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三大文物便可了解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讲解词解读

消失与复活——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讲解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天津博物馆,我是天津博物馆的志愿者***,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走入神秘的古蜀王国,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探宝之旅。
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发掘是20世纪和新世纪开篇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石器、象牙等,内涵深邃、风格特异。
此次展览也是天津博物馆在本年度引进的一次高规格外来展览,各位观众能够足不出户欣赏到我国古蜀文化的发展脉络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展览将展出156余件珍贵文物,全程展线分为三星伴月和金沙遗珍两大部分。
请大家随我首先来近距离观赏一下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的神庙秘宝。
诗仙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在中华文明演进中,古蜀王国确实像障碍重重的蜀道一般始终为神话传说所遮蔽,难以还原真实面目。
直至1929年春,广汉农民燕氏父子在劳作中意外发现了一坑数量庞大的精美玉石,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无心之举竟拉开了持续近八十年的三星堆考古序幕。
(结合有关发掘现场的展览图片进行指示)标注“*”为重点讲解器物(器物尺寸以厘米为单位)第一部分三星伴月——三星堆古蜀王国神庙秘宝序厅部分:铜立人像*高262,人像高172,底座高90,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这尊铜立人像通高达2.62米,由人像与底座两部分组成,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现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精品。
立人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与底座两部分。
人像浓眉直目,高鼻阔嘴,肃穆中带着威严和刚毅。
头戴饰有兽面纹和回形纹的花状高冠,身着三层窄袖半臂式右衽上衣,内衣后裾下垂如燕尾。
衣服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肩佩方格纹带饰。
人像双臂抱握于胸前,双手环握中空。
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
铜立人像基本采用写实手法,其高矮、比例及动作均与真人相仿,但人像的眼、耳、手部较为夸张,可能是借此来强化其超凡的能力。
三星堆文物介绍

三星堆文物介绍一、三星堆的背景三星堆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境内,是一座距今约4000年的古遗址。
这个遗址最早被发现于1929年,但真正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在1986年发掘出的大量文物。
这些文物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使得三星堆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三星堆的特点三星堆是一个大型的城址遗址,据考古学家推测,当时的三星堆是一个重要的祭祀和宗教中心。
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彩陶、玉石等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表明了当时的文化发达程度,还揭示了古代祭祀和宗教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三星堆文物的种类1.青铜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庞大,品种繁多。
其中最著名的是青铜人像,这些人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被认为是古代人工雕塑的杰作。
此外,还有青铜器中的青铜器锣、青铜器鼎等,这些青铜器体现了古代人们工艺水平的高超。
2.彩陶三星堆的彩陶数量也非常丰富,彩陶是古代人们用大量的彩色涂料装饰的陶器。
彩陶器的造型多样,有壶、罐、鼎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星堆彩陶壶,这些壶造型精美、色彩鲜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玉石器三星堆出土的玉石器种类繁多,包括玉璧、玉圭、玉璋等。
这些玉石器精致典雅,被认为是古代社会中贵族地位的象征。
玉石器的发现不仅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等级和权力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玉石的崇尚和追求。
四、三星堆文物的意义1.文化研究价值三星堆文物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宗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的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2.艺术欣赏价值三星堆文物的精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了艺术品市场中备受追捧的对象。
无论是古代青铜人像的造型,还是彩陶器和玉石器的独特工艺和鲜艳色彩,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3.旅游推广价值三星堆作为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文物被展示在博物馆中,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好奇心,还能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五、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三星堆的文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从各三星堆出土文物看神秘的古蜀文明——以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

从各三星堆出土文物看神秘的古蜀文明——以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铜纵目面具为例发表时间:2019-12-27T14:53:11.1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王姬[导读] 本文将从世界瞩目的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中选取其中三例较为典型的器物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以及铜纵目面具,在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通过揭示这三个器物象征着的古蜀文明中的“树崇拜”、“手崇拜”、“眼崇拜”,努力探寻这些器物背后代表的古蜀文明的奥妙所在以及古蜀文化的特点在这些文物上的体现。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摘要:本文将从世界瞩目的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中选取其中三例较为典型的器物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以及铜纵目面具,在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通过揭示这三个器物象征着的古蜀文明中的“树崇拜”、“手崇拜”、“眼崇拜”,努力探寻这些器物背后代表的古蜀文明的奥妙所在以及古蜀文化的特点在这些文物上的体现。
关键词:三星堆青铜器;蜀文明;图腾崇拜绪论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以来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最大的贡献在于,用自身的存在昭告世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等,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被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下面我们将从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铜纵目面具这三例具有典型意义的文物出发,发现它们身上所蕴含的古蜀文化的因素。
一、巴蜀文化与古蜀文明巴蜀文化包括巴文化与蜀文化,其中的巴文化以重庆为地域中心,蜀文化则是由三个古族组成。
巴蜀文化即巴和蜀两个地域的文化性格记忆融合在了一起,形成刚柔相济、阴阳相和的一个共同体。
从文献记载来看,巴、蜀交融已是战国之后。
在战国以前的文献里,巴和蜀一直都是分开指称的,殷商甲骨文中也是并没有巴蜀连称,《左传》里有巴子、巴国,但没有蜀国,只有个“蜀”字,却指的是山东某地地名。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介绍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介绍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有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青铜神树和青铜大立人。
青铜神树是在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的文物,共有八棵,其中一棵修复完整,高达396厘米,是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
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树枝上分别有两条果枝,果托硕大,全树共有九只鸟站立在果枝上,而一条龙则延伸于主干旁侧。
在古代,青铜神树被认为是通往神灵的象征,体现了古蜀人与神灵的沟通和崇拜。
青铜大立人被誉为“世界青铜像之王”,是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身高180厘米,通高262厘米,重180公斤。
四川三星堆遗址的文明瑰宝

四川三星堆遗址的文明瑰宝四川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是中国考古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个遗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因其出土的大量文物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三星堆遗址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以及出土文物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三星堆遗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址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
遗址占地约400多万平方米,是一个庞大的古代城市遗址。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二、文化特点1. 神秘的青铜文化三星堆遗址的最大特点是其丰富的青铜文化。
出土的青铜器包括器皿、器具、武器等,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2. 独特的人脸文化三星堆遗址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出土了大量的人脸文物。
这些人脸文物包括青铜人脸面具、陶瓷人脸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些人脸文物被认为是古代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表达,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独特的艺术形式。
3. 神秘的祭祀文化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大量与祭祀有关的文物,如祭坛、祭器等。
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的丰富内涵。
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
三、出土文物的重要性1. 丰富的历史信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2. 艺术价值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文物的制作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审美追求。
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文物的出土,使我们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三星堆古代文明的宝藏之地

三星堆古代文明的宝藏之地三星堆,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龙头石刻的地方之一。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堆积文化遗址,也是古代文明的宝藏之地。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线索,更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星堆古代文明的宝藏之地,主要表现在其丰富多样的文物中。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里出土的文物主要有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精美绝伦,工艺高超,充分展示了古代人们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水平。
青铜器中的青铜人像、青铜器械等,不仅形态各异,而且构思新颖,是研究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
除了青铜器外,三星堆还有大量精美的玉器。
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文明的瑰宝”。
三星堆出土的玉器细腻典雅,色彩鲜艳,图案瑰丽多彩。
比如,出土的玉瑗、玉佩、玉器圆盘等,都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玉器加工技术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
这些玉器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更说明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和理解。
在三星堆的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骨器。
这些陶器和骨器多样形态,品种繁多,代表了古代人们的生活面貌和社会文化。
陶器中的陶罐、陶盆、陶壶等用于贮存食物和饮水,反映了古代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农业文明。
而骨器则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狩猎和渔耕生活,以及他们对祖先的崇拜和尊敬。
除了上述文物外,三星堆还有其他各类文物,如石器、木器等。
这些文物都在不同程度上记录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变迁。
它们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制度,更为我们解读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
通过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研究,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从这些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宇宙的思考。
同时,这些文物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证据。
三星堆古代文明的宝藏之地,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丰富内涵,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的命名,是基于 1933 年至 1980、1981 年的假设干次考古检查和挖掘所获资料。
自 1933 年光西大学博物馆葛维汉、林名均首次挖掘,直到 1949 年今后才对三星堆一带张开科学的考古检查与挖掘。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等于 1956 年、1958 年、1963 年、 1964 年和 1980 年 5 月在这一带进行过考古工作,当时称这一带的古原址为中兴古原址 (因原址位于广汉县中兴公社范围 )。
1980 年 11 月至 1981 年 5 月,四川省文管会、省博物馆和广汉县文化馆在三星堆进行挖掘,获取丰富的资料,发现房屋基址 l8 座、灰坑 3 个、墓葬 4 座、玉石器 110 多件、陶器 70 多件及 10 万多件陶片。
年代上限距今 4500± 150 年,大体连续至距今 3000 年左右,即重新石器时代后期至相中间原夏、商时期。
依照三星堆原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域分布较广,又拥有一群差异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特别器型,发掘者建议将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为 "三星堆文化 "。
尽管当时还没有预料到三星堆文化会在日后产生重要影响,以致会由此改写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但作为一个古文明命名, "三星堆文化"这个名称,今后便正式出此刻中国考古学文化的行列之中,并日益获取中外学术界的公认。
在 1980 年今后的屡次挖掘中,三星堆原址考古获取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其中最具震撼力的发现是 1986 年夏接踵发现的两个 "祭祀坑 " 和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挖掘并确认的三星堆古城址的东、西、南三面城墙。
大批考古新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引起了 " 三星堆文化 " 看法的张开演变。
从文化内涵上看, 1986 年以前所提出的三星堆文化看法,平时把它作为初期蜀文化看待,还认识不到它是一个古代文明的看法。
透过三星堆的一个或者多个文物想象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写一篇三百

透过三星堆的一个或者多个文物想象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写一篇三百【编者按】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将公众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到考古活动上来了。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考古学是什么?考古发掘是怎么进行的?考古学的研究有可能回答哪些问题?……带着如许疑问,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组织“考古新识”系列,邀请校内外历史考古文博领域的相关学者撰文,以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为契机,与读者一起进行一次考古之旅,以期透过对考古发现的观察,认识考古发掘观念与技术的发展变化,更是能触摸到考古学工作与研究的价值。
以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员的文章《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角度认识三星堆考古发现》。
当然,由于这些考古发现超出了我们对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传统中国古代文化和出土文物的一般认知,比如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缺乏偶像崇拜和神像制造传统,公众依据自己的朴素经验、一般认知和想象来做出自己的推测和解读,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如有专家所说,我们不能因为一种古代文明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就认为它是外星文明或外来文明。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和研究的深化,我们将逐渐认清它的来龙去脉,对它的解读也会越来越科学、合理。
在现有的条件下,对于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我们如何做出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合乎逻辑的合理解读?首先,如果存在可的古代文献记载,可以为我们提供科学的解读依据。
可惜的是有关四川盆地早期历史记载的文献《华阳国志》成书晚,充满了大量神话传说性质的记载。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茫”,虽然这些传说可能有某种真实历史的影子,但我们很难依据该书所记载的历史对三星堆考古发现做出科学、准确的解读。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科学地解读三星堆考古发现,我们认为必须将这些发现置于其所处的时空框架、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之中去分析研究,即情境分析法,而不是脱离时空框架的天马行空的想象。
这也是专业考古学家与一般公众的思路差异。
人类的文化创造是复杂的,不同的自然、文化环境可能出现相似的文化现象,相似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功能与性质,解读古代文化遗存离不开它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
三星堆的青铜器可以用高、大、奇、特四个字概括。
“高”是指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和青铜神树而言,大立人像高达260.2厘米,可堪称“东方的青铜巨人”,残高396厘米的青铜神树也是在世界上同时期发现的最巨大的“参天大树”;“大”,是指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不仅形体普遍大,其整体造型都非常的大气;“奇”,是指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很奇特,如青铜人头像、面具很少属于写真,大多以夸张、抽象的奇特手法表现;“特”,是指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有许多的特别之处,如人首鸟身的人物造型、纵目人面像、人身鸟足等造型都显示出与世不同的特别之处。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面具的造型也各具特色。
所谓特色,是根据当时社会特征、文化特征及其宗教意识形态诸方面的特征而塑造的。
在这些造型中,有反映巫师形象的,有表现武士形象的,有表现威严不可侵犯的,有作跪拜的,有戴黄金面罩等等。
这些不同的人物显示出不同的性格、表情和所出的不同地位,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体现了三千多年前蜀人的精神面貌、政治状况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造力。
陶器
一般来说,在考古学中,陶器是判断一种文化的地域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器来看,三星堆遗址的陶器种类有:圈足豆、小平底陶罐、尖底罐、双耳罐、高领罐、鸟首、马首、羊首把勺、高柄豆、盉、酒瓶、弧、杯、碟、盘、圈足盘、瓮、缸、长颈壶、器盖、三足形炊器等。
在这些器形中,以小平底陶罐、高柄豆、圈足豆、鸟头把勺、三足形炊器、尖底罐、长颈圈足壶为常见的器形,也是最富有特点的器形,其造型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三星堆文化的陶器器壁多转折变化。
陶器的附件如耳、鼻、鋬、把、足、纽等,不仅装置位置得当,使用方便灵活,而且形象多样,富有装饰性和艺术性,既实用又美观。
这是三星堆文化陶器的亮点。
玉石器
三星堆出土的玉石器主要有装饰、武器工具类和礼器类,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玉璋,其形
式多种多样,形体有大有小,小的仅几厘米,大的一百多厘米。
尤其是牙璋端部不同的“牙尖”完全体现了与众不同的形式最具地方特色。
另外在仁胜村墓地发现的涡旋状玉器也具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