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检测2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2)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1是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用量和使用范围。
根据该标准,食品添加剂分为以下13个类别:
1. 防腐剂类:如山梨酸、丙酸钠等,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抗氧化剂类:如抗坏血酸、谷氨酸等,用于抑制食品氧
化反应。
3. 色素类:如胭脂红、黄原胶等,用于增加食品的色泽。
4. 甜味剂类:如阿斯巴甜、糖精等,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
5. 酸味剂类:如柠檬酸、醋酸钠等,用于增加食品的酸味。
6. 增稠剂类:如明胶、卡拉胶等,用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
7. 稳定剂类:如聚乙烯醇、CMC等,用于稳定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8. 发酵剂类:如酵母、泡打粉等,用于促进食品的发酵作用。
9. 膨松剂类:如明胶、酵母等,用于增加食品的膨松性。
10. 硫化剂类:如亚硝酸盐、亚硫酸氢钠等,用于防止食品腐败。
11. 漂白剂类:如过氧化氢、二氧化硅等,用于漂白食品。
12. 螯合剂类:如脱氧醋酸钠、草酰肼等,用于去除食品中的金属离子。
13. 其他类:如香料、香精等。
GB2760-2011标准还规定了不同食品中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和适用范围,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食品添加剂的检测1.甜味剂的测定(糖精钠)2.防腐剂的测(共84张PPT)

饮料、果汁类:用氨水(1:1)调节PH约为7,加水定容,
离心沉淀, 过滤;
固体样品:如凉果、蜜饯等,将样品捣碎,称取适量用
温水浸泡,冷却后定容,过滤。
第十三页,共八十四页。
(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sè pǔ fēn xī)参考条件: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 检测波长:230nm 色谱柱:C18柱 流动相:甲醇+0.02mol/L乙酸铵(5+95) 流速:1.0mL/min 进样量:20µL
和评价方法,对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所 通过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安全性评价方法等进行 审议和认可,在提交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复审后公
布。
我国1995年颁布《食品卫生法》;1997年颁布《食品添加剂 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第五页,共八十四页。
➢ 测定意义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对食品的生产工艺、 产品质量、安全卫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毕竟不是食品 的基本成分,尽管在用于食品之前已在实验室中进行多次安全 性测试,但违禁、滥用以及超范围、超标准使用添加剂,都会 给食品质量、安全卫生以及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损害。食 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就越来 越大。随着研究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原来认为无害的添加剂, 近年来发现还可能存在慢毒性、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及致突变 作用等各种潜在的危害,因而更加不能忽视。
第十页,共八十四页。
6.2.2糖精钠的测定方法 高效(ɡāo xiào)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第十一页,共八十四页。
6.2.2.1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 样品经加温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后,调节pH至近中性,
过滤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柱分离后,根据保留 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和定量(dìngliàng)。 仪器和试剂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危害及检测

(2)按不同用途分类 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 钾 抗氧化剂:BHA、BHT、PG等 发色剂:亚硝酸盐、硝酸盐NaNO3 漂白剂:亚硫酸盐、SO2等 增稠剂:如淀粉、糖浆 甜味剂:糖精钠、糖精等、木糖醇等 着色剂:焦糖色素、辣椒红素等 调味剂:味精谷氨酸钠等
常见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 和提高了品质,而且在生产过程使用稳定剂、凝 固剂、絮凝剂等各种添加剂能降低原材料消耗, 提高产品收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产生 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危害健康的十种食品添加剂
众所周知,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 的加工食品对人体健康是有百害无一利的。 下面的10种食品添加剂就是你应该少吃或干 脆不吃的。在食物标签和快餐营养成分表上, 它们赫然在目,但是从今起,不要再让自己 对其熟视无睹了。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危害及检测
宋思梦 应化09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危害及检测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1)按来源分类Biblioteka 天然食品添加剂甜菜红、姜黄素、辣椒红素等 柠檬酸、红曲米、红曲色素等
发酵等方法制取的物质 化学合成添加剂
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苋菜红和胭脂红等
①汽水
3、结果计算
m1 × 1000 X= V2 m× × 1000 V1
式中:X——样品中苯甲酸或山梨酸的含量,g/kg; m1——进样体积中苯甲酸或山梨酸的质量,mg; V2——进样体积,mL; V1——样品稀释液总体积,mL; m——样品质量,g。
2.漂白剂的测定
一、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滴定法) 1、原理
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方法

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方法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检测。
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特性而被加入其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延长保质期、改善色泽等。
然而,滥用添加剂或者添加剂超过安全限量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建立可靠的添加剂检测方法非常关键。
一、简介添加剂检测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分析,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常,添加剂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三类。
二、物理方法1.外观观察法外观观察法是最简单直观的一种物理检测方法。
通过观察食品的外观、颜色、形态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添加剂存在。
例如,某些食品明显的色素改变可能暗示着添加了人工色素。
2.显微镜观察法显微镜观察法主要用于检测悬浮物或沉淀物中的微小颗粒。
将食品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了添加剂颗粒,则可以初步判断添加剂的存在。
三、化学方法1.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
色谱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添加剂与某种特定的色谱柱相互作用,再通过检测吸附物质的性质来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是常用的色谱法。
2.光谱法光谱法是通过分析和比较添加剂和无添加剂样品的光谱特征来进行检测。
常见的光谱法有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
通过测量样品的光谱图谱,可以确定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四、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检测。
通过制备添加剂的抗原并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检测。
常见的免疫学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等。
五、总结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但过量使用或滥用则会带来危害。
因此,建立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都是常用的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势。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检测,并与其他检测结果相互验证,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苯甲酸像脂肪酸一样,能在肠内很好被吸收。苯甲酸
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与甘氨酸结合形成无害的马尿酸,
其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苯甲酸葡萄糖醛酸甙从
尿中排出,不在人体积累。
苯甲酸的毒性较小。
总的来说,目前普遍认为苯甲酸是比较安全的防腐剂,
以小剂量添加于食品中,未发现任何毒性作用。
山梨酸及其钾盐
山梨酸又名花椒酸,白色结晶,难溶于水,可 溶于有机溶剂,具有特殊气味和酸味,对光热均稳 定,性还氧气中长期被放置易氧化着色。 山梨酸钾也是白色粉末,其抑菌效果为同质量 山梨酸的74%。 山梨酸代谢后生成CO2和H2O,对人体无害。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检测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为白色有丝光的鳞片或针状结晶,
微溶于水, 使用不便,实际生产多用其钠盐。 COOH COONa 苯甲酸钠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与酸作用生成 苯甲酸。 苯甲酸及其钠盐主要用于酸性食品的防腐,在pH 2.5— 4其抑菌作用较强,当pH>5.5时,抑茵效果明显减弱。主 要用于果汁、果酱、清凉饮料这些酸性食品,使用量≤0.1%
防腐剂的品种: 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EDTA二 钠、 亚硝酸钠、丙酸及其盐、乳酸链球菌素、 新开发的:果胶分解产物、香辛料提取物、 琼脂低聚糖、甜菜碱、日扁柏醇、
类黑精、葡萄糖氧化酶、熏液、
富马酸二甲酯、溶菌酶、鱼精蛋
白等。
禁用的防腐剂:水杨酸、甲醛、硼酸、β-奈酚、 焦碳酸二乙酯等。
(3)滴定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果酱) 100g于500ml容量瓶中,加200ml水,加NaCl直到不溶解为止 (降低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用NaOH调至碱性(苯甲 酸生成苯甲酸钠),用饱和NaCl定容500ml,静置2小时,
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

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色、香、味和保质期等特性而在加工过程中向食品中添加的具有一定技术效果的各种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过量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应当明确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分为色素、甜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酸度调节剂、酶制剂等多个类别。
对于每一类食品添加剂,都应当有相应的检测标准,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其次,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应当明确其使用的限量标准。
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应当受到严格的控制,以免超标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例如,某些食品添加剂在婴幼儿食品中的使用是被严格限制的,因为婴幼儿对食品添加剂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过量使用可能会对其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还应当包括对其残留量的检测。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可能会残留在食品中,因此需要对其残留量进行检测。
残留量超标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毒性影响,因此对食品添加剂残留量的检测也显得至关重要。
最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还应当包括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评估。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其能否在食品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
只有通过了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评估,食品添加剂才能够被允许在食品中使用。
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涉及到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使用的限量标准、残留量的检测以及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评估。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标准,才能够保障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制定和执行,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

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色、味、香等特性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超过限量,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合格标准,合格标准是指对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限量、纯度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的使用标准,比如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
合格标准的设定是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使用安全,避免对消费者造成危害。
二、检测方法,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是指对食品中添加剂成分进行检测的技术方法和标准。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对食品添加剂的成分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
三、监测体系,监测体系是指建立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监测体系,包括监测网络、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等。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食品安全。
四、风险评估,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科学地确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合格标准、健全监测体系、科学评估风险,并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食品添加剂危害分析检测

政策建议和措施
加强监管力度
其次,需要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食品生产、流 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特别是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通过定期检查、抽检 和专项整治等方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法、合规使用
政策建议和措施
推动科技创新
另外,需要推动科技创新,研发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通过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 的合作,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寻找更安全、更健康的替代品,降低食品添 加剂的潜在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检测易挥发或可转化为易挥发的食品添加剂,如苯甲酸、山梨酸等。该 方法的优点是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但某些添加剂需要经过衍生化处理才能进行检测, 操作相对复杂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
薄层色谱法(TLC)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对食品中的一些特定添加剂进行定 性分析。该方法主要通过将样品中的添加剂分离后在薄层板上进行显色反应,从而实 现对添加剂的检测。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灵敏度和准确性相对较低
食品添加剂危 害分析检测
-
1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危害 3 结论 5 结论 7 结论
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 4 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和态度 6 政策建议和措施
食品添加剂危害分析检测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 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虽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在国 家法律标准内是安全的,但有些不良商家 为追求食品的口感和外观,可能会过量添
加食品添加剂,从而给人体带来潜在危害
1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 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检测
【分析范围】
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
食用天然色素:天然β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辣椒橙、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红米红、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梁红、玉米黄、萝卜红;可可壳色、红曲米、红曲红、落葵红、黑加伦红、桅子黄、桅子兰,沙棘黄、玫瑰茄红、橡子壳棕,NP 红、多惠柯棕,桑椹红、天然芥菜红、金樱子棕;姜黄素、花生农红、葡萄皮红;兰锭果红;藻兰、植物炭黑,密蒙黄,紫草红;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橘黄、姻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胭脂虫红、氧化铁(黑)等。
常用的天然着色剂有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红、胭脂虫红、高粱红、叶绿素铜钠、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可色素、焦糖色素等。
合成色素: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
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兰;亮兰铝色淀、靛兰、靛兰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B-胡萝B卜素、二氧化钛、诱惑红;酸性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