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与砼组合梁计算表(带公式程序)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mathcad计算书.

荷载标准组合下的挠度挠度最终计算值Δscl := 5( g1k + g2k + ψq ⋅ qk L ⋅ 10 384Bs ( 3 4 mm Δscl = 18.151 Δ L 10 3 mm mm Δ := Δc + max ( Δsc , Δscl = 56.605 = 1 211 结论:变形不满足验算要求 4.7 栓钉数量验算一个剪跨内的剪力计算需要的栓钉数量实际布置的栓钉数量 Vs := min ( As ⋅ f , be ⋅ hc1 ⋅ fc ⋅ 10 nf := Vs ÷ Nvc n := L ⋅ ns ÷ 0.344 −3 Vs = 2.119 × 10 nf = 43.095 n = 69.767 3 KN 个个结论:栓钉数量满足完全抗剪要求 4.8 局部稳定性验算(按《钢规范》11.1.6)钢梁的轴力按《钢规范》表9.1.4 允许宽厚比(翼缘)N := 0 Χb := 9 KN 235 fy 235 fy Χb = 7.272 Χh = 58.172 χb = 6.9 χh = 52.5 允许高厚比(腹板) 3 ⎛ N ⋅ 10 ⎞ Χh := ⎜72 − 100 ⎟⋅ As ⋅ f ⎠⎝设计实际的宽厚比(翼缘)χb := χh := b2 − tw 2t2 hw tw 设计实际的高厚比(腹板)结论:局部稳定满足要求 114.9 混凝土翼板内横向钢筋验算 b-b 界面的剪力设计值 Vlb := ns ⋅ Nvc ⋅ 10 ai 3 Vlb = 285.907 3 N/mm a-a 界面的剪力设计值 ns ⋅ Nvc ⋅ 10 ⋅ b11 Vla := ai ⋅ b e k1 := 0.9 k2 := 0.19 s := 1 Vla = 131.957 N/mm 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应力单位纵向受剪界面的周边长度 N/mm2 lsb := 120 × 2 + 109 lsa := hc1 lsb = 349 lsa = 76 Asvb = 0.67 Asva = 0.67 VBb = 482.94 VBa = 206.492 mm mm mm2/mm mm2/mm N/mmN/mm 与界面相交的横向钢筋面积 Asvb := Asva := 2Ab 1000 At + Ab 1000 纵向受剪截面的抗剪承载力 VBb := min ( k1 ⋅ s ⋅ lsb + 0.7Asvb ⋅ fy , k2 ⋅ lsb ⋅ fc VBa := min ( k1 ⋅ s ⋅ lsa + 0.7Asva ⋅ fy , k2 ⋅ lsa ⋅ fc 结论:验算满足要求 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计算

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计算书编制单位:计算:复核:审查:2009年3月目录1. 设计资料 (1)2. 计算方法 (2)2.1 规范标准 (2)2.2 换算原理 (2)2.3 计算方法 (3)3. 不设临时支撑_计算结果 (3)3.1 组合梁法向应力及剪应力结果 (5)3.2 施工阶段钢梁竖向挠度结果 (7)3.3 结论 (8)3.4 计算过程(附件) (8)4.设置临时支撑_有限元分析计算 (8)4.1 有限于建模 (8)4.2 施工及使用阶段结构内力 (10)4.2.1 施工阶段结构内力 (11)4.2.2 使用阶段结构内力 (12)4.3 组合梁截面应力 (14)4.3.1 截面应力汇总 (14)4.3.2 截面应力组合 (16)4.4 恒载作用竖向挠度 (17)4.4.1 施工阶段竖向挠度 (17)4.4.2 使用阶段恒载作用竖向挠度 (17)4.5 结论 (17)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计算1. 设计资料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长40.84m,桥面宽19.0m;钢主梁高1.6m(梁端高0.7m),桥面板厚0.35m;钢材采用Q345D级,桥面板采用C50混凝土;车辆荷载采用公路-I 级车道荷载计算。
图 1 横向布置(cm)图 2 桥梁立面(cm)表 1 材料力学指标表材料弹性模量E c(MPa)剪切模量(MPa)泊松比ν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MP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MPa)容许压应力(MPa)线膨胀系数α容重γ(kN/m3)C50混凝土34500138000.232.422.420.4120.0000125.0表2材料力学指标表材料弹性模量E s(MPa)剪切模量G(MPa)泊松比ν16~35mm厚钢材屈服点强度f y(MPa)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MPa)弯曲基本容许应力(MPa)剪切基本容许应力(MPa)线膨胀系数α容重γ(kN/m3)Q345D钢材206000790000.33252952101200.00001278.5钢主梁沿纵向分3个制作段加工,节段长度为13.6+13.64+13.6m,边段与中段主要结构尺寸(图3)见下表,其余尺寸详见设计图纸表 3 钢主梁主要尺寸表梁高H(mm)下翼板下翼板腹板厚tw(mm)宽(mm)厚tf1(mm)宽(mm)厚tf2(mm)边制作段16004001820842424中制作段16004001820843224图 3 钢梁标准构造(mm)2. 计算方法2.1 规范标准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11章《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针对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一般简支组合梁及连续组合梁而确定,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组合梁,则应采用弹性分析法计算。
钢与砼组合梁计算

钢与砼组合梁计算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桥梁结构中的梁。
它由一块钢板和一块混凝土板组成,这种结构使得梁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
以下是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的一般步骤。
1.确定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条件,选择合适的梁截面形状,如矩形、T型或箱形梁,并确定梁的净高、有效宽度和厚度。
2.计算混凝土梁的自重。
根据混凝土的密度和梁的净高、有效宽度、厚度来计算混凝土的自重,并与设计荷载进行比较。
3.计算混凝土梁的弯矩承载力。
根据混凝土的弯矩-曲率曲线和挠度极限的要求,计算混凝土组合梁的弯矩承载力,并进行比较。
4.计算钢梁的弯矩承载力。
根据钢材的强度和弯矩-曲率曲线,计算钢梁的弯矩承载力,并进行比较。
5.计算混凝土梁与钢梁的相对刚度。
根据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惯性矩,计算混凝土梁与钢梁的相对刚度,并进行比较。
6.判断梁的工作状态。
根据设计荷载和比较结果,判断梁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上述步骤仅为一般计算步骤,具体计算过程可能会因设计要求和荷载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梁的支座条件、横向荷载效应、动力荷载、温度变形等。
需要注意的是,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因此,在进行钢混凝土组合梁计算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并交由专业人士进行计算和审查。
总结起来,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计算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其中包括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的确定、混凝土梁和钢梁的弯矩承载力的计算、相对刚度的比较以及梁的工作状态的判断。
这些步骤需要考虑到设计要求和荷载条件的不同,并且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
在进行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时,应该委托专业人士进行计算和审查,以确保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与砼组合梁计算(带公式程序)

组 合 梁 计 算基本数据输入:组合梁跨度: l=7000mm 梁间距a=2500mm 组合梁截面总高:h=540mm 砼等级:C 30f c=15N/mm 2f cm =16.5N/mm 2E c = 3.00E+04N/mm 2楼承板型号:YX76 楼承板特性:h c1=64mm h c 2=76mm h c =140mmb 0=150mm S 0=2350mm1.截面特性计算:(1)钢梁钢材:Q345f =315N/mm 2fv =185N/mm 2断面:BH 400x5x150x6x150x6上翼缘:b 2=150mm t 2=6mm 下翼缘:b 1=150mm t 1=6mm 腹 板:h w =388mmt w =5mm 钢梁截面:A s=3740mm 2 重量29.4kg/m钢梁中和轴的位置:y s =200mm钢梁截面惯性矩:I s =9.42E+07mm 4 钢梁上翼缘的弹性抵抗矩:W s2= 4.71E+05mm 3 钢梁下翼缘的弹性抵抗矩:W s1= 4.71E+05mm 3(2)组合梁钢与砼弹性模量比:αE =6.87 钢筋砼翼缘板计算宽度:b e =l /6+l /6+b 0=2483.333mm b e =S 0/2+S 0/2+b 0=2500mm b e =6h c1+6h c1+b 0=918mm 取b e =918mmb e,eq =133.7mm钢筋砼翼缘板的截面面积:A ce =58752mm 2换算成钢截面的组合梁截面面积:A 0=12296mm 2 钢梁至组合梁截面中和轴的距离:y x =414mm >=h=400mm中和轴在混凝土板内!钢筋砼翼缘板的截面惯性矩:I ce = 2.01E+07mm 4组合梁换算成钢截面时的惯性矩:I 0== 3.44E+08mm 4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4)的截面抵抗矩:W 04= 2.74E+06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3)的截面抵抗矩:W 03= 5.58E+06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2)的截面抵抗矩:W 02= 2.40E+07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1)的截面抵抗矩:W 01=8.30E+05mm 3(3)考虑砼的徐变影响时,组合梁的截面特性换算钢截面组合梁的面积:A '0=8018mm 2 钢筋砼翼板顶面至组合截面中和轴的距离:y 'x =364mm换算钢截面组合梁的惯性矩:I '0= 2.85E+08mm 4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4)的截面抵抗矩:W '04= 1.62E+06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3)的截面抵抗矩:W '03= 2.55E+06mm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2)的截面抵抗矩:W '02=########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1)的截面抵抗矩:W '01=7.82E+05mm 32.第一受力阶段(施工阶段)的验算:(此时全部由钢梁受力)(1)弯矩及剪力的验算:钢梁自重:0.35KN/m221)()5.0(s x s s c x EceE ce y y A I h y h A I -++--+αα楼板自重: 3.00KN/m 2g 1k =7.85KN/m 施工荷载:q c =1.5KN/m 2 p 2k =11.60KN/mp 2=14.67KN/m弯矩:M 1=89.87KN ·m剪力:V 1=51.35KN(2)钢梁的强度、稳定和挠度的验算: 钢梁上翼缘应力:σ1=190.81 N/mm 2 钢梁下翼缘应力:σ2=190.81 N/mm 2 钢梁剪应力:τ=26.47 N/mm 2 挠度:w=18.7 mmw / l=1/3743.第二受力阶段(使用阶段)的验算:(1)弯矩及剪力的验算:找平层重:g 2=1.0KN/m 2活荷载:q 2k =2.5KN/m 2梁上墙自重:g w=0.0KN/m p 2k =8.75KN/mp 2=11.75KN/m弯矩:M 2=71.97KN ·m 剪力:V 2=41.13KN(2)组合梁的抗弯强度计算:1)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正应力:钢筋砼翼缘板顶边(点4)的应力:σc4=-3.83 N/mm 2<=fcm=16.50 N/mm 2OK!钢筋砼翼缘板底边(点3)的应力:σc3=-1.88 N/mm 2<=fcm=16.5N/mm 2OK!钢梁上翼缘(点2)应力:σs2=-119.5 N/mm 2<=0.9f=283.5N/mm 2OK!钢梁下翼缘(点1)应力:σs1=209.2 N/mm 2<=0.9f=283.5N/mm 2OK!2)钢梁的剪应力:τ=38.2N/mm 2<=fv=185N/mm 2OK!3)组合梁的挠度:p 2k1=6.875KN/mw =16.51 mmw / l=1/4244.连接件计算:截面在翼缘板与钢梁的接触面处的面积矩:S 0=8.02E+05mm 3v max =95.8 N /mm 选用圆柱头焊钉直径:φ19As=283.5mm 2 每个栓钉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v c =0.7A s f=39694N梁上布置栓钉的列数:n =2该梁的半跨梁分为3区段1 区段:长度:4000mm 剪力 V =95.8 N /mm 每排栓钉间距 a 1=828.46 mm, 取为820 mm 2 区段:长度:0mm 剪力 V =-13.7 N /mm 每排栓钉间距 a 2=#########mm, 取为-5,800 mm 3 区段:长度:-500mm 剪力 V =-13.7 N /mm 每排栓钉间距 a 3=#########mm, 取为-5,800 mm02I S V。
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计算公式,不收藏绝对后悔建筑界

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计算公式,不收藏绝对后悔建筑界**一: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计算公式**1. 引言1. 背景介绍2. 目的3. 范围2. 参考标准1.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 GB 50020-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3. GB 50205-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 工程量计算公式1. 钢筋计算公式1. 荷载计算公式2. 弯矩计算公式3. 极限弯矩计算公式2. 混凝土计算公式1. 体积计算公式2. 强度计算公式3. 基础计算公式1. 承载力计算公式2. 预应力计算公式4. 汇总计算结果1. 钢筋数量总计2. 混凝土用量总计3. 基础尺寸总计5. 附录1. 工程图纸2. 相关设计参数表6.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 建筑设计:指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美观要求、经济性、施工工艺、环境保护、市政工程、通信管线、装修、美化、园林绿化及设备安装、维修等一切因素,利用地面、地下空间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化设计过程。
3. 招标文件:指招标人为明确招标项目的性质、范围、要求和招标程序而发出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或其他招标通知。
**二: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计算公式与程序化设计**1. 引言1. 背景说明2. 目的和范围3. 术语和定义2. 参考标准1.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 GB 50020-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3. GB 50205-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 工程量计算公式1. 建筑荷载计算公式与参数2. 弯矩计算公式与参数3. 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与参数4. 钢筋配筋计算公式与参数4. 程序化设计1. 自动计算工具介绍2. 输入参数设置3. 计算结果输出5. 附录1. 工程图纸2. 相关设计参数表6.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 建筑设计:指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美观要求、经济性、施工工艺、环境保护、市政工程、通信管线、装修、美化、园林绿化及设备安装、维修等一切因素,利用地面、地下空间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化设计过程。
excel计算大全-钢结构计算表格-钢管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

数据输出
一、常规数据
20.1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fck (N/mm2)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 (N/mm2) 2 2 钢管内径d1=d-2t (mm) 788 组合截面面积Asc=π d /4 (mm ) 4.9E+05 混凝土截面面积Ac=π d12/4 (mm2) 钢管截面面积As=Asc-Ac (mm2) 含钢率α =As/Ac 5.4E+07 组合截面抵抗矩Wsc=Ascd/8 (mm3) 套箍系数ξ =α fy/fck 套箍系数ξ 0=α f/fc 1.42 -4 1.232 系数B=7.483× 10 fy+0.974 系数C=-5.188× 10-3fck+0.0309 受压组合强度标准值fysc=(1.212+Bξ +Cξ 2)fck (N/mm2) 受压组合强度设计值fsc=(1.212+Bξ 0+Cξ 2)fc (N/mm2) -4 y 2 受压组合弹性模量Esc=(12.2× 10 +0.7284/fy)f scEs (N/mm ) 温度折减系数kt 徐变折减系数kc 1.000 14.3 5.3E+05 4.0E+04 0.083 1.83 -0.073 56.6 47.4 3.88E+04 稳定系数ψ 0.689 欧拉临界力NE=π 2EscAsc/λ 2 (KN) 7.86 N/ψ Asc (N/mm2) 0.2fscktkc (N/mm2) 当N/ψ Asc≥0.2fscktkc时,验算 N/ψ Asc+β mM/1.5Wsc(1-0.4N/NE)≤fscktkc 当N/ψ Asc<0.2fscktkc时,验算 N/1.4ψ Asc+β mM/1.4Wsc(1-0.4N/NE)≤fscktkc 2.4E+04 9.47 满足
组合梁计算自动计算程序

组基本数据输入:组合梁跨度:l=6000mm 梁间距a=2000组合梁截面总高:h=500mm 砼等级:C 20f c=10N/mm 2E c = 2.55E+04楼承板型号:YX76楼承板特性:h c1=100mm h c 2=150mm h c =250b 0=300mm S 0=1700mm1.截面特性计算:(1)钢梁BH 250x200x6x10钢材:Q345下翼缘:b 1=200mm t 1=10mm 上翼缘:b 2=100mm t 2=10mm 腹 板:h w =230mmt w =6mm钢梁截面:A s=4380mm 2 重量34.4钢梁中和轴的位置:y s =98mm钢梁截面惯性矩:I s =4.60E+07mm 4钢梁上翼缘的弹性抵抗矩:W s2=3.02E+05mm 3钢梁下翼缘的弹性抵抗矩:W s1=4.72E+05mm 3本表格已经设计好所有函数公式,只需在表格中填入相关的数据即可自动进行计算(2)组合梁钢与砼弹性模量比:αE=8.08钢筋砼翼缘板计算宽度:b e=l/6+l/6+b0=2300mmb e=S0/2+S/2+b=2000mmb e=6hc1+6hc1+b=1500mm取b e=1500mm b e,eq=185.7mm 钢筋砼翼缘板的截面面积:A ce=150000mm2换算成钢截面的组合梁截面面积:A0=22948mm2钢梁至组合梁截面中和轴的距离:y x=383mm钢筋砼翼缘板的截面惯性矩:I ce= 1.25E+08mm4组合梁换算成钢截面时的惯性矩:I0== 5.02E+08mm4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4)的截面抵抗矩:W=4.28E+06mm304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3)的截面抵抗矩:=2.91E+07mm3W0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2)的截面抵抗矩:=3.78E+06mm3W02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1)的截面抵抗矩:W=1.31E+06mm301(3)考虑砼的徐变影响时,组合梁的截面特性换算钢截面组合梁的面积:A'0=13664mm2钢筋砼翼板顶面至组合截面中和轴的距离:y'x=337mm 换算钢截面组合梁的惯性矩:I'0=4.23E+08mm4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4)的截面抵抗矩:=2.60E+06mm3W'04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3)的截面抵抗矩:W'=6.72E+06mm30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2)的截面抵抗矩:=4.86E+06mm3W'02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1)的截面抵抗矩:W'=1.26E+06mm301p2k=4863659.94KN/m p2=########KN/m 弯矩:=########KN·mM1剪力:=########KNV1(2)钢梁的强度、稳定和挠度的验算:钢梁上翼缘应力:σ1=########N/mm2钢梁下翼缘应力:σ2=########N/mm2钢梁剪应力:τ=########N/mm2挠度:w=########mmw/l=1/0。
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计算

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计算书编制单位:计算:复核:审查:2009年3月目录1. 设计资料 (1)2. 计算方法 (2)2.1 规范标准 (2)2.2 换算原理 (2)2.3 计算方法 (3)3. 不设临时支撑_计算结果 (3)3.1 组合梁法向应力及剪应力结果 (4)3.2 施工阶段钢梁竖向挠度结果 (6)3.3 结论 (7)3.4 计算过程(附件) (7)4.设置临时支撑_有限元分析计算 (7)4.1 有限于建模 (7)4.2 施工及使用阶段结构内力 (9)4.2.1 施工阶段结构内力 (10)4.2.2 使用阶段结构内力 (11)4.3 组合梁截面应力 (13)4.3.1 截面应力汇总 (13)4.3.2 截面应力组合 (15)4.4 恒载作用竖向挠度 (16)4.4.1 施工阶段竖向挠度 (16)4.4.2 使用阶段恒载作用竖向挠度 (16)4.5 结论 (16)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计算1. 设计资料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长40.84m ,桥面宽19.0m ;钢主梁高1.6m(梁端高0.7m),桥面板厚0.35m ;钢材采用Q345D 级,桥面板采用C50混凝土;车辆荷载采用公路-I 级车道荷载计算。
图 1 横向布置(cm)图 2 桥梁立面 (cm)钢主梁沿纵向分3个制作段加工,节段长度为13.6+13.64+13.6m ,边段与中段主要结构尺寸(图 3)见下表,其余尺寸详见设计图纸图 3 钢梁标准构造(mm)2. 计算方法2.1 规范标准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11章《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针对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一般简支组合梁及连续组合梁而确定,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组合梁,则应采用弹性分析法计算。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第4.1.1条也规定:结构构件的内力应按弹性受力阶段确定。
尽管弹性分析法(容许应力法)不能充分组合梁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但对于承受动力荷载的桥梁钢结构的强度计算是基本符合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U.S.A.
JOB No.____________
BY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 CHK'D______________
钢梁下翼 缘的弹性抵 抗矩:
(2)组 合梁
钢与砼弹 性模量比:
钢筋砼翼 缘板计算宽 度:
组合梁换 算截面中的 钢筋砼板顶 边(点1)的 截面抵抗 矩:
JOB No.____________
BY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 CHK'D______________
A '0= 9100 mm 2
y 'x= 309 mm I '0= 2.97E+08 mm 4
0x8x200x
断面:
BH 8
b 2= 200 mm b 1= 200 mm h w= 338 mm
t 2= 8 mm t 1= 8 mm t w= 5 mm
mm N/mm 2
mm
钢梁截 面:
钢梁中和 轴的位置:
钢梁截面 惯性矩:
钢梁上翼 缘的弹性抵 抗矩:
A s= 4890 mm 2 重量 38.4 kg/m y s = 177 mm I s = 1.12E+08 mm 4
JOB No.____________
BY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 CHK'D______________
g 2=
0
KN/m 2
q 2k= 2.5 KN/m 2
g w= 0.0 KN/m
6
KN/m
p 2= 8.40 KN/m
M 2= 67.20 KN ·m
2866.667 mm
2400 mm
968 mm b e,eq= 131.6 mm
A ce = 61952 mm 2
A 0 = 13311 mm 2
y x= 357 mm >=h= 354 mm 中和轴在 混凝土板 内!
I ce = 2.11E+07 mm 4
2/8
U.S.A.
组合梁换 算成钢截面 时的惯性 矩:
U.S.A.
JOB No.____________
BY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 CHK'D______________
组
基本数据
输入:
组合梁跨 度:
组合梁截 面总高:
l= 8000 mm h= 494 mm
梁间距a= 2400
砼等级:
C
25
楼承板型
f c= 12.5 N/mm 2 E c= 2.80E+04 N/mm 2
f cm= 13.5
号: 楼承板特
YX76
性:
h c1= 64 mm
b 0= 200 mm S 0= 2200 mm
h c2= 76 mm h c= 140
1.截面特
性计算:
(1)钢梁
钢材:
Q 345
f = 315 N/mm 2
上翼缘: 下翼缘: 腹 板:
fv = 185 N/mm 2
354x5x20
BY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 CHK'D______________
I0= = 3.66E+08 mm 4
W 04= 2.68E+06 mm 3
W 03= 5.03E+06 mm 3 W 02= 1.11E+08 mm 3
W 01= 1.02E+06 mm 3
弯矩:
剪力:
(2)钢梁 的强度、稳 定和挠度的 验算:
钢梁 上翼缘应 力:
钢梁 下翼缘应 力:
钢梁 剪应力:
挠 度:
M 1= 125.38 KN ·m
V 1= 62.69 KN
σ 1= 198.36 N/mm 2
σ 2= 198.36 N/mm 2 τ= 37.10 N/mm 2
w= w / l=
2Hale Waihona Puke .8 mm 1/ 277V 2= 33.60 KN
σ c4= -3.41 N/mm 2 <=fcm= 13.50 N/mm 2 OK!
σ c3= -1.81 N/mm 2 <=fcm= 13.5 N/mm 2 OK!
6/8
U.S.A.
JOB No.____________
钢梁上翼 缘(点 2)应 力:
钢梁下翼 缘(点 1)应 力:
取 钢筋砼翼 缘板的截面 面积:
换算成钢 截面的组合 梁截面面 积:
钢梁至组 合梁截面中 和轴的距 离:
钢筋砼翼 缘板的截面 惯性矩:
W s1 = 6.32E+05 mm 3
α E = 7.36
b e=l /6+l /6+ b 0=
b e=S 0/2+S 0/ 2+b 0=
b e=6h c1+6h c 1+b 0= b e= 968 mm
计算:
截面在翼 缘板与钢梁 的接触面处 的面积矩:
选用圆柱 头焊钉直 径:
每个栓钉 的抗剪承载 力设计值:
w= w / l=
24.75 mm 1/ 323
v max=
S0= 8.82E+05 mm 3 80.9 N /mm
φ 16
As=
201.1 mm 2
N vc= 0.7A s f= 28149 N
2.第一受力 阶段(施 工阶段) 的验算:
(此时全部由 钢梁受力)
(1)弯矩 及剪力的验 算:
钢梁自 重: 楼板自 重:
施工荷 载:
0.46 KN/m
3.50 KN/m 2 g = 1k 8.86 KN/m
q c = 1.5 KN/m 2
p 2k = 12.46 KN/m
p 2 = 15.67 KN/m
W ' 04= 1.60E+06 mm 3
W ' 03= 2.45E+06 mm 3
W ' 02= ######## mm 3
W ' 01= 9.62E+05 mm 3 4/8
U.S.A.
JOB No.____________
BY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 CHK'D______________
组合梁换 算截面中的 钢筋砼板顶 边(点4)的 截面抵抗 矩:
组合梁换 算截面中的 钢筋砼板顶 边(点3)的 截面抵抗 矩:
组合梁换 算截面中的 钢筋砼板顶 边(点2)的 截面抵抗 矩:
组合梁换 算截面中的 钢筋砼板顶 边(点1)的 截面抵抗 矩:
(3)考虑 砼的徐变 影响时, 组合梁的 截面特性
JOB No.____________
钢梁的剪 2) 应力:
组合梁的 3) 挠度:
σ s2= -134.0 N/mm 2 <=0.9f= 283.5 N/mm 2
σ s1= 200.2 N/mm 2 <=0.9f= 283.5 N/mm 2
τ= <=fv=
45.0 185
N/mm 2 N/mm 2
p 2k1= 4.2 KN/m
4.连接件
-20.2 N /mm -2,790 mm
BY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 CHK'D______________
8/8
BY_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 CHK'D______________
OK!
OK! OK!
7/8
U.S.A.
JOB No.____________
梁上布置 栓钉的列 数:
该梁的半 跨梁分为
1 区段: 长度: 每排栓
钉间距 a 1=
3000
n=
3
区段
mm
3/8
U.S.A.
换算钢截 面组合梁的 面积:
钢筋砼翼 板顶面至组 合截面中和 轴的距离:
换算钢截 面组合梁的 惯性矩:
组合梁换 算截面中的 钢筋砼板顶 边(点4)的 截面抵抗 矩:
组合梁换 算截面中的 钢筋砼板顶 边(点3)的 截面抵抗 矩:
组合梁换 算截面中的 钢筋砼板顶 边(点2)的 截面抵抗 矩:
剪力 V =
mm, 取 695.60 为
2
80.9 N /mm 690 mm
2 区段: 长度:
每排栓 钉间距 a 2 =
2000
mm
剪力 V =
mm, 取 2,782.41 为
20.2 N /mm 2,780 mm
3 区段: 长度:
每排栓 钉间距 a 3 =
-1000
mm
剪力 V =
mm, 取 ########## 为
5/8
U.S.A.
3.第二受
力阶段 (使用阶 段)的验 算:
( 1 )弯 矩及剪力的 验算:
找平层 重:
活荷载:
梁上墙自 重:
p 2k= 弯矩:
剪力:
( 2 )组 合梁的抗弯 强度计算:
在垂直荷 载作用下 的正应 1) 力: 钢筋砼翼 缘板顶边 (点4) 的应力:
钢筋砼翼 缘板底边 (点3) 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