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监控及反馈系统 终稿.

合集下载

基于压电电缆传感器的心率测量与反馈系统设计

基于压电电缆传感器的心率测量与反馈系统设计

基于压电电缆传感器的心率测量与反馈系统设计张加宏;潘周光;李敏;陈虎;刘敏【摘要】心率作为人体最基本的生理参数之一,反映着人体健康变化状况.为提高心率监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电缆传感器的非接触式心率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心冲击图又称体震(BCG)信号记录心脏活动引起的身体震动,并通过FIR数字滤波器进行信号去噪,然后利用差分阀值检测算法进行波形特征提取.为实现对失眠症状的自适应调节,设计了基于磁诱导模块的反馈装置产生24 Gs~72 Gs 的磁场作用于神经中枢.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与医用仪器相比,心率测量误差约为±3次/分,而磁诱导模块改善了非自主神经的兴奋与抑制水平间接提高了睡眠质量,符合未来家庭监测仪器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电子器件》【年(卷),期】2019(042)001【总页数】8页(P259-266)【关键词】心率监测;压电电缆;BCG信号;FIR数字滤波;差分阀值;磁诱导模块【作者】张加宏;潘周光;李敏;陈虎;刘敏【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6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人的身体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出现亚健康的人群往往首先出现心率变化的异常,并伴有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

睡眠不足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另外,现代社会空巢老人问题日趋严峻,子女繁忙,无暇照顾老人,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心率变异性监测与反馈——心源自主训练系统[分享版]

心率变异性监测与反馈——心源自主训练系统[分享版]

1.1 对象及分组
怀孕妇女69例,妊娠6.5—40周 均为发育正常,经体检、心 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无器质性疾病者(如糖尿病、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 肾脏疾病)者分成3组: ① 妊娠24周组(怀孕1组)21例,年龄25.48±2.14岁;
② 妊娠24~32周组(怀孕2组)25例,年龄26±l.89岁 ③ 妊娠>32周组(怀孕3组)23例,年龄26.38±2.41岁。 ④另设对照组30例,均为健康未孕女性,年龄25.68±3.46 岁 所有受检者均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 发生情况,各怀孕组根据室性早搏(PVC)的发生再分成伴 PVC组和无PVC组
[2]SDNN Index:每5min 窦性 RR 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3]SDANN:每 5min 窦性 RR 间期均值的标准差; [4]r-MSSD:所有邻近窦性 RR 间期长度差异平方均值的平方根; [5]pNN50:50毫秒间隔以上临近周期的比例,单位为百分数。
单位:ms
6
频谱分析法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Methods
孕期心率变异性监测与反馈
心源自主训练系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14年6月13日
zkba@
概要
• 一、理论背景
• 二、功能和应用
• 三、使用及演示
2
一、理论背景
• 60 年代末,Basmajian认为:生物反馈(biofeedback)是利用电子学仪 器将人体觉察不到的与心理生理活动有关的身体的信息(如肌电、温 度、心率、血压、脑电等)加以处理、放大,并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 加以显示(即信息的反映),人们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识,了解自身的 状况,学会有意识地随意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动的一种技术。

基于STM32的心率血氧监测系统的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STM32的心率血氧监测系统的毕业论文设计

设计一个基于STM32的心率血氧监测系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际应用意义的课题。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毕业论文设计框架:1. 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心率血氧监测系统在医疗保健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说明选择该主题的原因和意义。

2. 文献综述:-回顾相关的心率血氧监测技术,包括传感器原理、信号处理方法、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现状,并分析已有的类似系统的特点和局限性。

3. 系统整体设计:-描述整个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架构,包括硬件部分(传感器选择、信号采集电路、嵌入式处理器)和软件部分(数据处理算法、用户界面设计)。

4. 传感器选择与接口设计:-选择合适的心率血氧传感器,并设计传感器与STM32的接口电路和通讯协议,确保有效的数据采集和传输。

5. 数据采集与处理:-设计STM32的数据采集程序和信号处理算法,实现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测量和计算。

6.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包括实时数据处理、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存储和传输等功能。

7. 系统性能测试与验证:-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验证,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

8.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包括系统的准确性、灵敏度、响应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并与市场上常见的商用设备进行比较。

9. 改进与展望:-针对实验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系统改进的建议,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0. 参考文献与引用:-在毕业论文中合理引用相关文献和资料,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以上是基于STM32的心率血氧监测系统毕业论文设计的可能内容框架,希望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启示。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设计。

护理心率总结报告范文

护理心率总结报告范文

一、报告背景心率作为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心率失常患者逐年增加。

为了提高心率失常患者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报告对心率失常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总结。

二、护理目标1. 提高心率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2. 降低心率失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三、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1)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咖啡、浓茶等,以免刺激心血管系统;(2)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持心血管健康;(3)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保持营养均衡。

2. 休息护理(1)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等,增强体质;(3)避免患者从事重体力劳动和搬重物,以免加重病情。

3. 病情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2)根据医嘱调整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心率失常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4.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2)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

四、护理效果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心率失常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 心率失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 患者的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趋于稳定;3.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五、总结心率失常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护理技能。

通过对心率失常患者的饮食、休息、病情、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心电监护实验报告结论(3篇)

心电监护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与意义本次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标准导联的心电信号采集、处理和显示系统,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心电监护技术在临床诊断、监测及急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实验对心电监护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方法与过程1. 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一个标准导联的心电信号采集、处理和显示系统。

(2)能记忆当前时刻前若干秒的数据,由设计者确定参数。

(3)数据回放功能。

(4)软件数字滤波,计算瞬时心率,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5)报警参数设计,通过软件实现当心率输入大于某个固定值时,报警装置工作。

2. 总体方案论证本次实验采用以下方案:(1)采集心电信号:采用标准导联,将心电信号从人体引出,经过放大滤波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

(2)A/D转换:将放大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3)单片机处理:利用单片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包括滤波、计算瞬时心率等。

(4)显示与报警:通过LED数码管显示瞬时心率,当心率超过设定值时,报警装置工作。

3. 硬件电路设计(1)前置放大电路:采用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低漂移、非线性度小、合适的频带和动态范围的前置放大器。

(2)滤波电路:采用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3)A/D转换:采用高速、高精度的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4)单片机最小系统: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实现心电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4. 软件设计(1)数字滤波:采用软件实现数字滤波,提高心电信号的质量。

(2)心率计算:通过软件计算瞬时心率,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

(3)报警功能:当心率超过设定值时,通过软件实现报警装置的工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电信号采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导联采集心电信号具有较好的效果,信号质量较高。

2. 心电信号处理通过对心电信号的滤波、A/D转换和处理,得到稳定、准确的心电信号。

心率计-心跳监控系统-c语言--毕业设计

心率计-心跳监控系统-c语言--毕业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类因各类突发性疾病的死亡率逐年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而且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也出现下降趋势。

心脏病是人们难以预防的突发性疾病,所以自身的健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本设计要解决的就是可以测量心率,预防心脏病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的心跳监控系统。

本设计采用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的低成本、高精度、体积小的数字显示的心率计。

心率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SC0073型压电传感器接收到人体信号,通过电路中的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整形处理,最后再传给单片机AT89S52处理,处理完成后由三位数码管显示出来。

整个监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主程序、预置子程序、信号采集子程序、信号放大处理子程序、显示子程序等模块组成。

传感器探头采集的信号经单片机分析处理,实现心率测量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心跳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通过硬件和软件来实现各个功能模块。

该心跳监控系统可以便捷的测量出人体的心跳,基本实现预定的目标,大大降低测量心跳的时间,且方便携带。

关键词:AT89S52;SC0073;心率;监控系统AbstractWith the rapid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s lifestyle and dietary structure has changed a great deal,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sudden illness of human mortality i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threatens human health, and incidenc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age also drop. People are hard to prevent heart disease of sudden disease, so their health is also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is design to solve is can measure heart rate, prevent heart disease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f the heart monitor system.This design uses the AT89S52 SCM as the core to control device of low cost, high precision, small volume of digital display of heart rate plan. Heart rate monitor system uses SC0073 piezoelectric sensors to receive the human body signals, through the circuit of the amplifier circuit will amplification, plastic processing, and finally to to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T89S52 treatmen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ree digital pipe by the display. The whole monitoring system uses modular design, the main program, preset subroutines, signal acquisition procedure, amplification processing procedure, display subroutines etc module. Sensor probe acquisition of the 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SCM,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the heart rate measurement. Based on this design heart beat the overall scheme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throug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 achieve each functional modules.The heart rate monitor system can be convenient measure the human heartbeat, basic for achieving the goal, and greatly reduce measuring the heartbeat of time, and easy to carry.Key Words:AT89S52;SC0073;heart rate;monitor system目录1 引言 (1)2 总体设计 (3)2.1 心跳监控系统原理 (3)2.2 总体电路框图设计 (3)3元器件的选择及其功能介绍 (5)3.1 单片机AT89S52 (5)3.2 低功率运算放大器LM324N (8)3.3 SC0073 微型动态脉搏微压传感器 (9)3.4 数码管 (10)4 系统硬件设计 (12)4.1 单片机最小系统 (12)4.1.1 复位电路 (12)4.1.2 振荡电路 (13)4.2 心跳信号采集电路 (13)4.3 滤波电路 (14)4.4 信号比较电路 (15)4.5 报警电路 (16)4.6 显示电路 (17)4.7 系统总体设计原理图 (18)5 软件设计 (19)5.1 主函数 (19)5.3显示模块 (22)5.4 计数模块 (24)6 系统仿真 (25)6.1 单片机部分仿真 (25)6.2 信号采集部分调试 (25)参考文献 (27)附录1 系统原理图 (28)附录2 总程序 (29)附录3 毕业设计作品说明书 (32)1 引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类因各类突发性疾病的死亡率逐年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而且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也出现下降趋势。

实时心率监测系统的搭建及基于STM32的数据传输技术应用

实时心率监测系统的搭建及基于STM32的数据传输技术应用

实时心率监测系统的搭建及基于STM32的数据传输技术应用搭建一个实时心率监测系统,可以让我们实时监测心率,并将数据传输至电脑或其他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对用户的健康管理提供支持。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使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并通过合适的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一、搭建实时心率监测系统的硬件需求1. 心率传感器:选择一种高质量的心率传感器,可以使用光电式心率传感器、电容式心率传感器或压力式心率传感器等,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2. STM32系列微控制器:选择一款适合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如STM32F103C8T6,它具有丰富的外设和强大的处理能力。

3. 显示设备:可以选择使用LCD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用于显示心率数据。

4. 其他器件:电阻、电容、压电蜂鸣器、蓝牙模块等。

二、搭建实时心率监测系统的软件需求1. 开发环境:安装Keil MDK开发环境,用于STM32的程序开发。

2. 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利用C语言进行编程,编写STM32的固件程序。

3. 心率算法:根据心率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算法计算出心率值,可以选择使用峰值检测算法或滑动窗口算法等。

4. 数据传输技术:在系统搭建中,可以选择使用串口通信、蓝牙通信或Wi-Fi通信等将数据传输至电脑或其他设备。

三、实时心率监测系统搭建步骤1. 硬件连接:将心率传感器连接至STM32微控制器的对应引脚,连接显示设备,并根据需要连接其他器件,如蓝牙模块等。

2. 程序开发:利用Keil MDK开发环境,编写STM32的固件程序,包括初始化外设、心率算法的实现、数据传输的设置等。

3. 心率算法实现:根据心率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编写心率算法,通过信号处理计算出心率值。

4. 数据传输设置: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技术,配置相应的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与其他设备的传输。

四、基于STM32的数据传输技术应用1. 串口通信:利用STM32的串口通信功能,将心率数据传输至电脑。

心率监测系统设计

心率监测系统设计

心率监测系统设计一、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关键。

心率是一个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和分析心率的变化可以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心率监测系统的设计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使得心率监测变得更加方便、准确和可靠。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传感器和微控制器的心率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

二、系统设计原理基于传感器和微控制器的心率监测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

传感器模块用来感知人体心脏的电信号,信号处理模块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数据存储模块用来保存心率监测数据,显示模块用来显示心率数据和相关信息,通信模块用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三、关键技术1. 传感器选择:心率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主要依赖于传感器的性能。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心率传感器有光电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通过红外光源和光敏元件来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流动,从而测量心率;压力传感器通过感应心脏血液流动的压力变化,来间接测量心率。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进行心率监测。

2. 信号处理算法:心脏的电信号具有较低的幅度和较高的噪声,因此需要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

放大可以增加信号的幅度,使得信号更容易被检测和分析;滤波可以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质量;数字化处理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方便存储和处理。

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心率信息,并减少误差和干扰。

3. 数据存储和显示:心率监测系统需要将采集到的心率数据保存在存储器中,并实时显示心率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可以选择使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器,根据需求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备份。

显示模块可以选择使用液晶显示屏或LED显示屏,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进行选择。

4. 通信技术:为了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备份和进一步分析,心率监测系统还可以添加通信模块,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届“含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心率监控及反馈系统作品类别:科技发明制作信息技术类二〇一四年十月目录目录 (1)摘要 (1)关键词 (1)一、前言 (1)二、工作原理 (1)1、硬件部分 (1)1.1 信号采集模块 (2)1.2数据处理模块 (3)1.3 人机交互模块 (3)1.4 数据传输模块 (3)1.5 数据存储模块 (4)1.6 报警模块 (4)1.7 数据接收模块 (5)2、软件设计部分 (5)2.1 心率采集算法原理及相关C语言程序 (5)2.1.1 心率采集算法原理 (5)2.1.2 心率采集算法相关C语言程序 (9)2.2 程序代码(见附录) (11)三、测试方法与误差分析 (11)1、测试方法 (11)2、误差分析 (11)四、市场应用及价值 (13)五、作品实际图片 (14)参考文献 (14)附录: (15)摘要:心率一项能够比较准确反映人体身体状况的生理指标,通过对心率数值的连续测量来获得准确而客观的数据分析,同时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存入SD卡中,同时通过NRF2401A模块或GSM 模块进行数据的传输,有效地提高了心率测量仪器的应用范围和分析的准确性。

关键词:心率测定 MSP430单片机 NRF2401A模块 GSM模块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上升。

我国的医疗设备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一项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一个人身体状况的生理指标。

通过心率的测量和连续心率数据的处理发掘,可以较客观的获得个体的身体状况分析。

根据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可以依照用户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定制,从而得到相应所需的产品,极大的扩展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同时通过程序的设计使其能够对于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使设备更加智能化,操作更加简便快捷。

二、工作原理1、硬件部分硬件部分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案,通过不同的模块与基础测量部分的搭配,从而达到扩展功能的目的。

硬件部分分为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报警模块、数据接收模块七个部分。

信号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入到MSP430单片机中,然后经过单片机的处理,显示在屏幕上,同时将数据存储进SD卡中。

在安装数据传输模块后可以选择将数据通过NRF2401A模块或GSM模块进行传输,一旦心率超出正常范围,报警模块将开始工作,同时将报警信息通过数据传送模块发送到数据接收端。

系统框图如图一所示:图一系统框图1.1 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采用的是PulseSensor生物传感器。

该传感器采用光电容积法来测量。

当光束透过人体外周血管,由于动脉搏动充血容积变化导致这束光的透光率发生改变,此时由光电变换器接收经人体组织反射的光线,转变为电信号并将其放大和输出。

其价格低廉,精度高,体积较小,工作状态稳定性好,可以使用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用以分析脉搏变化以及实时自我调节心率,维持较为稳定的健康的心率状态。

工作电压在+3~+5V,作品采用+5V供电。

图二传感器波形图1.2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选择的是德州仪器生产的MSP430单片机,其工作速度快,片内存储空间大,同时具备64个通用IO口,具备优良的数据处理和控制性能。

将PulseSensor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传输给下一级硬件部分。

下图为MSP430单片机:图三 MSP430单片机1.3 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采用的了10.1英寸的TFT触摸彩屏,同时对控制部分进行优化。

通过运用工业化集成屏幕,使用触摸进行操作,使系统操作更加便捷。

大屏幕增强了图形显示的效果,使人机交互的功能得到增强。

1.4 数据传输模块为了适应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数据传输模块采用了两种方式。

近距离的数据传输采用NRF2401A无线传输模块。

该模块能够工作在2.4~2.5GHZ的公共频段,工作晶振为16MHZ,采用3.3V电压供电,分为配置模式,直接发送模式,突发模式等多种模式,该模块选择的是突发模式,在该模式下无线通信模块可以直接将从单片机获得的8位二进制数据传送给同一频段的接收端,空旷地区实测传输距离可达400米,接收端再将8位数据校验完成后输出。

图四 NRF2401A无线传输模块原理图远距离的数据传输采用华为的GTM900 GSM\GPRS通信模块,其能够在接收到MSP430传递的数据后通过2G网络将数据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绑定的手机,工作性能稳定。

1.5 数据存储模块在数据存储模块部分采用的是大容量SD卡存储设备。

其通过SPI 总线与MSP430单片机相连,在数据采集后能够迅速完成数据的存入和读取,同时体积较小,具备极高的兼容性,方便数据的转移。

同时扩大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和存储效果。

1.6 报警模块报警模块采用了蜂鸣器和屏幕共同工作的方式。

当报警模块工作时,蜂鸣器开始工作同时屏幕开始间歇性点亮熄灭,从而起到发出警报的效果。

1.7 数据接收模块在远距离数据传输中,采用手机作为数据接收端;在近距离的数据传输中,由于使用了NRF2401A无线通信模块,所以接收端采用了相同的通信模块和STC89C52RC单片机来构成,其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显示在LCD1602的屏幕上,同时在发送端发出警报信号时,在接收端的蜂鸣器工作进行报警。

下图为接收端LCD1602的电路原理图:图五 LCD1602显示部分原理图2、软件设计部分2.1 心率采集算法原理及相关C语言程序2.1.1 心率采集算法原理N NY YY(Signal > thresh) && (Pulse ==false) && (time > (IBI/5)*3) IBI = sampleCounter - lastBeatTime;lastBeatTime = sampleCounter;ADC 电压采样得SignalSignal < thresh) && (time > (IBI/5)*3)((Signal > thresh) && (Signal > Peak)Signal < trough Trough= SignalPeak= SignalN Y NYYNBPM 用于保存脉冲速率IBI 持有次之间的时间running rate 等于数组rate 算数平均BMP=6000/running Total 优化数据 Time<2500 数据初始化显示BMP 值存储IBI 于数组 rate[10]firstBeat==1secondBeat==11Pulse 脉冲波高,真;假时,低QS 为真时,发现了一拍心跳节拍Signal 持有传入的原始数据其中最主要的是BPM和IBI两个字。

IBI是连续两个心拍之间的时间差,而BMP是心率值,表示心脏每分钟跳几下,BMP=60/IBI。

采样:主要通过ADC12采样脉搏模拟信号,采样频率为500Hz。

滤波:由于脉搏波在动脉中的反射,往往会出现一个重脉波。

为了避免这个重脉波的干扰,在程序中每隔0.6个IBI值跟踪脉搏上升。

心率的计算根据两个相邻脉搏波的上升段的中间差值确定IBI值,由此可以推算BMP数值。

图六心率采集算法图一计算:心率的计算根据两个相邻脉搏波的上升段的中间差值确定IBI 值,由此可以推算BMP数值图七心率采集算法图二2.1.2 心率采集算法相关C语言程序unsigned int rate[10]; // 数组来保存最后十个IBI 值unsigned int amp = 120; // 用于保存脉冲波形的振幅,发送//unsigned int temp =0 ; //温度unsigned int BPM=600; // 用于保存脉冲速率unsigned int IBI = 600; // 持有次之间的时间unsigned int Peak =512; //初始化心跳峰值unsigned int Trough = 512; //用来寻找脉搏波最小值,发送unsigned int thresh = 512; //初始化心跳最小值_Bool Pulse = false; //脉冲波高,真。

假时,低_Bool firstBeat = true; // 用于启动发送速率数组_Bool secondBeat = false; // 用于启动发送速率数组_Bool QS = false; // 为真时,发现了一拍心跳节拍。

unsigned int Signal; // 持有传入的原始数据unsigned long sampleCounter = 0; // 当前时间unsigned long lastBeatTime = 0; // 上个心跳时间unsigned long time; //用于记录时间采样:主要通过ADC12采样脉搏模拟信号,采样频率为500Hz。

void init_adc12(void){P6SEL = 0x01; // p6.0 ADC输入ADC12CTL0 &=~ ENC;ADC12CTL0 = ADC12ON+MSC+SHT0_0;ADC12CTL1 = SHP+CONSEQ_1+ADC12SSEL1 ;ADC12MCTL0 |= INCH_0+MSC;ADC12IE = 0x03;ADC12CTL0 |= ENC;}#pragma vector = ADC12_VECTOR //ADC数据__interrupt void ADC12(void){Signal = ADC12MEM0 / 4;}2.2 程序代码(见附录)三、测试方法与误差分析1、测试方法1、通过USB 给系统供给5V 直流电2、确认电源指示灯点亮系统正常工作3、将传感器通过绑带绑在指尖,需指尖感到一定的压迫感即可。

4、将程序从电脑加载到单片机进行调试5、通过液晶屏幕获得相应的心率测量数据,并模拟心率失常环境,检测警报信号是否正常发出。

2、误差分析经过大量的反复的测量,获得该设备心率测量数据与参考设备测量数据之间的误差(参考设备选用IHEALTH 生产腕式血压计,误差在6%)下面对部分采样结果和计算方法进行介绍。

令设备测得的心率数值为ix ˆ( ,2,1=i ),参考设备测得的心率数值为i x ( ,2,1=i ),i i i x xe -=ˆ (1) 其中 ,2,1=i设样本的平均值为m ,方差为2σ,则通过方差的计算公式知:∑==ni i e n m 11 (2) 其中 ,2,1=i()2121-1∑=-=n i i m e n σ (3) 其中 ,2,1=i下图为三次随机测量的结果的统计图:图八 误差统计图一图九 误差统计图二图十误差统计图三经过大量的实验,使现有的心率采集算法能够达到与参考设备获得数据相比4%以内的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