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汇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

上海南汇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
上海南汇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

上海南汇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说明:本卷共19题,总分100分,90分钟完卷。第17、18、19三题答题时,必须写出必要的公式、方程以及运算过程,凡有数值运算的,答案后面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凡不写公式、不列方程而只有数字运算或只有答案者,不予计分。本卷重力加速g=10m/s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计28分)本大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像分子、电子这类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B、由于地球很大,所以研究地球的运动时不能将地球当作质点。

C、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这个速度是指瞬时速度。

D、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某1秒内下落15m距离,则物体在这1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

2、有关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运动时,速度很大,则它的加速度也很大;

B、物体运动时,加速度很大,则它的速度也很大;

C、物体运动时,速度在增加,它的加速度可能不变;

D、物体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小,则它的加速度也越来越小。

3、关于位移和路程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

A、两个物体都沿直线运动了4m距离,则这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位移;

B、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C、位移相同的两个运动物体,它们的路程一定也相等;

D、物体的位移等于零,则表明物体没有运动。

4、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B ]

A、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B、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D、速度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5、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是:υ=0.5t (m/s),有关该质点运动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B ]

A、质点的速度每秒种增加0.5m/s;

B、质点在第2秒内的位移是1.0m;

C、质点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质点第2个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

6、一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滑到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到

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A ]

A、2v

B、2v

C、22v

D、

22

3

v

7、图1-1和图1-2分别表示由同一位置

同时出发的A 、B 两个质点的运动图象,

对A 、B 两个质点的运动,有以下4个结

论:

①开始运动后的2s 内,质点 B 运动在质

点A 前面,在2s 后,质点B 运动在质点A

后面;

②在2s 时A 、B 的速度相同;

③在2s 时A 、B 位移相等;

④在2s 时A 、B 相距最远。

根据图象,上述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填空题:(每题4分,计28分)

8、一质点先向东运动4m 距离,接着又向北运动3m 距离,这一过程中,质点运动位移大小是

____5______m 、方向是__东偏北37?____。

9、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与υt 与时间t 的关

系是:__t a t ?=υ___;

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是:__S=22

1t a ?__。 10、物体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位移是1.2m ,则第3秒内的位移是___6.0___m ,

物体5秒末的速度为___12___m/s .

11、一物体以初速度12m /s 作匀减速运动,经过3秒物体停止运动,则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4.0___m/s 2,位移大小是___18__m .

12、自行车先以6m/s 的平均速度沿直线前进30m ,接着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以8m/s 的平均速度运动3s ,则自行车在这两段运动的全过程中,共前进___54___m ,

平均速度是___6.75____m/s。

13、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2s内的位移是1m,在第4s内的位移是1.4m。则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是__1.6____m,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__0.2_____m/s2。

14、一铁球从一座大楼的楼顶处由静止释放,测得落地的速度约为25m/s,则小球从释放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是___2.5__s,大楼的高度是__31.25__m。

三、作图题:(本题6分)

15、图A中,物体静置在水平面上,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图B中,小球用细线拉着置于光滑的斜面上,画出小球受到弹力的示意图。

图C中,P叠放在Q上,PQ接触面水平,它们以共同的速度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画出P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本题8分)

16、利用DIS系统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

(1)根据图说出相关器材的名称:A是_数据采集器__,B是_位移传感器(发射器)_,C是__位移传感器(接收器)_。连接线D与_计算机_相连。

(2)用DIS获得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车的加速度是__0.0156__m/s2;小车在1.6秒和6.4秒之间运动位移是__0.48_____米。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计30分) 1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秒速度达到15m/s 。

(1)这辆汽车的的加速度是多大?

(2)这辆汽车在前5秒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

(3)画出这辆汽车在0到10秒内的速度-时间(即υ—t)图象。

(1) υt =at => a=22/5.1/10

15s m s m t t ==υ (2) S=m m at 75.1855.12

12122=??= (3) 见右图

18、一水滴自由下落时经过窗户顶部时的速度为3.5m/s ,经过窗户底部时的速度为

5.6m/s 。问:

(1)水滴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多大?

(2)水滴经过这一窗户的时间多少?

(3)这一窗户的高度是多少?

(4)水滴是从离窗户顶部多高处开始下落的?

(1) a=g=10m/s 2

(2) a=???t

υ s s g a t t 21.0105.36.50=-=-=?=?υυυ (3) 2aS=202

υυ-t =>m m a S t 96.010

25.36.52222

02=?-=-=υυ (4) 2aS 1=2

0υ => S 1=m m a 61.01025.322

2

0=?=υ 19、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驾驶员看到正前方50m 处的横道线上有一路人横穿马路,驾驶员马上采取刹车措施,经0.4s 的反应时间后汽车以大小为5m/s 2加速度运动。求:

(1)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开始,经5s 时汽车在离横道线多远处?

(2)根据(1)的计算,说明是否已发生车祸事故。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之后做匀减速运动:

减速运动的时间:t =s s a 45

20==?υ 因此,汽车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停止运动经历的时间为:T=t+?t=4.4s

运动位移:S=υ.?t +m m a 4852204.02022

2

=?+?=υ 汽车停在离横道线相距:?S=L-S=50-48=2(m) 处。

(2)根据以上计算,汽车刹车后直到停止运动,还没有到达横道线,所以没有发生车祸。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女子职业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女子职业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从刹车开始,经5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A.0m B.100m C.12.5m D.37.5m 参考答案: C 2. 对以a=5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意1s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 B. 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5(n-1)m/s C. 任意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5m/s D. 第2s末的速度是第1s末的速度的2倍 参考答案: AB 3. 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 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B.C.D. 参考答案: C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 【分析】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即G=m;此题把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概念迁移的某颗星球上面 【解答】解: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绕其飞行的卫星质量m,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① 在地球表面G=mg② 第一宇宙速度时R=r 联立①②知v= 利用类比的关系知某星体第一宇宙速度为v1= 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 即v2=== 故选:C. 4. 如图所示,同一物块分别放在水平面和固定斜面上,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推力F1、F2作用下运动,F1、F2方向分别平行于水平面和斜面。若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位移大小相等,则推力F1、F2对物块所做的功() A.在斜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 B.在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 C.与物块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相等 参考答案: D 5. (单选)在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上升的升降机(底板水平)中有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m/S2):( ) A.人对电梯的压力为400N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为600N C.此人所受的重力为400N D.此人所受的重力为600N

上海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 1.伽利略研究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发现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增大斜面倾角,该规律仍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倾角为90°的情况,得出结论()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 2.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直接演绎得出() A.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B.质量一定的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3.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 的示数最大的() 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 C.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 2 4.用两条细绳把一个镜框悬挂在墙上,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挂法中,细绳对镜框拉力最小的是() A. B. C. D.

5.某人自河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石子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经过河水,并陷入河床底部的淤泥中的一段深度。设每一段运动过程受的力都是恒力,表示运动过程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6.质量均为m的滑块A.斜面体C和滑块B如图所示放置,用力F推滑块A使三者无相对运动地向前加速运动,则各物体所受的合力() A.同样大 C.B最大 7.下图中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正确的是() B.A最大 D.C最大 A. B. C. D.

上海江宁学校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 AB=5cm, s BC=15cm,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______; 【来源】安徽合肥包河区四十八分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加速 0.5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可判断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2)[2]AC段的路程 s AC=s AB+ s BC =5cm+15cm=20cm=0.2m 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 0.2m 0.5m/s 20.2s AC AC AC s v t === ? (3)[3]由(1)[1]已知小球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A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描述的是减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B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C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小,描述的是加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D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先做减速后做加速,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C。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中等职校物理(第五版)第1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1.1走近运动 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选择运动的物体 C、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或者太阳 D、只要方便问题的研究,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地球是质点 B、地球不是质点 C、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当做质点 D、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也可以把地球当做质点 3、下面表示时间的是( D ) A、上午8点 B、6:30 C、第5s末 D、第6s内 4、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D ) A、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一定大于路程 C、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D、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或者小于路程 5、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图1-1-1),则它的位移和 路程分别为( D ) A、4R,2πR B、4R向东,2πR向东 C、4πR向东,4R D、4R向东,2πR 判断题 1、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书P2 2、不指名确定的参考系,运动也可以描述(×)书P2 3、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理想点叫做质点(√)书P3 4、只要运动质点的初、末位置确定,不管沿怎样的路径运动,物体的位移是相同的(√)书P4 5、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书P5

§1.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1、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路内的平均速度是( B ) A、6m/s B、6.25m/s C、6.75m/s D、7.0m/s 2、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C ) A、7 m/s B、5 m/s C、6 m/s D、5.5 m/s 3、下列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B )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 4、有四个在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0 m/s,54km/h,—20 m/s 和0.72km/min,则其中速度最大的是( C ) A、10 m/s B、54km/h C、—20 m/s D、0.72km/min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 B、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长 C、100m赛跑,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跑得越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2-1所示,由此可知( A ) A、甲车快 B、乙车走的路程多 C、乙车快 D、甲车慢 判断题 1、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书P7 2、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书P8 3、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书P8 4、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位移的大小(√)书P8 5、物理学中把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书P9 §1.3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1、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C ) A、静止不动

2015上海高中排名(仅供参考)

市重点排名 学生质量: 1 复旦附中 2 师大二附中 3 上海中学 4 上外附中 5 交大附中 6 建平中学 7 控江中学 8 延安中学 9 复兴中学10位育中学 教师质量: 1 师大二附中 2 上海中学 3 格致中学 4 建平中学 5 七宝中学 6 复旦附中 7 交大附中 8 复兴中学 9 向明中学10育才中学 学术质量: 1 师大二附中 2 复旦附中 3 上海中学 4 格致中学 5 建平中学 6 交大附中 7 上外附中 8 复兴中学 9 控江中学10延安中学 文艺体育 1 南洋模范 2 复兴中学 3 向明中学 4 大同中学 5 市三女中 6 复旦附中 7 复兴中学 8 进才中学 9 师大一附中10曹杨二中

进步最快 1 建平中学 2 控江中学 3 位育中学 4 育才中学 5 上海中学 6 延安中学 7 杨浦高级中学 8 七宝中学9 进才中学10晋元高级中学 地狱指数 1 上海中学 2 位育中学 3 师大二附中 4 复旦附中 5 交大附中 6 进才中学 7 控江中学 8 大同中学 9 格致中学10松江二中 资历和名校友数量 1 上海中学 2 南洋模范中学 3 格致中学 4 育才中学 5 复兴中学 6 位育中学 7 市三女中 8 松江二中 9 市二中学10大同中学 土气指数 1 上海中学 2 复旦附中 3 建平中学 4 控江中学 5 七宝中学 6 位育中学 7 延安中学 8 曹杨二中 9 晋元高级中学10交大附中

洋化程度 1 复旦附中 2 上外附中 3 南洋模范中学 4 复兴中学 5 市三女中 6 进才中学 7 上海中学 8 师大二附中 9 师大一附中10市西中学 美女数量 1 市三女中 2 市二中学 3 南洋模范中学 4 上外附中 5 进才中学 6 复兴中学 7 大同中学 8 向明中学 9 曹杨二中10市北中学 名气指数 1 师大二附中 2 复旦附中 3 上海中学 4 格致中学 5 建平中学 6 南洋模范中学 7 上外附中8 松江二中9 控江中学10市三女中 最名不副实 1 南洋模范中学 2 育才中学 3 师大一附中 4 交大附中 5 上师大附中 6 进才中学 7 市西中学8 市二中学9 松江二中10市北中学

上海市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直线运动 知识点拨: 1. 质点 用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的几何点来代替物体。这个点叫质点。一个实际的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处理的两个基本原则:(1)做平动的物体。(2)物体的几何尺寸相对研究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2. 位置、路程和位移 (1) 位置:质点在空间所对应的点。 (2) 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 (3) 位移:质点运动位置的变化,即运动质点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向线段。它是矢量。 3. 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确定的点。如“3秒末”和“4秒初”就 属于同一时刻。 (2) 时间: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间隔,即是时间轴上两个不同的时刻之差。 21t t t =- 4. 平均速度、速度和速率 (1) 平均速度(v ):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 = s t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s 的方向相同。在S - t 图中是割线的斜率。 (2) 瞬时速度(v ):当平均速度中的Δt →0时,s t ??趋近一个确定的值。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运动方向。在S - t 图中是切线的斜率。 (3) 速率:速度的大小。它是标量。 5. 加速度 描写速度变化的快慢。它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所用的时间之比值,即:

a =t v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 方向一致时,质点作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质点作减速运动。 6.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点: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1)基本公式: S = t + 12 a t2 = v0 + a t (2)导出公式: ① 2 - v02 = 2 ② S t - a t2 ③ v == 2 t v v + ④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Ⅱ-S Ⅰ=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可导出: - =(M -N) ⑤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⑥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注: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2 < 2 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内的位移之比为: S Ⅰ:S Ⅱ:S Ⅲ:……: = 1:3:5……:(21); 1、 2、3、…… ⑧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t Ⅰ:t Ⅱ:t Ⅲ:…:=1:( )21-:()23-……(n n --1); 1、2、3、 7.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

职业中学物理试卷

中等专业学校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 选或不答的得0分,共计36分). 1、下列各种情况,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讨论地球的公转 C.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运动 D.计算整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E.解释微粒的布朗运动 2、人手用握瓶子时,总是努力握得更紧一些,以保证瓶子不掉下来,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B.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C.增大手对瓶的最大静摩擦力 D.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3、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 A.2 v B. g v 2 C. g v 22 D. g v 2)22( 4、如图1-1所示,物体P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 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守律,那么在P 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 程中 ( ) A.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P 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一次 C .P 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 D.有一段过程,P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 5、如图1-2所示,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与地面固定,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粘连),并用力向下压球,使弹簧作弹性压缩,稳定后用细线把弹簧拴牢,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这一运动过程中 ( ) A.球所受合力的最大值不一定大于球的重力值 B.在某一阶段内球的动能减小而 它的机械能增加 C.球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最大 D.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6、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周期为T 。t 1时刻振子不在平衡位置且速度不为零;t 2时刻振子的速度与t 1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t 3时刻振子的速度与t 1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t 2-t 1=t 3-t 2,则 ( ) A.t 1时刻、t 2时刻与t 3时刻,弹性势能都相等 B.t 1时刻与t 3时刻,弹簧的长度相等 C.t 3-t 1=(2n + 21)T n =0,1,2…… D.t 3-t 1=(n +2 1 )T n =0,1,2…… 图1-1 v P 图 1-2

志丹县职业中学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

2010级期中测试题(物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明,其中正确的有()A.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细胞很小,可把它看成质点。 2、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3、在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A.第4s初;B.第6s末;C.第3s;D.前3s。 4、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5、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6、.两个力分别是2N和8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A.5N B.9N C.12N D.都可能 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物体的速度为0,则其加速度一定为0。 8、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计算中通常g取9.8m/s2。 9、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不受外力或受到的外力的合力等于零的物体才有惯性 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 C 物体向上抛出,由于重力作用,速度减小,故其惯性减小 D 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惯性越小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力及力的三要素? t/s 图1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七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命题:邓雪冰审核:李波 考生注意:计算器解答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式和主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本卷g取2 10m/s. Ⅰ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仪器是() A.米尺、弹簧秤、秒表B.米尺、弹簧秤、光电门 C.量筒、天平、秒表D.米尺、天平、秒表 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地球上惯性小 3.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 C.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 时,合力大小随夹角减小而增大 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 4.一个物体从离地某一高度作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s内位移的一10m/s,则它开始下落时相距地面的高度为() 半,g取2 A.5m B.11.25m C.20m D.31.25m 5.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铁块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为N,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增大,f不变 B.N增大,f增大 C.N变小,f不变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doc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专题一:运动学 【知识要点】 1.质点(A )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 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 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 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 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B A B C 图1-1

2013---2014学年职业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2013---2014学年职业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班级:姓名: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关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够被看作质点 B.微观粒子一定能够被看作质点 C.在某些情况下地球可能被看作质点 D.体积大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作质点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平均速度B.质量 C.速率D.动摩擦因数 3.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考系是 () A.河岸B.山 C.竹排D.树木 4.在下列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5.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4t+2t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0、4m/s2B.4m/s、2m/s2 C.4m/s、1m/s2D.4m/s、4m/s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7.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 o冲上粗糙的斜面,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弹力、摩擦力

B.重力、弹力、摩擦力、上冲力 C.重力、压力、上冲力 D.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 8.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9.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10.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11.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力,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2N、3N、6N B.4N、5N、6N C.5N、5N、15N D.2N、7N、10N 12.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6N。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 A.B. C.6N D.3N 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页答题卡表格中,否则计0分。 一、选择题

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上海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90分钟完成,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数据中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一组数据是: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2.下列关于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K,也就是升高了200℃ (B)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也就是升高了473K (C)-200℃比-250℃温度低 (D)200℃和200K的温度相同 3.关于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质量成正比 (B)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密度成反比 (C) 气体的体积就是所有气体分子体积的总和 (D) 气体的体积是指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 4.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 (A) 恒定不变(B) 越来越大 (C) 越来越小(D) 先变小,后变大 5.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的幅度愈来愈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能守恒(B) 总能量守恒,机械能减少 (C) 能量正在消失(D)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 6.如图所示,物体m沿不同的路径Ⅰ和Ⅱ从A滑到B,关于重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路径Ⅰ和Ⅱ重力做功一样大 (B) 沿路径Ⅱ重力做功较大 (C) 沿路径Ⅰ重力做功较大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Ⅰ Ⅱ A B

二.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7.以恒力推一物体在粗糙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力F 所做的功为W 1,平均功 率为P 1;若以相同恒力F 推该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F 所做的功为W 2,平均功率为P 2,则: (A) W 1>W 2,P 1>P 2 (B) W 1>W 2,P 1=P 2 (C) W 1=W 2,P 1<P 2 (D) W 1=W 2,P 1>P 2 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A 和B ,分别从两个相同高度光滑斜面和光滑圆弧 形斜坡的顶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底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B) 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C) 它们在顶点时的机械能相等 (D) 它们到达底部时的动能相等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三次加热升温的过程中,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在由状态A 变到状态D 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减小 (B) 在由状态B 变到状态D 的过程中,气体的密度减小 (C) 在由状态C 变到状态D 的过程中,气体的密度不变 (D) 在由状态A 变成状态D 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增大 10.如图所示,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的玻璃管内封闭着长为H 的 空气柱,管内外水银高度差为h ,若缓慢向上提起玻璃管(管口未离开槽内水银面),H 和h 的变化情况是: (A)h 和H 都增大 (B)h 和H 都减小 (C)h 增大,H 减小 (D)h 减小,H 增大 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种状态变化中可能的是: (A) 降低温度时,压强减小,体积增大 (B) 升高温度时,压强增大,体积增大 (C) 降低温度时,压强增大,体积不变 (D) 增大压强时,温度降低,体积增大 B T p B A C D

2017-2018福州格致中学高一上期中试卷

试卷第1页,总5页 福州格致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段 高一物理检测 命题题:林枝钦 审核:王宇 日期:2017.11.7 (完卷时间:70分钟 全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7-10题为多项选择;多项选择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C .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2.下面几组力中,可能成为平衡力的有( ) A .3N 、4N 、8N B .2N 、5N 、9N C .4N 、6N 、8N 、12N D .7N 、6N 、12N 、26N 3.一物体由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s 内下降的高度是总高度的1/16,g=10m/s 2,则( ) A .物体下落的高度为5m B .物体下落的高度为25m C .物体下落的高度为45m D .物体下落的高度为80m 4.一个光滑的圆球搁在光滑斜面和光滑的竖直挡板之间,如图.当竖直挡板由竖直逆时针转到由图示虚线位置至水平位置过程中,则圆球受到的弹力( ) A .斜面对圆球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 B .斜面对圆球的弹力逐渐变大 C .挡板对圆球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 D .挡板对圆球的弹力逐渐变小 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分别挂在支架上的B 点(如图甲所示)和跨过滑轮的轻绳BC 上(如图乙所示),图甲中轻杆AB 可绕A 点转动,图乙中水平轻杆一端A 插在墙壁内,已知θ=30°,则图甲中轻杆AB 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 1和图乙中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 2分别为( ) A .F 1=mg 、F 2= mg B .F 1= mg 、F 2=mg C .F 1= mg 、F 2=mg D .F 1= mg 、F 2=mg

2011第十一届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试卷及解答

第十一届上海市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竞赛 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计算题要有解题步骤,无过程只有答案不得分。 4、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右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其中,物块A 连接一个轻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物块B 以初速度v 0向着物块A 运动,当物块B 与物块A 上的弹簧发生相互作用时,两物块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物块B 和物块A 的v —t 图像,则两物块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正确的v —t 图像是( ) 2.如图是内燃机排气门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内燃 机工作时,凸轮A 转动,带动摇臂B ,摇臂将气门C 压下,气缸内废气被排出。之后,气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凸轮、摇臂、弹簧协调运作,内燃机得以正常工作。一般内燃机气门弹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使用两个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且两弹簧的劲度系数相差很大。内燃机排气门装置要用两个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的正确理由是( ) (A )一个弹簧力量太小,不足以使气门复位, (B )一个弹簧损坏之后另一个弹簧可以继续工作,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 (C )两个弹簧一起使用,可以避免共振, (D )两个弹簧一起使用,增加弹性势能,能够使机器更节能。 3.如图所示,处于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c ,在某一时刻恰好处在同一直线上,关于三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速度、所受向心力及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小满足v a <v b <v c , (B )运行周期满足T a >T b >T c , (C )向心加速度大小满足a a >a b >a c , (D )所受向心力大小满足F a >F b >F c 。 4.一架飞机在高空中由西向东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飞行,飞机每隔相同时间空投一个物体,共连续空投了6个物体(空投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图是从地面某时刻观察到的6个空投物体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5.太阳会向地球放出大量的中微子。但是,实验测定的中微子数目只有理论值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中微子失踪”之谜 一直困扰着科学界。后来科学家发现,由太阳向地球放出的部分中微子会衰变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此项成果是“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若中微子在衰变中产生的μ子其速度方向与中微子原运动方向相同,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一定( ) (A )与μ子在同一直线上, (B )与μ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v 车 车 车 车 (D )

高一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高一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高一物理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学好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分享心得体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物理学习心得体会篇 1 高一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暑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高一(6)班一员已一年。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一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一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 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 本人个人认为自己还是蛮关心班集体和他人的。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在楼道中追跑打闹;不迟到、不

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不佩带饰物,发型规范;举止文明;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在课上能够做到认真听讲,有时会跑神,但是在老师提醒下,能够及时反应过来。我可以认真地完成各项作业。目前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各项成绩真的蛮差的。学习还是蛮努力的,但是就是考不好,原因只在我,太懒!!能看一遍就不看第二遍,能读一遍就不读第二遍。一定要改!!不能再因为懒,再耽误三年。我要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 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以前我不太喜欢劳动,但是在高一(6)班,让我觉得这

(完整版)上海市重点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海市某重点高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终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9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注意: 1.全卷共7页,共26题. 2.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3.第23、24、25、26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需要作图的题,请用铅笔和直尺作图,不按要求作答将扣一定分数。 一、单选题 单选题I(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中的物理量,都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位移、力B.速度、加速度、温度 C.位移、力、质量D.加速度、时间、路程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放在斜面上时的重力小于放在水平面上时的重力 B.只有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指向地球中心 D.在地球上同一地方,一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所受的重力相同 3.如图所示,天花板上固定一根细绳,绳系一小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对绳的拉力使小球发生形变 B.绳子形变后对小球产生拉力 C.小球对绳拉力就是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D.小球对绳拉力与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的缘故 C.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5.一个人在沼泽地赤脚行走时,容易下陷,在缓慢下陷时() A.此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B.此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沼泽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此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D.无法确定

初中物理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试题

初中物理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试题第1页(共6页) 物 初中物理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试题 理综卷(物理) (时间:60分钟 满分:90分) 第Ⅰ卷 选择题(39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入题后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39分) 1、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2、滑板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图中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3、水平放置的水桶重350N ,一人用300N 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 .50N B .650N C .300N D .ON 4、粗糙斜面高度为h ,长为l ,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把重为G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W 。则( ) A.拉力大小为l hG / B.拉力大小为G l W -/ C.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l hG W /)(- D.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h lG W /)(- 5、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 升高到10V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 ,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 A.1.6W B.4.0W C.0.4W D.3.4W 6、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ABC 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B.D 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 C.ABC 是一个省力杠杆 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7、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 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 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 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两只电表中有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小,另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灯L 断路 B.一定是灯L 短路 C.可能是滑动变阻器R 断路 D.一定是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左滑动 9、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 ,保护电阻R 0=20Ω;R 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40cm,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杆MP cd 和(右端P 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好在电阻棒ab 的中点位置,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 A.电阻棒的总电阻是30Ω B.小聪的身高是1.7m ,小亮的身高是1.5m C.小聪的身高是1.5m ,小亮的身高是1.7m D.从理论上分析,该测量仪的身高测量范围是1.2~1.8m 10、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乙甲、ρρ,将同一只 小聪 小英 小亮 A 表示数I/A 0.20 0.15 0.12 V 表示数U/A 2.0 3.0 3.6 身高m h / 1.6 A B C D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力 1.1力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1.2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1.3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1.4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