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的位置怎么定位啊
八髎穴详解

八髎穴详解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
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
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
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
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取穴法〕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取穴時,以食指按在小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园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八髎的体表定位:1. 先确定次髎--即S2骶后孔:在髂后上棘内下方1.3--1.5CM,正中线旁开2CM。
孔径0.8CM,刺入深度2cm。
可用银质针导热。
2.再定上髎-----即S1骶后孔:在次髎上2cm、正中线旁开2.5cm左右。
孔径1cm,针刺深度2.5cm。
3.依次定中髎---即s3骶后孔:在次髎下2cm,正中线旁开1.5cm左右。
孔径0.6cm,针刺深度1.5cm。
4.最后定下髎---即s4骶后孔:在中髎下1.5cm,正中线旁开1cm左右。
孔径0.5cm,针刺深度1cm。
操作方法〕毫针针刺或加灸法。
患者伏臥位,取准双側次髎穴,常規消毒后,用30号毫针刺入2—3寸深,当病人小腹內有沈胀或酸麻感時,用小幅度泻法捻转毫针,留针20一30,留针期间行针l一2次。
对寒凝型痛經可加灸收效更速。
〔适应症〕痛经。
气滯血瘀、寒湿凝滯、气血虛弱之痛经。
〔释义〕次髎穴,髎同窌,骨之空隙,此指骶骨后孔。
八髎 -治疗妇科,男科的要穴

八髎-治疗妇科,男科的要穴①什么是八髎八髎(liáo)位于膀胱经上,位于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左右共八穴,故名。
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脊椎两侧各四个,总共八个,故称八髎穴。
髎,孔隙也。
武国忠医师在他的《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中,是这样阐述八髎的作用的: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
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
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
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
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上髎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腰痛。
次髎穴: 取穴方法次髎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中髎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次髎穴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下髎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当中髎穴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腹痛,便秘,小便不利,带下,腰痛。
② 为何要搓八髎八髎穴位于人体腰部的膀胱经上,这个部位恰好是人体骨盆的位置,人体的大部分生殖泌尿系统都在于此。
很多的女孩子爱穿低腰裤,结果,这个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导致这块地方的脂肪肥厚(详见下图),而且很硬,用手根本就捏不起来,一捏会感觉酸痛难忍,像这种情况,说明内部组织已经发生了粘连,必须通过按摩、拔罐等方法,将粘连的部位分离开来,而搓八髎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髎穴位里面重要的一穴,学会以后就不怕了

髎穴位里面重要的一穴,学会以后就不怕了关于《髎穴位里面重要的一穴,学会以后就不怕了》,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髎穴很多人都不认识,可是它是对女性最重要的一组穴道。
女性常常忽略对屁股医护,难以防止被湿寒损害,运用艾叶草艾灸穴位八髎穴能够推动基础代谢,排出来内毒素,改进身材,增强抵抗力。
可是八髎穴远远地不止这好多个功效,接下去就为大伙儿科谱有关八髎穴的部位及使用方法主冶,学好以后就能处理许多女士所担忧的病症了。
八髎穴别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上下共八个穴道,各自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内,统称“八穴”。
八髎便是八个穴道: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因此称为“八髎”。
关键医治我们腰骶部病症、弯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畅、月经不调、小腹痛、盆腔炎等症状。
八髎穴位对我们身体下身的病症,有非常好的医治和防止功效,非常是泌尿泌尿系统层面的问题,并且对腰部病症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八髎穴并不是一个穴道,它是一组穴道,因此统称一起就叫:八髎穴,有八个点,左侧四个右侧四个,分成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恰好是在我们腰骶的位置。
八髎穴中的“髎”一般来讲在身体之中穴道以“髎”来取名的,那样的穴道一般来说便是一些骨缝换句话说有孔的部位上才称之为髎,并且这一孔是较为深的。
例如像身体上一些穴道:肩髎、天髎全是骨骼上中的骨缝或是是骨骼上关键的标示。
一般在骨缝上的穴道都叫“髎”穴。
腰骶上的八髎穴就刚好在我们腰骶的骶骨分排着,左侧有四个,右侧有四个称为骶神经孔。
八髎穴的部位应当怎么找:站立位或是俯卧位时,爬躺在床上,腰部肌肉上边显著有两个凹痕,便是美人窝,八髎穴坐落于美人窝向下里侧,刚好是骶骨所属的部位。
假如找不着美人窝,能够找髂后面再上嵴,简易而言便是门把放进裤带上(平常系裤带的地区),从这一部位略微向下一点,用力去找,能够寻找一个圆形的骨性突起,在它和背部的正中心线中间的中点便是上髎穴的部位,用力四指一放,就把四个穴道都找到。
八髎穴:八髎穴位位置图片

八髎穴:八髎穴位位置图片八髎穴是一组穴位的习惯称呼。
包括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穴”。
【定位】在足第二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点。
【取穴】患者正坐直腿或仰卧位取穴,在足第二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点。
【参考穴位图】穴位定位所用的“寸”和我们日常的概念不同,而是指的“同身寸”,什么是同身寸?八髎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八髎(liáo)位于膀胱经上,位于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左右共八穴,故名。
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脊椎两侧各四个,总共八个,故称八髎穴。
髎,孔隙也。
八髎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
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
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命门、肾俞、志室在腰部横向同一条线上。
搓八髎是治疗妇科男科之要穴。
八髎穴定位、功效、按摩方法视频:口诀云: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强腰身。
小趾归属膀胱经,泌尿疾病可医治。
第四趾节通胆经,便秘胁痛奉效奇。
中医有句:“脚为肾之根”,《儒门事亲》曰:“肾主两足”。
俗语云:“脚为树根身为干,泉水滋润树茂盛”。
通过这种方法治腰疼效果极好。
我是用手背来回上下揉搓,抹点橄榄油,搓的面积尽量扩大到整个后腰部,从命门、肾俞、志室开始,一直到八髎,甚至长强。
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
命门、肾俞、志室此三穴为肾精和元气聚集之地,按摩搓揉此处,可以补充元气,滋养肾精。
从而令女人身体强壮,气血充足。
命门五行属火,女人要想身体好,永远不显老,就需要命门之火不停燃烧,使肾水保持温暖畅通。
肾俞是肾的直接代言人,跟肾一样,五行也属水。
另外,凡是妇科病、肾系统疾病,在肾俞处都有压痛点。
志室是藏肾精的宫殿,五行属土。
肾水没有土的藏纳,便会泛滥成灾,女人身体的毛病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八髎的定位方法

八髎的定位方法
一、八髎的概述
八髎,又称八髂,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区域,位于腰部两侧,髂前上棘至骶骨尖端的弧形连线的中点。
它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调节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功效。
八髎穴位的正确按摩可以缓解腰痛、腰酸等症状,对于生殖系统疾病、尿频、便秘等疾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二、八髎的定位方法
1.骨盆定位法:站立或仰卧,以髂前上棘与骶骨尖端的连线为横坐标,以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连线为纵坐标,交叉点即为八髎穴位。
2.手指触摸法:仰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沿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连线向下触摸,找到凹陷处,即为八髎穴位。
3.图像识别法:可用X光片或CT扫描图像,通过观察骨盆部位的解剖结构,找到八髎穴位的位置。
三、八髎穴位的按摩技巧
1.按摩手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指腹按压八髎穴位,力度适中,以感到酸胀为宜。
每次按摩1-2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2.按摩顺序:先按摩一侧八髎,再按摩另一侧。
按摩时,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
四、八髎在日常保健中的应用
1.缓解腰痛、腰酸:长时间站立、久坐或腰部劳累时,可以按摩八髎穴位,缓解腰部不适。
2.防治生殖系统疾病:按摩八髎穴位对女性月经不规律、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男性前列腺疾病、阳痿、早泄等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改善消化系统:按摩八髎穴位可缓解便秘、腹泻、胃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五、总结
八髎穴位是中医经络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和按摩技巧,可以起到缓解腰痛、腰酸,防治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作用。
(原创)人体穴位一腰部背部(12)八髎穴

(原创)人体穴位一腰部背部(12)八髎穴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穴位对我们人体下半身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特别是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而且对腰部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期节目程凯教授将给我们详细介绍八髎穴位位置图及作用。
【八髎穴位位置图】【图解八髎穴位的位置】;八髎穴不是一个穴位,它是一组穴位,所以合称一起就叫:八髎穴,有八个点,左边四个右边四个,分为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正好是在我们腰骶的部位。
八髎穴中的“髎”一般来讲在人体当中穴位以“髎”来命名的,这样的穴位一般来说就是一些骨缝或者说有孔的位置上才称为髎,而且这个孔是比较深的。
比如像人体上一些穴位:肩髎、天髎都是骨头上大的骨缝或者是骨头上重要的标志。
一般在骨缝上的穴位都叫“髎”穴。
腰骶上的八髎穴就恰恰在我们腰骶的骶骨分排着,左边有四个,右边有四个叫作骶神经孔。
八髎穴的位置怎么找直立位或者俯卧位时,爬在床上,臀部肌肉上面明显有两个凹陷,就是美人窝,八髎穴位于美人窝往下内侧,恰恰是骶骨所在的位置。
如果找不到美人窝,可以找髂后上嵴,简单来说就是把手放到腰带上(平时系腰带的地方),从这个位置稍微往下一点,用手去找,可以找到一个圆形的骨性凸起,在它和背部的正中线之间的中点就是上髎穴的位置,用手四指一放,就把四个穴位都找到了。
【穴名解说】;【按摩八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八髎穴位对我们人体下半身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特别是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
2.对腰部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揉腰骶,促进腰部的气血通畅,对老年人的保健有非常关键作用和意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人体的脏腑器官出现疾病往往是通过穴位的异常表现出来的,人体都有哪些穴位,又主管哪些器官呢?怎样按摩穴位可以祛除疾病呢?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普通人来说,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给自己治病吗?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程凯将为您讲解人体主要穴位的自助按摩方法。
在我们人体项背底部分布着八个经穴,它对腰部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期节目程凯教授将给我们详细的介绍。
临床实操八髎,你扎进去了吗?

临床实操八髎,你扎进去了吗?作者:真真自从小编被扎了八髎亲身体验了“虚其心实其腹”的感觉,就想亲手扎扎八髎。
但臀部那一片平台,下手无门啊。
因此小编处心积虑地观摩、请教和研究,最终整理出扎八髎的诀窍。
【八髎的解剖】先来看看解剖位置,八髎大家都知道,骶骨上的八个洞洞,它们从上到下依次是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
(图片来自3DBODY APP)可是,光看上面的图还是无从下手的,覆盖上皮肤你就认不出来啦~虽然针灸书上写的明明白白四髎的定位,但是只看此书你铁定不会扎的。
(图片来自3DBODY APP)其实,实际操作中,扎八髎是从下往上针的,因为下面的穴位好定位。
还是来看这张图吧,三个箭头围绕的是骶骨裂孔,小编学习了郑卫东教授和胡追成博士的经验,并研究了骶角部位的局部解剖后发现,你只要知道体表臀裂处就是图上骶骨裂孔下缘,因此你可以假想平臀裂旁开一横指(同身寸)为一个虚拟进针点。
此处往上一横指就是下髎。
(图片来自3DBODY APP)第一针定位清楚,后面的就好扎了。
你看孔与孔之间大概是一横指的具体,只要往上走一横指左右的距离就可以。
但是有些人的八髎,略微有些呈倒八字形,因此越往上进针点可以比前一针略往外一点点。
此外越往上,骶孔有一定的倾斜度,因此要扎进骶孔的深部,就算扎入孔后,也可能需要调整角度,至于如何调整角度小编在这里卖个关子,大家多实践就知道了。
下面这张图来自胡追成博士,左侧平臀裂的黑点为假想进针处,由此往上四针为八髎,而右侧是贴骶尾骨边缘进针的,并不是八髎穴。
【针具的选择】0.3*75MM的毫针,一定要用75MM的毫针,才能扎到(新)八髎的深部。
由于臀部肌肉相对丰厚,1寸或1.5寸的毫针可能并未扎入孔中。
【在这个部位扎针安全吗?】基本安全,你也看到第一张解剖图啦,要么扎到孔里,要么就被骶骨挡住,扎不进去了。
【治疗范围】根据经络的近治原则,八髎穴可以治疗男女生殖泌尿系统的问题。
此外八髎是骶神经后支通过骶后孔出体表的部位,对骶神经损伤效果好。
八髎穴取穴方法

八髎穴取穴方法
解剖标志一髂后上棘
.髂后上棘一髂嵴是髂骨翼的上缘,其后端的突起是髂后上棘。
附图如下:
解剖标志-骶管裂孔、骶角
.骶管裂孔一从尾骨尖,沿中线向上的凹陷,即为骶骨裂孔,这是骶管向下开口的裂孔,形状不规则(即体表臀裂的起点).骶角﹣骶管裂孔两旁触摸绿豆大的骶角,是第5骶椎的一对下关节突形成的结构。
附图如下
从下髎开始,定位八髎穴
.取俯卧位
.骶角是骶部较容易准确触及的骨性标志。
.于骶角外上方触摸一个凹陷,即下髎穴。
中髎穴定位法
.取俯卧位
.以髂后上棘与督脉垂直连线为底边长,向下作一等边三角形,此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处的凹陷,即为中髎穴。
次髎(上髎)定位法
取俯卧位,取髂后上棘与骶管裂孔顶点的连线,这条线的中点处,即为次髎穴
.次髎外上方1cm多处,揣摸上髎穴的凹陷。
附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