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数学核心考点总结.doc
文科高级中学考试数学重点知识点.doc

文科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文科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1.十四个必考考点:(1)集合:集合的运算;(2)复数:复数的运算或几何意义;(3)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化直角坐标;(4)算法:(5)解三角形:(6)数列:等差(比)数列的概念及运算,问法会有创新;(7)几何证明选讲:(8)三视图:综合考察多面体或旋转体的基本性质、空间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9)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或小综合,或与思维方法有关;(10)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有关的问题:小综合、问法上会有创新;(11)直线与圆:综合在几何证明选讲或极坐标、参数方程中考察。
(12)圆锥曲线:考察定义、几何性质或标准方程;(13)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主要考察利用两个原理或两个计数模型计数。
(14)函数:综合、创新。
另外,定积分、几何概型在近四年的高考中都出现了一次,也属于容易题,在今年的备考中也要加以注意。
2.除了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外,应对中档题还有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内容?(1)三角变换、正弦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最值或与解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2)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的证明、空间角的求法。
特别要注意最后一问往往是探究性问题。
(3)概率与统计:主要考察对概念的理解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导数及函数性质的应用。
与往年相比在最后一问上可能会有变化或创新。
(5)解析几何:主要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景,考察解析法的运用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
3.要得高分,肯定还要拿下一些较难的题目,较难题都考查哪些内容?(1)第8题、14题:多以几何问题或实际问题为背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常常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以及数列有关的问题。
(2)第20题主要考察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往往以组合数学的内容为依托。
通常三问,第三问难度较大(一般5分)。
文科高中生必看课外书文科高中生必看课外书精选1.《论语》2.《三国演义》(罗贯中)3.《红楼梦》(曹雪芹)4.《呐喊》(鲁迅)5.《女神》(郭沫若)6.《子夜》(茅盾)7.《家》(巴金)8.《雷雨》(曹禺)9.《围城》(钱钟书)10.《谈美书简》(朱光潜)11.《哈姆莱特》(莎士比亚)12.《堂吉诃德》(塞万提斯)13.《歌德谈话录》(艾克曼)14.《巴黎圣母院》(雨果)15.《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16.《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17.《复活》(列夫托尔斯泰)18.《普希金诗选》(普希金)19.《老人与海》(海明威)20.《泰戈尔诗选》(泰戈尔)课外必读书目文科高中生必看课外书经典1. 钱钟书《围城》2. 韩寒《青春》3.《一座城池》4. 亦舒《人淡如菊》5. 《铁屋中的呐喊》6.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7. 《雪国》8. 《活着》9. 《尘埃落定》10. 《黄金时代》11. 《绿毛水怪》12. 《欧亨利小说集》13.《长恨歌》14. 《霜冷长河》15.《兄弟》文科高中生必看课外书推荐1.《受戒》2.《曾国藩家书》3. 《百年孤独》。
高考文科数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文科数学必考知识点高考文科数学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函数与方程、几何与空间、统计与概率四个模块,下面将对每个模块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数与代数1. 整式与分式整式是只包含有限个非负整数次幂的代数式,如2x²+3x-1;分式是由多项式除以非零多项式得到的表达式,如(2x²+3x-1)/(x+2)。
必考知识点包括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式的约分和等值变形。
2.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2x+3=7;不等式是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如2x+3>7。
必考知识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
3. 指数与对数指数是用来表示乘法的重复操作,如2³=2×2×2;对数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如log₂8=3。
必考知识点包括指数与幂、对数的定义和性质。
4.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如1, 3, 5, 7, ...;等比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如2, 4, 8, 16, ...。
必考知识点包括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其应用。
二、函数与方程1. 函数函数是一个映射关系,将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都对应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如y=x ²。
必考知识点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图像、函数的性质以及常见的基本函数。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一个以x的二次多项式形式表示的函数,如y=ax²+bx+c。
必考知识点包括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最值、零点及其应用。
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是以变量为指数的函数,如y=2ˣ;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如y=log₂x。
必考知识点包括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应用。
4.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度与边长之间关系的函数,如y=sin(x)。
必考知识点包括三角函数的图像、周期性、相关性质以及应用。
高考数学文科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文科知识点总结一、函数及其图象(一)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1、映射2、函数的概念3、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4、函数的表示法(二)函数的性质1、函数值和函数的性质2、函数的奇偶性3、函数的周期性(三)函数的图象1、函数的图象2、函数的图象的性质3、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拉伸和翻折(四)函数的运算及应用1、函数的四则运算2、函数的复合3、函数的逆函数4、函数的应用(五)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概念2、二次函数的图象3、二次函数的性质二、导数与微分(一)函数的变化率与导数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2、导数的概念3、导数的计算4、导数的表示法5、导数的应用(二)函数的微分与微分中值定理1、微分的概念2、微分的计算3、微分中值定理(三)导数的应用1、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2、函数的凹凸性及拐点3、函数的图象与导数的关系三、不定积分(一)不定积分的概念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2、不定积分的性质3、不定积分的计算4、不定积分的换元法(二)不定积分的应用1、定积分的概念2、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3、定积分的计算4、定积分的应用四、数学归纳法(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2、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3、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五、平面向量(一)平面向量的概念1、平面向量的概念2、平面向量的表示法3、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二)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数量积的概念2、数量积的运算法则3、数量积的应用(三)平面向量的向量积1、向量积的概念2、向量积的运算法则3、向量积的应用六、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一)直角坐标系1、点坐标2、点的坐标与到原点的距离3、直角坐标系的方程及性质(二)参数方程及其图象1、参数方程的概念2、参数曲线的性质3、参数方程的变形七、解析几何(一)直线与圆1、直线的方程2、直线的位置关系3、圆的方程4、圆的位置关系(二)圆锥曲线1、椭圆的定义及方程2、双曲线的定义及方程3、抛物线的定义及方程(三)空间向量1、空间向量的概念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3、空间向量的向量积八、统计学(一)统计量的概念1、统计量的概念2、平均数的计算3、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二)频率分布1、频率分布的概念及性质2、频率分布的应用3、频率分布的分析及图示(三)概率统计1、概率的概念2、基本事件与必然事件3、概率的计算九、数理逻辑(一)命题与联结词1、命题的概念2、命题的联结词3、命题的等值式(二)命题的推理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等价命题3、充要条件推理(三)命题的逻辑关系与应用1、充分必要条件2、逻辑与或非命题3、逻辑连接词的运用总之,以上是高考数学文科的知识点总结,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学生们可以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三常考知识点文科数学

高三常考知识点文科数学一、函数与方程函数是高中文科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高考中,函数的性质、运算及应用是常考的知识点。
例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法则等。
同时,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也是考查的重点,如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
二、数列与级数数列是高中数学中又一核心内容,高考中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考查尤为频繁。
学生需要掌握这两种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它们的应用。
此外,级数的概念和简单级数的求和也是文科数学的一部分,如等差级数和等比级数的求和公式。
三、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解决与角和三角形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
高考中,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问题等都是考查的重点。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解析几何解析几何部分,高考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等。
学生需要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线段的中点和斜率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求解问题。
五、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在文科数学中的应用广泛,高考中通常涉及到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统计量的计算以及概率分布等。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概率计算方法,如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六、数学思维与方法高考数学不仅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这包括逻辑推理、数学证明、数学建模等。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七、综合题的解题策略综合题是高考数学中难度较大的题型,它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技巧和策略。
例如,通过画图辅助理解问题、分类讨论、转化化归等方法来简化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求解。
总结而言,高三文科数学的复习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高三文科数学知识要点总结

高三文科数学知识要点总结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奇偶性等。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特征、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标准型、顶点式与一般式、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
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与指数方程的定义与性质、对数函数与对数方程的定义与性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
4. 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图像、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三角方程的解法等。
5. 幂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幂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
6.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的变形、方程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等。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
2.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应用、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关系、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与推理等。
3. 递推数列与递推关系式:递推数列的概念与性质、递推关系式的建立与应用、递推数列求极限与求和等。
三、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1.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等。
2. 解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两角及一边求其它边、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角等。
四、空间几何与立体几何1. 空间向量:向量的定义与性质、向量的线性运算、共线、共面等。
2. 空间平面与直线:平面的一般方程与点法式、直线的三种表示方法、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
3. 空间几何体的求体积与表面积:长方体、正方体、柱体、锥体、球体等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等。
五、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运算、概率的定义与性质、条件概率与乘法定理、独立事件与加法定理等。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
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主要考察对定理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
第七,解析几何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文科数学高频必考考点第一部分:选择与填空1.集合的基本运算(含新定集合中的运算,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2.常用逻辑用语(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判定);3.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奇偶性、对称性、单调性、周期性、值域最大值最小值);4.幂、指、对函数式运算及图像和性质5.函数的零点、函数与方程的迁移变化(通常用反客为主法及数形结合思想);6.空间体的三视图及其还原图的表面积和体积;7.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角的计算、球与多面体外接或内切相关问题;8.直线的斜率、倾斜角的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线距离公式的应用;9.算法初步(认知框图及其功能,根据所给信息,几何数列相关知识处理问题);10.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理科: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正态分布、统计案例、回归直线方程、独立性检验;文科:总体估计、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11.三角恒等变形(切化弦、升降幂、辅助角公式);三角求值、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12.向量数量积、坐标运算、向量的几何意义的应用;13.正余弦定理应用及解三角形;14.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能应用简单的地推公式求其通项、求项数、求和;15.线性规划的应用;会求目标函数;16.圆锥曲线的性质应用(特别是会求离心率);17.导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定积分简单求法18.复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及几何意义;19.抽象函数的识别与应用;第二部分:解答题第17题:向量与三角交汇问题,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第18题:(文)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相结合型)(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及其数字特征;第19题:立体几何①证线面平行垂直;面与面平行垂直②求空间中角(理科特别是二面角的求法)③求距离(理科:动态性)空间体体积;第20题:解析几何(注重思维能力与技巧,减少计算量)①求曲线轨迹方程(用定义或待定系数法)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灵活运用点差法和弦长公式)③求定点、定值、最值,求参数取值的问题;第21题: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这是一道典型应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的试题,是考查考生解题能力和文科数学素质为目标的压轴题。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文科数学考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1. 代数与函数:- 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指数与对数- 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 复数与复数方程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递推数列-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3. 几何与向量:- 角的概念与性质- 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性质- 圆的概念与性质- 直线与平面的方程- 向量的定义与运算4. 概率与统计:- 事件的概念与性质-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 概率的计算与性质- 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下面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总结:1. 代数与函数:- 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高考文科数学中的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主要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
需要掌握将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整理得到方程的解,以及用图象法解不等式。
-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高考文科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需要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单调性、最值等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
- 指数与对数:指数与对数是高考文科数学中的基本知识点,涉及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求解方法,以及指数对数的换底公式等。
- 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是高考文科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与图象,以及三角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基本解、通解等。
- 复数与复数方程:复数与复数方程是高考文科数学中的较为高级的知识点。
需要掌握复数的定义、运算与性质,以及复数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一次解法与二次解法。
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高考文科数学中经常涉及到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问题,需要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相关性质。
- 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高考文科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列,需要了解递推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以及性质。
高考文科数学总知识点

高考文科数学总知识点高考文科数学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时必须考察的科目之一,它的考察对象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解题方法等等。
下面是高考文科数学的总知识点。
1.数与代数1.1 数的性质与运算1.2 代数运算与因式分解1.3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4 二次根式与二次方程1.5 高次方程与不等式1.6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2.函数2.1 函数的性质与图像2.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2.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2.4 三角函数3.几何3.1 点、直线和平面3.2 各种角的概念与性质3.3 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3.4 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3.5 圆的概念与性质3.6 空间几何4.概率与统计4.1 随机事件与概率4.2 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3 相关系数与回归直线5.数学推理与证明5.1 几何证明5.2 数学归纳法5.3 数论证明以上是高考文科数学的总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考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高考数学的重点在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解题能力的培养,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和题目的练习。
同时,考生还要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多思考、多总结,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了高效地备考数学,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理论学习要扎实。
要充分理解并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其内在的联系和运用方法。
其次,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
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提高解题的技巧和速度。
再次,注重错题的总结和订正。
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找出错因,加以总结和订正,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最后,要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强化薄弱环节。
总之,高考文科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考生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希望大家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科数学核心考点总结高考文科数学核心考点考点一: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部分一般以选择题出现,属容易题。
重点考查集合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近年的试题加强了对集合计算化简能力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并注重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与化简。
简易逻辑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直接考查命题及其关系、逻辑联结词、充要关系、命题真伪的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等,二是在解答题中深层次考查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解题过程和逻辑推理。
考点二:函数与导数函数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为载体针对性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性质、函数与方程、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和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的应用等,分值约为10分,解答题与导数交汇在一起考查函数的性质。
导数部分一方面考查导数的运算与导数的几何意义,另一方面考查导数的简单应用,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与最值等,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和中档题,三是导数的综合应用,主要是和函数、不等式、方程等联系在一起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如一些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不等式的证明等问题。
考点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一般是2道小题,1道综合解答题。
小题一道考查平面向量有关概念及运算等,另一道对三角知识点的补充。
大题中如果没有涉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可能就是一道和解答题相互补充的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或三角恒等变换的题目,也可能是考查平面向量为主的试题,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向量重点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应用,向量与直线、圆锥曲线、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结合,解决角度、垂直、共线等问题是新热点题型.考点四:数列与不等式不等式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和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通常会在小题中设置1到2道题。
对不等式的工具性穿插在数列、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解答题中进行考查.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的灵活应用,一道解答题大多凸显以数列知识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都属于中、高档题目.考点五: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一是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图与三视图;二是考查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三是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平行与垂直、求空间角等(文科不要求).在高考试卷中,一般有1~2个客观题和一个解答题,多为中档题。
考点六:解析几何一般有1~2个客观题和1个解答题,其中客观题主要考查直线斜率、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定义应用、标准方程的求解、离心率的计算等,解答题则主要考查直线与椭圆、抛物线等的位置关系问题,经常与平面向量、函数与不等式交汇,考查一些存在性问题、证明问题、定点与定值、最值与范围问题等。
考点七: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高考对算法的考查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或给解答题披层外衣.考查的热点是流程图的识别与算法语言的阅读理解. 算法与数列知识的网络交汇命题是考查的主流.复数考查的重点是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运算及运算的几何意义,一般是选择题、填空题,难度不大.推理证明部分命题的方向主要会在函数、三角、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方面,单独出题的可能性较小。
对于理科,数学归纳法可能作为解答题的一小问.考点八:概率与统计概率:由于文理选修内容的不同,有关概率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不大,试题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机动性。
重点以互斥事件、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为主,以实际应用形式出现的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对于理科,结合选修中排列、组合的知识对随机事件进行考察,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几何概型是近年来新增考察内容之一,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准确理解题意,利用图形分析问题,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统计: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基本题(中、低档题为主),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点问题是分层抽样、系统抽样、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文科试题中会出现解答题.概率与统计(理):重点以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和基本计算为主,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有时也以解答题形式出现,即以实际情景为主,建立合适的分布列,通过均值和方差解释实际问题;统计案例:主要包括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初步应用,是教材新增内容,高考中必须在试题之前给出公式后作为选择或填空题.高考文科数学复习资料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逻辑连结词;7.四种命题;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1.映射;2.函数;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充;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1.数列;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周期函数;11.函数的奇偶性;12.函数的图象;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1.向量;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实数与向量的积;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5.线段的定比分点;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8.平移。
六、不等式(22课时,5个)1.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证明;4.不等式的解法;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5.两条直线的交角;6.点到直线的距离;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椭圆的参数方程;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1.平面及基本性质;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3.平面直线;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1.直线的方向向量;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14.异面直线的距离;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16.平面的法向量;17.点到平面的距离;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24.多面体;25.棱柱;26.棱锥;27.正多面体;28.球。
高考文科数学学习方法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
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l.时间安排问题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
(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
(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
(5)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小时。
(6)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
(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
(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
(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
(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
(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
(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
(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
(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
(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
(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回答是)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
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例如一个学生毛病是这样的:在时间安排上,他总喜欢把任务拖到第二夫去做;在注意力问题上,他总喜欢在寝室里边与人聊天边读书;在学习兴趣上,他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对旁系的某些课却很感兴趣;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机械记忆法。
这位学生的病一列出来,我们就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了。
二、自我改进法1.SQ3R法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1)概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
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
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问题上,同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
如果是学习课文,预习中的提问可增加你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要是研究一个课题时你能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资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3)阅读(Read):阅读的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必咬文嚼字,应注重对意思的理解。
有些书应采用快速阅读,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知识量,有些书则应采用精该法,反复琢磨其中的含义。
(4)背诵(Recite):读了几段后,合上书想想究竟前面讲了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从中找出关键的表达词语,采用精炼的语言把思想归纳成几点,这样做既有助于记忆、背诵或复述,又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且使思维更有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