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筵宴文化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第五章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二、中国筵宴的艺术与技术
典型的主题宴会有以下几种: (1)国宴 (2)喜庆婚宴 (3)生日宴会 (4)纪念宴会 (5)商务宴会 (6)庆典宴会
第五章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二、中国筵宴的艺术与技术
举办宴请要各方面都考虑周全,做好如下接待的准备工作: 1.确定宾客名单,安排好桌次与席位,提前发柬通知,备好 交通工具接送。 2.选择好宴会场所,布置餐厅,备齐器物,组织好接待服务 人员。 3.设计菜点,编排好宴会程序,准备有意义的纪念品。 4.拟定接待礼仪和服务细节及客人抵达后的接待工作。
第五章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
三、中国筵宴的菜肴组成 筵宴菜点组成 冷菜、热菜、大菜、甜菜、点心、水果 筵宴菜点结构 冷盘10%,热炒40%,大菜与点心50% 筵宴菜单
紧扣主题 注重客人的口味及饮食习惯 体现饭店菜品特点 注重菜肴的季节性 控制菜肴数量 双数 合理的营养搭配
–
–
– – –
–
(1)国宴 国宴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庆典或为欢 迎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国宴的礼仪特别 隆重,要求特别严格,安排特别细致周到。宴会厅布置体现 庄重、热烈的气氛。国宴的形式有中式、西式、也有中西式 结合宴会。 (2)喜庆婚宴 婚宴是人们在举行婚礼时,为宴请前来祝 贺的宾朋和庆祝婚姻美满幸福而举办的喜庆宴会。婚宴主办 者对饭店提出的要求很高,要饭店提供精美的食品及最佳的 服务。 (3)生日宴会 生日宴会是人们为纪念出生日而举办的宴 会。做生日一般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喜人多、热闹。现在 为小孩过生日而举办宴会的也日益增加。 (4)纪念宴会 纪念宴会是指为纪念某人、某事或某物而举 办的宴会,要求有一种纪念、回顾的气氛。因此在宴会布置 时有特殊要求 (5)商务宴会 商务宴会在宴会经营中占有一定比例。国内 外商务客人要求饭店为他们提供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宴请 和业务洽谈、协议签约、资料信息交流的工作条件。商务宴 会的消费水准以中等偏上为多。 (6) 庆典宴会 是指企事业单位为庆贺各种典礼活动而举 办的各种宴会,如开业典礼、庆功宴会、颁奖宴会等。这类 宴会的特点主要有:宴会规模大,气氛热烈。
中国筵宴文化

异国情调,羊肉菜肴和奶制品数量众多,烈酒用量惊人,
酒海
• 明清时期筵宴三大特点:
• 一是筵宴设计有了较固定的格局,酒水冷碟、热炒大菜、 饭点茶果三个层次依序上席,由头菜决定宴会的档次和 规格,
• 二是筵宴用具和环境舒适、考究,设宴地点则常根据不 同季节进行选择,最佳设宴地点:春天的柳台花谢、夏 天的水边林间、秋天的晴窗高阁、冬天的温暖之室,目 的是追求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情趣,
礼仪和祭祀等活动的产生而由原始聚餐演变出现的,
•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者葛天氏之民,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 阙,
•
此时聚餐的食品比平时多,且有一定的进餐程序,另一方面,
当时的人不了解自然现象和灾异产生的真正原因,便产生了原
始宗教及其祭祀活动,
•
人们认为食物是神灵所赐,祭祀神灵必须用食物,一是感恩,二
• 二、筵宴的种类与名品
•
自筵宴产生至今,中国出现了难以计数的筵宴与
宴会,种类与名品十分繁多,且始终处在变化之中,
几乎没有统一、固定的划分方式与标准,可按使用
的原料和风味特色进行分类,
• 1、按原料分:
• 1 以整个筵宴所用主料为标准划分的筵席:
• ①以一种原料为主制成的筵席如全羊席、全猪席、 全牛席、全鸭席、全鸡席、豆腐席、刀鱼席等;
• 太平广记:忽闻下流十数里,丝竹竞奏,笑语喧然,风水薄 送如咫尺,须臾渐近,楼船百艘,塞江而至,皆以锦绣为帆, 金玉饰舟,旄纛盖伴,旌旗戈戟,缤纷照耀,中有朱紫数十人, 绮罗妓女几百许,饮酒奏乐方酣,他舟则列从官武士五六
千人,持兵戒严,
• 仲珠望江南:成都好,药市晏游闲,步出五门鸣剑佩,别登三 岛看神仙,缥缈结灵烟,云影里,歌吹暖霜天,何用菊花浮玉 醴,愿求朱草化金丹,一粒定长年,
中国筵宴文化

❖ 进士们还有一种集体探花活动,各拿一个袋 子,里面装着钱绢和酒器等物,穿着新鲜的 衣服,骑马探花,遇到好花就停下来赏花饮 酒,孟郊中进士后曾说“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遍长安花。”可见,他那天酒也没少 饮。
❖ 曲江大会时,长安城里的名流、贵族、富豪等都是 携儿带女地全家出游,齐集曲江观看进士。他们有 的为了一睹进士风采,有的是让儿子以进士为榜样 好立志读书,还有人是为了给女儿在进士中选婿。 那些待字闺中的名媛们,也都竭尽所能地想吸引到 令自己满意的新科进士,她们不仅盛装出行,还要 带上众多丫鬟仆妇,手里都拿着各类名贵鲜花,以 引起进士的注意。进士中喜好风流者在此时也都诗 兴大发,频频向路边的豪门名媛递献情诗,以其能 “携得美人归” 。
❖ 3.筵宴的蓬勃发展时期 ❖ 从秦汉到唐宋,名目繁多,规模庞大,菜点精美, ❖ 出现并使用高桌、交椅、桌帷等 ❖ 开始使用细瓷餐具,陈设更加雅致 ❖ 较普遍地使用酒令,气氛更热烈、欢乐。
❖ 唐朝:烧尾宴、闻喜宴、鹿鸣宴、大相识、小相识 ❖ 宋代:春秋大宴、饮福大宴、皇寿宴、琼林宴
烧尾宴
❖ 烧尾宴是唐代长安曾经盛行过的一种特殊宴 会。所谓“烧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 官员升迁,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的宴会。 这一看来奇怪的名称,来源有三种说法:一 说老虎变成人时,要烧断其尾;二说羊入新 群,要烧焦旧尾才被接纳;三说鲤鱼跃龙门, 经天火烧掉鱼尾,才能化为真龙。
❖ (二)宴会的主要种类与名品 ❖ 1.宴会的主要种类 ❖ (1)以宴会的性质及举办者为依据进行分类: ❖ 主要有国宴、家宴、公宴等。 ❖ (2)以宴会的形式及举办地为依据进行分类: ❖ 有游宴、船宴、猎宴和普通宴会等。
❖
钱 塘 江 船 宴
❖ (3)以宴会的目的主要是习俗为依据划分: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筵宴文化

筵宴的缘起与萌芽
先秦时代
殷商时代,人民进行原始宗教及其祭祀活动。人们认为食物是神灵所赐,祭祀神灵必须用食物,一是感恩,二是祈求 神灵的消灾降福,获得更好的收成,祭祀仪式后往往有聚餐活动,共同享用作为祭品的丰盛食物。人工酿酒出现后, 这种原始的聚餐发生了质的转化,产生了筵宴。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筵宴是虞舜时代的养老宴。
02
千叟宴旨在践行孝德,为亲情搭建沟 通平台,营造节日气氛。加强友善的 邻里、家庭等关系。
03
千叟宴菜品并不固定,与举办者的意 愿安排有关,往往会随组织者的考量 与兴趣而定夺。其主要目的为彰显组 织者的关爱。
满汉全席
01
满汉全席,清朝时期宫廷盛宴。既有 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 华;突出满族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 为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02
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至少一百零八种( 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 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 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 无所不包。
03
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 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重。席间 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 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 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流连忘返。
面食在山西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 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 大类,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 280种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 内外,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 一。其他如大拉面、刀拨面、拨鱼、 剔尖、饸饹、猫耳朵、蒸、煎、烤、 炒、烩、煨、炸、烂、贴、摊、拌、 蘸、烧等多种,名目繁多,让人目不 暇接。
中国筵宴文化[1]
![中国筵宴文化[1]](https://img.taocdn.com/s3/m/9b38edb1eefdc8d376ee32a4.png)
(4)纪念宴会 纪念宴会是指为纪念某人、某事或某物而举办的 宴会,要求有一种纪念、回顾的气氛。因此在宴会布置时有特殊要 求
(5)商务宴会 商务宴会在宴会经营中占有一定比例。国内外商 务客人要求饭店为他们提供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宴请和业务洽谈、 协议签约、资料信息交流的工作条件。商务宴会的消费水准以中等 偏上为多。
筵多用蒲、苇等粗料编成。
与席的区别是:筵大席小,筵长席短,筵精席细, 筵铺在地面,席放置筵上。若是筵与席同设,一 示富有,二示对客尊重。
如天子之席五重,设玉几;诸侯之席三重,设雕 几
此后,“筵席”一词逐渐由宴饮的坐具引申为 整桌酒菜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筵席必 备酒,所以又称“酒席”。
正式宴会
乐队奏席间乐,宾主按身份排位就坐
在请柬上注明对客人服饰的要求,往往从服饰规 定上来体现宴会的隆重程度,这是西式宴会较突 出的方面。
3、中、西式结合宴会 中、西式结合宴会取两种宴会之长,近年颇为流行、是
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如我国举行的大型冷餐宴 会,一般用大圆桌设坐椅,主宾席排坐位,其余各席不 固定坐位,食品和饮料均是先备好放置桌上,宴会开始 后由客人自助进餐。其他还有招待会、茶会、自助餐、 鸡尾酒会等不同形式,其特点是:气氛活泼,客人来去 自由,时间可长可短;主人周旋于宾客之间,服务员巡 回服务;以冷食为主,热菜、点心、水果为辅;充分尊 重宾客的自由,不受席规酒礼约束,便于交流思想感情 和广泛开展社交活动;食品利用率高,较之正规宴会节 约。
4、筵席、宴会种类不同
中国筵席种类繁多,分类依据各不相同。(见表 1-1)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教案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重要节庆和习俗。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概述a. 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b. 饮食筵宴的定义和特点c. 饮食筵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 中国饮食筵宴的重要节庆a. 春节的传统饮食b. 中秋节的传统饮食c. 端午节的传统饮食3. 中国饮食筵宴的习俗a. 宴席的布置和座次安排b. 餐桌礼仪和用餐习惯c. 传统食材和烹饪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饮食筵宴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并与他们讨论一下他们对中国饮食筵宴的了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讲解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概述,包括其起源、发展和特点。
b. 介绍中国饮食筵宴的重要节庆,如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饮食。
3.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a. 你们对中国饮食筵宴文化有什么新的认识?b. 你们国家是否有类似的饮食筵宴文化?c. 你们认为饮食筵宴文化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4. 学生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交流。
5. 拓展活动(15分钟)a. 给学生分发相关的阅读材料,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细节。
b.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社区寻找与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相关的活动或场所,并撰写观察报告。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进行课堂评价。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相关内容。
2. 阅读材料,包括与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相关的文章或资料。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表现。
2. 学生的拓展活动观察报告。
3. 学生对中国饮食筵宴文化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筵宴文化

孔府宴
01
孔府宴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用于接待贵宾、上任、生辰家日、 婚丧喜寿时特备。宴席遵照君臣父子 的等级,有不同的规格。
02
为孔府接待贵宾、袭爵上任、祭日、 生辰、婚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是经 过数百年发展充实逐渐形成的一套独 具风味的家宴。孔府宴礼节周全,程 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
淡而 不薄
肥而 不腻
甘而 不哝
酸而 不涩
菜肴的设置应体现本地、 本店的特色,力求新颖别 致,展现独有的魅力。
应在用料、刀法、烹调技法、口味、质感、色泽等方面有所变化。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避免菜式的单调和工艺的雷同,努力 体现变化美。
在器皿的选择上也要做好杯、盘、碗、筷、盅的合理搭配。
筵宴中艺术美的体现——和谐美
02
千叟宴旨在践行孝德,为亲情搭建沟 通平台,营造节日气氛。加强友善的 邻里、家庭等关系。
03
千叟宴菜品并不固定,与举办者的意 愿安排有关,往往会随组织者的考量 与兴趣而定夺。其主要目的为彰显组 织者的关爱。
满汉全席
01
满汉全席,清朝时期宫廷盛宴。既有 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 华;突出满族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 为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许多菜肴设计命名都与筵 宴主题相契合,形成一种 独特而和谐的风格。
精
巧
雅
优
要突出宴会风格,既不能 貌合神离、张冠李戴,也 不能面目全非、毫无个性。
设计一桌宴会菜,也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决不可宾主不分,甚至喧宾夺主。 筵宴是吃的艺术、吃的礼仪,需要处理好美食、美境与档次、参加人员的关系。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群,筵宴
“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 拜龙求雨的节日,也是作为庄稼人的 哈尼族人们最盛大的节日。根据哈尼 族历法,哈尼人把其作为新年的开始, 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
中国筵宴文化

• (2)隋唐两宋时期 • 唐朝:烧尾宴、闻喜宴、鹿鸣宴、大相识、小相识 等; • 宋朝:春秋大宴、饮福大宴、皇寿宴、琼林宴等; • 出现了将饮食与游乐有机结合起来的游宴、船宴。 • 规模最大的是宋朝皇寿宴。 • 出现并使用高桌、交椅、桌帷等,开始使用细瓷餐 具;使用酒令,气氛更加热烈、欢乐。
韩熙载夜宴图
• 5、筵宴的繁荣创新时期 • 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生活条件 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饮食上追求新、 奇、特、营养、卫生,促进了筵宴向更高境界发 展,进入了筵宴的繁荣创新时期。 • ①传统筵宴不断改良。由于时代的变革和人们消 费观念的变化,传统筵宴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 如菜点过多,进间过长,过分讲究排场、营养比 例失调、忽视卫生等问题,造成人、财、物和时 间的严重浪费,损害了身体健康。20世纪80年代 开始尝试改革,力求在保持其独有饮食文化特色 的同时更加营养、卫生、科学、合理。
清蒸杂烩 扣鸡 夹沙肉 带丝全鸭 酥肉 清蒸肘子 咸烧 白 红烧鱼 糯米饭 清蒸姜汁肘子 烧杂烩 咸烧白 粉蒸肉 红烧肉 蒸鸡蛋 鲜 笋烩肉片 带丝酥肉汤 糯米饭 清蒸杂烩 扣鸡 夹沙肉 带丝全鸭 酥肉 清蒸肘子 咸烧 白 红烧鱼 糯米饭 成都高档田席 冷菜:中盘(金钩)、八单碟(糖醋排骨、红油老肝、芝麻川 肚、炸紧箍棒、凉拌石花、炝莲白菜、红心瓜子、盐花生仁) 热吃:烩乌鱼蛋、水滑肉片、烩鸡松菌、烩百合羹 大碗:攒丝杂烩、明笋烩肉、炖沱沱肉、椒麻鸡块、肉焖豌豆、 米粉蒸肉、五花咸烧、蒸甜烧白、清蒸肘子 汤点:酥肉带丝汤、蝴蝶卷
• 2、筵席的著名品种 • 名品众多,最具代表性的全羊席、满汉全席、田 席等。
全羊席:多种规格,东北的全羊席常用菜品有 108个,分三组,每组36个(6个冷菜,高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筵宴的发展过程
1. 先秦时期 根据《周礼》、《礼记》等书的追记,虞舜时期已出现“燕礼”。
这是一种敬老宴 。
进入夏朝,敬老之风尚存,还增添了“飨礼”。夏桀jié 当政,追
(1)出现高足桌和靠背椅,铺桌帷,垫椅单,开始使用细瓷
餐具。 (2)讲究借景为用,妙趣天成。注重情感愉悦和心理调适, 追求一种高雅的格调。 (3)唐中宗时出现大臣拜官后向皇帝进献“烧尾宴”的惯例, 这种贡宴菜品多达五六十道,为宋、清两代超级大宴的调排 奠定了基础。 (4)筵宴用料已从山珍扩大到海味,由畜禽拓展到异物,菜 肴花式推陈出新,烹调工艺品日益精细。 (5)乡土风味筵宴层出不穷。 (6)孕育在春秋、演化在汉魏的酒令,在此时发展很快,使 得筵宴的气氛更为欢悦。
此后,“筵席”一词逐渐由宴饮的坐具引申为 整桌酒菜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筵席必 备酒,所以又称“酒席”。 中国筵席是多人聚餐活动时食用的成套肴馔及 其台面的统称。 与日常饮食和一般聚餐相比,中国筵席有以下 三大特征: 1、以酒为中心安排筵席肴馔 2、注重席次安排,讲究进餐礼仪 3、筵席菜肴品种繁多,讲究搭配与出菜次序
第一,有了类似矮桌的条案,改善了就餐环境与卫生条件; 第二,筵宴的名目增多; 第三,随着佛教的流行,信徒茹斋成风。在此基础上,京畿地
区和江南孕育出早期的素宴,充实了中国筵宴的内容,使得中 国宴饮习俗日益在丰富多彩。
3、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 隋朝仅有两代,酒筵承上启下,只留下“云中宴”、 “湖上宴”、“龙舟宴”等少数席单。反映出隋炀帝 骄奢淫逸的生活,在筵宴史上是一个过渡阶段。 唐及五代,由于封建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文化相当发 达,对外交往频繁,国力空前强盛,筵宴的发展进入 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主要表现在:
逐四方珍异,筵宴渐开夺得靡之风。 殷商时期,筵宴在祭神活动中得到发展。纣王当政,荒淫无道, 搞起酒池肉林大宴,开了冶游夜宴的先河。 进入春秋,礼崩乐坏,士大夫也敢“味列九鼎”,席面的限制不 那么严格了。这时候诸侯有筑台宴乐的风气,宴会常是通宵达旦。 及至战国,筵宴更甚。它们组合适宜,衔接自然,在席面设计上 跃上了新的台阶。
室内坐具除“席”之外,还有“筵”。 唐代学者贾公彦疏在《周礼· 春官· 司几筵》中指
出:“凡敷席之法,初在地者一重即谓之筵,重 在上者即谓之席”。 筵多用蒲、苇等粗料编成。 与席的区别是:筵大席小,筵长席短,筵精席细, 筵铺在地面,席放置筵上。若是筵与席同设,一 示富有,二示对客尊重。 如天子之席五重,设玉几;诸侯之席三重,设雕 几
现代宴会多众人共聚一堂,采用同一款菜单, 饮用相同的饮料,服务要求高,讲究规格场面, 有着区别于其他餐饮形式的显著特点,具体表 现 在: 1、宴会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形式 2、宴会内容讲究规格和气氛 3、宴会是用酒菜来款待聚集到一起的众多来宾 4、宴会注重接待礼仪
举办宴请要各方面都考虑周全,做好如下接待的
2、西式宴会
西式宴会是鸦片战争之后的舶来品,是按照西方国家的 礼仪习俗举办的宴会。其特点是遵循西方的饮食习惯,
采取分食制,以西菜为主,用西式餐具,行西方礼节, 遵从西方习俗,讲究酒水与菜肴的搭配,其布局、台面 布置和服务都有鲜明的西方特色,突出西方民族文化传 统。由于举办宴会的目的、宴请的对象、人数的不同, 西式宴会的形式也有所不同,目前采用的形式主要有: 正式宴会、冷餐酒会和鸡尾酒会。
按照风景名胜分类
按照文化名城分类 按照少数民族分类 按照名特原料分类 按照人名分类 按照八珍分类 按照等级、档次分类
长安八景宴、洞庭君山宴、羊城八景宴、西湖十景宴等
荆州楚菜席、开封宋菜席、洛阳水席、成都田席等 蒙古族全羊席、朝鲜族狗肉宴、白族乳扇宴等 长白山珍宴、黄河金鲤宴、广州三蛇宴、昆明鸡从宴等 东坡宴、宫保席、谭家席、大千席等 草八珍席、禽八珍席、山八珍席、水八珍席等 特档筵席、高档筵席、中档筵席、普通筵席
餐者不同的身份,即主宾、随从、陪客与主人, 有时还表示客人的辈份或职位。宴会则强调突出 主桌或主宾席区,主桌的席次安排与筵席相同, 其他餐桌只要确定主人位确定就餐者即可。筵席 宾客围坐一桌,气氛热烈,场面小;宴会就餐形 式多样(如自助餐、鸡尾酒会等),仪典庄重, 场面宏大,一般规格要求比筵席高。
4、筵席、宴会种类不同
中国筵席种类繁多,分类依据各不相同。(见表
1-1)
表1-1 中国筵席分类表
分类依据 按照地方风味分类 按照菜品数目分类 按照头菜原料分类 按照烹制原料分类 按照主要用料分类 按照时令季节分类 筵席名称举例 京菜席、鲁菜席、苏菜席、川菜席、湘菜席等 十大碗席、三蒸九扣席、四喜四全席、五福奉寿席等 燕窝席、海参席、熊掌席、三蛇席等 山珍席、海味席、水鲜席、菌笋席等 全凤席、全羊席、全鱼席、蛇宴、蟹宴、饺子宴等 春令筵席、秋令筵席、冬令筵席、端午宴、中秋宴等
准备工作:
确定宾客名单,安排好桌次与席位,提前发柬通知,
备好交通工具接送。 选择好宴会场所,布置餐厅,备齐器物,组织好接待 服务人员。 设计菜点,编排好宴会程序,准备有意义的纪念品。 菜点制作,从原料的采购到人员的分工均需一一落实。 拟定接待礼仪和服务细节及客人抵达后的接待工作。
三、筵席与宴会比较
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朝时间虽不长,筵宴也有发展,特别是咸阳和巴蜀, 饮食市场繁荣,民间的婚寿喜庆酒宴都操办得较为隆重。 汉初,宴饮较为简单,后来国力殷实,宴乐又蓬勃兴起, 并且注重规范。 魏晋时代,以晋武帝为首的西晋士族集团生活奢华,甚 至有“食必尽四方珍美,一日之供,以钱二万”的人。 到了南北朝,筵宴的演变出现三大特点。
表1-2
中式宴会 正式宴会 西 式 宴 会 自助宴会 冷餐酒会 鸡尾酒会 中西式结合宴会
宴会类型表
主 题 规 模 等 级 地 点 其 他 划 分 依 据
国宴、婚宴、生日宴、迎宾宴、纪念 宴会、商务宴会、庆典宴会
小型宴会、中型宴会、大型宴会
普通宴会、高级宴会、豪华级宴会
在店内举办的宴会、外卖式宴会
四、不同类型宴会的特点
1、中式宴会 中式宴会是中国传统的聚餐形式,宴会遵循中国的 饮食习惯,以饮中国酒、摆中式台面,用中国餐具、 吃中国菜肴、遵从中国习俗、行中国传统礼仪为主, 其装饰布局及服务等无不体现中国的饮食文化特色。 历代著名的宴会有乡饮酒礼、百官宴、大婚宴、千 叟宴、定鼎宴等。中国传统宴会目前在宴会经营中 占90%以上。
第五章 中国筵宴文化
筵席
宴会
目录
会第 存三 在节 的 问当 题代 中 国 宴
革第 二 节 宴 会 的 历 史 沿
第 一 节 筵 席 与 宴 会
第一节 筵席与宴会
一、筵席的由来及特征
筵席是一个历史术语,它的本义是铺地的坐具。 《周礼· 春官· 司几筵》:“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 辩其用,与其位。” “几”是一种矮小的案子,古代用它来搁置酒肴,也有 作老年人倚凭身体之用的。 “五几”是五种不同质地的几物,即玉几、雕几、彤几、 漆几、素几; “五席”即菀席(水草席)、缫席(丝织席)、次席、 蒲席(蒲草席)、熊席(熊皮席)等五种席子
2、经营环节不同
筵席在餐饮市场上推出一般须经过席单设计、菜
点制作和接待服务三个环节。而宴会规模大,经 营环节复杂,除菜单设计、菜点制作和接待服务 外,还包括宴会场景设计、环境布置、餐桌布局、 台面设计、宴会程序设计、礼仪设计、娱乐策划 等内容。
3、坐次安排、场面不同 筵席特别注重坐次安排,因为不同的席位代表就
3、各种主题宴会 典型的主题宴会有以下几种: (1)国宴 国宴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庆典或为欢迎外国 元首、政府首脑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国宴的礼仪特别隆重,要求特 别严格,安排特别细致周到。宴会厅布置体现庄重、热烈的气氛。 国宴的形式有中式、西式、也有中西式结合宴会。 (2)喜庆婚宴 婚宴是人们在举行婚礼时,为宴请前来祝贺的宾 朋和庆祝婚姻美满幸福而举办的喜庆宴会。婚宴主办者对饭店提出 的要求很高,要饭店提供精美的食品及最佳的服务。 (3)生日宴会 生日宴会是人们为纪念出生日而举办的宴会。做 生日一般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喜人多、热闹。现在为小孩过生日 而举办宴会的也日益增加。 (4)纪念宴会 纪念宴会是指为纪念某人、某事或某物而举办的 宴会,要求有一种纪念、回顾的气氛。因此在宴会布置时有特殊要 求 (5)商务宴会 商务宴会在宴会经营中占有一定比例。国内外商 务客人要求饭店为他们提供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宴请和业务洽谈、 协议签约、资料信息交流的工作条件。商务宴会的消费水准以中等 偏上为多。 (6) 庆典宴会 是指企事业单位为庆贺各种典礼活动而举办的各 种宴会,如开业典礼、庆功宴会、颁奖宴会等。这类宴会的特点主 要有:宴会规模大,气氛热烈。
第二节 筵宴的历史沿革
一、筵宴诞生的物质基础条件
中国筵宴大约出现在4000年以前。早期农业的发展和烹 调技术的草创,是其诞生的物质基础;新石器时代晚期 的祭祀、礼俗、宫室和起居,则是其问世的先决条件。 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我国的早期农业已有一 定的基础,中华饮食 文明也从生食、热食进入烹饪阶段。
正式宴会
乐队奏席间乐,宾主按身份排位就坐 在请柬上注明对客人服饰的要求,往往从服饰规
定上来体现宴会的隆重程度,这是西式宴会较突 出的方面。
3、中、西式结合宴会 中、西式结合宴会取两种宴会之长,近年颇为流行、是 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如我国举行的大型冷餐宴 会,一般用大圆桌设坐椅,主宾席排坐位,其余各席不 固定坐位,食品和饮料均是先备好放置桌上,宴会开始 后由客人自助进餐。其他还有招待会、茶会、自助餐、 鸡尾酒会等不同形式,其特点是:气氛活泼,客人来去 自由,时间可长可短;主人周旋于宾客之间,服务员巡 回服务;以冷食为主,热菜、点心、水果为辅;充分尊 重宾客的自由,不受席规酒礼约束,便于交流思想感情 和广泛开展社交活动;食品利用率高,较之正规宴会节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