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推进剂
火箭推力原理

火箭推力原理火箭推力原理是指火箭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推力的物理原理。
火箭作为一种航天器,是太空探索和载人航天的重要工具。
理解火箭推力原理对于火箭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箭的推力原理、相关理论和应用。
一、火箭推进剂火箭推进剂是产生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火箭推进剂可以是化学燃料,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介质。
化学燃料的常见形式包括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
固体燃料是由氧化剂和燃料混合而成的,它们被固定在铝壳体中,并点燃产生推进剂。
液体燃料则是将氧化剂和燃料储存在不同的容器中,通过喷射和混合来产生推进剂。
固体燃料有较低的复杂性和成本,而液体燃料则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调控性。
二、火箭工作原理火箭推力的产生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存在一个同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火箭的推进剂喷出速度很大,从而产生一个反向的推力,推动火箭向前运动。
火箭发射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1. 着火点火:火箭点火后,点燃推进剂。
2. 排气膨胀:推进剂燃烧产生的气体被排放到火箭的喷嘴中,进而从喷嘴中喷出。
3. 导向控制:火箭通过角动量守恒原理来控制喷气方向。
通过喷射口和喷气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以控制火箭的姿态,实现飞行轨迹调整。
4. 推进剂消耗:推进剂的燃烧会逐渐消耗。
燃料的质量减少会减小火箭的总质量,从而提高火箭的速度和运动能力。
三、火箭推力方程火箭推力的大小由推力方程决定。
推力方程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它可以用数学形式表示为:F = (m点火 - m燃尽) * v喷其中,F代表火箭的推力,m点火代表火箭在点火前的总质量,m燃尽代表火箭在燃料完全燃烧后的质量,v喷代表推进剂从喷嘴中喷出的速度。
从推力方程可以看出,推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推进剂的喷射速度和推进剂消耗的速度。
因此,为了增加火箭的推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提高推进剂的喷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喷嘴形状和尺寸,或使用更高能量含量的推进剂来达到这一目的。
高一化学火箭推进剂知识点

高一化学火箭推进剂知识点火箭推进剂是火箭发射过程中所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剂的总称,是火箭发射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推动火箭向前飞行。
火箭推进剂可以分为固体推进剂和液体推进剂两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1. 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是由固体燃料和氧化剂组成的推进剂。
固体推进剂具有结构简单、储存方便等特点,在火箭发射中被广泛应用。
(1)固体燃料:固体燃料是固体推进剂中的能量来源。
常见的固体燃料有硝化棉、硝化甘油等。
固体燃料一般为颗粒状或块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燃性。
(2)氧化剂:氧化剂是固体推进剂中与燃料一起进行燃烧反应的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有硝酸铵、高氯酸铵等。
氧化剂通常能够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使其能够充分燃烧。
2. 液体推进剂液体推进剂是由液体燃料和液体氧化剂组成的推进剂。
由于液体燃料和液体氧化剂的物理性质较固体推进剂更加复杂,液体推进剂相对固体推进剂来说具有效率高、推力大等优点。
(1)液体燃料:液体燃料是液体推进剂中的能量来源。
常见的液体燃料有液氢、液氧等。
液体燃料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能量密度。
(2)液体氧化剂:液体氧化剂是液体推进剂中与燃料一起进行燃烧反应的物质。
常见的液体氧化剂有液氧、高浓度硝酸等。
液体氧化剂能够为燃料提供丰富的氧气,使得燃烧反应更为充分。
3. 火箭推进剂的选择在选择火箭推进剂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推力需求、航天器重量、尺寸限制、安全性等。
不同的推进剂在性能、成本和操作上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进行选择。
4. 火箭推进剂的燃烧反应火箭推进剂的燃烧反应是推动火箭运行的关键过程。
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喷射口排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前飞行。
燃烧反应的速率和能量释放量对火箭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5. 火箭推进剂与环境火箭推进剂的燃烧反应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需要对火箭推进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处理,确保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推进剂化学式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推进剂化学式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
推进剂是火箭发动机所使用的化学燃料,能够为火箭提供巨大的推力。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所使用的推进剂包括液氧、液氢和半硝酸。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推进剂的化学式及相关参考内容。
1. 液氧:液氧是一种官能团含有两个氧原子的化合物。
化学式为O2。
液氧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非常不稳定的氧气液体。
液氧在长征五号火箭中的主要作用是与燃料进行氧化反应,释放大量的能量,提供推力。
液氧在火箭发射之前需以低温冷却至液态,确保其稳定性。
相关参考内容:- 《火箭推进技术手册》:该手册详细介绍了液氧的性质、制备方法、储存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液氧在火箭推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航天装备手册》:该手册介绍了国内外航天装备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其中包括对液氧和其他推进剂在火箭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 液氢:液氢是一种氢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化学式为H2。
液氢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低温下可以冷却至液态。
液氢在长征五号火箭中的主要作用是与液氧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巨大的能量,并且由于其成分单一,燃烧后没有杂质,能够充分地发挥火箭发动机的性能。
相关参考内容:- 《超纯液氢技术手册》:该手册介绍了超纯液氢的制备、储存和运输技术,对液氢在航天装备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讨论。
- 《推进剂工程手册》:该手册系统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推进剂的性能参数和应用技术,其中包括了液氢在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情况。
3. 半硝酸:半硝酸是一种硝酸根离子与水合氢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化学式为HNO3·H2O。
半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氧化性。
半硝酸在长征五号火箭中主要用作推进剂的助燃剂。
通过与燃料发生化学反应,能够进一步提高燃烧温度,增加推进剂的能量释放。
相关参考内容:- 《化学工程手册》:该手册对不同化学品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其中包括了半硝酸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应用技术。
n2o4作为火箭推进剂的化学方程式

n2o4作为火箭推进剂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氮(N2O4)是一种重要的火箭推进剂。
它在发动机中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从而推动火箭飞行。
本文将从化学方程式、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N2O4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N2O4的化学方程式。
N2O4的化学式是N2O4,表示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
在火箭的燃烧过程中,N2O4会和燃料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
下面是N2O4作为火箭推进剂的化学方程式:N2O4 -> 2NO2 + ΔH这个方程式表示N2O4在燃烧过程中分解为两个亚硝酰基(NO2)分子,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也就是说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提供火箭推进力。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N2O4的性质。
N2O4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常温常压下非常稳定。
它的分子结构是一个四边形,氮原子位于正方形的两个对角线上,氧原子位于另外两个对角线上。
N2O4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被压缩成液体储存,这对于火箭发射来说非常重要。
此外,N2O4在低温下会转变为棕黄色或红色的固体,这是因为它会聚合形成两个分子结合在一起的二聚体(N2O4)2。
N2O4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在空气中加热硝酸钠(NaNO3)和硝酸钾(KNO3),生成氧化亚氮(NO)气体,然后将氧化亚氮和氧气(O2)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火焰反应生成N2O4,并通过冷凝装置将其收集起来。
这种方法由于使用了硝酸钠和硝酸钾等常见材料,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N2O4作为火箭推进剂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氮(NO2),无毒无害,对环境污染较小。
其次,N2O4具有高燃烧热值和高推力,能够提供大量的推进力。
此外,N2O4的密度较大,能够被压缩成液体,减少了存储和运输的空间。
此外,N2O4还可以与其他燃料如液氢、煤油等混合使用,进一步提高火箭的性能。
N2O4作为火箭推进剂在航天事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火箭推进剂的发展史ppt课件

第2课时 火箭推进剂的发展史
素养目标
1、通过对不同时期使用的火箭推进剂的分析,强化热化学反应方 程式的正确书写。能从键能及物质能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 变化的本质,并能根据化学键键能计算反应热或已知反应热求键能。 能够熟练运用盖斯定律解决热化学问题。
2、以火箭推进剂的变迁引发思考,提出燃料选择的问题,通过分 析、归纳解决化学反应热的相关问题,体会应用化学知识解决航空 科技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火箭推进剂性能的讨论,建立综合分析 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树立科学发展观。
课堂小结
练习与应用
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 已知:
N2(g)+2O2(g)==2NO2(g)
ΔH1=+67.2kJ/mol
N2H4(g)+O2(g)==N2(g)+2H2O(l) ΔH2=-534kJ/mol
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
2N2H4(g)+ 2NO2(g)==3N2(g)+4H2O(l) △H3
反应Ⅰ: 2H₂O(l)+SO₂(g)+I₂(s)=2HI(aq)+H₂SO₄(aq) ΔH=-
151kJ/mol
反反应应ⅢⅡ: :2HI(aq)=H₂(g)+I₂(s)
ΔH=+110kJ/mol
思考与讨论
资料:液氢效率高,但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和技术 问题;肼类物质的毒性是一大弊端。
而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性能好、比冲高、资源 丰富、成本低、无毒、无污染、使用维护方便, 代表了航天动力技术发展的方向。
成功发射了历史上首枚液体燃料火箭。这枚火箭采用液氧/汽油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推进剂化学式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第一种使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的大型运载火箭。
推进剂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产生推力的主要原料,因此推进剂的化学式对于火箭的性能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液氢推进剂的化学式是H2,液氢是高能燃料之一,具有高比冲、高火焰温度和高推力等特点。
液氢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2 + O2→2H2O 液氢燃烧产生的终产物是水,因此燃烧后不会产生不利于环境的废气和固体残留物。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液氧推进剂的化学式是O2,液氧也是高能燃料之一,具有高比冲、高推力和高燃烧速度等特点。
液氧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O2 →2O + 辐射O + O2 → O3 O3 + O2 → 2O2 液氧燃烧产生氧原子和臭氧等活性物质,活性物质的存在会对火箭发动机内部的材料和结构造成腐蚀和损害,因此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防腐蚀和防损害措施。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的混合物,液氢与液氧的混合比例为1:5。
液氢和液氧的混合燃烧产生的气体是水蒸气,没有固体残留物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液氢和液氧是非常纯净的燃料和氧化剂,其主要制备方式是通过气体的气体液化技术得到。
液氢和液氧的液化过程需要使用低温和高压,因此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
液氢和液氧的储存过程需要考虑低温和高压的要求,以及安全性和稳定性。
液氢需要通过高效制冷系统来保持低温,液氧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防火和防爆措施来确保其安全性。
同时,液氢和液氧的污染和杂质对于火箭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
总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液氢和液氧推进剂化学式分别为H2和O2。
液氢和液氧具有高能、高效、环保等优点,但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工艺和安全技术要求,这些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壮大所面临的挑战。
火箭推进剂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火箭推进剂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探索外层空间的渴望,火箭推进剂技术作为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火箭推进剂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火箭推进剂技术的发展现状1. 传统推进剂技术传统火箭推进剂技术主要依赖化学能源,如固体火箭推进剂和液体火箭推进剂。
固体火箭推进剂由氧化剂和燃料混合而成,可以存储在火箭中,并在点火时燃烧产生大量热能和气体推力。
液体火箭推进剂则是通过将液体氧化剂和燃料储存在火箭中,点火后通过喷射喷管中混合燃烧产生推力。
2. 新型推进剂技术新型推进剂技术是指相对于传统推进剂而言的创新技术,其目的是提高推进剂的性能和可持续性。
例如,高能量密度推进剂,如氢氧推进剂,可以提供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推力比,并减少对地球环境的污染。
与此同时,新型推进剂技术还包括利用非化学能源的推进剂,如核能推进剂和电力推进剂,它们的出现使得火箭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二、火箭推进剂技术的发展趋势1. 提高推进剂性能未来火箭推进剂技术的一个主要趋势是提高推进剂的性能,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将火箭送入太空。
需要提高推进剂的比冲和密度,以实现更高的速度和负载能力。
此外,还需要提高推进剂的燃烧效率和可控性,以提供更稳定和精确的推力。
2. 环境友好型推进剂的研发传统推进剂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未来的趋势是开发更环境友好的推进剂。
例如,氢氧推进剂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此外,电力推进剂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其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推进剂的自主研发能力火箭推进剂的自主研发能力是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重视和投资的增加,国内的科研机构将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进行推进剂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提高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能力。
4. 研究新型推进剂技术除了传统推进剂技术的发展,未来也需要研究和探索新型推进剂技术。
火箭推进剂的组成与反应机理

火箭推进剂的组成与反应机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能够探索宇宙,而火箭技术则是人类探险的必要手段之一。
火箭的推进剂是其能够完成太空探索任务的关键。
那么,火箭推进剂的组成是什么,如何发生反应呢?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1. 火箭推进剂的组成一般来说,火箭推进剂主要由燃料和氧化剂两部分组成。
其中燃料一般为液体或固体物质,而氧化剂则是一种化学物质,用于补充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在液体火箭中,燃料和氧化剂都是储存在燃料箱和氧化剂箱中,通过管道输送到火箭发动机中。
而在固体火箭中,固体燃料和氧化剂则已经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所谓的燃料颗粒。
不同类型的火箭推进剂主要的差异在于所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剂不同。
例如,常见的液体火箭燃料有液氢、液氧、甲烷等,而氧化剂则主要为液氧。
2. 燃料与氧化剂之间的反应机理当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在一起之后,就可以开始发生燃烧反应。
这种反应主要有两种类型:超音速燃焰和亚音速燃焰。
超音速燃焰主要发生在高速爆轰燃烧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燃料和氧化剂之间的反应速率非常快,甚至超过了音速,因此会产生一个膨胀波并放出能量。
这就是高速爆轰燃烧所需要的前提。
而亚音速燃焰则发生在缓慢燃烧的情况下,它的反应速率则低于音速。
这种燃烧过程比较稳定,适合于长时间的稳定燃烧。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反应,其本质都是由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构成的。
具体来说,当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后,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了一些高能的化学键,这些键随后通过产生高温和高压来释放出来,从而推动火箭发动机。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和氧化剂之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以甲烷和液氧为例,它们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 H4 + 2O2 → CO2 + 2H2O在这个反应式中,液氧是氧化剂,甲烷则是燃料。
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后,通过燃烧得到了气体的CO2和H2O。
总结火箭推进剂是宇宙探索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主要由燃料和氧化剂组成,通过燃烧得到高能的化学键,从而推动火箭发动机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二甲肼污染及处理
热门处理方法:
偏二甲肼主要是以其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的。 火箭发动机试车或发射时,在短短几秒内燃烧掉几 十吨甚至几百吨的推进剂,产生大量的高温燃气直 接排入大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偏二甲肼在空气 中浓度富集过高,会导致周围农作物产量明显减 少,并出现蜂群死亡现象。所以,偏二甲肼对大气 的污染形成以偏二甲肼蒸气以及气溶胶为主要污染 物的污染特征。
结论与讨论:
得出结论,最佳反应条件为:
1原料摩尔比:次氯酸钠:氨:二甲胺=1;3;4 2 反应物浓度,以次氯酸酸钠为基准:0.8mol/l 3缓冲剂用量:10ml浓度为6mol/l的氯化铵; 4第二步反应温度:25度 5氨水与次氯酸钠浓度比为4:1 偏二甲肼的产率从文献报道的50%左右提高87%
影响程度的次序 缓冲剂用量 >反应物浓度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固体推进剂 按使用的推进剂组合分为4种:① 箭发动机中广泛应用。例如:双基推
火箭推进装置
我国发射神舟飞 船所用的长征捆 绑式火箭,是用 偏二甲肼(C2H8N2) 和四氧化二氮 (N2O4)作为液体 燃烧(偏)二甲肼-
四氧化二氮火箭 发动机),偏二
甲肼在四氧化二 氮中充分燃烧
C2H8N2 + 2N2O4=2CO2↑ + 4H2O↑ + 肼
正交设计实验
1. 影响因素和考察指标的确定 影响偏二甲肼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有:投料摩尔比;缓冲剂用 量;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文献曾报道,适宜投料 摩尔比为次氯酸钠:氨:二甲胺=1:3:4,采用此数据,则正交设计 的因素数定为4。 实验方法如下:1三口瓶中加入375ml浓度为2mol/L的氨水,冰 浴中搅拌冷却至 5 ° C 以下的 500ml 浓度为0.5mol/L 的次氯酸钠加 入。2加入10ml浓度为6mol/L的氯酸铵。在10°C以下反应30min 后加入1mol二甲胺和30ml浓度为6mol/L的氢氧化钠,在室温下搅 拌反应4h.用碘量法测定偏二甲肼含量,计算产率。
合成效果影响因素 :
3 反应时间的影响
根据实验的结果,第一步 生成氯胺的速度很快,不 是反应速度的控制步骤, 所以讨论反应时间的影响, 指的是第二步的反应时间, 其影响见图。反应时间4h 产率为86.7%,5h为88% 时间再延长,产率增加甚 微。
合成效果影响因素 :
4 反应温度的影响
见图,次氯酸钠对氨的氯 化是放热反应,并且氨, 氯胺都具有挥发性,因此 应保持在低温下反应。从 生产观点看。反应接近常 温易于控制,对生产有利。 从反映来看,在25度的产 率最高,高或低都不利于 偏二甲肼的形成。
偏二甲肼污染及处理
偏二甲肼 对大气的污染 对水体的污染 偏二甲肼主要是以其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的。 对土壤的污染
偏二甲肼及其废水排放到地面可以直接污染 土壤,也可以通过空气和水间接污染土壤。偏 偏二甲肼主要是以其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 二甲肼浓度偏高 ,会使土壤的pH值明显增大 ,土 偏二甲肼污水成分较为复杂 , 按污 的。 火箭发动机试车或发射时,在短短几秒内燃烧掉几 壤密度和活性有机质含量增加,使土壤逐渐盐 火箭发动机试车或发射时 ,在短短几秒内 染源的不同,成分也不尽相同。偏 十吨甚至几百吨的推进剂,产生大量的高温燃气直 ,从而丧失肥力,甚至使植物死亡。偏二甲 ,产生 接排入大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偏二甲肼在空气 碱化燃烧掉几十吨甚至几百吨的推进剂 二甲肼污水除含有偏二甲肼原组份 大量的高温燃气直接排入大气 ,对大气环 中浓度富集过高,会导致周围农作物产量明显减 肼废水浇灌农作物时 ,水中的偏二甲肼除了植 外 , 还常常伴随有亚硝基二甲胺、 少,并出现蜂群死亡现象。所以,偏二甲肼对大气 物的根部部分吸收和土壤颗粒的吸附作用外 境造成污染.偏二甲肼在空气中浓度富集 , 偏腙、二甲胺、氢氰酸、甲醛等十 的污染形成以偏二甲肼蒸气以及气溶胶为主要污染 过高,会导致周围农作物产量明显减少,并 土壤颗粒孔隙间的空气氧化作用也是存在的 , 物的污染特征。 几种组份 ,其中有的毒性超过偏二 出现蜂群死亡现象。所以 ,偏二甲肼对大 所以偏二甲肼在土壤中可以缓慢分解为甲胺、 气的污染形成以偏二甲肼蒸气以及气溶胶 甲肼,例如亚硝基二甲胺是世界卫 二甲胺、甲醛和氢氰酸等 ,通过植物根茎的吸 为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生组织公认的致癌物质 . 收而进入食物链,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 臭氧紫外线光氧化处理法
物与偏二甲肼之间的反应。而某些中间产物的毒性较高,所以,在采用此法 时,不但应检验偏二甲肼的分解情况,而且要注意中间产物的分解情况。
偏二甲肼污染及处理
热门处理方法:
偏二甲肼主要是以其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的。 火箭发动机试车或发射时,在短短几秒内燃烧掉几 十吨甚至几百吨的推进剂,产生大量的高温燃气直 接排入大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偏焚烧法是被广泛利用的净化工业废气的方法之一。目前,液体推进剂 废气的处理也多采用这种方法。美国 EPA 对肼类推进剂的降解以及生成的 焚烧法是被广泛利用的净化工业废气的方法之一。目前,液体推进剂 降解产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焚烧法对偏二甲肼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处理方法,处理量大,时间快,但是该法能耗大,只适合批次、连 废气的处理也多采用这种方法。美国 EPA 对肼类推进剂的降解以及生成的 续处理大批偏二甲肼废水。 降解产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焚烧法对偏二甲肼是一种安全、 二甲肼在空气 有效的处理方法,处理量大,时间快,但是该法能耗大,只适合批次、连 中浓度富集过高 ,会导致周围农作物产量明显减 少,并出现蜂群死亡现象。所以 ,偏二甲肼对大气 续处理大批偏二甲肼废水。 的污染形成以偏二甲肼蒸气以及气溶胶为主要污染 物的污染特征。
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动力源用材料, 固液推进剂火箭发动机。②液-固 进剂 ,适用于常规武器。 在导弹和航天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 推进剂火箭发动机。③准固-液推 复合推进剂既是固体发动机的燃料, 2复合固体推进剂 作用,通常可分为双基推进剂、复合 进剂火箭发动机。④三元固-液推 又起到结购材料的一部分作用。 推进剂和改性双基推进剂。(复合推 进剂火箭发动机。最佳组合的三 沥青 -过氯酸钾型、聚硫橡胶型、聚氯 进剂是以高聚物为基体,混有氧化剂 3混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乙烯型、聚氨酯型、聚丁二烯型等。 元固-液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理论 和金属燃料等组分的多相混合物。) 比冲可高达400秒以上。 目前,以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的性 能最佳,并获得广泛应用。
采用 L9 ( 34 )的正交实验结 果见表,其中以2号实验 (A1B2C2D2)为最佳,偏二 甲肼收率86.47%.为衡量因素 为级改变时对反应影响的程 度,求出各因素的级差R,R值 大的因素,意味着位级改变 对偏二甲肼的收率影响大。 依 R 的大小,可排出各因素 对反应影响程度的次序:缓 冲剂用量 > 反应物浓度 > 反应 时间>反应温度。
反 应 反 应 反应物 偏 二 时间 时间 浓 度 甲 肼 收 C(h) B( C) 反 ) 反应 时 应 D(mol/L) 反 应 物 率( 偏% 二 时间 浓 度 甲肼收 3 2 1 C(h) D(mol/L) B( C) 率(26.8 %) 188.1 166.4 168.4 1 1 1 84.6 2 180.5 2172.0 2203.7 86.7 3 205.0 2 355.5 57.3 3 68.3 19.8 1 Ⅲ 3 171.3 3 156.1 67.9 2 57.1 2 11.8 3 Ⅳ 76.0 58.5 57.0 72.0 45.0 36.8
• • • • •
臭氧紫外线光氧化处理法 焚烧法 离子树脂交换法 活性炭吸附法 生物法
偏二甲肼污染及处理
热门处理方法:
偏二甲肼主要是以其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的。 火箭发动机试车或发射时,在短短几秒内燃烧掉几 十吨甚至几百吨的推进剂,产生大量的高温燃气直 臭氧与偏二甲肼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 接排入大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偏二甲肼在空气 采用此法处理偏二甲肼污水理论是可行的。由于偏二甲肼是易氧化分解 中浓度富集过高 ,会导致周围农作物产量明显减 少,并出现蜂群死亡现象。所以 ,偏二甲肼对大气 化合物,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也很满意。但是 ,臭氧氧化分解偏二甲肼的 的污染形成以偏二甲肼蒸气以及气溶胶为主要污染 过程与机理相当复杂,存在着中间产物继续分解和中间产物之间、中间产 物的污染特征。
氨
—次氯酸钾法合成偏二甲肼
因 素 缓冲剂 位 级 试 用量 A(ml) 验号 因 素 缓 冲 位级试 剂用量 间 9 3 A(ml) 验号 K1 247.3 1 1 K2 187.5 2 1 3 K3 4 K1 5 K2 6 K3 7 R 8 各 因 素 对 反 应 的 影 响 程度 1 108.6 2 82.4 2 62.5 2 36.2 3 46.2 3 Ⅰ 3 1 2 62.7 60.1 3 58.3 1 4.4 2 Ⅱ 174.8
合成效果影响因素 :
2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据文献报道,反应物浓度越 低,氨胺的产率越高。但反 应浓度过低,还给精馏提纯 带来困难。为解决此问题, 我们探索了反应物浓度对收 率的影响。 改变反应物浓度,其它条件 按最佳组合进行,以次氯酸 钠为标准,以它的浓度 0.7mol/l为最佳。次氯酸钠的 浓度在0.7~0.8mol/l变化,对 偏二甲肼的收率影响甚微。
氨
—次氯酸钾法合成偏二甲肼
分子最低空余轨道
研究意义 :研究了氨 —— 次氯酸钠
法合成偏二酸钾的反应,探索出本 合 成 法 的 最 佳 反 应 条 件 , 收 率 达 主反应式: 87% ,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讨论。 偏二甲肼是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为 主的主要原料,也是火箭的高能燃 NH3 + NaOCl → H2N-Cl + NaOH 料。他的合成有二甲胺亚硝化法、 氨直接氯化法和氨的次氯酸钠氯化 H2N-Cl+H-N(CH3)2→H2N-N(CH3)2+HCl 法等,为适用较小规模生产比久的 需要, 我们在已有的文献的基础上 , 探索氨次氯酸钠法合成偏二甲肼, 工作的重点是改进原有方法回收率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