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视频课程笔记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视频课程笔记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视频课程笔记

第三章化学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一、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的进度与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化学反应速率就是指化学反应的快慢。通常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 v :

由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随反应的进行不断变化,其反应速率也是不断变化的。因而用上述公式表示的反应速率v,实际上是在某一时间段△ t内的平均速率。对于指定时刻的瞬时速率则可用下式表示:

用反应物或生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比较直观,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不是 1 时,选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作为测量标准,就会得出不同的 v 值,即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例如

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会建议改用化学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

定义:在反应某一阶段内化学反应中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化Δn ( dn )与其化学计量数 v 之商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ξ,其单位是 mol 。对于反应

由于在反应中,反应物是减少的,其△n 为负值,而生成物是增加的,其△n 为正值。因此在

计算反应进度时,规定反应物的v取负值,生成物的v取正值。

下面举例说明化学反应进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假定当上述反应进行到反应进度ξ时,消耗掉 1 . 0mol 的 H2气,即△nH2=-1 . 0mol,则按反应方程式可以推知同时消耗掉的O2 ( g )的量应为 0.5mol ,即△nO2=-0.5mol ,而同时生成了 1 .0mol 的H2O 气,即,按反应进度的定义可求算ξ:

由此可知,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指定的反应进度,不管以任何反应物或生成物作测量标准,得出的ξ值都是相同的。因此用化学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将不随测量标准不同而不同

现在国际上已通用这种反应速率表达式。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家总结出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间的关系,称为质量作用定律,即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一定方次的幂成正比。例如,对反应 aA + bB → dD +eE而言,反应速率 v 可表示为:

式( 3-1-1 )称为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亦称为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式中 C A、C B为反应物A 、 B 的浓度。 k 称为反应速率常数,其物理意义是当反应物的浓度都等于 lmol·dm-3时,该反应的速率大小。它表征了一个化学反应,在反应速率方面的本质特征。

对于指定的化学反应而言, k 为一条件常数。 k 值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与温度及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反应物浓度项的指数 x 、 y 、。。。。。。,一般不等于相应的反应物 A 、 B 的化学计量数 a 、 b 。反应物浓度项指数的总和(x +y)值称为反应的级数。若 x + y=2 , 为二级反应。

通常 x 、 y 的值是通过实验求出的,可以等于0或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反应级数不同,表示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定量关系不同。

当反应为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时,该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只有基元反应,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中浓度项的指数才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即只有基元反应

aA + bB → dD +eE,其反应速率方程式才能写作:

因此通过实测反应的x、y ,并与 a 、b 相比较,就可以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否属基元反应。

大多数反应都是由多步基元反应组成的复杂反应。复杂反应的每步反应都可单独按基元反应处理,按反应化学计量数直接写出速率方程式中相关浓度项的指数。在复杂反应中,各分步反应中速率最慢的一步,决定了整个反应的速率,称为反应速率的决定步骤。当人们在实践中希望加快某反应的速率时,首先要提高反应速率决定步骤的速率。

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不同的反应增大的程度不同。这是因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k 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缘故。阿仑尼乌斯公式表明了反应速率常数 k 随温度 T 变化的定量关系:

式中有关,即 A 和 B 为两个常数,可由实验求得。进一步研究表明常数 B 与反应的活化能 Ea

有关。即

故阿仑尼乌斯公式可改写为

( 3 一 1 一 2 )

R 为气体常数,其值取 8 . 315J· mol-1· K-1。利用公式( 3 一 1 一 2 ) ,可由两个不同温度 Tl , T2时的速率常数 kl , k2,求得 Ea 。亦可由某一温度时的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 Ea 求算另一温度时的速率常数。

活化能 Ea 实质上代表了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时所必须首先克服的能垒。现代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认为,化学反应的历程可以描述为:具有足够能量的反应物分子,在运动中相互接近,发生碰撞,有可能生成一种活泼的不稳定的过渡态,通常称为活化络合物或活性中间体,而后,活化络合物再分解形成生成物:

按照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可知,在任何温度下反应体系中所有分子的能量总是高低不等的。这中间只有一部分分子能量足够高,它们在相互碰撞时才可能引起化学变化,人们把这种碰撞称为有效碰撞。把那些具有足够高能量、能发生有效碰撞及化学变化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就是活化能。如果一个反应的活化能很小,那么反应物只需从环境中吸收少量的能量(如热和光),即能克服活化能,使反应开始,并不断进行下去。这类反应就容易进行,反应速率就快。反之亦然。从定量公式( 3-1-2 )也可以看出,在指定温度下, Ea 越大,反应速率常数越小,反应速率也越小。

3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要采用铁催化剂、实验室中分解 KClO3 制O2需加 MnO2作催化剂、植物叶子发生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叶绿素作催化剂等等。催化剂是能增加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数量及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催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催化作用。催化作用的本质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生成了新的活性中间体,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增加。

催化剂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周期,提高产品得率,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利用催化剂的选择性抑制副反应,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人们研究各类化学反应速率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催化剂,进而控制反应速率,为人类服务。

在庞大的催化剂家族中,生物催化剂和仿生催化剂是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生物催化剂主要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各种酶。酶是生物体自身合成的特殊蛋白质。它们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许多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特殊的酶催化下进行的。其中不少反应,在实验室中即使用高温、高压等剧烈条件也无法实现,但在生物体内却可以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完成。生物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和很高的催化选择性,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选择性可达到专一性程度。

仿生催化剂则是人类模仿天然的生物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作用特点,设计合成出来的人工合成催化剂,其特点是具有和天然生物催化剂相似的性能特点,但比天然生物催化剂的稳定性好,能在生物催化剂无法工作的较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效工作,而且比天然生物催化剂容易得到,因此仿生催化剂是十分有前途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但这方面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走的路还很长。

二、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化学热力学简介

(一)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 .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特点

热力学是研究热和其他能量形式间转换规律的科学。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来研究化学现象以及与化学变化相关的物理现象,探索化学变化与能量传递、能量转换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并用以判断化学变化的方向,这样一门科学就称为化学热力学。

化学热力学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热力学第三定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热力学的基本规律是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有着牢靠的实验基础,是物理化学中最基本的原理。它的方法论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普遍性。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其方法论具有统计意义。它只反映大量分子的平均行为,而不适用于个别分子的个体行为。热力学只注意某个变化造成的实际结果,而不考虑变化经过的具体途径。只考察体系宏观状态的变化,而不探究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微观机理。化学热力学只能对发生的现象之间的联系作宏观的了解,而不能对其本质作微观的说明。因此,热力学只能告诉我们,在某种条件下,某个化学变化能否发生,如能发生反应,结果如何,能进行到什么程度,但不能告诉我们完成这些变化所需的时间,也不能说明化学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其经历的具体历程。

2 .体系和环境

在化学中,把研究对象叫做体系,把体系外的一切,叫做环境。如果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这种体系称为敞开体系。如果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这种体系称为封闭体系。如果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交换,又没有能量交换这种体系称为孤立体系。

3 .状态和状态函数

用热力学研究或描述一个体系,必须先确定体系的状态。当体系处于某一种状态时,其一系列性质都随之确定,如体系的组分,每种组分物质的量,温度,压力、体积、密度及各组分的聚集状态等也都是确定的。当体系的这些性质中有一种或几种发生了变化,那么体系的状态也就随之由一种状态改变到另一种状态。反之亦然。当休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系的性质中必然有些性质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体系的这些性质可以看作是体系所处的状态的函数,只随状态而变化。因此,人们把体系的这类性质称作“状态函数”。

凡是属于状态函数的各种物理量(如体系的组分物种、每种组分物质的量、浓度、压力和温度等)的值,皆是由体系的实际状态所确定的,也仅仅随体系状态变化而变化。当体系由始态(状态o)变到终态(状态 i )时,相应的任何一种状态函数(以 x 代表)将发生相应的变化,由 xo变到 xi,其改变量Δx=xi一 xo的大小,只取决于变化的始态与终态,而与变化的实际过程、变化所经历的具体途径无关。只要始态和终态是确定的,那么体系的任何一项具有状态函数特征的性质 x 的改变

Δx ,也就是个确定值。而不管体系实际上经历什么样的途径完成这一变化过程,Δx都是相同的。

例如,若某个由 H2O 组成的体系,由始态( 1 mol , 298K 100kPa , 1dm3)变到终态 ( lmol , 348K , 100kPa , ldm3 ) ,作为状态函数之一的温度 T 的变化值△ T=348K 一 298K=50K ,只要上述始态,终态被确定了,那么这个△T 的值也就随之确定了,而不管体系实际上是经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完成这一变化。其△T 总是同一值。比如,体系可以从 298K 直接加热到 348K ;也可由 298K 降温到 278K 再升温到 348K ;也可以先从 298K 加热到 388K ,再降到 348K ,等等。只要始态的温度与终态的温度指定为 298K 和 348K , 不管体系实际经过什么途径完成这一变化,其△T 总是等于50K 。由此,在热力学研究中,计算化学变化中任何一个状态函数的变化时,只要确定了始态和终态,就可借助任何设定的途径,从始态变到终态,并进行相应的热力学计算。而不必顾及变化的实际过程是如何完成的,是否与设计的过程相同。

4 .指定状态,平衡状态与标准状态

在进行热力学研究及计算中,必须明确分清指定状态、平衡状态与标准状态。指定状态是人为设定的或实际存在的任何一个确定的状态。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变化开始前体系的实际状态(始态),以及反应完成后体系的实际状态(终态),或反应进行到某一阶段(某一进度)时体系的可能状态(中间态、过渡态)等已知状态,都可以是指定状态。对某一化学反应,常可指定其反应物为始态,生成物为终态。

平衡状态是体系中发生的某个化学变化过程或其他热力学过程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对于指定的过程,在指定的条件下,其平衡状态是确定的,并不因起始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标准状态是为了便于计算而人为设定的一种参比状态。这是一种假想的状态,一种统一的比较标准,并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实际存在的真实状态,大部分都不是标准状态。热力学对标准状态的定义是:

(I)对气体物质而言,当其分压为 100kPa 时,该气体即处于标准状态。

(II)对纯液态、纯固态物质而言,当其处于 l00kPa 压力下,该纯液态、纯固态物质即处于标准状态。

(III)对溶液而言,当溶质的浓度为 lmoldm-3 时,该溶质处于标准状态。

(IV)对于任一体系而言,当其中所有组分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时,该整个体系即处于标准状态。

( V)热力学对标准状态的规定中,并未规定统一的温度标准。因此,标准态的温度是可以任意选定的,实际上每个温度都存在一个标准态(可用标注( T )说明)。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会推荐用29 8 . 15K 作参比标准,因此,若不特别指明标准态的温度,则通常是指 298 . 15K (或 298K )。

综上所述,热力学标准状的主要标志是:

对于任何体系而言,其标准状态总是确定的,而不管该体系实际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二)重要的热力学函数

1 .热力学能 u

体系内部所具有的一切能量的总和,称为体系的热力学能,以前称为内能。体系热力学能是体系的一种本质特征,属于状态函数。体系在任何指定状态下的热力学能的绝对值无法求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变化前后热力学能之差△u 却是可以测求的。如果体系由状态( 1 ) (其热力学能为 ul ) ,变化到状态( 2 ) (其热力学能为 u2) ,在此过程中体系从环境中吸热 Q (热力学规定,体系从环境吸热, Q 取正值,体系向环境放热, Q 取负值),同时对环境作功 W (热力学规定,体系对环境作功 W 为正值,环境对体系作功, W 取负值),则按照能量守恒原则,有

△ u=u2-u1=Q-W ( 3 一 1 一 3 )

这就是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基础考试大纲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基础考试大纲 供配电基础考试大纲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 直线 平面 柱面 旋转曲面 二次曲面 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 连续 导数 微分 偏导数 全微分 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 定积分 广义积分 二重积分 三重积分 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 幂级数 泰勒级数 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 一阶线性方程 可降阶方程 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 古典概型 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方差分析 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 行列式 矩阵 n维向量 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 平衡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 理想气体内能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功 热量 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 气体的摩尔热容 循环过程 热机效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熵 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简谐波表达式 波的能量 驻波 声速 超声波 次声波 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 杨氏双缝干涉 光程 薄膜干涉 迈克尔干涉仪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单缝衍射 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射线衍射 自然光和偏振光 布儒斯特定律 马吕斯定律 双折射现象 偏振光的干涉 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 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 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 分子结构式 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大纲

I. 工程科学基础78 题) 第1 章数学(24 题) 1.1 大纲要求 1.1.1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直线方程;平面方程;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 1.1.2 微分学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及其类型;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切线和法线;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1.1.3 积分学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 莱布尼茨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旋转体的体积。 1.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的基本性质与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P 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交错级数敛散的判别;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函数的傅里叶系数与傅里叶级数。 1.1.5 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全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1.1.6 线性代数 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行列式按行展开定理的应用;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等价矩阵的概念和性质;向量的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 1.1.7 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x分布;t分布;F 分布;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与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区间估计的概念;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显著性检验;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第 2 章物理学(12 题)

想考注册电气工程师的人必须了解的!!!

攻略:注册电气工程师——获得(90+80)170高分大师悉心总结合格线134,满分240 合格线134,满分240 专业基础:电路与电磁场、模电、数电、电气工程基础; 公共基础:数学、物理学、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信号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经济、法律法规 A 1、平时多看规范每天一到二个小时临考前一个月多做题反覆做参考书与网上的题考试时会做得快做不会的往后退时间是考试的宝贵财富。 2、我注册考试通过的经验是,把考试用书通读三遍,再做练习题,把练习题混淆的内容再看两边。距离考试还有时间,你可以再看两编考试用书,再做练习题,加深记忆,我想你应该通过注册考试了。经验谈不上,愿意和朋友交流共同提高,谢谢! 3、多看规范和原教科书,教科书上每一节内容多通了考试自然不难,通过就是必然的 4、复习时间2个月,将考试用书看两遍,习题做一遍,参加了考前辅导班,但是认为考前辅导班作用不大,主要是看书,并将规范看一遍,主要要熟悉各章内容,熟悉规范的各章内容的位置。在最后可以浏览各章大体内容。 5、本人过了供配电专业考试考试,以上是我的经验。另外专业参考书除《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工业和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重要外,还有《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重要,我就是没有《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所以拖动方面没有作好,但是《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不太好买 6、考专业,短路计算是不能回避的,跟它有关系的还是比较多的,如果短路计算不会,想专业考试通过是有点难度的 7、我是06年通过供配电考试的,05年参加一次培训,对考试范围有了一定的了解,只复习教材和规范,当年差2分未通过,06年增加一本)《工业和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我认为重点是吃透规范,无论是教材还是手册,其主要内容都离不开规范。从时间上讲坚持每天一小时。 B1)专业考试内容分析比重---概念题180分,占总分的64%,必答;案例题100分,站总分的36%,其中50%为可选题; 复习考试技巧1、按大纲要求通读复习用书,查阅有关规范。弄清概念,不必太多推敲。 2、典型案例和计算一定要掌握。 3、充分利用可选题机会,所以复习知识面尽量放宽。有时电力工程问题很简单,不如做电力工程的问题。 4、题型要求一定要看清楚。历次考试教训多多。2)专业考试复习重点 掌握国策:1)大纲中3、4有关安全、节能及谐波防治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安全还包括接地安全;节能还包括照明节能。2)国家规范强制性条文。掌握电气工程的重点问题:1)供配电系统有关问题;2)选址、选型问题,如变电所选址,电器设备、电缆选型等;3)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 掌握有关计算问题:1)负荷计算;2)短路电流计算;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心得

供配电基础考试过了好几年了,我印象也不是太深,我能想到的写了一点儿,希望能有用。 一、考试用书 考试用书就三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真题,花钱不多,建议大家在淘宝上买正版。 有必要的话,可能还要把本科时学过的高等数学、电路、电力系统分析、电 磁场、工程力学等书籍找回来看一下(这些书我都有,可以限时出租^_^)。 二、上午公共基础复习建议 复习建议:上午的公共基础书得看三遍,第一遍看知识点、做例题,不用翻对应的大 学教材,没有这个必要。第二遍看错的、不熟悉的。考前一个月再翻一遍。一遍都没看完 就上考场时万万不能的。依次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流体力学,工程经济, 法律法规。 首先高等数学(含矩阵论、概率论)是上午考试的重点,一定要首先把这个攻克,单 纯看教程不行的话,最好把大学教材找出来看一下。 电子电工技术,我们搞这个专业的,建议还是认真看一下,这个分丢了不划 算。 物理、化学主要是高中的知识,不过也要花点儿时间学习一下。 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基本看不懂,直接放弃算了。 法律法规、工程经济,看一下教程,能看懂最好,看不懂就算了,可以放弃。 三、下午专业基础复习建议 电路是本专业的基础,一般题目也不难,每个人都该拿到分。 电磁场比较难,没时间看的可以放弃其余,只看重点。 模电、数电,大学学得好的话,基本不成问题。 电气工程基础是下午的重点,重点是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等。特别是短路计算,每年至 少有三四个题目,其实并不难,重点是把原理搞懂,不行的话就把本科的教材拿出来学习一下。 真题很重要,建议边复习边做真题,不要留得考试前半个月再做,考试前再把真题仔细看两遍。 基础考试的建议复习时间为4个月左右,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各两个月时间。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参考用书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参考用书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参考用书专业基础试题配置说明 I .工程科学基础(共78题)电路与电磁场18题模拟电子技术6题数字电子技术6题电气工程基础30题注:试卷题目数量合计60题,每题2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参考书目 一.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谢树艺编:《工程数学一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室编:《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二.普通物理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三.普通化学 1.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8年。 2.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同济大学岀版社,1993年。

3.刘国璞编:《大学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4.余纯海.齐昌瑶编:《工程化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四.理论力学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一版)。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 3.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第峰编:《理论力学》(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4.华东水利学院编:《理论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年。 五.材料力学 1.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4年。 六.流体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教研室:《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年。

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大全

本文档包含以下内容:目前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情况1、(人数、通过率、工资、供求)注册电气工程师的简介2、(执业范围、报考条件、专业方向、报名方式、考试时间等)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题量分值3、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大纲4、 (分为供配电方向和发输变电方向,包含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规范及设计手册5、 (分为供配电方向和发输变电方向)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情况简介 注册电气工程师人数人)(一般每个省几十人,其中发输变电平均每个省不超过153000——4000注册电气工程师通过率10% 1%—注册电气工程师挂靠价格及供需关系待涨……年需求大于供给62-65发输变电方向:万/3 上涨空间不足需求疲软 3 34-35万/年供配电方向: 注册电气工程师简介执业范围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范围涉及很广,可以从事电气专业的监理、招投标、评标、技术咨询等工作。根据中国在加入WTO时的协议,属于服务性行业也要向世界开放,在保护期内国外设计公司在国内只能做方案、扩初,施工图设计必须由国内设计单位承担或和国内设计单位合作,2006年全面对外开放设计市场,国外的设计公司将进入国内市场。为了应对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后的挑战,在设计领域实施注册制度是势在必行的,这个制度主要起到技术壁垒的作用。 专业方向 注册电气工程师分二个专业:发输变电、供配电

报名办法 考试管理机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参加考试由本人提出申请, 构按规定程序和报名条件审核合格后,发给准考证。参加考试人员在准考证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单位和中央管理的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

注册电气工程师与职称评定电气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与职称评定电气工程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电气工程师是职称评定评的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考试考的 考电气工程师,计算机过B类即可,如果评高工要过A类。计算机分了好多模块,只需通过其中的四个模块即可。在报名时一般要问清要通过那几个模块,很好考,一般都过,职称英语稍微难点,只要是大学毕业,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注册电气工程师要考很多门学科。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工、电子、继电保护、故障分析材料力学等,比较难考。一般考上之后,单位也比较认可。 电气工程师是评出来的的,需要条件是助理工程评出4年后才有资格参加中级工程师评,高级是在中级评出后,是一环套一环的,中级职称评定条件,英语6级过了不用参加职称英语考试,中级职称现在全国有统一考试(计算机和英语)报考的时候,有详细说明(一般网上报名,网上缴费,考试内容网上也有公布),你可以提前考试,英语60分,就可以了,50分以上60分一下,是省级线,2年有限(只本省),计算机评的等级不同考试项目有多少,他有很多选择,一般选择,word,Internet,xp,比较简单,这个你也可以提前考试,不过考试及格了,也不一定能评上,要求有论文发表(中级好像只需要第二作者就可以了,没有论文有的也能评上,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反正有论文就有15分。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勘察设计行业的电气类工程师考试,它是对个人从事电气工程设计工作的一种行政许可。 国家对建设工程设计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报考条件中的“电气工程设计工作”,指的是在有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所从事的电气工程设计实践。非“设计”

注册电气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10年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十、电路与电磁场 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掌握电阻、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诸元件的定义、性质1.2 掌握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 1.3 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2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掌握常用的电路等效变换方法 2.2 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方程的列写方法,并会求解电路方程2.3 了解回路电流方程的列写方法 2.4 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 正弦电流电路 3.1 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和有效值 3.2 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3 掌握阻抗、导纳、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 3.4 熟练掌握正弦电流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 3.5 了解频率特性的概念 3.6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电源和负载的联接方式及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三相功率的概念和关系

3.7 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 3.8 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4.1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傅立叶级数分解方法 4.2 掌握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4.3 掌握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方法 5 简单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5.1 掌握换路定则并能确定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5.2 熟练掌握一阶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5.3 了解二阶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6 静电场 6.1 掌握电场强度、电位的概念 6.2 了解应用高斯定律计算具有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问题 6.3 了解静电场边值问题的镜像法和电轴法,并能掌握几种典型情形的电场计算 6.4 了解电场力及其计算 6.5 掌握电容和部分电容的概念,了解简单形状电极结构电容的计算 7 恒定电场 7.1 掌握恒定电流、恒定电场、电流密度的概念 7.2 掌握微分形式的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过来人整理推荐)

经验1

经验2 推荐准备考基础的朋友去买天大出版社的《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教程》上、下两册,这两本书弄通了,考试肯定是没问题了。 先说上午的公共基础考试吧: 1 高等数学 2 普通物理 3 普通化学 4 理论力学 5 材料力学 6 流体力学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电工电子技术 9 工程经济 共120题,每题1分 这几部分中“1 高等数学”的比重是其他部分的两倍,其余各部分分值差不多。也就是说高等数学有20+道题,其他部分分别10+道。 公共基础整体比较容易,是拿分的重点,每门课程都只是最基础的知识点和题目。少有几道稍微复杂点的,用个排除法、联想法之类的也能蒙 个8、9不离10。关键是要把复习的面铺开,深度可以不必刻意追求。其实书中有些章节太过复杂的便可先略过,有时间的话再看也可。 对我个人而言,流体力学基本完全放弃(完全没学过,加上耳闻那是一本天书),只是看了一下基本公式,也没什么理解。剩余两大力学稍难 一点也有点头疼,但整体来说感觉蒙的不错。 这里重点想说的有3点。 第一:不要指望考场上发的那本《考试用书》,基本上没用,《考试用书》上的的公式都很简单也很少,而且没有注解,该熟悉该记的东西还是要提前复习好。 第二: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弃相应章节,以便有重点地复习。但由于题目确实比较基础,建议放弃的部分尽量少。留有相对充裕的时间静心看书才是正道。 第三:我在7月中上了天大办的注册电气基础考试培训班,收益比较大,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考虑上一下。虽然我也总是逃课,但不得不说公共基础部分的老师们还是很有水平的(重点压题压得很准的说,据说公共基础一直是天大老师出题,这也就难怪喽)。下午考试的专业基础考试,辅导班就不灵了,作用只能是帮助大家回忆本科时的知识。感觉就是容易的不屑一听,要逃课;难的听不懂,也要逃课,呵呵。诚心推荐,绝无广告之意。 再说下午的专业基础考试吧: 10电路与电磁场 11 模拟电子技术 12 数字电子技术 13 电气工程基础

注册电气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区别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613213.html,/%D7%A2%B2%E1%B7%D6%CE%F6/blog 电气工程师是国家颁发的,是执业资格证,全国通用;电气工程师是从事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事部、是建设部、劳动部门发的只在单位间承认才通用;注册电气工程师每年考一次,从事电气设计一年可以考基础考试,四年才可以考专业,两门都过了才能拿资格证,从事八年的可以免考基础课。分为供配电专业和发输变专业两种。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 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 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

注册电气工程师初级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 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报考条件

2011年度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或相近专业(指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2、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小时;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分2个半天进行,每个半天均为3小时。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

参加基础考试或专业考试的考生应分别在当次考试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基础考试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小时;基础考试上午为统一试卷,下午为分专业试卷。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分2个半天进行,每个半天均为3小时。专业考试均分为2天,第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 供配电基础 上午段: 高等数学24题流体力学12题 普通物理12题计算机应用基础10题 普通化学12题电工电子技术12题 理论力学13题工程经济10题 材料力学15题 合计120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下午段: 电路与电磁场18题 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12题 电气工程基础30题 合计60题,每题2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 上、下午总计180题,满分为240分。考试时间总计为8小时 供配电专业 1. 考试科目 (1)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 (2)环境保护 (3)安全 (4)节能 (5)负荷分级及计算 (6)10KV及以下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7)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设置 (8)短路电流计算 (9)电气设备选择

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12

第六章短路电流计算 1、考试大纲要求 6.1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6.2熟悉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应用; 6.3熟悉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及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304、IEC 法短路电流计算的例子 ①、通过变压器馈电(单电源、单回路)【例题】:电网标称电压V U 380n =,Hz f 50=低压系统,短路点远离发电机。设备参数如下: (1)电网:标称电压10KV ,节电Q 短路电流初始值KA I Q 10k ='';(2)变压器:KVA S T 630r =,KV U THV 10r =,KV U LV 4.0r =,%4k =N u , KW P 3.6k =; (3)低压电缆L :YJV4×240,长度10m ;求

②、通过变压器馈电(单电源、多回路) 已知变压器分裂运行,电网标称电压V U 380n =,Hz f 50=低压系统,分别求1k ,2k , 3k 点的短路电流k I ''和p i ,短路点远离发电机。设备参数如下: (1)电网:标称电压10KV ,节电Q 短路电流初始值KA I Q 10k ='';

(2)变压器:KVA S T 630r =,KV U THV 10r =,KV U LV 4.0r =,%4k =N u , KW P 3.6k =; (3)低压电缆:YJV4×240和YJV4×70; (4)架空线路:标称截面50mm2,铜,长度50m 。 解题步骤: ㈠、求各元件参数 I )电网:由配四4.2-3,电网经过变压器向短路点馈电,归算到变压器低压侧的Qt Z 2 k n 2k n Qt 313???? ??''=''=H L Q Q N Q Q U U I cU t I cU Z 代入数据得到Ω=?? ? ????=m 016.1104.0103101.12Qt KA KV Z 35KV 以上,视为纯电抗,Q Q X Z j 0+=;本题10KV ,Ω==m 011.1995.0t Q Q Z X , Ω==m 101.01.0Q Q X R 【注意】此处系统电压KV U Q 10n =,则c 查表4.1-1取值1.10;Q I k ''是电网初始短路电流,由题目给出,特别是求N t 的电压用0.4,是变压器的额定参数,高低压额定电压得来,不能用系统标称电压。 II )变压器:由配四式子4.2-5~4.2-8, Ω===m 159.1063 .0)4.0(%4%10022k NT NT N T S U u Z ;%984.0630 2.6%100k ==?=NT NT RN S P u ;Ω===m 5.263 .0)4.0(%984.0%10022NT NT RN T S U u R ;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供配电)2012年经验谈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供配电) 2012年经验谈 (供配电专业) 首先来看命题专家的高见: 注册电气考试象气势汹涌的钱江潮,推波逐浪搅乱了无数人的思考。一年、几个月的努力拼搏,只希望在拿到考卷的这一刻,心十分平静。所有的工程师经历了无数次的考场,但注册电气考试还是第一次。 在考场上有人紧张,有人埋怨,也有人笑。走出考场,有人骂娘,有人沮丧,也有人潇洒。但在我国,注册电气考试毕竟还是刚开展不久,一点也不奇怪。 有人说:考试题目太偏。 根据建筑注册考试的情况,实际上出题的专家们提供的是一个够用5-6年的题库。每年按比例抽出考题,据说今后允许每年有30%的重复概率。因此偏题不带有一般性。 有人说:考试明显有利于电力系统人员。 我国实行的是注册电气考试,不是注册建筑电气考试,因此电力系统考题较多是正常的。我在很多场合多次讲过这话,要引起广大建筑电气界的注意。 有人说:第二天下午案例分析题结果都是文字选择题,查查规范、参考书都可以找得到。案例分析题怎么是这样?大家准备了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计算、照明计算……,都没有用上。 这值得大家思考。 1、案例分析题特点: 由题干和小题组成。一个大题出二到五个小题,有单选和多选题,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小题既有逻辑关系又相对独立。 考查对较复杂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单、多选题可以是文字、数字、和图形等,考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各种能力层次。 1、因此文字案例分析题占一定比例十分正常。 2、今年第二天下午案例分析题考试有50%可选,给大家增值不少。试想明年实行必答

题时(第二天上午),案例分析题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可能趋于正常。 3、专家给案例分析题命题并未完全达到要求。我不能枉加评论,但命题专家有一些已经多年离开工程实践,有一些是学者教授,是否适合工程系列命题?再说,这次考试命题史无前例,他们也是摸着石子过河。 因此,全面地复习不应成为问题,只是要更加注重规范标准的掌握和查阅。考前一个深圳的同志打电话给我,问还有二天,怎么复习?我告诉他,不要拼命做题目了,把这么多规范理一下,便于考试使用。应该是说对啦。 A考生的经验谈: 1、按大纲要求通读复习用书,查阅有关规范。弄清概念,不必太多推敲。 2、典型案例和计算一定要掌握。 3、充分利用可选题机会(第二天下午的),所以复习知识面尽量放宽。有时电力工程问题很简单,不如做电力工程的题更合算。 4、题型要求一定要看清楚。历次考试教训多多。 一、专业考试复习重点 1、掌握国策: 1)大纲中3、4有关安全、节能及谐波防治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安全还包括接地安全;节能还包括照明节能。 2)国家规范强制性条文。 2、掌握电气工程的重点问题: 1)供配电系统有关问题; 2)选址、选型问题,如变电所选址,电器设备、电缆选型等; 3)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 3、掌握有关计算问题: 1)负荷计算; 2)短路电流计算; 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4)防雷设计计算; 5)照度计算;

注册电气工程师报考资格(新人必读)

注册电气工程师报考资格(新人必读)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京人发[2003]57 号)文件精神,从2003 年5 月1 日起,国家对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统一规划。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证书》,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北京市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纳入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统一管理。 一、组织领导 北京地区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工作,由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北京市人事局负责考务管理和资格证书颁发工作,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考前培训和注册管理工作。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事发电、输变电、供配电、建筑电气、电气传动、电力系统等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考试时间及科目设置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分 2 个半天进行,各为4 小

时;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分 2 个半天进行,每个半天均为3 小时。 基础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只允许使用统一配发的《考试手册》(考后收回),禁止携带其它参考资料; 专业考试为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携带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专业规范、参考书和复习手册。 四、报考条件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二)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 (三)符合报考条件第(一)条规定的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 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 年。 (四)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 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 3 年。

新人必读文件-注册电气基础考试大纲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 一、高等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1.7.向量分析 1.8.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 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电气注册工程师基础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上午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三大力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电气技术基础(包括电路,数电,模电),信号处理基础,工程经济,法律法规; 下午包括电路,数电,模电以及电气工程基础。 参考书: 《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复习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复习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指导书(专业基础)》2007版电力出版社;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上)复习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复习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公共基础部分》;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习题与解答公共基础》;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部分》;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习题与解答专业基础》; 《200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冲刺习题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 《200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精讲精练专业基础》建设部考试中心专业基础视频指定教材; 《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问答》;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基础知识问答》; 这些都可以,建议去淘宝上买两本天津的,加真题就可以了,最好电子版,便宜些,电子书加真题才20多块钱,书就要100左右了!

天津大学出的《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上)复习教程》,这本书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一本辅导教材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复习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辅导丛书电气与信息技术基础》,这本书是执业资格考试中心编的,不买它的书会吃亏的

2017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全真题及答案

2017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全真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分为: A.国家、行业、地方三级; B.国家级、行业和地方级二级; C.不分级; D.国家和行业级,地方级二级。 答案:D 2.以下对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只评价项目本身的财务指标; B.除A外,还要评价对当地财政的贡献; C.除A外,还要评价对环境的影响; D.除A, B, C外,还要评价对宏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D 3.凡是向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地区排放废气、废水的电气工程,环保治理的措施应执行: A.国家排放标准; B.地方排放标准; C.行业排放标准; D.以国家标准为主,参考地方标准。 答案:B

4.采用非导电场所防护作为间接接触防护措施时,在规定的条件下,对标称电压不超过500V的电气设施,绝缘地板和墙的每一测f点的电阻不得小于以下值: A.20kΩ; B.30kΩ; C.40kΩ; D.50kΩ。 答案:D 5.医院按医疗电气设备与人体接触状况的场所分为0, 1, 2组场所。采用TT系统时,1组和2组在采用自动切断供电保护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 B. ; C. ; D. 。 其中:Ia—保护电器的动作电流,A; RA—保护线和接地极电阻之和,Ω; ZS—包括相线和PE线在内的故障回路阻抗,Ω。 答案:B 6.在采用SELV(安全特低电压)防护做为电击防护措施时,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 A. SELV电路的电源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 B. SELV电路与其他电路实行电气隔离; C.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接低压系统保护导体上; D.插座不能插入其他电压的插座内。 答案:C 单选题 1.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分为: A.国家、行业、地方三级; B.国家级、行业和地方级二级;

最新注册电气工程师大纲(专业基础部分)汇总

2011注册电气工程师大纲(专业基础部分)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 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 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