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走遍天下书为侣
人教版《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

人教版《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人教版《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假如你单独驾舟绕世界旅行,假如你只能带一件东西供自己娱乐,你选择哪一样?一块大蛋糕,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书,一盒扑克牌,一只画箱,织毛衣的扦子和毛线,一个八音盒或一只口琴……很难作出选择。
至于我个人,我不要蛋糕,那东西一吃就没了。
我也不要扑克牌,风一吹那些牌就全飞了。
毛线弄不好会湿了。
口琴比八音盒好些,因为你可以用它吹自己的曲子,而八音盒只演奏固定的几个曲子。
我不带图画,因为我可以看大海上的风光。
也不带画箱,因为里面的纸总会用光的。
看来,最后我要在口琴和书之间做一选择。
我相信我会选择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慨了:假如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了,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答复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那没什么关系。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和父母兄妹就不愿再见到他们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欢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那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可以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你会读书,而任何动物都不会,不管多么训练有素的动物也不会读书。
只有人会读书。
每逢读书时,你就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心灵中,倾听另一个人的心声。
在这个时候,你就开动了自己的脑筋,这是世界上顶有趣的事。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考虑,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
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
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另一局部,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了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五年级语文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赏析《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八音盒,还是一只口琴……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
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赏析《走遍天下书为侣》这是英国女作家尤安·艾肯于1974年写的一篇散文。
按原文文章内容分析,“伴侣”的意思是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多指夫妻或夫妻中的一方。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作者把书比作自己的伴侣,表达了对书的珍爱之情。
文章紧紧围绕“以书为侣”这一中心展开层次清晰的讲述。
3.走遍天下书为侣定件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书是营养面包。
(鲁 迅)
书籍是全世界营养品。
(莎士比亚)
······
你还知道这么句子吗?
17/20
一、给蓝色字选择正确读音。
倾(qīng qīn) 娱(yù yú)
即(jì jí)
趣(qù qǔ)
二、一字开花。(组三个词语)
侣( ) ( ) ( )
糕( ) ( ) ( )
弃( ) ( ) ( )
三在括号里填上数量词。
5/20
这有什么关系呢?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 你朋友就不愿再见到 他们了吧?你不会因 为熟悉家中一切就弃 家而去吧?
反问:
这没关系。
你绝不会因为以前见 过你朋友就不愿再见 到他们。你不会因为 熟悉家中一切就弃家 而去。
6/20
反问与设问区分: 1、设问不表示必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
示必定和否定内容。 2、反问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作用主要是提出
3/20
wéi有为 作为
gōng供给 供给
为
供
wèi因为 为何
gòng口供 供词
近:回味- 回想 感叹- 感叹
忽略- 轻视
反:忽略- 重视
熟悉- 陌生
4/20
● 我会读
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 因为以前见过你朋友就不愿再 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 悉家中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 这是什么句?请换一个说法, 句意不变。
11/20
中找到我以前忽略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 学到东西列个单子。 最终,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 样,他会有怎样生活经历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 同船而行。 思索——续编——品味——搜集、整理——想
象······
12/2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如果你独自驾舟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件东西供自己娱乐,你选择哪一样?一块大蛋糕,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书,一盒扑克牌,一只画箱,织毛衣的扦子和毛线,一个八音盒或一只口琴……很难作出选择。
至于我个人,我不要蛋糕,那东西一吃就没了。
我也不要扑克牌,风一吹那些牌就全飞了。
毛线弄不好会湿了。
口琴比八音盒好些,因为你可以用它吹自己的曲子,而八音盒只演奏固定的几个曲子。
我不带图画,因为我可以看大海上的景色。
也不带画箱,因为里面的纸总会用光的。
看来,最后我要在口琴和书之间做一选择。
我相信我会选择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了,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那没什么关系。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和父母兄妹就不愿再见到他们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那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可以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你会读书,而任何动物都不会,不管多么训练有素的动物也不会读书。
只有人会读书。
每逢读书时,你就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心灵中,倾听另一个人的心声。
在这个时候,你就开动了自己的脑筋,这是世界上顶有趣的事。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
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
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了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文(精品5篇)

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文(精品5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文篇1《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是英国著名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
我百读不厌,而且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
这是一篇蕴含着许多道理的*,形容书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永远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读后,我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至理名言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书是可以买的,而书中知识的掌握度就是你自己的活儿了。
知识是靠自己获得的。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中的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
是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话说的多好哇!在我的眼里,书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地”,只要你肯开去发,去寻找,它就会给你带来双倍的回报。
再看看我吧,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
在空闲之余,我最爱的就是捧着书去“寻宝”了。
下到《神秘的女老师》、《淘气包马小跳》之类的儿童文学书,上到《红楼梦》、《三国演义》之类的世界名著,全都是我“虎视眈眈”的对象。
我的阅读笔记、好词佳句积累本,已经有足足三本了呢!书,它是一位老师,是一个能带你上天入地、回古访今的时光机,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更是……总而言之,读了这篇*,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变成了我永远的追求!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文篇2读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课后,我体会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当你读一本书时,多读几遍,你会发现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觉。
我也非常喜欢看书,不管到哪里、不管有没有时间看都要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特别是回老家的时候,我会把我的书包塞得满满的。
装满了我喜欢看的书,经常因为我带太多书的原因而跟奶奶争吵。
我喜欢看的书也只看了两三遍,没有像作者那样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愿意将一本书读上上百遍,达到背诵的地步。
作者说:“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对作者说的这句话有深深的.体会。
上个学期,爸爸给我在网上订购了一套有价值的哲学书,这些书用故事来讲述一些生活中暗藏着的哲学。
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

以下是《走遍天下书为侣》的课文原文: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
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学问点1主要内容:假如独自驾舟旅行,会带一本书为自己的伴侣,并说明白为什么会以书为侣,利用这篇文章,说了一本书对于一个人或世界的意义,号召人们刚开行动,开头读书!中心思想:说明白读书的方式方法以及其中的乐趣。
段落结构:《走遍天下书为侣》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独自环游世界,“我”选择书为伴。
其次段(第4至8自然段):“我”选择书为伴的理由。
字词:一、字音伴(侣)lǚ(娱)乐yú毫不犹(豫)yù一(趟)tàng背(诵)sng二、多音字相(似)sì(似)的shì到(处)chù(处)分chǔ三、词语积累环绕消遣感叹周游思索品尝片段忽视意义方式毫不迟疑四、句子修辞手法:1、假如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假如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消遣,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漂亮的图画,一本好玩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设问)2、这有什么关系呢?(反问)3、你不会由于以前见过你的伴侣就不愿再见他们吧?(反问)4、你不会由于熟识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反问)5、你宠爱的书就像一个伴侣,就像你的家。
(比方)6、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比方)有特别作用的句子:“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觉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这句话既是上一自然段比方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下一自然段要进一步说明的引子,在行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问点2句子理解①你宠爱的书就像一个伴侣,就像你的家。
将书喻为伴侣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
伴侣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宠爱。
更重要的是伴侣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使人厌烦,反而有新的发觉,新的收获。
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奇妙地说明白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如果你独自驾舟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件东西供自己娱乐,你选择哪一样?一块大蛋糕,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书,一盒扑克牌,一只画箱,织毛衣的扦子和毛线,一个八音盒或一只口琴……很难作出选择。
至于我个人,我不要蛋糕,那东西一吃就没了。
我也不要扑克牌,风一吹那些牌就全飞了。
毛线弄不好会湿了。
口琴比八音盒好些,因为你可以用它吹自己的曲子,而八音盒只演奏固定的几个曲子。
我不带图画,因为我可以看大海上的景色。
也不带画箱,因为里面的纸总会用光的。
看来,最后我要在口琴和书之间做一选择。
我相信我会选择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了,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那没什么关系。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和父母兄妹就不愿再见到他们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那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可以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你会读书,而任何动物都不会,不管多么训练有素的动物也不会读书。
只有人会读书。
每逢读书时,你就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心灵中,倾听另一个人的心声。
在这个时候,你就开动了自己的脑筋,这是世界上顶有趣的事。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
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
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了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__九_册__语文教案设计课题3、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理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时安排 2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设
计
1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
1、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
(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1、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
序号。
2、认字读词。
①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
大家跟读。
②教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
③指导写字。
师:你们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两个字最难写?谁来教老师写。
(着重指导“豫”、“趟”的写法,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难写,可顺势指导,教
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
)
④读通课文。
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
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自读自悟。
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并结合课文,交流感悟,教师注意评价多样性的引导。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有新的发现。
说明“你总能从一
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
(板书:常读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
①感悟方法。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
?(生读第7自然段。
)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板书:思考、品味、小结……)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
…最后”的句式)
(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
)
②关注练笔。
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
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③展示练笔。
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
④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
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
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
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
读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抓住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落。
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对话,交流自己读书经历与方法,
让学生展示自我阅读的成功,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表达欲望。
读中学写,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又体现了扎实的语文实践学习。
]
五、当堂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bàn lǚ yú lè yóu yù
----------------------
2、形近字组词。
娱()误()侣()铝()诵(
涌()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者
的读书方法。
(板书:以书为侣:原因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
(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
)
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齐读)
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
教学设计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
三、拓展练习。
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
(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3)设问(第三自然段)
①理解“毫不犹豫”。
②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
(4)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
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①学生交流体会。
(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
)
②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
(5)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
(6)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可指名接读。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