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检测低应变试卷

地基基础检测低应变试卷
地基基础检测低应变试卷

2004年度低应变动测试卷

一、填空(20分):

1.低应变动测方法适应于各种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的完整性检验,

判定桩身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程度及其位置。

2.低应变动测方法检测缺陷的有效深度,40m以上的长桩宜按长径比

不大于

———50

控制。

3.对有接头的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并不

得少于10 根;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10%,灌注桩抽检数量必须大于总桩数的50%,桥梁工程、一柱一桩结构形式的工程应进行普测。

4. 动测以后Ⅲ、Ⅳ类桩比例过高时,占抽检总数5%以上,应以相同的

扩大抽检,直至普测。

5.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宜选择在桩顶中心、传感器安装点宜为距中心2/3半

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宜与传感器安装位置的水平夹角为90°、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壁厚度的1/2处;每根桩的测点不得少于两点。

6. 式L ri= C/2△f ri中, △f ri为缺陷桩相邻波峰间频差的

平均值。

7. Ⅳ类桩时刻前缺陷反射波、且有重复反射;无桩底

反射;幅频曲线有十分的峰~谷状多次起伏。

8.机械阻抗法是测桩顶及的响应,其主要分析参数

为、等。

9. 当抽样检测中发现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或。

10.抽检原则:、、并、检测桩的具体桩位宜由

会同共同决定。

二、判断题(10分):

1.低应变动测时钻孔灌注桩休止期宜为14天。()

2.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疑问的桩必须进行检测,但其数量不应计入正常抽检比例

内;()

3. 桩的固有频率与桩长成正比,与桩的截面尺寸成正比()

4.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不同重量和材质的特制手锤(或激振器)进行轴向激振,

原则上用高频脉冲波获取桩身下部缺陷的反射信号,用低频脉冲波获取桩身上部缺陷的反射讯号()

5.低应变动测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宜为1~5000Hz,采样频率为不小于60kHz ()

6. 承载力越高,桩底反射越强烈。()

7. 机械阻抗法加速度传感器频宽宜为5~2000Hz。()

8.桩身缩径时,截面下部力的强度增大。()

9.缺陷桩当缺陷位置较浅时,频差也较小。()

10.桩身的弹性模量与材料重度成反比。()

三、选择题(25分):

1.机械阻抗法中,电动式激振器不小于。

A. 100N

B. 150N

C. 200N

D. 300N

2.低应变动测数据采集器采样频率为。

A. 20kHz

B. 40kHz

C. 50kHz

D. 60kHz

3. 钻孔灌注桩的主控指标为。

A. 充盈系数

B. 沉渣厚度

C. 砼强度

D. 孔深

4.当桩身缩颈时,则有。

A. F<0 T>0 i>1

B. F<0 T<0 i>1

C. F<0 T>0 i<1

D. F>0 T>0 i>1

5、关于阻抗的论述,下列正确的是。

A.与E、A成正比、与C成反比 B. 与A、C成正比、与E成反比

C.与E、C成正比、与A成反比 D. 与E、A成正比、与P成反比

6、缺陷处反射波强烈程度与因素有关。

A.波速 B. 距桩顶距离 C. 缺陷的程度 D. 混凝土强度

7、Ⅲ类桩,动刚度Kd应全桩区动刚度的均值Kd。

A.大于 B. 大于等于 C. 小于等于 D. 小于

8.φ800×70m长灌注桩,检测有效深度宜按控制。

A.40m B. 50m C. 60m D. 不大于40m

9、导纳理论值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材料重度 B、桩截面尺寸 C、砼波速 D、桩长

四、计算(30分):

1、某钻孔灌注桩,第一缺陷处下界面:E=2.6×104MPa,波速3200m/s,截面φ550;

上界面:E=3.4×104MPa,波速3550m/s,截面φ600;第2缺陷处下界面:E=2.8×104 MPa,波速2600m/s,截面φ500;上界面:E=2.6×104MPa,波速3200m/s,截面φ550,试比较2个缺陷的严重程度。

2、某工程ZH-30-15基桩低应变动测,实测11根完整桩波速分别为3400、3600、3700、3800、3700、3700、3800、3900、4000、3800、3900。

某根缺陷桩,缺陷处到达时刻为3ms,试求缺陷深度。

3、某桩规格JzHb-230-1010B,低应变动测频域曲线如下图:

已知3△f=600Hz,4△f =400Hz,C=4000m/s;

试问该桩是否有缺陷?缺陷程度、位置、性质?

4、φ377沉管灌注桩,有效桩长24m,砼为C20,单桩承载力设计值400kN,静测结果极限值450kN,静测前低应变动测曲线如下:

4ms

a

试问:(1)、该桩是否有缺陷?

(2)、如有,缺陷的程度、性质及位置;若无缺陷,则B点的波形的含义;

(3)、试分析此情况产生的原因。

五、简答(15分):

1、用图文说明Ⅳ类桩的时域、频域特征。

2、你单位使用何种仪器,请画出框图并说明仪器的各项指标。

3、低应变动测的抽检原则为什么?抽检数量设定了下限,为什么?

附加:极差归化法判断缺陷桩大致深度

※时域、频域且波速有高低

试题答案:

一、填空(20分):灌注桩

1、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缺陷、缺陷程度、位置。

2、40m以上、长径比、50 。

3、30% 、10 、50% 、普测。

4、5% 、应、百分比、普测。

5、桩顶中心、2/3半径处、90°、1/2处、不得少于两点。

6、频差、平均值。

7、2L/C 、强烈、且有二次或多次重复、深凹。

8、激振力、速度、计算分析得到、动刚度、导纳。

9、

10、随机、均匀、应、设计、监理。

二、判断题(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25分):

1、 C

2、 B

3、 C、D

4、 A

5、 A

6、 B、C

7、 C

8、 D

9、 A、B、C

四、计算(30分):

第二缺陷上截面阻抗 Z 上 4.47(kN·S/m) 第二缺陷下截面阻抗 Z 下(kN·S/m) 第二缺陷截面阻抗之比判为Ⅲ、Ⅳ类桩。从以上计算可知,第一缺陷处的缺陷程度大于第二缺陷

2、 该11根桩的平均波速C = C i = (3400+3600+3700+3800+3800+3700+3800+3900+4000+3800+3900)/11=3754.5(m/s) 因为(3754.5-3400)/3754.5=9.4%≥5%; (4000-3754.5)/3754.5=6.5%≥5% 该两根桩应排除统计,由此可得余下9根桩的平均波速为:

(3600+3700+3800+3700+3700+3800+3900+3800+3900)/9=3767(m/s )

故该缺陷深度L ri ri -3 = 5.65(m ) 3、 从幅频曲线可知,该桩有明显缺陷;

起伏高的波峰间频差平均值为600/3=200(Hz )

起伏低的波峰间频差平均值为400/4=100(Hz )

故缺陷在频差较大的波峰高的位置,即:L ri =C/2△f ri =4000/(2×200)=10(m )

根据桩型分析,该桩缺陷为接桩处严重脱开,应判为Ⅳ类桩。

4、 该桩有缺陷;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缺陷反射波到达桩顶大约10ms 时间,

则缺陷位置L ri =C ×t ri /2=3000×10×10-3/2=15(m ) (设平均波速为3000m/s )

根据静载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640kN ,试验结果相差很大)和低应

变动测试验波形分析,该缺陷为类似于严重缩径、夹泥性状,应判为Ⅳ;

此类情况产生,多半是在灌注混凝土时拔管太快,至使在桩顶下15m 处有软

土部位沉管拔出混凝土以上,导致管壁土层严重塌方等情况所至。

五、简答(15分):

1、 在时域曲线中,2L/C 时刻前

缺陷反射强烈,且有多次重复反

射;

在幅频曲线中,有十分深凹 的峰~谷状多次起伏

t 1=2Lri/C 时域曲线

2、我们单位使用速度计,其工作原理见下图:

、放大、滤波、积分器;

、数据采集装置;

、显示、记录设备。 它们的指标为:

3、抽样原则:随机、均匀并应有足够的代表性;

抽检数量设定了下限,这是因为低应变动测中试桩应有足够的代表性,

抽检数量过少不能充分反应该场区的工程桩的整体质量和分布,特别是重要工程、

承台桩及一桩一柱等工程,更应有足够比例的抽检桩,才能保证对整个场区的工

程桩的质量能有较全面的反应和控制。

附加: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人员考核》试卷

姓名:得分:

一、静载试验部份(40分)

(一) 填空题(10分,每题1分,1题有2个空格时,每格计0.5分)

1、在我国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规范中规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桩提供的常用反力形式有哪几种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横梁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

2、从成桩到开始静载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7天;对于饱和粘性土不应少于25 天。

3、在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中,若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时,压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 1.5 倍。

4、在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在水平力作用平面的受检桩两侧应对称安置两个位移计。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应小于 1 倍桩径。

5、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分类,桩可分为摩擦型桩和

端承型桩。

6、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在通过静载试验确定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 %,且不应少于 3 根。

7、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后,每第5,10,15min时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 min读一次,累计1小时后每隔

30 min读一次。

8、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卸载观测一般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 2 倍。全部卸载后,维持 3 小时并需按规定测读。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

10、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对于缓变形曲线,可根据沉降量取S等于

40 mm对应的荷载值;对于桩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等于

0.05 倍桩径对应的荷载值。

(二)单选或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土的显著特性有abd 。

(a)高压缩性(b)高含水量(c)高承载力(d)低承载力

2、端承摩擦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 b 。

(a)桩侧阻力承受(b)桩端阻力承受

(c)桩侧与桩端阻力承受(d)端承力承受

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主要取决于 a 。

(a)材料强度(b)试验方法(c)桩长(d)桩周土性质

4、单桩竖向承载力开始试验的时间,灌注桩应在桩身混凝土达到

d 后,才能进行。

(a) 7天(b)15天(c)28天(d)设计强度

5、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小于 b mm时可视为稳定。

(a) 0.01 (b) 0.1 (c) 1 (d) 0.25

6、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规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abcd .

(a)两个以上的千斤顶必须同一型号(b)压力表精度优于0.4级

(c)加载分级不小于8级(d)总加载量必须大于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7、单桩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c 。

(a)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

(b)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20%

(c)参加统计的试桩数,不少于3根

(d)参加统计的试桩数,应多于3根

8、单桩竖向抗拔试验,终止加载条件是bcd 。

(a)累计上拔量超过40mm (b)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

(c)达到设计要求(d)上拔量超过5倍

9、单桩竖向承载力载荷试验要求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为

d 。

(a)2倍桩径且大于2m (b)3倍桩径且大于3m

(c)4倍以上桩径且大于2.0m (d)4倍或4倍以上桩径且大于2.0m

10、单桩水平承载力载荷试验,当出现水平位移超过 d mm ,可终止试验。

(a) 10~20 (b) 6 (c) 20~30 (d) 30~40

(三) 问答题(10分,每题5分)

1、试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检测目的?

答: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系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2、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中,终止加载试验的条件有哪几种?

答: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4 、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5、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四) 计算题(10分,每题5分)

1、某工程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采用灌注桩作地基加固处理,桩径为Φ800mm,桩长40m,桩间距2.2m。正三角形布桩,单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4000kN。若采用堆载法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问堆载试验配重需多少?配重平台支座施加于地基承压面积至少应是多少平方米?试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距离应是多少米?

2、某建筑工程属一级建筑物,基础处理拟采用钻孔灌注桩。3根试桩桩径Φ1000mm,桩长30m,桩端持力层为泥质页岩。经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结果承载力分别为8500kN、8600 kN、8700 kN,试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二、高应变法动测部分(30分)

(一) 填空题(10分,每题1分,1题有2个空格时,每格计0.5分)

1、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高应变法检测基桩的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5 %,且不得少于 5 根。

2、高应变法动测桩前后宜对被检桩进行低应变动测,评定该桩的完整性,严重缺陷的桩不适应进行高应变承载力检测;

3、检测承载力时,桩头顶部应设置桩垫,桩垫可采用 10-30 ㎜厚的木板或胶合板等材料。

4、对锤重与锤击的要求:锤重应大于试桩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 1-1.5 %。有效锤击数为2-3击,最大落距不宜大于 2.5 m。

5、对传感器安装要求:传感器应安装在距桩头 2 倍桩径的位置。安装传感器位置的材质与截面应与原桩身相同。

6、同一侧面的2个传感器中心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传感器的水平位

置不宜大于8 cm。

7、采样时间间隔宜为50-200 μs,信号采样点不宜少于1024 点。

8、高应变法动测桩主要根据实测的力与速度曲线确定单桩承载力。

9、桩的贯入度可采用精密水准仪等仪器来测定。单击贯入度宜在

2-6 ㎜之间。

10、实测曲线拟合法中,拟合时间段长度不应小于 2 L/C,并在2L/C 时刻后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5 ms。

(二) 单选或多选题(10题,每题1分)

1、规范规定,检测人员应经过ac ,并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才能从事检测工作。

(a)学习培训(b)考试培训(c)培训合格(d)培训考试

2、动测单桩承载力时,要求桩头ab 。

(a)平整(b)露出新鲜混凝土面(c)出露地面(d)不用处理

3、采样时间间隔应根据 b 合理选择。

(a)测试仪性能(b)桩长(c)砼等级(d)个人习惯

4、重锤锤击桩头时,要求bcd

(a)轻锤重击(b)重锤轻击(c)需设锤击导向架(d)自由落锤

5、高应变法获得的桩身砼传播速度, c

(a)与低应变法结果相同(b)与声波法结果相同

(c) 比低应变法与声波法结果低(d) 比低应变法与声波法结果高

6、高应变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的ab 。

(a)竖向抗压承载力(b)桩身完整性(c)桩身应力(d)桩侧阻力分布

7、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能力,应具有ab 。

(a)现场实测经验(b)可靠的对比验证资料

(c)工程地质报告(d)现场施工记录

8、、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级次从高到低依次为 a c 。

(a)静载、高应变动测、低应变动测、经验估算

(b)经验估算、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静载

(c)CAPWAP法、Case法、动刚度法

(d)动刚度法、Case法、CAPWAP法

9、Case法将桩等效为:ab 。

(a)一维等截面连续弹性体(b)不考虑桩身缺陷

(c)假定土的静力模型为理想弹塑性体

(d) 假定土的动阻力全部集中在桩尖

10、CAPWAP法动测单桩承载力,可以获得bc

(a)静载试验结果(b)绘出力、速度拟合图

(c)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分布图(d)模拟静载试验曲线

(三) 问答题(10分)(每题5分)

1、请叙述我国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规范中高应变法的适合范围?

2、高应变动力试桩和静载荷试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四) 计算题(10分)

1、1、某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800mm,桩长为30m。混凝土等级设计为C30, 混凝土质量密度ρ=2450kg/m3,弹性波速C=3800m/s。动测结果力F与速度V曲线显示:F t1=10000kN,Ft2=2500kN,Vt1=2.0m/s,Vt2=0.3m/s,求桩身材料的动弹性模量E和桩的力学阻抗Z,并利用case法公式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Rc?(J c取0.25,得数保留2位小数)

三、锚杆试验(30分))

(一) 填空题(5分,每题1分,1题有2个空格时,每格计0.5分)

1、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时可进行锚杆试验。

2、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的额定压力必须大于,且试验前应进行。

3、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小于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在2h内小于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4、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应取锚杆总数的,且不得少于根。

5、验收试验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次。蠕变试验和验收标准为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系数小于mm。

(二)单选或多选题(共5分,每题1分)

1、锚杆基本试验应采法。

(a)慢速维持(b) 快速维持(c)循环加、卸荷载

2、锚杆基本试验第六循环加荷标准分级为:的加荷量。

(a) 10,30,50,80,90 (b) 10,30,50,80,90%

(c) 10,30,50,90,100 (d) 10,30,50,90,100%

3、锚杆基本试验,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倍时为锚杆破坏标准。

(a) 3 (b) 5 (c) 2mm (d) 2

4、锚杆验收标准为。

(a)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

(b)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

c)满足设计要求

5、使用年限在以内的锚杆,称为临时性锚杆;使用年限大于的锚杆,称为永久性锚杆。

(a) 3个月(b) 6个月(c) 12个月(c) 24个月

(三) 问答题(10分)

1、锚杆试验有哪几种?并分别论述各种试验方法对最大试验荷载的规定。

(四) 计算题(10分)

1、有一永久构筑物建于岩石上,采用锚杆基础。锚杆孔直径80㎜,孔深950㎜,锚杆采用直径为25㎜的钢筋,以M30的水泥砂浆灌孔,请验算单根锚杆的抗拔力。(砂浆与岩石间的粘接强度特征值取0.45Mpa, 锚杆有效长度取900㎜)

低应变检测报告(正文)

一、前言 受湖南省计量认证娄底评审组的委托,湖南省天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30日对中南大学2根模型桩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了检测。 二、工程概况

三、测试方法原理及检测仪器设备 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进行。 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本原理是基于一维杆的波动理论,将桩等价于一维杆,在桩顶初始扰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并且满足一维波动方程: 22 222u u c t x ??=?? 式中:u —s 方向位移; c —桩身材料的纵波速度。 弹性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密度、截面积变化时波阻抗将发生变化,产生反射与透射,采用高灵敏传感器及配套的波形记录仪器,即可记录反射波在桩身中传播的波形,通过对反射波曲线特征的分析研究,即可对桩身的完整性、缺陷的位置进行判定,测定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

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按下式计算: C=2000L/△T 式中:C —桩身纵波平均波速(m/s); L —桩身(m); △T —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ms)。 桩身缺陷位置按下式计算: 2 j m j t c L ?= or j m j f c L ?= 2 式中m c —场区同条件桩平均波速,j L —桩身第j 个缺陷的距离(m),j t ?—桩身第j 个缺陷的首次反射波峰与入射波波峰对应的时差(s),j f ?——同一缺陷两相邻峰间频差 工程桩完整性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 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 ;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激振点为桩心,传感器安装点距桩中心2/3半径处,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有效信号数不少于3个。采样时间间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合理选择,一般30~60μs 。传感器安装与桩顶面垂直,用有足够强度的耦合剂粘结。激振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得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检测仪器为武汉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RS-1616K (p )基桩动测仪,传感器为与本机兼容的高灵敏加速度传感器,以上仪器设备均经湖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定期检验和标定。

化学反应工程试卷及答案

. 化学反应工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化学反应工程学不仅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即 ,而且着重研究传递过程对 的影响,研究不同类型反应器的特点及其与化学反应结果之间的关系。 2.反应器按型式来分类可以分为管式反应器、 和 。 3.对于反应D C B A 432+=+,反应物A 的消耗速率表达式为 ;反应产物C 的生成速率表达式为: 。 4.反应器设计计算所涉及的基础方程式就是动力学方程式、 和 。 5.间歇釜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P A → (1) 1 1n A A C k r = 1E S A → (2) 22n A A C k r = 2E 在Ao C 和反应时间保持不变下,降低反应温度,釜液中S p C C /增大,表明活化能1E 与2E 的相对大小为 ;在温度和反应时间保持不变下,增高反应浓度,釜液中S p C C /增大,表明反应级数1n 、2n 的相对大小为 。 6.单位时间内由颗粒外表面传递至气相主体的热量可由牛顿冷却定律表达,其表数学表达式为 。 7.全混流反应器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的判据为 、 。 8.对催化剂性能影响最大的物理性质主要是 、 和孔体积分布。 9.复合反应包括三个基本反应类型,即并列反应、平行反应和_____________。 10.在停留时间相同的物料之间的均匀化过程,称之为 。而停留时间不同的物料之间的均匀化过程,称之为 。 11.对于反应级数0n 的反应,为了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反应器为宜。 12.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主要缺点是 , 。 13.有效因子物理意义 =η 。 14. 多段绝热式反应器是筒体内放置几次搁板,搁板上放置 ,层与层之间设置气体的 装置。 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对于可逆放热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 )。 A .提高压力 B .降低压力 C .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2.对于反应sS rR bB aA +→+,则)___(A r r r -=( )。 A. a r B. b r C.r a D. r a 3. 非等分子反应22222O H N H NO +=+的膨胀因子NO δ等于( ) A. 1/2 B. –1 C. –1/2 D. 2 4. 平推流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的无因次方差2θσ为( ) A. 0.5 B. 2 C. 0 D. 1

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模板

《地基基础》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 ()1.组成土的物质可分为固相、液相两种状态。× ()2.由土体自重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由建筑或地面堆载及基础引起的应力叫附加应力。√ ()3.粘粒含量越多的土可塑性越大,土也越软。× ()4.塑性指数越大的土,其粘粒含量越多。√ ()5.在侧限条件下,土的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称为变形模量。× ()6.力学性能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要求的地层称为人工地基。× ()7.承载能力要求是指该地层承受建筑物荷载后不能产生过量的沉降和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8.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与沉降观测比较,对于软弱地基,理论计算值比实测值大。×()9.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基础。× ()10.基础底面给地基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方向向上。× ()11.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结构构件,基础结构应符合上部结构使用要求。√()12.上部结构、地基及基础在传递荷载的过程中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13.矿物是指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14.土中自重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减少。× ()15.土的压缩变形实质上是土中孔隙体积变小的结果。√ ()16.任何土体在自重压力作用下都不产生压缩变形。× ()17.勘察的目的是为查明并评价工程场地岩土技术条件和它们与工程之间关系。√()18.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计算主要包括确定基础底面积、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 ()19.地基的强度破坏是剪切破坏,而不是受压破坏。√ ()20.端承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21.桩在荷载作用下,桩相对周围土体产生向下的位移,土对桩侧产生向上的摩阻力,称之为负摩阻力。× ()22.群桩的承载力并等于各单桩之总和,沉降量也等于单桩的沉降量,这就叫群桩效应。× ()23.桩基础按桩的制作方式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大类。× ()24.挡土墙墙背受到墙后填土的自身重力或外荷载的作用,该作用称为土压力。√()25.软土地基具有变形特别大、强度低的特点。√ ()26.水在饱和土体中流动的实际平均速度小于渗流速度。× ()27.地质作用按照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划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及工程地质作用。√ ()28.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三级,即甲级、乙级和丙级。√ ()29.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钢筋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为了保证坑壁不致坍塌以及使周围不受损害所采基坑工程是指在基坑开挖时,.30)(. 取的工程措施。√ ()31.高承台桩基是指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地基土接触的桩基。×

2017年建筑基桩低应变法检测理论考试题

2017年建筑基桩低应变法检测理论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低应变检测的目的是 A.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B.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 C. 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D. 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答案:C(JGJ106-2003第3.1.2) 2. 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 A.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B.设计强度的30%,且不小于12MPa C.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2MPa D.设计强度的30%,且不小于15MPa 答案:A(JGJ106-2003第3.2.6) 3.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是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受检基桩的长细比应满足 A.>10 B.≥10 C.≥5 D.>5 答案:D(非规范) 4. 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A. 10~2000Hz

B. 10~1500Hz C. 100~2000Hz D. 100~1500Hz 答案:A(JGJ106-2003第8.2.2) 5.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 时刻后延续;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 A. 少于5ms,小于2000Hz B. 不少于5ms, 不应小于2000Hz C. 不少于10ms, 不应小于2000Hz D. 少于10ms,小于2000Hz 答案:B(JGJ106-2003第8.3.2) 6. 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点。 A. 大于512 B. 大于1024 C. 少于512 D. 少于1024 答案:D(JGJ106-2003第8.3.2) 7.加速度传感器的电荷灵敏度为 A.30-100PC/g B. 10-100PC/g C. 30-1000PC/g D. 10-1000PC/g

桩基础低应变检测报告范本

. . .. 基础桩完整性反射波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888项目四期**#楼 委托单位:****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检验类别:专项检测 检测项目:建筑桩基检测 报告编号:201***** 检测日期:201*年0*月0*日 报告页数:共12页(不含此页)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年0*月0*日

目录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二、工程概况表 三、委托容及试验目的 四、检测依据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七、工程地质概况 八、检测结果及分析 九、检测结论 十、附件 声明: 1、本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2、本报告无主检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本报告复制件无原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5、对本报告检验结果若有异议,应在报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向本检测 单位书面提请复议,逾期不予受理。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1********* 二、工程概况

三、委托容及试验目的 受*******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年0*月0*日对********项目四期**#楼工程的基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目的是确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经委托单位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检测38根桩。 四、检测依据 1、国家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 2、本次检测设计有关要求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1、本次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反射波法。 2、仪器设备: 采用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制造的RS—1616Kp型桩基动测分析系统,传感器为一支灵敏度为(100mV/g)的加速度计,用手锤敲击激振,采样频率为20KHz. 3、单桩的激振方式:锤击;位置:桩头中心部位; 点数:不少于2点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1、被测桩选择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检 测单位共同决定。 2、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该工程基

反应工程总复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60 小题,每题0.5分) 1、化学反应工程是研究如下问题的学科:(A ) A、化学反应器工程问题 B、化工单元操作 C、反应器特性 D、传递特性 2、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对象是:(A) A、化学反应器 B、单元操作 C、化工流程 D、化学工艺 3、连续操作的反应器的独立变量为(C) A、浓度 B、反应时间 C、反应器体积大小 4、理想混合的间歇反应器的独立变量为(B) A、反应速率 B、反应时间 C、反应空间 5、连续操作的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独立变量是:(C) A、反应物浓度 B、反应时间 C、反应空间 6、间歇操作的反应器所具有的特点包括:(A) A、参数随时间变化 B、参数随空间变化 C、累积量为零 D、累积量不为零 7、在对理想的全混流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时,下面哪些量为零:(D) A、流入量 B、流出量 C、反应量 D、累积量 8、在对定常态操作的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时,下面哪些量为零:(D) A、流入量 B、流出量 C、反应量 D、累积量 9、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符合如下条件:(A) A、移热速率大于放热速率 B、移热速率小于放热速率 C、移热速率等于放热速率 10、若CSTR 的某一操作点是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则该操作状态具有的特点是:(C) A、移热速率大于放热速率 B、移热速率小于放热速率 C、移热速率等于放热速率 11、在CSTR 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最多可以有几个定常态操作点?(D) A、0 B、1 C、2 D、3 E、4 12、对于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反应,下述情况哪种容积效果最高?(C)

A、单釜CSTR B、多釜CSTR C、PFR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塑限),(液限)。 2.土的天然容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含水界限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测定方法分别是(环刀法),(比重瓶法),(烘干法)。 3.桩按受力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4.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和倾斜四种类型。 5.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上称为淤泥。 6.土的结构分为以下三种:(单粒结构)、(蜂窝状结构)、(絮状结构)。 7.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8.土体受外力引起的压缩包括三部分(固相矿物本身的压缩)、(土中液相水的压缩)、(土中孔隙的压缩)。 1、地基土的工程分类依据为《建筑地基设计规范》,根据该规范,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地基的极限荷载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3、根据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4、按桩的制作分类,可分(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5、桩身中性点处的摩察力为(0)。 6、土的颗粒级配是指组成土颗粒的搭配比例,可以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其中横坐标代表(粒径),纵坐标代表(小于某粒质量占全部土粒质量的百分比)。 7、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宿限),(液限)。 8、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9、最优含水率是指(在压实功能一定条件下,土最易于被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 二、选择题 1.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A)。(A)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 2.土的结构性强弱可用(B)反映。 (A)饱和度(B)灵敏度(C)粘聚力(D)相对密实度 3.有一完全饱和土样切满环刀内,称得总重量为72.49克,经

桩基检测中不同检测方法的相互验证 试验检测继续教育试题

试题 第1题 软土地区长摩擦桩在施工中易导致桩身缺陷是因为? A.桩较长时,桩具备较大的惯性,使施工设备能给桩顶施加较高的能量,而使桩顶局部受拉破坏 B.桩较长,使桩身各截面运动的不均匀性增加,冲击脉冲产生的下行压缩波覆盖的桩身范围有限, 使冲击应力波经桩底反射后在桩下部产生较大的静拉应力而使桩身破坏 C.桩侧土阻力较小,冲击应力波有较大的能量传至桩底,经桩底放大后使桩尖受压破坏 D.桩较长时,冲击脉冲持续时间长,连续的施打使压应力反复叠加造成桩身中下部受压破坏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高应变测桩时,若测出的力-时间曲线出现高频振荡波,说明什么问题? A.桩顶有塑性变形 B.传感器已松动 C.桩身已断裂 D.锤击偏心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锤击偏心,两侧力信号幅值相差多少时不能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 A.50% B.80% C.100% D.20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成桩后应休止一定时间才可以开始静载试验,原因是? A.打桩引起的孔隙水压力有待消散 B.因打桩而被挤实的土体,其强度会随时间而下降 C.桩身混凝土强度会进一步提高 D.需待周围的桩施工完毕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使用千斤顶时会出现荷载量和油压不呈严格的线性关系的状况,这是由于? A.油压的影响 B.活塞摩擦力的影响 C.温度的影响 D.空气的影响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试桩按钢筋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拉力应大于预估极限承载力的多少倍? A.1.0倍 B.1.2倍 C.1.25倍 D.2倍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

桩基础低应变检测报告范本

基础桩完整性反射波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888项目四期**#楼 委托单位:****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检验类别:专项检测 检测项目:建筑桩基检测 报告编号:201***** 检测日期:201*年0*月0*日 报告页数:共12页(不含此页)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年0*月0*日

目录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二、工程概况表 三、委托内容及试验目的 四、检测依据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七、工程地质概况 八、检测结果及分析 九、检测结论 十、附件 声明: 1、本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2、本报告无主检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本报告复制件无原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5、对本报告检验结果若有异议,应在报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 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逾期不予受理。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1********* 二、工程概况

三、委托内容及试验目的

受*******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年0*月0*日对********项目四期**#楼工程的基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目的是确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经委托单位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检测38根桩。 四、检测依据 1、国家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本次检测设计有关要求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1、本次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反射波法。 2、仪器设备: 采用武汉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制造的RS—1616Kp型桩基动测分析系统,传感器为一支灵敏度为(100mV/g)的加速度计,用手锤敲击激振,采样频率为20KHz. 3、单桩的激振方式:锤击;位置:桩头中心部位; 点数:不少于2点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1、被测桩选择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检 测单位共同决定。 2、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该工程基 桩采用桩径为400mm的预应力管桩,设计桩长14-17m。 七、工程地质概况 1、回填土:黄色,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等组成,结构松散,

2011年反应工程A卷参考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A 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3分,共24分) 1、在轴向分散模型中,模型的唯一参数彼克莱准数愈大轴向返混程度就 愈小 。 2、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中物理吸附是靠__分子引力__结合的,而化学吸附是靠__化学键__结合的。 3、在等温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一级均相反应,反应器体积不变,进口浓度C A0从1mol/L 增加到2mol/L ,如果出口转化率不变,则进料体积流量V 0必须 不变 ; 4、活化能的大小直接反映了___反应速率 _____对温度的敏感程度。 5、对于等温下进行串联反应S P A k k ?→??→? 21,在达到相同转化率的情况下,平推流反应器的效果 优于 全混流反应器。 6、用阶跃示踪法测停留时间分布时,通入示踪物5秒后测得F(t)=0.8,这说明通过该反应器的流体中80%的停留时间为 小于等于5秒 ,20%停留时间为 大于5秒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对于反应级数n >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_A 。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2、全混流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特征值方差2θσ为 B 。 A 、0 B 、1 C 、t D 、∞ 3、气相反应2423CO H CH H O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CO 与2H 以1∶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c o δ= A 。 A . -2 B. -1 C. 1 D. 2 4.反应级数n= C 时微观流体和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 A. 0 B. 0.5 C. 1 D. 2 5、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A S A P →→主),副),其瞬间收率A ?随A C 增大而单调下降,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 A 。 A.全混流反应器 B.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C.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D. 平推流反应器 6. 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 B 。 A. E (t )曲线 B. F (t )曲线 C. I (t )曲线 D. y (t )曲线 7、反应物A 的水溶液在等温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两级反应,出口转化率为0.4,若改为等体积的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则出口转化率为 C 。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标准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标准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B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B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D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D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C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A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A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C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A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C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基础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小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杂填土___。 1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潜水______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15.在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一般假定地基为均质的、应力与应变成__线性___关系的半空间。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试验方法

1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 1.1一般规定: (1)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 桩。 (2)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灌注桩,应采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3)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 1.2检测原理: 低应变法目前国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激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1.3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 (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a 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b 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c 施工单位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d 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②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③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④桩顶表面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⑤实心桩的第三方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 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第三方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 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 0.8m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根据地质成因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几类土:、、、等等。 2、颗粒分析试验对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mm的土,可用测定。 3、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时,土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粒随水流动,这种现象称为。 4土方开挖遵循、、和的原则。 5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主要有、、、等。 6 边坡系数是以土方与之比表示。 8 铲运机的特点是能综合完成、、和等土方施工工序。 9 常用的机械压实方法有、、等。 10 碾压法适用于的填土工程。 二、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的含水量越大土质越是松软,() A压缩性高,强度高B压缩性低,强度高 C压缩性高,强度低D压缩性低,强度低 2.填土的压实就是通过夯击、碾压、震动等动力作用使()减少而增加其密实度。 A土体的孔隙B土体的比重C土体中的水D土体颗粒 3.土压实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其(),增加土的强度。 A渗透性B压缩性C湿陷性D膨胀性 4、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 )之比的百分率。 A.土中水的质量与所取天然土样的质量 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 C.土的孔隙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D.土中水的体积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 5、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 )作为土的夯实标准。 A.可松性 B.天然密度 C.干密度 D.含水量6、填土的密实度常以设计规定的( )作为控制标准。 A.可松性系数 B.孔隙率 C.渗透系数 D.压实系数 7、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土体含水量大且不稳定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B.一般应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开挖原则 C.开挖时如有超挖应立即填平 D.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应采取降水措施后开挖 8、填方工程中,若采用的填料具有不同透水性时,宜将透水性较大的填料( )。 A.填在上部 B.填在中间 C.填在下部 D.与透水性小的填料掺杂 9、填方工程施工( )。 A.应由下至上分层填筑 B.必须采用同类土填筑 C.当天填土,应隔天压实 D.基础墙两侧应分别填筑 10、观察验槽的内容不包括( )。 A.基坑(槽)的位置、尺寸、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是否已挖到持力层 C.槽底土的均匀程度和含水量情况 D.降水方法与效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界限含水量: 最优含水率: 钻探: 验槽: 姓名:教学点班级学号:

桩基低应变检测报告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 批准:审核:校核:主检: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由*****单位承建。该工程桩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共计8根,设计桩径为500mm,于※※年※※月※※日浇注。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受中铁第十一工程局的委托,对该工程基础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受检桩编号为1、8、17、12、20、10、16、13,共8根。 二、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 (1)杂填土:稍湿,松散,层厚1.10~4.6m。(2)淤泥:饱和,流塑,厚度1.30~4.2m。(3)残积砂质粘性土:湿,可塑~坚硬,层厚2.20~8.60m。(3)-1强风化花岗岩:为花岗岩风化残留球状风化体,呈散体状、碎块状,厚度3.80~7.00m。(4)全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厚度3.00~18.80m。(5)-1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1.50~23.20m。(5)-2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碎块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0.50~15.20m。(6)中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清晰,裂隙不发育,最大揭露厚度9.20 m。 三、反射波测桩的基本原理 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反射波法测桩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其基本原理为:用锤激励桩头,所产生的应力波将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波阻抗界面,将产生声波的反射和透射。应

力波反射和透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波阻抗的大小。由波动理论可知,当应力波遇到断裂、离析、缩颈及扩底时,由于波阻抗变小,反射波与入射波初动相位同相;当应力波遇到扩颈、扩底时,波阻抗变大,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初动相位反相。结合振幅大小、波速高低、反射波到达时间等可对桩的完整性、缺陷程度、位置等作出综合判断。 桩身长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L= 2T V p 式中,L为桩身长度,Vp为应力波传播速度,T为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 四、资料分析与结果 本次共对2根桩进行了低应变法检测。其结果详见附表,各试桩的实测信号曲线见附图。 桩身完整性分类为: (1)Ⅰ类桩(完好桩):桩身连续性好,桩身规则,混凝土结构密实,桩体无缺陷存在,在时域波形上表现为曲线规整、圆滑、无异常信号迭加。 (2)Ⅱ类桩(一般桩):相对完好桩而言,桩身规则性略有差异,反映在时域波形上则有轻微异常信号迭加,波形不甚圆滑,说明桩身局部存在轻微的离析、缩颈、扩颈等缺陷,但整体尚好。 (3)Ⅲ类桩(缺陷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畸变较大,桩底反射信号不清楚,难以辩认。说明桩身存在局部缩颈、夹泥、离析等缺陷。这类桩对单桩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 (4)Ⅳ类桩(严重缺陷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严重畸变,无桩底反射信号,桩间反射信号较强,桩身存在严重缩颈、离析、夹泥、断裂等缺陷。 基桩检测成果报告表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和答案基础部分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 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动量传递和和化学反应称为三传一 反? 2.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一般表达式为输入-输出二累 积_____________ 。 3. 着眼组分A 转化率X A的定义式为 X A=( n A—n A)/ _____________ 。 4. 总反应级数不可能大于£—。 5. 反应速率-r A=kC A C B的单位为kmol/(m3? h).速率常数k的因次为 nV(kmol ? h ) 。 6. 反应速率-r A=kC A的单位为kmol/kg ? h.速率常数k的因次为mVkg ? h 。 7. 反应速率.kc A/2的单位为mol/L ? s.速率常数k的因次为 (mol) 1/2? L-1/2? s 。 8. 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为lnk 10000 102.其活化能为 T mol 。 9. 某反应在500K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是400K时的103倍.则600K

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时是400K时的10 5倍。 10. 某反应在450C时的反应速率是400C时的10倍.则该反应的活化 能为(设浓度不变)mol 。 11. 非等分子反应2SO+Q==2SQ的膨胀因子sq等于________ 。 12. 非等分子反应N2+3H2==2NH的膨胀因子H2等于-2/3 。 13. 反应N b+3H2==2NH中(& )= 1/3 (仏)二1/2 扁3 14.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物初浓度为G°. 转化率为X A.当反应器体积增大到n倍时.反应物A的出口浓度为 C A0(1-X A)n . 转化率为1-(1- X A”。 15.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物初浓度为C A0. 转化率为X A.当反应器体积增大到n倍时.反应物A的出口浓度为 匚些.转化率为nxA—。 1 (n 1)X A 1 (n 1)X A 16. 反应活化能E越大.反应速率对温度越敏感。 17. 对于特定的活化能.温度越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18. 某平行反应主副产物分别为P和S选择性S的定义为(n P-g)/ (n s- n s0)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标准预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___。

基桩检测低应变检测报告

基桩低应变试验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报告页数: 广东某某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河源﹒月岛首府项目9#楼 基桩低应变试验检测报告 现场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核: 批准: 声明: 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3、未经本单位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此检测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联系人:

目录 -、项目概况 (3) 二、工程概况 (4) 三、检测依据 (4) 1、检测依据标准及代号 (4) 2、完整性分类及判别标准 (4) 四、现场检测 (4) 1、检测方法及原理简介 (4) 1)检测方法 (4) 2)低应变动力检测试验示意图 (4) 3)检测设备 (5) 2、成桩情况 (6) 五、检测结果 (6) 六、检测结论 (7) 七、附图表 (8)

受广东省广州大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广东某某工程勘察院于2018年10月23日对其在建的广州丽园首府项目9#楼的基桩进行低应变检测,目的是评价桩身的完整性。根据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本次试验共检测30根工程桩。项目概况如下:

地质概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三、检测依据 1、检测依据标准及代号 1、《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2、业主提供的设计施工技术资料。 2、完整性分类及判别标准 桩身完整性判定表表2 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参照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或深部缺陷反射波的其它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四、现场检测 1、检测方法及原理简介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40分) (1)气相反应A+3B→2C,则δ= δ= 。ΒA dC A?r?,前提是(2)反应速率常数有时可以表为。A dt (3)空间速度是指 ___________ , 空间时间是指 __________。 (4)反应具有最佳温度曲线, 最佳温度曲线是指 __________ 。 4.0克/cm5)多孔性球形颗粒10克,半径1cm,系由密度为(孔隙率3的材料制成。 则其孔容积V= ,θ= g 。假密度ρ= 2?0.218?,如果采用扩散模型,则)已知某非理想流动反应器其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 (6?Pe=_______,如果采用多级全混流模型,则m=_______ (7)催化剂微孔内的气体扩散有____扩散,____扩散、____扩散、 及____扩散等多种形式。。 L r?2C AL A C1mol/L, ,进料反应进行至,(8)复合反应=A02C2r?M AM x?0.5, s = 时。如果该反应在在固体催化剂中进行时,由瞬时选择性LA。于内扩散的影响,选择性会t?E(t)dt?F(?)?F(0)?)(9,,。 0. (10)内扩散效率因子ζ和Thiele模数Φ的数值通常有如下关系: 外扩散和化学动力学控制时ζ1,Φ值较; 内扩散强烈影响时ζ1,Φ值较。 (11)CO中温变换反应器属于固定床里的反应器。固定床按气体流动方向, 可以分为和反应器。 492-=/s, =1.5×1012)某一级不可逆的气液反应过程,已知k=10mm/s,D(LL则当k 时,该反应属于快反应,反应区主要在,工业上可选用 反应器或反应器;当k 时,该反应属于慢反应,这时反应区主 要在,工业上可选用或反应器。 L2r?1.0CC BAL L 13AB为主产物,则适+(,)对于平行反应2r?2.0CC M BAA CC 的要求是宜的操作条件对和。BA (14)返混是指

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基基础部分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些基础形式属浅基础( ) A 沉井基础 B 扩展基础 C 地下连续墙 D 地下条形基础 E 箱形基础 答案:BDE 2、以下属于扩展基础的是( )。 A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B. 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C. 毛石基础 D. 墙下条形砖基础 12、某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 ,基础理深d =1.5m ,拟建场地 地下水位距地表1.0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米,γ =18.0kN/m 3;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5米,γ=19.0kN/m 3,φk =22o,C k =16kPa ;第三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为6米,γ=17.0kN/m 3,φk =11o,C k =10kPa ;。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 理论公式计算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其值最接近下列哪一 个数值? B (A) 184kPa ; (B) 191kPa ;(C) 199 kPa ;(D) 223kPa 。 注意:具体是哪个土层的φk ,Ck ? 公式的规定,是指“b ”深度范围内的φk ,Ck 。 1180.519100.61318 3.44 1.5 6.04161.5190.51a b d m c k f M b M d M c Kpa γγ=++?+?-=??+?? +?= 13.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9m ,长20m ,埋深d =5m ,地下水位距地 表2.0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5米,γ=18.0kN/m 3;第二层为粘土,层厚为10米,水位以上γ=18.5kN/m 3、水位以下γ =19.5kN/m 3,L I =0.73,e =0.83由载荷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 特征值f ak =190kPa 。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 最接 近下列哪个数值?D (A) 259kPa ;(B) 276kPa ; (C) 285kPa ; (D) 292kPa 。 注意:该计算公式中因b=9m>6m ,所以b 取值6m 。 其次是m γ的计算要注意水下的所有γ为有效重度。 3 1.5180.518.53(19.510)1 2.95/5 (3)(0.5)1900.3(63)(19.510) 1.6(50.5)12.95291.79292m a ak b d m KN m f f b d Kpa Kpa Kpa γηγηγ?+?+?-===+-+-=+--+-?==

桩基检测低应变试卷

2004年度低应变动测试卷 一、填空(20分): 1.低应变动测方法适应于各种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的完整性检验, 判定桩身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程度及其位置。 2.低应变动测方法检测缺陷的有效深度,40m以上的长桩宜按长径比 不大于 ———50 — 控制。 3.对有接头的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并不得少于 10 根;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10%,灌注桩抽检数量必须大于总桩数的50%,桥梁工程、一柱一桩结构形式的工程应进行普测。 4. 动测以后Ⅲ、Ⅳ类桩比例过高时,占抽检总数 5% 以上,应以相同的扩大抽检,直至普测。 5.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宜选择在桩顶中心、传感器安装点宜为距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宜与传感器安装位置的水平夹角为 90°、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壁厚度的1/2处;每根桩的测点不得少于两点。 6. 式L ri = C/2△f ri 中, △f ri 为缺陷桩相邻波峰间频差的 平均值。 7. Ⅳ类桩时刻前缺陷反射波、且有重复反射;无桩底 反射;幅频曲线有十分的峰~谷状多次起伏。 8.机械阻抗法是测桩顶及的响应,其主要分析参数 为、等。 9. 当抽样检测中发现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或。 10.抽检原则:、、并、检测桩的具体桩位宜由 会同共同决定。 二、判断题(10分): 1.低应变动测时钻孔灌注桩休止期宜为14天。()

2.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疑问的桩必须进行检测,但其数量不应计入正常抽检比例 内;() 3. 桩的固有频率与桩长成正比,与桩的截面尺寸成正比() 4.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不同重量和材质的特制手锤(或激振器)进行轴向激振, 原则上用高频脉冲波获取桩身下部缺陷的反射信号,用低频脉冲波获取桩身上部缺陷的反射讯号() 5.低应变动测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宜为1~5000Hz,采样频率为不小于60kHz () 6. 承载力越高,桩底反射越强烈。() 7. 机械阻抗法加速度传感器频宽宜为5~2000Hz。() 8.桩身缩径时,截面下部力的强度增大。() 9.缺陷桩当缺陷位置较浅时,频差也较小。() 10.桩身的弹性模量与材料重度成反比。() 三、选择题(25分): 1.机械阻抗法中,电动式激振器不小于。 A. 100N B. 150N C. 200N D. 300N 2.低应变动测数据采集器采样频率为。 A. 20kHz B. 40kHz C. 50kHz D. 60kHz 3. 钻孔灌注桩的主控指标为。 A. 充盈系数 B. 沉渣厚度 C. 砼强度 D. 孔深 4.当桩身缩颈时,则有。 A. F<0 T>0 i>1 B. F<0 T<0 i>1 C. F<0 T>0 i<1 D. F>0 T>0 i>1 5、关于阻抗的论述,下列正确的是。 A.与E、A成正比、与C成反比 B. 与A、C成正比、与E成反比 C.与E、C成正比、与A成反比 D. 与E、A成正比、与P成反比 6、缺陷处反射波强烈程度与因素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