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果没有

多项技术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和知识交流,

那么就不会产生安全气囊、防滑刹车系统、复印机、CD机、行驶模拟装置和自动售票

机等一系列运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产品。

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

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须继续结合这

些传统学科的方法和工具,才能继续发展

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制造方式。只有

这样,才有可能将传感器、执行元件和信

息处理融和在一个机械设计中,从而使用

其产生的协同工作效果。电子工业、微电

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扩大了机

械电子系统的运用。机械电子不仅仅局限

于机械制造某个固定的方向,它同时还受

到该领域所有分支学科的影响。

1993年,波鸿应用科学大学才把机械

电子作为一个专业独立出来。在此之前,

机械电子只是机械工程的一个专业方向和

重点课程,现在这种情况仍旧广泛存在,

甚至被划分在精密仪器技术专业中。迄今

为止,已经有几所综合性大学和约30所应

用科学大学将其列为独立的专业学科。

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必须对专业有全面

和系统的认识,并且与机械制造、电子工

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合作。与这些

专家不同的是,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应该具

有通才的素质,对项目和问题有决策和协

调的能力。如前所述,该专业由三个学科

的内容交叉而成,课程的设置也是如此,

包括了上述三个传统专业的课程。机械电

子专业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传动和模

拟技术,机器和设备,机械人技术及其运

动系统,传感和执行元件技术,测量技术

和图像处理等),微型,超微型机械(微

系统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的功能组,微

系统的测量技术等)和生物机械(机器人

技术,生物系统,仿生执行技术,控制和

设计,控制系统等)。不同大学的专业设

置不一样,取决于专业的具体方向和培养

重点的不同。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

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

一线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

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在中、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

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

的复合型职教师资。

3发展前景

机械电子工程相关学科点形成的历史、现状:1949年建校初便组建了机械制造系,1986年机械制造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组建机电控制及自动化

硕士点,1988年开始大量招生。又经过多

年建设,已完全具备了培养博士生的条件

和能力,2000年随着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

士点被批准,机械电子工程也开始正式招

收博士生。现在该学科已形成以王立鼎院

士为学科带头人的较强的学术队伍,承担

着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与面上基金和航天部等多项纵向

课题。组建和扩建了以“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中心”为重点的多个实验室,现如今已成为该校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

的重要基地。[1]

本学科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主要

特色:

1)微机电系统(MEMS)

2)传感与测控技术

压电式传感器及其测力仪的研究与开发属我国起步最早的学科之一。在压电基础理论

与应用方面取得多项具有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中压电效应研究已构建成新的理论框

架和体系。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与测力仪的系列新产品,销往国内外。

3)数字化加工技术

本学科自50年代起从事数控技术研究,7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用于航空工业的大型数控

壁板铣床,为国内首创并获1980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

本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所具有的优势:

(1)人才优势:以王立鼎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学术研究队伍,阵容强大,知识结构和

年龄结构合理,特别是年轻技术力量较强,现有研究人员50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

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

(2)学科研究领域优势:MEMS、传感与测控、数字化技术、CIPE、CAD/CAM/CAPP一体

化均属机械工程学科的前沿课题,总体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3)具有多学科相互支撑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较高。

4专业相关

特色

强调机械动手能力与机电控制能力相结合,侧重于机电控制和数控维修。以数控所需

各种能力为主线,突出机电控制的专业核心地位,培养会设计、能编程、具有较强的数控

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工程师和职教师资/

能力

1.具有制图、机电信号采集转换与检测、机电系统微机与PLC控制、文献检索等基本

技能。

2.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

3.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试机电参数、合理运用机电设备的能力。

4.具有机电产品的开发运用能力。

5. 具有机械、电子、数码等产品结构研发设计的能力。

6. 具有机械、电子相关生产企业及研发机构的管理能力。[3]

课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动

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原理与维修、机

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

5就业相关

前景

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可在机械和设备制造、电子工程和电子工业等重要领域担任职务,

就职于需要使用汽车和航空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技术、

印刷和媒体技术、音频视频技术、医疗技术的企业。机械电子广泛应用于例如感应机器人,自控机床设备,医疗微型器械以及现代化轿车的传动机构。

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可承担创新、设计、装配、制造、生产和调试的工作,以及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前期工作、质量控制、销售、客户服务、使用培训、咨询和售后服务的职责。

毕业生可到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科研

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品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除了

就业前景好,一种被社会所需要的成就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解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的基础工业,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统称,是在机电产品中引入微电子元

器件和技术之后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又称机械微电子技术,是机械工程、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成的一种系统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是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设计、生产的一种带有软、硬件系统的多功能的单机或成套装置,通常由机械本体、微电

子装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的学科有机械工程(如机构学、机械加工和精密技术等)、电工

与电子技术(如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和电子电路等)、共性技术(如系统技术、控制技术

和传感器技术等)。

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有商品生产用(如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和工厂等)、商品流通用(如数控包装机械及系统、微机控制交通运输机具和数控工程机械设备等)、商品贮存销

售用(如自动仓库、自动称量和销售及现金处理系统等)、社会服务性(如自动化办公机

械和医疗及环保等自动化设施等)和家庭、科研、农林牧渔、航空航天及国防等用的机电

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和构成、生产方式和管

理体系等发生巨大变化。

机械工程与人类生存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

对自然环境起破坏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尤其是能源的大量消耗

和对环境的污染。未来,机械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耗费,发展纯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重要任务。

机械工程专业化和综合化 19世纪下半叶,机械工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20

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

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

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分解趋势在20世纪

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最

高峰。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

远非一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

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

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

稍大规模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

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

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如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出现、材料与半成品的

供应及价格变化等)的适应能力很差。封

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

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

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机械工程又出现了综合的

趋势。人们更多地关注基础理论,拓宽专

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去向

毕业生可到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

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品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7学科成果

微机电系统

开展了从微工艺、微测试、微器件到

微系统广泛研究并取得多项填补国内空白、国内领先乃至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先后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 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 1项及省部委奖励10

余项。现如今正在承担国家973项目、国

家S863项目、国防“八五”攻关、航天部862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研究工作。组建和扩建了以“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中心”为重点的多个实验室。

传感器

传感器、执行器与智能测控方向。开

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与测力仪

的系列新产品,销往国内外。先后获省部

委科技进步奖12项。在智能测控方面,创

建了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实现了时频信

号的自适应时频分解,其故障特征提取技术

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的具有独立版

权的“PDM2000设备预知维修和故障诊断系统”,被誉为国内唯一能与进口仪器抗衡

的并可替代进口的故障诊断产品。

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Driverless cars)

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

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

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

汽车已经在许多国家投入使用,包括日本、瑞典以及美国。[1]

1技术原理

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

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

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

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

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

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防和国民经济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主要特点

安全是拉动无人驾驶车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每年,驾驶员们的疏忽大意都会

导致许多事故。既然驾驶员失误百出,汽

车制造商们当然要集中精力设计能确保汽车安全的系统。“无人”驾驶系统种类繁多,其中有些根本算不上“无人”,还有些活像

是科幻小说中的东西。

防抱死制动系统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会被锁死,导致汽车失控侧滑。驾驶没有防抱

死系统的汽车时,驾驶员要反复踩踏制动踏板来防止轮胎锁死。而防抱死系统可以代替驾

驶员完成这一操作——并且比手动操作效果更好。该系统可以监控轮胎情况,了解轮胎何

时会锁死,并及时做出反应。而且反应时机比驾驶员把握得更加准确。防抱死制动系统是

引领汽车工业朝无人驾驶方向发展的早期技术之一。

是牵引或稳定控制系统。这些系统不太引人注目,通常只有专业驾驶员才会意识到它

们发挥的作用。牵引和稳定控制系统比任何驾驶员的反应都灵敏。与防抱死制动系统不同

的是,这些系统非常复杂,各系统会协调工作防止车辆失控。

当汽车失控侧滑或翻车时,稳定和牵引控制系统可以探测到险情,并及时启动防止事

故发生。这些系统不断读取汽车的行驶方向、速度以及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状态。当探测到

汽车要失控并有可能导致翻车时,稳定或牵引控制系统会进行干预。

中国自主研制的无人车——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2011年7月14日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创造了中国自主研制的

无人车在复杂交通状况下自主驾驶的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无人车在复杂环境识别、智能行

为决策和控制等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谷歌

Google 的无人驾驶汽车还处于原型阶段,不过即便如此,它依旧展示出了与众不同

的创新特性。和传统汽车不同,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时不需要人来操控,这意味着方

向盘、油门、刹车等传统汽车必不可少的配件,在 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上通通看不到,

软件和传感器取代了它们。

6自动泊车

车辆损坏的原因,多半不是重大交通事故,而是在泊车时发生的小磕小碰。泊车可能

是危险性最低的驾驶操作了,但仍然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虽然有些汽车制造商给车辆加

装了后视摄像头和可以测定周围物体距离远近的传感器——甚至还有可以显示汽车四周情

况的车载电脑——有的人仍然会一路磕磕碰碰地进入停车位。

英国版:像外星飞船

德国版:像普通轿车

可以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公路系统中无人驾驶。这归功于车内安装的无人驾驶设备,包

括激光摄像机、全球定位仪和智能计算机。

激光扫描器能够探测路标并提醒是否有车离开车道。在激光扫描器的帮助下,无人汽

车便可以实现自行驾驶:如果前方突然出现汽车,它会自动刹车:如果路面畅通无阻,它

会选择加速;如果有行人进入车道,它也能紧急刹车。此外,它也会自行绕过停靠的其他

车辆。

谷歌版:无人驾驶汽车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通过摄像机、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来“看到”其他车辆,并使

用详细的地图来进行导航。手动驾驶车辆收集来的信息是如此巨大,人们必须把这些信息

进行处理转换,谷歌数据中心把这一切变成了可能,它的数据处理能力是如些强大。所面

临的难题是自动驾驶汽车和人驾驶的汽车如何共处而不引起交通事故的问题。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自动

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

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

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包括焊接、刷漆、组装、采集和放置(例如

包装、码垛和SMT)、产品检测和测试等;所有的工作的完成都具有高效性、持久性、速

度和准确性。[1][2]

2组成结构

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行

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

并进行控制。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按臂部的运动形式分为四种:

直角坐标型的臂部可沿三个直角坐标移动;圆柱坐标型的臂部可作升降、回转和伸缩

动作;球坐标型的臂部能回转、俯仰和伸缩;关节型的臂部有多个转动关节。

工业机器人按执行机构运动的控制机能,又可分点位型和连续轨迹型:

点位型只控制执行机构由一点到另一点的准确定位,适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一般

搬运、装卸等作业;连续轨迹型可控制执行机构按给定轨迹运动,适用于连续焊接和涂装

等作业。

工业机器人按程序输入方式区分有编程输入型和示教输入型两类:

编程输入型是将计算机上已编好的作业程序文件,通过RS232串口或者以太网等通信

方式传送到机器人控制柜。

示教输入型的示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操作者用手动控制器(示教操纵盒),将指令

信号传给驱动系统,使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操演一遍;另一种是由操作

者直接领动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操演一遍。在示教过程的同时,工作

程序的信息即自动存入程序存储器中在机器人自动工作时,控制系统从程序存储器中检出

相应信息,将指令信号传给驱动机构,使执行机构再现示教的各种动作。示教输入程序的

工业机器人称为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

具有触觉、力觉或简单的视觉的工业

机器人,能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工作;如

具有识别功能或更进一步增加自适应、自

学习功能,即成为智能型工业机器人。它

能按照人给的“宏指令”自选或自编程序

去适应环境,并自动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3主要特点

戴沃尔提出的工业机器人有以下特点:将数控机床的伺服轴与遥控操纵器的连杆

机构联接在一起,预先设定的机械手动作

经编程输入后,系统就可以离开人的辅助

而独立运行。这种机器人还可以接受示教

而完成各种简单的重复动作,示教过程中,机械手可依次通过工作任务的各个位置,

这些位置序列全部记录在存储器内,任务

的执行过程中,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在伺服

驱动下依次再现上述位置,故这种机器人

的主要技术功能被称为“可编程”和“示

教再现”。

1962年美国推出的一些工业机器人

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

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后来,出现

了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的工

业机器人系统。

工业机器技术涉及的学科相当广泛,

归纳起来是机械学和微电子学的结合-机电

一体化技术。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不仅具有

获取外部环境信息的各种传感器,而且还

具有记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图像识别

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人工智能,这些都

是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

的应用密切相关。

技术综合性强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

套技术,集中并融合了多项学科,涉及多

项技术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

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机器人构建有限元

分析、激光加工技术、模块化程序设计、

智能测量、建模加工一体化、工厂自动化

以及精细物流等先进制造技术,技术综合

性强。

4技术原理

机器人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是决定机器人功能和性能的主要因素。工业

机器人控制技术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工业

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

轨迹、操作顺序及动作的时间等。具有编

程简单、软件菜单操作、友好的人机交互

界面、在线操作提示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关键技术包括:(1)开放性模块化的

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2)模块化层次化的控制器软件系统:作共同实现该层次所提供的功能。

(3)机器人的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技术:

(4)网络化机器人控制器技术:

1.通用性工业机器人可编程,支持多自由度运动,因此应用较灵活。虽然不及

人类,但相对于很多工业自动化常见的专

机(专为一类工业应用或一家客户定制的机

电集成方案),工业机器人还是灵活多了。

工业应用改动不太大时,是可以通过机器

人重新编程来满足新的需求,而无需在硬

件上再做大量投资。但相应的,它的相对

不足会是效率。毕竟专机是为一个应用定

制的,因此虽牺牲通用性但实现了效率优化,在产量这个客户非常关心的指标上能

完成地很好。

2.机电性能工业机器人普遍能达到低于0.1毫米的运动精度(指重复运动到点精度),抓取重达一吨的物体,伸展也可达三

四米。这样的性能虽不一定能轻易完成苹

果手机上一些“疯狂”的加工要求,但对

绝大部分的工业应用来说,是足以圆满完

成任务。随着机器人的性能逐渐提升,以

前一些不可能的任务也变得可行起来(如激

光焊接或切割,曾需要专门的高精度设备

来指导激光的走向,但随着机器人精度的

提升,现在也变得可依赖机器人本身的准

确运动来代替了)。但相比传统高端设备,

如高精度数控机床,激光校准设备,或特殊环境(高温或特低温)设备等,工业机器人尚力不能及。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比较

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

能经济时代。德国工业4.0与美国比较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和一些学者说的第五次

工业革命等,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分析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比较中国制造2025,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德国工业4.0主要特点

德国工业4.0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

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

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

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

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

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

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

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

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六项措施: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复

杂模型管理系统;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创

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加强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

把德国工业4.0放在全球范围和历史背景中比较发现,可以看出德国工业4.0有以下

5个重要特点。

3.创新性。与工业发展历史相关,把累积、继承、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高水平的

创新。一方面,充分考虑了从工业化早期阶段吸取经验,继承和发扬现有工业的核心价值。在德国,一般意义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至今仍然支持90%的工业制造过程。因此,工

业4.0很重视借助传统工业和研究领域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德国工业4.0将制造领域

的所有因素和资源通过CBS系统构成全新的社会服务和实时保障平台,体现了深度的创新性。德国“工业4.0”就是一种“再工业化”战略。但是与美日的“再工业化”不同,德国

的“工业4.0”核心在于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模块化技术,实现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中由于地理位置导致的生产、研发脱节现象,使工业生产技术的研

发和升级不再依赖物理上的互相接触,使德国在既保持自己科技研发技术优势的同时,也

可以继续享受全球化生产的优势。德国通过新理念、新战略、新技术,把信息化推向质的

变化阶段,推动以智能制造、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生物为特征的新的工业革命。这一点是很高明的。

2025与4.0的比较

2015年,中国在分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遵循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客观规律,编制中

长期十年规划,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十个重点行业,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

制造业、其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以及相应的供应链和销售网。其主线是两化深

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主要形式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

“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

战略举措。比较两个战略可以看出各有特点,除了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不同之外,还存在

战略思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德国工业4.0为德国工业发展描绘了细致的发展蓝图,反映

了德意志民族特有的认真与严谨,在战略思想、基础研究、技术教育、政策机构和措施方

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比较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德国工业4.0战略是一个革命性的基础性的科技战略。其立足点并不是单纯提升某几个工

业制造技术,而是从制造方式最基础层面上进行变革,从而实现整个工业发展的质的飞跃。因此,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内容并不拘泥于工业产值数据这个层面上“量的变化”,

而更加关注工业生产方式的“质的变化”。相对于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则

强调的是在现有的工业制造水平和技术上,通过“互联网+”这种工具的应用,实现结构的

变化和产量的增加。这种区别就好比《中国制造2025》是在工业现阶段水平和思维模式上

寻求阶段内的改进和发展,德国则是寻求从工业3.0阶段跨越到工业4.0阶段,实现“质

的变化”。这种战略思想上的差别应该说是客观条件的反映,符合现实基础,但也说明中

国制造2025缺少战略上的理论深度和技术高度,也缺少市场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3.正确认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中的中国制造业

4.高度重视互联网+企业组织变革

“互联网+”是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在实施“互联网+”战略中,互联网+企业组织变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和经济的细胞,除了利用互联网加强

与市场的互联和联系、推动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之外,还要下大功夫增强内生动力,焕

发内部活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重构生产要素,深化企业组织变革,创新生产方式,

提升资产质量和服务功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是一个影响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局性的

问题。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技术与组织的关系。技术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关

系是相互促进和相互构建的过程,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将企业的消费者、供应商、合作者和

企业员工等各种关系全部组织在电脑网络里,使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和应用变得高速

便捷,必然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做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深化企业组织变革,将互联网技术和企业生产方式紧密联合起来,形成有效的信

息沟通反馈机制,才能实现技术与组织的良性互动,才能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所需要,企业才能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3D打印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

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

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

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

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

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

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1]

电控单元ECU

电控单元,又称为ECU

(Electrical Control Unit)。一般是

汽车内部系统控制模块的代名词。ECU的主要部分是微机,而核心件是CPU。ECU将输

入信号转化为数字形式,根据存储的参考

数据进行对比加工,计算出输出值,输出

信号再经功率放大去控制若干个调节伺服

元件,例如继电器和开关等。因此,ECU实际上是一个“电子控制单元”

(Electronic Control Unit),它是由输

入电路、微机和输出电路等三部分组成。

电控单元(ECU)是电控系统的核心,安装在

轿车右前轮罩后板处。

输入电路接受传感器和其它装置输入

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和放大,然

后转换成一定伏特的输入电平。从传感器

送到ECU输入电路的信号既有模拟信号也

有数字信号,输入电路中的模/数转换器

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

递给微机。微机将上述已经预处理过的信

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将处理数据送至输出

电路。输出电路将数字信息的功率放大,

有些还要还原为模拟信号,使其驱动被控

的调节伺服元件工作。

目前在一些中高级轿车上,不但发动

机上应用ECU,在其它许多地方都可发现ECU的踪影。例如防抱死制动系统、4轮驱

动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系统、安全气囊系统、多向可调电控座椅等都配

置有各自的ECU。随着轿车电子化自动化的提高,ECU将会日益增多,线路会日益复杂。为了简化电路和降低成本,汽车上多个ECU 之间的信息传递就要采用一种称为多路复

用通信网络技术,将整车的ECU形成一个

网络系统,也就是CAN数据总线。

2具体功能

电控单元,是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核

心控制元件。它实际上是一个微处理器。

它的作用是接受各种传感器送来的信号,

完成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向各执行元件

发出相应的指令,使发动机的性能、燃油

消耗和废气排放都处于最佳的状态。

电控单元的具体功能有:

①喷油控制根据发动机进气量和转速,计算基本供油量,并根据压力和温度等信

息进行修正,向喷油器发出喷油指令。

②排气净化控制根据排气管中氧传感

器的信号,自动调整供油量,精确控制空

燃比。

③点火控制根据发动机温度和负荷,

计算最佳点火提前角。

④怠速控制根据水温、气温及各种附

件的负荷,控制怠速转速。

⑤其他控制增压、冷起动、爆震、废

气再循环、变缸工作转换、车速限制、自

动变速控制、自动诊断等。

3作用

编辑

电控单元(ECU)是电控系统的核心,安

装在轿车右前轮罩后板处,主要由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供电电源电路及各种接口电路

组成。

当整车供电后,ECU开始不断地定时检

测备传感器及开关信号,并以此为依据,计

算出发动机各工况下的最佳供油量、最佳

点火正时、最理想的怠速等。经输出驱动

电路完戚对喷油器、点火组件、怠速直流

电动机和空调系统的控制。

ECU还不断地对电控系统中各零部件的功能进行随时检测。一旦发现故障,立即将

故障源以代码

的形式存储在ECU的指定单元中,并且

根据故障的类型决定系统是否进入“跛行”状态。与此同时,令“发动机故障警报灯”点亮,告诫驾驶员应尽快维修。

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是决定机器人功能和性能的主要因素。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工业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运动位置、姿态和轨迹、操作顺序及动作的时间等。具有编程简单、软件菜单操作、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线操作提示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关键技术包括:

(1)开放性模块化的控制系统体系结构:采用分布式CPU计算机结构,分为机器人控制器(RC),运动控制器(MC),光电隔离I/O控制板、传感器处理板和编程示教盒等。机器人控制器(RC)和编程示教盒通过串口/CAN总线进行通讯。机器人控制器(RC)的主计算机完成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插补和位置伺服以及主控逻辑、数字I/O、传感器处理等功能,而编程示教盒完成信息的显示和按键的输入。

(2)模块化层次化的控制器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建立在基于开源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Linux上,采用分层和模块化结构设计,以实现软件系统的开放性。整个控制器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硬件驱动层、核心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分别面对不同的功能需求,对应不同层次的开发,系统中各个层次内部由若干个功能相对对立的模块组成,这些功能模块相互协作共同实现该层次所提供的功能。

(3)机器人的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技术:通过各种信息,对机器人故障进行诊断,并进行相应维护,是保证机器人安全性的关键技术。

(4)网络化机器人控制器技术:当前机器人的应用工程由单台机器人工作站向机器人生产线发展,机器人控制器的联网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控制器上具有串口、现场总线及以太网的联网功能。可用于机器人控制器之间和机器人控制器同上位机的通讯,便于对机器人生产线进行监控、诊断和管理。

控制工程

控制工程普遍使用频域法(采用系统外部输入输出关系的频率域描述传递函数作为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和状态空间法(建立在状态变量描述基础上的对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其理论和处理方法涉及许多方面,从线性控制到非线性控制,从单变量控制到多变量控制,从连续控制到采样控制,从定常控制到随机控制,从一般的反馈控制到自适应控制等。通常,电子计算机是实现大型控制工程的核心。控制工程的应用范围早期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如化工、冶金、电气、纺织等)和武器系统(如枪炮等常规兵器,以及火箭、导弹等),后来扩展到企业管理、城市规划、交通管制、生物控制、社会经济的计划和控制等领域。

2概述

编辑

控制工程是应用控制理论及技术,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重要的工程领域。在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是自动控制领域的第一项重大成果。20世纪20年代,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技术在工业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50年代,由于军事、空间技术以及现代设备日益增加的复杂性的要求,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应运而生。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向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出现了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图形显示等技术于一体的各类工业控制技术,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随着控制理论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并向社会经济系统渗透,以及现代制造业提出的以优质、快捷、低消耗为目标的控制要求,发展了具有大系统协调控制、最优控制以及决策管理的新模式和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系统。近年来又出现了集设计、制造、管理于一体的CIMS系统和以市场为核心广泛采用了各类先进控制技术的敏捷控制与制造系统。

控制工程是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主要目的工程领域。其应用已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和社会各个领域。与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

专业课分类(机、电、控)

浅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现状及其发展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论文 浅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现状及其发展 作为一名机械电子专业的本科生,接触该专业已经有四年。几年的专业课程学习让我对本专业有了由浅至深的了解,自己对机械电子专业的态度也是由陌生到困惑再到现在的热衷。曾经一直困惑一门专业为什么需要涉猎多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知识并且要对这些知识都掌握得游刃有余,也困惑过为什么我们学的电学知识是B类的,学的机械知识也是B类的,直到明白了机械电子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交叉学科,它是多分支理论知识的综合,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四年对机械学科和电路电子学科的学习让我热爱着这个学科并能够继续热衷于该领域的探索。《机械电子工程导论》这门课程可以说是本专业的启蒙老师,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该专业的同学如何在大学四年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成为机械电子领域合格的人才。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最早提出了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它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其学科范围广、知识点丰富、适用面宽、新技术和新方向发展迅猛,全面覆盖了提升国家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支柱领域。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系统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很难在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中找到没有渗透电子、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纯机械领域。因此国民经济关键部门迫切需要全面掌握机、电、控制和计算机的机械电子专业复合型人才。围绕社会对机械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有两种人才培养思路和课程体系建设理念: 一种是以美国为首的通识教育模式;另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精英工程师模式。 通过比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度大学、英国巴斯大学、德国亚琛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等6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涵盖的知识点,发现不同的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点不同,有基于机械类设置课程体系的,也有基于控制类搭建课程构架的;有注重通识教育的,也有注重精英教育的,但均以机械、电子、控制和计算机支柱构建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机械电子工程概览与个人规划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姓名: 陈瑞锋 学号: 2017年7月08日

摘要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业以传统机械为基础,着重现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知识体系是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管理等诸多理论体系的集合。拥有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动控制技术、测传感技术、息处理技术、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等核心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的应用广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机床、职业规划。 目录 摘要 (01) 1 专业研究内容 1.1概述 (03) 1.1.1微机电系统(MEMS) (03) 1.1.2传感与测控技术 (03)

1.1.3数字化加工技术 (03) 2 知识结构体系 2.1知识体系 (03) 2.2主干课程 (04) 3 关键技术 3.1机械技术 (04) 3.2电子技术 (04) 3.3自动控制技术 (04)

3.4检测传感技术 (04) 3.5信息处理技术 (04) 3.6伺服驱动技术 (05) 3.7系统总体技术 (05) 4 应用领域 5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 5.1数控机床 (05) (05) (06) 6个人规划

6.1专业前景分析 (07) 6.2目标设定 (07) (07) (07) 6.3行动与方案 (07) 1专业研究内容 1.1概述 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机械制造、电子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与这三个学科不同的是,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应该具有通才的素质,对项目和问题有决策和协调能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传动和模拟技术,机器和设备,机器人技术及其运动系统,传感和执行元件技术,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等),微型、超微型机械(微系统技术,微

机械电子工程实习报告

机械电子工程实习报告 第1篇:实习报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机床加工性能,加工范围及机床编号 2,了解机床的加工工艺及零件种类 3,了解机床的刀具及切削要点 4,巩固在校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结合实际操作。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掌握操作技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工作。 二、实习时间: 2012年3月2日至3月10日。 三、实习单位: 四、实习的心得: 按照师傅给我们制定的实习要求,我制定了相应的实习计划。注重在实习阶段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以期达到根据理论知识,指导日常的实践操作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实习情况报告如下: 1、我被安排到了数控车床进行观察实习。机床整体概况:车床的编号是CK400A,属于卧式数控车床,卧式数控车床又分为数控水平导轨卧式车床和数控倾斜导轨卧式车床。其倾斜导轨结构可以使车床具有更大的刚性,并易于排除切屑。加工范围是最大回转直径为400mm,最长能加工

1000mm的棒料。2,机床加工性能及零件种类:主要能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机床的加工性能主要由已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的使用寿命来衡量的。CK400A通过减少进给量和增加主轴转速来减少表面粗糙度,最好能达到Ra=1.6。主轴转速范围是60-1400 r/s 。影响刀具寿命的因素有:切削三要素(切削速度最主要,背吃刀量最少。所以在满足加工要求时应考虑选择最大的背吃刀量和最小的切削速度)、冷却条件、刀具本身质量(材质、镀层、角度)、零件材料。3,加工工艺:1) .确定工件的加工部位和具体内容,如确定被加工工件需在本机床上完成的工序内容及其与前后工序的联系。2) .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与设计夹具,根据已确定的工件加工部位、定位基准和夹紧要求。3)确定加工方案,包括制定工序、工步和走刀路线。4).明确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的关系。5).确定切削用量与进给量。6).数控编程。7).对机床进行调试加工。4,机床刀具及切削要点:1)数控机床的刀架上一般会放外圆车刀、螺纹车刀、切槽刀(切断刀)等刀具。当然打孔用的转头和镗刀等。按材料可分高速钢,硬质合金钢。高速钢又可分为通用性和高性能的,通用型高速钢具有一定硬度和耐磨性,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在加工一般钢时切削速度为50-60m/mim,不适合进行高速切削和超硬材料的加工。高性能的耐用度是通用型的1.5倍,可用于加工高难度的材

浅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

浅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 在大一一学期中,我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又分为三个方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声像与灯光工程。我对电子信息工程这一专业有以下一些认识。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学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方向:从事计算机硬件或IT产品的研发,计算机管理及运用的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从事艺术设计或工具研究等。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 声像与灯光专业主攻方向包括:电声技术、影视技术、建筑声学技术、舞台灯光与艺术照明技术、数字音频信号处理、DSP技术、无线通讯、发射、计算机测量、计算机音乐、录音技术等。 电子信息工程又分为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05071001 姓名:顾帅 学号:2010301353 指导教师:叶芳

实习目的: 所谓认识实习,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当堂授课以及工人师傅门的现场现身说法全面而详细的了解相关材料工艺过程。实习的过程中,学会从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那里获得直接的和间接地生产实践经验,积累相关的生产知识。通过人事实习,学习本专业方面的生产实践知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有用的经验。实习还能让我们早些了解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让我们也早些认识到我们将面临的工作问题,让我明白了以后读大学是要很认真的读,要有好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让你明白了以后要有一技之长,才能迎接以后的挑战,也让你知道了大学是为你们顺应科学发展的垫脚石和自身发展的机会。 本次生产实习是大三专业课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我们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本次实习我们主要去五家企业,西安仪表厂、西安庆安制冷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在公司中采取了听讲座、到车间观摩学习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学习机械制造,对机械制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机电实务真题与答案

2010机电实务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 1. 定态流动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随空间位置变化的物理参数是()A.流速 B .流量 C.黏度 D.压力 2.当异步电动机接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时,旋转磁场在()中产生 A.定子铁芯 B.定子绕组 C.转子绕组 D.笼形绕组 3.高程控制网的测量方法有() A.导线测量、三角测量 B.水准测量、电磁波测量 C.电磁波测量、三边测量 D.三边测量、水准测量 4.有强烈振动的重型机械设备采用()地角螺栓。 A.粘接 B.固定 C.胀错 D.活动 5.安装精度控制方法中的修配法的作用是() A.抵消过大的安装累计误差 B.抵消设备运转时产生的作用力影响 C.抵消摩擦面间油膜的影响 D.抵消零部件磨损的影响 6.根据导线连接要求,在跨越公路、铁路、河流、重要建筑物等处,导线接头的数量应为()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7.自动化仪表设备的插件在检查、实验过程中,应采取防止()的措施 A.断路 B.静电 C.屏蔽 D.接地 8.金属表面预处理等级为Sa1/2级的防锈方式是() A.手工除锈 B.喷射除锈 C.火焰除锈 D.化学除锈 9.大型原油罐绝热层施工中,依托焊接在罐壁上的保温支架,将绝热材料制品绑紧、定位的施工方法是() A.拼砌法 B.充填法 C.捆扎法 D.粘贴法 10.立式圆筒金属储罐壁板组焊的正确顺序是() A.先焊环缝,再焊纵缝 B.先焊纵缝上段,后焊纵缝下段 C.先焊罐外侧,清焊根后焊罐侧 D. 先焊罐侧,清焊根后焊罐外侧 11.焊缝外观检验时,用焊接检验尺测量焊缝的() A.余高、凹陷、裂纹、错口 B.余高、错口、凹陷、焊瘤 C.错口、气孔、裂纹、焊瘤 D.余高、焊瘤、夹渣、咬边 12.发生火灾时,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先喷洒() A.水 B.泡沫 C.干粉 D.气体 13.空调设备进行自动监控的目的是()A.实施超限调整 B.防止设备损坏 C.节约能源 D.设备自动处理14.焊接工艺评定所使用的焊接设备,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测量仪表有电流表、电压表和() A.气体流量计 B.液体流量计 C.有功功率表 D.无功功率表 15.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的周期检定计量器具是() A.兆欧表 B.接地电阻测量仪 C.样板 D.万用表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定期检查应复测() A.对地绝缘值 B.接地电流值 C.对地放电值 D.接地电阻值 17.根据《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机械设备的负荷试运转应由()单位负责A.施工 B.建设 C.设备制造 D.设计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机械电子工程概览与个人规划 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姓名: 陈瑞锋 学号: 16020521102 2017年7月08日

摘要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业以传统机械为基础,着重现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知识体系是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管理等诸多理论体系的集合。拥有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动控制技术、测传感技术、息处理技术、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等核心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的应用广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机床、职业规划。

目录 摘要 (01) 1 专业研究内容 1.1概述 (03) 1.1.1微机电系统(MEMS) (03) 1.1.2传感与测控技术 (03) 1.1.3数字化加工技术 (03) 2 知识结构体系 2.1知识体系 (03) 2.2主干课程 (04) 3 关键技术 3.1机械技术 (04) 3.2电子技术 (04) 3.3自动控制技术 (04) 3.4检测传感技术 (04) 3.5信息处理技术 (04) 3.6伺服驱动技术 (05) 3.7系统总体技术 (05) 4 应用领域 5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 5.1数控机床 (05) 5.1.1主要特点 (05) 5.1.2基本组成 (06) 6个人规划 6.1专业前景分析 (07) 6.2目标设定 (07) 6.2.1专业能力 (07) 6.2.2综合素质 (07) 6.3行动与方案 (07)

1专业研究内容 1.1概述 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机械制造、电子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与这三个学科不同的是,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应该具有通才的素质,对项目和问题有决策和协调能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传动和模拟技术,机器和设备,机器人技术及其运动系统,传感和执行元件技术,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等),微型、超微型机械(微系统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的功能组,微系统的测量技术等)和生物机械(机器人技术,生物系统,仿生执行技术,控制和设计,控制系统等)。 1.2研究方向 1.1.1微机电系统(MEMS) MEMS是20世纪末诞生的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它一诞生就引起各国科学家、政府和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是当今十大科技之一。 1.1.2传感与测控技术 压电式传感器及其测力仪的研究与开发属我国起步最早的学科之一。在压电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取得多项具有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中压电效应研究已构建成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与测力仪的系列新产品,销往国内外。先后获省部委科技进步奖13项,2000年以来获发明专利5项。在智能测控方面,创建了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实现了时频信号的自适应时频分解,其故障特征提取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具有独立版权“PDM2000设备预知维修和故障诊断系统”,被誉为国内唯一能与进口仪器抗衡的并可替代进口的故障诊断产品。 1.1.3数字化加工技术 本学科自50年代起从事数控技术研究,7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用于航空工业的大型数控壁板铣床,为国内首创并获1980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先后承担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航天部“862”等项目,研制的复杂曲面加工设备已用于生产并出口。所研发的FCS—2000大型火箭发动机喷管五坐标数控仿形机床为“澳星”发射作出突出贡献,1994年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发的蜂窝型面数控、数字化配对加工系统和设备为“长征系列火箭”和“神舟号”飞船关键部件加工作出贡献。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线罩几何厚度及外廓形测量仪,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知识结构体系 2.1知识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我评价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我评价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四年,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育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无线电通信以及电子测量等有关理论;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够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熟练地用c、c++、vb和vc++进行一些软件的开发。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除了在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我对计算机知识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熟练地应用,取得了全国fortran二级、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三级证书和全国计算机四级证书。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以及校外的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借以去磨练自己,培养自己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 在课余时间,我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朝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喜欢阅读一些关于科学和社会实践类的书籍,想从书籍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内涵修养,注重培养自身扎实的知识技能,为以后做事打好基础。我不仅要靠自己所学的东西去干一番事业,而且还要脚踏实地的从每个细节做起,要用勤劳的双手成就我明日的梦想。 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贵公司添砖加瓦;同时也在您的领导下发挥出我的实力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在能力和素质方面进一步完善自我,为贵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机械电子工程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机械电子工程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机械电子工程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机械电子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机械电子工程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机械电子工程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机械电子工程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机械电子工程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机械电子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

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

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and modem technology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 discipline, the main research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Nowdays,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s covered many aspects of the society, like telephone exchange station how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phone signal, a mobile phone is how to transfer our voice and even the image, the surrounding network transfer data, and even how information era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ow in the army confidential, are involved i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study to understand these things, and able to apply the more advanced technology in new product research.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s a collection of the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hemselves have to start work design, links, some circuit with computer for the experiment to operate and use tools requirements is also higher. Such as his connection with computer, the circuit sensor set small communication system, will also visit some big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quipment, understanding mobile phone signal, cable TV is how to transmission, an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under the teacher's guidance of engineering design. Learning i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ant to like thinking, good at study found on your problems.

机械电子专业导论课论文

机械电子专业导论课论文机械电子是当今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队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结合各方面的意见及个人爱好,我选择了机械电子这个专业。 对于机械电子工程我之前的认识还是很少的,自从听了老师上的几节导论课我对这门专业的认识多了许多。老师在课上给我们介绍这门专业的内容,就业前景,关于机械的知识,等等。 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机械与电子、计算机以及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重大促进作用.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具备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能够在各企事业单位、公司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方面的科技开发、运行管理、经营销售与教学科研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系列、机械制造系列、计算机系列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电子技术、微机应用技术、检测、控制与伺服驱动技术等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综合能力、较好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及在产品制造中进行技术分析和生产组织管理能力。主要专业能力:1.具有制图、机电信号采集转换与检测、机电系统微机与PLC 控制、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 2.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 3.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试机电参数、合理运用机电设备的能力。 4.具有机电产品的开发运用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电子学、微机应用、机电传 动控制、机械原理设计、数控技术、测试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制造技术、机电

2017年二建机电工程实务真题解析(一)

2017年二建机电工程实务真题解析(一)

2017年二建建造师机电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合金结构钢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划分的。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压强度 D.抗弯强度 【参考答案】A 【考点】黑色金属材料 【考点来源】2H311011 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应用参见教材P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黑色金属材料。合金结构钢根据屈服强度划分,共有Q345、Q390、Q420、Q460、Q500、Q550、Q620等强度等级。 2.关于长距离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沿途实际情况测设铁塔基础 B.采用钢尺量距时的丈量长度适宜于80~100m C.一段架空线路的测量视距长度不宜超过400m D.大跨越档距之间不宜采用解析法测量 【答案】C 【考点】机电工程中常见的工程测量 【考点来源】2H312011 测量要求和方法参见教材P2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机电工程中常见的工程测量。长距离输电线路定位并经检查后,可根据起、止点和转折点及沿途障碍物的实际情况,测设钢塔架基础中心桩,并非直接测设基础,选项A错误;当采用钢尺量距时,其丈量长度不宜大于80m,同时不宜小于20m,选项B错误;大跨越档距测量。在大跨越档距之间,通常采用电磁波测距法或解析法测量,选项D错误。考虑架空送电线路钢塔之间的弧垂综合误差不应超过确定的域度值,一段架空送电线路,其测量视距长度,不宜超过400m。选项C正确。 3.起重吊装采用2个以上吊点起吊时,下列吊索与水平夹角,宜选用的角度是()。 A.45° B.50°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机械电子工程概览与个人规划 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姓名: 陈瑞锋 学号: 16020521102 2017年7月08日

摘要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业以传统机械为基础,着重现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知识体系是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管理等诸多理论体系的集合。拥有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动控制技术、测传感技术、息处理技术、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等核心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的应用广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机床、职业规划。

目录 摘要 (01) 1 专业研究内容 1.1概述 (03) 1.1.1微机电系统(MEMS) (03) 1.1.2传感与测控技术 (03) 1.1.3数字化加工技术 (03) 2 知识结构体系 2.1知识体系 (03) 2.2主干课程 (04) 3 关键技术 3.1机械技术 (04) 3.2电子技术 (04) 3.3自动控制技术 (04) 3.4检测传感技术 (04) 3.5信息处理技术 (04) 3.6伺服驱动技术 (05) 3.7系统总体技术 (05) 4 应用领域

5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 5.1数控机床 (05) 5.1.1主要特点 (05) 5.1.2基本组成 (06) 6个人规划 6.1专业前景分析 (07) 6.2目标设定 (07) 6.2.1专业能力 (07) 6.2.2综合素质 (07) 6.3行动与方案 (07) 1专业研究内容 1.1概述 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研究机械制造、电子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与这三个学科不同的是,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应该具有通才的素质,对项目和问题有决策和协调能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传动和模拟技术,机器和设备,机器人技术及其运动系统,传感和执行元件技术,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等),微型、超微型机械(微系统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的功能组,微系统的

机械工程学科前沿技术综述说课讲解

机械工程学术前沿技术综述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机械工程学科在各大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繁荣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其重要进展和成果,并对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机械工程,学术,前沿,综述 1 引论 总的来说,机械工程是一门与机械和动力生产有关的工程学科,它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 我国机械工程学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和仿生技术。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无不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传统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从制造简单工具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的漫长过程。机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随着世界的进步、国家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机械工程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显著特点和趋势:一方面,高技术领域如光电子、微纳系统、航空航天、生物医学、重大工程等的发展,要求机械与制造科学向这些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因而出现和发展着微纳制造、仿生及生物制造、微电子制造等制造科学新领域;另一方面,随着机械与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纳米科学技术的交叉,除了推动着机构学、摩擦学、动力学、结构强度学、传动学和设计学的发展外,还产生和发展着仿生机械学、纳米摩擦学、制造信息学、制造管理学等新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知度调查报告

社会认知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电子企业对相关毕业生基本技能的调查 年级专业13级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方向) 姓名学号王志祥 201300805082 指导教师王晓欣 教学单位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完成时间 2016年7月1日 成绩:

电子相关企业对电子专业毕业生基本技能要求的调查报告 ——调查部分电子相关企业及电子专业相关学生 前言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发展最快,最活跃,并伴随着国际竞争的产业,为提高我国IT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需要IT人才的持续培养。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需要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业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电子企业在全球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国外的一些企业目前对我们来说还是有些距离的,所以我们可以先了解国内电子企业,了解国内电子企业对电子专业的基本技能要求,为在校学生找到奋斗目标,让我们早作准备,将来进入公司,为社会创造财富。通过调查我们找到了适合我们专业的国内电子企业。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在就业前景如此广阔的情况下,相应而言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也逐年增加,竞争依旧十分激烈。怎样在庞大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现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所需考虑的首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首要任务就是,充分了解现代电子相关企业对电子专业毕业生所掌握能力的要求,即电子专业毕业生基本技能的要求,进而激励自己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样,才能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胜者。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但是人才竞争同样激烈,我们必须做到充分了解电子相关企业对电子专业毕业生基本技能的要求,才能够就业顺利。我们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电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

机械电子工程导论课体会 相信每一个刚入大学的新生都会有一段迷茫时期吧。不知道在学什么,不知道自己专业未来的走向,甚至以后出来干什么样的工作也是一片茫然。我也不例外,大一一学期过了之后,对自己的专业也仍是毫无概念。还记得当初填报专业的时候,特别功利,就冲着这个专业分儿高,北理的这个专业排名很靠前,而且名字听着很高大上,就选了这个专业。 每次别人询问我的专业的时候,我会略显骄傲地说——机械电子工程。但是只要被追问道你们专业学什么啊,以后出来干什么啊之类了我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而且总是会被和机械工程专业搞混淆。这样的情况一多就略显尴尬了,不得不去百度了一下掩饰自己的无知。 机械电子,自己最开始的理解就是机械+电子。当时就觉得这个专业很实惠,相当于同时学了两个专业,但后面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机械电子工程学是工程学的最新分支之一,并且深入到社会 的每一个角落。 机械:制造业乃至工业之母、国家之基础。 现代制造业技术水平日益增高。机械、电子系统高度结合。传 统机械的进步已经远远被电子、控制、信息技术的发展抛在后 面。 机械电子工程师:

把精密机械、电子系统、计算机系统和高级控制系统,与产品 的设计和产出统一起来。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了四种基本学科: 机械学 控制论 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 各学科的交错又派生出很多交叉学科。 懂得: 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 自动控制相关技术 机电液系统集成技术 从事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产品与系统研究开发设备 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 看来我们机械电子工程不仅仅是机械+电子那么简单了。在后面的罗老师的导论课上进一步了解到机电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可用一个近似的数学等式来概括: 机电=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探测 但是又不完全是这样子,综合并不代表纯粹的把几个学科冗杂在一起,比如我们学习制图,却不会像机械学的那么深;我们学计算机,也没有计算机或软件学院搞得精通。 听着感觉我们机电像是每个方面都要去学一点,却都学艺不精,

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实务真题(2020年)

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实务真题(2020年)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埋没在基础上的沉降观测点,第一次观测应在()进行。 A、观测点埋设后 B、设备底座就位后 C、设备安装完成后 D、设备调整后 2、吊装方案主要编制依据中的施工技术资料不包括()。 A、被吊设备设计制造图 B、设备基础施工图 C、吊装参数表 D、设计会审文件 3、关于描述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错误的是()。 A、验证母材的可焊性 B、验证拟定的工艺指导书是否正确 C、为制定正式的焊接工艺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D、评定施焊单位是否有能力焊出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焊接接头 4、压力表与表管之间装设三通旋塞阀的目的是()。 A、提高测量精度 B、便于吹洗管路

C、减小管道噪音 D、缓冲对表的压力冲击 5、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正确的连接要求是()。 A、螺栓不能自由穿入螺栓孔是用气割扩孔 B、螺栓必须一次达到拧紧力矩要求 C、施拧顺序由螺栓群外围向中心施拧 D、螺栓连接副可采用转角法施拧 6、下列管道中,不属于仪表管道的是()。 A、测量管道 B、气动信号管道 C、配线管道 D、伴热管道 7、回转式炉窑砌筑时,砌筑的起始点宜选择在()。 A、离传动最近的焊缝处 B、检修门(孔)处 C、工作温度的热端 D、支撑位置 8、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时,有线电视系统应包括的验收文件是()。 A、控制箱接线图 B、防雷保护设备布置图 C、机柜设备装配图 D、用户分配电平图

9.下列总面积在1000~2000m2的建筑场所应申请消防验收的是() A.医院的门诊楼 B.博物馆的展示厅 C.大学的食堂 D.中学的教学楼 10.关于曳引式电梯安装的验收要求,正确的是() A.对重缓冲器不能延伸到地面实心桩墩上 B.随机文件包括缓冲器等型式试验证书的复印件 C.相邻两层门地坎距离大于10m时,应有井道安全门 D.井道地坑地面能承受满载轿厢静载2倍的重力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Mechatronics)是机械工程与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理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兴学科,是机械科学与工程经历机械化、自动化,朝着智能化发展的标志,包括机电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等诸多方面。 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工业装备水平及国防综合实力的体现。“智能机械系统”是机械电子工程一个关键核心领域,具有自动化与智能化特征的装备系统,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红紫外探测器系统、微机电系统、电子设备及仪器、微电子设备、光电子设备、电子医疗设备与仪器等是光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是高新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机械电子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科学观点,对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内容的一门交叉综合学科,着重培养既有扎实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又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一体集成技术,能从事现代机械科学中机电系统研究、应用及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本学科伴随着电子机械系的成立而建立于1964年,于1981年开始招收机械制造方向硕士研究生,形成机电结合的鲜明特色,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省级重点学科,在智能机电系统理论及技术、机器人方面成果丰富,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多项,作为主要发起方创设了IEEE ICMA系列国际会议,与国内外相关高校有着广泛学术联系。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工程和电子信息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能够以系统工程科学观点研究机电融合及多物理效应一体化作用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地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或科技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智能机电系统理论及光机电一体技术 2.复杂机电系统建模与控制 3.智能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 4.数字化设计、仿真与制造 5.计算机集成制造与网络化制造 6.虚拟样机技术 7.可靠性设计 8.智能优化设计 9.机械系统信息分析与故障诊断 10.现代设计理论与设计自动化方法 11.机电系统精密测控技术 12.新型MEMS器件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四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五至六年;硕博连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提前完成博士学业者,可申请适当缩短学习年限;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学习要求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14学分。学位课程要求不低于8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必修,至少修一门基础课,二门以上专业基础课;必修环节不低于2学分。专业基础课中有“*”标志的为全校共选专业基础课。允许相同学科门类之间、工科与理科之间跨学科选修1~2门学位课作为本学科的学位课。 学位课可替代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替代学位课。硕士阶段已学过的硕博共选课程不能在博士阶段重复计算学分。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具体选课。非学位课中的自学课程2学分,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