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美史名词解释1、意大利学院派:1590年,意大利画家卡拉契兄弟创办了著名的波伦亚学院,旨在传承文艺复兴大师的传统,总结前人经验,培养年轻的美术家,并制定艺术法规,强调绘画标准, 避免样式主义和卡拉瓦乔的影响。
由于这种办学原则明显缺乏创新精神,带有折衷主义的特点。
故而题材较狭窄,多描绘宗教与神话,在技法上重素描轻色彩。
可是对以后的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折衷主义:这是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的基本特色。
主张绘画应有的最高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
这种企图培养新的艺术人才的办学思路与模式明显是综合了各家之长的折衷主义。
3、卡拉瓦乔主义:17世纪由于卡拉瓦乔在当时欧洲画坛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相当多的敬慕者与追随者,他们的作品深受其艺术感染,无论是题材范围、画面明暗对比、人物写实手法等,多倾向于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风格,故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4、意大利地方画派:17世纪意大利的现实主义画坛除了最具影响的卡拉瓦乔之外,还有颇具实力的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地方画派和画家:如热那亚画派(代表人物是斯特劳斯)、曼图亚画派(以多菲奇为代表)、那不勒斯画派(萨·洛撒为代表),另外还有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和罗马画派等。
5、巴洛克艺术:17世纪流行的艺术风格之一。
这种风格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罗马,曾弥漫于欧洲的天主教国家。
“巴洛克”这个派生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意指不圆的珠子;一说来自意大利语,有任意奇特、怪诞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
这个带有贬意的称呼是18世纪的古典主义理论家对这种艺术倾向的蔑视。
6、荷兰小画派:17世纪的荷兰除了哈尔斯与伦勃朗这样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以外,还涌现了一批出色的画家。
他们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画幅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装饰居室;第二是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是研究外国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外国美术史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古埃及:古埃及艺术是指在古埃及文化和文明时期产生的艺术,以宏大、宏伟的建筑和壁画而闻名。
2.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的一场文化运动,该运动强调对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的研究和模仿,希望将艺术从中世纪的宗教主题中解放出来。
3. 巴洛克: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以其丰富、奢华、夸张和戏剧化的特点而闻名。
4. 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的一种艺术流派,艺术家以瞬间的感觉和瞬间的印象为主题,注重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5.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艺
术家试图通过将主题拆分成多个几何形状来重新构建对象的立体感。
6.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德国的一种艺术运动,旨
在通过夸张、变形和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来传达内心世界。
7.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旨在揭示潜意识的力量和梦境的世界,作品常常充满幻想和超
自然的元素。
8.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种艺术运动,艺术家试图通过简化、减少和几何化的形式来探索纯粹的美感。
9. 街头艺术:街头艺术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源于城市街头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是在公共空间中创作,并且经常涉及政治、社会和城市环境的问题。
10.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种艺
术和文化理论,强调对传统和权威的怀疑,并试图挑战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外国美术史的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的名词解释艺术无国界,它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语言体系。
外国美术史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涵盖了广泛的艺术术语和概念,为我们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提供了重要的解释。
以下是对外国美术史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1. 梵高(Vincent van Gogh)梵高是19世纪后半叶荷兰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颜色运用而闻名于世。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对自然的感知和情感表达使他的作品融合了内在的个人体验和外部环境的感知。
他的作品《星夜》、《向日葵》等成为了后世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2.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次重大艺术和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在意大利兴起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是对古典艺术的研究和模仿,以及对人文主义理念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强调透视、比例和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反映了人类对知识和美的追求。
3. 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强调感官上的宏伟、壮丽和戏剧性,采用复杂的构图和浓郁的情感表达。
在绘画、雕塑和建筑中,巴洛克作品常常表现出精细的细节和运动的效果,代表作品包括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医生愈后的圣面具》和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圣彼得广场。
4. 印象派(Impressionism)印象派是19世纪末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
印象派艺术家出于对光线、色彩和瞬间变化的兴趣,开始捕捉和表现自然界的印象,而不是追求细节和精确的描绘。
印象派作品强调感官上的体验,尤其是对光线和颜色的敏感。
莫奈(Claude Monet)的《睡莲》系列和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的《午餐的船员》是印象派的杰作。
5. 立体主义(Cubism)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以革命性的方式呈现了物体的多个角度和视图。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
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
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
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
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
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
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
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
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
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着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
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着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正面律:是指古埃及在雕塑上所遵循的一种造型法则,表现为不论坐像还是立像,都采取正面姿势,站姿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两脚总是一前一后,坐姿保持正襟危坐,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膝盖上,神态庄重威严,没有表情流露,面部精雕细刻,其他部位减弱,雕像按地位尊卑决定大小比例,着色男子为褐色,女子为淡黄色,古埃及的正面律雕像程式保持了3000多年,代表作为《门考拉与王后像》2.佛罗伦萨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佛罗伦萨城为中心的一个最早形成的著名流派,创始人乔托,最先确立写实主义绘画原则,并将绘画与研究科学的透视、解剖和明暗等技法和理论结合起来,最终为文艺复兴盛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佛罗伦萨画派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影响最为深远,代表美术家有马萨乔、多纳太罗、波提切利等。
3.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一幅著名的肖像画,收藏在法国卢浮宫的“镇馆至宝”。
画家描绘了当时意大利一位富有文化修养的女性,她优雅的侧坐着,双手相握自然的放在腰间,背景上远山起伏,流水潺潺,充满着黄昏时分朦胧的、诗意的空气,蒙娜丽莎长发垂鬓,纤细的眉毛,明亮的眼睛望着观众,嘴角轻闭,流露出若有若五的被人们传为千古之谜的“神秘的微笑”,整个画面的题材,构图,激发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反抗中世纪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表现“女性美”的赞歌。
4.塞尚:是19C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代绘画之父”。
他崇拜古典主义美术,注重平静、坚实的结构,他反对印象注意只重视光色效果和瞬间印象的描绘,主张依靠独立的舍取、概括,以主观的结构塑造形体。
他舍弃传统的绘画方法,致力于用色彩和结构表现体积和空间,其主观结构的观念震撼了以后的艺术家,导致了现代派美术的兴起,代表作品《静物》、《坐在红椅子上的塞尚夫人》。
5.巴洛克美术:是指17C风行于欧洲的一种主要的艺术风格,原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外形有疵点的珍珠”。
外国美术史经典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经典名词解释外国美术史经典名词解释1、拉文特岩画拉文特岩画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它们以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2、《汉摩拉比法典》石碑汉摩拉比建立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著名的《汉摩拉比法典》。
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楔形文字。
浮雕刻画了太阳神向汉漠拉比授于法典的场面:太阳神身材高大,正襟端坐,正在向汉漠拉比授于权杖,汉漠拉比肃穆而立。
太阳神的威严和汉漠拉比的谦恭形成有力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拘谨和严肃。
3、伊什塔尔门伊什塔尔门是新巴比伦城墙中最重要的主门,它是巴比伦城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
这座城门前后有两道拱门、四座望楼,大门墙上覆盖彩釉砖,镶嵌着狮子、公牛和神兽浮雕,黄褐色的浮雕和蓝色的背景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王宫内墙同样用彩釉砖装饰,并镶嵌着植物图形和狮子图案。
4、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因其由大到小的层叠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金字塔。
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吉萨金字塔群是其主要代表,又以胡服金字塔最为著名。
金字塔内部有入口、走廊和通气管道,中间有石室存放法老的木乃伊,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外观对称、稳定,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象征着法老的威严地位。
5、正面律正面律是埃及艺术必须遵循的法则和程式,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6、拜占庭美术即东罗马帝国的美术,主要盛行5—15世纪的东南欧地区。
拜占庭美术保留有一定的古代希腊罗马传统,形式上高度提炼和概括,具有程式化手法,赋于形象以稳固、永恒的精神。
最新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
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
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
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
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
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
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
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
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
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
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
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拉文特岩画拉文特岩画位于西班牙东部,临地中海;岩画大部分发现分布在山崖间的浅洞或岩厦中,有的可以沐浴阳光;这里先是猎人,后来是牧人领地,他们分散地居住在山野之间;所绘制的岩画具有以下特征:人物精力充沛,动作极度夸张,人物动物混杂,画面复杂;采取“旋转透视法”构图和善于利用圆形或对角线方式;多数画面朝向西沉太阳的西方,可能与某种落日的宗教仪式有关;造型富于概念化,多数为剪影式,并变形,夸张;该岩画是中石器时代岩画典型的代表;2.斯通亨奇巨石环斯通亨奇巨石环是位于英格兰新石器时代建筑代表作之一;他们是由多个三石塔结构联合组成的大圆环;其功用说法不一,据猜测可能是:宗教仪式场所界石纪念死者或者是历法这种建筑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部分经过雕琢、磨制、以十分惊人的精确性、均匀、统一的概念,反映出原始人的创作力;3.纳美尔王石板纳美尔王石板是为埃及第一王朝的缔造者纳美尔王歌功颂德的纪念碑,是一件双面都有浮雕的略呈梯形的板块,约创作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其浮雕精致,构图分上、中、下三层,十分有条理,造型采取标准式的正侧面结合手法,为埃及后来的浮雕壁画奠定了基础,历经3000年的造型规则从此时已经确定,影响深远;3.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呈方锥形,一般采用石灰石砌筑;其外观造型如同阳光透过云缝普照大地的光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内部用长长的甬道连接上中下墓室;金字塔盛行于旧王国时期,保存完整的最着名的是基萨地区的三座,其中胡夫金字塔最高,达146米多;如今金字塔已经成为埃及的标志了;4.“正面律法则”“正面律法则”,也称“正面式法则”,即在埃及古代大多数雕像中,无论站立、坐姿、走动的人物都是直面观众;头、颈、肩部连接处以及身体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面上;两手上下略有变化;这是法老、神像和部分贵族像必须遵守的造像规则;5.涅菲尔蒂像涅菲尔蒂像是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肖像雕刻的精品;此作品由于受到“阿玛尔纳”风格的影响,增加了世俗性、写实性、强化了肖像的个性特征,同时也有美化的成分,表明宗教改革后埃及肖像雕刻的新趋势;6.“法尤姆肖像”“法尤姆肖像”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重要的绘画遗物,由于最先在法尤姆地区发现故得名,即放在木乃伊头部的死者生前肖像;这种肖像是使用蜡颜料画在木板或亚麻布上的,具有便于写实、深入刻画、耐久的特点;7.新巴比伦城新巴比伦城是两河流域新巴比伦时期重要的城池建筑,其遗址在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数十里,是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重修的新城,城内有着名的“空中花园”,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城池为长方形,有三道城墙,有完备的防御体系;城墙中的每道塔门都用一个神的名字命名,墙面采用琉璃砖装饰,极富美学意义;该建筑影响了东方阿拉伯建筑,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之一;8. 纳拉姆辛纪功碑纳拉姆辛纪功碑是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纪念纳拉姆辛战功的一件纪念碑浮雕,重点人物纳拉姆辛被刻画得较大,其他人物较小,表明等级观念的存在;画面具有情节性、戏剧性特征,并且还有风景的表现;人物与景物处理得体,显示出作者的独具匠心,成为美术史上最早用艺术品形式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佳作之一;9. 克诺索斯宫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宫即传说中的迷宫,建于米诺斯王朝,由代达罗斯设计修建,是一座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占地两公顷,是古代世界着名的城市之一;宫殿由一组组环绕内庭院的堂室构成,高低错落,踢蹬走道迂回曲折;堂室安排错综复杂,使人进出艰难,故称迷宫;内有居住室、浴室、凉台、仆役房间,还有下水道和通风等设备,与近代建筑接近;宫殿内有丰富的壁画,反映了当时人的各种生活状态;10. 巴特农神殿巴特农神殿是希腊古典时期建筑代表,是雅典卫城建筑群中的主角;建筑采用典型的围柱式结构,东西两侧各8根柱子,南北各15根柱子,柱高米;神殿整体呈矩形,长边为70米,短边为31米,与黄金比例分割相符,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为材料,外部柱式采用多里安式,内部4根采用爱奥尼亚式;由于其建筑的成就被誉为希腊宣言书式的建筑;11.米诺斯的阿芙洛蒂德米诺斯的阿芙洛蒂德俗名“断臂维纳斯”,约作于公元前1世纪,是希腊同一题材中最受赞美的一件杰作;塑像体态自然优美,表情含蓄深邃,肌肤圆润丰满,具有妩媚的特点,成为表现女性人体美的最高典范,是理想美与真实美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美学理论;12. 古希腊瓶画艺术希腊瓶画艺术是研究希腊绘画的重要资料之一;瓶画中的内容有狮身人面像、鹰头狮身像、东方动植物、叙事性神话故事等;依据绘画方法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白底彩绘式、红绘式、黑绘式;绘画方法除白底彩绘属线描以外,大多是剪影式,略有细节刻画,造型优美,大量采用弧线,突出了装饰性效果;如掷筛子的游戏、狄奥尼索斯盘等;欧洲中世纪1.巴西里卡式巴西里卡式,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基督教美术建筑样式之一;公元前313年,米兰敕令颁布后不久,基督教随之合法化,标志着真正基督教纪念性建筑的开始;他们借用了罗马会堂的巴西里卡式的长方形,多为木制结构的建筑形式;在这些教堂内部的墙壁制作了大量的镶嵌画,同时配置雕刻作品;尤其在石棺雕刻方面更为突出,如两兄弟石棺、朱利厄斯·巴苏斯石棺等,都是有名的雕刻作品;由于木制结原因,常因火灾遭难,以后不再沿用此形式;2.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美术中的代表,是东罗马建筑的佼佼者,建于公元6世纪,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之大成;建筑师是安特米俄斯和伊西多鲁斯;其结构简单、明晰,一个大的矩形中容纳一个正方形,四角竖立着巨大的方柱支撑穹隆,在中心穹顶的东西下方各有一半径相等的半穹隆,每个半穹隆两侧又有更小的半穹隆;此建筑大面积使用砖块砌筑,在当时是个创举;外观上宏伟壮观,内部由于有40个天窗透光,沉重的屋顶也变得轻盈,加上内壁以彩色大理石镶嵌和华美的镶嵌画,显得金碧辉煌;圣索菲亚教堂成为拜占庭里程碑式的建筑;3.加洛林文艺复兴公元8世纪,当年的蛮族已成为横行欧洲大陆的封建领主,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历经数十年战争,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统一起来,终于建立加洛林王朝,在罗马接受册封,成为西罗马覆灭300余年后西欧的第一个皇帝,使罗马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地方;原罗马艺术使查理曼大开眼界,于是他让建筑师按照他所见到的圣维塔列教堂的样子建一座教堂,并召集一批学者、僧侣在他的皇宫内用拉丁语誊抄罗马时代的文艺作品,并画上插图;这样就形成了以宫廷为中心,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史称“加洛林文艺复兴”;其主要代表作是建筑亚琛王宫和圣经手抄本艺术;4.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产生于1015年前后,具有以下特点:1主体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2采用半筒形圆顶和半筒交叉式圆顶;3窗户小且距地面高,门窗上边均为半圆形;4具有封建城堡一样的稳定厚重感,前后配有碉堡状塔楼;5门上饰以雕刻,内部饰以镶嵌画等装饰;着名的代表作有意大利的比萨教堂建筑群、法国的图卢兹圣塞南教堂欧洲典型的罗马式,英国的杜勒姆主教堂以及德国的沃尔姆斯大教堂等;5.哥特式建筑哥特式美术产生于12世纪,是由法国皇家修道院院长苏热所创,他修建的圣德尼修道院体现出“高、光、数”原则,具有以下特点:1继承和大规模使用了有助的尖顶结构;2充分发挥点的支撑作用;3发明了新的具有结构力学意义的扶壁和飞扶壁以及石头树式的穹顶肋架结构;4外部广泛地运用尖枪形拱窗门、拱门和小尖塔,内部有理想的高度、宽度和亮度;5带动了彩色玻璃窗画的繁荣;着名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米斯大教堂、亚眠大教堂,英国的科罗斯达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这些建筑在结构力学方面对后世有积极的影响作用;6.镶嵌画镶嵌画是采用彩色石子打磨成片,在墙面上用粘合剂粘贴作品的一种艺术形式;早在古希腊就曾经用此方法铺设地面,后应用于墙面壁画;此种艺术形式在中世纪得到充分发展,并且还增加了彩色玻璃,使色彩更加丰富了;被广泛用于罗马式教堂内部的墙壁上;由于石片本身具有反射光的特性,所以,画面如同彩色幕帘似的闪动彩色光点,具有非人间仙境之感,是教堂墙壁理想的装饰方式;文艺复兴时期美术1.锡耶纳画派锡耶纳画派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开端时期的一个流派,锡耶纳城在13-14世纪成为艺术中心,那里曾集聚一批艺术家,尤其围绕锡耶纳大教堂建筑项目,这些艺术家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派重视线条造型和色彩,主要以宗教题材为主;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卓、马尔蒂尼、洛郎切诺等人;杜卓的作品有捕鱼的奇迹等;锡耶纳画派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进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佛罗伦萨画派佛罗伦萨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中心内容之一,通常指的是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佛罗伦萨地区艺术现象的总称;佛罗伦萨曾经是经济政治中心和艺术胜地,集聚大量优秀的艺术家;该画派重视素描、造型,讲究科学处理形体和画面,与同期的威尼斯画派形成对比;他们所奠定的艺术基础为后世竞相模仿;3.威尼斯画派威尼斯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水上城市,实行商人主宰的共和政体,经济富庶,讲究享乐,世俗观念强烈,因而绘画题材常是表现现实生活或神话题材中欢乐的内容,尤其以女人体为主;画面使用绚丽的色彩,以丰富多变的色调表现欢乐主题;主要代表人物有贝里尼家族、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维罗内塞等;该画派对后世绘画色彩的进一步发展有深远影响;4.枫丹白露画派枫丹白露画派是指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一个艺术流派;佛朗索瓦一世大兴文化之风,从各地招募文化艺术人才集聚周围;以意大利样式主义风格装饰其枫丹白露宫,所以该画派艺术成就集中体现于枫丹白露宫及内部绘画装饰;选题有寓言和神话,在制作技巧上具有新意,即壁画与浮雕结合,在画面周围设计了浮雕边框,边框中用浮雕雕刻着人物或装饰纹样;画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萨托、罗索、卡窿、普里马蒂乔等人;这种绘画与装饰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绘画与工艺结合趋势,对后世有很大影响;5.埃尔·格列柯格列柯是16世纪西班牙杰出的大师,他带有孤独的性格特征,并善于思索,神秘莫测,受20世纪艺术家的赞许;其艺术特点:1自由的构图,一般不考虑透视焦点的作用;2喜欢运用阴郁的冷色调,用颜色和笔触表现出颤动感;3具有独特的造型,拉长比例,手足纤细,或瘦骨嶙峋,眼神、表情与动势总是流露出惶恐和不安,衣纹处理硬朗,大刀阔斧,营造出超现实的境地;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托莱多风景、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等;17、18世纪欧洲美术1.巴洛克艺术巴洛克是17世纪欧洲流行的艺术风格,包括建筑、雕刻和绘画;建筑特征:是以古代罗马建筑为依据、规模宏大,奢侈的装饰;装饰着神话传说为题材的雕刻作品;内部用金、银,或是闪耀的镜子、彩色大理石装饰;主要代表作有意大利的圣卡罗教堂等;雕刻特征:强调雕刻的运动、节奏;强调戏剧性主题;关注雕刻与建筑的巧妙结合;代表人物是贝尔尼尼,代表作是圣德列萨等;绘画特征:着力强化人是宇宙主宰的主题;用透视方法向纵深无线扩展,达到构图的开放性、无边性效果;强化人的肌体的活力与强壮;刻意追求画面戏剧性效果、运动感和欢乐气氛,使画面达到一种超然的艺术表现效果;代表人物鲁本斯,作品有掠夺里西普斯女儿等;2.波伦亚美术学院波伦亚美术学院是由卡拉齐三兄弟在波伦亚创立的,成为欧洲比较有影响的第一所美术学院;其基本主张是要保持古代和文艺复兴大师艺术的永恒性,把大师们的艺术看成是楷模;他们折中师法大师艺术风格,创立一种学院派的巴洛克绘画的变体风格;学院奠定了以素描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使欧美美术教育脱离了行会传统方法;但由于只是挪用大师的造型风格,出现思想感情的薄弱和整体的欠缺,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是其弱点所在;3.18世纪威尼斯画派18世纪威尼斯画派是指一批艺术家在18世纪延续了威尼斯艺术的光辉,形成18世纪威尼斯画派;这些画家有的采用巴洛克绘画方法,有的形成地方性流派,如乔·皮亚采达、提埃波罗、朗吉等;也有的从事“景观画”创作,如安东尼·卡纳列托等;在继承与发展威尼斯传统方面都有新的贡献,使16世纪辉煌过的威尼斯在18世纪在显余晖;4.“荷兰小画派”通常把整个17世纪荷兰美术称为“荷兰小画派”;由于17世纪荷兰是从16世纪尼德兰分离出来的独立共和国,在17世纪创造了欧洲独一无二的架上绘画形式,风格延续了尼德兰传统,找到了欧洲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方式,并且体裁分工达到历史的顶峰,在每一个领域都有绝佳的成果,在欧洲美术史上大放异彩;如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雷斯达尔、克拉斯大师等都活跃在这个时代;对后来的写实主义绘画有深远的影响;5.古典主义美术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7世纪法国,标志着法国古典美术的开端;其基本特征为:拥护王权,颂扬君主,崇尚理性原则;师法古代,一方面信奉古希腊罗马的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又是对古代艺术传统有条件地继承;重视造型、素描,忽略色彩,造型具有运动中的“冻结感”;主要代表人物有普桑、洛兰等;普桑的代表作品有阿卡迪亚的牧人;该流派对19世纪新古典主义有直接的影响;6.维米尔他是17世纪荷兰最独特的风俗画家;其艺术特征:1取材于普通市民生活;2对光线极度敏感,尤其对异常独特的黄蓝色调极为偏爱,与题材取得相得益彰效果,赋予生活以诗意化表现;3运用新的技法获得了出众的光感效果,物体轮廓边缘常常出现珍珠般光点,造成一种清澈、明净的视觉效果;代表作品有情书、读信的少女、窗前倒牛奶的妇女等;7.洛可可艺术洛可可艺术产生于路易十五时期,此时绝对王权已衰落,宫廷生活失去往日主宰潮流的地位,反而受到市民阶层思想趣味的包围和影响;国王显贵们开始热衷于用假山或涡形的花饰来装饰室内,使自己生活的环境变得优雅和活泼,少一些神味;建筑上,讲究和谐、亲切,玲珑、细巧,与表现神权、王权的古典主义相对立;不论家居、画框、用器等上面的纹样花饰都有华丽繁缛特性,常采用C形或S形、漩涡形纹饰,形成典型的“欧式”风格代表作有鲍夫朗设计的巴黎苏比兹府等;绘画上,多取材于上流社会轻松愉快的享乐生活,因此出现轻快的韵味,以及典雅、优美的浅色;造型上更为直观化、情感化、性感化等;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华托的舟发西苔岛、布歇浴后的狄安娜、弗拉格纳尔的秋千等;8.夏尔丹夏尔丹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油画家,以反映市民生活和绘制静物画为主;其作品主要特点:使艺术尽可能地达到真实,强化体积,色调厚重,轮廓处理巧妙;善于表现室内人物,以柔和的灯光表现出温馨的气氛;使小题材在艺术上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其静物画在美术史中也具有极高的价值,所表现出的色彩功底令人赞叹,是油画史上杰出的色彩大师;他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力;19世纪欧洲美术1.浪漫主义美术“浪漫”意为虚构、传奇;浪漫主义美术通常指法国19世纪产生的一个流派,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范畴;具有以下特征:1常取材于中世纪传说、当今震惊性事件和文学名着;2反对官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美术;3重感情和个性,重色彩和色调对比;4主张创作自由和艺术独创,强调艺术幻想和激情;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杰里柯以梅杜萨之筏宣告浪漫主义诞生,主将是德拉克洛瓦,代表作是自由引导人民;浪漫主义开启了现代意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2.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代表作有但丁小舟、希阿岛的屠杀曾被称为对绘画的“屠杀”、自由引导人民等;艺术特点及功绩:1真实与浪漫地用绘画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作品具有文学叙事性;2油画史上杰出的色彩大师,发现补色原理用于绘画,强调色彩表现力,具有革新意义,对现代绘画色彩学有极大的贡献,直接影响印象派;3善于运用象征性与幻想性手法,并且具有超一般的绘画能量,一生有大量作品留事,对后世有极大影响;4在主题处理上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化真实,这种真实属于一种心理上的真实,这似乎就是现代人的观念;3.浮雕马赛曲浮雕马赛曲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雕刻家吕德为巴黎凯旋门制作的浮雕,是吕德的代表作;描述的是法国人于1792年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抵抗奥普联军侵略的真实历史;他抛开古典创作原则,把雕刻的纪念性与装饰性、构图的完整性和浪漫主义激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仅用几个人的巧妙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万马齐鸣、斗志昂扬的场面;作品上方是法兰西保护女神,具有象征意味;此作品在1855年万国博览会获雕刻金奖;4.巴比松画派法兰西典型的民族风景画派,巴比松村一面是风景优美的枫丹白露森林,其他三面是辽阔的平原,独特的风景吸引了众多画家;代表人物有卢梭枫丹白露的林间小路、杜比尼、杜普莱、迪亚兹、特洛扬也有的把科罗、米勒算在内;他们没有共同的主张和纲领,每个人的风格也不相同;史学家们依据他们的行为和特点总结出“走出画室,对景写生”的口号;不过,多数画家是收集素材回画室作画,有个别画家是在现场写生完成作品;5.达维特达维特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创始人;他历经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执政、波旁王朝复辟等政治变革,坚持古典主义立场和观点,强调造型、素描和古典绘画原则,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也培养了大批学生,成为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者;代表作品有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拿破仑一世加冕礼、马拉之死等;作为古典艺术大师,他在艺术界的影响极为深远;他的墓碑上写着“法兰西近代画派的复兴者”;6.安格尔安格尔,新古典主义最后的继承人,从他开始新古典主义走向结尾及变异;其艺术特征与贡献:1一生多取材宗教神话、肖像、女人体;2对造型形式有极大兴趣,常按照自己所愿望的理想去主观塑造或改变形体,有时甚至达到极端程度;3他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第二种艺术,只有一种艺术,其基础就是永恒的美和自然,他在“永恒的美”和“自然”之间寻找和谐的结合点;4具有油画史中罕见的高超技巧,运用技巧对繁复的细节作了巧妙的处理,使之各得其所;5他还是杰出的素描大师,对自然的表现是主动的,是通过分析和改造的;他的素描、肖像和女人体作品构成了他艺术中最辉煌的部分;他的代表作有大宫女、泉、土耳其浴室等;7.至上主义“至上主义”,是由马列维奇创立的,在立体派影响下形成的几何化风格;由极端的几何体组成画面,力图使艺术脱离一切与主题的实际联系,属于纯绘画和精神的高度抽象形式;其代表作黑色方块8.门采尔门采尔,德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在油画、版画、水彩画等领域成绩非凡;其艺术特点:1取材宽广,涉猎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现实主义画家典型的品质;2手法多样,各种绘画种类都有所触及且均有出色表现;3构图、色彩、光线的运用与画面的情感及所要表达的气氛极为和谐,达到空前的完美;4在素描、速写方面极为令人推崇,成为后世的楷模;他的代表作品有轧钢厂;9.德国—罗马派19世纪60-70年代因崇拜古希腊罗马艺术而长期旅居在意大利罗马的一批德国画家,按照希腊、罗马艺术规范做理想的绘画,强调人物形象的高贵、肃穆和单纯;代表人物及作品:安泽尔姆·费尔巴哈南娜10.哈德逊画派是典型美国民族画派;19世纪下半期一批风景画家以哈德逊河沿岸风光为题作画,表明美国人开始欣赏自己土地,特别是在对西部开发过程中,那些野性的自然美吸引了艺术家,他们企图超越风景画只表现欧洲城市、古迹的范畴,建立美国自己的风景画特点,对美国摆脱欧洲艺术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该派代表人物有托马斯·科尔、杜兰德、丘奇等;11.八人画派又称“黑帮”和“垃圾箱画派”;是美国艺术界一批年轻人提倡画美国、表现美国现实生活美的一次举动,以对抗欧洲风格的流派;成员有亨利、斯隆、卢克斯、西恩、格莱肯斯等8人;1908年5月在纽约举办展览,作品以表现美国现实生活琐事为主,画风粗野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古风的微笑:
古希腊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雕刻的主要特征之一,其目的是使雕像更为生动。
其表现是雕像面部嘴唇紧抿,微微上翘,千篇一律的微笑。
代表作品有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库罗斯雕像》、雅典卫城博物馆收藏的《科瑞雕像》、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的《克洛伊索斯》等
2、哥特式建筑:
诞生于1137年-1144年之间,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是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其影响范围从法国,扩展到到整个西部和不列颠。
哥德式建筑最常见于欧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
强调和谐、比例、几何秩序。
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等方法,加以巨大明窗和花窗玻璃,营造出上升感和浓厚的宗教氛围。
代表建筑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兰斯大教堂,英国的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
3、罗马式建筑
11、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教堂建筑采用圆拱代替木结构天顶,坚实而厚重,更接近于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因而被称为“罗马式”。
罗马式风格在西欧同时出现,由各种各样的地域性风格组成。
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建筑规模宏大,因采用古罗马式的拱顶而得名。
还有结实的质量、厚重的墙体、半圆形的拱券、坚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顶、巨大的塔楼以及富于装饰的连拱饰,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
最具独创性、最多样化的罗马式建筑出现在法国,如图卢兹的圣赛尔南教堂、奥顿大教堂;意大利的罗马式建筑是比萨大教堂和佛罗伦萨洗礼堂。
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4、巴洛克艺术
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最初含有贬意,意为“不规则的、扭曲的、形
状奇怪的”。
这种风格于1600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随后便散布到欧洲的大部分地
区。
它是宗教政治和思想发展的在艺术方面的综合反映。
这种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来营造戏剧、紧张、繁琐、恢宏的效果。
这表现在绘画、建筑雕刻等各个领域。
代表人物及作品贝尼尼《圣彼得大教堂》、卡拉瓦乔《召唤圣马太》、鲁本斯《下十字架》、委拉斯凯兹《宫娥》、伦勃朗《夜巡》等
5、罗可可艺术
产生于18世纪风行于法国的一种艺术形式。
指用贝壳石块做成的装饰,初为谑称。
也被称为路易十五艺术风格。
其体现在绘画上,含蓄优雅,风格细腻,刺激感官
代表人物及作品,布歇《被迷住的丘比特》,瓦托《舟发塞西拉岛》等
6、样式主义/风格主义
特指1520年-1590年流行于意大利的美术风格,佛罗伦萨是样式主义的发源地。
其基本特点为多表现裸体人物,且体态扭曲古怪,肌肉发达,人体常被拉长;主题朦胧晦涩;透视夸张,构图拥挤,色彩比较生动。
从雕塑方面,追求各个角度都有非常舒适的感觉。
代表人物及作品,布隆基诺《揭露奢华》丁托列托《最后的晚餐》等。
建筑代表:朱利奥罗马诺茶宫
7、达芬奇
1452-1519
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他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也是历史上最着名的画家之一,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他还是人文主义的代表者。
其代表作有《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萨》。
《岩间圣母》运用渐隐法,《最后的晚餐》正三角构图,利用人物之间的对抗达到平衡。
是盛期文艺复兴绘画的经典。
其《蒙娜丽莎》更是史上最着名的画作之一。
其作品充满科学精神和哲学性的思考。
8、米开朗基罗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
“文艺复兴三杰”,以其人物“健美”着称。
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
认为人的形象是表现感情的最佳媒介,作品气势磅礴,代表文艺复兴雕塑艺术的最高峰
代表作有《大卫》、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等。
其技艺精湛,可谓空前绝后。
9、伦勃朗1606—1669
生于荷兰。
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人物,还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深受卡拉瓦乔的影响,明暗对比强烈,着重捕捉光线和阴影的绘画技术让人物栩栩如生。
具有很浅的写实风格。
取材于《旧约》的故事是伦勃朗终身喜爱的主题。
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
不仅创作大量油画,还是一位杰出的铜版画家。
代表作品有《夜巡》、《刺瞎参孙》以及大量的自画像等。
10、卡拉瓦乔
1571—1610,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继承了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
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运用明暗对照画法。
他的作品往往是夜间的场景,有戏剧性的光线,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实的自然描绘。
代表作品有《召唤圣马太》,其对光线的运用影响了大批画家,如伦勃朗。
11、伦勃朗
1606—1669
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深受卡拉瓦乔的影响,明暗对比强烈,具有很浅的写实风格。
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
代表作品有《夜巡》、《刺瞎参孙》以及大量的自画像等。
12、雅克·路易·大卫
(1748~1825)是法国着名画家,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湛。
早期作品以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如《荷拉斯兄弟之誓》、《处决自己的儿子布鲁特斯》等。
他积极投身法国大革命,1793年完成名作《马拉之死》。
大卫还是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
这时期创作了歌颂拿破仑的《加冕式》、《授旗式》、《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等作品。
他是安格尔的老师,对其影响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