以振奋精神、愉悦心情,主要用以治疗情志抑郁 的病症,或用以调畅病者情绪。
以上各法作为治疗,一般每次半小时左右,每日 2-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视病情轻重持续1-3个疗 程。若作为健康人益智延寿,则须经常进行,安排 适合于个人的时间表,不可流于随意。
[注意事项]
1. 病者在收听音乐时,应尽可能排除各种干扰, 使身心沉浸于乐曲的意境之中。
2. 某些乐曲兼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以上的作用,须灵活运用, 并避免有悖病情的内容。
音乐疗法
一、抑制烦躁,镇静:
中国乐曲:琴曲《流水》、二胡曲《汉 宫秋月》、琴歌《阳关三叠》、《苏武 牧羊》等。外国乐曲:贝多芬钢琴奏鸣 曲《月光》的第一乐章、肖邦《e小调 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德彪西的管弦乐曲《夜曲》等。

2009年应用音乐心理学课件8

2009年应用音乐心理学课件8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想象力的 学生,从小就有想象力,缺少想象力的学生, 从小没有想象力,长大了还是没有想象力!
那么‚想象力‛与‚创造力‛ 是可以培养与。在教学训 练上从何入手?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8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四 )
关键的问题是,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8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四 )
应用音乐心理学
教师:周海宏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8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四 )
第8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 原则的心理依据(四 )
——期待规律研究的应用:
创造性的心理实质分析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8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四 )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8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四 )
上行大跳后的期 待是什么?
请听一下这个旋律,它给人一种‚有点‘俗’‛的 感觉…… 恰好符合人们
最自然的期待
什么是 ——一个心理学的操作性定义 “俗” ?
恰好符合人们 最自然的期待
上行大跳后的期 待是什么?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8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四 )
音乐的原 作在哪里?是什么样?
作曲家想象中的音乐

记成的乐谱

表演家想象中的音乐 演奏(唱)者 听众听到的音乐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8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四 )
音乐作品的原作存在于作曲家“想象”之
音乐作品的原作是一个“意向性对象”
乐谱仅仅是一个大致的框架, 具体的细节要用自己的想象来填充
不遵从人们想象的作曲家意图,会受到责备。
音乐表演美学史的研究…… 浪漫派主义时期,曾有过演奏家凌驾于作曲 家之上的时尚。20世纪后……

音乐心理ppt课件

音乐心理ppt课件

• (二)音乐活动动机的种类 • 1. 自然生理性音乐心理活动动机、社会性 音乐心理活动动机 • 2. 简单音乐心理活动动机和复杂音乐心理 活动动机 • 3. 长远音乐心理活动动机和短暂音乐心理 活动动机,以及主导音乐心理活动动机和 次要音乐心理活动动机
• 在一个住宅大院里,一位老先生偏偏碰上周围邻 居们大多有一些十来岁的孩子。孩子们每每聚在 一起时,总是追逐打闹、嘻嘻哈哈、吵声震天、 热闹非凡,使得这位颇需休息的老先生大受其苦。 面对孩子们的吵闹,屡次出面干涉却全然不起作 用,孩子们很快就在游戏的兴奋中把“吵闹会影 响他人休息”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不过最后,老 先生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来治理孩子们的吵闹。他 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告诉他们:他的听力不太好, 但又想分享他们的快乐,听到他们的欢笑声。
• 聪明的声音
爵士音乐,古典音乐和其它“复杂” 的音乐的爱好者们通常有高于平均水平的 智商。
• 简单的听众
乡村音乐和排名前四十的音乐的爱好 者们,于其它风格的音乐的爱好真们相比 ,更趋向于是传统型的,诚实的,保守的 人。“喜欢乡村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人可能 更加的头脑简单,直率,但这并不一定是 坏事,”Rentfrow说,“他们只是避免把 事情弄的不必要的复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享
• 谈一谈如何利用音乐动机的规律促进学生 学习音乐的兴趣。
• 四、音乐兴趣 • (一)定义 • 音乐兴趣,是指人在积极探究音乐时,对 音乐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音 乐及相关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有了强烈 、明确的指向性和探究性。
• • • •
(二)音乐兴趣的种类 1.物质性的音乐兴趣和精神性的音乐兴趣 2.直接的音乐兴趣和间接的音乐兴趣 3.短暂的音乐兴趣和稳定的音乐兴趣

音乐心理学 PPT课件

音乐心理学 PPT课件
二、论域广泛论题集中 包括习琴的心理过程,表演中的情感体验,手、心、弦、声的协调
操作,熟练于灵感的辩证关系,表演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表演,表演 的环境与心理的关系等。这些论题至今仍是表演心理研究中的重要课 题。 三、以德为纲、以应用为目的
2020/4/5
(二)西方音乐心理学发展概述
• 一、从哲学心理学迈向科学心理学
要特征
青少年音乐心 理特点与施教
青年初期生理发 育和心理发展的
主要特征
青少年音乐审美 心理特征及施教
2020/4/5
• 在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六个阶段 :
• 1、乳儿期(0~1岁)——哺乳期 • 2、婴儿期(1~3岁)——托儿所时期 • 3、幼儿期(3~6、7岁)——幼儿园时期 • 4、童年期(6、7——11、12岁)——小学时期 • 5、少年期(11、12——14、15岁)——初中时
2020/4/5
音乐发展心理学
•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 前运算阶段(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2020/4/5
认知发展理论对音乐教学的意义
• 1、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音乐教育体系和课程,虽 与儿童认知阶段理论没有直接联系,但其教学原 理与现代儿童发展阶段原理完全一/4/5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对象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2020/4/5

应用音乐心理学15 PPT课件

应用音乐心理学15 PPT课件
测验得分上的差异。
同年级同龄学生中,学琴时间长者并 不比学琴时间短者的智力测验得分高 。
学琴能够开发智力的说法 在本次研究中没有得到统计结果的支持
关于为什么要学琴的讨论……
本周作业:
分析一下搞你目前的专业需要哪方面的才能? 对自己每个方面的才能进行评价。 根据对自己才能的判断,谈谈你的职业定位。
5年级 45 36 38 15 134
6年级
46 41 32 119
总数 179 184 196 139 698
非学琴 学琴 总数
东四 126 53 179 北池 156 28 184 经贸 125 71 196 新源 119 20 139 总数 526 172 698
研究结论:
从总体上看, 同年级学琴与不学琴者之间不存在智力
应用音乐心理学
第15讲:音乐才能
教师:周海宏
什么是音乐才能?
“能力”的印象与“才能”概念的 分能析力(水平)——才能(潜能)
已经取得的水平——可能取得的水平
“成就”≠才能!
音乐才能 (潜能)的表现:
A)获得相同的成就:使用较小的努力 B)使用相同的努力:获得较大的成就
音乐“才能”的构成要素——以钢琴为 例
㈠视觉──运动反应能力
㈡运动能力: ㈢心理操作技能: ㈣听觉分辨能力: ㈤速度知觉与控制 ㈥音乐记忆能力:
1. 反应与运动绝对速度 2345612345612......12....联对与工信组知转平音音觉1234音期肌运肌运运作息块觉换行乐乐....12的响待肉动肉动动记读策分速操音音音音..基表敏绝相绝相控定记模自的联忆取略配度作高 强 色 长速 速本 现感对 对 对 对制位忆式动强系容 速 能 能度 度组 特性速 速 速 速精 准 能 形 化度量 度 力 力性知 控织 征与度 度 度 度度 确 力 成 形:的觉 制形反知 知 控 控性 速 成感::式应觉 觉 制 制度 速受强度能度力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心理学应用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心理学应用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心理学应用在音乐教学领域,音乐心理学的应用正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为我们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首先,音乐心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符、节奏、旋律等音乐元素的感知和理解是学习的基础。

通过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音乐感知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年幼的孩子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听觉感受来接受音乐,而年龄较大的学生则能够进行更复杂的音乐分析和理解。

了解这些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比如,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可以多采用简单、生动、有趣的音乐游戏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基本感知;对于高年龄段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等,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心理学还能够帮助我们洞察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能够引发学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心理学的知识,选择适合学生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的音乐作品,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当学生感到疲惫或压力较大时,播放一些舒缓、宁静的音乐,能够帮助他们放松身心;而在需要激发学生活力和创造力的时候,选择节奏明快、充满激情的音乐则更有效。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情感感受,如让他们用语言描述、绘画或者身体动作来表现听到音乐时的内心体验,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再者,音乐心理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力是音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创造力产生的心理机制。

了解到学生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障碍,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比如,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创作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和创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动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等。

音乐心理学课件

音乐心理学课件
音乐治疗通常采用个体或团体形式进行,通过听音乐、 唱歌、演奏乐器等方式来达到调整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的目的。其原理基于大脑的神经生理结构和功能,通过 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元素刺激大脑的相应区域, 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和变化。
音乐治疗与心理干预
总结词
音乐治疗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详细描述
音乐治疗在临床医学、康复治疗、特殊教育等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中,音乐治疗被用于改善病 人的情绪状态和减轻疼痛;在康复治疗中,音乐治疗 有助于提高病人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在特殊教育 中,通过结合特殊儿童的兴趣和特点,利用音乐教育 来促进其全面发展。
音乐记忆具有选择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等特点,人们通常 更容易记住自己感兴趣或者熟悉的音乐作品,同时音乐记 忆能力也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加而提高。
音乐记忆的机制
音乐记忆的机制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 阶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们对音乐 的记忆系统。
音乐想象与创造力
01
音乐想象的定义
音乐心理学课件
目录
• 音乐心理学概述 • 音乐感知与认知 • 音乐情感与表达 • 音乐与个体差异 • 音乐社会心理学 • 音乐心理学应用与实践
01 音乐心理学概述
音乐心理学的定义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音乐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情感、认知和行为,以及 人类如何通过心理过程来理解和创造音乐。
音乐版权与法律
音乐心理学对版权法和相关法律制定有一定影响,有助于保护音乐创 作者的权益。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音乐具有治疗和心理干预的作用。
详细描述
研究表明,音乐能够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情 绪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干预 中。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效 应,如放松、兴奋、镇静等,对于缓解压力 、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具有显

音乐心理学专题知识课件

音乐心理学专题知识课件
他们还认为,各种心理现象是使有机体有效 的适应各种生活条件的活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功能主义心理学所采用的方法
两类: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二)组织资料的方法
“收集资料法”又分为两类 1 内省法 2 客观观察法 (其中,内省法是最基本的收集资料的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结构主义心理学对音乐心理学的影响 (主要是对德国音乐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影响如下:在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库尔 特、维列克等德国音乐心理学家曾对音乐心理现 象的构成成分和类型进行过细致的分析,而且更 早一些时间的听觉心理学研究者还将结构主义关 于感觉和情感的理论直接应用到对人的听觉生理 和心理问题的研究上。
功能主义心理学的价值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有助于人们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以及从 社会环境中寻找和认识心理现象和人的行为产生 的原因。
(2)这一学派从实用主义观点出发,特别关心心 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功效和应用,力求将之变成一 门实用科学。所以在其倡导和影响下,教育心理 学、儿童心理学、心理卫生研究大为盛行,心理 测试等研究方法被广泛采用,使得心理学的研究 领域大大扩展,方法也变得丰富和实用,并最终 走出了书斋和实验室,成为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 活密切相关的应用科学。
功能主义心理学的缺陷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缺陷:
它在于把人的心理彻底的生物学化了,而这 种心理包括(情绪和感情)。
代表人物:1 冯特 2 铁钦纳
结构主义心理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应用音乐心理学
教师:周海宏
*说明:点击小喇叭开始播放音乐,按Esc键停止播放。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第5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 则的心理依据(一)
——期待:惯性与求异心理 对音乐音响结构的影响
请注意高潮出现的时机。
Sergei. Rachmaninoff
Symphony no.2 in e, op.27 3rd . Movt.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惯性心理与求异心理之间的关系:
二者在不断地互相转换
惯性大时,求异性小; 惯性越来越小,求异性越来越大。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又比如:“现代音乐”的问题? 现代音乐的结构原则是什么?
如何判断一个现代音乐作品的好坏?
面对纷繁变化的音乐形态, 音乐的音响有没有基本的结构原则。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这些都要从对人类心理活动 规律的研究出发去讨论……
心理活动的求异性倾向
(简称“求异心理”)
心理的求异性: 要求改变当前心理状态的愿望
求异性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特征!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求异心理的现象……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求异心理 ——要求音乐材料向对比属性变化 顺应求异心理 ——使人产生满足、张力缓解的感觉
第一例中声乐的进入给人的感觉很突然。这是因为乐队在那么强的状 态下结果后,还有巨大的惯性。犹如汽车急刹车后还要有一个惯性的过程, 此时急转弯就给人以很不适应的感觉。 而第二例则顺应了这种惯性的力量,在惯性消失后才进入声乐部分, 所以给人的感觉很自然。
这种感觉的差异就是惯性心理作用引起的。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哪个旋律进行更自然?
第二个旋律的进行更自然。这是因为第二个旋 律的第二小节保持了较多的音,因此更符合惯性心 理对保持性的要求。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片段一 A B C D E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片段三5 A B C
6.为什么在古典与现代音乐的作品中,存在着某些形态类似的现 象呢?举例说明(不得用课中的例子)。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下节课见!
惯性心理产生保持性期待
——希望音乐的音响: 保持当前的运动趋势不变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哪个舒服些?
Romberg,Sigmund
Student's Chorus...Deep in My Heart, Dear
“激情型”乐句: “制高点”一定要“拿下”!
A B C D E
《应用音乐心理学》 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惯性:
速度不快时,容易转弯——向前冲的惯性小。
“平静”或“伤感型”乐句: “制高点”可有不同处理。
Horowitz Lympany
回去试试“高潮点”处理成弱音的效果。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下面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这是一首感至深的作品!
但是你觉得它哪个地方给人感 觉有点不舒服?
对, 结尾太短了!
Gorecki, Henryk
Concerto for Harpsichord and String Orchestra Op.40
请注意,新材料出现的位置。
Lerchenmusik: Recitatives and Ariosos, Op.53 for Clarinet, Cello , and Piano
物理惯性(如汽车): 1)汽车要想达到一定的速度、爬坡要达到一定 的高度,就要持续加油门。
“激情”是需要酝酿的, “高潮”是需要铺垫的。
高潮点之前的渐慢一定要有明显的渐强, 否则就象掉链子!
《应用音乐心理学》 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惯性:
3)速度很快时很难转弯——向前冲的惯性大;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顺应惯性心理 ——使人产生自然流畅的感觉 否则 ——使人产生生硬、突然的感觉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心理惯性非常像 是一种物理的属性。
然而人的心理 不仅仅有物理的属性!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人类的知觉活动不仅仅是被动的感知!
人总是对可能出现的事件进行预测,
人总是希望出现的事件够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种心理现象就是:
期待:
对即将出现刺激的预测与期望的综合感受。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本课思考题:
1.什么是“期待”?请举出日常生活中期待的两方面表现? 2.什么是“惯性”,请分别举出生活中物理惯性与心理惯性的例 子。 3.惯性心理作用下,人们对音乐的音响产生什么样的期待。举例 说明(不得用课中的例子)。 4.什么是“求异心理”,举中日常生活中求异心理的例子。 5.在求异心理作用下,人们对音乐的音响产生什么样的期待。举 例说明(不得用课中的例子)。
下面让我们来考察心理活动的 期待现象与规律……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心理活动的惯性倾向
(简称“惯性心理”)
物理上:物体保持当前运动状态的性质
心理上:心理保持当前活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特征!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问题的提出……
音乐有没有好坏之分? 作品有没有好坏的区别? 演奏有没有好坏的区别?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如果有, 你如何解决别人与你的看法不同, 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你如何认定自己的“看法”就是“标准 如果没有, 那么伟大的作品从何谈起, 音乐比赛中为什么有共识。
D
E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音乐处理中的一般规律:
了解一种心理活动规律:惯性
想想开汽车:
1)要想达到一定的速度或一定高度,就要持续加油门。 2)刹车要逐渐减速。 3)速度很快时很难转弯——向前冲的惯性大; 速度不快时,容易转弯——向前冲的惯性小。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请全神惯注地倾听与感受以下音乐作品的片段……
托马斯· 泰里斯《40声部MOTET》
古典
威伯恩《帕萨卡利亚》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
温德清《八卦》
现代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从古典到现代,人类的音乐 语言发展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惯 性与求异心理活动的规律并没有 变,音乐音响要顺应这些心理活 动规律要求的基本原则没有变。
否则, ——使人产生期待、紧张加强的感觉
求异心理产生变化性、对比性期待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莫扎特: A大调钢琴奏鸣曲 作品:K331
Kraus, L.
①②
Schiff, A.
③⑤
Horowitz, V.
③B ⑤B
④ ⑥
Gould, G.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五讲:音乐音响结构基本审美原则的心理依据(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