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研究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研究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研究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研究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研究

课题承担部门

经济研究所

本课题研究的框架路径

研究目的

认识国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揭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律,运用产业融合的理论、规律,研究促进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探索促进现代性服务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框架路径

一、国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启示二、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瓶颈分析

三、推进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战略思路

四、促进现代性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一、国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启示 1、国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现状分析及模式

首先对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涵及特征界定:

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可以分为狭义、广义、折中观点三类。我们认为,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现代服务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内涵是: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服务业。

需要说明的是本课题中涉及到五个服务业概念,即: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传统服务业、服务业。但本课题中研究的服务业主要是指“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是面向生产、商务的活动)。

先进制造业这个概念:

我们认为先进制造业的内涵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指制造业不断地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很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的总称。

产业融合:

是指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放松规制,在具有一定的技术与产品的替代性或关联性的产业间的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发生技术融合,进而带来这些产业间产品的融合、市场融合,从而导致不同产业的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变化,使传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或消失的现象。

国外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现状:

现状一、制造业企业功能服务化

制造业的服务化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制造业领域原有的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而导致的制造业的服务化,我们称之为制造业的内生型服务化。二是由于被并入制造业领域的外部服务活动大幅度增加而导致的制造业的服务化,我们称之为制造业的外延型服务化。

现状二、制造业硬件产品的软件化

在制造业产品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控制、操作和应用性的软件系统,以至于这些软件系统的价值,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超过物质的部分。从制造具有较强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产业,到生产各种高端数控设备的产业,都表现出这种硬件产品的软件化趋势。

现状三、制造业服务外包化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深化,其结果之一便是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外包,并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及竞争强度越来越高,追求专业化而不是范围经济,便成为企业普遍诉求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会计、营销、咨询等服务职能部门逐步分离出来,由独立的市场主体运作。生产性服务这种由“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趋势,是专业化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

融合发展模式:

模式1:结合型融合。

所谓结合型融合是指,在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中间投入品中服务投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管理咨询和销售服务的投入日益增加;同时,在服务业最终产品的提供过程中,中间投入品中制造业产品投入所占比重也是越来越大,如移动通讯、互联网、金融等服务提供过程中无不依赖于大量的制造业“硬件”投入。这些作为中间投入的制造业或服务业产品,往往不出现在最终的服务或产品中,而是在服务或产品的生产的过程中与之结合为一体。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是服务业与制造业“结合型”融合的产物,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进入生产领域,导致制造业生产过程的“软化”,并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模式2:绑定型融合。

所谓绑定型融合是指,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实体产品必须与相应的服务业产品绑定在一起使用,才能使消费者获得完整的功能体验。消费者对制造业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有形产品,而是从产品购买、使用、维修到报废、回收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证,产品的内涵已经从单一的实体,扩展到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很多制造业的产品就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如通信产品和家电等;部分制造业企业还将技术服务等与产品一同出售,如电脑与操作系统软件等。在绑定型融合过程中,服务正在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指引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方向,如对拍照片、发电邮、听音乐等服务的需求,推动了由功能单一的普通手机向功能更强大的多媒体手机的升级。

模式3:延伸型融合

所谓延伸型融合是指,以体育文化产业、娱乐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引致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需求,从而带动相关制造产业的共同发展。电影、动漫、体育赛事等能够带来大量的衍生品消费,包括服装、食品、玩具、装饰品、音像制品、工艺纪念品等实体产品,这些产品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产业周围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在为服务业供应商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给相关制造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从而把服务业同制造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着整个连带产业共同向前发展。有资料显示,美国等电影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票房一般只占到电影全部收入的1/3,其余则来自相关电影衍生产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整个动漫游戏的庞大产业链中,有70,至8><#004699'>80,的利润是靠周边产

品来实现的。

2、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世界性趋势:

趋势一、价值链上,服务业在产值和利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从制造业企业内部对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来看,当前许多企业的制造与服务功能已经融合在一起,作业管理也从制造领域延伸到了服务领域,一些企业的经济活动甚至已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

在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中,服务业在产值和利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使得我们很难判断它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制造商正在迅速的卷入到服务当中,加入到基础生产商品的服务越来越多,延期付款和租赁系统、培训、服务合同、咨询服务等,以通过新的服务领域来获取竞争优势。

趋势二、产业链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更多以外包的形式出现

一个产品真正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处在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产业链条的运转更多依靠服务,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而世界制造业企业活动服务外包的趋势带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现代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化呈现外部化,大量企业内部服务职能外包,其原因主要是:第一,现代经济活动加深了职业的分化,分工深化的趋势不断增强;第二,企业内部的服务性经济活动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其服务有标准化的趋势;第三,服务业本身的专有化资产要求不高,同时随服务业的标准化程度的加深,其资产的专有化程度不断下降,降低了这些服务外部化的成本。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把服务渗透到了自己的日常作业管理之中,使企业的制造功能向服务功能转化,同时通过GE Capital这一世界上最大的财务公司大力发展金融业,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趋势三、电子信息技术成为产业融合的推进剂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融合在不同的领域更广泛发生,正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电话业技术革新,引起电话业和邮政业的交叉;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信与广播电视传媒业的融合;而随着数字技

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可用同一种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宽带、高速光通信

技术为综合提供各种业务解决了共享传输平台,原先专门为某一特定业务而设计建设的网络(如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之间的隔阂被逐步打破,导致以业务来分割市场的技术基础逐步消失,从而带来了电信、传媒、信息服务以及邮政等产业的大融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进一步拓展到更广的范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交叉融合、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渗透,以及各大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不断出现的相互融合,使得产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其中,以发生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最为引人注目。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间不再是简单的分工关系,而更多地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这一趋势在高科技产品中更为明显:在高科技产品中,服务价值的比重往往超过实体价值的比重。例如,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事实上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产品,而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包括信息系统、配套软件、操作程序以及维护服务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称为;产品,服务包;。因此,许多制造业企业同时也是服务业企业。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之所以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其原因是:

原因1:现代服务业放大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在制造业管理中的绩效

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实质上是在充当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传送器,最终将这两种资本绩效大大提高。所以,可以把生产性服务的提供者看作一个专家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提供知识及技术,使生产更加专业化、资本更为深化,并提高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逐渐深化,经济效率将越来越取决于不同生产活动

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联系的属性,而非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从组织形式上看,生产性服务业同制造业的分工主要通过服务外包体现出来。独立化形式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蓬勃发展。

原因2: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产业链分化协作和价值链增值来提升竞争力的过程

利用价值链模型,从另外一个视角描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原因。价值链理论把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将其比喻为是一个彼此相连、环环紧扣的链条。

产业链:分工、演化、协作、融合

设计研发采购

产业链上游

加工制造装配

产业链中游

储运销售再服务

产业链下游

如图所示,价值链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中间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及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包括生产、加工和装配产品的物质创造过程;下一个环节是销售、储运和售后服务等项活动;第一个环节为企业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在这三个环节中,上游、下游这两个环节集中的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性服务。

3、国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 产业融合必须以高度发展的制造业作为产业基础

国外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是以二百多年工业化发展为前提的,工业化发展奠定

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技术缺陷促使企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必须通过外部购买来实现,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代表现代服务业的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

启示二:产业融合必须以产业链的扩张和产业间深化合作为基础

产业链细分和扩张,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合作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江苏产业结构的特点是制造业仅仅占据国际产业分工中,生产加工环节,这也是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江苏制造业发展需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启示三:产业融合能极大地扩大现代服务业规模,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产业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对服务业中间投入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规模,打破产业发展中的“棘轮效应”,即制造业的发展挤压服务业发展的效应。同时,制造业在融入现代服务业后,使得知识和技术的渗透到制造业的生产加工和管理模式中,提高了制造业的竞争力。

启示四:产业融合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创新

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来看,可以认为先进制造业是传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产物。先进的制造模式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制造业的进步反过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内涵和手段的发展。所以,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对推进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现代服务业具有需求收入弹性高、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资源环境友好等特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再生性资源消耗在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的比重,有利于促进江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催生出许多新的服务行业,产生倍增效应,引领经济的发展。产业融合的发生带来了人们生活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创造出新的需求。

二、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现状及瓶颈分析

1、江苏促进产业融合具备的有利条件

(1)有发达的制造业作为产业基础

江苏制造业较为发达,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较大需求。2007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为12220亿元,占同期工业增加值的94,和GDP的471>.1,。江苏拥有基础雄厚的电子、机械、汽车等大型制造业和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高度市场化的加工制造业,以及大量外商投资兴建的新型制造业。

(2)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江苏服务业发展迅速,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服务业增加值由1996年的1940.9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954<#004699'>8.20

亿元,占GDP的比重由32.3,上升至37.4,。按可比价计算,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3,,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9,,比当年GDP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

(3)信息化水平高、增长速度快

江苏拥有比较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互联网运用的逐年普及,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准备了较好的硬件设施和技术平台。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7年江苏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0.723,列全国第5位,比上年增长1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

(4)政府的高度重视

江苏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联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2、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第一,增长速度上高度关联,但相互作用差异很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小于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

运用Hodrick,Prescott(HP)滤波方法描述了江苏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1997年到2007年时间序列的长期变化趋势(,100),结果显示:1997年以来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波动态势基本吻合: HP分析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缺口和服务业增加值缺口具有基本相同的分布,说明江苏工业和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呈现相似的增长态势。

为进一步准确分析两组时间序列的相关程度,对1997,2007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序列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

0.997,并通过了t检验,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极高的相关性;而制造业又是工业的主要构成部分,2007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94.72,,所以可以推断江苏服务业增加值与制造业增加值之间也存在高度相关性。

进一步对两组数据进行回归曲线拟合,可以分别得出服务业增加值对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0.<#004699'>84<#004699'>8,工业增加值对服务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1.174;制造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是同向变化的关系,2007年规上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2,,可以近似认为:制造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0.9<#004699'>82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179个百分点。据此推算,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004699'>86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则增长1.354百分点。

由此,我们从分析中得出结论: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增长速度上高度关联,但相互作用差异很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小于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

第二、服务业和制造业与其它产业间的关联度发展不均衡,制造业处于中心枢纽地位,制造业内生循环特征明显

江苏各产业部门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需求程度可以通过投入产出表的消耗

系数来说明(见表1)。

表1 2007年江苏主要产业间完全消耗系数和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一产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其他产业(包括自身产业)产品的数量,反映了该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的相互提供产品的依赖关系;完全消耗系数指某一个产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完全消耗各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是全面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技术经济的全部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的指标。无论从直接消耗系数还是从完全消耗系数来看,江苏主要产业部门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最高,同时制造业对其自身的依赖程度也是最高,其内生循环特征明显;与此相对,主要产业对服务业的依赖程度略高于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而农业对各个产业的依赖程度略高于服务业。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服务业和制造业与其它产业间的关联度发展不均衡,制造业处于中心枢纽地位,而服务业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都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制造业内生循环特征明显。由“制造经济”结构向“服务经济”结构转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两头在外的产业分工,使江苏制造业产业链只集中在生产加工环节,严重制约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的演化、扩张和升级从产业间消耗系数表可以看出,制造业对本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高达

0.623467,完全消耗系数大于1(为1.729027);同时,制造业对服务业的直接和完全消耗系数分别仅为0.267309和0.527902,显示江苏制造业有很明显的产业内循环的特征,对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较小,依存程度相对较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211473,小于服务业对本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0.27<#004699'>8739;同时,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为0.616720,大于服务业对本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0.40742<#004699'>8。说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相对较高,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的依存度较高。

从利昂惕夫系数矩阵(见表2)可以发现,制造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本产业的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最大(达2.71<#004699'>8206),对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仅为0.7670<#004699'>82;同时,服务业对制造业和本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67<#004699'>8629和1.206426。说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对本部门的波及影响程度都高于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而对相互之间的波及影响程度均相对较低,显示这两个产业部门都具有较高程度的产业内循环的特征,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不高。

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江苏加工贸易企业的原料和市场大都在境外,为其配套的产品设计研究、交易服务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服务也大都发生在境外,使制造业产业链只集中在生产加工环节,严重制约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的演化、扩张和升级。这是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2 2007年江苏主要产业间利昂惕夫系数

从具体行业看,服务业各行业对制造业的依存程度不同(表3)。无论是直接消耗系数,还是完全消耗系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于第一位,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租赁商务服务分别居于第二、三、四位。其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均大于服务业的平均水平,说明这些行业对制造业的依存程度相对较高。这四大行业和制造业密切相关,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表3 2007年江苏服务业各行业对制造业的消耗系数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就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得出的结论是: 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有着相互依存的内在需求,但这种依存是一种不平衡状态,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较低,而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存度最高。表明现阶段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上的融合还处于较低水平,产业融合还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企业内部的产业融合,即制造业企业的制造与服务功能相互叠加,服

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态势尚不显著,制造业上下游生产性服务业演化特征不明显,与生产加工环节之间的配套协作不显著。目前主要以制造业向服务业渗透融合为主要特征。

3、江苏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进程迟缓的原因分析

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进程迟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产业基础方面的不足,如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相对不足,外资制造业与本土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处于割裂状态等;也有关键要素方面的匮乏,如适应产业融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短缺;还有政策环境方面的缺失,如没有明确的产业融合战略规划等。

(1)本土制造业对服务业拉动力不足

制造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对现代服务业拉力不足。江苏制造业产业规模虽然较大,但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并不高,自身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尚未真正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仍占相当比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层次和总量都相对不高。不少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乃至陈旧的生产模式,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制造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外包项目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服务外包不多且涉及面窄,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

(2)外资制造业对本地服务业需求不足

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江苏外向型制造业向纵深发展,已经成为重要制造业基地,2007年投向制造业的外资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76.<#004699'>8,。大量国际知名制造企业的江苏落户发展,但外资制造业与本地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薄弱:外资制造业中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业居多,而且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

业链延伸不足,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依赖程度低,对本地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产品设计、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进口,产品直接出口多,而且多进入跨国公司营销体系。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内在的产业关联被割裂,产业链向服务业增值部分的延伸受到抑制,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建设和规模化发展的贡献很小。

(3)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支撑不够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兼备较强项目管理能力、良好技术背景、快速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既要掌握本行业前沿技术,并且对未来技术融合发展走势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又要熟悉跨行业流程的理解和操控,具备高度的商业敏感性,且具备管理、沟通、合作能力,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虽然江苏在人才储备方面在具有明显优势,但涉及产业发展,尤其是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如既懂汽车制造又懂金融、既精通软件开发技术又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等方面的人才短缺。

(4)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引导不足

产业融合发展的引导政策缺失。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其产业政策基本上是引导产业自我增强型的内循环发展,缺乏引导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没有明确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在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受行业管理体制的制约,不同行业的企业可能分属不同部门管辖,使产业的融合发展变得难以协调,如我国在当前网络经济的发展中“三网融合”就面临协调的困难。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铁路运输等),由于政府管制所造成的市场进入壁垒和垄断,也导致服务创新和竞争环境不理想,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成本较高。

三、推进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战略思路

研究揭示,江苏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必须改变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模式,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1、技术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要通过产业间关联的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在产品、服务和市场的横向耦合,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融合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上的;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延伸,融合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无论对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还是以信息化带动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都深刻地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于产业整合的黏合剂作用。信息技术在提供产业融合的技术平台的同时,也将有助于解决产业融合中的制度障碍。在未来若干年内,江苏应加快以信息化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的步伐。

大力推进金融、商务、技术交易、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行政管理、财税、贸易、工商管理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大力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在现代生产性服务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普及应用水平,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

2、业务融合:推动业务外包业态加快发展

促进业务融合推进信息化业务关系,是融合的主要方式。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业务外包。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将本来由自己完成的各种服务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江苏省外向型制造业向纵深发展。江苏省已经成为重要制造业基地,特别是大量国际知名制造企业的江苏落户发展,这些企业出于竞争战略的选择,必然通过将为生产服务的环节外包,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这对江苏省来说,将产生更多的软件、物流、业务流程乃至知识外包业务发展。

3、市场融合:推动国内国外市场有效融合

以市场为向导,推动国内国外市场有效融合,是融合的经济基础。世界五百强企业的60,以上在江苏设立了合资企业,积极满足这些企业的服务业需求,延长产业链条,让现有的外资企业落地生根,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高起点促进产业融合的切入点。此外,在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的背景下,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承接与江苏制造业相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国外服务业时,要注意本地是否有相应的制造业配套需求,要根据本地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和趋势,进行服务业引进的布局。利用江苏的开放优势和较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已初步形成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以技术研发和离岸服务为主的大型制造服务商,并争取其在江苏设立地区总部或区域服务中心。

4、组织融合:鼓励企业跨行业并购和联盟

企业是实现产业融合的微观主体,企业进行跨行业兼并和联盟是产业融合的主要途径。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这使得企业的并购和联盟出现了新特点,从而为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可以通过跨行业企业集团、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其它企业协议等准企业(或准市场)组织形式实现融合。顾客的需求是企业创新的动力,企业要从研究需求出发,推进技术的创新融合。无论新旧产业都有开展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将通过混合兼并、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在技术和市场开发方面共担风险。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有利机会,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造全新产业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之一。

5、管制融合:营造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改革产业规制,取消或减少对被规制产业的进出壁垒,为产业融合创造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在相关政策和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对制造企业开展现代制造服务活动和现代制造服务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助;强化对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监管,规范和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序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企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搭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主要是加强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基金,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积极安排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有条件的制造服务行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探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融合的新途径。

四、促进现代性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1、以延伸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为突破口,培育新型服务业业态

要改变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追寻自成体系、自力更生、自我服务的“大而全”、“小而全”发展模式,这种自我服务的产业链模式,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既难以使制造业做深、做精和做强,也难以使服务业降低成本和提高品质;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立和市场化的外化发展。由此造成两难选择:一方面,制造企业对现有的外部服务高度不满意,仍然满足于或被迫继续自我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服务企业因现实市场需求不足难以成长,但社会确实又存在对高品质服务的潜在需求。

加快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服务项目培育.

细化生产加工环节的分工与协作,鼓励生产加工环节中产品工艺设计、营销企划、市场调查等生产性服务的外包。

2、以主动承接受国际服务业转移为契机,引进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方法

现代服务业的经营活动正日益国际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目前,国际服务业转移正加快步伐,已经扩展到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服务、后勤保障、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江苏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承接国际服务转移,引进跨国服务机构及其伴随而来的网络、人才、管理、制度等。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提高服务业的开放水平。江苏要围绕自己的服务业发展重点,抓好项目落实;同时,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向现代服务业,引导民资流向现代服务业。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重点推进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五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别要在功能的稀缺性、功能的大小和功能的集聚性方面多加考虑,越是江苏缺失的服务功能项目,越是服务功能大的项目,越是能带来其他服务集聚的项目,越是要加大引进的力度。

3、以典型城市、典型产业为切入点,推进产业融合向高端发展

苏南地区是我省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同时苏、锡、常等到地也出现了一批以创意、企划、市场调查、金融服务、现代仓储物流为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以制造业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从最初松散的服务主体开始向创意园、物流园等形式发展,我们要以典型城市、典型产业为切入点,总结它们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以此推动全省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4、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造产业融合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发达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来支撑,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不管是先进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它们均是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上的。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延伸,融合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因此,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区域信息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打下信息基础。

江苏加快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现代化的步伐,除了加快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以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和使用为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推进生产信息化、生活信息化。要大力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在现代生产性服务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普及应用水平,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

一是要加快城市社区数字化、网络化,把社区管理和服务纳入到现代服务业建设范围;

二是大力推进金融、商务、技术交易、物流、信息咨询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

三是促进行政管理、财税、贸易、工商管理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

5、加快现代服务业体制改革,降低现代服务业进入门槛,增强市场的竞争性

加快现代服务业体制改革主要着眼于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的竞争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具活力和竞争力。当前,部分服务行业改革滞后制约着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一是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打破部门分割、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局面;二是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准入条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探索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广泛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四是强化对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监管,规范和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序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企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6、健全现代服务业法制体系和行业规范、服务标准,创造高效有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场环境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与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中,市场机制应该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的推动和扶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对现代服务业还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尤为如此。江苏省各级政府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合理发挥政府的协调、监管作用,加快制度建设、完善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为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加快有利于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

服务业互动发展需要可靠的制度保障,要完善和制定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提供普遍性和基础公共服务的责任。另外,要通过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服务业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服务意识等措施, 逐步构筑起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制度平台,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最佳商务营运成本环境和有机、有序、有效的市场环境。

(2)加大政策和公共服务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加大政府对现代服务

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资源,清除体制和机制障碍,加快推进结构升级。充分运用产业导向、环保标准、能源调控、财税政策、政府采购等调控手段,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规范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方式,研究分析经济运行走势,及时披露江苏产业发展的重要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整理现有的制度,取缔不利于产业融合的制度性壁垒,以制度规范产业融合的行为;三是提供公共服务,因为对于产业融合来说,江苏高质量的公公共服务不仅将降低整合成本,而且将有效地推动整合。目前,共服务还比较稀缺,一些服务还是空白,要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引导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3)建立完善的服务业标准体系。要把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江苏经济发展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加快制订和实施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市场准入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加快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服务标准的制定,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发展的六大趋势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1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 比重在43%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

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 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最新)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 为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理论、“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商贸活区”发展战略,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实施资源整合、要素重组、规模集聚和产业升级,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到“x”末,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由x年的26%增加到28%;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8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建成5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安居房和12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60%以上。 二、总体思路 (三)根据我区总体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对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统筹规划工业与服务业、城市发展与配套服务业,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和功能布局,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

业四大区域板块,即以传统专业市场、饮食、大型超市为主的老城商业板块;以金融服务、交通服务、房地产开发、宾馆会所为主的北部新城板块;以现代家具展示、商务服务、旅游休闲为主的园区与城区结合部新型功能板块;以火车站为中心的仓储物流板块。 三、主要任务 (四)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与现代物流业。整合现有零散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壮大物流企业实力和规模,建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 (五)稳步发展房地产产业。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宅,建设一批房地产开发重点项目、精品项目,提高我区房地产业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六)加快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发展步伐。重点引进金融业法人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业,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业,不断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七)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商务服务体系,搭建中介机构信用信息库及相应的网络平台,提升我区商务服务行业整体水平。 (八)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无线宽带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服务业。广泛开发和利用信用信息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

先进制造业融合趋势

9未 来加 工技术 xpert Viewpoint E专家视点 先进制造业的融合趋势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 陈 琛 李 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制造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的机械化进程逐步转变为日益复杂的信息-科技密集型的进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正在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几大趋势越来越集中,而且定义了未来的变化。专家们确定了适用于制造业的五大趋势:①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②建模与仿真应用于制造业全过程。③对供应链管理的加速创新。④响应客户需求和外部挑战,制造业趋向高可变度。⑤对可持续制造的认可和支持。 这些趋势考虑到了研发与生产更加紧密的结合、个性化包装定制、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关注环境。这些趋势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五大趋势的融合将如何加速先进制造企业涌现?先进制造企业如何把这种趋势转变为它们自身的企业优势?本文解释了这些趋势将如何导致了四项技术的选择,以及在未来几年内先进制造业将会如何改变。 1. 信息技术 先进制造业中的第一个主要趋势是信息技术渗透加强。在制造业的领域里有大量信息技术应用的例子,领域包括数控系统、资产管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源信息系统和集成传感器。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推升了生产效率,还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里的渗透越来越广,这使得提高生产速度的同时也能保证生产精度的提高。 在制造业中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有助于大型产品单个组件在其设计阶段就和其最终产品紧密关联,形成协同发展态势。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工厂里的“智能制造”以及“智能供应链设计”在企业和物品之间形成精准对应变成可能。这时候必须对其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妥善管理。 在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大范围使用,人们也产生了对网络安全性的担忧,重点集中在数据的安全采集、传输和存储。地理分散的企业、政府机构和军事部门受到攻击的次数不断增多。 复杂的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推动了制造业的民主化。这一进程从价值链低端起步,但不断转向具有复杂决策功能的高端领域。专注于高技术产品和组件大规模制造的合同制造商开始增加机器人的数量,以此来对抗工资的增长和生产复杂度的提高,以此来提高竞争力。 30年前,大多数白领工作人员无法管控信息流,他们仅单向地接收通过大型主机生产的纸质报告。主动传播自己的信息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电脑的普及改变了这一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子邮件和电子表格等工具将办公室工作推向高度自动化。 同样,信息传递和自动化生产的也不断在工厂中普及。当前的工业系统和机器人相当于大型主机,先进制造业的创新主要依靠超级计算机,但系统升级需要制造业的过程控制系统提供基础层面的支撑。得益于自动化工具和机器人在生产领域的普及,通过“武装”普通工人,可为其提供具有直观界面的生产工具,同时大量应用视觉及其他传感器,甚至可以形成类似IT产业基于网络的分布机制。 在1980年,很难想象秘书们会变身为“程序员”,现在同样很难想象普通的工人会变成制造业的工程师。那些曾经被称为秘书的人现在经常使用电子表格,排版出版物并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我们同样需要通过高技术工具来武装我们

2018-2019-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实用word文档 (5页)

2018-2019-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河南省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五,已经成为仅次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的经济大省。但是,制造业产业基础 薄弱、创新能力不强、服务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及政策环境亟待改善等一系 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河南经济发展 方式的转变和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因此,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完 善和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及政策环境,集聚高端人才,提升创新能力, 已成为加快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突出问题;对策措施 全球经济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向服务业的加速渗透, 使服务业不断衍伸出全新的发展方式,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 座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 生产者提供服务,代表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服务部门和行业。它不仅包括 现代经济中催生出来的新兴服务业,如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而且也包括现 阶段保持高增长势头以及居于较大比重从而具有“现代”意义的服务业,如金 融保险、专业化商务服务等,同时还包括被信息技术改造从而具有新的核心竞 争力的传统服务业,如各种咨询业务、现代物流服务业等。 一、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服务业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制度变革过程,从放宽相 关服务行业的价格管制,到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特定服务行业领域,再到完 成国有服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拉动 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一)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攀升 1992年以来,随着服务领域深化改革的全面展开,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其增加值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首先,现代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从总量上看,现代服务业逐年上升,特别是201X年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其增加值增长迅猛,从201X 年的886.76亿元增长到201X年的4 705.86亿元;从结构上看,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1X年的8.38%和27.22%分别上升到201X年的

第五篇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五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壮大服务业规模,拓宽服务业领域,优化服务业结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融合与互动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总量、质量和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纳就业能力。 第二十章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围绕提升工业竞争力和提供配套服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一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重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网络节点,以中心城市和工业聚集区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着力构建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服务业的新兴支柱产业。重点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把遵义、六盘水、毕节等打造成为省域重要物流中心,把兴义、都匀、凯里、铜仁、安顺等发展成为区域性重要物流中心,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和工矿区发展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推进全国性物流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快递物流。加强物流业新技术开发利用,提高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积极发展金融业。完善经济金融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政银企合作。继续推进“引银入黔”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贵州省落户;积极吸引国内有实力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到贵州省发展。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支持做大做强一批地方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竞争力。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城乡金融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

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1)

小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和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中国2004年却不到35%,不足美国的一半,接近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 2.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 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名,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排名仅列第八位,进口第七位。我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我国服务贸易呈现逆差,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812亿美元,进口853亿美元,逆差41亿美元;三是中国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

不合理,新兴行业少,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不足,严重阻碍了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 3.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但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 如下图所示:1996-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进口额和出口额也不断增加,但是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由此证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服务业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外经贸部负责,因而存在诸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容易出现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 5.服务贸易交易方式落后 现代电子商务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商业贸易形式和市场结构,影响着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加速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1,000多个,其中B to C④677家、B to B 370家,ISP⑤620家,去年B to C交易额为3.9亿元人民币,B2B交易额为67.7亿元人民币。存在有各种不同B to B、B to C、C to C等商业模式,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解决方案,但整体来说呈现自发性、局部性、重复性、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整体规划性和统一的规范,有很多网站的商业模式是单纯模仿国外企业,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报告

1、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水平偏低。一方面产业发展有一种棘轮效应,即只能进不能退,是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多年居全国之首,但制造业越是发展的多,就越是发展,因此导致了制造业的发展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使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化程度偏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地理上与的相邻.在现阶段的经济中心地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南地区已经是处于现代服务业的辐射之中,南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现代服务的需求依赖于,而不是自身,这客观上遏制本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不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行的无效率。南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始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区,但工业区与服务业区相隔甚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木的增加。而部分城市间产业生态位重复,导致与之匹配的服务业重复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达不到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1 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发展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根据OECD一份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现代化同样必须要有发达的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研究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结构,明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正确定位从而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并拉动服务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围,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1除特别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或者根据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进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进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进展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运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升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持续地吸取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治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治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成效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预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强调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治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治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持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猛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猛烈的市场竞争而显现的。因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第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商业和交通、通信业领先发展;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服务功能;第三阶段,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业的平均水平。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这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等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 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撰文指出,制造业的增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遇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资源供给的限制。而制造业发展所遇到的能源原材料瓶颈可能被包含金融、物流在内的服务业所打破。现代服务业主导制造业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的趋势。许多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依托国际服务业基地,支持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法律、会议、评估、咨询、工程设计、广告等中介机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可大大提高其质量。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滨城区立足市辖区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膨胀规模总量、提升能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突出项目载体带动,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促进城区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呈现了总量大、速度快、质量好的态势。当前,正是滨城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发展在规模、总量、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提升,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以来,全区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服务业总量不断膨胀, 2013年达到**亿元,是2009年的***倍;服务业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服务业比重从2009年的**上升到2013年的***%,年均提升**个百分点;服务业促进消费的作用明显,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是2009年的1.96倍,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贡献稳步加大。服务业素质稳步提升,逐步成为全区财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3年,实现地方税收***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对地税增长的贡献率

**%,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作用突出。2009-201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从而使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万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演变,从低端向高端挺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金融担保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56家,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良好,德州银行滨州分行试营业,全区引进市外股份制银行达到7家;众成担保、银泰小额贷款等担保、投资公司快速成长。二是物流业快速膨胀。陆港物流园区达成框架协议;外环线周围物流企业集聚,银河物流、宇航物流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侨昌农药物流、金龙水泥物流等专业物流运营良好;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发展迅速。三是文化旅游业品牌化发展。中海风景区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旅游乐园;休闲小街、禾家风尚、绿色生态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杜受田故居、三河湖等旅游景区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社区服务业日臻完善。社区服务业网络逐步建全,“12343”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运营,逐步搭建起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项目配送体系。五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崭露头角。滨州国际大厦、众城大厦企业集聚,国际金融中心、铂金时代加快建设。有“中国黄金首饰第一品牌”之称的老凤祥(山东)公司落户,成为我区引进的第一个中国五百强企业区域总部。 (四)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拉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进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进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进展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运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地吸取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治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治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成效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预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强调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治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治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猛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猛烈的市场竞争而显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

未来5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未来5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2019-2023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国家扶持现代服务业 2018年12月,国家科技部发布《“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开放、分享、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水平为主题,以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现代服务科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打造现代服务支撑平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和联盟建设,重塑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提高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中的贡献度,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新生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本重点专项按照现代服务科学理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文化科技服务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等5个方向,共部署35项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2019年,在上述5个方向,按共性关键技术类、应用示范类,拟设置研究方向20个,安排不少于20个项目。 (二)现代服务业将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这一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首先,现代服务业将直接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给予支撑,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其次,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是服务业信息化的过程。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对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促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行创新和实现突破。 (三)以培育新兴服务业为产业取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从原来主要依靠工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服务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新兴服务业发展是服务创新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新兴服务业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特征,对经济增长具有前瞻性与引领性作用,是服务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各地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是助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抓手。多个地方纷纷出台了加快发展各类新兴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四)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服务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与重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日益明显。推进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做好承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渐次轮动发展。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融合发展。政府应当进一步优化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夯实产业融合的要素支撑,完善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提升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鼓励“互联网+”“物流+”“休闲+”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制造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精编资料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依托信息技术和高 新科技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成为了衡量 一个...[6]陈雪.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 究[J].中国商界.2009,(7).[7]蔡四青.国 外... 发展研究 目录 一、引言 .................................................. 1 二、主要评估方法简介 ..................................... 3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 ........................ 3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 3 ,三,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估 计 ............................ 4 ,四,、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评 价 (4) 1.拟合优度检验 (4)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5) 三、模型建立与结论分析 ................................... 6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与分析 (6) 1.模型建立 (6) 2.模型分析 (8)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二,贡献率的运用与分析 ................................. 9 四、结论总结与对策建议 .................................. 10 参考文献:.. (12)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各国的现代服务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并且成为国内生 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者。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初级阶段~江苏省作为 我国的经济大省~工业化水平已经步入了中后期阶段~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处 于初级阶段~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江苏省主要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江苏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相关项做多 元统计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价值。其次~通过对 服务业内各行服务业的发展贡献率研究~发现传统服务业仍然处于主体地位。由 此~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集合自身优势从多方面入手~让现代服务业的发 展逐步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江苏省,多元线性回归,贡献率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XXX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代服务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XXX区作为核心城区,如何利用全区的生态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含义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而现代服务业,国家统计局还未明确界定标准。理论界普遍认为,它是与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一个概念,是在工业产品进入大规模消费阶段时,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以及部分改造后的“再现活力”的传统服务业。 二、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在参考其他地区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初步对全区的现代服务业单位进行了梳理归类,详见附表1。

附表1: 说明:1、按行业分类梳理后,由于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异,而增加值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根据方案核算的,因此表中所示部分行业增加值为推算数。 2、由于第三产业的统计中,只有限上批发零售业、限上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有较系统的统计制度,而其他服务业统计目前仅针对限额以上的盈利性服务业企业进行,且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资料不全,因此较难全面反映各行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从上表数据显示,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主要有: 1、从单位数看,XXXX年,全区共有各类服务业单位1588个,其中属于现代服务业的单位有711个,占服务业单位总数的44.77%。 2、从增加值看,XXXX年,全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为46.97亿元,占GDP的31.97%,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54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79.92%,占GDP的25.55%。 3、从贡献率看,XXXX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4.1%,其中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服务业的平均贡献率2.2个百分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I 先进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现状,并阐述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制造,特点,发展,现状, 趋势

II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 I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 1.1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 1.2是面向的技术 (1) 1.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1) 1.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1) 1.5 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2) 二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3) 2.1以制造业为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 (3) 2.2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 (3) 2.3 中国制造业还没有产生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3) 2.4 缺乏规模导致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4) 2.5 外资及其研发机构是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实力的补充 (4) 2.6 技术创新不足导致中国制造业远离“世界技术创新中心” (5) 三中国制造业发展对策 (6) 3.1 完善体系 (6) 3.2 提高效益 (6) 3.3 制定技术标准 (6) 3.4 实现多元化 (7) 3.5 不断创新 (7) 四小结 (8) 五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至今,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已经使现代服务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现代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新的内容,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全球服务业逐渐取得经济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重大转变。自此拉开了国际现代服务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序幕。在此期间的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全球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使得各国的服务业产值在其国家的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如今多数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 从时间上来看,服务业比重的增加20世纪90年代要快于80年代,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情况更加明显。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在1980-1989年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而1989-1998年却上升了7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国家前一阶段的比重上升了4个百分点,而后一阶段的比重却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从国家来看,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这些发达国家,其服务业产出比重近年来已经上升到接近或达到70%,这些原来以制造业闻名的国家,现在却是以服务业为经济的绝对主体和动力源泉。相比于这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比重相对要小得多,但也都超过了50%以上,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 ——全球服务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推动这种转变的动力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差异。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发达的经济都有很高的服务业就业人口。 全球服务业就业比重和产出比重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稳步上升。例如,以20世纪90年代各国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平均值和1980年比重相比,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增加了3—4个百分点,高收入国家的比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且在1980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平均水平不过40%时,高收入国家的比重已经是50%了。而在2000年,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达到了60%至78%,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为45%至62%,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30%至45%。 ——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正

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关系研究

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 关系研究 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及内涵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现代服务业的部分业务就已经发展起来了,但是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定义,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没有绝对的定论。一下是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几种主要的定义: 现代服务业主要指那些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部门。【1】 现代服务业指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当密集的服务部门。主要有两大块:第一是现代化新技术、新流程、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后的传统服务业;第二是伴随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以及为满足生产者新需求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2】 现代服务业又称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从传统制造业的部分环节中分化形成的,是现代生产过程服务的生产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的服务。(郑吉昌、夏晴、来有为,2004)。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 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孙晓峰, 2004 ; 周振华, 常修泽, 2005)。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 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是一种类别, 即第三产业可划分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有广义和狭义区分, 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型的服务业。狭义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 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刘重, 2005) 现代服务业是指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相伴的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服务等,但主要是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服务业。【3】 从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提取出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共同内涵: 1、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 2、服务依托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 3、服务具有极高的密集性和科技含量。 4、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提升而变化。 综合这些内涵,我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发展,并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它包括商业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基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四大类。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现代服务业明显具有一下特征: 1、从业人员素质高。现代服务业产品中知识含量高,它们的运作经营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用友公司服务与流通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刘海河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比重会相对逐渐下,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的比重相对上升。托夫勒也认为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以后,进入一个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信息社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服务业的现状: 根据最新的统计,在2008年中国服务业的产值超过了12万亿元,中国的服务业的增值值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飞速的发展。但是这个和世界先进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国内的服务业相对还比较落后,一个体现在绝对的规模上;另一方面体现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国内的服务业最近几年来占GDP 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左右;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在70%以上。即使是世界平均水平也是在60%。 也就是说,国内的服务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国家关于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希望服务业的增加值能够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而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信息服务、房地产等等。 服务行业特征,服务业我们总结以后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无形性。服务业的产品是以信息,或者是服务的方式提供的,不像制造业是有形产品,所以服务业的产品的交费和衡量标准也比较混乱,而且不同的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会不同。(不可存储、不可运输,交付与衡量标准比较复杂,包含更多主观因素,由于无形性,进而会产生波动性和异质性,不同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不一及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也会带来服务质量的波动)。 第二,即时性,就是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所以需要离消费者最近,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连锁经营发展这么快的原因。(像便利店、餐饮等)。 第三,劳动密集。不像制造业对能源、设备、材料等的依存度较低,主要是以人为手段去实施业务管理,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理就非常重要。 服务业在转型中的升级与管控重点: 第一,模式创新。关于对新模式的支持,服务业业务模式创新非常快,比如华旗资讯为例,现在在大力发展门店,这里面有很多新的,可能是直营、联营,或者是加盟店等等各种模式。比如如家、分众传媒、阿里巴巴、盛大,这些都是依靠业务模式的创新取得了公司快速的发展。所以新业务模式的管控能力、在新的业务模式下,企业自己的管控能力就显得比较重要。模式创新中的第二点是体制改革,像过去的事业单位,现在已经逐渐往企业转型,在转型中对事业和企业并存的单位,他们的管理。比如广电、教育、体育、公用事业。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外包,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IBM、GE、物流外包,这些过去都是传统的制造业,现在他们逐渐把一些制造部门逐步剥离,大力发展服务部门,截至到现在为止比如以GE为例,他们的服务部门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制造部门的收入,占比达到了50%以上。模式创新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国家也提出了希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于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 第二,业务协同。现在的供应链越来越长,为了给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我们本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企业内部前台业务的前端和后台管理的协同,以及内部资源的协同。通过这些协同,能够更加及时的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成本管控。这个刚才也提到,在服务业是一个人员劳动密集行业,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的相对占得比较低,人员成本相对占的比较高。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控使一个重点。因为服务产品不像制造产品,以合格产品的交付为计量的依据,服务产品的焦距更多的是依据合同,合同里面设定若干标准,所以它的收入和成本计量点和计量过程比较复杂。还有因为收入和成本不易计量,相对绩效考核也就比较困难。这是服务业转型过程中管控的一个重点。 国内服务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英美国家80%的IT应用者来自服务业,国内服务与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每年以将近20%的速度在递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