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本常识(二)---镜头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

摄影镜头基础知识总结短焦距镜头的概念和分类短焦距摄影镜头的焦距较短,在电影摄影和图片摄影中又被细分为超广角摄影镜头普通广角摄影镜头两类。
一般把35mm电影摄影镜头系列中焦距自9mm至20mm的镜头,135相机图片摄影镜头系列中焦距自17mm至21mm的镜头(视角大于90度的非鱼眼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在35mm电影摄影中,把焦距等于或大于24mm,而又比40mm标准镜头距短的摄影镜头称为普通广角镜头。
短焦距摄影镜头的最近调焦距离一般比其他镜头近得多,例如可近至0.25米至0.3米处。
短焦距摄影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介于标准镜头与长焦距镜头之间,因此较大。
而其光圈数一般难以做得很小,通常为T16,很少有T22、T32诸挡。
广角镜头与鱼眼镜头的最大区别,除了焦距的长短、视角的大小外,尚有画面畸变的校正程度:前者有意进行了校正,尽量使畸变像差有所降低,而后者保留了畸变像差,未予校正。
短焦距摄影镜头像场边缘的照度较低。
所以使用时,应注意检验其所结成的影像是否存在画面中心亮、四角过暗的明显缺陷。
短焦距镜头的拍摄效果(1)当机位固定时(即拍摄距离相等,拍摄点保持不变),短焦距摄影镜头可拍摄下广阔的景物空间范围,易于表现被摄景物的全貌和气势。
(2)当机位固定时,短焦距镜头所摄被摄主体的影像放大率很小,可在所摄画面中产生将被摄主体推远和缩小的效果,从而使后景更加远伸,使空间纵深感加大,产生博大、宏伟的气势。
利用其镜头的特性,广角摄影镜头能把后景推远。
如上图,前景、远景的长明灯和前后景的巨大拱柱形成远近、大小的鲜明对比,利用广角摄影镜头夸张的透视变形效果,把那种气势恢宏、神秘莫测的气氛表现和烘托出来。
(3)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可获得非常开阔的视野,对表现整体画面、烘托特殊气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时,位于画面中央部位的景物变形小,影像也显得比较正常,而靠近画面边缘的影像则变形较大。
但是若被摄景物中的直线条是指向画幅中央的,则很少畸变。
摄影镜头器材知识点总结

摄影镜头器材知识点总结一、镜头的种类1.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也称为定焦镜头,是一种焦距固定的镜头,不能进行调焦的变焦镜头。
2.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也称变焦镜头,是一种可以通过旋转镜头环或按下镜头钮来改变焦距的镜头。
3.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比正常镜头短的镜头,一般小于50mm,用于拍摄较大的景深和较宽的景物。
4. 中焦镜头中焦镜头是一种焦距适中的镜头,一般在50mm-85mm之间,是适合人像拍摄的镜头。
5.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是一种焦距比正常镜头长的镜头,一般大于135mm,用于拍摄远距离的景物或细节。
6.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极其细小物体的镜头,焦距一般在50mm-105mm之间。
二、镜头结构组成1. 前后镜组前后镜组是镜头的焦距组成部分,可以调整焦距和对焦。
2. 光圈光圈是镜头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调整镜头的进光量,影响照片的曝光和景深。
3. 对焦环对焦环是用来调整镜头对焦的一个环形部分,可以手动或自动进行对焦。
4. 镜头接口镜头接口是连接镜头和相机的部分,有不同的接口适配不同的相机品牌。
5. 防抖系统防抖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减轻手持拍摄时的抖动,可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三、镜头技术指标1.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的对焦距离,不同的焦距适合不同的拍摄需求。
2. 光圈光圈是一个数字,代表镜头的进光量,通常用f数来表示。
3. 最大光圈最大光圈是指镜头能够达到的最大进光量,通常用f数来表示。
4. 最小光圈最小光圈是指镜头能够达到的最小进光量,通常用f数来表示。
5. 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对焦的最短距离,通常用米或者厘米来表示。
6. 滤镜接口滤镜接口是用来连接镜头滤镜的部分,可以改变照片的色彩或者透光特性。
7. 镜头材质镜头材质是指镜头的制造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透光性和耐磨性。
8. 镜片镜片是镜头的关键部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照片的成像质量。
四、镜头使用技巧1. 对焦在拍摄时,要通过对焦环或者自动对焦功能来对焦,确保拍摄的主体清晰锐利。
摄影相机的基本常识

摄影相机的基本常识摄影相机是现代摄影的必备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美丽的瞬间并定格时间的流逝。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摄影相机的基本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摄影相机的基本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镜头:摄影相机的镜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决定了照片的清晰度、角度、景深等效果。
镜头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种。
定焦镜头的焦距固定,适合拍摄特定的主题;变焦镜头可以通过调节焦距来拍摄不同距离的主题。
2. 曝光:曝光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光线进入相机感光元件的时间。
曝光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来实现。
不同的曝光参数可以产生不同的照片效果,例如快门速度决定了照片的动态效果,光圈决定了景深效果。
3.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的打开和关闭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感光元件的曝光时间。
快门速度越快,照片中的运动将会被冻结,越慢则会出现运动模糊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快门速度1/60秒是最低要求,用于防止手持拍摄时的抖动。
4. 光圈:光圈是指在相机镜头中可调节的光线通过的大小。
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照片的景深效果,即前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较大的光圈(如 f/2.8)会导致背景虚化,较小的光圈(如 f/16)则使更多的物体保持清晰。
5.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表示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度。
低ISO值(如ISO 100)表示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较低,照片会更细腻,高ISO值(如ISO 800)则表示对光线的敏感度更高,适用于低光照条件下的拍摄。
然而,高ISO值也会引入噪点。
6. 白平衡:白平衡是调整相机感光元件对不同光源的颜色进行修正,以确保白色在照片中呈现为真实的白色。
不同的光源带有不同的色温,例如室内灯光偏黄,而日光偏蓝。
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避免照片出现色温偏色。
7. 像素:像素是指照片中的细小图像单元。
相机的像素决定了照片的分辨率。
更高的像素可以提供更高的图像细节和更大的打印尺寸,但也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
各种镜头知识点总结

各种镜头知识点总结一、镜头的种类1.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是焦距固定的镜头,例如50mm定焦镜头、85mm定焦镜头等,它们的优点是成像质量高、光圈大,适合拍摄人像、静物等。
2.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焦距可调节,例如24-70mm的变焦镜头、70-200mm的变焦镜头等,它们的优点是灵活多变,适合拍摄风景、运动等。
3.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专门用于拍摄微小物体的镜头,具有1:1的放大比例,可以拍摄出非常细小的细节。
4. 鱼眼镜头:鱼眼镜头的特点是视野极广,可以拍摄到180度的全景,适合拍摄建筑、风景等。
5. 平板头镜头:平板头镜头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镜头,它的设计可以减少变形,使得人像更加真实。
6. Tilt shift镜头:Tilt shift镜头是一种特殊的镜头,可以让摄影师在拍摄时调整景深与透视。
二、镜头的参数1.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到成像面的距离,焦距越长,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焦距越短,景深越深,背景虚化效果越不明显。
2. 光圈: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景深越深,背景虚化效果越不明显。
3. 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调节的最近对焦距离,不同的镜头对焦距离不同。
4. 等效焦距:等效焦距是指35mm全画幅相机上,和在不同画幅相机上,产生相似画幅的镜头焦距相对应的值。
5. 滤镜口径:镜头前端有一个镜框,可以安装滤镜。
滤镜口径大小,就是指安装的滤镜应该是多大口径的。
6. 防抖:防抖是指镜头内部的一种技术,可以减少摄影时的抖动,提高拍摄的稳定性。
三、镜头的选购1.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例如适合拍摄人像的85mm、适合拍摄风景的24-70mm等。
2. 注意镜头的质量,选择有口碑和信誉的品牌和型号,尽量避免购买劣质的镜头。
3. 考虑需要的功能和特性,例如需要定焦镜头还是变焦镜头、需要防抖功能还是不需要等。
4. 考虑携带便携性,一些大光圈的定焦镜头,可能比变焦镜头更加小巧轻便。
摄影基本常识

摄影基本常识(一)——相机的分类相机问世至今约150周年,由于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已演变出许多种的类型,而想接触摄影就必须对这些相机有最起码的了解,以下便是依不同的分类法予以分类,大家可作为参考:(一)依观景器系统区分拍摄照片时,我们观看拍摄目标、范围的玻璃窗便是观景器1.单眼反光观景器系统: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机观景器,它是利用镜头后面的反射镜将镜头所捕捉到的画面加以反射,再利用五口镜加以折射,使我们从观景器中看到正立的影像!2.透视观景器系统:它没有所谓的反射镜及五□镜,光线是直接经由观景器进入我们的眼睛,再作较近距离的摄影时,底片成像的范围与观景器中的影像范围会有不同,既所谓的视差!3.双眼反光观景器系统:此种相机拥有上下两个镜头,上面的镜头担任观景器的任务,下面的才是实际拍摄的镜头,此系统会因为上下镜头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视差!(二)依对焦系统区分1.手动对焦:对焦就一张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谓的对焦便是调整对焦环,透过观景器的预视,使影像清晰的成像于软片上。
若利用手调整对焦环来完成对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机自动对焦,便称为手动对焦!2.自动对焦:而自动对焦的相机则是利用内置的马达来驱动调整对焦环,不需手动,但自动对焦的相机必须要配合自动对焦的镜头,才可发挥此项功能,若不习惯的话,则可利用相机上的自动 /手动的切换扭,变成手动。
若是自动对焦的相机接上手动对焦的镜头时,便只能利用手动对焦。
目前较新型的电子式相机,不管单眼的相机或是双眼的傻瓜相机(无法更换镜头),便是这类型的相机。
而较老式的相机大多属于手动对焦。
(三)依相机使用的软片大小来区分:1.使用35mm底片的相机 --- 135 相机底片大小24mm x 36mm ,这是目前大众最常使用的底片。
2.使用布朗尼底片的相机 --- 120 相机此种相机可装 3种不同大小的底片: ~ 57mm x 57mm ( 简称 6 x 6 ) ~ 56mm x 70mm ( 简称 6 x 7 ) ~ 60mm x 69mm ( 简称 6 x 9 )3.使用软片盒的相机插盒式装片的相机有两种规格 --- 126 相机 --- 110 相机4.使用特殊底片相机 16mm or 4 x 5 inch or 8 x 10 inchΩ摄影基本常识(二)---镜头最原始的相机是一个开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小圆孔,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线是散发的,通过小孔会继续散开,原本由点发出的光线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圆,影像便由许多的圆而不是点构成,自然不够清晰,于是发明了透镜来取代圆孔.单一凸透镜片是最简单的透镜,但仅比小圆孔还好一点,影像并不够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镜组合,使各片透镜的像差减到最小,就是现在所有相机普遍采用的复式镜头.在介绍镜头前,必须先解释一下"焦距"这个名词,就单式镜头而言,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复式镜头的焦距俗说是焦点与光圈位置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焦点与镜头后节点的距离,望远镜头的后节点远在最前镜片之前,广角镜头则在最后镜片之后,所以依镜头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别来介绍镜头:1.标准焦距镜头:他的视角约50度,也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又称为标准镜头.一般初学者多由标准镜头开始练习,待进步到标准镜头不够用时再换其它镜头.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多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的焦距越大.2.广角镜头:因摄影角度广而得名,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既透视.35mm 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是焦距28mm,视角为72度.120相机的50,40mm的镜头便相当于35mm相机的35,28mm的镜头.3.长焦距镜头:适于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且对动态主体对焦不易.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135-500称长焦距,500以上称超长焦距.120相机的150mm的镜头相当于35mm相机的105mm镜头.由于长焦距的镜头过于笨重,所以有望远镜头的设计,既在镜头后面加一负透镜,把镜头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较短的镜体获得镜体获得长焦距的效果.4.反射式望远镜头:是另一种超望远镜头的设计,利用反射镜面来构成影像,但因设计的关系无法装设光圈,仅能以快门来调整曝光.5.巨像镜头(marco 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镜头型式焦距(mm) 摄影角度鱼眼镜头 8 180 超广角镜头 15 110 20 94 24 84 广角镜头 28 74 35 62 标准镜头 50 46 中焦距镜头 85 28 105 23 135 18 长焦距镜头200 12 400 6 超长焦距镜头 600 4 1200 2 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摄影基本常识(三)---光圈照相机的镜头有一个控制透光量的装置,就叫光圈.光圈开的大,透光量便大;开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还不能完全描述作用于软片上的光线强度,镜头与软片间的距离也有关系,也就是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距小光圈离软片较近,光线的作用便较强.有一个名词--光圈系数,光圈系数是将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f表示.例如有甲乙丙三镜头,甲镜头的焦距为50mm,最大光圈直径为25mm,则光圈系数是50/25=2,我们说它是f2的镜头;乙镜头的焦距为35mm,最大光圈直径为17.5mm,光圈系数是35/17.5=2,我们也说它是f2的镜头;丙镜头的焦距为100mm,最大光圈直径为25mm,则光圈系数是100/25=4,我们说它是f4的镜头.乙镜头的孔洞比甲镜头小,但光圈系数相同,于是透光到软片上的强度是一样;甲丙镜头的孔洞一样大,但光圈系数不同,于是透光到软片上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所有相机镜头的光圈都已标准化,就是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等.光圈的功能有二:1.控制光量的透入:光线透过镜头射到软片的强度是和光圈系数平方成反比,也就是相邻两级的光圈作用于软片上的光线强度有两倍的关系.f2是f2.8的2倍,f2.8是f4的2倍.2.调节景深:所谓的景深,就是镜头对焦处前后所能成像清晰的范围,它镜头焦距,光圈,及被摄景物主体的距离有关,镜头焦距越短,光圈越小,被摄物的距离,景深越大清晰的范围越大,反之亦然.所以就光圈来讲,小光圈景深大,清晰细密的表出远近的明锐感;大光圈景深小,则可使主体突出,表现主体以外前后主题的模糊感.值得一提的是,若要前后景物都清晰,应使用小光圈,但以小到能涵盖希望的景深即可,不必过小,过小便会受到绕射的影响,反而降低其解像力!摄影基本常识(四)---快门相机的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机关,快门经常处于关闭状态,已防装在相机内的底片露光,摄影时将它一开一闭,让透过镜头的影像光线作用于软片上。
相机 镜头 知识点总结

相机镜头知识点总结相机是现代摄影的必备设备,其功能强大,使用方法多样。
而镜头是相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拍摄出的照片质量。
以下是对相机与镜头知识点的总结:一、相机1. 相机类型相机主要分为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
数码相机体积小巧,通常用于日常拍摄。
单反相机则具有更强的功能,适合专业摄影师使用。
2. 拍摄模式相机的拍摄模式包括全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等模式,摄影师根据拍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式进行拍摄。
3. 曝光曝光是指在相机中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过程。
相机的曝光模式包括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摄影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曝光调节。
4. 对焦相机的对焦功能能够使被拍摄对象清晰,对焦方式包括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功能可以让摄影师更快地捕捉到被拍摄对象。
5. 白平衡白平衡是相机调整颜色温度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光源能够使照片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白平衡模式包括自动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
6. 快门相机的快门速度决定了拍摄的照片是否清晰,快门速度越快,照片呈现的细节越丰富。
快门速度还能用于捕捉运动物体的影像。
7. 文件格式相机的文件格式包括JPEG和RAW格式。
JPEG格式压缩了照片文件大小,适合于日常拍摄使用。
而RAW格式则保存了照片的原始数据,适合专业摄影师进行后期处理。
二、镜头1. 镜头类型镜头的类型主要包括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定焦镜头焦距固定,可以拍摄出更加清晰的照片;变焦镜头则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焦距,更加灵活。
2. 焦距镜头的焦距决定了照片的视角大小,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
不同的焦距适合拍摄不同类型的场景。
3. 光圈光圈大小决定了镜头接收光线的多少,影响了照片的深度和清晰度。
较大光圈适合拍摄光线暗的场景,较小光圈适合拍摄光线明亮的场景。
4. 对焦方式镜头的对焦方式包括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根据实际拍摄需要选择不同的对焦方式。
自动对焦能够更快地捕捉对象,手动对焦能够更精准地对焦。
5. 防抖功能镜头的防抖功能可以减少由于手持拍摄带来的震动,拍摄出更加清晰的照片。
摄影专业镜头知识点总结

摄影专业镜头知识点总结一、镜头种类1.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是指焦距固定的镜头,如50mm定焦镜头、85mm定焦镜头等。
因为焦距不可变化,所以使用定焦镜头要求摄影师根据拍摄对象的位置来调整相机的位置,适应各种不同的拍摄距离。
定焦镜头的优点是成像质量较高,镜头构造简单,体积小巧,适合拍摄静态场景。
2.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是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焦距的镜头,如24-70mm变焦镜头、70-200mm变焦镜头等。
变焦镜头具有灵活性强的优点,可以适应不同拍摄场景的需要。
但相对于定焦镜头,成像质量稍逊一筹,尤其是在光圈完全开启时,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可能会有所下降。
3.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焦距通常小于35mm,可以拍摄较宽的画面,适合拍摄风景、建筑等大场景。
广角镜头的特点是视角广阔,适合拍摄近景和弥补透视变形。
4. 中长焦镜头中长焦镜头的焦距在35mm至85mm之间,适合拍摄人像、动物和运动等需要一定距离的场景。
中长焦镜头的特点是能够拉近拍摄对象,突出主体,使画面更加聚焦。
5.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焦距大于85mm,通常可以达到200mm、300mm、400mm甚至更高。
长焦镜头的特点是能够拍摄远距离的画面,适合拍摄野生动物、运动比赛等需要远距离观察的场景。
二、镜头特点1. 光圈镜头的光圈是指镜头的进光口径大小,也是控制进光量和景深的重要参数。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景深越深,背景虚化效果越不明显。
掌握光圈的使用可以在拍摄中控制景深和背景虚化效果,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
2. 焦距镜头的焦距是指镜头能够聚焦的范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适合拍摄远距离的场景;焦距越短,景深越深,适合拍摄近距离的场景。
掌握焦距的使用可以根据拍摄对象的位置和距离选择合适的镜头,获得最佳的画面效果。
3. 对焦距离镜头的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聚焦的最短距离,也是拍摄距离的重要参数。
对焦距离越小,能够拍摄的最近距离就越近,适合拍摄微距和特写镜头;对焦距离越大,能够拍摄的最近距离就越远,适合拍摄远景和远距离的场景。
单反镜头的基本知识

单反镜头的基本知识第一篇:单反镜头的基本知识单反相机是大众拍摄中最常见的相机类型之一,而其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或许就是镜头。
镜头的质量和性能不仅直接关系到拍摄的效果和质量,还有很大的决定权在于你对镜头的选择。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单反镜头的基本知识。
1.镜头的焦段镜头的焦段可以根据取景距离的不同而分为长焦镜头、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三种。
其中,长焦镜头可以实现距离物体较远的拍摄,比如拍摄动物、运动会等场景;标准镜头可以满足人眼的视角,是日常拍摄的主力武器;而广角镜头则适用于需要捕捉宽广场景的拍摄,如建筑、城市景观等。
2.光圈光圈的大小决定了镜头拍摄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其中大光圈能让光线量充足,适合拍摄暗处或需要虚化背景的场景;而小光圈则可以使整个画面保持清晰、锐利,适用于需要表现整个景物的场景。
3.镜头的焦距镜头的焦距指的是镜头到成像平面(CCD)的距离,它是影响镜头拍摄视角和透视关系的因素之一。
通常焦距越短,拍摄画面中被拍摄物体的大小就越小,视角也就越宽;而长焦镜头则恰好相反。
4.对焦方式对焦是单反相机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有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两种方式。
自动对焦可以有效提高拍摄效率,也是大多数拍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式;而手动对焦则可以满足更特殊的拍摄需求,比如在夜间、低光或其他场合下的拍摄。
5.后期处理最后一点也许和镜头的本身没半毛钱关系,但后期处理却是提高一张照片翻倍,甚至翻十倍的关键之一。
无论镜头的实际效果多么出色,后期处理仍然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在选择镜头前,还需要考虑后期处理的情况,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去购买镜头,这不仅浪费了你的时间,还浪费了你的金钱。
以上就是单反镜头的基本知识,希望对想购买一支单反相机以及相应的镜头的朋友有所帮助。
第二篇:如何选择单反镜头在掌握单反镜头的基本知识之后,如何选择一支适合自己使用的单反镜头也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如何选择单反镜头的方法。
1.预算首先,你需要知道自己的预算,明确自己的经济能力,然后再选择价格合适的镜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基本常识(二)---镜头
最原始的相机是一个开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小圆孔,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线是散发的,通过小孔会继续散开,原本由点发出的光线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圆,影像便由许多的圆而不是点构成,自然不够清晰,於是发明了透镜来取代圆孔.单一凸透镜片是最简单的透镜,但仅比小圆孔还好一点,影像并不够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镜组合,使各片透镜的像差减到最小,就是现在所有相机普遍采用的复式镜头.在介绍镜头前,必须先解释一下″焦距″这个名词,就单式镜头而言,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复式镜头的焦距俗说是焦点与光圈位置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焦点与镜头後节点的距离,望远镜头的後节点远在最前镜片之前,广角镜头则在最後镜片之後,所以依镜头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别来介绍镜头:
1.标准焦距镜头:他的视角约50度,也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又称为标准镜头.一般初学者多由标准镜头开始练习,待进步到标准镜头不够用时再换其他镜头.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多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的焦距越大.
2.广角镜头:因摄影角度广而得名,适用於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既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是焦距28mm,视角为72度.120相机的50,40mm的镜头便相当於35mm相机的35,28mm的镜头.
3.长焦距镜头:适於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且对动态主体对焦不易.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135-500称长焦距,500以上称超长焦距.120相机的150mm的镜头相当於35mm相机的105mm镜头.由於长焦距的镜头过於笨重,所以有望远镜头的设计,既在镜头後面加一负透镜,把镜头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较短的镜体获得镜体获得长焦距的效果.
4.反射式望远镜头:是另一种超望远镜头的设计,利用反射镜面来构成影像,但因设计的关系无法装设光圈,仅能以快门来调整曝光.
5.巨像镜头(marco 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镜头型式焦距(mm) 摄影角度鱼眼镜头8 180 超广角镜头15 110 20 94 24 84 广角镜头28 74 35 62 标准镜头50 46 中焦距镜头85 28 105 23 135 18 长焦距镜头200 12 400 6 超长焦距镜头600 4 1200 2 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
焦点- 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形成的像点
焦距- 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 像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焦距的功能与作用:
.焦距长短与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长,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
镜头焦距长短与视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长,景角越小,焦距越短,景角越大。
.焦距长短与景深成反比,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焦距长短与透视感的强弱成反比,焦距越长,透视感越弱,焦距越短,透视感越强。
焦距长短与反差成反比,焦距越长反差越小,焦距越短反差越大。
焦距、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镜头基本公式:
高斯成像公式1/F=1/U+1/V
F——焦距、U——物距、V——像距
相对口径——光圈直径与焦距的比值,计算方法与有效口径相同n'=d'/f
有效口径——镜头人射光瞳最大直径与焦距之比n=d/f
景深
摄影时向某景物调焦,在该景物的前后形成一个清晰区,这个清晰区称为全景深,简称景深。
.使用大光圈,景深小
.使用小光圈,景深大
.物距小,景深小
.使用广角镜,景深大
决定景深的三个基本因素:
.光圈光圈大小与景深成反比,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焦距焦距长短与景深成反比,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物距物距大小与景深成正比,物距越大,景深越大。
景深与像深
像深——景深前界和景深后界分别共轭的两个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
像深与景深相对应,像深越大,景深也就越大。
确定景深的标准:135相机可允许的模糊圈直径一般为1/30 mm,即0.033 mm。
超焦距:
当镜头聚焦在无限远时,位于无限远的景物结成清晰的影像,同时在有限距离某一点上的物体也能达到清晰的标准,近于这一点的物体就模糊起来,那末,这个物体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就是超焦距。
.超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大,超焦距越大,光圈开大一级,超焦距就增加0.5倍。
.焦距越长,超焦距越大。
尝试一下:
如果某光圈的超焦距为10米,则调焦在10米时,景深为5米~∞,使景深增加了1/2超焦距,即5米。
运用超焦距可把景深范围内不同距离的动体都清楚地抢拍下来,免去调焦时间。
明度
镜头明度的大小就是光通量的多少
.口径大通光量多,明度就大,反之明度小
.明度大小以光圈系数按倍数来计算
.明度的大小是决定暴光的曝光的重要因数之一
场曲
在一个平坦的影象平面上, 影象的清晰度从中央向外发生变化,聚焦形成弧型, 就叫场曲.
原因是中心离镜头近,周边离镜头远
.一般拍照团体人像,安排成弧型,就是纠正这一缺点
二道火快门
第一步先按下空挡,快门钮的一半;第二次按到底,快门才开
.它能防止手振和减少按快门的时差,并能避免误碰快门钮,造成浪费.没有二道火快门的相机,误碰以下快门钮,就浪费一张底片.
反光板
锡箔反光太亮, 可以用褶皱法使反光散射柔和;
用白纸反光板也叫柔和;
用白漆刷白的反光板, 容易变黄失去反光效果.
柔光板
在太阳与被摄物之间, 用白薄塑料布, 尼龙布等, 可以是光线柔和, 降低反差.
反光伞
反光伞外观和普通伞一样. 伞内面是银白色, 反射能力强. 使用时将伞安置在可以变换角度的云台上. 用强光灯照射伞内, 散射出的光线很柔和, 阴影亦淡, 是理想的光源. 拍人像特写时, 不受强光的刺激, 最适合于拍摄人像和静物.
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是打出眼神光, 使用的是较小的灯. 或者在其他光种达不到的地方, 细部加强亮度, 表现质感和轮廓. 亦用这种灯光消除人物面部的缺陷, 如使瘦削的面庞显得丰满些.
白头
指的是一种摄影镜头. 平时我们使用的大多是镀了膜的镜头, 因为是增透膜, 所以反光比较少, 于是镜头看起来是淡紫色的. 而我们现在说的是那种没有镀膜的镜头, 所以反光比较多,看起来泛着白光, 所以称为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