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专题04 人口分布与迁移-2023届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备考点梳理与特训(山东专用)

专题四人口分布与迁移【必背知识】世界人口的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疏。
二、世界人口分布规律1. 人口密集区:东亚与南亚(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欧洲西部(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北美东部(五大湖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2. 人口稀疏区: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气候严寒,不利人类生产及生活); 南极洲撒哈拉(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气候湿热,不利于居住)。
3. 纬度分布:90%集中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4. 海陆分布: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5. 垂直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和低地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高山和高原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例如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2. 气候气温: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降水: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
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例如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在高原;高寒区,分布在河谷。
3. 自然资源水资源: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例如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例如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世界人口的分布

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教人口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和孟 加拉国等南亚地区。
语言人口分布
汉语人口分布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 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新加 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和地
区。
英语人口分布
英语是全球最通用的语言之一 ,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
影响
难民和移民对输出国和输入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经济、社 会、政治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世界人口的分布
contents
目录
• 世界人口概述 • 世界人口地理分布 • 世界人口经济分布 • 世界人口文化分布 • 世界人口迁移
01 世界人口概述
世界人口数量
世界人口数量
据统计,全球人口数量已超过70亿,并且仍 在持续增长。
人口增长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全球人口增长 速度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
非洲人口分布
01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数量 超过1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约 16%。
02
非洲人口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 地区,尤其是尼日利亚、埃塞俄 比亚、刚果(金)等国家。非洲 北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也较高。
欧洲人口分布
欧洲是世界第六大洲,人口数量超过7亿,占全球总人口的 约10%。
欧洲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德国、法国、 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欧洲北部和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较 低。
法语人口分布
法语是法国、比利时、瑞士等 欧洲国家和加拿大的官方语言 ,同时在非洲许多国家也有大 量使用者。
西班牙语人口分布
西班牙语是西班牙、拉丁美洲 国家和美国等地的官方语言,
2024年初中地理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

2024年初中地理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人口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
有的地方人口密集,热闹非凡;而有的地方则人烟稀少,显得十分寂静。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均匀的分布呢?这就涉及到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从大洲的角度来看,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如中国东部、日本、印度等地,人口十分密集。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能够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
同时,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集。
而在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
像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工业和服务业发达,城市众多,基础设施完善,也吸引了大量人口。
相比之下,非洲的人口分布则相对较为分散。
不过,在一些沿海地区和河谷地带,人口相对集中。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便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美洲,北美洲的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南美洲的人口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巴西的东南部。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
而印度的人口则主要集中在恒河流域和沿海地区。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世界人口迁移的情况。
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比如,在欧洲,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引发了欧洲人向新大陆的大规模迁移。
他们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带来了欧洲的文化、技术和制度。
在现代,人口迁移的原因更加多样化。
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人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会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的地区。
例如,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会前往发达国家工作和生活。
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
比如,教育水平的差异、医疗条件的好坏、文化和宗教的因素等。
一些人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为了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会选择迁移。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初中地理知识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知识点的认识】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1.不平衡性。
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 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 70%的人口;全球 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 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 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 29.4%,但人口占 60%。
2.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
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 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 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 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
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
现在世界人口的 79.4%集中在北纬 20°~60°地区;世界海拔 200 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 56.2%,海拔 200~1000 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 35.6%;世界距海岸 200 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 30%,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3.时滞性(或惰性)。
人口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
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速度比较迟缓。
只有在人口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著效果。
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几乎构成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
世界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有哪些基本特点

世界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有哪些基本特点世界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是地理学和人口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人口分布指的是人类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情况,而人口迁移则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现象。
在研究世界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差异巨大。
一般来说,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多集中在低纬度地区,如亚洲的东南沿海地带、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等。
而高纬度地区以及一些地理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如北非、西亚的沙漠、高山地区等,则人口分布相对较少。
二、人口迁移的城市化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迁移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化趋势。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入。
这是由于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人们前往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外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三、人口迁移的国际性和跨区域性人口迁移不仅发生在国内,也存在国际性和跨区域性的迁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
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这些移民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机会而选择移居其他国家。
另一方面,一些不发达国家的人口也会选择到发达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这种现象被称为南北方向的人口迁移。
四、人口迁移的原因多样化人口迁移的原因非常多样化,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特点。
其中一些主要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自然因素等。
例如,一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往往会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迁移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
而有些人口迁移则是由于战争、政治动荡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的。
总之,世界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具有明显的特点,包括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人口迁移的城市化趋势、人口迁移的国际性和跨区域性以及人口迁移的多样化原因等。
世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的地理模式

世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的地理模式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人口数量和流动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迁移的地理模式,有助于了解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推动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
一、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模式1. 多中心分布模式世界人口分布呈现出多个中心的集聚态势。
欧洲、东亚地区以及南亚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的区域,这些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
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人口密集的城市化现象,如拉美地区的墨西哥城和巴西利亚等。
多中心的人口分布模式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作用和互补。
2. 沿海与内陆差异模式世界人口分布呈现出沿海与内陆差异的模式。
沿海地区通常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资源和更好的经济环境,有较高的人口集聚程度。
而内陆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且资源相对匮乏,人口数量较少。
这种差异模式在中国也有明显的表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等地的人口数量明显多于西部内陆地区。
3. 富裕与贫穷差异模式世界人口分布与经济水平存在关联,富裕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而贫穷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拥有大量人口,而一些贫穷国家如非洲的一些国家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这种富裕与贫穷的差异模式既受到历史、地理、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与国家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
二、世界人口迁移的地理模式1. 内部人口迁移模式内部人口迁移是指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不同地域之间的人口流动。
内部人口迁移模式与经济发展和资源分布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人口会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流动,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
这种模式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大量农民工涌入一线和二线城市。
2. 跨国人口迁移模式跨国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他国或地区迁移的现象。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迁移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分布与迁移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迁移的现状、原因和影响。
一、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地区。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人口稠密的国家。
非洲人口虽然较少,但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
欧洲则以其高度发达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制度,吸引了许多移民。
人口分布差异主要受到地理、经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地理条件,如水资源、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对人口居住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经济条件则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原因,工业发达地区、商业中心和农业富饶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
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人口迁移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种形式。
1. 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这种迁移通常发生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也可以是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城市之间。
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是最常见的国内人口迁移形式,原因主要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2. 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的现象。
这种迁移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
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寻求更好的生活、政治和经济动荡、战争和灾害等。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于源地和目的地都有深远的影响。
1. 源地影响人口迁移导致源地人口减少,特别是年轻、有技能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
这可能导致源地的劳动力短缺和人才流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也可能减轻源地的人口压力,减少贫困和失业率。
2. 目的地影响人口迁移对于目的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较为复杂。
一方面,迁入的人口可以为目的地提供劳动力和技能,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另一方面,过多的人口迁入也可能导致资源短缺、社会不稳定和文化冲突。
而全球化的发展和交通技术的进步进一步促进了人口迁移的加速。
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素养凝练
影响因素 地形 气候
自 然 水文 因 素 土壤
植被
人口分布
原因
全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 1 000 m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
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多集中在平原地区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
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 布
32
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提示 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安第斯山脉为界,东部人口稀 少,西部人口密集。 原因:西部临海,交通便利;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与外界联系方 便。东部位于内陆,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
33
课堂小结
34
核心要点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其表现。 2.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
定居;一个国家内部人口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10
表现
具体区域
分布趋向于_气__候__温__暖__湿__润___地 温带、亚热带以及___热__带___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 部分的人口,寒带和干燥地区人口极为稀少,一些过于
区 湿热的热带地区人口分布也相对稀疏
人口
世界人口主要聚集在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海拔200米
2.运用资料,描述某区域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地理实 运用资料,
践力】 描述人口分
3.能够运用人口分布的理论,判断某地人口分布是否合理并说明理 布特点及其
由。【综合思维】 影响因素
4.认识到人口的分布要与当地的自然、经济相适应,树立和谐的人
地关系。【人地协调观】
8
知识清单一 世界人口分布 分布不均匀,具有_地__域___差异: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东亚、东南亚、南亚、北 美东部和欧洲,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__恶__劣__的地区以及地势 高峻的高原和山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文盲率(%)
32 93 87 74 70 77 69 71
表2-1-5婴儿死亡率高低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1998年)
国家和地区 低死亡率组 中国香港 日本、挪威、瑞典、瑞 士、芬兰 意大利、澳大利亚、奥 地利、加拿大、德国、 新西兰、西班牙 3 4 5 婴儿死亡率 (千分比) 国家和地区 高死亡率组 塞拉利昂 莫桑比克、马拉维 安哥拉 169 134 124 婴儿死亡率 (千分比)
60.57 36.72 7.93 7.27 4.87 3.46 0.31
100.0 60.6 13.1 12.0 8.0 5.7 0.5
45 116 26 32 22 19 4
表2-1-3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的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 (2000年)
国家 人口(万 人口密度 人) (人/平 方公里) 126246
第八讲世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自然、 经济、历史等因素。 • 1.从纬度和地势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 纬度地带,其中在北纬20~40度之间的人口数量占世 界人口的一半;40~60度之间占30%;从海陆位置看, 世界2/3的人口集中于距离海岸线500公里以内的地区; 从海拔高度上看,世界80%的人口集中于海拔500米 以下的低地平原地区,其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占55%, 海拔200~500米的占25%。 • 由此可见,世界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 区、沿海和低地平原地
比利时、希腊、爱尔兰、 6 英国 美国 世界平均 7 54
卢旺达 尼日利亚、布隆迪、 马里 世界平均
123 117~118 54
图2-1-2 1998年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平均预期 寿命
90 84 82 82 82 81 80 77 77 76 75 75 70 60 52 49 50 41 39 42 40 36 30 20 10 0
爱尔兰
意大利 卢森堡 荷兰
350.59
5757.64 37.93 1489.26
2.30
1.35 30.90 4.31
0.50
1.00 3.50 3.21
葡萄牙
英国
987.82
5699.77
1.09
3.32
0.84
1.78
三、世界人口的素质
• 世界人口的身体素质—衡量人口身体素 质的两个公认指标:婴儿死亡率、平均 预期寿命 • 19世纪世界婴儿死亡率为200/1000; 1965年为91/1000;1998年为54/1000。 • 不同国家婴儿死亡率的差异明显
美国接受移民概况
• • • • 美国接受移民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776年~1879年为鼓励移民阶段 第二阶段:1880年~1893年为选择限制阶段 第三阶段:1894年~1964年的70年间,为限 制阶段 • 第四阶段:1965年至今,为移民“自由化阶 段”
表2-1-4西欧接受移民概况
国家 比利时 丹麦 德国 希腊 西班牙 法国 总人口(万人) 944.78 513.54 6251.42 1001.90 3892.45 5663.43 外来人口(%) 8.85 2.93 7.75 1.73 1.04 6.37 来自EC以外的人口 (%) 3.39 2.32 5.65 1.21 0.42 4.05
日 本 冰 、 瑞 瑞 典 士 、 奥 、 加 西 班 牙 希 腊 塞 拉 利 昂 乌 干 达 莫 桑 比 克
男性
女性
表2-1-6世界成人文盲率较高的几个国家
国家和地区
世界平均 尼日尔 不基纳法索 塞内加尔 埃塞俄比亚 贝宁 乍得 孟加拉国
男性文盲率(%)
18 78 68 55 58 46 51 49
表2-1-2世界 个洲的土地面积和人口状况(2000 年)
洲 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 里) 人口总数 (亿人) 占全球人口 人口密度 的比例(%) (人/平方公 里)
世 界 亚 洲 非 洲 欧 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州
13381.6 3174.8 3031.2 2298.8 2239.1 1783.2 853.6
101592
国家
人口 人口密 (万人) 度(人/ 平方公 里) 14556
13808
中
印
国
度
132
342
俄 罗 斯
巴基斯坦
9
173
美
国
28155
21042
30
110
孟加拉国
尼日利亚
13105
12691
910
137
印度尼西 亚
巴
西
17041
20
日
本
12687
336
二、世界人口的迁移
• 15世纪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分布于 亚欧大陆的南半部和非洲。 • 美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有1600年的 2.1%增加到1900年的8.9%。非洲由1500 年的11%下降到6.8%。 •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5亿移民,其中非 法移民约有3000万 • 移民接受地—主要是美国、西欧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