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祖传秘方
强直性脊柱炎效验良方

强直性脊柱炎效验良方强直性脊柱炎是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及脊柱各关节,造成骨性强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免疫性疾病。
【病因病机】本病时发时止,病程可达数10年。
基本病理是一种原发的、慢性的、血管翳破坏的炎症,骨化是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化的一种继发的修复过程。
关节面软骨破坏融化后,软骨下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消失,成为骨性强直。
本病属中医“痹证”“着痹”“骨痹”范畴。
中医认为脊柱是督脉循行之所,故本病是脊督疾病,是正虚感邪所致。
正虚是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督脉脊骨失养。
盖肝藏血,主筋;肾藏精,充髓,主骨,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本,主肌肉。
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劳欲不节,久病耗气伤血,致使肾精亏损,肝血不足,脾虚气血化生不足,从而督脉、脊骨失养,虚不受邪。
此时,若失于调摄,复感外邪,邪气直入,凝于脊里,使督脉经气受阻,瘀血痹阻而发病,而见腰脊强硬、冷痛等症。
本病早期多表现为脊柱周围疼痛、僵硬或累及周围关节和韧带及神经根,发热。
1~3年后腰部固定性疼痛,病变向上或向下行扩展,僵硬加重。
晚期脊柱严重畸形、强直、活动严重障碍。
【治疗思路】《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
”经脉运行气血,以充盛通畅为顺。
因此,本病的治疗当以通补为法。
早期以实为主,当搜邪通督。
后期以虚为主,当填补壮督,佐以通督。
叶天士指出:实证“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脉络”,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并主张使用动物药,说:“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气可宣通”“参芪不能固阳以益其虚,归桂地等无能养营以却邪。
”“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声气不相应”,当以“柔剂阳药,通奇脉不滞”,以“血肉有情栽培身之精血”。
【辨证论治】1.早期湿热犯脊证见腰臀疼痛冷痛,晨僵,下肢体酸重,腰脊臀部活动不利,发热,脊强急,汗出,口咽干,尿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当辛凉散邪,方用柴葛解肌汤加薄荷、地龙、蝉蜕。
国医大师焦树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方

国医大师焦树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方补肾祛寒治尪汤「尪痹」这一新的病名,是我在1981年提出的,主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具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疾病(痹病)而言。
以补充行痹、痛痹、着痹分类的不足。
以下这3张处方都是我治疗尪痹的经验方。
补骨脂9~12克、熟地12~24克、川断12~18克、淫羊藿9~12克、制附片6~12克(用15克时,需先煎10~20分钟)、骨碎补10~20克、桂枝9~15克、赤白芍各9~12克、知母9~15克、羌独活各10~12克、防风10克、麻黄3~6克、苍朮6~10克、威灵仙12~15克、伸筋草30克、牛膝9~15克、松节15克、炙山甲6~9克、地鳖虫6~10克、炙虎骨9~12克(另煎兑入)。
因虎骨已经禁用,可加用透骨草20克、寻骨风15克、自然铜(醋淬,先煎)6~9克以代虎骨。
功能: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主治:尪痹肾虚寒盛证。
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
出现肾虚寒盛证者。
组方医理: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化裁而成。
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阳、壮筋骨,制附片壮肾阳、祛寒邪,熟地补肾填精、养肝益血,共为主药。
以骨碎补活瘀祛骨风,淫羊藿补肾阳、祛肾风,虎骨祛风壮骨,桂枝、羌独活、威灵仙搜散少阴、太阳经及肢体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共为辅药。
又以防风散风,麻黄散寒,配熟地可温肌腠,苍朮化湿,赤芍活瘀清热,知母滋肾清热,穿山甲通经散结,地鳖虫活瘀壮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共为佐药。
其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兼具反佐之用,以防温药化热。
牛膝益肾并能引药入肾为使药。
加减运用: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黄10克。
瘀血明显者,加红花10克,乳香、没药各6克,皂刺6克。
腰腿痛明显者,可去松节、苍朮,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服胡桃肉(炙)l~2个。
王为兰大师--强直性脊柱炎辨证施治秘方4首

王为兰大师--强直性脊柱炎辨证施治秘方4首1.急性发作期:[证候]一般多见于青少年,身体素健,突然出现腰骶疼痛,有时痛的比较严重,有时上窜胸颈,有时下趋大腿足跟,甚至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兼见郁怒烦躁,心烦起急,口干舌燥,便干溲赤,或有发热恶寒,或有低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清热解毒除湿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虎杖15g,金银花15g,连翘15S,土茯苓20g,白鲜皮10g,丹皮10g,银藤10g,桂枝10g,川乌10g,生甘草10g。
水煎服。
2.余热伤阴:[证候]颈、项、背微有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口干,烦躁,夜热低烧(体温37.5℃上下),舌质红,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
,[病机]邪气已去其八,余热内伏。
久病伤阴,阴液不能濡养筋骨肌肉,故见颈、项、背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阴血不能荣养心脉,故见心烦口干,夜热低烧,舌红,脉象细数。
(理化检查同急性发作期)[治法]清热养阴,兼以荣筋强骨。
[方药1养阴清热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15g,金银花15g,草河车10g,生熟地各20g,何孜?0g,地骨皮10g,炙龟甲20g,女贞子20g,金狗脊10g,生川断15g,炙甘草10g。
水煎服。
3.阳虚余热未解:[证候]腰脊隐痛,或时有酸痛,下肢不温,怕冷,后背恶寒,口不渴,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弱。
[病机]内存余热痰湿,故腰脊隐痛、时有酸痛,阳虚不能温煦,故肢冷而恶寒,舌质淡,脉沉弱皆阳虚之证。
[治法]温阳解毒,佐以蠲痹。
[方药]温阳解毒汤(自拟方)。
巴戟肉15g,补骨脂15g,生鹿角20g,肉苁蓉20g,仙灵脾10g,沙苑子10g,炒杜仲10g,菟丝子10g,大熟地20g,白花蛇舌草20g,紫花地丁15g,土茯苓15g,丹参15g,白芥子10g,炙甘草6g。
水煎服。
4.肾阴阳两虚,督脉瘀滞:[证候]腰骶,或脊背,或髋骨,或膝关节,或足踺隐隐作痛,或胀痛,或空痛,或灼热痛,或冷痛,或疼痛,或钝痛,或刺痛,或游走痛,或沉着痛,或间隙痛,或脊背连及头痛等,凡强直性脊柱炎初期、中期常有这些部位疼痛,不·而定。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剂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剂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风湿寒邪外袭!主证:背腰拘急疼痛,或连髋股,或引膝胫,或见寒热,腰背觉冷,遇寒则重,得温痛减,脉浮紧,苔白腻。
主证分析:寒湿之邪,侵袭腰背,痹阻经络,寒性收引,湿性凝滞,故背腰拘急疼痛且感觉冷;得温则气血较为流畅,故其痛减;遇寒则血益凝滞,故疼痛加重;风湿寒邪或留于髋股,或下注膝胫,故痛引髋股或膝胫;风寒束表,营卫不和,故见寒热。
脉浮紧,苔白腻为风湿寒邪侵袭之象。
治则: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一] 囗服基础方剂:独活10g,秦艽10g,细辛6g,雷公藤10克, 川芎10g,当归10g,熟地10g,芍药10g,茯苓10g,桂枝10g,杜仲10g,牛膝10g,党参10g,黄芪12g,续断12g,防风10g,制川草乌各10g,甘草10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3次,有效率达92%方解:方中独活、细辛、川乌、雷公藤、草乌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桂枝温经通络,为主药;熟地、续断、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芍药、当归补血活血;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以助主药驱邪外出;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之风湿寒邪从外而解。
诸药合用,扶正祛邪,共奏疏风散寒、祛湿, 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一][二]方合用可提高疗效。
=====================================================中药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剂![二] 药丸基础方剂:熟地100g,淫羊藿100g,鹿角胶100g,当归100g,白芍100g,羌活80g,独活80g,桂枝50g,威灵仙100g,甲珠80g,狗脊60g,甘草50g,山茱萸80g,桑寄生80g,丹参50g,川断60g,红参80g,赤芍80g,构杞100g。
研细末蜜炼为丸,每粒9g,早晚各服2粒。
有效率达92%论证:“强脊炎”的发生是以肾督阳虚为内因,寒湿深侵为外因,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盛,筋骨失于荣养而发本病。
治疗强直的经典方剂

治疗强直的经典方剂治疗强直的经典方剂是中医药学中针对强直症状的特定药方。
下面是十个经典方剂,每个方剂都有不同的组成药材和用药方法。
1. 防风通络丸:组成:防风、白芷、桂枝、川芎、细辛、赤芍、甘草等药材。
功效: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邪气所致的强直症状。
2. 桂枝加附子汤:组成: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等药材。
功效:具有温阳通络、祛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邪气阻滞经络引起的强直症状。
3. 通络活血汤: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甘草等药材。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的强直症状。
4. 柴胡桂枝汤:组成:柴胡、桂枝、生姜、大枣等药材。
功效:具有疏肝解郁、温阳通络的作用,适用于情志不畅引起的强直症状。
5. 温阳活血汤:组成:附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药材。
功效:具有温阳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邪气阻滞经络引起的强直症状。
6. 活血化瘀汤:组成:赤芍、当归、红花、桃仁、川芎等药材。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的强直症状。
7. 通络散结汤: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等药材。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作用,适用于经络阻滞引起的强直症状。
8. 温经活络汤:组成:附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药材。
功效:具有温经活络、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邪气阻滞经络引起的强直症状。
9. 祛风活络汤:组成:防风、川芎、红花、当归、桃仁等药材。
功效:具有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邪气引起的强直症状。
10. 活血祛风汤: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防风等药材。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的强直症状。
以上是针对强直症状的十个经典方剂,每个方剂都有不同的组成药材和用药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前,建议患者先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奇效秘方

强直性脊柱炎奇效秘方强直性脊柱炎奇效秘方--祛风通督汤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脊柱关节,导致关节疼痛、强直、僵硬,甚至变形的一种疾病。
可导致脊柱关节溶合,使患者脊柱强直而发生驼背,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严重者甚至瘫痪,生活无法自理,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付济华中医师有一个家藏秘方,正是治疗此类疾病,临床确有奇效,一直视若奇珍,秘而不宣。
至从皈依佛门之后,受佛法教诲,恍然顿悟,并发愿公开家藏秘方,救生苦海。
今天将此秘方公之于众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还在痛苦中煎熬的患者。
祛风通督汤组方:桂枝9g 白芍9g 葛根18g 羌活9g 防风6g 制川乌6g 黑附子6g 知母6g 川穹6g 制没药3g 延胡索9g 乌鞘蛇9g 蜈蚣2条淫羊藿6g 熟地12g 骨碎补9g 烫狗脊15g 鹿角片9g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益肾健骨主治:强直性脊柱炎用法:水煎二次,一日一剂,早晚饭后服用方解:祖国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本虚标实之证,风寒湿邪为标,肾虚督寒为本。
在背部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两条重要的经络与脊柱伴行。
其中足太阳膀胱经为诸经之藩篱,风寒湿邪侵袭,太阳膀胱经首当其冲。
太阳本经受邪,用医圣张仲景的话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这个项背强几几是河南方言,大概意思是项背部僵硬、强直、拘紧不适。
这又何尝不适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呢?(此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故以医圣治疗此证的桂枝加葛根汤(桂枝、白芍、葛根)为基础;用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疏散寒邪;用葛根舒筋,解除肌肉痉挛。
桂枝加葛根汤证是寒邪侵犯太阳经脉,而强脊炎不但有寒邪还有风邪和湿邪,故用羌活、防风二药,祛风除湿。
强脊炎病久则寒邪入里,故又用大辛大热的制川乌、黑附子温里散寒,此二药骏猛刚烈,易生燥热,故又用知母反佐之。
久病多瘀,故用川芎、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
久病入络,非草木所能及,故用乌梢蛇、蜈蚣两味血肉友情之品,搜风通络。
风寒湿邪侵袭脊柱骨关节,肾主骨,久病则伤及肾,故用淫羊藿温补肾阳,用熟地滋补肾阴,骨碎补顾名思义可益肾壮骨。
【焦树德:强直性脊柱炎5方】

【焦树德:强直性脊柱炎5方】焦树德经验方《焦树德医学全书- 方药心得》(原方个别药用量酌情略增)强直性脊柱炎1、补肾祛寒方川续断12g,补骨脂9g,熟地黄12g,淫羊藿9g,制附片(用量15g以上时,需先煎25分钟)6g,骨碎补10g,桂枝9g,赤白芍各9g,知母9g,独活10g,防风10g,麻黄3g,苍术6g,威灵仙12g,伸筋草30g,牛膝9g,松节15g,炙山甲6g,土鳖虫6g,炙虎骨(已禁用,代用药品写在后面)。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虎骨、豹骨、熊骨现为禁用品,我常用透骨草20g,寻骨风15g,自然铜(醋淬、先煎)6g,三药同用,以代虎骨,有时能取得类似效果,仅供大家参考。
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而成。
加减:上肢关节病重者,去牛膝,加片姜黄10g,羌活10g。
瘀血明显,加红花10g,皂角刺5~6g,乳香6g,没药6g,或加苏木15~20g。
腰腿痛明显,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g,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随汤药嚼服胡桃肉(炙)1~2个。
关节蜷挛僵屈,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苡仁30g,木瓜9g,白僵蚕10g。
脊柱僵直变形屈曲,可去牛膝、苍术,加金毛狗脊30g,鹿角胶9g,羌活9g。
关节疼痛重,加重附片,再加制草乌6g,七厘散1/3管,随药冲服。
舌苔白厚腻,可去熟地,或加砂仁3g或藿香10g。
脾虚不运纳呆,可去熟地,加陈皮、焦神曲各10g。
本方最常用,主治肾虚寒盛证。
2、加减补肾方生地15g,川续断15g,骨碎补15g,桑寄生30g,补骨脂6g,桂枝6g,白芍15g,知母12g,酒炒黄柏12g,威灵仙12g,炙山甲9g,羌独活各9g,制附片3g,忍冬藤30g,络石藤20g,土鳖虫9g,伸筋草30g,生薏苡仁30g。
本方乃以上方减去温燥之品,加入苦以坚肾、活络疏清之品,但未完全去掉独活、桂枝、附片等祛风寒湿之药。
在临床上,本方虽较补肾祛寒治尪汤稍少用,但较之下方尚属多用。
强直性脊柱炎吃中药的配方

强直性脊柱炎吃中药的配方
下面是两个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处方,供参考,具体服用应咨询当地中医师,结合您自身情况使用:
强脊宁一号汤
组成:威灵仙10克独活12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木瓜15克丹参20克白芍20克生地20克薏苡仁20克川牛膝10克香附15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能:祛风除湿,疏督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风寒湿邪痹阻督,症见腰脊强硬疼痛,遇寒受风加重,肢体困痛,或游走痛,局部寒热不明显,舌质淡,苔白,脉弦。
强脊宁二号汤
组成:淫羊藿30克何首乌30克桑寄生30克川牛膝30克当归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白芍30克独活30克木瓜20克威灵仙20克甘草10克黑豆60克黄洒100毫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量根据患者体质强弱和病情酌情加减。
加减:湿热盛者,加茯苓30克知母肉2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百草堂,中药治强直!百草堂一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与研究,现将手头世家所传的全国各民族海量的民间祖传秘方陆续整理登出,务求秘方齐备,为医家和普罗大众提供治病资源。
所登出的秘方中,有的虽然标题相同,但处方绝对不雷同!但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药方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功效,建议可以加百草堂的微信免费诊断!免费开药方!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
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苍生!
秘方:黄芪40g,川芎、当归、寻骨风各30g,独活、生地、川断、鹿衔草、老鹳草各15g,秦艽、杜仲、牛膝、灵仙各10g,细辛、甘草各6g。
疼痛较著加青风藤、僵蚕各18g;阴虚低热加青蒿、石斛、乌梅各15g;湿邪偏重加生薏仁、土茯苓各15g;二便带血加三七、茜草、侧柏叶各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三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混匀,分次服用。
同时服用克痹康酒剂(独活20g,黄芪30g,当归、牛膝、地龙各25g,红花、甘草各12g,以1500g酒浸泡一个月即可服用。
)成人每日量为12至20ml;儿童酌减,早晚饭后服用。
多数病例酒剂与汤剂联合应用20至40天,待病情基本缓解后坚持服用酒剂已资巩固疗效。
病情好转后配合适当关节功能锻炼。
方解:本方具有益气活血,祛风通络之功。
主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100例,最快当天见效,平均三至四天见效。
总有效率达97%,疗效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治强直性脊柱炎老偏方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地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
本病又名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等,其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他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
本病一般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故与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等统属血清阴性脊柱病。
强直性脊柱炎缠绵难治,可试用以下偏方进行治疗。
1.黄酒黑豆
组成及用法:黑豆500克,黄酒1000毫升。
将黑豆泡入黄酒7天后开始食用,每日2次,每次约10克。
评注:黑豆又名乌豆、冬豆子,性平,味甘,具有调中下气、滋阴补肾、补血明目、利水消肿、活血美肤等作用,又可治疗风湿疼痛,经验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入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
2.羊肉干姜汤
组成及用法:羊肉500克,干姜30克。
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开水浸泡2小时,去浮沫,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并加干姜、葱、黄酒、精盐等,急火煮开5分钟,文火煮30分钟,分次食用。
评注:本方温阳补肾,祛寒通络,主治强直性脊柱炎属风寒型,腰部僵直,冬天复发者。
3.木瓜茯苓汤
组成及用法:木瓜25克,茯苓25克。
木瓜洗净、切成小块,茯苓洗净、切成小片,同置锅中,加清水25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20分钟,滤渣取汁,分次饮用。
评注:本方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主治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型,伴四肢疼痛如裹者。
4.白芷羊肉汤
组成及用法:白芷20克,羊腿肉100克。
白芷洗净、备用,羊腿肉洗净、切小块,开水浸泡2小时,捞起再洗净,置锅中,加黄酒、姜、葱、精盐,开水煮开,去浮沫,再加白芷,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分次食用。
评注:本方温阳补血,祛寒通络,主治强直性脊柱炎身体虚弱,易患感冒,腰部僵直,冬天复发者。
5.鲜虾炖黄酒
组成及用法:鲜河虾500克,黄酒500毫升。
河虾洗净后浸于黄酒15分钟,捞起,隔水炖服,分次食用,黄酒与河虾可同食。
评注:本方温肾壮阳,舒筋止痛,主治强直性脊柱炎遇寒则痛、得热痛减者。
6.雀肉龙眼汤
组成及用法:麻雀4只,龙眼肉20克。
麻雀活杀,去头爪、皮毛及内脏;龙眼肉去核洗净。
将雀肉与龙眼肉同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加黄酒、姜、葱、精盐,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煲30分钟,分次食用。
评注:本方温经散寒止痛。
主治强直性脊柱炎冬季较重,遇寒痛甚,伴四肢不温者。
7.韭菜桃仁汤
组成及用法:韭菜子20克,桃仁20克。
韭菜子、桃仁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30分钟,分次饮用。
评注:本方壮阳暖肾,活血化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证合拍。
8.清热解毒除湿汤
组成及用法: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虎杖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白鲜皮15克,牡丹皮10克,金银花藤30克,桂枝10克,川乌3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评注:本方清热解毒除湿,主治强直性脊柱炎。
突然出现腰骶疼痛,有时痛得比较严重,有时上窜胸颈,有时下趋大腿足跟,甚至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兼见郁怒烦躁,心烦性急,口干舌燥,便干溲赤,或有发热恶寒,或有低热。
9.养阴清热汤
组成及用法:白花蛇舌草30克,金银花30克,草河车12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何首乌12克,地骨皮10克,炙龟甲10克,女贞子15克,金毛狗脊12克,生川断10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评注:本方养阴清热,主治强直性脊柱炎日久不愈,颈、项、背微有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口干,烦躁,夜热低热(体温37.5℃上下)。
10.温阳解毒汤
组成及用法:巴戟肉10克,补骨脂10克,生鹿角10克,肉苁蓉10克,仙灵脾12克,沙苑子12克,炒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熟地黄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紫花地丁15克,土茯苓12克,丹参25克,白芥子10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评注:本方温阳解毒,佐以蠲痹,主治强直性脊柱炎腰脊隐痛,或时有酸痛,下肢不温,怕冷,后背恶寒,口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