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合集下载

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
第一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4g 5.5g 第二次 13g 11g 第三次 8g三 次恰 好完全反应。
(2)第 一 次实验碳有剩余,剩余 1.5 g。 (3)第 二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5 g。
练习:若氢气、氧气混合气体共20克,点燃后 还有2克的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 气的质量比( ) A. 1 :4 B. 1 :9 C. 4 :1 或1 :9 D. 1 :4 或1 :9
方法一: 解:设混合物中原有金属铜质量为x
CuO + H2 ==== Cu + H2O
80 64 0.92克–x 0.76克–x 80 64 x 0.12克 0. 92克 x 0.76克 x 氧化铜的质量= 0.92克–0.12克= 0.8克 答:混合物中有氧化铜的质量为0.8克。
2H2+ O2===2H2O 4 :32
点燃
有两种情况: 一是氢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2):16=1 : 4 二是氧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 2+16)=1 : 9 答案:D
金属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0.92克在不断通入氢 气的情况下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并继 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称量得到0.76克固体 物质。求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
四.关于质量和体积间的换算
练习 医疗上需要180千克氧气,如果用电 解水的方法来制取,那么同时可以得到 多少千克氢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 占多大的体积?(ρH2=0.09克/升)
气体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
讨论:
H :1
O:16
若将1g氢气和10g氧气混合在一密闭的容器中 使之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多少?
高温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第一章: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1.1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1.2 化学方程式的组成1.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1.4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第二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2.1 化学平衡的概念2.2 化学平衡的表示方法2.3 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2.4 化学平衡的应用实例第三章: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3.1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则3.2 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计算3.3 化学方程式的物质计算3.4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应用实例第四章:化学方程式的摩尔计算4.1 摩尔的概念4.2 摩尔计算的基本公式4.3 摩尔计算的应用实例4.4 摩尔计算的注意事项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5.2 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的步骤5.3 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的应用实例5.4 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的注意事项第六章:化学方程式的极限计算6.1 极限计算的概念6.2 极限计算的基本公式6.3 极限计算的应用实例6.4 极限计算的注意事项第七章: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计算7.1 反应物计算的概念7.2 反应物计算的基本公式7.3 反应物计算的应用实例7.4 反应物计算的注意事项第八章:化学方程式的物计算8.1 物计算的概念8.2 物计算的基本公式8.3 物计算的应用实例8.4 物计算的注意事项第九章: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9.1 实际应用的概念9.2 实际应用的计算方法9.3 实际应用的应用实例9.4 实际应用的注意事项第十章:化学方程式的综合练习10.1 综合练习的目的10.2 综合练习的题型10.3 综合练习的解题方法10.4 综合练习的答案与解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补充说明: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图形表示,包括反应物和物的种类、数量和状态。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物的化学式组成,中间用箭头连接。

在阅读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明确反应物和物的名称及其化学式。

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补充说明: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此时系统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5.2.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习题课件】九年级上册化学

5.2.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习题课件】九年级上册化学

(填“会”或“不
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若要生成18 g水,需要
1∶8∶9
16 g氧气和
2 g氢气才能
恰好完全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力突破
基础通关
素养达标
4. 工业上炼铝是通过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反应原理:
通 电
2Al2O3
4Al+3O2↑。若要得到54 t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素养达标
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力突破
基础通关
素养达标
(2)查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经
换算,合格饮用水中NaNO2的含量应低于7.50×10-3 mg·L-1。结合计
算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喝反复烧开的饮用水 不会
冰晶石
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力突破
基础通关
解:设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 x 。
通 电
2Al2O3
4Al+3O2↑
冰晶石
204
108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1.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了物质里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O2->2H2O,可以得知每2摩尔的H2反应生成2摩尔的H2O。

2.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2mol的H2,需要计算H2的质量。

根据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可以计算出质量为4g。

3.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4g的H2,需要计算产生的H2O的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1:1,可以计算出摩尔数为2mol 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36g的H2O。

4.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2mol的O2,需要计算剩余的H2O的摩尔数和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2:1,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摩尔数为1mol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18g的H2O。

5.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烧瓶法则(Avogadro's law),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1mol的O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产生2mol的H2O。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知识要点梳理]助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函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里建CaO + CO2 T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56和已知量、未知量x 1t100 56④列出比例式,求解二北100 x Itx= 、=1.8t答:需要碳酸钙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二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金娶CaO + CO2 T --------------------------------------------------------------------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 561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100 56 x 二It100-ltx=56=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混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5.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1.小明同学用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向2g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的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

请计算:(1)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g。

(2)理论上产生氧气的质量。

2.双氧水因生成物没有污染而被称之为绿色消毒剂,可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有关实验操作和数据如图所示:(1)生成的氧气为______克。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钛(Ti)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

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

现有380 kg四氯化钛,可生产金属钛多少千克?4.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 g 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 =====KCl+3O 2↑)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5.14.54.24.084.084.08(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 。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5. 称取12.5g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 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6. 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 2O 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Fe 2O 3 + 3CO====2Fe+3CO 2。

用含60%的赤铁矿石800t ,理论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MnO 2△高温7. 实验室用100 g某盐酸(溶质为氯化氢)与足量的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充分反应,得到8.8 g二氧化碳,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间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设置计算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计算任务。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在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计算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互相学习和提高。例如,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3.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解实际问题。
(二)问题导向
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让学生思考每一步骤的意义和作用。
2.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例如,从简单到复杂的计算题,让学生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例如,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批改,指出错误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他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解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意义、计算方法等方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例如,讲解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质量等方面的关系。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 已知m(C)=3g,列比例式(12)/(3g)=(44)/(z)。
- 解得z = 11g。
-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g。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得到8.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化学方程式:CaCO_3+2HCl===CaCl_2+H_2O + CO_2↑)
- 解得x = 36g。
- 答:能生成36克水。
2. 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 解:
- 写出化学方程式:2KMnO_4{}{===}K_2MnO_4+MnO_2+O_2↑。
-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
- 高锰酸钾(KMnO_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氧气(O_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 它们的质量比为100:56。
- 已知m(CaO)=11.2t,列比例式(100)/(m)=(56)/(11.2t)。
- 解得q = 20g。
- 因为石灰石中含杂质20%,所以石灰石的质量为m=(20g)/(1 - 20%)=25g。
- 答: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25g。
8. 某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_2O_3)样品中Fe_2O_3的质量分数为80%,用该赤铁矿炼铁,若要得到112t纯铁,需要这种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化学方程式:Fe_2O_3+3CO{高温}{===}2Fe+3CO_2)
- 解:
- 设需要纯净H_2SO_4的质量为s。
-H_2SO_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氢气(H_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 在化学方程式Zn + H_2SO_4===ZnSO_4+H_2↑中,H_2SO_4与H_2的质量比为9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作者:————————————————————————————————日期:
教学设计: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及课标分析
本套教材作为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材,其教学理念是让学生能够读懂,而且感到有趣。

学生不仅从中能够学到许多重要的基础知识,还要逐渐懂得什么是科学。

科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中,如何通过自学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是我们教学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

本课通过自学讨论并且逐级设计问题,向同学们展示了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解题方法与步骤,并且在疑难问题的讨论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生分析
我校三年制初三学生是在自学自研基础上开展理科课堂学习活动的,通过自学讨论,在知识层面上他们已经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知识,但对于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还不清楚,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通过已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因此,本节课设计中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活动,建构一种交互式研究性课堂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方面,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解题的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学生可能在知识点上是了解的,在能力面上还是不能理解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
2、能够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生活和科
学实验的意义,学会科学的利用能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案,学生自学教材,了解和掌握如何应用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学,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激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积极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是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格式。

突破的策略一是在教学设计上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先利用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解决的追求,最终达到促进全体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三是通过集体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结构图
流程设计如下:
五、教学过程

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检测
1,书写几个重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观察学生回答情况,并对学生
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

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展示答案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几点注意事项)
回答学案上问题
看幻灯片更正答案 导入新课
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并写
引导:
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听讲,完成练习题。

复习学生活动:回答学案上问题 导入教师活动:通过电解水的微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将自学生活动:各组展示答案,教师活动:确定最终答案,学习分组分组结教师活动:利用ppt 展示标分析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再次讨论学生活动:利用化学反应方归纳学生活动:学案上的相关练
反馈
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然后
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比。

算相对分子质量,
导学达标
一、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能够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相应位置填上已知量。

二、列出比例式,并且求解。

指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并
按照书中所给的例题格式填
上题目中所给的已知量。

指导学生根据例题的格式,列
出比例式,并且解出方程,明
确的写出答案。

阅读教材,按照书中所
给的例题格式填上题目
中所给的已知量。

根据书中的格式,写出
比例式,然后解方程。

掌握较好的同学可以提
前完成练习题。

三、根据例题完成学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107页例
一,完成学案中9道问题。

自学教材,完成学案的9道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掌握例题中的思路和步骤。

当堂练习:
红磷燃烧、过氧化氢反应方程式
的相关计算。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并写出答案
四、小结总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
过程
总结计算过程
五、当堂检测(学案)本节课还有没有疑问?
如果没有,完成检测内容
检测
提出疑问
完成检测题
五、板书设计
第七章第三节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例题
解:设制备16g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 MnO2+ O2↑
2*158 32
X 16g
316 32 316*16g
x 16g 32
答:制备16g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158g
七、学案或课堂练习设计
第三节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
课前检测
一、完成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复习引入】:
1、下列表格已知了电解水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部分质量,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通电
2H2O 2H2+ O2
相对分子质量:_____ ______ _____
该反应方程式表示量的含义是:
_____份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份的氢气,和_____份的氧气。

电解水的质量(H2O)生成氢气的质量(H2)生成氧气的质量(O2)
36 4 32
18g ? ?
58g ? ?
2、通过上述数据,你能得出那些结论?(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3、如何依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已知物质质量求出其它物质质量?
【新知阅读】:阅读教材107页〖例7-1〗(注意解题格式和步骤)并完成下列题纲
1.阅读教材回答: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为何能够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有什么样的关系?
3.参照教材中的例题,你认为,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哪些是需要重点注意的?
4.自己归纳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并且按照步骤完成下列练习题:
练习(H-1 O-16 P-31 Fe-56 )
1、化学教师在实验室做红磷燃烧试验,测得反应前红磷的质量为6.2g,若这些红磷在氧气
中完全燃烧,则能生成多少克的五氧化二磷。

2、某工厂需要100Kg的氧气做燃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所消耗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检测: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若完全分解6.8g过氧化氢,
求:
(1)生成氧气多少克?※(2)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合多少升?(提示:氧气的密度1.43g/L)
2、实验室将16.8克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多少克?同时至少需要消耗氧气多少克?
作业:
1、实验室将3.1克红磷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求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多少克?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至少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3、加热分解12.64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在实验室中若用150mL 的集气瓶收集,大约可以收集几瓶?(氧气的密度:1.43g/L)
用100克碳酸钙与足量
....,(1)可以制的二氧化碳多少克?(2)标准状况..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下,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升?(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0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