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HL斯泰尔电动葫芦选型手册
电动葫芦设计计算说明书讲解

电动葫芦设计题目:根据下列条件设计电动葫芦起升机构的齿轮减速器。
已知:额定起重量Q =6t ,起升高度H =9m ,起升速度v =8m /min ,工作类型为中级:JC %=25%,电动葫芦用于机械加工车间,交流电源(380V)。
解:(一)拟订传动方案,选择电动机及计算运动和动力参数 1.拟订传动方案采用图4-l 所示传动方案,为了减小齿轮减速器结构尺寸和重量,应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选择电动机按式(4-2)、式(4-7)和式(4-8),起升机构静功率0100060η⨯''=vQ P而总起重量Q ”=Q+Q ’=60000+0.02×60000=61200N起升机构总效率η0=η7η5η1=0.98×0.98×0.90=0.864故此电动机静功率kW P 44.9864.01000608612000=⨯⨯⨯=按式(4-9),并取系数K e =0.90,故相应于JC %=25%的电动机P jC =K e P 0=0.90×9.44=8.5 kW按表4-3选ZD 141-4型锥形转子电动机,功率P jc =13 kW ,转速n jc =1400 r /min 。
3.选择钢丝绳按式(4-1)。
钢丝绳的静拉力N m Q Q 3122498.026120070=⨯=''=η 按式(4-3),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按标准[2]选用6×37钢丝绳,其直径d =18mm ,断面面积d =89.49mm 2,公称抗拉强度σ=1770MPa ,破断拉力Q s =204200N 。
4.计算卷简直径按式(4-4),卷筒计算直径D 0=ed =20×18=360 mm按标准取D 0=355mm 。
按式(4-6),卷筒转速min /35.1435514.3281000100005r D vm n =⨯⨯⨯==π5.确定减速器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传动比总传动比54.9735.14140053≈=='n n i 这里n 3为电动机转速,r /min 。
2017 Prostar 电动葫芦零件手册说明书

24 P/N 192045152 Rev AA September 2017
Pin retainer plate screw Liftwheel and gear assembly 6 fpm(1.8mpm), 1,000 lbs. (453kg) 8 fpm (2.4mpm), 500(226km) & 600 lbs.
(272km) 12 fpm (3.7mpm), 500 lbs.(226kg) 12 fpm(3.7mpm), 600(272kg) & 1000lbs.
Capacitor
7
115-1-50/60 Hoists
220-1-50 Hoist
8
Main frame
9
Liftwheel seal
10
Protector bearing, main frame side
Cut-out device 11
115-1-50/60 Hoists
220-1-50/60 Hoists
For other lifts contact cm
47
Motor cover screw
48
Caution label
Hook block (single chained) 49
Hook block (double chained)
Hook block screw (single chained) 50
电动葫芦吊装装置设计说明书

电动葫芦吊装装置设计说明书⽬录第⼀章绪论 (1)第1.1节电动葫芦类型的选择 (2)第1.2节钢丝绳电动葫芦的构造 (4)1.2.1电机和制动器 (4)1.2.2减速机 (7)1.2.3钢丝绳传动系统 (7)1.2.4速接部件 (9)1.2.5下滑轮组 (10)1.2.6微速提升 (11)第1.3节链式电动葫芦 (12)第⼆章电葫芦的设计 (14)第2.1设计⽅案选定 (14)第2.2节钢丝绳的选⽤ (14)2.2.1钢丝绳特点 (14)2.2.3钢丝绳直径的计算 (15)2.2.4钢丝绳的安装 (16)2.2.5钢丝绳的维护保养 (18)第2.3节卷筒的设计与校核 (22)2.3.1卷筒⼏何尺⼨设计 (24)2.3.2卷筒的强度计算 (27)第2.4节电动机的选择 (27)第2.5节V带传动设计 (29)第2.6节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 (34)第2.7节蜗杆轴,涡轮轴的基本尺⼨设计 (49)2.7.1蜗杆轴基本尺⼨设计 (49)2.7.2蜗轮轴的尺⼨设计 (50)第2.8节⼯字钢的选⽤ (50)第三章电动葫芦的维修和保养 (52)第四章PLC控制 (54)第4.1节电机的正反启停转控制 (54)第4.2节PLC 控制电机正反转I/O 分配及硬件接线 (55)第4.3节PLC的编程 (56)总结 (57)参考⽂献 (58)翻译 (59)英语原⽂ (59)中⽂译⽂ (71)致谢 (77)第⼀章绪论电动葫芦是⼀种最普通的成批⽣产的电动起重⼯具它适⽤于⼯业、⼿⼯业、农业以及堆放和转运等作业它的应⽤范围尚在不断扩⼤。
与⼿拉葫芦和其他⼿动起重⼯具相⽐, 它的提升速度快, 可节约⼈⼒虽然初步投资较⾼, 但由时间和⼈⼒上的节约可以得到补偿。
本⽂介绍电动葫芦的技术发展和⽬前的⽔平, 其中包括电动链式葫芦和轻⼩型电动葫芦的结构和应⽤。
从历史来看, 电动葫芦的前⾝是⽓动起重⼯具。
美国某公司声称, ⼤约在九⼗年前它们开始⽣产⽓动起重⼯具, 后来才过渡到⽣产电动葫芦。
电动葫芦设计说明书

吊葫芦的种类1.拉葫芦:手拉葫芦是以焊接环链作为挠性承载件的起重工具,也可与手动单轨小车配套组成起重小车,用于手动梁式起重机或者架空单轨运输系统。
2.手扳葫芦:设计目的吊装质量在50-100kg 的轻型零件,如果选用整套的行星齿轮减速吊葫芦,因其刹车机构和联轴器的故障率较高,易损件不易购全,会经常影响生产。
下面设计的是结构简单,经济耐用的简易吊葫芦。
工作原理吊具以Y801-4型异步电机为动力源,经三角带传动力传递给蜗杆,该传动起过载保护作用;然后由蜗轮、蜗杆机构产生反向自锁并经蜗轮减速后传递至卷筒,使一端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带动吊钩产生提升运动,电机反转则产生下降运动。
整套机构悬挂于工字钢横梁上,借助人力可左右平移。
主要技术参数综合考虑工件吊的柔和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我们将提升速度v 规定在0.10~0.12m/s 之间,吊具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电机功率 kW N 55.0=电机转速 min /1500r n =大皮带轮直径 mm D 801=小皮带轮直径 mm D 712=蜗轮齿数 322=Z蜗杆头数 11=Z卷筒直径 mm d 1001=钢丝直径 mm d 82=由以上技术参数可求得v 的近似值:())/(118.060*80*32*21*71*1500*8100*14.360*2)(121221s m D Z Z nD d d v =+=+=π 理论所得提升速度符合实际要求。
此项设计非常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设计与校和一:电动机的选择。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即三相交流鼠龙式感应电动机)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可直接接于三相交流电网中,因此,在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设计时应考虑优先选用。
参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电动机N<1KW n=1500r/min 有两种电机供选择,分别为:Y801-4 N=0.55Y802-4 N=0.75 在功率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有限选用Y801-4三相异步电动机。
AS葫芦

产品介绍AS型钢丝绳电动葫芦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AS型钢丝绳电动葫芦是我公司1983年引进并按照德国R•STAHL起重运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制造的系列产品,它外形美观、结构紧凑、重量轻巧、功能完善、加工工艺先进,关键零部件的加工采用了国外最先进的机床设备,整机的试验检测采用了国外先进的专机设备。
该系列产品1988年获国家银质奖,1992年在古巴获得国际质量金奖。
AS型钢丝绳电动葫芦有五种基本系列:AS2、AS3、AS4、AS5、和AS6,四种派生系列:AS22、AS34、AZ4和AS66,起重量从320kg至50000kg,起升速度最慢为0.25m/min,最快为24m/min,并具有双速功能,慢速和快速比为1∶6和1∶10,起升高度最大可达120m,运行速度从8m/min至40m/min,具有双速功能的速比为1∶4,该产品的设计基准为M4,设计寿命10年,防护等级IP54,适用电源为三相交流50HZ或60HZ、380V 或220V、415V、480V、660V等标准。
AS型钢丝绳电动葫芦由升降机构、运行机构和电气控制三部分组成。
1 升降机构AS型钢丝绳电动葫芦的升降机构又成为固定式电动葫芦,外观上摆脱了传统的圆筒形状,代之以矩形外观,根据使用要求矩形支架的四面都可以作为连接面和其他物体固定连接,另外,支架的四面还可以同各种形式的运行小车相连接,构成不同形式的电动葫芦。
升降电机是集驱动和制动为一体的锥形电动机,绝缘等级为F级,根据电机的转速分为单速电机和双速电机,单速电机的极数为2极,双数电机的极数为2/12极,双速电机是由两套完全独立的绕组共同镶嵌在定子槽内而构成的。
电机和减速器通过四根螺栓固定在一起,电机轴头和减速器齿轮直接相连,这种结构形式称为集驱动、制动和减速为一体的“三合一”驱动装置,它不仅结构紧凑、自重轻、安装维修方便,更主要的是它完全取代了电机和减速器之间通过长轴和联轴器连接的落后结构形式,彻底消除了由联轴器故障引发的起重机灾难性事故。
电动葫芦调试手册

P30.02
X2端子输入功能选择
24:电机选择
(2)电机选择方法见下表说明,一般将电机1参数组配置成小车参数,将电机2参数组配置成起升参数。
输入端子
电机切换
电机参数组选择
X2
OFF
电机1参数组
X2
ON
电机1额定电压
电机铭牌参数
P31.00
输出K1功能定义
小车抱闸信号(3)
或起升抱闸信号(25)
P20.06
电机1极数
查看铭牌参数或计算
120* P20.03/ P20.04(取整)
P31.01
输出K2功能定义
小车抱闸信号(3)
或起升抱闸信号(25)
(2)、输入正常运行参数
电机1控制模式P10.00=5(无传感器矢量1),输入电机控制模式后,在电机整定选项卡中,选择“ATUN=4”电机静态自学习,自学习完成后,其余具体操作过程见上述流程4;
7:正转
P10.03
频率/速度给定方式1
0:面板速度给定
P30.01
X1端子输入功能选择
8:反转
P11.01
启动保持频率
视起升情况而定
P30.02
X2端子输入功能选择
根据图纸设置
P12.00
电机1停车模式选择
1:减速停车
P30.03
X3端子输入功能选择
根据图纸设置
P20.01
电机1额定功率
电机铭牌参数
0.3s,视现场情况而定
2、若起升电机无编码器
(1)、输入基本参数;
参数号
名称
AS型电动葫芦根据工况计算选型及规格表

1电动葫芦的选用(计算法)1.1AS 型电动葫芦由于规格繁多给用户有充足的选择余地,因此合理的选素。
那么如何选用电动葫芦呢?首先,需弄清电动葫芦应用的场合,做什么工作,主要参数,工作繁忙程度,负载程度以及轨道形式(轨道规格),建筑高度,控制方式(配套形式),电源等。
然后,我们可通过经验估算或计算方法确定出机构工作级别(M3、M4、M5、M6)等,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应提高一个工作级别选用。
进而查阅技术数据表确定出具体的规格型号。
1.2通过计算选用电动葫芦实例:(参见附表16)例1:某单位机加工车间需选用一台电动葫芦,具工作状态如下: 两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每班吊运:13t ,共5次,5t 共10次,2t ,共15次 吊具重量:0.7t起升速度:V n =4m/min 起升高度:H=7m 计算步骤:1)、确定每日工作时间t h (h) t h =2H m ·S·T/(V H ·60)(h) 式中:H m =0.7×7=4.9(m)H m ——平均起升高度(m )可选取最大起升高度的70% S ——平均每小时工作循环次数(c/h )S’′=相对每一种载荷每小时的起升次数(c/h ) T ——每天工作服务时间(h )V n T ——起升速度(m/min ) S=(5+10+15)/8=3.75(c/h) T=2×8=16(h) V n =4(m/min) t h =(2×4.9×3.75×16)/(4×60)=2.45(h) 2)、初步确定最大起重量: 最大起重量:G n =13+0.7=13.7(t)根据查阅技术数据表有相进似的起重量G n =16(t) 3)、计算载荷谱均立方根K 值:K=()()333232131......∆+++++t r t r t r ββ式中:β1=13t/16t=0.813β2=5t/16t=0.313 β3=2t/16t=0.125r=0.7t/16t=0.044 t 1=H m ·S′·T/(V n ·t h ·60)=[5×(5/8)×16]/(4×2.45×60)=0.085 t 2=[5×(10/8)×16]/(4×2.45×60)=0.07 t 3=[5×(15/8)×16]/(4×2.45×60)=0.255 t Δ=[5[(5+10+15)/8]×16]/(4×2.45×60)=0.05S’=相对每一种载荷每小时的起升次数(c/h ) 将以上结果带入式中得: =0.397(K <0.53=轻级4)、根据K 值(轻级)和每日平均工作时间t h (2.45h )确定工作级别,查电动葫芦工作级别得:机构工作级别为M4。
斯太尔说明书

受过培训的人 培训工人已接受了上岗培训,知道由于不正确操作所造成的危险.知道必须的保护装 置、防范措施、以及使用的规章制度、知道事故预防措施.
熟练的电工 熟练的电工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了有关电器设备的知识和经验,并且懂得适用的标准 和规范.能够评估和检测其被委托的工作.能够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1.7 保修期 1.8 定期检查
型号为 ST05,ST10,ST20,ST30,ST32,ST50 和 ST60 的环链葫芦可以应 用于不同形式的电气设备. 环链葫芦运行时有危险的电压.
0907
2
1 安全说明
2 概况 3 安装
4 调试 5 操作 6 维护保养
7 维修 8 易损件 9 技术数据
0907
1.1 符号标志········································································ 4 1.2 操作说明········································································ 4 1.3 按预定的用途使用·························································· 5 1.4 有安全意识的操作·························································· 5 1.5 组织的安全防范措施······················································ 5 1.6 电气设备········································································ 6 1.7 保用期············································································ 6 1.8 定期测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