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最新精品]陈君石-“纳米硒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最新精品]陈君石-“纳米硒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https://img.taocdn.com/s3/m/fcf9c0e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7c.png)
陈君石-“纳米硒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陈君石:“纳米硒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第一部分:“硒是唯一的与病毒感染有直接关系的营养素”硒作为一种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的营养素,当然和维生素C、锌和维生素E同样具有这样一个功能,但是这都是间接的,它的抗病毒功能是通过对身体的免疫功能调节来发挥的。
而硒还有一个特别功能,就是可以通过防止病毒基因的突变,从而影响病毒致病性,这样一个性能是别的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微量营养素所没有的。
林根:在去年SARS肆虐期间,据悉您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认为硒是唯一的与病毒感染有直接关系的营养素,作为国内硒研究领域的权威,您为什么这样说?而且听说您的这种说法被国内外广泛引用……陈君石:我不知道我的文章产生了你所说的后果(笑),为什么说是唯一的一个?我首先说的是营养素的范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能量,以及所谓的微量营养素,包括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那么硒作为其中一员,它属于微量营养素里的矿物质,也叫微量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所以在这么多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里面,我说它是唯一的,直接和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的或者有直接关系的营养素。
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微量的营养素,都和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维生素C,比如说维生素E,那么它都可以增强人们的抵抗力,也就是说通过免疫功能这样一个调节,来增强对于外来微生物的侵入的这样一个能力,硒作为一种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的这种营养素,当然和维生素C、锌和维生素E同样有这样一个功能,但是这都是间接的,它的抗病毒功能是通过对身体的免疫功能调节来发挥的。
而硒还有一个特别功能,就是可以通过防止病毒基因的突变,从而影响病毒致病性的这样一个性能,这样一个性能是别的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微量营养素所没有的,比如说维生素C没有防止基因发生突变这样一个功能,所以我说它是直接的。
现在使人体致病的好多病毒,如SARS病毒,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到处都有,非常普遍,只是在它突变了以后它的致病能力增强,才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抗癌之王”纳米硒可望实现肿瘤精准治疗

“抗癌之王”纳⽶硒可望实现肿瘤精准治疗原创2021-08-10 16:48·科技导报硒是⼈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称为“⽣命的⽕种”“长寿元素”“抗癌之王”“⼼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
功能化纳⽶硒作为⼀种新型单质、元素硒,与⽆机硒等其他硒形态相⽐具有更⾼的⽣物利⽤度、更好的⽣物活性和更⾼的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
本⽂概述了纳⽶硒在⽣物医药中的应⽤,纳⽶硒的功能化和靶向修饰增强抗肿瘤效果,含硒纳⽶材料在抗肿瘤中的应⽤,介绍了纳⽶硒制剂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前景。
⽣物技术和纳⽶技术的结合引发了癌症纳⽶技术的发展,可以应⽤于靶向治疗、分⼦诊断和分⼦成像。
硒是⼈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
硒作为药物⽤于肿瘤治疗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但硒化合物作为⼀种有机硒制剂,其毒性较⾼,靶向性较差。
纳⽶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作为⼀种新型单质、元素硒,具有更⾼的⽣物利⽤度、更强的⽣物活性和更低的毒性,作为“治疗性药物载体”,具有⽣物相容性好、负载率⾼、毒性低、易合成、易储存等优点。
纳⽶硒在多模态肿瘤诊断与治疗上的应⽤纳⽶硒以及含硒纳⽶材料在⽣物医药中的应⽤硒⽤于化疗增敏尽管化疗已被⼴泛应⽤于癌症的治疗,但如何最⼤限度提⾼其治疗效果,最⼤限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仍是⼀个挑战。
多功能复合纳⽶材料与传统的药物制剂相⽐具有诸多优势,可有效提⾼纳⽶粒⼦对肿瘤的诊疗效果。
化疗和光热联合治疗已成为⼀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法。
然⽽,精确递送的复杂性和在特定肿瘤部位启动药物释放的能⼒仍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陈填烽课题组设计并成功合成了双靶点多肽负载阿霉素和吲哚菁绿的功能化硒纳⽶颗粒SeNPs-DOX-ICG-RP。
双靶向设计增加了细胞摄取,延长了循环时间,提⾼了化疗和光热联合治疗的效率。
Wang等研究制备的多刺激肿瘤靶向药物载体Se@SiO2-FA-CuS/DOX纳⽶复合材料,在体内外均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长,甚⾄完全消除肿瘤,且治疗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活性无显著差异 ;在 0.5 和 1 mg/kg 硒添加水平时, 纳米硒组 GSH-Px 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1.4 改善畜禽产品品质
夏枚生以亚硒酸钠为对照研究了纳米硒对肥育 猪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亚硒酸钠添加 质量浓度在 0~0.2 mg/kg,背最长肌滴水损失随着硒 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添加质量浓度在 0.3~ 1 mg/kg,滴水损失随着硒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1 mg/kg 硒添加水平滴水损失显著高于 0.2~0.5 mg/kg 硒添加水平。纳米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2~1 mg/kg 滴水损失始终保持在低峰。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4~ 1 mg/kg 硒时,纳米硒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亚硒酸 钠组。2)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1~0.3 mg/kg 时,2 种硒源对背最长肌 GSH-Px 活性、T-AOC 和 MDA 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4~ 1 mg/kg 硒时,纳米硒组肥育猪背最长肌 GSH-Px 活 性 和 T-AOC 显 著 高 于 亚 硒 酸 钠 组,MDA 含 量 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3)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1~ 0.3 mg/kg 时,2 种硒源对背最长肌硒含量的影响无 显著差异 ;在 0.4~1 mg/kg 硒添加水平时,纳米硒 组背最长肌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4)空白 组背最长肌肌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加硒组,硒源和 硒添加水平对背最长肌肌红蛋白无显著影响。夏枚 生以亚硒酸钠为对照研究了纳米硒对肉鸡肌肉品质 的影响,结果表明:1)纳米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2~ 1 mg/kg 胸肌滴水损失始终保持在低峰。硒添加质 量浓度在 0.4~1 mg/kg 硒时,纳米硒组胸肌滴水损 失 显 著 低 于 亚 硒 酸 钠 组。2) 硒 添 加 质 量 浓 度 在 0.1~0.4 mg 时,2 种硒源对胸肌 GSH-Px 活性的影 响 无 显 著 差 异 ;在 0.5 和 1 mg/kg 硒 添 加 水 平 时, 纳米硒组 GSH-Px 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硒添 加质量浓度在 0.4~1 mg/kg 硒时,纳米硒组 T-AOC 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MDA 含量显著低于亚硒酸 钠组。3)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1~0.3 mg/kg 时,2 种硒源对胸肌硒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在 0.4~ 1 mg/kg 硒添加水平时,纳米硒组胸肌硒含量显著 高于亚硒酸钠组。结果表明 :高剂量添加硒时,纳 米硒比亚硒酸钠更能提高肌肉组织抗氧化能力、降 低肉的滴水损失并提高肌肉硒沉积率。
纳米硒纳米硒

纳米硒纳米硒纳米硒纳米硒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陈辉黄仁录邸科前潘栋(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摘要:纳米硒(nano-Se)是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单质硒纳米粒子。
本文综述了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纳米硒,动物生产?? 进展1纳米技术目前比较统一的对纳米技术的定义是:在l~100nm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技术(Schoonman,2000)。
纳米技术是伴随纳米材料研究发展起来的。
我们一般所说的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寸为纳米级(10—9米)的超细材料。
早在1950年,科学家们就曾预言,如果我们对物体微小规模上的排列方式加以控制,我们就能获得大量的异于物质本体的特性,从而使物质世界产生丰富的变化。
扫描隧道显微镜(S,I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应用,具有空前高的空间分辨率,不但可直接观察到物质表面的原子结构,还可以作为一种表面加工工具在纳米尺度上对各种表项进行刻蚀和修饰,实现纳米加工,甚至可以移动并定位单个原子、分子,使我们在微观领域更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特性。
2纳米元素硒一般认为,零价元素硒,如灰和黑色元素硒,几乎无生物活性和毒性(WHOworkinggroup,1987)。
Nuttall(1985)提出胶体状态红色元素硒具有或在特定环境下具有生物活性的假说,由于当时无实验证据,加上一些微生物中红色元素硒对微生物既无生物活性也无毒性,是作为代谢终湍产物存在的概念,以及灰和黑色元素硒没有生物活性和毒性的概念,他的假说未得到研究证实。
纳米硒是以蛋白质为核、红色元素硒为膜和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红色元素硒的纳米粒子,粒径在80nm以内,是单质硒。
这种纳米硒对热稳定,不转化形成灰或黑色元素硒。
体外研究中观察到,蛋白质能够控制红色元素硒原子的聚合,从而形成以蛋白质为核、红色元素硒为膜和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纳米粒子。
常规制备的是大颗粒、浑浊状态红色元素硒,而生物体形成的是纳米尺度、胶体状态红色元素硒。
纳米硒高效制备关键技术及其生物医药应用-暨南大学科技处

(3)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合作,利用所合成的有机硒与纳米硒的荧光特性,对超过300例恶性宫颈癌组织进行检测,效果理想,准确度高达95%。同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发现该类药物对恶性宫颈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高效低毒。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为开发含硒新型药物或先导物提供科学依据,为宫颈癌预防及新辅助化疗开发提供新思路。该类药物的成功开发可望为宫颈癌的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1)纳米硒的靶向设计与肿瘤多模态诊疗:将功能化纳米硒用于负载常规抗肿瘤药物,解决药物难溶于水、稳定性差及进细胞慢等问题。针对肿瘤细胞膜高表达的靶标,将肿瘤靶向性识别多肽共价结合到纳米硒体系中,构建肿瘤靶向纳米药物,发现可大大提高其对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靶向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同时能有效逆转肿瘤耐药,实现高效低毒。并按照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开发原则,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和毒理学研究,为开发肿瘤靶向纳米药物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功能化纳米硒的设计合成与生产工艺优化:通过表面化学修饰提高SeNPs纳米粒子的分散性质与再加工性能,引入高分叉多糖及多糖-蛋白复合物制备高稳定性的纳米硒,通过化学手段对其进行形貌调控及功能化修饰,以提高SeNPs体系的生物利用度、生物相容性及抗肿瘤活性。同时对纳米硒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目前已在GMP车间建设了300 L的生产线,满足大生产的需求。
纳米蛋白硒的生物学吸收利用机制

形式外排ꎬ同样也可被机体细胞跨膜吸收利用ꎬ
而且吸收后ꎬ较易通过动物机体的组织间隙与毛
细血管ꎬ提高动物对硒的生物利用度ꎮ 纳米蛋白
也可被氧化成亚硒酸或亚硒酸盐ꎬ再继续被氧化
硒更便于机体的吸收和代谢ꎬ并在局部具有微量
成硒酸和硒酸盐ꎮ 从食物摄入的各种形式硒通
硒比表面积大ꎬ表面含有大量活性中心ꎬ性质稳
硒是无定形硒ꎬ对热稳定ꎬ不会聚集转化成灰硒ꎬ
说明生物体内存在着能控制元素硒原子聚合的
机制ꎬ红色元素硒可能是一种硒的活性形式ꎮ
定ꎬ且硒价态为零ꎮ 纳米粒子的大小对纳米硒的
生物学功能有重要影响ꎬ粒径较小的纳米硒具有
更高的生物活性ꎮ 近年来ꎬ纳米蛋白硒因其高生
我国学者张劲松及其合作者利用蛋白质为
这种纳米红色元素硒明显区别于常见的灰色或
黑色元素硒ꎬ其对热稳定ꎬ且不易转化形成灰色
机硒ꎬ欧美许多国家已大力提倡使用有机硒ꎮ
开发低毒、高效的硒源一直是硒营养研究的
重点ꎮ 目前有机硒源主要有酵母硒ꎬ硒代蛋氨酸
或黑色元素硒ꎮ
Nuttall(1985) 首先提出上述胶状红色元素
硒( 零价硒) 具有或至少是在特定环境下具有生
米硒ꎻ作为微生物硒代谢终端产物ꎬ纳米硒对微
生物无毒性ꎬ因此最初被当作无生物利用价值的
元素硒而废弃ꎮ 但是ꎬ随着研究的深入ꎬ发现生
无机硒(如亚硒酸钠) 在最佳浓度和致毒浓度之
间的安全裕度非常狭窄ꎬ1993 年日本禁止在饲料
中使用亚硒酸钠ꎬ瑞典要求乳猪料中必须使用有
物体形成的是纳米尺度、胶体状态红色元素硒ꎬ
硒库效应ꎬ对迅速提高硒水平、硒酶活性是极为
过不同代谢途径均转化为负二价硒化物( Se ) ꎬ
纳米硒——纳米硒与传统硒的区别

纳米硒——纳米硒与传统硒的区别纳米硒——纳米硒与传统硒的区别纳米硒----国际的首创传统硒的特点,即其营养剂量和毒性之间范围比较窄,而硒的抗癌等有益生理作用往往依赖于较高的摄入量,因此探索高效低毒的硒成为研究的焦点,仅美国的Schwarz研究组就研究了八百多种硒形式。
但是都没有找到具有应用价值的高效低毒的硒制品,而纳米硒的诞生解决了硒应用这一世界级难题。
1997年,经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成果在硒的研究和应用上均有所创新,并有巨大的、潜在的市场和经济价值。
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9年,经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评审,"该成果属于国内外首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水平检索报告《以纳米硒为原料制备硒旺胶囊》的检索结论"经文献分析对比,该成果在红色纳米硒粒子制备方面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纳米硒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硒制品。
1997年,该成果即申请了发明专利。
1998年,该专利产业化的产品"硒旺胶囊"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一九九八年度国家级新产品。
2002年,"硒旺胶囊"被上海市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003年,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安全研究所进行了慢性毒性的实验,证明了纳米硒比有机硒、无机硒安全性更高。
经国家微分析中心测定,硒旺胶囊所含硒纳米粒子直径在20-60纳米之间,平均粒径36纳米。
纳米硒具有生物活性和高安全性的特殊功效,机体可迅速地的吸收,同时避免了硒带来的副作用。
对比试验高生物活性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效清除自由基。
抑制肿瘤、免疫调节:在较低硒剂量补充条件下,亚硒酸钠不显示抑制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纳米硒能有效抑制肿瘤、有效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高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急性病毒方面,纳米硒比无机硒下降了7倍,比有机硒下降了3倍。
纳米硒一种新型的硒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纳米硒,从化学上来讲,就是元素硒或零价硒。
一般来讲,零价的元素进入人体后是不会被吸收和利用的。
但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硒,尽管还是零价硒,不仅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还能发挥硒的生物学和保健功能,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它的毒性低于其他硒化合物。
安全、高效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硒和钙、钾、维生素C不一样,它的毒性比较大,它的有效量和毒性量之间,即安全范围比较窄,容易造成过量。
而纳米硒与其他硒化合物比较,最大优点是毒性低,即安全性比较高。
最近的科学进展表明不少微量营养素在较高的摄入量时具有预防营养缺乏以外的功能;如,大剂量维生素C有利于控制感冒,较大量(400微克)叶酸可以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大剂量维生素E有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等。
同样,硒的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特别是对抗肿瘤病人放化疗的副作用,需要比预防硒缺乏(50微克)更高的剂量。
而且,这些功能都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发挥出来。
因此,毒性较低的硒就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医学实验的依据我的同事们做过两次3个月的大鼠毒性实验。
他们把纳米硒同无机硒(亚硒酸钠)、有机硒(硒蛋白)加入饲料中进行比较。
两次实验的结果都证实,纳米硒的毒性要比亚硒酸钠的硒和硒蛋白的硒,在同样水平下,对身体(主要是肝脏)的损伤程度显著的低。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的硒化合物不安全,而是说纳米硒是比较安全的。
纳米硒得到政府部门批准作为保健品的主要依据也是其安全性。
硒让您的呼吸更顺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教授陈小东硒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密切,能够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肺病、肺癌等。
哮喘硒具有较强的分解过氧化物和免疫调节能力。
研究发现,人群中硒的摄入量越少,哮喘发病率越高。
合理摄入微量元素硒能够有效地缓解哮喘,降低哮喘发病率。
通过补硒,哮喘患者血硒水平升至正常值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均有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咳嗽减轻、痰量减少,肺内哮鸣音减少或消失,肺功能改善,且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也明显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孔 涛 郝雪琴 赵振升 周变华 王国永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纳米硒是纳米微量元素在动物营养研究领域取 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纳米红色元素硒是由我国科学 家率先研制的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硒纳米粒子,粒 径小于 60 nm,是纳米级的单质硒。纳米硒能够提 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改善 畜禽肉品质,具有比亚硒酸钠低的毒性及高的生物 利用率等特点。
胡 彩 虹 研 究 表 明 :硒 添 加 质 量 浓 度 在 0.1~ 0.3 mg/kg 时,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断奶仔猪血清免 疫球蛋白 G(IgG) 和免疫球蛋白 M(IgM) 含量、抗体 生成细胞数、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天然杀伤细胞活性 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4~1 mg/kg 硒时,纳米硒组仔猪血清 IgG 和 IgM 含量、抗体生 成细胞数、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天然杀伤细胞活性显 著高于亚硒酸钠组。日粮中添加硒显著提高了断奶 仔猪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 A(IgA)含量, 但在硒源和硒添加水平间无显著差异。王福香研究 纳米硒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验至 42 日龄时,纳米硒在 0.3~1.2 mg/kg 添加水平肉鸡
收稿日期 :2011 - 05 - 23 通信作者 :赵振升
0.2~0.4 mg/kg 硒添加水平,肝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 T3 水平显著低于 0.1~0.3 mg/kg 硒添加水平,血清 T4 水平显著高于 0.1~0.3 mg/kg 硒添加水平。3)纳 米硒添加量在 1 mg/kg 时,肉鸡生长性能、肝脱碘 酶Ⅰ活性和血清 T3 水平仍然保持在高峰,T4 保持 在低峰。4)硒添加量在 0.1~0.3 mg/kg 时,亚硒酸 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硒 添加量在 0.4~1 mg/kg 时,纳米硒组肉鸡生长性能 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硒添加量在 0.1~0.2 mg/kg 时, 2 种硒源对肝脱碘酶Ⅰ活性、血清 T3 和 T4 的影响 无显著差异 ;硒添加量在 0.3~1 mg/kg 时,纳米硒 组肝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 T3 水平显著高于亚硒酸 钠组,血清 T4 水平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胥保华 研究表明 :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在 0.2~0.4 mg/kg 硒内肉鸡生长性能处于高峰 ;1 mg/kg 硒添加水平 肉鸡生长性能显著低于 0.2~0.4 mg/kg 硒添加水平。 而纳米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1 mg/kg 时肉鸡生长性能 仍然保持在高峰。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1~0.3 mg/kg 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 著差异 ;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4~1 mg/kg 时,纳米 硒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1.2 增强机体免疫力
1 纳米硒的生物学作用
1.1 提高动物生长及繁殖性能 适宜的纳米硒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及繁殖性
能,其适宜添加量低于亚硒酸钠。相同添加水平下, 纳米硒的作用强于亚硒酸钠。胡彩虹研究表明 :亚 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在 0.2~0.5 mg/kg 硒,仔猪生长 性能处于高峰,1 mg/kg 硒添加水平仔猪生长性能 显著低于 0.2~0.4 mg/kg 硒添加水平,而纳米硒添加 质量浓度在 1 mg/kg,仔猪生长性能仍然保持在高 峰。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1~0.3 mg/kg 时,亚硒酸钠 和纳米硒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硒添 加质量浓度在 0.4~1 mg/kg 时,纳米硒组仔猪生长 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夏枚生等报道,纳米硒 和亚硒酸钠对肉鸡生长、肝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甲 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1)基础日粮组肝脱 碘酶Ⅰ活性和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显著 低于添加硒的各组,四碘甲腺原氨酸(T4)水平显著 高于添加硒的各组。2)亚硒酸钠添加量在 0.1 mg/kg 时,肉鸡生长性能、肝脱碘酶Ⅰ活性、血清 T3 和 T4 趋于平稳 ;添加量在 0.3~1 mg/kg 时,肉鸡生长性 能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 ;添加量在 0.2~1 mg/kg 时,肝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 T3 水平随硒添加量的 增加而下降,T4 水平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 ; 1 mg/kg 硒 添 加 水 平 时 肉 鸡 生 长 性 能 显 著 低 于
胡彩虹以亚硒酸钠和蛋氨酸硒为对照,研究 纳米硒对肉鸡肝细胞中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cG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亚硒酸钠添加质 量浓度(以硒计)在 0.01~0.1 μmol/L,蛋氨酸硒和 纳米硒添加质量浓度(以硒计)在 0.01~0.3 μmol/L, cGPx 活性随着硒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亚 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在 0.1~1 μmol/L,蛋氨酸硒添 加质量浓度在 0.3~1 μmol/L,cGPx 活性随着硒添加 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纳米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3~1 μmol/L,cGPx 活性始终保持在高峰。夏枚生 研究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和抗氧化的 影响,结果表明 :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1~0.3 mg/kg 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仔猪生长性能、总抗氧化 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活性氧含量的 影响无显著差异;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0.4~1 mg/kg 时, 纳米硒组仔猪生长性能和 T-AOC 显著高于亚硒酸 钠组,MDA 和活性氧含量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 ; 硒 添 加 质 量 浓 度 在 0.1~0.4 mg/kg 时,2 种 硒 源 对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 著差异 ;在 0.5~1 mg/kg 硒添加水平时,纳米硒组 GSH-Px 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宋保强研究了 纳米硒对肉鸡肝 cGPx 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 :各 试验组肉鸡肝组织 cGPx mRNA 丰度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差异 ;各试验组肉鸡肝 cGPx 活力与对照组 相比有显著差异,并且二者变化规律一致。胥保华 研究表明 :亚硒酸钠添加质量浓度在 0.2~0.4 mg/kg 硒添加水平范围内,肉鸡 GSH-Px 活性处于高峰, 1 mg/kg 硒 添 加 水 平 肉 鸡 GSH-Px 活 性 显 著 低 于 0.2~0.4 mg/kg 硒添加水平。纳米硒添加质量浓度在 1 mg/kg 时,GSH-Px 活性仍然保持在高峰。硒添加 质量浓度在 0.1~0.4 mg/kg 时,2 种硒源对 GSH-Px
38 饲料研究 FEED RESEARCH NO.9,2011
维丰专栏
新城疫抗体效价和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 试验至 14、28 和 42 日龄时,纳米硒在 0.6~1.2 mg/kg 添加水平肉鸡外周血 T 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对 照组。王秀娜等研究不同硒源及水平对仔猪生长性 能和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发现纳米硒、酵母硒和 亚硒酸钠 3 种硒源仔猪血清中 IgG、IgA、IgM 和 C3 的水平均以 0.5 mg/kg 的纳米硒组最高,且显著高 于纳米硒、酵母硒和亚硒酸钠的 0.1 mg/kg 添加组, 显著高于 0.5 mg/kg 的亚硒酸钠组及对照组。 1.3 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