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和家乐福对比
家乐福和沃尔玛企业文化的比较

沃尔玛和家乐福企业文化的比较企业的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中有重要的作用,他是企业的思想指导,指引着企业的前进方向。
沃尔玛和家乐福是世界零售业两大巨头,他们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他们的文化确是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分析他们之间的文化的差异和相同点,将会对我们本土的零售业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简介和文化沃尔玛是一家美国的世界连锁企业,由山姆·沃尔顿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
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
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2010年全球大型超市排名第一。
1996年,沃尔玛深圳罗湖区洪湖路的第一家购物广场开业。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至,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开设了近200家商场,包括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沃尔玛社区店三种业态,同时拥有好又多35%的股权和好又多104家门店,在华创造了超过100,000个就业机会。
沃尔玛企业文化是:顾客就是上帝:为了给消费者超值服务,沃尔玛要求员工要遵守“三米微笑”原则,尽量直呼顾客名字,微笑只能露出八颗牙等等。
尊重每一位员工:尊重个人,这是沃尔玛最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我们的员工与众不同”的口号每时都在提升员工的自豪感,激励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
每天追求卓越:日落原则。
家乐福简介成立于1959年,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
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
集团以三种主要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店。
此外,家乐福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制量贩店。
1995年,家乐福绕过中央政府进入中国市场,成功地开设了其在中国大陆第一家店,也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超级购物广场:北京国展店。
其全球采购中国总部于2002年9月1日正式落户上海,与设在其它10个城市的区域性采购中心(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武汉、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昆明)共同构成家乐福集团在中国的采购网络,负责在中国境内的直接采购业务,推动中国产品纳入家乐福全球销售网络。
沃尔玛与家乐福渠道对比

1、沃尔玛简介 2、家乐福简介
3、渠道对比
沃尔玛简介
1945年创始于美国,是世界最大的零售业巨头 服务理念:天天平价、物超所值、 服务卓越 核心竞争力: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 1996年进入中国,深圳为总部,采取以配送中心为核心,配送中心 建设在前,开店在后的扩张模式 业态: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商店、社区店等四种营业态式
物流
渠道关系
经营业态
购物广场 、沃尔玛社区店、中 心超市
大卖场
家乐福简介
1959创立于法国巴黎,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连锁 零售集团 核心竞争力:本土化,人员本土化、采购本土化、操作本体化 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为据 点, 多点并进,最快占领市场 业态: 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
渠道对比
1、 区位选择
第一阶段:2004年前严格限制阶段 沃尔玛:1996-2003年以广东为中心,向华南地区同一等级城市扩 散。未进入上海、北京等重要市场,也未进入西北地区,全国影响 力不足。 家乐福:1999-2004年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为据 点,多点 并进,最快占领市场。门店主要遍布东部沿海、长江沿线重要省份。 第二阶段:2004年后全面放开阶段 沃尔玛:开始进入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同时开始以等级扩 散方式向二三线城市扩散。门店呈现从东南沿海向内地依次递减。 家乐福:仍然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这些地区以蔓延 式扩散为主,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以等级式扩散到一些二级城市。
渠道对比 3、物流系统
沃尔玛: 全球采购与当地化采购相结合 配送中心统一配送 自己的运输车队
总公司资源控制中心
全球采购
渠道对比
沃尔玛和家乐福的营销差异分析

沃尔玛和家乐福的营销差异分析首先,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定位策略上有所不同。
沃尔玛的定位策略是“低价是王道”,致力于提供给消费者最实惠的价格。
沃尔玛通过与供应商进行谈判以获得更低的采购价,然后将这一优势转化为更实惠的零售价格。
此外,沃尔玛还通过“沃尔玛价”来保证低价,这是一种价格保护机制,如果消费者发现同样商品在其他地方有更低的价格,沃尔玛将退还差价给消费者。
相比之下,家乐福的定位策略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
家乐福以“让生活过得好”为宗旨,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人性化的服务。
家乐福的营销策略更加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供消费者良好的购物体验。
其次,沃尔玛和家乐福在产品策略上也有所不同。
沃尔玛以大众消费品为主打产品,并致力于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选择。
沃尔玛的超市中不仅可以找到食品、饮料、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还有家居家电、服装鞋帽等丰富的商品品类。
沃尔玛的产品策略主要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力求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
家乐福则更加注重高品质产品的销售。
家乐福的超市里提供着各种各样的进口食品、高端家电等高品质产品,以迎合一部分追求更高品质的消费者需求。
第三,沃尔玛和家乐福的营销方式也有所不同。
沃尔玛在传统的广告宣传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告来提高品牌知名度。
同时,沃尔玛也借助电子商务的方式开展线上销售,并且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家乐福则更加注重线下实体店的体验。
家乐福通过优质的店面设计和展示,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并且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为孕妇和儿童提供特殊的购物服务。
家乐福也通过电子商务渠道提供在线订购和送货上门等服务,但线下购物仍然是家乐福的核心营销渠道。
最后,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定价策略上也存在差异。
沃尔玛以低价为卖点,通过优化供应链和降低成本来实现低价销售。
沃尔玛采用“撞击式定价策略”,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并利用消费者的购买力来增加销售量。
家乐福则采用相对较高的价格定位,重视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沃尔玛与家乐福中国物流模式对比分析

沃尔玛与家乐福中国物流模式对比分析一、沃尔玛以其物流能力而闻名随着世界500强之首——沃尔玛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人把眼光聚焦于沃尔玛成功的秘诀。
人们通常把快速转运、VMI(供应商管理库存)、EDLP(天天平价)当作沃尔玛成功的三大法宝,其中商品的快速转运往往被认为是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
于是不少企业纷纷仿而效之,大力加快建设配送中心的步伐,认为只要加强商品的配送与分拨管理,就能象沃尔玛一样找到在激烈的商战中致胜的精髓。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曲解了沃尔玛的运营管理模式。
沃尔玛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有以下原因:独特的历史背景 1962年,当沃尔玛第一家店在阿肯色州的一个小镇开业时,由于其位置偏僻,路途遥远,供应商很少愿意为其送货,因此,山姆·沃顿不得不在总部所在地本顿威尔建立了第一家配送中心,显然,一家店不可能单独支撑一个配送中心的运营成本,于是以该配送中心为核心,在周围一天车程即5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迅速开店。
获得成功后,又迅速复制该运营模式。
而同期的凯玛特、伍尔柯等大连锁公司,基本位于美国大城市,有大量的经销商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物流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因此也就不会把商品配送视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强大的后台信息系统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沃尔玛以最快的速度把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其耗资7亿多美元的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电子信息系统,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其数据处理能力仅次于美国国防部,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及条码等现代物流技术的使用,更为全球每个门店的销售分析、商品的分拨及进销存管理等,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武器。
反观国内零售企业,门店数量少,销售量低,单店利润差,很少有实力能投资完善的信息系统。
一套系统的研发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过亿,使不少的小型零售企业望而兴叹。
门店数量众多目前美国本土有近4000家店,配送中心有30多家,可见约100多家门店才能支撑一个现代配送中心的巨额费用。
家乐福和沃尔玛比较

家乐福和沃尔玛的比较一、卖场设计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曾经在相关的资料上看到;家乐福的生鲜日配和日杂是其最具特色的两个区域。
此行一看,果真不假,在家乐福芙蓉店,生鲜的面积约占了2500平米,在生鲜区域,装修的风格讲究,经营的品种繁多,敏感性的商品价格低得让人心跳。
在此区域购物的人潮涌动,是超市的一大亮点。
单就经营品项上简单比较,我们的品种只及其不足一半,而且均集中在相对毛利较高的品项上,如豆制品家乐福有近30个单品。
在非食品的日杂区,陈列货架多达167组(见附表可以看出日杂的比例)。
陈列讲究,美观整齐,且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且日杂的新品、季节性商品和流行的商品都是陈列在起眼的位置。
自有品牌的开发从目前情况看家乐福显然加大了力度,定价上比同类商品低20%--25%,加上大面积的突出陈列,购买率和创利能力相当高,这也应该是今后我们的一个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家乐福的酒水的占比分额较大,达到25.67%而我们门店最高的酒水占比14.08%,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酒水占比不合理。
其原因是因为地处一级市场的消费习惯有一定的差别,其中如红酒陈列面就明显的比我们的陈列宽,这与市场消费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反而要注意的是我们的酒水面积占比与销售占比及不匹配,解决之道应是从两个方向入手:(1)缩小陈列面积(2)适当引进新增动销品项。
销量较大的冲调、毛利高的休闲、南北货则是从陈列面积、陈列位置上大力度倾斜,这与我们“一视同仁”的做法显而更为合理和值得借鉴!相反,在家乐福的服装区,家乐福所给的面积相对较小且品种也较少。
另外,经过对家乐福面积的分析,发现食品、生鲜、收银区和休闲区面积和刚好与非食品的面积大致相等。
同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又去观察了沃尔玛,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在沃尔玛,生鲜区、食品区、收银区、休闲区都集中在二楼。
而非食品占据了整个三楼(二楼、三楼的面积相等)。
从以上说明了不管是沃尔玛,还是家乐福,都在抓住价格透明度不高,而毛利点高,且在组合商品时的选择面较广的非食品作文章。
沃尔玛中国与家乐福中国的物流系统比较分析

沃尔玛中国与家乐福中国的物流系统比较分析沃尔玛中国与家乐福中国的物流系统比较(一)沃尔玛中国的物流系统介绍在信息系统方面,沃尔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斥巨资进行信息系统建设。
在70年代中后期高价租用了休斯公司的卫星用于公司内部信息的传递,经过多年的积累,到现在为止,沃尔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卫星和数据库系统,其先进程度可以和美国五角大楼相媲美。
这套先进的系统将沃尔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店和供应商有机连接。
沃尔玛能够在-d,时之内完成它分布在世界各地的4500多家分店的库存盘点”。
而沃尔玛中国在沃尔玛总部的信息技术保驾护航下,其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配送中心及零售分店有机联系,达到信息顺畅。
这样,供应链中一环扣一环,将无用功减缩到最小,将效率提高到最高。
几乎达到了“无缝”运行。
在配送中心方面,沃尔玛中国在深圳和天津有两个配送中心。
沃尔玛的配送系统大致如图1所示:沃尔玛与供应商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强调与供应商共同发展。
供应商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沃尔玛的网站上以保密的方式察看自己商品的销售和库存情况,从而预测需求。
在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及FIVlCG研究中心公布的{2006年度供应商满意度调查报告》14中,沃尔玛中国的综合满意指数、信用指数、管理指数15等排名都居于榜首地位。
而在费用指数16这一负面指标上,沃尔玛中国则排在14名的位置。
从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供应商与沃尔玛中国合作良好,达到共赢。
沃尔玛中国复制了沃尔玛在美国本土的物流管理模式,集权化管理,这从其配送中心的建立可以窥见一斑。
各门店没有自主进货权,而是将需求上报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统一进货再配送到各门店。
(二)家乐福中国的物流系统介绍在物流管理模式方面,家乐福中国并没有采取常规的集中采购管理体制,其没有配送中心,而是权力下放。
2005年5月前家乐福实行“中国区总部一7分区一门店”的三级管理架构,与此管理架构相对应的物流系统相对分散。
各门店拥有自己的供应商体系,商品配送模式为分散配送。
沃尔玛PK家乐福

沃尔玛PK家乐福相比家乐福灵活的“本土化”策略,沃尔玛更加强调系统性和集权性。
沃尔玛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商品的进销差价和通过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来获得,而家乐福的盈利模式则主要是对供应商的强势政策间接获得的。
两个世界零售业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对阵早已开始,谁能胜出将取决于双方每一个细节的较量。
龟兔赛跑,假如兔子不轻敌肯定是兔子跑得快,但如果没有乌龟锲而不舍的话,兔子速度再快也毫无意义可言。
因为,没有对手便没有竞争,更没有发展。
其实,善跑的兔子发挥自己的潜在优势,会越跑越快,乌龟倘若改变策略、调整思路,终点也会近在咫尺。
商界上的亦是如此,沃尔玛和家乐福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当然他们不是乌龟,更不是兔子,他们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PK的对手。
入乡随俗对决墨守成规连锁经营的核心在于通过复制的方式使企业竞争力得以延续,从而迅速实现企业的规模膨胀,抢占市场份额。
世界最大的连锁企业沃尔玛正是依据这种理论,将其在美国乃至欧洲市场形成的标准完全复制到中国市场上。
在中国市场坚持郊区化的发展战略,以强大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为支撑,交叉发展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社区店三种业态。
然而,沃尔玛的复制只是单纯的复制,却忽视了创造性乃是复制得以延续的根本。
相反,家乐福在“本土化”上则取得了明显的成功。
通过合资的方式进行“曲线救国”,因地制宜的单店管理,针对消费差异扩大各个门店的自主权,自1995年以“大卖场”形式进入中国后,就将大力发展店铺作为其扩张的第一目标。
家乐福为了快于其竞争对手在中国完成战略布局,打破了常规和连锁经营的管理体制,采取了店铺发展遍地开花,各分店自行采购的做法,这虽是一着险棋,但为其赢得了发展的空间。
现在,家乐福已经在中国的沿海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基本完成了战略布局,比沃尔玛快了两到三年,这一时间为家乐福赢得了调整经营管理体制和系统的时间,家乐福也迅速成为国内开店数量方面的翘楚。
在深圳,沃尔玛拥有8家门店,10%的市场零售份额,而家乐福才2家门店,市场占有率为4%。
沃尔玛与家乐福的比较

二、扩张:手法谨慎步伐不停
在价格低廉的同时,沃尔玛更看重服务质量。因为平价的 精髓在于为顾客提供了超值服务,具体表现在: 提高服务质量。当天的事必须在当天做完,日清日结,不 能拖延沃尔玛要求它的员工向每一位顾客提供让顾客感到惊喜 的服务,这种服务必须超过顾客原来的期望值。
经营方式多样。沃尔玛多业态并举,有折扣商店、购物广场、 大卖场、山姆会员店、家居店、社区店等形式,由总公司控股,直 营连锁。这些业态分别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策略
一、天天低价的背后
如何做到“天天低价、薄利多销”? 控制成本首先是厉行节约。在沃尔玛中国总部,大家看到 的是狭窄的过道和没有任何装修、素面朝天的办公大厅。 其次对商品优胜劣汰。每家店都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人文 境,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选择销售不同的产品。 第三是降低仓储成本。沃尔玛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降低 成本的办法,就是它的分店总是一个镇一个镇、一个县一个县 地渐次建立,这样可降低运输成本和广告费用,因为新店总是 在上一个沃尔玛店附近建立,往往并不需要再进行大规模的宣 传。
三、人力资源永不放弃
作为全球商业零售业的“巨无霸”,“沃尔玛”成功的重因 素之一就是让员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而且每位商店普通工, 只要看到其他地方的商品更便宜,都有权给沃尔玛的任何产品降价。 在经营上,经理们有很大的自由,他们永远不会因为尝试新方法而 被解雇。 沃尔玛的领导人总是研究如何把权力与责任一起分配给相应的 人,研究如何激励与约束。管理者的工作质量是由他所管理的人的 工作质量来决定的。
首先,家乐福大规模的经营战略,使其能获得现代大商业的 规模效应,这种规模效应又可以通过大规模、大批量的采购,享受 数量折扣优惠转化为公司的低成本优势。家乐福强大的规模还可以 大大降低其配送成本。 其次,家乐福在进货上可谓善于向供应商“借鸡生蛋”,利 用供应商的资金周转,相应地,家乐福的自有流动资金就占用少, 从而大大节约了家乐福的资金成本。另名家乐福还向供应商要求许 多的优惠条件及赞助。 第三,家乐福的商品周转迅速。家乐福拥有强大的采购能力及 与供应商谈判的能力,这就为其商品的迅速周转提供了保证。商品 的快速周转,流动资金占用少,可以大大降低资金的成本。 另外,在选择商品上,家乐福倾向于本地化。其商品的结构 会因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作出相应调整。商品 的本土化还让家乐福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和配送费用。另外,为 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家乐福还开发了自有品牌的商品。 所有这一切,都是家乐福低价格策略的坚强后盾。这样家乐福才能 时时保持低价,低得让顾客心跳,具有极大的诱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沃尔玛配送中心采用的作业方式
• 交叉配送CD ( Cross Docking),交叉 配送的作业方式非常独特,而且效率极高, 进货时直接装车出货, 没有入库储存与分拣 作业, 降低了成本,加速了流通。 • 800名员工24小时倒班装卸搬运配送,沃 尔玛的工人的工资并不高,因为这些工人 基本上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只是经过了沃 尔玛的特别培训。
1.1.4服务范围大——法国的家乐福,除了能 买到满意的商品外,只要愿意,顾客可以在 店内理发、吃饭、娱乐等,即使是带了小孩 也不用愁,购物时,你可以将其安置在店内 的临时托儿所。 1.1.5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大规模的销售, 可以让家乐福从大规模采购中享受优惠的价 格折扣,从而降低进货成本。
1.2 跨国经营战略——在跨国经营上,家乐 福的成绩相当可观。现已发展到在全球具有 9000多家分店的庞大规模。 联合南欧,降低进入风险——家乐福首 先进军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 家,因为这些国家与法国毗邻,在地理、文 化、习俗等方面与法国比较接近,相对而 言,进入较为容易。 同时成功避开了沃尔玛这个零售界的巨 无霸。
3.1 降低成本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快 速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 配送——核心竞争力 (1)“干货”配送中心 (2)食品配送中心 (3)服装配送中心 (4)山姆会员店配送中心 (5)进口商品配送中心 (6)退货配送中心
• 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设立在100多家零售店 的中央位置,也就是配送中心设立在销售 主市场。 • 配送中心的一端是装货平台,可供130辆 卡车同时装货,在另一端是卸货平台,可 同时停放135辆卡车。 • 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相 当于24个足球场那么大;商品种类超过8 万种。沃尔玛在美国拥有62个以上的配送 中心,7000多辆GPS运输卡车服务着 4000多家商场。
二、沃尔玛成功之道
2.1 价格最便宜的承诺 沃尔玛想尽一切办法从进货渠道、分销 方式等各方面节省资金,提出了“天天平价、 始终如一”的口号,并努力实现价格比其它 商 号更便宜的承诺。 创始人沃尔顿曾说过,“我们重视每一分 钱的价值,因为我们服务的宗旨之一就是帮 每一名进店购物的顾客省钱。每当我们省下 一块钱,就赢得了顾客的一份信任。”
1.3 低廉价格策略 1.3.1 经营理念——“一次性购足,超低售价, 货品新鲜,自动选购,免费停车”,此五点全 是 为顾客的利益而制定的。 创造顾客满意,以赢得顾客的信任,为公 司带来良好的声誉和巨大的回报。 1.3.2 大规模的经营战略 规模效应又可以通过大规模、大批量的采 购,享受数量折扣优惠转化为公司的低成本优 势,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乐福之所以成功,是其在经营过程中始终不渝 地坚持以下三大战略。
1.1超大规模战略 1.1.1店堂面积大——顾客在法国总部可以滑 着旱冰鞋在场内购物。(自动选购系统)
1.1.2停车场大——家乐福每100平方米就 有20个车位,是其为远来购物的顾客预备的。
1.1.3收款台多——为了减少顾客排队付款的 时间,家乐福每200平方米面积就设置一个 出口收款台。
沃尔玛经营之道
•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Wal-Mart Stores, Inc.)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 姆· 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 截至2009年5月,沃尔玛在全球14个国 家开设了7900家商场,员工总数210万 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1.76亿人次。 • 1996年8月12日 中国第一家沃尔玛平 价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在深圳开业。
沃尔玛与家乐福
VS
家乐福的经营之道
• 1963年6月15日,当家乐福创始人法国人 马塞尔· 富尼埃在距巴黎25公里的南郊开了 一家经营面积过2500平方米,并设有500 个停车位的名为家乐福的大店铺时,不少零 售业士认为富尼埃先生是异想天开,不可能 获得成功。
1.经过40来年的不断发展、并购与创新,家
• 当时其它商店里的有哪些本地的商品出售, 哪些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然后再去与各类供 应商谈判,决定哪些商品会在将来家乐福店 里出现。一个庞大无比的采购链,完完全全 从零开始搭建。
• 在法国超市到处可见的奶酪,在中国很难 找到供应商;在台湾十分热销的槟榔,可 能在上海一个都卖不掉。对于以食品为主 的本地家乐福来说其实意义不大。 •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当地,从当 地组织采购本地人熟悉的产品。 • 十字路口的商圈这个“空降兵”的落点注 定是十字路口,因为Carrefour的法文意 思就是十字路口,而家乐福的选址也不折 不扣地体现这一个标准———所有的路都 开在了路口。
• 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 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 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 • 例如,顾客到沃尔玛店里购物,然后通过 POS机打印发票,与此同时负责生产计划、 采购计划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的电脑上就会 同时显示信息,各个环节就会通过信息及 时完成本职工作,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 的时间浪费,加快了物流的循环。
四、沃尔玛的人力资源政策
(1)“诚实” ——每个沃尔玛同事都知道, 沃尔玛不怕员工犯错误,而且会有专门的人 帮助你去改正错误,但是有一个错误是不可 以被原谅的,就是不诚实。 (2)沃尔玛还对员工有一些公开课,主要就 是帮助他们了解跟他们工作有关的其他的技 能和知识,更好的为顾客服务。
(3)沃尔玛致力于招聘诚实、专业的同事并 为其提供全面的培训,同时对其诚实的品质 和专业技能进行定期考核。 深圳总部每年都会组织鲜食技工进行两 次专业考核,包括技能和理论两个部分。
3.3 建立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
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 系统(MIS),处理系统报表,加快了运作速度。 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发 射物流通讯卫星,物流通信卫星使得沃尔玛产生了 跳跃性的发展; 1983年的时候采用了POS机,全称Point Of Sale,就是销售始点数据系统。 1985年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 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 1986年的时候它又建立了 QR,称为快速反应 机制,对市场快速拉动需求。
1.3.3 进货上向供应商“借鸡生蛋” 与供应商签定的合同付款条件为“月结 60 天数”,货卖得越快,供应商往家乐福里投入 的钱就越多,家乐福就像鲸鱼般吞吃供应商 的流动资金。 家乐福的自有流动资金就占用少,从而大 大节约了家乐福的资金成本。 供应商愿意与其合作的重要原因是:家乐 福销售量大,付款信誉好,可接纳的品种多。
一、沃尔玛公司的宗旨
(1)沃尔玛提出“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 宗 旨,实现了价格最便宜的承诺。沃尔玛还向 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 (2)沃尔玛向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 ——走进沃尔玛,顾客便可以亲身感受到宾 至如归的周到服务。再次,沃尔玛推行“一 站 式”购物新概念。
(3)沃尔玛超越西尔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 是沃尔玛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采取不同 的零售经营形式,分别占领高、低档市场。 例如:针对中层及中下层消费者的沃尔 玛平价购物广场;只针对会员提供各项优惠 及服务的山姆会员商店;以及深受上层消费 者欢迎的沃尔玛综合性百货商店等。
沃尔玛主打的3个品牌分别是: “Great Value”(惠宜)食品和非食品
“Mainstays”,主要覆盖家居用品;
“Simply Basic”,主要覆盖服装产品。
5.1 沃尔玛——横纵向的排挤 让人惶恐的是,他们不是在开店, 而是在做 在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在06年,他们的自有品牌有 2.5%,08年是10%,到2010年他们的自有品 牌要提高到20%。而自有品牌的特色就是价格非 常便宜,通常能便宜到20%,有的甚至可以便宜 到40%。 沃尔玛产业整合非常好。兴源公司在辽宁瓦房 店建立了沃尔玛绿色水果转换有机水果直接采购基 地,对当地5000亩的绿色水果进行有机转换,到 2011年,沃尔玛计划在中国让100万农民参加到 这个所谓的农超对接的项目中。他们也明确表示, 他们将建立一条涵盖供应商、配送中心、卖场等所 有环节在内的绿色供应链。(回忆2008年的冬天)
3.4 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 射频标识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 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 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 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
2005年到2007年,沃尔玛供应商每年将使 用50亿张电子标签,沃尔玛公司每年可节省 83.5 亿美元。目前全世界已安装了约5000个RFID系 统,实际年销售额约为9.64亿美元。
2.2.2研究这片区域内的城市交通 选址时都要考虑未来的店址周围都要有多 路公交车且道路宽敞,方便交通。 家乐福自己的一份资料指出,顾客中有 60%顾客在34岁以下,70%是女性,然后有 28%的人走路,45%通过公共汽车而来。
2.2.3 家乐福的优胜劣汰 家乐福选择商品的第一项要求就是要有高 流转性。比如,如果一个商品上了货架走得不 好,家乐福就会把它30厘米的货架展示缩小 到20厘米。如果销售数字还是上不去,陈列 空间再缩小10厘米…… 同时,员工的培训也完全是从顾客的角度 出发的,让他们把自己当成消费者进行采购, 结果当他们看到乱成一团的蔬菜,自己也不愿 意买,终于对管理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
3.5 “无缝”供应链的运用 在衔接上游客户上,沃尔玛有一个非常 好的系统,可以使供货商们直接进入到沃尔 玛的系统,沃尔玛称之为“零售链接”。 通过零售链接,供货商们就可以随时了 解销售情况,对将来货物的需求量进行预 测,以决定生产情况,这样他们的产品成本 也可以降低,从而使整个流程成为一个“无 缝” 的过程。
同时,对顾客的微笑还有量化的标准, 即对顾客微笑时要露出“八颗牙齿”,如果 你 不满意我们的微笑请取走我的2元钱。 2.3 捐赠公益建立形象 1983年以来,沃尔玛为美国各州“联 合 之路”慈善机构捐赠了5200万美元。
三、沃尔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曾经说过,如果全 球的IT企业只剩下三家,那一定是微软、 Intel和戴尔,如果只剩下两家,将只有戴尔 和沃尔玛。 这显然只是玩笑话,沃尔玛虽是零售业 的翘楚,但无论如何还算不上IT企业。不 过,沃尔玛对信息技术的执着追求却是有目 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