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一、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和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其重视。
本文将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及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销量和覆盖领域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2.产业链逐渐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整车制造的完整闭环,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协同发展,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技术水平稳步提升: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设施等关键领域,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4.政策支持推动明显:我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购车补贴、减税等,政府引导和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产业的发展。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分析1.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私人消费市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2.产业链将更加完善: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进一步优化,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条。
3.技术水平将持续提升: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将持续加大,预计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设施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4.政策支持将进一步加强: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推动产业的发展。
四、对策和建议1.加大研发投入:我国应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设施等方面,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2.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政府应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策略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策略在当今社会,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以电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具有节能减排、降低噪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显著优势。
从市场前景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呈现出一片光明的态势。
首先,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如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充电设施建设等,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在中国,政府不仅提供了丰厚的购车补贴,还制定了严格的燃油车排放标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其次,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出行的意识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以减少个人的碳足迹。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也在不断提升,逐渐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出行需求。
例如,一些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车型在加速性能、智能化配置等方面甚至超越了传统燃油汽车,吸引了更多追求科技和品质的消费者。
再者,技术的进步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高,充电时间缩短,成本降低。
同时,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技术的应用也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更多的附加值,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充电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其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近年来充电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老旧小区,充电设施仍然短缺,给消费者带来了充电不便的问题。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电池成本,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售价普遍高于传统燃油汽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发展策略。
在技术研发方面,应加大投入,持续提高电池性能和安全性,降低成本。
同时,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提高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展望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展望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
伴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认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显得愈发广阔。
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直接体现。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尤其是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市场。
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20万辆,2020年即使遭受疫情冲击,销量依然保持了较高水平,2021年更是突破了30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引领者。
此外,欧美市场也在快速跟进,电动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特斯拉、日产、宝马等知名汽车制造商均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
市场需求的提升使得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达到数百万辆的规模,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动车的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
政策推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大推动力,各国政府都积极出台措施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在中国,政府不仅通过购车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还通过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推广绿色出行等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在欧洲,许多国家设置了严格的排放标准,鼓励消费者逐步淘汰燃油车,转而使用电动车。
同时,各大汽车制造商也纷纷响应,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更多的电动汽车车型,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进步是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近年来,电池技术的突破极大提高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与安全性,尤其是锂电池和固态电池的发展,使得电动车在续航和充电时间上不断缩小与传统燃油车的差距。
电动汽车的充电网络也在迅速完善,从高速公路到城市街道,越来越多的充电桩不断投入使用,为电动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充电条件。
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推动了发行新的商业模式与消费体验。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分析与预测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分析与预测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角。
新能源汽车,一般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类型。
从市场现状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这一增长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体现。
一方面,政府对于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如购车补贴、免费停车、不限行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环保出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
在技术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升,充电时间逐渐缩短,电池成本持续下降。
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得到了显著提高。
例如,一些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能够达到 500 公里以上,基本满足了消费者日常出行的需求。
同时,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从过去的几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几十分钟,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虽然各地都在加大充电桩的建设力度,但在一些地区,充电桩的数量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尤其是在老旧小区和偏远地区,充电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售价相对较高,虽然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价格有所下降,但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果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衰减过快,将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传统汽车厂商和新兴的科技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
传统汽车厂商凭借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与人才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与人才需求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看好,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全球碳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和投入。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使得其性能和续航里程逐渐达到甚至超越传统燃油汽车。
未来,在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
此外,新能源汽车具有低碳、环保、节能的特点,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有效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因此,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将逐渐提高,市场需求也会逐步增加。
在国际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支持。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严格的减排目标和法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如中国市场也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吸引了众多汽车制造商和投资者的关注。
因此,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主导方向。
二、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能源汽车人才包括技术研发人员、市场销售人员、生产制造人员等多个领域。
具体分析如下:1. 技术研发人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他们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研发经验,能够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性能。
2. 营销销售人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和销售也需要大量的人才。
他们需要熟悉汽车市场的运作规律,了解消费者需求,能够有效地开拓市场和推动销售。
此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人员来说,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的产品知识和服务意识,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3. 生产制造人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需要熟练的生产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如何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如何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展现出了诸多优势,其发展前景也备受期待。
首先,我们来谈谈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环保节能是新能源汽车最为显著的优点之一。
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或极少产生废气排放,这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以电动汽车为例,它们不依赖化石燃料,而是依靠电能驱动,能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新能源汽车也表现出色。
传统燃油汽车的内燃机在能量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损耗,而电动汽车的电机能够将电能更高效地转化为机械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制动时能够通过能量回收系统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虽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初始成本可能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电能的价格通常低于燃油价格,而且电动汽车的维护成本也相对较少。
电动汽车没有复杂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减少了零部件的磨损和更换频率,降低了维修保养的费用。
在性能方面,新能源汽车也有不少亮点。
电动汽车的电机能够瞬间输出最大扭矩,提供强劲的动力,加速性能往往优于传统燃油汽车。
而且,由于电机的运转相对平稳安静,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噪音较小,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了更舒适的驾乘环境。
再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例如,提供购车补贴、减免购置税、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
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的持续进步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电池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增加,充电时间逐渐缩短。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互联技术等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的逐渐凸显,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焦点。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得到显著提升。
2. 政策支持:全球各国纷纷出台鼓励节能环保的政策,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同时,国际环保协议的签署以及碳排放量的限制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 消费者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关注汽车的环保性能。
新能源汽车不仅具有零排放、降噪等环保优势,还能够降低燃油消耗和运营成本,满足消费者对清洁、经济、方便的出行需求。
4. 产业链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充电基础设施等多个环节,随着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产业链逐渐完善。
同时,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在加大投入,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分析1. 市场规模扩大: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已经实现快速增长。
尤其是在欧洲、中国和美国等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激增,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持续扩大。
2. 政府支持政策:各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税减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
政策的支持将大大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3. 技术进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成熟和创新,包括电池技术的进步、充电技术的提高等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逐渐增加,充电时间逐渐缩短,将提升消费者购买的意愿。
4. 成本下降: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
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运营成本更低,而且在部分地区充电成本相对较低,将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在当今社会,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以电能、氢能等替代传统的燃油作为动力来源,具有节能减排、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等诸多优势。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行业发展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
近年来,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续航里程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快充技术的进步也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例如,一些新型电池材料的研发,如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提升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驱动电机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电机能够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电机的控制技术也越来越智能化,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工况实现精确的动力输出调节。
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自动驾驶功能逐渐从辅助驾驶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轻松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车辆的智能互联功能也不断完善,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车辆与外界的信息交互,提供诸如远程控制、智能导航、车辆状态监测等服务。
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消费者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鼓励政策,如购车补贴、免费停车、不限行等,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美国和欧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同时,新兴市场如印度、东南亚等也开始逐渐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新的空间。
三、产业链逐渐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了电池生产、电机制造、整车组装、充电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
随着行业的发展,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不断加强,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上游的电池原材料供应商竞争激烈,为了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始涉足电池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4T09:22:55.43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王哲田娟
[导读] 新能源汽车又称清洁能源汽车,含混合动力、纯电动(BEV,包括太阳能)、燃料电池电动(FCEV)、氢发动机、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等类能源为动力的汽车。
王哲田娟(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在现行产业政策以及现有的汽车能源技术下,根据数据折线图的特征,选取了回归预测方法进行研究,预测我国未来石油耗尽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首先根据所收集的历年石油销量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和修正,具体分析出了现有石油的耗尽年数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的销售量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石油;发展前景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机动化水平的发展,世界资源越来越呈现出紧张状态,鉴于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且交通愈来愈拥堵,并且汽车业与许多行业紧密相关,如钢铁业等,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上市,石油资源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是政府部门以及许多行业所关心的问题。
1 新能源汽车简介
新能源汽车又称清洁能源汽车,含混合动力、纯电动(BEV,包括太阳能)、燃料电池电动(FCEV)、氢发动机、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等类能源为动力的汽车。
与使用汽油、柴油作为燃料的常规汽车不同,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一般分为4种:使用天然气、生物质燃料、煤基燃料等替代燃料作为燃料的代用燃料汽车;使用汽油、柴油或代用燃料但增加混合电动系统从而具有显著节油效果的混合动力汽车;单纯从电网取电使用蓄电池和电动系统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利用车载氢燃料电池发电和电动系统的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汽车有诸多的好处,但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比如成本,现在的电动车成本要比同级别车高出1/3,而且需要政府大力发展充电站,否则电动车的方便性也会大打折扣。
并且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75%的石油需要进口,能源问题是我国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发展缓慢,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欠缺,目前汽油内燃机仍占99%的市场份额。
在多方面的共同压力下,中国将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较快的国家,而且中国将成为最早将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市场之一,但速度相对缓慢。
2 模型建立
由于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综合的预测,而石油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下表的石油消耗数据进行回归预测,根据其折线图趋势选择线性预测,如下图:
表1
单位(百万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石油消耗量 3433.3 3449.3 3518.1 3558.7 3576.2 3611.3 3681.8 3823.7 3871 3910.9 3952.8
图1
由y=55.802*t+3336.7(1997年t=1)可以粗略的计算出在经过三十五年世界石油资源耗尽。
而根据问题二汽车保有量在2065年达到峰值,说明这之间的十多年里汽车还是在大量销售,但那时的石油资源已经耗尽,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同时适应能源缺乏的现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速度变得更快。
而且我国政府大力支持购买新能源汽车,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有力。
可以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市场越来越大,在汽车保有量达到峰值以后,近乎全部的汽车市场都将被新能源汽车所占领。
据预测,到2020年替代能源动力(含各种非纯汽油燃料和混合动力,电动及燃料电池等技术)轿车在基本场景的假设下将占整个市场新车销售量的39%,其中最有优势的替代能源动力形式为汽油混合动力,约占26%,但是在这时中国75%的石油需要进口。
由于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综合的预测,借鉴研究可得,2050到2059年汽车的销售见表2。
年度汽车预测销售量
2050 1139.63
2051 1319.36
2052 1518.41
2053 1737.74
2054 1978.27
2055 2240.96
2056 2526.75
2057 2836.58
可见,新能源汽车在以后的汽车销量中的比例逐渐增大,至最后完全占领市场。
下面对新能源汽车销售进行定性预测,新能源汽车的
销售量:Q=C+vv(x)+rp(x)
随着在汽车保有量增长率r逐渐增大下,石油消耗量增大,新能源革新技术变快,革新系数p也增大,相应的函数增大,Q增大,这样节省能源效果就会明显。
同理,在革新系数p增大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增大,但汽车保有量增长率r减小,p(x)减小,v与v(x)还是在增大,进而Q的变化不会很大。
所以,无论r怎样变化,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都会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一定阶段会得到长足的进步,逐步占领汽车市场。
近而对解决环境及能源问题做出相应的贡献。
3 模型的优缺点分析
模型的优点:根据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合理化地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折线图,并根据折线图趋势,添加了不同类型的趋势线,即运用了不同模型对汽车的销售量进行了预测,并且对最总结果进行了检验和比较,最终选择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模型。
通过对一二两个问题的分析,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微分关系,减少了数据的运用,使模型变得简单,使问题更趋于整体化。
模型的缺点:由于数据比较少,考虑的限制因素不足导致预测存在一定偏差。
4 模型的优化
虽然已经对模型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但是为了简化模型,一些影响以泥塑还是没有加以考虑。
在对销售量的预测中,没有考虑,GDP,银行利率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而且汽车数量不断的增加,城市内的总路线长一定会有峰值,单位车辆的拥有公路长度就会减小,到达一定数量以后,汽车的数量就不会在增长了,出于对这些因素的考虑可以将它们抽象为一个限制因子,用来限制销售量的快速增长。
问题二中,为了简化模型,没有对每年的汽车的损毁量做数量化的分析,这里可将保有量函数改为: x(t)=xm/[1+(xm/x1-1)e-rt]-k(t)
其中k(t)为不同年份汽车的报废车辆数,这样就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出汽车保有量的峰值。
参考文献
[1]康龙云.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石川宪二.新能源技术及其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李晓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挑战、机遇和展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肖炼.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对策:改善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