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文言词语复习卷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文言文阅读一、古诗阅读(30分)(一)(6分)拟行路难(其六)[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本诗在思想感情上与李白的《行路难》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6分)得乐天书[唐]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今四川达州),当年八月,挚友乐天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乐天罢苏州刺史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元稹得乐天来信和刘禹锡获乐天赠诗各有什么情感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分)画堂春•寄子由①[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含解析1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含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宋濂,字景濂,号________,元末明初________家。
(2)下列各项与“负箧曳屣”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负荆请罪B.如释重负C.忘恩负义D.胜负兵家事不期(3)选文写了作者求学路上的“深山巨谷”“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有何用意?(4)作者用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的目的是什么?(5)宋濂身上具有成功者必备的哪些品格,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回答。
2.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王经少贫苦,仕至二千石,母语之曰:“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 经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
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世说新语·贤媛》(材料二)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复习范围:九年级上册一、课外阅读庞公池张岱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
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阪,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
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
余设凉簟①,卧舟中看月,小徯②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
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
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
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③,促起就寝。
此时胸中浩浩落落④,并无芥蒂,一枕黑甜⑤,高春⑥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选自《陶庵梦忆·卷七》,有删改)【注】①凉簟:凉席。
②小徯:小仆。
③丁丁:船篙敲打的声音。
④浩浩落落:浩然磊落。
⑤一枕黑甜:形容酣畅地睡了一大觉。
⑥高春: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留小舟于池中辄:(2)往返可五里可:(3)悄悄冥冥冥冥:(4)意颇凄恻颇:3.本文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
请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示例】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
批注:“丁丁”指像鸟啄食般的敲击竹篙的声音,清亮短促,写舟子催促他们回去就寝的急切,极富画面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
(2)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5.《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的“痴”在本文中也有体现,请任举一例并加以阐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至西湖记(节选)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重点字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守:(2)越.明年越:(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4)衔.远山,吞长江衔:(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晖:(6)前人之述备.矣备:(7)连月不开开:(8)山岳潜形形:(9)薄.暮冥冥薄:(10)郁郁..青青郁郁:(11)渔歌互答答:(12)宠辱偕.忘偕:(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通假字(1)百废具兴同,释义:(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释义:3.古今异义(1)增其旧制.古义:今义:(2)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今义:(3)春和景.明古义:今义:(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今义:(5)则有去国.怀乡古义:今义:(6)微.斯人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1)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或①而或.长烟一空②或.异二者之为7.句子翻译(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7)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8)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9)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0)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1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重点字词(1)环.滁皆山也环:(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4)峰回.路转回:(5)作.亭者谁作:(6)名.之者谁名:(7)太守自谓..也自谓:(8)醉翁之意.不在酒意:(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11)云归而岩穴暝暝:(12)晦.明变化者晦:(13)野芳.发而幽香芳:(14)佳木秀.而繁阴秀:(15)临溪而渔渔:(16)杂然..而前陈者杂然:(17)颓然..乎其间者颓然:(18)树林阴翳翳:(19)太守谓.谁谓:9.古今异义(1)山间之四时.也古义:今义:(2)射.者中,弈者胜古义:今义:10.一词多义(1)归①云归.而岩穴暝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谓12.特殊句式(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句式:(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句式:五、翻译13.句子翻译。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②神弗福也福: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古诗词复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古诗词复习题十二)岳阳楼记3精题演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越明年越(到;SJ:及、到)3)增其旧制增(扩大,扩展)制(规模)4)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胜景,美景;YW、SJ:好景色)5)衔远山衔(连接)6)浩浩汤汤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7)横无际涯际涯(边际;YW:“际”“涯”都是“边”的意思;SJ:“涯”是“边”的意思)8)朝晖夕阴晖(日光)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壮丽景象;YW:雄伟壮丽的景象;SJ:雄伟景象)10)前人之述备矣述(记述)11)然则北通巫峡然则[如此……那么;SJ:(既然)如许,那么……]12)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骚人(诗人)13)得无异乎得无(表猜测)14)若夫淫雨霏霏淫雨(连绵不竭的雨)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XXX: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5)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YW、XXX:放晴)16)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17)日星隐曜曜(光芒;YW:光芒)18)山岳潜形潜(隐没)19)XXX摧倾(倒下)摧(折断)20)薄暮冥冥冥冥(昏暗)21)满目萧然萧然(凄凉冷落的样子;YW:凄凉、冷落)22)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23)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广阔;YW:描绘面积很大;SJ极言其广)24)沙鸥翔集翔集[时而翱翔,时而停歇。
集,停息;YW、XXX:(群)鸟停息在树上]25)锦鳞泅水锦鳞(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26)郁郁青青郁郁(描绘草木茂盛;SJ:描绘香气很浓)27)静影沉璧璧(圆形的玉)28)此乐何极何极(哪有尽头;SJ:哪有穷尽)29)宠辱偕忘宠(光荣)(2018·云南)偕(一起)30)把酒临风把(持、执)3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3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指朝廷)33)吾谁与归归(YW:归附;SJ:归依)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与人佣耕B.前人之述备矣何陋之有C.不以物喜何以战D.乃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解析】A项曾经;B项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C项因为/凭借;D项于是,就/竟然。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初三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三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学士世衡喜藏书,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公,以为真迹,一日,潞公会宴,出书画,而李在坐,一见此贴,惊曰:“此贴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
李方知为石君所传,具以白潞公。
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而以李所收为摹本。
李乃叹曰:“彼众我寡。
岂复可伸?今日乃知身孤寒。
”(1)选出加下划线词意相同的一项( )A.一日,潞公会客/是金陵人,客此B.出书画/与朱元思书C.具以白潞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急令人归/男有分,女有归(2)用三条“/”在下列句子应该加标点地方划开。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3)你怎样评价文中,“坐客”的行为?2.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后面小题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语文文言词语复习卷
班级姓名时间:2013/9 一、重点词解
21.苟(如果)富贵若(你)为佣耕今亡(逃亡)亦死又间(私自)令卒中往往(处处)语楚人怜(爱戴)之比(等到)至陈等(同样)死陈胜王(称王)忿恚(使……恼怒)尉并(一起)杀两尉社稷:国家蕲下(攻克)宁(难道)有种乎尉果笞(用竹板打)广
刑(惩罚)其长吏为天下唱(通“倡”首发)固以怪(以……为怪)之矣将军身(亲自)被(通“披”穿)坚(铠甲)执锐(锐利的武器)
22.岂直(仅仅)五百里哉易(交换)安陵故不错(通“措”放置)意请广(扩充)于君轻(轻视)寡人与寡人谕(明白)矣以头抢(撞) 地秦王色挠(屈服) 长跪(一种坐姿)而谢(道歉)之怫然:盛怒的样子23.莫之许(同意)就(接近)见屈致(引来)度(估量)德量力枉驾顾(拜访)之诣:拜访凡(总共)三往情好日(一天天地)密箪(用箪盛)食壶(用壶装)浆
24.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危急存亡之秋(时候) 简拔:选拔叹息痛恨(痛心遗憾)于桓、灵也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开张(扩大)圣听猥(降低身份)自枉屈后值倾覆(兵败) 不毛(长草)庶(希望)竭驽钝以遗(留给)陛下以彰(表明)其咎(过失)临表涕(眼泪)零
二、一词多义
故:以数谏故缘故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将:上使外将兵率领相燕为楚将将领
书:乃丹书帛曰写得鱼腹中书指绸条
徒:亦免冠徒跣光着徒以有先生也只
使:秦王使人……派遣使于秦出使
次:皆次当行编次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会:会天大雨适逢皆来会计事聚集
数:以数谏故屡次数日几
诚:今诚以吾众……如果此诚不可与争锋的确
谓:谓为信然说谓先主曰告诉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为:俱为一体是为忠善者做贤能为之用被此可以为援作为三、重点虚词
之:①的以五十里之地存者②无实义怅恨久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③到辍耕之垄上④代词长跪而谢之曰
于:①从受地于先王②到仓鹰击于殿上③给请广于君以:①把以君为长者②用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③凭借以五十里之地存者④因为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
⑤认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⑥来以激怒其众
⑦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
而:①表转折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②表承接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③表并列④表修饰挺剑而起
其:①代词②语气词安陵君其许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