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的国际TIMSS-PISA比较2009

合集下载

TIMSS、PISA、NAEP科学测试框架与测试题目的比较研究

TIMSS、PISA、NAEP科学测试框架与测试题目的比较研究

TIMSS、PISA、NAEP科学测试框架与测试题目的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在此背景下,国际大型教育评估项目如TIMSS(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和NAEP(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等,成为了衡量各国科学教育水平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对这三项国际知名的科学测试框架及其测试题目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简要介绍TIMSS、PISA和NAEP的背景和目的,阐述它们在国际教育评估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文章将对这三个项目的测试框架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包括它们的理论基础、测试目标、内容结构和评估方法等方面。

本文还将深入探讨测试题目的设计和特点,分析它们在科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考察重点和差异。

二、科学测试框架与题目概述在探讨TIMSS、PISA、NAEP三大国际科学测试的框架与题目设计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每个测试的基本宗旨与目标群体。

TIMSS(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主要针对4年级和8年级的学生,旨在评估学生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则针对15岁的学生,评价他们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以预测他们未来在社会和职场的适应能力。

NAEP(国家教育进步评估)是美国的一项评估,涵盖不同年级的学生,重点在于评估学生在核心学科,包括科学,的表现。

在测试框架方面,TIMSS强调概念的理解与应用,题目设计上注重基础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探究过程。

PISA则侧重于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实践,题目设计上更注重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NAEP的科学测试框架则包括科学探究、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领域,题目设计旨在评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比较这三个测试框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科学素养的评估上各有侧重。

TIMSS和PISA在数学领域评价的对比分析

TIMSS和PISA在数学领域评价的对比分析
表1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要求画图的 开放性回答
要求证明的 具有多种答案 开放性回答 的开放性回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TIMSS 77%
20%
1%
2%
1%
PISA
34%
50%
3%
3%
9%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TIMSS 评估项目测试题目多以选择题为主,开 放性题目较少,可能导致学生思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 PISA 评估项 目测试题目选择题较少,其将重心放在了简答题和开放题上,开放题的数 量多于 TIMSS,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这也是 PISA 在考查学生数学综合 能力上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TIMSS;PISA;测试框架;评估题目
PISA 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统筹的一项国际学生评 价项目。TIMSS 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IEA) 发起和组织的国际教育评 价研究和评测活动。这些评价项目涉及数学、科学、阅读等多个领域,代 表国际学生评价的最先进水平。因此,充分地理解不同评价之间的相似点、 不同点,以及各自在不同内容上相对强调的重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 用这些评估结果。 1 PISA 和 TIMSS 在数学领域测试框架的对比分析
TIMSS 把数学评价框架设置为内容和认知两个维度,TIMSS 为了尽可 能保证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大多数国家共同的核心课程上,将课程分为期望 课程,实施课程和获得课程三类,期望课程即国家社会和教育背景下的课 程,实施课程即学校、教师和课堂背景下的课程,获得课程即学生实际的 学习结果和特点。PISA 测试框架从过程、内容和情景三个维度评价学生 数学素养。PISA 测试框架中的过程维度旨在揭示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的思维运动过程和在此过程中的数学基本能力。

timss与pisa的比较分析

timss与pisa的比较分析

[摘要] TIMSS与PISA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两个国际评价项目,它们在试题的形式、评价的目的以及使用评价框架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其中又包含一定的相似的成分,对二者异同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数学课程实施及提高数学教育水平的要素和关键。

[关键词]PISA;TIMSS;国际评价;数学课程一、引言TIMSS 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简称IEA )于1995年组织的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的缩写,是世界上最大、最广、最严格的国际比较研究,每4年举行一次。

TIMSS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和教育成就的调查,为参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学生在数学与科学课程的成绩以及教育背景等方面的信息,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课程和教学的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建议,促使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数学与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TIMSS的评价理念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以及与学校课程紧密相连的数学思维能力,评价对象是4 年级(除了1999 年)和8年级的学生,评价内容以各参与国的数学课程内容为依据。

随着TIMSS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参与进来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TIMSS2007 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PISA创立于1997年,是由OECD成员国政府所致力于的一项在共同的国际框架下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以15岁学生的成绩来检测教育系统的结果。

PISA的评价内容主要关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知识领域,每3年进行一轮,每一轮都有一个“主”领域,首轮于2000年启动。

最初的PISA 2000有32个国家参加,包括28个OECD国家和4个非OECD国家。

随后,另有11个国家(经济体)加入了PISA 的测试。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TIMSS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TIMSS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TIMSS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推理证明、沟通交流等方面的数学能力。

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绩趋势调查)和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作为国际性的教育评估项目,旨在比较各国学生的学习成果。

TIMSS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课堂学习成绩,而PISA更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随着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强调,对TIMSS和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测试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为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TIMSS和PISA的数学测试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设计差异和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评价数学核心素养在国际教育评估中的表现,提出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比较分析TIMSS和PISA测试题在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差异,探讨不同测试题设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TIMSS和PISA测试题的共同特点和差异,以及这些特点和差异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和培养有何影响。

通过对测试题设计的差异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不同测试的优势和局限性,为提高我国数学教育质量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还旨在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我国数学教育改革和发展。

通过比较分析TIMSS和PISA测试题的设计差异及其在评价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国际数学教育评价的现状和趋势,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路径。

2. 正文2.1 TIMSS和PISA测试简介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学习成就趋势研究)和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是两个国际性的教育评估项目,旨在衡量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学习成就和能力。

TIMSS主要关注学生对数学和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这些学科中的学习表现和态度。

PISA则侧重于评估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包括数学、阅读和科学领域的综合能力,以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TIMSS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TIMSS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TIMSS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科学工具,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而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和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是两项被广泛应用的国际性测试,用于评估学生的数学水平。

本文将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TIMSS和PISA的数学测试题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测量能力和教学启示。

一、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概念阐释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领域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包括数学概念、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

TIMSS和PISA测试题的设计都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旨在衡量学生在数学领域的核心能力。

比较分析两者的测试题,有助于了解它们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关注点和测量能力。

二、题型设计比较TIMSS和PISA的数学测试题均涵盖数学的不同领域和知识点,如代数、几何、数据和概率等。

而从题型设计上看,两者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1. TIMSS的题型设计TIMSS的数学测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和解答题两种类型。

选择题涉及了数学概念、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答题则重点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有一道TIMSS的选择题是:“如果a+b=7,a×b=12,求a和b的值。

”这道题既考察了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的解方程能力。

2. PISA的题型设计PISA的数学测试题更注重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与TIMSS相比,PISA的数学测试题更偏向于开放式问题和情境问题。

有一道PISA的数学测试题是:“某地区的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5%,今年的人均年收入为2.5万元,那么过去五年,该地区的人均年收入增长了多少?”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百分比和利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认知能力比较TIMSS和PISA的数学测试题在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pisa 2000—2009国际学生学习的变化分析

pisa 2000—2009国际学生学习的变化分析

pisa 2000—2009国际学生学习的变化分析近年来,国际学生学习的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一项由国际文教组织(OECD)领导的针对15岁学生学习能力测试,旨在评估各国学生在领域知识、能力和技能方面的表现。

分析近十年来,PISA 20002009试的结果,可以看到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学习的变化。

首先,相比于2000年,2009年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数学成绩有明显提升,平均分为512分,比2000年提高了10分,而其中欧洲、拉丁美洲以及澳大利亚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由此可见,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数学成绩有一定提高。

此外,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读写成绩也有所提高。

据PISA 2009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读写成绩平均分分别为471分和469分,较2000年分别提高了11分和7分,而英国为其中表现显著之一,读写成绩提高了19分和20分。

另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2008年到2009年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科学成绩有所下降,其平均成绩从499分降至496分,但其它国家的成绩却提高了,比如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平均成绩分别为505分、501分和499分,均比2008年有所提高。

因此,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科学成绩的变化并不明显。

总体来看,2009年PISA测试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学习能力有一定提高,尤其是数学成绩表现卓越,读写成绩也有所提高。

但是,科学成绩的变化不太明显,因此仍需继续努力,以提高全球范围内国际学生的科学成绩。

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国际学生学习能力,政府和学校有必要改进教学方式,以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引入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此外,学校也应重视个人学习环境,加强家庭教育,不断改进教育思想与方法,实施激励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学生受到传统枯燥的学习内容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

从TIMSS和PISA看国际数学教育评价趋势

从TIMSS和PISA看国际数学教育评价趋势

从TIMSS和PISA看国际数学教育评价趋势作者:江春莲胡玲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3年第01期TIMSSTIMS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简称IEA)发起和组织的国际教育评价研究和评测活动。

成立于1959年的IEA曾经在60年代初组织了有十多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国际数学评测和第一次国际科学评测。

70年代末、80年代初,IEA又组织了第二次国际数学评测和第二次国际科学评测。

1994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在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财政支持下,发起并组织了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这次活动被简称为TIMSS,1999年,这项活动继续进行,并被称为TIMSS-R或TIMSS-REPEAT。

2003年,为了更好地延续这项有意义的研究活动,TIMSS成为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的缩写,从而使1995年、1999年、2003年的三次测试有了统一的名称。

这三次测试是当代青少年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重要的国际比较研究,对我国的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PISA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TIMSS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TIMSS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TIMSSPISA测试题的比较分析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领域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情感态度和数学学习策略等。

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研究)和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是国际上两大著名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估项目,它们旨在了解学生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学习成绩和素养水平。

本文将对TIMSS和PISA中数学测试题的设计和学生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测试题在评估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异同。

一、测试内容的比较1)TIMSS测试题TIMSS的数学测试主要涵盖数学的各个领域,包括数字、代数、几何、数据和概率等。

测试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注重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

一道TIMSS测试题可能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计算和推理,得出答案并进行解释。

二、题型设计的比较TIMSS的数学测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填空题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解答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解释能力。

2)PISA题型设计PISA的数学测试题主要包括情境题和多部分题。

情境题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为背景,要求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多部分题包括几个小题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解决。

三、学生表现的比较TIMSS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在数学领域的整体表现较为稳定,能够较好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2)PISA学生表现四、比较分析TIMSS的题型设计较为传统,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而PISA的题型设计较为综合,主要为情境题和多部分题,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TIMSS所测量的学生能力主要集中在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上,而PISA所测量的学生能力主要集中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题的特色
1.反映数学基础知识,与课程标准的要 求吻合
把丰富的数学内容和思想方法蕴 含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它反映初 中毕业阶段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 想方法,又不要求死记硬背数学概念的 定义,也不强调直接套用有关的公式和 定理。
例1:(解决典型的常规问题的样例)
①解方程 7x 3 13x 15
基本理念
数学是文化活动的基本工具,数学成为国 际交流的核心工具,同时也是与其他文化 对话的媒介。鉴于数学的这些社会功能, 对于数学素养的讨论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在1989年以及2000年 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生动地描述了数学教学的能 力观,其中针对数学素养提出了五大目标,1)树立数学 的价值观;2)对做数学充满自信;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数学内部与外部的数学问题;4)能够数学地交往;5)能 数学地推理。
强调数学概念、结构以及思想是人们解释物理现
象、社会现象以及精神世界的工具,“数学及其
组织本身都不是目的。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数
学已经征服和覆盖了随着科学和社会领域快速发
展而来的丰富变化,而且作为一种工具,它已经
成为迅速增长的人群所必不可少的东西。”(弗 赖登塔尔,1999,22页)因此在所有数学的教与 学中现实才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而不是“完成 了的数学”。
(1)如果你被和平协会邀请作一个报告,你 如何说明在这段期间国防预算在减少?
(2)如果你被国防研究所邀请作一个报告, 你如何说明在这段期间国防预算在增加?
4.面向现实生活,应对未来的挑战
样题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大部分的问 题都有实际生活的背景。如例5,9,11,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较高的数学素 养,要求学生能够发现、选择和利用问 题中的数学信息。
The PISA-Tasks
Conceptual Modelling
Rechnerische Modellierung
3.测试数学化的能力,强调数学方法的运用
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建模思想,即把日常 生活中的问题化为数学问题,或者部分地 利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例6,通 过图形的信息,设立适当的未知数,能够 把求物品的单价问题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决。
1999年完成整个评价项目。有40多个国家 参与该项目,近50万学生参与测试,测试 题被译为30种语言,可以说TIMSS是目前 最大规模的国际性比较研究项目。
TIMSS项目的测试对象分别为小学3-4年级学生(9岁左 右)、初中7-8年级学生(13岁左右)以及高中毕业班学 生。其中7-8年级学生为TIMSS的主要群体,所有参与国 都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测试,而对小学生或高中生 是否进行测试可以根据本国的情况确定。
例6:①如图,求T恤的单价;②求每杯 汽水的价钱;③说明你得出上述解答的 理由。
利用简单的数学化条款
某班有28个学生,其中女生与男生的比例 为4:3,问班内有多少女生?
利用较复杂的数学化能力
某国1980年国防预算支出为3000万美元, 而同年国家预算总开支为5亿美元。下一年 国防预算支出为3500万美元,而同年国家 预算总开支为6.05 亿美元。在两个预算之 间还隐含着通货膨胀率10%。
当然弗莱登塔尔并不是完全定位于“世界”,还是立足于 数学概念。将教学抛锚于现实中,其目标是,形成有迁移 能力的数学概念的心理模型。弗莱登塔尔也反对纯粹的数 学工具性理解。
正是根据弗莱登塔尔的现实数学教育思想,PISA测试中 的试题涉及到变化、增长、空间形状或概率等。在测试中 原则上数学知识都是情境相关的。PISA中关于数学素养 测试的目标就是:检验学生是否深刻理解了数学概念,使 得自己能够用这种工具处理来自不同情境下的问题。
PISA的初始任务是:定期为成员国提供有助 于改善教育决策与教育发展的一些指标, 这些指标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从教育体制 到各个学校的发展,从教师培训支持系统 到学校咨询系统等。具体指标领域包括阅 读能力、数学基本素养,学科综合能力, 科学素养四大领域。
PISA项目的评价方法
PISA 是一种国际标准化成绩测试,它 由参与国共同开发,并由15岁学生参 与。2000年OECD中28个国家以及其 他4个非成员国参与了该项目,每个国 家有4500至10000学生参与。
D. 2 ½ 小时
D7. 100 克的食物含300卡路里的热量,问 30克同样的食物含多少卡路里热量?
A. 90
B. 100
C. 900
D. 1000
E. 9000
D8. 某制酒农场有 210 行葡萄藤。每行长19公斤 葡萄。
农场每次共能收获葡萄约为:
例3:在水塘中放进一些鱼苗,鱼的总重 量增长模式如下图,假设渔民计划若干 年后开始每年在水塘捕鱼,如果渔民希 望捕得最大量的鱼,应该从哪一年开始 捕鱼?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理 解数学符号及其表达式的意义,还要让 学生读懂由文字、符号和图形所表达的 问题的含义,用数学眼光审视问题,能 够从各类文字与图表中抽取所蕴含的数 学信息,并利用个人有关的数学知识解 决问题,从而应对终生学习以及日常生 活的需要。
在PISA中对数学素养的界定为“有能力认 识并理解数学在世界中的作用;能够给出 基本的数学判断,并能够以某种方式去研 究数学,使之服务于某个建构的、积极的、 反思的公民应对当前与未来生活的需求”。 这个界定的关键点在于:在完全不同的情 境中,以各种不同的反思型方式去应用数 学知识。
PISA中对于数学素养的观点直接受荷兰著名数学 家与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Freudenthal)思想 的影响。弗莱登塔尔提出了“现实数学”的观点,
D10.
图中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个单位。黑色部分的面积最接近多少个单位?
A. 10 个单位 D. 16 个单位
B. 12 个单位 E. 18 个单位
PISA的基本方案
该项目的重点是测试学生在真实的应用情 境中的能力情况。当然这不是全新的测试, TIMSS中就曾以真实情境为主线,力求协 调应用取向的测试与学校课程内容的测试 之间的联系;而PISA完全相反,它将学校 课程内容的测试退居二线,强调了解动态 的应用情境下学生的基本能力。PISA没有 受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而是真正从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出发, 设计真实相关的场景,检验其能力。
A. 10 000 公斤 C. 400 000 公斤
B. 100 000 公斤 D. 1 600 000 公斤
D9. 某商场打出“减价20%”的特价广告。一套音响原价为1250马克。减价20%以后,这套音响价格是多少?
A. 1000 马克 B. 1050 马克
C. 1230 马克
D. 1500 马克
第一与第二次国际数学研究(FIMS,SIMS) 分别于1964年和1980-1982年实施,第一 与第二次国际科学研究(FISS,SISS)分 别于1970-1971和1983-1984年举行。
背景
第三次的国际比较研究首次将数学与科学 研究并列进行,并从1994年启动,分三个时 段分别对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三个群 体进行评价研究。
那些选修高水平数学的学生(数,方程和 函数-复数及其性质,排列组合;微积分 -极限与变换;几何-坐标几何,多边形 与圆等)
PISA的理念、设计与比较结论
PISA项目全称为“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它用于了解年轻一代的基 本能力,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主持的,参与者大部分为该组织的成员国。
— 为解决开放式问题做准备,因为现实问题原则上是不能直 接定义的;
— 能够认清数学概念与模型对日常以及综合性问题的应用价 值;
— 能够发现问题背后的数学结构; — 能够将问题翻译为适当的运算,并且认识与掌握解题程序。
TIMSS项目中数学素养的评价
针对数学素养的评价,TIMSS涉及三大内 容:数学知识技能(包括数与数感、测量 与单位、几何、比例、函数、方程、概率、 统计、数据分析、证明等),数学行为与 社会技能(包括日常方法的掌握、应用性 问题的解决、数学思想、数学交流等), 数学教学目标(包括传授合理的数学知识、 传授基本的并服务于职业的知识、唤醒对 数学的兴趣、传授适当的数学观念等)。
132 187 473 606 539 460 189 216
5 561 421 981 1 905 569
6.95 24.86 28.32
9.93 0.30 22.16 100.00
91 281 27 981 6 721 10 377 2 470 1 145 147 384
61.87 18.99
4.56 7.04 1.68 5.02 100.00
例9:选择的有限数作为回答的样例
海豹即使在睡眠时间也必须呼吸。 马丁连续观察一只海豹1小时。观察开 始时,海豹潜下海底开始睡觉,经过8 分钟,它慢慢浮上海面呼吸,再经过3 分钟,它又回到海底。从开始时起,它 都非常有规律地进行这个过程。经过1 小时,海豹是( )
(A)在海底;(B)在上升的路上; (C)在呼吸;(D)在下潜的路上
例11:(要求一个构造性的回答的样例)
印度尼西亚位于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之间,其人口总数以及分布 在各岛的人口数如下表所示,请设计一个图表,显示印度尼西亚人口 分布的不平衡性。
印度尼西亚 表面积
的地区
/km2
占总面积的 1980年的人 占总人口的
百分数
口/百万
百分数
爪哇 苏门答腊 加里曼丹 苏拉威西 巴厘 伊利安 总数
如此大规模项目的成功主要依靠各国的通力合作,分别承 担起项目实施者的培训、项目实施的管理,测试样题的选 择,最终测试数据的分析与评价等。TIMSS国际研究中心 负责协调这次国际项目,它坐落在波士顿学院的测试、评 价和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