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大实验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的实验报告总结

生物技术的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生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多个方面,旨在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掌握相关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掌握分子克隆、蛋白质纯化等生物技术实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分子克隆实验(1)目的:学习DNA的提取、连接、转化等分子克隆技术。

(2)原理:利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并通过转化将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3)操作步骤:①DNA提取:取适量细胞,加入裂解缓冲液,进行细胞裂解。

②DNA纯化:利用离心柱纯化DNA。

③连接:将纯化后的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

④转化: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宿主细胞。

⑤筛选:通过PCR、酶切等手段筛选阳性克隆。

2. 蛋白质纯化实验(1)目的:学习蛋白质纯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原理: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分子量、电荷、亲和力等,通过层析、离心等方法进行纯化。

(3)操作步骤:①样品制备:取适量蛋白质样品,加入适当缓冲液。

②离心:通过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杂质。

③层析:利用层析柱进行蛋白质分离纯化。

④收集:收集纯化后的蛋白质样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子克隆实验结果:通过PCR、酶切等手段筛选出阳性克隆,证实了目的基因已成功克隆。

2. 蛋白质纯化实验结果:通过层析、离心等方法,成功分离纯化了目标蛋白质。

五、实验讨论1. 分子克隆实验中,DNA提取和纯化是关键步骤。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条件,确保DNA质量。

2. 在蛋白质纯化实验中,层析柱的选择和操作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

应选择合适的层析柱,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如使用生物安全柜、穿戴防护用品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生物技术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子克隆、蛋白质纯化等基本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科学实验带领学生进行有趣的生物学实验

科学实验带领学生进行有趣的生物学实验

科学实验带领学生进行有趣的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深入了解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趣的生物学实验,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实验一:昆虫观察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昆虫,如蚂蚁、蜘蛛或苍蝇,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特征。

首先,学生需要提前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并在容器内放入一些适合昆虫生存的环境,如土壤、叶子和水。

然后,学生可以捕捉一些昆虫放入容器中观察。

他们可以观察昆虫的食性、活动规律以及体型特征,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征。

实验二:植物生长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吸收等基本原理。

学生需要准备一些植物的种子、土壤和透明的种植容器。

首先,学生需要在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土壤,并在适当的位置播种植物种子。

之后,他们需要为植物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水分,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和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植物的根系生长、茎叶的发育以及花朵的开放,从而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动物解剖实验这个实验适合高年级的学生,通过解剖动物,了解动物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

学生需要准备一个已经死亡的小动物,如青蛙或鱼类,并准备一套解剖工具。

在进行解剖之前,学生需要熟悉动物的解剖图和器官结构,并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

然后,学生可以逐步进行解剖,并观察每个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并对生命科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四:细菌培养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细菌的培养和观察,了解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生需要准备一些培养皿、琼脂平板和细菌样本。

首先,学生需要将细菌样本均匀涂抹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将其放入培养皿中,并进行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在一定的培养时间后,学生可以观察到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史上最全的30个生物实验技术及原理!(一)2024

史上最全的30个生物实验技术及原理!(一)2024

史上最全的30个生物实验技术及原理!(一)引言概述:生物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史上最全的30个生物实验技术及其原理,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生物实验的有用信息和启发。

本篇文档将详细阐述其中的五个大点,并在文末进行总结。

正文:1. 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其原理a. 反应原理:DNA的扩增b. 所需材料和试剂c. 反应步骤d. PCR在基因检测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e. PCR扩增的局限性和优化方法2. Western Blot技术及其原理a. 反应原理:蛋白质的检测和定量b. 所需材料和试剂c. 实验步骤d. Western Blot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e. Western Blot的优缺点及其改进方法3. 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原理a. 细胞培养的目的和意义b. 常用的细胞培养基和培养环境要求c. 细胞培养的方法和步骤d. 细胞培养在药物筛选和细胞研究中的应用e. 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4. ELISA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其原理a. 反应原理: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检测b. 所需材料和试剂c. 实验步骤d. ELISA在免疫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e. ELISA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改进方法5. 荧光显微镜技术及其原理a. 反应原理:荧光信号的检测和成像b. 所需设备和试剂c. 实验步骤d. 荧光显微镜在细胞和组织成像中的应用e. 荧光显微镜的局限性和技术进展总结:本文介绍了史上最全的30个生物实验技术及其原理。

从PCR 技术、Western Blot技术、细胞培养技术、ELISA技术到荧光显微镜技术,每个大点均分别阐述了技术的原理、所需材料和试剂、实验步骤、应用领域以及优缺点。

这些实验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进行实验和研究。

在使用这些技术时,应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和安全性,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技术制药试验

生物技术制药试验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武汉大学药学院生物技术实验室湖北·武汉目录实验一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2)实验二质粒DNA电泳鉴定 (4)实验三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5)实验四目的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初步提取 (8)实验五蛋白质纯化—盐析沉淀法 (10)实验六凝胶过滤层析 (14)实验七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 (16)实验八HRP结合物的过碘酸钠交联法 (19)实验一质粒DNA的小量制备【目的】学会最常用的碱裂解法小量制备质粒DNA的方法。

【原理】根据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和线性DNA在拓扑学上的差异来分离。

在pH12.0~12.5这个狭窄的范围内,线性DNA双螺旋结构解开而被变性。

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也会变性,但两条互补链彼此互相盘绕,仍会紧密结合在一起。

当加入pH4.8的乙酸钾高盐缓冲液使pH恢复中性时,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复性快,而线性的染色体DNA复性缓慢,经过离心和蛋白质和大分子RNA等发生共沉淀下去而被去除。

【器材】超净工作台,接种环,酒精灯,台式离心机,旋涡混合器,微量移液器,1.5ml微量离心管,恒温摇床,试管,双面微量离心管架,试管架,标签纸,磁力搅拌机。

【试剂】pET-28a质粒载体菌, LB培养基1000ml(含10μg/ml卡那霉素),葡萄糖/Tris/EDTA 溶液(溶液I),NaOH/SDS溶液(溶液II),KAc溶液(pH4.8)(溶液III),RNase A,95%乙醇,70%乙醇,TE buffer(pH8.0)。

【实验准备】1. 配制卡那霉素储存液(无菌水配制10mg/ml,分装后-20︒C保存)。

2. 配制LB培养基(胰化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 10g加200mL 双蒸水搅拌完全溶解,用约200μL 5N NaOH调pH至7.0,加双蒸水至1L,121︒C灭菌20min)。

3. 溶液I(50mmol/L葡萄糖,25mmol/L Tris HCl pH8.0,10mmol/L EDTA pH8.0)。

生物技术实验报告

生物技术实验报告

生物技术实验报告生物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本实验旨在探索生物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以期增进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PCR技术,对特定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通过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将学习PCR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了解如何使用凝胶电泳进行DNA分析。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 DNA样本- PCR试剂盒- 扩增引物- DNA电泳仪- 琼脂糖凝胶- DNA标记物方法:1. 准备PCR反应体系:将PCR试剂盒中的反应液与DNA样本、扩增引物混合。

2. 进行PCR扩增:将混合好的反应液放入PCR仪中,按照设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扩增。

3. 准备琼脂糖凝胶:将琼脂糖溶解在缓冲液中,倒入电泳仪中,等待凝固。

4. 准备样品:将PCR扩增产物与DNA标记物混合。

5. 进行电泳:将混合好的样品倒入琼脂糖凝胶槽中,进行电泳分析。

6. 分析结果:观察凝胶上的DNA条带,判断扩增是否成功。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进行PCR扩增和凝胶电泳后,我们观察到在琼脂糖凝胶上出现了一些DNA 条带。

这些条带代表了PCR扩增产物的大小和数量。

通过比较这些条带与DNA 标记物的迁移距离,我们可以确定PCR扩增产物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PCR技术对特定基因片段进行扩增。

PCR技术通过利用DNA聚合酶酶的特性,在不断变化的温度条件下,使DNA链的两端进行反复扩增。

这种扩增过程可以快速产生大量目标DNA片段,从而使我们能够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

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DNA分析方法,通过利用DNA的负电荷特性,在电场的作用下,使DNA片段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

由于DNA片段的大小不同,迁移速度也不同,因此在凝胶上形成了不同大小的DNA条带。

通过与DNA标记物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PCR扩增产物的大小。

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扩增了目标基因片段,并通过凝胶电泳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结果。

《微生物技术大实验》实验指导

《微生物技术大实验》实验指导

《微⽣物技术⼤实验》实验指导《微⽣物技术⼤实验》实验指导(适⽤专业:11级本科⽣物技术微⽣物学⽅向)柯野编韶关学院英东⽣命科学学院2014年实验⼀、重组毕⾚酵母发酵表达蛋⽩酶及其初步鉴定⼀、实验⽬的1、学习重组毕⾚酵母培养基产物表达的⽅法。

2、学习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的测定。

3、学习表达的重组蛋⽩酶的鉴定及其酶活的测定。

⼆、实验内容1、毕⾚酵母的菌体⽣长和诱导表达的培养基的制备。

2、重组毕⾚酵母⽣长菌体曲线的测定。

3、对重组毕⾚酵母⼯程菌株的诱导表达。

4、对重组毕⾚酵母⼯程菌株的诱导表达发酵液的酶活测定。

5、SDS-PAGE鉴定重组蛋⽩酶。

三、实验原理蛋⽩酶是催化蛋⽩质化合物中肽键⽔解为⼩肽或氨基酸的⼀类酶总称,⼴泛存在于动物内脏、植物茎叶、果实及微⽣物中,并且对⽣物体的⽣理调控、催化各种代谢反应等⽅⾯具有重要的作⽤。

蛋⽩酶是⼀类重要的⼯业⽤酶,约占整个⼯业⽤酶量60%以上;⼴泛应⽤于⾷品加⼯、⽪⾰、医药和化⼯等⾏业。

由于蛋⽩酶具有⼴泛的⼯业、⾷品和医药等⽅⾯的应⽤价值,⽬前⼯业上需求量⼤。

植物中提取的蛋⽩酶主要是中性蛋⽩酶。

植物蛋⽩酶⽣产依赖于植物种植,这易受到季节、地理、⽓候等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来源不稳定。

动物源性蛋⽩酶多从⽜、⽺和猪等的胰脏中提取⽽得。

动物来源蛋⽩酶⽣产成本较⾼,并受到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和⼈员的强烈反对,⽬前主要⽤于医药⽅⾯。

因此,动植物源蛋⽩酶不能满⾜当代⼯业的需要。

微⽣物源蛋⽩酶⼏乎具有所有植物和动物来源蛋⽩酶的应⽤特性,成为了⽬前的蛋⽩酶的重要来源。

据统计,微⽣物蛋⽩酶占据了世界蛋⽩酶销售⼤约70%以上的份额。

⽬前商业化的蛋⽩酶主要来源于芽孢杆菌,中性蛋⽩酶来⾃植物⽊⽠,⽽来源于真菌的极少。

⽬前,国内外学者对来源于霉菌的蛋⽩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优化固体(或者液体)发酵来提⾼蛋⽩酶的产量或通过分离纯化其产⽣的部分酶进⾏性质研究;⽽优化发酵条件很难⼤幅度提⾼蛋⽩酶产量,且发酵过程易受多种因素(如易污染或菌株⽣长状态)影响。

生物技术大实验完整版

生物技术大实验完整版

生命的基本特征:①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病毒除外)②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基本功能③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④生物对外界可产生应激反应和自我调节,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生物学经历的三个阶段:描述生物学阶段、实验~、创造~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以现代化生命科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按预先的设计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发展三个阶段:作坊式生物技术、工业化~、现代~生物技术内容:基因工程技术、细胞~、酶~、发酵~、蛋白质~细胞工程:指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结构功能关系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周密的分子设计,把蛋白质改造为合乎人类需要的新的突变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也成为“第二代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基本特征:①高效益②高智力③高投入④高竞争⑤高风险⑥高势能透光度t:某一波长的光透过某一物质的溶液时,其入射的角度I0与透过溶液后的强度I相比发生了变化:I与I0的比值(I /I 0)称为透光度实验室常用水的制备:①利息交换法②蒸馏法③反浸法④超纯法消毒灭菌方法:①高压高温灭菌②干热灭菌③滤膜灭菌④化学消毒法⑤紫外线灭菌⑥抗生素灭菌消毒核酸的一级结构:线性结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称碱基序列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DNA的变形: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增色效应:核酸变性后,在260nm处吸收值上升DNA的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减色效应:DNA复性时,OD260值下降影响复性速度的因素:①溶液温度的高低②单链片段的大小③单链片段浓度④溶液离子强度的大小⑤片段内重复序列的多少OD260的应用:OD260=1.0 相当于①50ug/ml 双链DNA ②40ug/ml 单链DNA或RNA③20 ug/ml 寡核苷酸基因(分子生物学概念):基因是DNA双螺旋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管家基因:某些基因是维持细胞基本代谢所必须的基因,其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阅读框架:在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子为止的一个连续编码序列基因的结构:外显子、内含子、前导区、尾部区、调控区三个关键因素:①自由复制的DNA序列②着丝粒DNA序列③端粒DNA序列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区别:①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实质上是一个裸露的DNA双螺旋结构,DNA通常呈环状,且与相对少量的蛋白质结合,长度可打达几厘米,DNA复制从单一复制起点开始②真核生物都有许多线状的染色体,且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真核生物染色体由DNA、组蛋白、RNA、非组蛋白等成分组成。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篇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篇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一篇:PCR技术
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基于体外体内 DNA 复制的技术。

PCR 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生物技术等领域。

在 PCR 中,核酸模板、引物、聚合酶和反应缓冲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PCR 引物是在特定位置的 DNA 片段,用于诱导聚合酶模板 DNA 的扩增。

聚合酶通过催化模板 DNA 在 DNA 引物的引导下合成相应的 DNA 片段,产生大量的重复 DNA 片段。

PCR 是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 DNA 分析技术,可以对非常小的样本进行扩增。

PCR 的操作流程如下:
1.取得合适的 DNA 样品。

2.准备 PCR 反应体系,包括 PCR 反应缓冲液、聚合酶、DNA 模板和引物。

3.用 PCR 机进行程序设定和反应。

4.检查 PCR 反应产物,包括 PCR 产物的带型和验证PCR 产物的特异性和纯度等。

PCR 的应用
1.DNA 序列鉴定以及 DNA 序列变异检测。

2.基因表达分析、基因定量、等位基因分析等基因功能研究操作。

3.分子诊断,可以根据染色体、基因、蛋白质等材料进行分析。

4.农业和畜牧业生物工程的研究。

优点:
PCR 反应时间逐渐缩短,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稳定性强。

PCR 技术可以在非常小范围内进行 DNA 分析,并可以处理复杂的实验体系。

缺点:
PCR 技术还有一些局限性,比如需要合理设计引物,需要准确的温度控制,需要恰当的试剂,且对样品的纯度和净化度有严格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月 24,26 日
实验十三 实验十四
备注: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12
12
袁永泽
生化实验室
5 月 31 日,6 月 2 日
6 月 7 日,6 月 10 日
蛋白质印迹
10
10
杨继红
微生物实验室
5 月 31 日,6 月 2 日
6 月 7 日,6 月 10 日
合计学时数
126
① 清明节停课 1 周;
② 劳动节调课影响基地班实验(4 月 28 日上 29 日的课;学生不能做实验),这次实验调至 29 日做(即劳动节三天假的第一天);
2.接通电源,调节波长,放大器灵敏度旋钮打在第一档。仪器 预热20分钟。
3.调“0” 4.调“100” 5.测量读数。
注意事项:
(1)不可用手、滤纸、毛刷等摩擦透光面,只能用绸 布和擦镜纸擦。
(2)比色皿内液体不可过多或过少,在2/3~3/4之间。 (3)测量时拉动拉杆要轻。
离心机的使用
1 .接通电源 2 .平衡加入离心样品 3 .设置时间 4 .调节转速
实验报告记录
1 .预习报告(包括原理、操作方法、 结果与分析、注意事项)
2 .实验记录 3 .结果计算
水电、药品和仪器使用规则
1.水电
(1)节约用水 (2)注意水龙头是否关好,水池是否堵塞、漏水。 (3)节约用电,不能随意调节空调。 (4)最后离开实验室要注意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2.药品
(1)易燃易爆药品远离火源。 (2)注意有毒和腐蚀性药品的使用方法。 (3)绝对禁止药品试剂间的交互污染。药品试剂使用完
基因表达的影响蝇幼虫生长发育的机理 8)蛋白质的原核生物表达与纯化 9)植物细胞、组织与器官技术
(九选一)实验报告或小论文
实验室规则
1.基本规则
(1)衣冠整齐,不迟到,不早退。 (2)实验室严禁吸烟、饮水、进食。 (3)实验室严禁大声说笑和喧哗。 (4)要认真客观的记录实验结果。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5)自觉维护实验室的清洁卫生,不得随意吐痰和乱扔纸屑。 (6)严格执行卫生值日制。值日同学自觉打扫卫生。
研究型实验常用仪器
1. 凝胶成像系统 2. PCR仪 3. 多功能酶标仪 4. 全自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 超速离心机 6. 流式细胞仪 7. FPLC—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 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生化实验室
4 月 19,21 日
4 月 26,29 日
生化实验室
4 月 19,21 日
4 月 26,29 日
生化实验室
5 月 3 日,5 日
5 月 10 日,12 日
生化实验室
5 月 3 日,5 日
5 月 10 日,12 日
微生物实验室
5 月 17,19 日
5 月 24,26 日
生化实验室
5 月 17,19 日
移液器的使用
1 选取合适的移液器 2 选取需要的量,安装枪头 3 取液 4 移液 5 弃枪头 6 清洁后放回枪架
玻璃匀浆器的使用
1 配套使用; 2 将组织块称量后切割成小块投入匀
浆器中,加一定量的匀浆液,匀浆; 3 注意在冰浴中进行; 4 用后洗净收好。
小组物品清单
试管架:1个 试管:6个 250ml锥形瓶:2个 100ml锥形瓶:5个 吸耳球:1个 移液管:一套(10ml、5ml、2ml各一支) 洗瓶:1个 量筒:1个 烧杯: 500ml、200ml各一个
注意事项:
(1)离心前必须仔细检查转头各孔内有无异物。 (2)离心管必须仔细平衡。 (3)机内若不清洁,离心管要封口。 (4)必须慢启动,然后加速。 (5)离心时不准开盖。 (6)不准用手刹车。
电子天平的使用
1 开机预热5分钟 2 调节 3 称量(称量纸或称量瓶) 4 复位 5 关机 6 清洁——切忌用抹布!!
生物技术大实验
主讲教师
刘德立、袁均林、丁书茂、耿 辉 杨继红、祁 超、李 睿、袁永泽
2013.3.8
生物化学技术大实验安排(2013年3月-6月) 第一部分 生物化学分离及检测技术
第一部分: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实验十 实验十一 实验十二
现代生物学大型实验研究中必需的基本技能训练
内容: 各种基本实验研究技术;
实验名称
教师计划学时
学生学时 任课教师
综合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见习
4
4
袁永泽
薄层层析法分离 AMP、ADP 和 ATP
8
8
袁永泽/李睿
免疫学综合实验:抗原免疫
10
10
杨继红
凝胶过滤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8
8
李睿
DNS-C1 法分析蛋白质的 N-末端氨基酸
8
8
刘德立
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8
8
袁均林
脲酶动力学研究
8
包埋法固定 SOD 及固定化酶性质的测定
8
药物研制工艺——胸腺激素工艺路线
8
药物研制工艺——卵磷脂工艺路线
8
抗体效价检测(Elisa 技术)
10
小鼠细胞的单细胞凝胶电泳
8
8
袁永泽
8
袁均林
8
耿辉
8
祁超
10
杨继红
8
丁书茂
教学地点:教学实验室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月/日)
生化实验室
3 月 8,10 日
生化实验室
3 月 8,10 日
微生物实验室
3 月 15,17 日
3 月 22,24 日
生化实验室
3 月 15,17 日
3 月 22,24 日
生化实验室
3 月 29,31 日
4 月 12 日,14 日
(清明节停课 1 周)
生化实验室
3 月 29,31 日
4 月 12 日,14 日
(清明节停课 1 周)要放回ຫໍສະໝຸດ 处。 (4)有毒废弃物要倒至指定地点。
3.仪器
(1)爱惜仪器 (2)不得随意操作仪器。 (3)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要及时报告,不能自
行处理。
实验室紧急处理方法
1.火
(1)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2)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绝对不能 用水,否则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 (3)电起火,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切断电源或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③ 端午节调课影响基地班实验(6 月 9 日上 11 日的课;学生不能做实验),这次实验调至 10 日做(即端午节三天假的第一天)。
第二部分 研究性实验(4月至6月)
实验十五至实验二十三 1)植物转基因技术 —— 烟草或拟南芥 2)听力损伤疾病的药理学研究 3)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4)环境污染物致生物机体氧化损伤的评价 5)酶工程 ——基因工程酶的分离制备与亲和色谱纯化 6)微生物发酵实验——啤酒的生产工艺 7)免疫组化技术分析HmgD过量表达对果蝇calpain B
2.烧伤
(1)强碱烧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的硼酸溶液和2%的乙酸溶液冲洗。 (2)强酸烧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的碳酸氢钠或5%的氢氧化铵冲洗。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本仪器在可见光谱区范围内(360~800nm)进行定量比色分析用。
1.在仪器尚未接通电源时,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透光率“0”刻 线上,若不是这种情况,可以用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进行调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