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上水箱液位与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组成原理。
2.掌握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与投运方法。
3.了解阶跃扰动分别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控制量的影响。
4.掌握液位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设备(同前)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为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系统,它是由主控、副控两个回路组成。
主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主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下水箱,下水箱的液位为系统的主控制量。
副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副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中水箱,又称副对象,中水箱的液位为系统的副控制量。
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因而副控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副调节器的输出直接驱动电动调节阀,从而达到控制下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主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由于副控回路的输出要求能快速、准确地复现主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对副参数的动态性能和余差无特殊的要求,因而副调节器可采用P调节器。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5-2所示。
图5-2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a)结构图(b)方框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本实验选择中水箱和下水箱串联作为被控对象(也可选择上水箱和中水箱)。
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7全开,将中水箱出水阀门F1-10开至适当开度(40%~90%)、下水箱出水阀门F1-11开至适当开度(30%~80% 要求阀F1-10稍大于阀F1-11),其余阀门均关闭。
具体实验内容与步骤按五种方案分别叙述,这五种方案的实验与用户所购的硬件设备有关,可根据实验需要选做或全做。
(一)、智能仪表控制1.将两个SA-12挂件挂到屏上,并将挂件的通讯线插头插入屏内RS485通讯口上,将控制屏右侧RS485通讯线通过RS485/232转换器连接到计算机串口1,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将“LT2中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FF”的位置,将“LT3下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的位置。
上水箱液位与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设计采用水箱液位和注水流量串级控制,设计系统主要由水箱、管道、三相磁力泵、水压传感器、涡轮流量计、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及其输入输出通道电路等构成。
系统中由液位PID控制器的设定值端口设置液位给定值,水压力传感器检测液位。
涡轮流量计测流量,变频器调节水泵的转速,采用PID算法得出变频器输出值,实现流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是内环,液位控制是外环。
用WinCC组件制作相对应的控制画面,让画面的个按钮与变量相对应,对系统的个参数进行整定,通过不断的调试,使系统尽可能的保持在要求的位置。
系统电源由接触器和按钮控制,系统电源接通后PLC进行必要的自检和初始化,控制器接收到系统启动按钮动作信号后,通过接触器接通电机电源,启动动力系统工作,开始两个闭环系统的调节控制。
关键词:串级控制;PLC控制;PID控制;WinCC组件目录一、概述 (1)1.1 串级控制系统简介 (1)1.2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1)1.3 主、副调节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1)1.4 串级控制系统的整定方法 (2)二、课程设计使用的实验设备 (3)2.1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3)2.1.1 电源控制台 (3)2.1.2 总线控制柜 (3)2.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3)2.2.1 STEP 7简介 (3)2.2.2 WINCC简介 (4)三、基本原理 (5)3.1 系统组成 (5)3.1.1 被控对象 (5)3.1.2 检测装置 (5)3.1.3 执行机构 (6)3.1.4 控制器 (6)3.2 系统工作原理 (6)3.3 控制系统流程图 (7)3.4 系统投入运行步骤 (8)四、串级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 (11)4.1 调节器参数整定过程 (11)4.1.1 主调节器为PID (11)4.1.2 主调节器为PI (13)4.2 系统在阶跃扰动作用下的静、动态性能 (15)4.3 主、副调节器采用不同PID参数时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16)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一、概述1.1 串级控制系统简介图2.1是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水箱水位与水泵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水箱水位与水泵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简介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水箱水位与水泵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水箱的水位变化自动调整水泵的供水流量,确保水箱的水位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系统原理
该系统由水箱、水位传感器、水泵和控制器组成。
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水箱中,用于测量水位的变化。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测量到的水位信息,通过调整水泵的供水流量来控制水箱的水位。
系统工作流程
1. 当水箱的水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水位时,控制器将开启水泵,并将供水流量调至最大。
2. 当水箱的水位达到设定的最高水位时,控制器将关闭水泵。
3. 当水箱的水位处于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时,控制器将根据水位的变化调整水泵的供水流量。
水位上升时,供水流量逐渐减小;水位下降时,供水流量逐渐增大。
通过这种方式,系统可以稳定地控制水箱的水位。
优点与应用
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 系统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和维护。
- 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水位范围,确保水箱的水位在合适的范围内。
- 可自动调整供水流量,避免过度供水或供水不足的情况。
该系统适用于以下场景:
- 水箱供水系统,如楼宇供水系统、农田灌溉系统等。
- 需要稳定控制水位的场合,如水池、水塔等。
总结
水箱水位与水泵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是一种简单可靠的系统,可根据水箱的水位变化自动调整水泵的供水流量。
通过该系统,可
以确保水箱的水位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供水过度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该系统适用于各种水箱供水系统的场合。
液位流量串级控制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过程向着大型、连续方向发展,对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提出了日益增长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回路液位控制已经难以满足一些复杂的控制要求,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由于控制过程特性呈现大滞后、外界环境的扰动较大,要保持水箱液位最后都保持设定值,用简单的单闭环反馈控制不能实现很好的控制效果,所以采用串级闭环反馈系统。
本设计采用水箱液位和注水流量串级控制,设计系统主要由水箱、管道、三相磁力泵、水压传感器、涡轮流量计、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及其输入输出通道电路等构成。
系统中由液位PID控制器的设定值端口设置液位给定值,水压力传感器检测液位。
涡轮流量计测流量,变频器调节水泵的转速,采用PID算法得出变频器输出值,实现流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是内环,液位控制是外环。
制作相对应的控制画面,让画面的个按钮与变量相对应,对系统的个参数进行整定,通过不断的调试,使系统尽可能的保持在要求的位置。
系统电源由接触器和按钮控制,系统电源接通后PLC进行必要的自检和初始化,控制器接收到系统启动按钮动作信号后,通过接触器接通电机电源,启动动力系统工作,开始两个闭环系统的调节控制。
目录1、设计目的和任务 (1)1.1 目的 (1)1.2 主要任务 (1)2、设计方案提出及选择 (1)2.1 液位单闭环控制系统 (1)2.2 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1)3、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组成结构 (2)3.1 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 (2)3.2 系统总貌图 (4)4、设计方案的控制流程图和电气原理图 (4)4.1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设计 (4)4.2 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框图的设计 (5)4.3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5)5、系统工作原理 (6)5.1 水箱工作原理 (6)5.2 PID控制工作原理 (7)6、软件流程图及程序的编写 (7)7、上位机画面制作 (9)8、PID参数整定 (10)8.1 串级控制回路系统的优点 (10)8.2 串级控制系统的作用 (10)8.3 监控画面参数的调节 (10)9、结果 (11)1、设计目的和任务1.1 目的利用实验室的多容水箱及其辅助检测设备,并采用PLC作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一个液位控制系统,使得液位能够尽量保持平稳在设定的范围内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对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及系统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PLC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程序调试等PLC系统的开发过程,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控制—上水箱液位与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1 过程控制系统简介1.1 系统组成本实验装置由被控对象和上位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系统动力支路分两路:一路由三相(380V交流)磁力驱动泵、气动调节阀、直流电磁阀、PA电磁流量计及手动调节阀组成;另一路由变频器、三相磁力驱动泵(220V变频)、涡轮流量计及手动调节阀组成。
1、被控对象水箱:包括上水箱、中水箱、下水箱和储水箱。
储水箱内部有两个椭圆形塑料过滤网罩,防止两套动力支路进水时有杂物进入泵中。
模拟锅炉:此锅炉采用不锈钢制成,由加热层(内胆)和冷却层(夹套)组成。
做温度实验时,冷却层的循环水可以使加热层的热量快速散发,使加热层的温度快速下降。
冷却层和加热层都装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
盘管:长37米(43圈),可做温度纯滞后实验,在盘管上有两个不同的温度检测点,因而有两个不同的滞后时间。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敷塑不锈钢管组成,所有的水阀采用优质球阀,彻底避免了管道系统生锈的可能性。
2、检测装置压力传感器、变送器:采用SIEMENS带PROFIBUS-PA通讯协议的压力传感器和工业用的扩散硅压力变送器,扩散硅压力变送器含不锈钢隔离膜片,同时采用信号隔离技术,对传感器温度漂移跟随补偿。
温度传感器:本装置采用六个Pt100传感器,分别用来检测上水箱出口、锅炉内胆、锅炉夹套以及盘管的水温。
六个Pt100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中检测锅炉内胆温度的一路到SIEMENS带PROFIBUS-PA通讯协议的温度变送器,直接转化成数字信号;另外五路经过常规温度变送器,可将温度信号转换成4~20mADC电流信号。
流量传感器、转换器:流量传感器分别用来对调节阀支路、变频支路及盘管出口支路的流量进行测量。
本装置采用两套流量传感器、变送器分别对变频支路及盘管出口支路的流量进行测量,调节阀支路的流量检测采用SIEMENS带PROFIBUS-PA通讯接口的检测和变送一体的电磁式流量计。
3、执行机构调节阀:采用SIEMENS带PROFIBUS-PA通讯协议的气动调节阀,用来进行控制回路流量的调节。
过程控制之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之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1.1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单回路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它只用一个调节器,调节器也只有一个输入信号,从系统方框图看,只有一个闭环。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简单系统已经能够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
但在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则需在单回路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措施,组成复杂控制系统,而串级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一种改善和提高控制品质的极为有效的控制系统。
液位和流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两个参数,对液位和流量进行控制的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十分普遍。
液位的时间常数T一般很大,因此有很大的容积迟延,如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来控制,可能无法达到较好的控制质量。
而串级控制系统则可以起到十分明显的提高控制质量的效果,因此往往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对液位进行控制。
1.2 系统结构设计过程控制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控制器、调节器、被控对象、测量变送。
本次为流量回路控制,即为闭环控制系统,结构组成如下图1.1所示。
图1.1 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框图当系统启动后,水泵开始抽水,通过管道分别将水送到上水箱和下水箱,由HB返回信号,是否还需要放水到下水箱。
其过程控制系统图如图1.2所示。
图1.2 控制系统框图1.3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框图及工作过程图1.3控制系统框图单容水箱如图1.2所示,Qi 为入口流量,由调节阀开度μ加以控制,出口流量则由电磁阀控制产生干扰。
被调量为水箱中的水位H,它反映水的流入与流出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现在分析水位在电磁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显然,在任何时刻水位的变化均满足下述物料平衡方程:()1i o dH Q Q dt F=- (1.1) 其中 i Q k μμ= (1.2)o Q = (1.3)F 为水箱的横截面积;k μ是决定于阀门特性的系数,可以假定它是常数;k 是与电磁阀开度有关的系数,在固定不变的开度下,k 可视为常数。
液位对象的传递函数: ()()i H s Q s =2.1 控制规律的比较与选择2.1.1 常见控制规律的类型及优缺点比较PID 控制的各种常见的控制规律如下: 一、比例调节(P 调节)在P 调节中,调节器的输出信号()u t 与偏差信号()e t 成比例,即()()C u t K e t = (2.1)式中Kc 称为比例增益(视情况可设置为正或负), ()u t 为调节器的输出,是对调节器起始值()0u 的增量,()0u 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器的工作点加以改变。
上水箱液位与进水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上水箱液位与进水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实验》姓名:学号:专业:年级:院、所:日期: 2019.04.18实验三上水箱液位与进水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组成原理。
2.掌握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与投运方法。
3.了解阶跃扰动分别作用于副对象和主对象时对系统主控制量的影响。
4.掌握液位串级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设备1. 实验装置对象及控制柜 1套2. 装有Step7、WinCC等软件的计算机 1台3. CP5621专用网卡及MPI通讯线各1个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为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系统,它是由主控、副控两个回路组成。
主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主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下水箱,下水箱的液位为系统的主控制量。
副控回路中的调节器称副调节器,控制对象为中水箱,又称副对象,中水箱的液位为系统的副控制量。
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因而副控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副调节器的的输出直接驱动电动调节阀,从而达到控制下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主调节器应为PI或PID控制。
由于副控回路的输出要求能快速、准确地复现主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对副参数的动态性能和余差无特殊的要求,因而副调节器可采用P调节器。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本实验选择选择上水箱和中水箱串联作为被控对象。
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7全开,将中水箱出水阀门F1-10开度开到70%左右、下水箱出水阀门F1-11开度50%左右(要求阀F1-10稍大于阀F1-11),其余阀门均关闭。
图1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a)结构图 (b)方框图1.用 MPI 通讯电缆线将 S7-300PLC 连接到计算机 CP5621 专用网卡,并按照控制柜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上下两个水箱液位串级控制PLC解读

目录1、设计目的*************************************************2、设计任务和技术要求*************************************** 2.1、设计任务*********************************************2.2、技术要求*********************************************3、设计正文************************************************* 3.1硬件设计************************************************3.1.1 S7-200 PLC简介************************************3.1.2 方案设计****************************************** 3.2 软件设计**********************************************3.2.1 系统分析******************************************3.2.2 系统实施及程序************************************3.3监控组态设计******************************************4、设计心得************************************************5、参考文献*************************************************6、指导老师评语*********************************************1.设计目的1.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2.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领域, 使得工业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通过PLC应用系统的设计,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3.培养学生根据系统要求,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再在设备上进行调试和检验的能力, 由于整个过程相当于在工程现场完成一个小型的工程项目,这对于加深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理论,熟练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加快学习梯形图语言的速度,以及建立工业控制系统概念、积累工程现场经验、培养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帮助;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学会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编写设计说明书和技术总结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过程控制系统简介 (2)1.1 系统组成 (2)1.2 电源控制台 (3)1.3 总线控制柜 (3)2 实验原理 (4)2.1 单容水箱设备工作原理 (4)2.2 双容水箱设备工作原理 (7)2.3 系统工作原理 (9)2.4 控制系统流程图 (9)3实验结果分析 (11)3.1 实验过程 (11)3.2实验分析 (12)3.2.1单容水箱实验结果分析 (12)3.2.2双容水箱实验结果分析 (14)3.2.3单容双容水箱比较 (16)3.3实验结论 (17)总结 (18)参考文献 (19)1 过程控制系统简介1.1 系统组成本实验装置由被控对象和上位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系统动力支路分两路:一路由三相(380V交流)磁力驱动泵、电动调节阀、直流电磁阀、PA电磁流量计及手动调节阀组成;另一路由变频器、三相磁力驱动泵(220V变频)、涡轮流量计及手动调节阀组成。
1、被控对象水箱:包括上水箱、中水箱、下水箱和储水箱。
储水箱内部有两个椭圆形塑料过滤网罩,防止两套动力支路进水时有杂物进入泵中。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敷塑不锈钢管组成,所有的水阀采用优质球阀,彻底避免了管道系统生锈的可能性。
2、检测装置压力传感器、变送器:采用SIEMENS带PROFIBUS-PA通讯协议的压力传感器和工业用的扩散硅压力变送器,扩散硅压力变送器含不锈钢隔离膜片,同时采用信号隔离技术,对传感器温度漂移跟随补偿。
流量传感器、转换器:流量传感器分别用来对调节阀支路、变频支路及盘管出口支路的流量进行测量。
本装置采用两套流量传感器、变送器分别对变频支路及盘管出口支路的流量进行测量,调节阀支路的流量检测采用SIEMENS带PROFIBUS-PA通讯接口的检测和变送一体的电磁式流量计。
3、执行机构调节阀:采用SIEMENS带PROFIBUS-PA通讯协议的电动调节阀,用来进行控制回路流量的调节。
它具有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推动力大、耗气量少、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变频器:本装置采用SIEMENS带PROFIBUS-DP通讯接口模块的变频器,其输入电压为单相AC220V,输出为三相AC220V。
水泵:本装置采用磁力驱动泵,型号为16CQ-8P,流量为32升/分,扬程为8米,功率为180W。
可移相SCR调压装置: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装置,输入控制信号为4~20mA标准电流信号。
输出电压用来控制加热器加热,从而控制锅炉的温度。
电磁阀:在本装置中作为气动调节阀的旁路,起到阶跃干扰的作用。
电磁阀型号为:2W-160-25 ;工作压力:最小压力为0Kg/㎝2,最大压力为7Kg/㎝2 ;工作温度:-5~80℃。
4、控制器控制器采用SIEMENS公司的S7300 CPU,型号为315-2DP,本CPU既具有能进行多点通讯功能的MPI接口,又具有PROFIBUS-DP通讯功能的DP通讯接口。
5、空气压缩机1.2 电源控制台电源控制屏面板:充分考虑人身安全保护,带有漏电保护空气开关、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电流型漏电保护器。
仪表综合控制台包含了原有的常规控制系统,由于它预留了升级接口,因此它在总线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就是为上位控制系统提供信号。
1.3 总线控制柜总线控制柜有以下几部分构成:(1) 控制系统供电板:该板的主要作用是把工频AC220V转换为DC24V,给主控单元和DP从站供电。
(2) 控制站:控制站主要包含CPU、以太网通讯模块、DP链路、分布式I/O DP从站和变频器DP从站构成。
(3) 温度变送器:PA温度变送器把PT100的检测信号转化为数字量后传送给DP链路。
2 实验原理2.1 单容水箱设备工作原理单容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
被控量为中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它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
将压力传感器LT1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气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 或PID 控制。
图2.1 单容水箱图 (a)结构图 (b)方框图所谓单容过程,是指只有一个贮蓄容量的过程。
单容过程还可分为有自衡能力和无自衡能力两类。
一、自衡过程的建摸所谓自衡过程,是指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起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图2-1所示为一个单容液位被控过程,其流入量1Q ,改变阀1的开度可以改变1Q 的大小。
其流出量为2Q ,它取决于用户的需要改变阀2开度可以改变2Q 。
液位h 的变化反映了1Q 与2Q 不等而引起贮罐中蓄水或泄水的过程.若1Q 作为被控过程的输入变量,h为其输出变量,则该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就是h 与1Q 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有dt dhA Q Q =-21 (2-1)将公式(2-1)表示成增量式为dt hd A Q Q ∆=∆-∆21 (2-2)在静态时,21Q Q =;当1Q 发生变化时,液位h 随之变化,贮蓄出口处的静压随之变化,2Q 也发生变化。
由流体力学可知,流体在紊流情况下,液位h 与流量之间为非线形关系[2]。
但为了简化起见,经线形变化,则可近似认为2Q 与h 成正比关系,而与阀2的阻力2R 成反比。
为了求单容过程的数学模型,需消去中间变量2Q 。
消去中间变量的方法很多,如可用代数代换法,可用信号流图法,也可用画方框图的方法。
这里,介绍后一种方法。
(a )图2-2液位被控过程及其阶跃响应单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为:X t 0 0211)()()(001210+=+==s T K Cs R R s Q s H s W (2-3)式中:0T ——过程的时间常数,c 20R T =;0K ——过程的放大系数,20R K =;C ——过程的容量系数,或称过程容量。
被控过程都具有一定贮存物料或能量的能力,其贮存能力的大小,称为容量或容量系数。
其物理意义:是:引起单位被控量变化时被控过程贮存两变化的大小。
图2-2(b )所示为单容液位被控过程的阶跃响应曲线。
从上述分析可知,液阻2R 不但影响过程的时间常数0T ,而且还影响过程的放大系数0K ,而容量系数C 仅影响过程的时间常数。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过程的纯时延问题是经常碰到的。
如皮带运输机的物料传输过程,管道输送、管道反应和管道的混合过程等。
下面讨论纯时延过程的建模。
图2-3 纯时延单容过程及其响应曲线图2-3所示,流量1Q 通过长度为l 的管道流入贮罐。
当进水阀开度产生扰动后,1Q 需要流经管道长度为l 的传输时间0t 后才流入贮罐,才使液位h 发生变化。
具有纯时延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2曲线2所示,它与无时延单容过程的阶跃响应曲线在形状上完全相同,仅差一纯时延0t 。
具有纯时延单容过程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为)(0100t T Q K h dt h d T -=∆+∆s t s 0e 1T K (s)Q H(s)(s)W 0010-+==(2-4)式中:0T ——过程的时间常数,c 20R T =;0K ——过程的放大系数,20R K =;0t ——过程的纯时延时间。
二、无自衡过程的建模所谓无自衡过程,是指过程在扰动的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能力不能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2.2 双容水箱设备工作原理双容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1所示。
被控量为上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它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
将压力传感器LT1检测到的中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气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控水箱液位的目的。
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应为PI 或PID 控制。
图2.5 双容水箱图 (a)结构图 (b)方框图主调节器 电动阀 上水箱 中水箱 液位变送器h (液位) 一次干扰 二次干扰 给定值 + - + Q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往往是由多个容积和阻力构成,这种过程称为多容过程。
现在,以具有自衡能力的双容过程为例,来讨论其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其被控量是第二只水箱的液位2h ,输入量为1Q 与上述分析方法相同,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可以列出下列方程 dth d C Q Q 1121∆=∆-∆ (2-5) 212R h Q ∆=∆ (2-6) dt h d C Q Q 2232∆=-∆ (2-7) 323R h Q ∆=∆ (2-8)为了消去双容过程的中间变量1h 、2Q 、3Q ,将上述方程组进行拉氏变换。
)1)(1()()()(210120++==s T s T K s Q s H s W (2-9) 式中:1R ——第一只水箱的时间常数,121C R T =;2T ——第二只水箱的时间常数,322R C T =;0K ——过程的放大系数,30R K =;21C ,C ——分别是两只水箱的容量系数。
流量1Q 有一阶跃变化时,被控量2h 的响应曲线。
与单容过程比较,多容过程受到扰动后,被控参数2h 的变化速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最大,而是要经过一段时延之后才达到最大值。
即多容过程对于扰动的响应在时间上存在时延,被称为容量时延。
产生容量时延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容积之间存在阻力,所以使2h 的响应时间向后推移。
容量时延可用作图法求得,即通过2h 响应曲线的拐点D 作切线,与时间轴相交与A ,与2h 相交与C ,C 点在时间轴上的投影B ,OA 即为容量时延时间c t ,AB 即为过程的时间常数T 。
对与无自衡能力的双容过程,被控量为2h ,输入量为1Q 。
1Q 产生阶跃变化时,液位2h 并不立即以最大的速度变化,由于中间具有容积和阻力。
2h 对扰动的响应有他、一定的时延和惯性。
)1(11)()()(0120+==Ts s T s Q s H s W (2-10) 式中:T 0——过程积分时间常数,T 0 = C 2;T ——第一只水箱的时间常数。
同理,无自衡多容过程的数学模型为n Ts s T s W )1(11)(00+= (2-11) 当然无自衡多容过程具有纯时延时,则其数学模型为s t n e Ts s T s W 0)1(11)(00-+=(2-12) 2.3 系统工作原理本系统的主控量为上水箱的液位高度H ,副控量为气动调节阀支路流量Q ,它是一个辅助的控制变量。
系统由主、副两个回路所组成。
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要求系统的主控制量H 等于给定值,因而系统的主调节器应为PI 或PID 控制。
副回路是一个随动系统,要求副回路的输出能正确、快速地复现主调节器输出的变化规律,以达到对主控制量H 的控制目的,因而副调节器可采用P 控制。
但选择流量作副控参数时,为了保持系统稳定,比例度必须选得较大,这样比例控制作用偏弱,为此需引入积分作用,即采用PI 控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