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牛顿第一定律示范课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情况——物体 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不变。实际的情况是物体都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只要物体 所受的外力的合力为零,物体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不变,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 持,而是由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惯性来维持的,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 B、D 正确;
故仍落回车上原处。 误认为人与火车接触时(坐在座位上或站在车厢内)才与火车具有相同 的速度,当人与火车不接触时,应处于静止状态。其实,人跳起后, C项 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故人仍落回车 上原处。
[正确解答]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从物体的受力情况 和初始条件(即初位置和初速度)入手,分析人跳起后的运动, 并跟车的运动进行比较,人跳起的瞬间,具有跟车相同的水 平初速度,人跳起以后,仅受重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不受外 力作用。由于惯性,人在水平方向上将做水平速度不变的匀 速直线运动,在人跳起直到落地这段时间,人和车在水平方 向的位移是相同的。故选 D。
知识点
要求
牛顿运动定律
Ⅱ
牛顿定律的应用
Ⅱ
超重和失重
Ⅰ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定位
※ 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思路、推理过程和结论 ※※ 知道什么是惯性,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意义
课堂情景切入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书本大小的玻璃,玻璃上放10个玻 璃球(见下图),用小勺一个一个地把球盛到碗内(滚出玻璃板 的球不能再盛)。看谁在10秒钟内盛的球最多?请他讲讲成功 的窍门。想一想,其中有科学道理吗?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 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4.1牛顿第一定律 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

不受外力作用---受外力作用, 但合外力为零外力为零
2.3 课堂演练
例题: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结论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3 课堂演练
3.3 对惯性的理解与应用
2.惯性与力的关系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 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4 处理惯性问题的一般方法
(1)明确要研究的是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它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2)确定外力作用在此物体的什么位置,物体在此位置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3)由于惯性的原因,物体上没受力的部分保持原运动状态. (4)物体的不同部分运动状态不同,引起了惯性现象的出现.
本节导引
GUIDANCE
01 理想实验的魅力 02 牛顿第一定律 03 惯性与质量
课堂导入
运动(第一、二章) 力(第三章)
动力学(第四章)
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很重要,设计各种机器,控制交通工具, 研究天体运动等,都离不开动力学知识。
课堂导入
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它 或着拉它。
自行车要前进,也必须用力
4.惯性的“两表现” (1)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 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3 对惯性的理解与应用
2.3 课堂演练
例题: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结论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3 课堂演练
3.3 对惯性的理解与应用
2.惯性与力的关系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 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4 处理惯性问题的一般方法
(1)明确要研究的是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它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2)确定外力作用在此物体的什么位置,物体在此位置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3)由于惯性的原因,物体上没受力的部分保持原运动状态. (4)物体的不同部分运动状态不同,引起了惯性现象的出现.
本节导引
GUIDANCE
01 理想实验的魅力 02 牛顿第一定律 03 惯性与质量
课堂导入
运动(第一、二章) 力(第三章)
动力学(第四章)
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很重要,设计各种机器,控制交通工具, 研究天体运动等,都离不开动力学知识。
课堂导入
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它 或着拉它。
自行车要前进,也必须用力
4.惯性的“两表现” (1)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 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3 对惯性的理解与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5页
伽利略理想试验
理想试验=可靠事实+理论思维
第6页
C.笛卡儿观点: 没有其它原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牛顿观点: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为止。
第7页
A.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性质。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在力学中,只研究 物体怎样运动而不包括运动 和力关系分科,叫运动学。 动力学:研究运动和力关系 分科,叫动力学。
第2页
一、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牛顿
第3页
1、历史回顾
A.亚里士多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讨论:物体怎样才能运动?
第4页
伽利略
B.伽利略观点: 运动不需力来维持,力是改变速度原因 伽利略斜面试验(理想试验)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原因。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原因。
第10页
示例分析
C.质量是物 体惯性大小 量度
第11页
小
结
•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为止。
•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原因。
•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量度。
第12页
B.意义:
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是物体不受 外力时运动规律,正确揭示了运动 和力关系.
第8页
3.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A 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第9页
运动状态由V决定,V发生了改变,就说物体运动 状态发生了改变。因为V是一个矢量,运动状态 改变有以下几个情况: (1)V大小变,方向不变。 (2)V方向变,大小不变。 (3)V大小和方向均变。
伽利略理想试验
理想试验=可靠事实+理论思维
第6页
C.笛卡儿观点: 没有其它原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牛顿观点: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为止。
第7页
A.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性质。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在力学中,只研究 物体怎样运动而不包括运动 和力关系分科,叫运动学。 动力学:研究运动和力关系 分科,叫动力学。
第2页
一、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牛顿
第3页
1、历史回顾
A.亚里士多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讨论:物体怎样才能运动?
第4页
伽利略
B.伽利略观点: 运动不需力来维持,力是改变速度原因 伽利略斜面试验(理想试验)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原因。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原因。
第10页
示例分析
C.质量是物 体惯性大小 量度
第11页
小
结
•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为止。
•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原因。
•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量度。
第12页
B.意义:
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是物体不受 外力时运动规律,正确揭示了运动 和力关系.
第8页
3.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A 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第9页
运动状态由V决定,V发生了改变,就说物体运动 状态发生了改变。因为V是一个矢量,运动状态 改变有以下几个情况: (1)V大小变,方向不变。 (2)V方向变,大小不变。 (3)V大小和方向均变。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课件

【例5】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
定斜面上,上面成水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B,劈形
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 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
是: B
A. 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 竖直向下的直线
B
C. 无规则的曲线
A
D. 抛物线
谢谢
质相量扑大运,动运员动为状什 么态都不很容“易壮改”变?
体质操量运小动,员运为动什状么态 都很“容纤易细改苗变条”?
思考
一个在日本的旅游者,想来中国。他设想将 自己悬挂在空中的大气球中,由于地球的自转, 只要在空中停留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中国,您 认为这有可能实现吗正确的是: B
理想实验
初步结论 若接触面绝对光滑,右斜面的坡度越小, 小球运动的路程___越__大__.
推理
如果右斜面变成水平面,而且水平面足 够长,小球将怎样运动? 沿__直__线__一__直__运__动__下__去__。
补充
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 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 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 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2. 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 需要力来维 持,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伽利略观点是 通过理想实验总结出的(1564-1642)
伽利略 (Galileo,1564-1642)
•爱因斯坦: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 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 上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且标志着 物理的真正开端。
理想实验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你不推了它还 不停吗?要想让 物体运动,一定 要用力推着它才 行!”
讨论
静止的物体若没有力的作用是运动不起来, 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4.1 牛顿第一定律超级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

升华
牛顿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并研 究了物体静止的情况,总结得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 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 (1)定义了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定义了什么是惯性
② 受力: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m越大, 越难改变)
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本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1.静止的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 2.一群人对小汽车施加一个水平推力,汽车就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 推力车就会停下来。
以上现象中似乎具有同一个特征,是什么特征呢?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运动或停止运动。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 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 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 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本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3)决定因素:由质量唯一决定,质量是惯性大 小的量度(与运动状态、受不受力、地理位置等 都无关)
质量m :标量 国际单位:kg
(4)表现形式:
① 不受力(F合=0):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 速或者静止)
物体的运动真的需要力 来象:沿水平面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最 后停下来。
② 质疑:滚动的球停下来,真的是没有力 的作用么?
③ 结论:滚动的球停下来,是摩擦阻力作 用的结果。
④ 假设:若没有摩擦阻力,沿水平面滚动 的球将怎样运动呢?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h 伽利略理想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
如果说,我比别人 看得远的话,是因 为我站在巨人的肩
膀上------
1、一开始
保持匀速
一
是运动的 不 直线运动
切
受
物 体
力 时
保持
2、一开始 是静止的
静止 状态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Biblioteka 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思考:
(1).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高度滑下,为什么?
(2).使用三种不同的材料,目的是什么?
(3).实验中使用同一辆小车、同一个斜面,同一高度 目的是?
(4).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5).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6).小车运动的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7).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的运 动距离将会变长还是变短?
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
2、理解:
种状态。
(1)“一切物体” ——所有物体普遍适用
(2)“总” ——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3)“或” ——两者必居其一,且只是其一, 并不是同时存在
(4)“直到有外力” —— 一个特定的条件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 受力时,将 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 不受力时,将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存在的问题:
伽利略和笛卡尔对物体的运动作 了准确的描述,但是没有指明原因是 什么,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牛顿总结了前 人的经验,指出 了加速和减速的 原因是什么,并 指出了这个原因 跟运动的关系, 这就是牛顿第一 定律。
艾萨克 牛顿 (Issac Newton, 1642年~1727年 )
时才具有惯性。 C.不受力的物体具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有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 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
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实验探究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 状态的性质;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 状态不变的性质;
下列物体的惯性是如何体现的? 1,静止在桌面上的书
2,正在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 3,一辆正在加速的汽车,某时刻的速
牛顿第一定律
想想议议:
运动和力有什么关系?
物体要运动起来该怎么办?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 受力了,这个物体会如何运 动?
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平地上 骑自行车的时候,即使不踩踏板,车会 前进一段距离,但因为没有继续用力, 它最终还是要停下来。生活中常会遇到 这类现象。
……
无限长,
小车不受
0 永远运动 不变 力,将永
下去
远的运动。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不需 要力来维持
这个结论是通过实验进行证 实的吗?
事实基础
+
科学推理
3、笛卡尔的观点:
“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的 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方 向既不会向左偏也不会向右偏,
沿直线运动下去,------”
笛卡尔
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时, 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运动需要靠力来维持 C.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
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速度改变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
运动规律,即始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题分析:
例4.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 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C )
A.物体立即停下来 B.物体继续做曲线运动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将改变运动方向
度是5m/s
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 为什么会向前倒?
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 脚被绊停止,而身体有惯性, 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继 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前摔
倒。
汽车突然刹车
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 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所
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向前倾。
汽车突然加速
例2.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B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 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
1.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 惯性. 2. 惯性不是力. 3.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 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 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物体 惯性的量度.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物体
的惯性。 B.物体只有从静止变为运动,或者由运动变为静止
(8).根据上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小车 将会怎样运动?
粗
所
表面 糙
受
种类
程
阻
运动 距离
速度 改变
结论
度
力
毛巾 最大 最大 很短
很快
棉布 较大 较大 木板 较小 较小
较长 更长
冰面 更小 更小 更更长
较快
较慢 比木板 上更慢
平面越光滑, 小车受到的 阻力越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越远。
光滑 平面
当汽车从停止状态起动时,人的脚底由于摩 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 慢速行驶的运动状态,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分析物体的惯性现象:
分析物体的惯性现象:
分析物体的惯性现象:
分析物体的惯性现象方法:
研究对象
原有运动状态
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改变情况
惯性表现
分析物体的惯性现象:
分析物体的惯性现象:
力是维持 物体运动 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靠力 来维持
两种说法哪 个是正确的?
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
二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粗
所
表面 糙
受
种类
程 度
阻 力
毛巾 最大 最大
棉布 较大 较大
木板 较小 较小
运动 距离
很短 较长 更长
速度 改变
很快 较快 较慢
结论
例如:关闭的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
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
还有打出去的球也会停下来
历史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 上,才能使物体保持 运动状态。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当 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
2、伽利略的观点
物体的运 动不需要靠 力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