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新小岩附近旅游景点

东京新小岩附近旅游景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位于东京都江户川区的新小岩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地区,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旅游景点。
如果您计划前往东京旅行,一定不要错过这里。
从美丽的公园到历史悠久的寺庙,再到充满活力的购物街和餐饮地点,新小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体验,适合各种旅行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新小岩附近的旅游景点,希望能帮助您规划一个难忘的旅程。
让我们来看看新小岩附近的美丽公园。
位于新小岩附近的小岩公园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是当地居民和游客休闲放松的理想去处。
这座公园坐落在一片绿树成荫的地区,有着宽阔的草坪、漂亮的花园和宁静的湖泊。
您可以在这里漫步散步,欣赏美丽的风景,或者找一个舒适的长椅坐下来,享受宁静的时光。
如果您喜欢户外活动,不妨在这里进行一次晨间跑步或者健身锻炼,感受新鲜空气和自然风光的美好。
除了小岩公园,新小岩附近还有历史悠久的寺庙等着您探索。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新小岩大仙堂。
这座寺庙建于江户时代,是当地居民信仰的中心。
您可以在这里参加传统的祈福仪式,祈求健康幸福。
新小岩还有许多其他古老而美丽的寺庙,如正觉寺和西天満神社,也值得一游。
在这些寺庙中,您可以感受到传统日本宗教文化的魅力,体验不同于城市喧嚣的宁静与神秘。
如果您对购物和美食感兴趣,新小岩也绝不会让您失望。
在新小岩购物街上,您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商店,出售从日本传统手工艺品到时尚服饰的各种商品。
在这里逛街购物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您可以尽情选购各种小礼物和纪念品。
新小岩还有许多美食街和餐厅,供应各种美味佳肴。
无论是传统的日本料理、西方快餐还是异国风味,这里都应有尽有。
不妨来一次美食之旅,品尝各种美味佳肴,感受东京的独特风味。
新小岩附近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适合各种旅行者。
无论您是喜欢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还是购物美食,这里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希望您能在新小岩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旅程,留下美好的回忆。
第二篇示例:东京新小岩附近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历史的地方,拥有许多令人兴奋和有趣的旅游景点。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也是最早的博物馆,位于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北端,创建于明治四年(公元1871年),原为东京汤岛圣堂的文部省博物馆,1889年改为帝室博物馆,1900年又改名东京帝室博物馆。
1947年博物馆由宫内省改属文部省管理,更名国立博物馆。
1952年定名为东京国立博物馆,隶属文部省文化厅。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当时的总馆和2号馆、3号馆均遭到严重损坏,无法使用。
此后的十余年间,博物馆的展出只在表庆馆一处进行。
新建总馆于1932年开工,1938年落成使用。
这就是现存的东京国立博物馆总馆。
二战后,博物馆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1962年,馆内西南侧建成“法隆寺宝物馆”,两年后面向大众开放。
该馆主要收藏了1878年遭遇法隆寺上贡给皇室的三百余件宝物。
该展馆使用三十多年后被拆除,1999年由带有餐厅和资料室的新法隆寺宝物馆取代。
1968年,馆内东侧建成东洋馆,收藏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美术品。
1984年,馆内西侧的表庆馆后建成资料馆,研究人员可以在此公开使用阅览馆藏图书、史料和照片。
现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共有总馆、法隆寺宝物馆、东洋馆、表庆馆、资料馆、平成馆(1999年启用),陈列室总面积1.4万余平方米。
其中展品约三千件,随时进行轮流替换。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总数达11万件以上。
此处所谓件数并不是真正的物品个数,例如同一考古遗址出土的数百件物品只被统计为一件。
其中包括日本国宝87件、重要文化财产610件(2005年7月止)。
馆藏品中有许多为神社寺庙或个人收藏家的捐赠物。
藏品的范围,从地域上看,以日本及亚洲各国为主,时代上则从史前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为止。
其中东洋美术以日本、中国以及朝鲜半岛的美术为基础,也包括埃及、印度、东南亚(越南、泰国等)、中近东地区(美索不达米亚等)、中亚等地区的美术品。
此外,南太平洋诸岛的民族美术、西洋近代的陶瓷和玻璃制品也有所收藏,但通常不对外展示。
《宫女图》

《宫女图》 南宋.刘松年
绢本设色 24.4cm×25.8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
宫廷画家,工山水、人物。
他的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画风笔
精墨妙,变雄健为典雅,水墨青绿兼工,着色妍丽典雅,多写
茂林修竹、山明水秀的西湖胜景。
因其绘画题材多园林小景,
人称“小景山水”。
此图是唐绘《笔耕园》60幅册页中的一幅,绘三位女子
于后院休闲取乐之景。
一位女子端坐桌前,桌上摆着剪刀、布
匹等女红,或刚完成一幅绣花,此时正盯着翩翩起舞的红衣女
子。
院中花开满地,高大的树木繁茂苍翠。
细细观之,这张画
虽然是工笔画,但也加入了一些写意的手法。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340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37-1007/G4 邮发代号:24-227 定价:10.00元。
宋金元三彩枕的分类与产地

宋金元三彩枕的分类与产地以往对三彩器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唐三彩和辽三彩,宋金元三彩枕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把宋金元三彩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本文从考古材料出发,结合博物馆藏品,对宋金元三彩枕的分类与地域分布作了比较全面的揭示。
分类宋金元三彩枕,是指在宋金元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瓷枕,先素烧胎体,再在胎体上施彩釉,低温烧成,釉色呈黄、绿、白、酱等多种色彩,以北方窑口烧造为主,窑炉主要是北方典型的馒头窑。
装烧工具有匣钵、支垫具、垫饼等。
三彩枕的侧面上遗留有三枚支钉痕,表明是用三岔形支钉支撑、侧置入窑烧制而成的。
宋金元三彩枕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在装饰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图案也是同时期三彩器中最丰富、最有特点的。
本文主要根据三彩陶瓷枕的造型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箱形枕。
由枕面、枕底及枕墙粘合成型。
此种枕最常见,种类最多,数量也最多。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长方形枕。
发现的数量最多。
棱角分明,枕面平坦或稍微内凹,两端微翘。
按釉色、装饰又可明显分为3组:第一组,枕面主题为折枝花朵,个别为动物、人物纹。
纹饰规整,布局多为长方形边框内刻划菱形开光,开光内刻划花朵,开光外饰花草纹。
釉的颜色较多。
这类三彩枕最早出现于北宋中期以后,金代依旧流行。
代表性藏品有:1、河南内黄县宋墓出土者,枕面开光内分别饰红色葵花和牡丹花,四周上首绘青色花卉,下首饰白釉,枕底面未施釉,微平。
2、新安宋墓出土的三彩莲花纹枕,枕面绘缠枝纹和荷叶荷花,上有铭文“镇宅大吉”,墓葬年代为北宋中期宋哲宗时期(1086~1101年)。
3、故宫博物院藏刻花人物纹枕,上半部及枕面周围均饰绿釉,枕面中心饰二人物行走在草丛中,绿树和黄色的朵云作陪衬,两侧均为黄地开光折枝花一枝。
4、1956年西安曲江池西村元墓出土叶纹枕。
枕面稍凹,用黄、绿、褐彩绘成由花卉纹、十字纹等组成的树叶纹。
第二组枕面装饰以人物为主题。
目前仅发现两件,年代为12世纪中后期。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
大家好,欢迎来到东京国立博物馆!这是一座位于日本首都东京的世界知名博物馆,拥有丰富多样的藏品和展览。
东京国立博物馆建于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馆内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和文物,展示了日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这里有古代的陶瓷器、绘画、雕塑等艺术品,还有珍贵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
在博物馆的展览中,你可以欣赏到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古代的佛教雕像到日本绘画的经典作品,每一件展品都展示了日本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特别展览,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品。
除了展览,东京国立博物馆还设有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这里也是学生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如果你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东京国立博物馆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通过艺术品和文物来了解日本的过去和现在。
快来探索这个令人惊叹的博物馆吧!。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国书法史最高峰墨迹名品天下第二行书

[ 颜真卿 ]超越王羲之的名笔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在中国,颜真卿与王羲之几乎并驾齐驱地渗透在人们对书法的认知里。
如果说,王羲之的字是富有贵族气息的,那么,颜真卿的书法则充满了真性情。
2019年新年,又有了飞去日本看展的理由——东京国立博物馆“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即将展出!其中最重磅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借展的“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姪文稿》。
展期:2019年1月16日—2月24日即使在台北故宫,《祭姪文稿》也极少展出——这件“限展国宝”上一次露面,要追溯到十年前台北故宫的“晋唐书法展”(2008);在海外展出,还是1997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这一次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示,是《祭姪文稿》在日本的首次公开展出——展期仅一个月。
在中国书法史上,《祭姪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排在第一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不过,“天下第一行书”早已无法获见真迹,而这件“天下第二行书”却有幸保存了下来——更是仅存极少数的颜真卿真迹。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
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局部《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
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颜真卿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5年,享年七十八岁。
字清臣,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观后感

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观后感去了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东洋馆之后,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装满亚洲神秘宝藏的大盒子,然后被各种惊喜不停地砸脑袋。
一进东洋馆,首先就被那空间布局给镇住了。
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迷宫,但这个迷宫里全是好东西啊。
灯光打得那些展品就像舞台上的大明星,每一件都在闪闪发光吸引你的眼球。
咱先说说中国的文物吧。
看到那些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宝贝,心情可复杂了。
像那些精美的瓷器,那花纹细致得就像有个超级小的画家拿着最细的笔在上面精心雕琢一样。
我站在那儿就在想,这些本应该在中国的土地上好好呆着的东西,怎么就跑到这儿来了呢?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又不得不佩服咱们老祖宗的手艺那是真的厉害,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盯着看,挪不动脚。
还有日本本国的文物也很有看头。
日本的一些传统工艺品,透着一种精致到骨子里的感觉。
小小的人偶,那表情、那服饰的细节,感觉都能讲出一大串故事来。
而且从这些文物里,能看到日本文化独特的发展脉络,就像顺着一条小溪流,慢慢看到它怎么汇聚成大河的。
朝鲜半岛的文物呢,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那种既融合了周边文化又保留自己特色的感觉很奇妙。
比如说一些青铜器,有着很鲜明的风格,感觉像是在和你悄悄诉说着古老的朝鲜半岛的故事,神秘又迷人。
在东洋馆里溜达的时候,我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物放在一起,还挺有对比和互补的效果。
就像是一场文化的大聚会,大家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又好像在某些地方有着暗暗的联系。
比如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些线条的运用或者色彩的偏好,都能看出亚洲文化圈内部的交流和影响。
不过呢,这里的参观也有点小烦恼。
人太多啦!大家都挤在那些特别有名的展品前面,就像一群小蚂蚁围着一块大糖果。
有时候想好好看看一个展品,还得左钻右钻的,感觉像在进行一场小小的冒险。
总的来说,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就像是一本打开的亚洲文化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展品都是一个有趣的字符。
虽然看到咱们中国的文物在这儿有点扎心,但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管这些宝贝在哪儿,它们所承载的文化都会一直闪耀,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
智慧树知到《世界著名博物馆艺术经典》2019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世界著名博物馆艺术经典》2019见面课答案见面课:文艺复兴艺术的奇异风采1、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以下的哪一位艺术家被合称为文艺复兴三杰?A:波提切利B:多纳泰罗C:提香D:拉斐尔正确答案:拉斐尔2、谁在绘画领域里的地位如同但丁在文学领域里的地位?A:达·芬奇B:丁托列托C:乔托D:丢勒正确答案:乔托3、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里的十二位门徒,最为年轻的是A:犹大B:约翰C:小雅各D:大雅各正确答案:约翰4、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作的天顶画,尺寸大得惊人,约有A:200平方米B:300平方米C:400平方米D:500平方米正确答案:500平方米5、拉斐尔《雅典学院》中的柏拉图的形象其实A:是以毕达哥拉斯为模特儿的B:是以达·芬奇为模特儿的C:是以阿波罗为模特儿的D:是以欧几里得为模特儿的正确答案:是以达·芬奇为模特儿的见面课:荷兰国立博物馆与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1、关于荷兰国立博物馆,以下哪个说法有误:A:荷兰国立博物馆是荷兰国家级的历史和艺术博物馆B:荷兰国立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同时期落成C:荷兰国立博物馆充满荷兰商业社会的特点D:荷兰国立博物馆位于海牙正确答案:荷兰国立博物馆位于海牙2、关于荷兰国立博物馆的收藏,以下哪个说法有误:A:荷兰国立博物馆的艺术收藏展现了荷兰十七世纪黄金时代的社会风貌B:该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关的绘画和器物C:该博物馆的很多艺术品曾被运往卢浮宫D:该博物馆的收藏并未纳入奥兰治家族的王室收藏正确答案:该博物馆的收藏并未纳入奥兰治家族的王室收藏3、关于伦勃朗的《夜巡》,以下哪个观点有误(两个):A:《夜巡》描绘的是夜间场景B:这是一幅描绘阿姆斯特丹射手连队的群体肖像画C:伦勃朗通过人物的姿势、光线的明暗对比等方式表现出人物的动感D:这幅画现在的尺寸是伦勃朗最开始创作时的尺寸正确答案:《夜巡》描绘的是夜间场景,这幅画现在的尺寸是伦勃朗最开始创作时的尺寸4、关于荷兰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十七世纪中国青花瓷,以下哪个说法有误:A: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大量青花瓷,并分销到欧洲各国B:中国瓷器因其精美并具有异国情调,很快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物品C:中国青花瓷对荷兰本土制陶业并未产生影响D:中国青花瓷为欧洲的“中国风”提供创作源泉正确答案:中国青花瓷对荷兰本土制陶业并未产生影响5、荷兰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以下哪幅作品并不属于风俗画:A:鲁伊斯达尔的《哈勒姆一景》B:维米尔的《情书》C:扬·斯蒂恩的《欢乐家庭》D:弗洛里斯·凡·戴克的《餐食》正确答案:鲁伊斯达尔的《哈勒姆一景》见面课:法国近代绘画殿堂–巴黎奥赛博物馆1、巴黎奥赛博物馆集中收藏哪个历史时期的艺术?A:20世纪现代艺术B:19世纪法国艺术C:1848至1914的西方艺术D: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正确答案:1848至1914的西方艺术2、巴黎奥赛博物馆的前身是:A:火车站B:工厂C:世博会场馆D:宫殿正确答案:火车站3、下面哪幅作品你不会在奥赛博物馆看到:A:库尔贝《奥尔南的葬礼》B:库尔贝《画家的工作室》C:安格尔《大宫女》D:安格尔《泉》E: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加冕》F:米勒《拾穗者》G:古斯塔夫·莫罗《俄耳甫斯》H: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正确答案:安格尔《大宫女》,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加冕》,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4、创作《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家的工作室》的库尔贝曾发表了著名的:A:《象征主义宣言》B:《写实主义宣言》C:《浪漫主义宣言》D:《新古典主义宣言》正确答案:《写实主义宣言》5、巴黎奥赛博物馆是全世界范围内收藏:A:法国艺术最多的博物馆B:19世纪西方艺术最多的博物馆C:19世纪法国学院派艺术最多的博物馆D:19世纪法国印象派艺术最多的博物馆正确答案:19世纪法国印象派艺术最多的博物馆见面课:漫步日本东京的美术馆1、下列哪所博物馆/美术馆不举办西洋艺术展?A:国立新美术馆B:东京都美术馆C:东京国立博物馆D:三菱一号美术馆正确答案:东京国立博物馆2、上野公园博物馆群不包括下面哪所博物馆/美术馆?A:东京都美术馆B:国立新美术馆C:东京国立博物馆D:上野之森美术馆E:国立西洋美术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一、简介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位于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北端,1872 年创建。
原为东京汤岛圣堂的文部省博物馆,1889年改为帝室博物馆,1900年又改名东京帝室博物馆。
1947年博物馆由宫内省改属文部省管理,更名国立博物馆。
1952年定名为东京国立博物馆,隶属文部省文化厅。
东京国立博物馆由一幢日本民族式双层楼房和左侧的东洋馆、右侧的表庆馆以及大门旁的法隆寺宝物馆构成。
作为世界著名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拥有40多个展厅,藏品总量超过10万件,除了主打日本文物的主馆与举办专题展览的表庆馆、平成馆,还有展示明治初年法隆寺向宫廷献纳宝物的法隆寺宝物馆,陈列日本以外东方各国艺术品和考古遗物的东洋馆。
东洋馆又称亚洲文物陈列馆,1968年正式开放,设10个陈列室,分综合陈列、埃及艺术、西亚艺术、东南亚艺术、中国艺术、朝鲜艺术和西域艺术等部门,东洋馆也是中国境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由于东亚国家文物普遍不耐光且难以经受温湿度的剧烈变化,所以每年只轮换展出馆藏品中的一小部分。
二、历史
1、草创之初
1872年3月,日本文部省博物局在当时的汤岛圣堂大成殿(现在东京都文京区汤岛)举办了国内首次博览会。
当时的宣传广告及入场券等均保存于文部省博物馆内,这也是日本“博物馆”的发端。
东京国立博物馆也以这一年作为其创设年份。
当时博览会主要以将在次年的1873年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出展的展品为主。
会场内主要陈列有书画、古董、动植物标本等,其中以名古屋城的金最引人注目。
最初博览会会期预定为3月10日起的20天,但由于人气旺盛,会期一再延长,最后到4月末才结束。
据估计,总入场人数达15万人次
1873年,文部省博物馆被并入太政官正院的“博览会事务局”,并迁址至内山下町(现今的东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
同年4月15日起也举办了为期3个半月的博览会,主要展示物品为动植物、矿物等。
1875年,“博览会事务局”再度改称“博物馆”,归内务省管辖。
起初也曾
改称“内务省第六局”,后于1876年又改叫“博物馆。
同年,町田久成任博物馆馆长。
出身于萨摩藩的町田馆长对明治时期日本的博物馆建设和文物保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也被视为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首任馆长。
博物馆内也立有表彰町田馆长的石碑。
另外,博物馆的主管机构也于1881年改为农商务省,此后又于1886年变为宫内省。
1877年,在上野的宽永寺本坊旧址(后为东京国立博物馆所在地)举办了首届内国劝业博览会。
这是基于当时日本“富国强兵、产业兴国”的国策而举行的,其中的“美术馆”是日本最早被称为美术馆的建筑物。
当时的首任馆长町田久成以内山下町的博物馆过于狭小、易发生火灾等原因,申请迁移至上野公园,并于当年得到了太政官的批准。
1881年,在上野公园宽永寺旧址建成2层红砖造的本馆。
设计者为英国建筑师Josiah Conder。
该馆当年即作为第2届内国劝业博览会的展馆使用,次年3月起成为博物馆的总馆。
4年前建造的美术馆则作为2号馆使用。
此后,由于关东大地震的破坏,上述两馆均已不存。
2、从皇室博物馆到国立博物馆
1889年博物馆改称“帝国博物馆”,馆长为九鬼隆一。
当时,在京都和奈良都设有帝国博物馆(京都馆设于1897年,奈良馆设于1895年)。
当时馆内的美术部长是明治时期日本美术界的核心人物冈仓天心,此外从美国来的哲学家・美术史学家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也被聘为美术部理事。
因此博物馆在美术方面的力量得到了加强。
1900年,位于东京・京都・奈良三地的“帝国博物馆”同时改称“帝室博物馆”。
这个名称一直使用至1947年。
同年,为了庆祝皇太子(后来的大正天皇)大婚,在上野的博物馆内开始新建美术馆,该工程于1901年开工,于7年后的1908年竣工,1909年启用。
由御用宫廷建筑师片山东熊设计的美术馆成为“表庆馆”,直到21世纪仍是博物馆的主要建筑物之一。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当时的总馆和2号馆、3号馆均遭到严重损坏,无法使用。
此后的十余年间,博物馆的展出只在表庆馆一处进行。
新建总馆于1932年开工,1938年落成使用。
这就是现存的东京国立博物馆总馆。
新建总馆落成后不久的1940年,便举办了纪念“皇纪2600年”的“正仓院御物特别展
览”。
这是首次将正仓院宝物向大众公开,盛况空前,短短20天内参观人数达到40万之多。
3、二战之后
1947年5月,在新宪法公布之日,帝室博物馆改称“国立博物馆”,改由文部省主管。
此后于1952年改称东京国立博物馆。
改称国立博物馆后的首任馆长是安倍能成。
1947年9月,博物馆发行馆刊《博物馆新闻》。
其创刊号头版刊登了《国民与博物馆必须重新审视古代美术品》的文章,明确了将战前的皇家博物馆转变为国民博物馆的方针。
战后博物馆新建了东洋馆、法隆寺宝物馆等,并大力收藏各类文物藏品,经常举办特别展出等活动。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65年的图坦卡蒙展、1974年的蒙娜丽莎展、纪念创立100周年的1972年“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名品展”、创立120周年的1992年“日本与东洋的美”特别展等。
管理组织方面,随着1950年文化财保护委员会的设立,东京国立博物馆成为该委员会的附属机构。
1968年,该委员会废止,改由文化厅管理博物馆。
2001年,随着重组中央省厅的独立行政法人制度的实施,博物馆先后归独立行政法人国立博物馆和独立行政法人国立文化财机构管理。
4、新展馆建设
二战后,博物馆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1962年,馆内西南侧建成“法隆寺宝物馆”,2年后面向大众开放。
该馆主要收藏了1878年遭遇废佛毁释的法隆寺上贡给皇室的300余件宝物。
该展馆使用30多年后被拆除,1999年由带有餐厅和资料室的新法隆寺宝物馆取代。
1968年,馆内东侧建成东洋馆,收藏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美术品。
1984年,馆内西侧的表庆馆后建成资料馆,研究人员可以在此公开使用阅览馆藏图书、史料和照片资料等。
博物馆除常年展出外,也经常举办各类主题特别展。
但是举办大规模特别展览的时候就需要临时撤走常年的展品,因此博物馆决定建设一个专用于特别展览的大型新展馆。
因此,总馆西侧的别馆和北部仓库被拆除,改建为新展馆。
1999年,新展馆平成馆投入使用,主要用于主题特别展、考古资料展示室和大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