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危险源辨识

合集下载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是一个充满危险因素的环境,因此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分析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工程结构危险源1.1 高处坠落风险在高层建筑、桥梁、塔吊和脚手架等施工现场中,工人在高处作业存在坠落的风险。

这可能是由于没有或不正确使用防护设备,也可能是由于工作平台不稳定或不安全。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施工现场应配备安全网、安全带等防护设备,并确保工作平台的稳定性。

1.2 建筑物倒塌风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物结构强度不足、施工工艺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建筑物倒塌的风险成为一个重大危险源。

为了避免建筑物的倒塌,施工现场应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检验,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1.3 地质灾害风险在山区、河流旁以及地下挖掘等施工现场中,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都有可能发生,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威胁。

在选择施工地点时,应尽量避免地质灾害高发区,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地下排水、加固措施和地震防护设备。

二、作业过程危险源2.1 电气安全风险施工现场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设备,因此电气安全风险成为一个重要的危险源。

使用过程中,电缆老化、漏电等问题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施工现场应按照电气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2 燃气泄漏风险在燃气管道、储罐等施工现场,燃气泄漏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

为了减少燃气泄漏的风险,施工现场应配备燃气泄漏监测装置,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施工现场的燃气系统安全。

2.3 机械设备危险源施工现场通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和钻机等。

没有正确使用这些机械设备可能导致意外和伤害。

因此,在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操作人员,并进行操作指导和培训,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三、人为因素危险源3.1 人员间接撞击风险施工现场常有多人同时作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就有可能发生人员间接撞击的事故。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引言建筑工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危险源,对这些危险源进行辨识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方法和实施步骤。

目的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识别并评估潜在的危险源,以确定适当的控制策略,从而保障工程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

方法1.收集资料:收集与建筑工程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规范标准、设备手册等。

2.现场勘察: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勘察,了解具体情况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风险识别:通过分析资料和勘察结果,识别出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的行为等方面的危险。

4.风险评估:对每个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

5.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风险防范措施、紧急救援措施等。

6.实施措施:按照制定的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行动,控制和减少危险源的风险。

7.监测和改进:及时监测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不断改进和优化控制策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

实施步骤1.组织工作组:确定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2.收集资料和准备工具: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危险源辨识所需的工具和模板。

3.实施现场勘察:对建筑工程现场进行勘察,记录潜在的危险源。

4.分析和评估:对潜在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

5.制定控制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6.制定报告:编写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报告,详细记录辨识结果和控制策略。

7.实施措施:按照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减少危险源的风险。

8.监测和改进:定期监测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不断改进和优化控制策略。

结论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步骤,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建筑工程相关单位应重视危险源辨识工作,确保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清单在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随处可见,如果不及时进行辨识和管理,很容易引发意外事故。

因此,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制定非常重要。

什么是建筑施工危险源?建筑施工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损害的物质、设备、过程或环境。

包括但不限于: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电击、火灾、爆炸、化学致毒等。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是一个系统性和过程化的工作,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都需要进行。

以下是一些辨识危险源的方法:1. 审查相关文件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方案等文件,确定其中是否存在危险源,以及如何避免或减轻危险源的影响。

2. 现场勘察在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定危险源的种类、位置、性质等信息,并评估其危害程度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形式。

3. 询问从业人员了解从业人员的工作过程和日常操作方法,询问他们所遇到的风险和问题,以及应对危险源的经验和技巧。

4. 专家咨询如遇到较为复杂或特殊的危险源,可以寻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辨识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制定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危害程度和概率大小,确定哪些为重大危险源并列入重大危险源清单中。

以下是重大危险源清单制定的步骤:1.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指标根据危害程度和概率大小,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指标。

例如: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等。

2. 列出可能的重大危险源清单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排除已经消除或控制的危险源,列出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3. 评估重大危险源对于列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详细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概率大小,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

4. 制定控制措施对于评估结果为重大危险源的,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重大危险源清单的管理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不是结束,更重要的是将其落实到施工现场,并进行管理。

以下是重大危险源清单管理的方法:1. 建立管理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清单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工作流程,确保清单的实施和管理。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的过程。

该过程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源,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

在进行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1. 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建筑工地可能存在高空作业、电气设备使用、机械设备操作等活动,这些都可能会对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2. 施工材料与设备: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而引发事故,如使用劣质材料导致建筑结构不稳定,或设备操作不当引发火灾等。

3. 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案: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可能存在不合理或不科学的问题,如施工方案缺乏安全性评估、施工工艺不合理等,都可能对工程的施工安全产生影响。

4. 周边环境与自然条件:建筑工地周边的环境和自然条件也可能对工程的安全产生潜在的危害,如临近高压线、山体滑坡等。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查阅文献和规范:了解建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规范对危险源进行辨识。

2. 专家评估:邀请相关专家对建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辨识和控制。

3. 实地考察和观察:对建筑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及时记录和辨识。

4. 风险评估和管理: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通过对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损失,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建筑结构施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清单

建筑结构施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清单

建筑结构施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清单一、施工危险源辨识在进行建筑结构施工前,需要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以下是常见的建筑结构施工危险源:1.高处作业:包括搭设脚手架、梯子、吊篮等高处施工作业;2.坠落风险:包括工人从高处坠落、物体掉落等风险;3.电击风险:包括电线、电缆等电气设备的施工风险;4.建筑材料风险:包括吊装、搬运建筑材料时的风险;5.施工机械风险:包括起重机、挖掘机等施工机械的使用风险;6.环境污染风险:包括施工过程中对土地、水源、空气等环境的污染风险;7,火灾风险:包括施工现场的火灾风险;8.噪音、振动风险: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二、风险评价针对上述辨识的危险源,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其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评价标准可采用以下几个等级:1.高风险:可能性高且严重程度较大;2.中风险:可能性一般且严重程度一般;3.低风险:可能性低且严重程度较小。

风险评价结果可通过量化或定性的方式呈现。

三、风险控制措施清单为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建筑结构施工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1高处作业风险控制:搭设安全的脚手架、提供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4.坠落风险控制:设置安全护栏、减少高空作业等措施;5.电击风险控制:确保电气设备的绝缘、接地等安全措施;6.建筑材料风险控制:合理选用吊装设备、进行安全示意、规范搬运操作;7.施工机械风险控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查设备、设置警示标志等;8.环境污染风险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过程、防止污染排放、设立污染风险区;9,火灾风险控制:设置灭火设备、合理布局、加强消防宣传;8.噪音、振动风险控制:采用隔音措施、减少噪音、振动源等。

以上为建筑结构施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清单。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同时,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应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建筑施工工程危险源的辨识以及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工程危险源的辨识以及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工程危险源的辨识以及管理措施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保
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建筑施工工程危险源
的辨识方法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危险源的辨识
辨识危险源是建筑施工工程的第一步,只有了解和识别了潜在
的危险源,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1.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包括对施工现场、设备、材料和人员进行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风险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潜
在的危险源和其对工人和环境的潜在风险程度。

3. 经验总结:通过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获取各种危险源的知
识和特征,以便在新的施工项目中进行辨识。

危险源的管理措施
一旦危险源被辨识出来,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减少风险和保护工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管理措施:
1. 风险控制:采用工程控制措施,如改变施工方法、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来减少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2. 培训教育: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危险源。

3. 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对危险源进行监测和评估。

以上是建筑施工工程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措施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和情况制定适合的辨识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建筑工程危险源的辨识

建筑工程危险源的辨识

建筑工程危险源的辨识建筑工程是一项涉及众多安全风险的复杂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是确保工人和相关人员安全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危险源,并提供一些辨识和管理这些危险源的方法。

一、高处坠落危险源高处坠落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也最危险的危险源之一。

施工人员在搭建脚手架、安装屋顶和使用梯子等作业中常面临着坠落风险。

为了辨识和管理高处坠落危险源,建筑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和防滑鞋等。

2. 设置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以防止人员误闯危险区域。

3. 设置安全网和防护罩,以减轻坠落时可能造成的伤害。

4.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课程,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不正确的电气维护和操作可能导致火灾、电击和其他安全事故。

为了辨识和管理电气危险源,建筑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所有电气设备符合电气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2. 建立合适的电气设备标识和警示标志,以便工人了解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限制非专业人员接触电气设备,必要时进行培训和授权。

4. 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

三、有害物质危险源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和化学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石棉、铅和有毒气体等。

这些物质对工人和周围环境都具有潜在危害。

为了辨识和管理有害物质危险源,建筑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1. 标识和储存有害物质,确保工人正确使用和处理。

2.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和手套等。

3. 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室内外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4. 建立紧急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应对有害物质泄漏和事故。

四、机械设备危险源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和钢筋剪切机等,都存在潜在的危险源。

操作这些设备时,不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

为了辨识和管理机械设备危险源,建筑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适当的设备操作培训,确保工人具备正确的技能和知识。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源,例如高处坠落、电击、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发现潜在危害因素的过程。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主要包括:-高处坠落:在高架施工现场,工人操作需要上下爬行,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电击:施工现场常常存在电缆、电源设备等电源线路,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电击事故。

-机械伤害:施工现场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火灾爆炸:在施工现场使用明火、易燃物质的情况下,存在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2.危险源评估危险源评估是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对危害程度和可能性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确定风险级别,根据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评估标准一般包括危害级别、频率等。

危害级别分为高、中、低三级,频率分为常见、偶发、罕见三类。

3.危险源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常见的危险源控制措施包括:-高处坠落控制:安装临边防护设施,如安全网、栏杆等;提供坠落防护装置,如安全带、安全绳等。

-电击控制:合理布置电路,减少电源线路的交叉;安装漏电保护器,及时检修电源设备。

-机械伤害控制:为机械设备配置安全防护装置,明确操作规程,增加培训和操作监管。

-火灾爆炸控制:禁止使用明火,合理储存易燃物品,安装火灾报警器和消防设施,设置逃生通道。

除了针对特定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外-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规程的达标。

-安全检查和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

-个人防护用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是确保施工工人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督,以及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可以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性危害因素
指挥失误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6
3
15
270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处理,并进行安全教育
操作失误
酒后上班
6
3
15
270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处理,严禁酒后上岗并加强安全教育
违章作业
6

15
270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处理,并进行安全教育
监护失误
危险的地方无人监护
1
10
完全可能,会被预料到
10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100 *
灾难
许多人死亡
6
相当可能
6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40
非常严重
数人死亡
3
不经常,但可能
3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15
严重
重残或死亡,严重职业病或死亡
1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每月暴露一次
7
重大
暂时性重伤或轻残,或造成一般职业病
0.5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1
2
7
14
进行维修加固
钢筋加工工具刀口有两处破损
3
1

21
更换后经检查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没有配备灭火器材
3
6
3
54
将周围的易燃物品远离,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干粉或泡沫灭火器
防护缺陷
作业时火星乱溅,作业人员没有佩带防护工具
3
6
3
54
由项目安全员监督,加设防火挡板并给作业人员配发防护用品
0.2

3
3.6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将钢筋头及时清理搬运
机具安置不合理,操作空间狭小,加工长件时容易受到伤害
1
3
3
9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扩大钢筋制作的场地
安全标志缺陷
钢筋加工处没有设置安全标志
0.5
6
3
9
项目部安全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设
安全操作规程牌挂设位置不当,难以看到
6

1
18
给操作人员配发耳塞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体检
人员行为危害
酒后上班
6
3
15
270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处理,严禁酒后上岗并加强安全教育
违章作业
6

15
270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处理,并进行安全教育
危险的地方无人监护
1
1
15
15
项目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安排施工员进行监护并在作业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作业区周围没有没有警告标识
1
3
3
9
在作业场所搭设的安全标志牌
装运钢管装车不合理,钢管散落容易砸伤工人
1
2
7
14
对工人加强安全教育增加自我防范意识,运输钢管时捆绑牢固后,方可运输。
传递钢管,容易伤人
3
2
7
42
人工传运钢管时由专人统一指挥并给作业人员配备防护用品
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过程产生的噪音对人体的伤害
违章作业
6
3
15
270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处理,并进行安全教育
监护失误
危险的地方无人监护

1
15
15
项目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安排施工员进行监护并在作业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标线工程
项目
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L
E

D
控制措施
物理

危险
危害
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维修保养不到位
3
3
15
135
及时更换,加强日常施工机具的维修工作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 20
稍有危险,可被接受
二、作业过程的危险源识别:
1、标志工程
项目
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L
E


控制措施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吊车维修保养不到位,钢丝绳断丝或磨损超过标准未更换

1
3
3
对该机械传动部位进行打油保养,钢丝绳断丝达到报费标准及时更换,符合安全后方可使用
振动棒外壳脱落,松动
作业人员作业时未穿戴劳保用品
1
2
15
30
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防护用品规定进行发放,并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作业区周围没有没有警告标识

3

9
在作业场所搭设1-1.2的防护栏杆并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装运钢筋装车不合理,钢筋散落容易砸伤工人

2
7
14
对工人加强安全教育增加自我防范意识,运输钢筋时捆绑牢固后,方可运输。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3
一般
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或轻微疾病症状
0.2
极不可能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1
引人注目
不利基本的卫生健康
0.1
实际上不可能
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
表二:
分数值
危险程度
>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 - 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70 - 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 -70ຫໍສະໝຸດ 传递钢筋,容易伤人3
2

42
人工传运钢筋时由专人统一指挥并给作业人员配备防护用品
吊运超长、超宽物件
6
0.5
15
45
操作人员监督装卸超长、超宽的严禁吊运
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过程产生的烟气粉尘对人体的伤害

3

18
给操作人员配发口罩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体检
作业环境不良
钢筋加工台周边钢筋头没有清理干净,容易扎伤人
0.5
6


项目部安全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挂设
没有防火标志牌
0.5
6
3
9
项目部安全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挂设
行为性危害因素
指挥失误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6

15
270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处理,并进行安全教育
操作失误
酒后上班
6
3
15
270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处理,严禁酒后上岗并加强安全教育
危险源辨识
一、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危险性= LEC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度
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
表一: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数(L)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的分数值(E)
危险分数值
分数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分数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分数值
可能结果
4、管线预埋
项目
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L
E


控制措施
防护危害
作业人员作业时未穿戴劳保用品
1

15
30
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防护用品规定进行发放,并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作业区周围没有没有警告标识
1

3

在作业场所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装运砖头、管道装车不合理,散落容易砸伤工人
1
1
15
15
项目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安排施工员进行监护并在作业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3、护栏工程
项目
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L
E
C

控制措施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维修保养不到位

1
3
3
对该机械传动部位进行打油保养, 符合安全后方可使用
作业人员作业时未穿戴劳保用品

2
15
30
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防护用品规定进行发放,并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防护缺陷
没有配备灭火器材


3
54
将周围的易燃物品远离,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干粉或泡沫灭火器
作业人员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或不正确佩戴
6


126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给予处理,项目部管理人员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
作业环境不良
夏天高温作业,容易中暑
10
6
1
60
避开高温时段,并及时发放防暑降温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