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青光眼概况
中医对青光眼的解释

中医对青光眼的解释青光眼是以眼压增高、视神经受损和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眼科常见病。
虽然研究发现,青光眼的发病和多种外界因素有关,但是中医认为青光眼与肝脏、肾脏、心脏、脾胃、肺等脏器功能失调有关。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解释青光眼的发病机理。
一、中医对青光眼的定义根据中医经典以及临床实践,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肝肾不足、心火亢盛、脾气虚弱、肺胃阴虚等因素有关。
根据中医学理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通过五脏六腑的相互配合,维持人体的调节功能,同时也与青光眼的发病有关。
二、中医对青光眼的病因分析1、肝肾不足中医学认为,肝肾是人体的主要脏腑之一,肝脏负责藏血调情、疏泄气机,肾脏负责生殖、排泄等功能。
如果肝肾功能不足,容易导致眼部气血不畅,引发青光眼。
此外,肝肾功能不足还容易导致眼部组织水肿、炎症等,加重青光眼病情。
2、肺胃阴虚肺胃阴虚是中医学常见的病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口干、咳嗽、咽喉疼痛等。
若肺胃阴虚病情较重,可能导致眼部组织营养不良,引起青光眼。
因此,中医认为调理肺胃阴虚可以起到治疗青光眼的作用。
3、脾气虚弱中医学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关键脏腑之一,主要负责将食物转化为精气血,供给全身各器官。
如果脾胃功能不足,肝肾疏泄不畅,可能导致眼部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青光眼。
4、心火亢盛中医学认为,心脏主导全身气血的运行,若心火亢盛,可能导致眼部气血脉络充盈,淤积引起青光眼。
因此,中医治疗青光眼时应调和心火,平衡心脏的功能。
三、中医对青光眼的治疗方案1、饮食疗法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改善肝肾、心脏、脾胃、肺胃等器官功能,对青光眼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例如,多食用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有效降低眼压,防止氧自由基的损害,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青光眼可根据病情选用具有补肝肾、调和心火、补脾胃等功效的药材,如当归、熟地、黄芪、枸杞等。
同时还可用龙眼肉、鸡心、鸽肉等食疗中药进行治疗,达到保护视功能、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中医眼科如何运用针灸治疗眼部疾病

中医眼科如何运用针灸治疗眼部疾病在中医的宝库中,针灸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眼科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眼部疾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视力,还可能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而中医眼科通过针灸这一手段,为许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针灸治疗眼部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医认为,眼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将人体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眼部出现问题时,往往是经络气血失调所致。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眼部疾病的目的。
那么,中医眼科在治疗眼部疾病时,具体是如何运用针灸的呢?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脉象等进行综合辨证。
比如,对于常见的干眼症,中医认为可能是由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原因导致。
此时,针灸会选取一些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作用的穴位,如睛明、攒竹、丝竹空、承泣、肝俞、肾俞等。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泪液分泌,缓解眼睛干涩、疲劳等症状。
在针灸治疗近视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青少年近视,中医认为多与心阳不足、肝肾亏虚等有关。
治疗时,常选取睛明、四白、光明、风池等穴位。
这些穴位可以调节眼部的经气,改善视力。
同时,配合耳穴压豆,如眼、肝、肾等穴位,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对于青光眼患者,针灸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中医认为青光眼多由肝郁气滞、肝火上炎等引起。
针灸选取的穴位包括太阳、瞳子髎、行间、太冲等,以达到疏肝理气、降火明目之效。
除了上述常见的眼部疾病,针灸在治疗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等疑难眼病方面也有一定的尝试和应用。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医生的操作技巧至关重要。
针刺的深度、角度和手法都需要精准掌握,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一般来说,眼部周围的穴位针刺深度较浅,避免损伤眼球和周围组织。
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适时调整针灸方案。
针灸治疗眼部疾病并非一蹴而就,通常需要一定的疗程。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接受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的配合也非常重要。
青光眼症状中医治疗方案

摘要: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目痛”、“视瞻昏渺”等范畴。
中医治疗青光眼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论治,结合中药内服、外治、针灸等方法,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视力、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青光眼症状的中医治疗方案。
一、中医病因病机1. 肝肾阴虚:青光眼多因肝肾阴虚,不能滋养目窍所致。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目窍失养,脉络瘀阻,发为青光眼。
2. 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目窍脉络受阻,发为青光眼。
3. 脾虚湿盛: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湿邪上犯,阻碍目窍脉络,发为青光眼。
4. 气血瘀阻:外伤或久病,气血瘀滞,脉络受阻,目窍失养,发为青光眼。
二、中医辨证论治1. 肝肾阴虚证症状:眼胀痛,视力减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养肝明目。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2. 肝郁气滞证症状:眼胀痛,视力减退,胸闷胁痛,善太息,情绪抑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通络。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3. 脾虚湿盛证症状:眼胀痛,视力减退,头晕目眩,肢体沉重,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利湿,通络明目。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4. 气血瘀阻证症状:眼胀痛,视力减退,头部胀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明目。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内服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用相应方剂,如肝肾阴虚证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肝郁气滞证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虚湿盛证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气血瘀阻证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2. 中药外治(1)中药熏蒸:将中药煎煮后,用蒸汽熏蒸眼部,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胀痛等症状。
(2)中药敷贴:将中药敷于眼部周围,可活血化瘀,缓解眼胀痛。
3. 针灸治疗选取穴位:睛明、太阳、风池、合谷、太冲、三阴交等。
操作方法:采用毫针刺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中医治疗青光眼的方法

中医治疗青光眼的方法青光眼在中医属五风内障范畴,即绿风内障,类似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青风内障,类似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黄风内障,类似于绝对期青光眼;黑风内障,亦类似于闭角型青光眼;乌风内障,类似于开角型青光眼或继发性青光眼。
中医的许多文献对五风内障的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有全面的论述。
目前中医治疗青光眼大致有四法:内治法,外治法,针灸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治法:强调辩证论治。
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属肝胆火炽、风火攻目者,应清热泻火,凉肝熄风;属痰火动风,上阻清窍者,宜降火逐痰,平肝熄风;属肝郁气滞,气火上逆者,予清热疏肝,降逆和胃等。
开角型青光眼,属气郁化火者,应清热疏肝;属肝热生风者,宜清肝熄风;属痰火升扰者,予清热祛痰,和胃降逆等。
绝对期青光眼,属肝热风盛者,应清热平肝熄风;属阴虚风动者,予滋阴柔肝熄风等。
通过中药治疗,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部分病人可得救治。
外治法:①丁公藤碱Ⅱ滴眼液:可缩瞳降压,疗效与匹罗卡品相似。
②槟榔碱滴眼液:也有一定缩瞳降压作用。
针灸法:针灸对于青光眼,尤其是急性发作时,有显著止痛效果和一定程度的降眼压作用,与其它疗法合用时还可产生协同作用,对于中晚期青光眼,则可提高视功能。
因此,针灸法可作为青光眼综合征治疗方法之一。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西药控制眼压后,用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口服,中药提取液静注等,以活血化瘀,健脾利水之法,以获取改善青光眼视盘血供,利尿减少房水生成或促进视神经细胞代谢等功效,达到协同治疗作用,优于单用西药。
关于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中药方剂的原因,关于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中药方剂的相关知识。
中医方剂(一)【辨证】痰火郁结,邪热内侵。
【治法】清痰泻火,祛邪逐瘀。
【方名】清痰利水汤。
【组成】黑元参24克,半夏12克,吴茱萸6克,广陈皮6克,胆星10克,泽泻10克,防己10克,石苇10克,黄连6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升麻10克,藁本10克,甘草3克,代赭石21克(为引)。
青光眼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青光眼中医针灸治疗方案1.治疗成人青光眼的方法有哪些2.中医治疗青光眼怎么样呢?平时应该如何调理最好呢?3.寻找治疗青光眼的偏方4.青光眼中医治疗方法5.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哪种治疗成人青光眼的方法有哪些青光眼又分急性青光眼和慢性青光眼急性青光眼病势凶猛,头眼剧疼,珠胀欲裂,视力急剧下降,可一眼先患,也可两眼同时发作,首选手术治疗。
慢性青光眼潜伏期时间长,视力慢慢下降,视神经慢慢萎缩,视野慢慢缩小,最终导致失明.西医手术效果不好,最好是中医保守治疗。
杨淑兰中医眼科的“加减四物钩丁汤”是专为青光眼等眼压相对或绝对性升高、视力下降、眼胀、眼痛,及由眼部疾病引起的头痛、恶心等症而设的专用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压相对或绝对性升高、视力下降、眼胀、眼痛等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青光眼引起的高眼压稳定性强;对抽痛作用快;同时,可改善眼内房水流通,持续降低眼压,营养视神经,扩大视野,双向调节眼压,使视功能得到完全恢复。
中医治疗青光眼怎么样呢?平时应该如何调理最好呢?由于大家对青光眼的预防不是那么重视,导致了很多人都患上了此种疾病,但是很特殊的是,有部分的患者是一个眼睛有青光眼的症状,另一个眼睛是健康的,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单眼有青光眼,该如何来治疗呢?具体分析如下。
专家说,患者所表现的是一个眼睛患青光眼其实病理和双眼青光眼是差不多的,其实对于单眼患青光眼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其治疗方法与双眼患病差不多,详细介绍如下。
①中医治疗青光眼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中药来进行调节。
“清火明目汤”是专为青光眼等眼压相对或绝对性升高、视力下降、眼胀、眼痛,及由眼部疾病引起的头痛、恶心等症而设的专用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压相对或绝对性升高、视力下降、眼胀、眼痛等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青光眼引起的高眼压稳定性强;对抽痛作用快;同时,可改善眼内房水流通,迅速减缩眼内容积,持续降低眼压,营养视神经,扩大视野,双向调节眼压,使视功能得到完全恢复。
【青光眼】的中医治疗

【青光眼】的中医治疗青光眼,中医称绿风内障,是一种以眼内压增高为特征的眼病。
正常的眼球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这种紧张度是由眼内容物对于眼球壁所加的压力形成,这种压力称为眼内压。
正常眼内压在10 ~ 21mmHg之间。
影响眼内压的因素极为复杂,主要是受房水和眼球内血流量的影响,尤其是房水的产生和排出的平衡,直接影响眼内压的稳定性。
房水主要由睫状突产生,它的循环路径是先到后房,通过瞳孔而流人前房,再由前房角进入静脉系统。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造成眼内压增高,中医称这个现象为神水瘀滞、玄府闭塞。
玄府是组织间的最小气道(或窍道)。
临床上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中医则多按致病原因分型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忧思忿怒,情志内伤,肝胆风火上扰;或劳神过度,真阴暗耗,虚阳浮越,脏腑失调,气血失和,造成神水瘀滞、玄肝闭塞所发。
【临床表现】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为叙述方便,做如下分型:1、肝经风火型头痛如劈,目胀甚,按之坚如石;伴恶心呕吐,抱轮红赤,黑睛昏暗,瞳神散大,突然昏盲。
脉弦数有力,舌红苔黄,古人称为雷头风。
眼压多在50mmHlg以上。
此时在裂隙灯下观察,可见黑晴呈雾状水肿,内壁可有色素沉着,黄仁水肿,隐窝消失。
此属急症,当急治之。
其转归有三:①如果治疗及时,以上症状很快缓解,眼压逐渐下降至正常,视力可以逐渐恢复。
2)反复发作或未经有效治疗,则转为慢性,迁延不愈。
③眼压过高,而又未及时得到治疗,则可在短期,甚至数日内失明。
此型相当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充血性发作期。
2、肝血不足,虚风内动型头痛眼胀可以耐受,时有抱轮红赤但不甚,视物昏雾,虹视现象时轻时重,或瞳神散大,瞳神渐变绿色,古人称为绿风内障。
眼压多在30~ 50mmHg。
兼见头眩,精神倦怠,情绪抑郁,胸闷纳少、脉弦细。
此型相似于闭角型青光眼亚急性发作期。
此时如果在裂隙灯下检查,则可黑睛轻度水肿,前房变浅,黄仁向前膨隆。
如果再做前房角镜检查时,则可进一步发现此类青光眼的房角极窄,全部或大部关闭。
中医治疗青光眼的常见病例讨论

利水渗湿
选用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物,以 利水渗湿,缓解眼部水肿。
针灸治疗
可采用针灸治疗,选取太阳、阳白、 合谷等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病因分析:患者长期情绪不稳定 ,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 炎于目,引发青光眼。
症状表现
Hale Waihona Puke 眼部胀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舌红苔黄,脉弦数。
中医治疗方案
疏肝清热
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以疏肝清热,泻火明目。
针灸治疗
取太冲、行间、太阳等穴位,以平肝降火,缓解眼部 疼痛。
日常调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饮食清淡,忌辛辣、 油腻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02
病例二:肝肾阴虚型青 光眼
病例描述
病程:3年
患者年龄:55岁
01
02
03
家族史:无
既往史:无
04
05
病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脉络受阻
症状表现
眼部症状
眼痛、眼胀、视力下降、视物模 糊、畏光、流泪等
全身症状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苦咽 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中医治疗方案
01
药物治疗
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为主,常用药物有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
头痛
由于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 导致头痛。
失眠
由于眼痛、头痛等症状影响睡 眠质量。
中医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 痛的中药方剂,如桃红
四物汤加减。
针灸治疗
选取太阳、阳白、合谷 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青光眼保守治疗办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青光眼保守治疗办法
导语:现在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涌现出了很多治疗疾病的办法,但有的人对这些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缺乏信心,就想采取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拿青光眼来
现在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涌现出了很多治疗疾病的办法,但有的人对这些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缺乏信心,就想采取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拿青光眼来说,很多人不愿意用激光或者手术治疗,而是情愿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那么,青光眼保守治疗应该如何操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针灸治疗
针灸法,针灸治疗对于青光眼不错的效果,特别是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可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而且也可能会起到降眼压作用,对于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如果针灸法还能提高视力功能。
二:中医治疗
中医保守治疗青光眼,这个可选择中药方剂“清火明目汤”来治疗。
它由夏枯草.密蒙花.杭菊.柴胡等药物组成,对青光眼眼压升高、视力下降或是其它不适,如眼痛,眼胀等都有效果,是保守治疗青光眼最好的方法。
三:补充维生素
另外保守治疗也可注射维生素B,有一定疗效,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控制不好的,建议要及时选择更为合适的疗法,如可选择激光治疗,或是选择手术治疗,以能将视功能的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看完了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对青光眼的保守治疗办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患上青光眼的人在治疗眼睛的同时也要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患上便秘,因为消化系统负担过重会加大眼部的压力,对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综述了针灸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和实验研 究进展。临床研究以体针为主, 其次还有耳针、灸法、梅花针及挑刺疗法 。体 针或取单穴观察, 或循经取穴、辨证取穴、针药联合、毫针放液或手术 联合针刺治疗等。实验 研究以观察家兔实 验性高眼压眼 压变化及血流变为主。临床和 实验研究均证实针 灸治疗青光眼疗效 确切, 尤其对 开角型青光眼疗效 较好, 各证 型间无显著差 异。取穴以经而论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 经为最多; 以穴而论取远端穴行间较局部穴睛明为多 。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青光眼; 文献综述
1. 2 灸法 侯升魁[ 23] 用半 导体冷灸治 疗青光眼 41 例 53 眼。取穴
太 阳、风池、印 堂、鱼 腰, 每次 2 穴。 第 1 疗程 灸 温 - 15 至 - 20°C, 第 2、3 疗程- 5 至- 10°C。从第 2 疗程起, 肝火盛加 光明或太冲; 心火盛加内关; 肾虚加肾俞。结果眼压下降显效 率 85. 4% , 视力及局部症状均有显著改 善。 1. 3 耳针
上海针灸杂志 2004 年 4 月第 23 卷第 4 期
·4 3·
康凤珍等[ 8] 总结张 应泰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青 光眼的经验, 认 为青 光眼急性发 作期既有 肝胆风火上 扰, 又 有脾阳 不振, 不 能运化水湿, 取穴太阳、鱼腰、百会、耳尖、攒竹、风池, 除 风池 外, 余穴均点刺出血。配中药五苓散利水渗湿, 通阳化气, 治 愈 3 例急性青光眼患者。 1. 1. 4 辨证 取穴: 景宽等[ 9] 以目窗 为主穴 治疗单 纯性青 光 眼 46 例, 肝 气郁 结者 加太 冲、膻中、内 关; 肝肾 两虚 者加 肝 俞、肾 俞、太溪; 心 脾两 虚者 加心 俞、脾俞、神 门。总 有效 率 84. 8% , 各分型 间无明显差异。周文新等[10] 治 疗原发性青光 眼, 肝 肾亏 虚 型 31 眼, 取 太溪、光明、行 间; 脾 虚湿 盛 型 2刘暑东等[ 11] 对 25 例 33 眼各类青 光眼术后不 能 降眼压者进行针刺治疗。主穴取球 后、风池。肝阳型配合谷、
太冲、行间、睛明、下睛 明、太 阳、攒 竹透鱼 腰、上 星、百会; 肝 郁型配合谷、神门、睛明、光明、太阳、足三里、阳白透鱼腰。配 穴每 次选 2-3 穴, 交 替使用, 结果 33 只 眼中 26 只眼 眼压 下 降为正常。 1. 1. 5 毫针放液: 张沈玲[ 12] 治疗急 性闭角型 青光眼急性 发 作期 患者 9 例 9 眼, 用 25 mm 毫 针由角 膜缘 6 点 处垂直 刺 入前房少 许并立即拔针, 9 例患者经针刺后高 眼压及眼痛 迅 速缓解, 视力不同程度提高。金 贞华等[ 13] 针刺 角巩膜缘上活 动 点, 治 疗急 性充血 性青 光眼 8 例, 经 1 次 针刺, 眼 压下 降 1. 60 kP a, 4 例眼部症状减轻, 4 例症状消失。方国新[14] 对 52 例 60 眼顽固性青光眼患者术前毫针前房穿刺并配以药 物治 疗, 取得满意的临时降压效果。52 例患者 24 h 内眼压基本控 制, 自觉症状良好。 1. 1. 6 其他: 吴 泽 森等[ 15] 针刺 膈 俞、肝 俞、肾 俞、风池、天 柱、行间治疗 慢性单纯 性青光眼伴 高血压 患者 120 例, 观 察 针刺前后眼压及血压的变化。结果针刺 40 m in 前后, 无论眼 压、血压均 有显著性下 降, 主 要症状也 有明显 改善。赵秀 贞 等[ 16] 治疗 急性闭 角型青 光眼发作 期 15 例 24 眼, 慢性期 13 例 20 眼, 取 太阳、攒 竹、阳 白。针刺 后眼 压平均 下降 34. 83 mm Hg 。卢和杠[17] 取双侧人迎、曲池及百会, 强刺激手 法行 针, 10 次 为 1 个疗 程, 治疗 18 例 经药物 或手 术治疗 而眼 压 不降 的患者, 眼压均有 不同程度的 下降, 眼部自觉 症状随 之 减轻或 消失。董延龄[ 18] 针刺 睛明、球 后、阳 白、合 谷为主穴, 治疗 11 例青光眼 患者, 6 例 痊愈, 3 例 有效。吴应举[ 19] 取 太 冲、风池、瞳子 、四白、光明, 五穴 用泻法; 肝俞、肾 俞、足 三 里、三阴交、太溪用补法。交替使用, 治愈 2 例青光眼患者。马 森林[ 20] 采用行 巩膜瓣下咬切术后 配合针灸治 疗晚期青光 眼 12 例, 收到较满 意的效果。不仅控制了 眼压, 还有少数患 者 恢复了有限的视力。刘岩等[ 21] 观察针刺对非高眼压的效应, 40 例 79 眼 。取风池、太阳、攒竹、球后、合谷、百会, 针刺后 49 眼 眼 压 较针 前 显 著 性下 降。 姜俊[ 22] 取 穴 睛 明( 患 ) 、行 间 ( 双) 、三阴交( 双) , 治疗原发性青光眼 15 例 27 眼, 结果 眼部 症状明 显改善, 总 有效率 90% 以上。眼 压明显下 降, 即刻 下 降幅度 最显著者达 60% 以 上。59% 的患者视 力也有不同 程 度的提高。
作者简介: 任燕如( 1976-) , 女, 2001 级硕士生
46 眼, 36 眼的眼压 在短时间内平均下降 12. 15 mm Hg , 有效 率 78. 26% 。并 通过与针刺三阴交 组对比发 现, 针刺 行间的 降眼压效果 优于三阴 交, 且行 间穴必须 采用强刺 激手法, 才 能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王永兴[5] 选用肝经起始穴( 大敦、行 间和三 阴交) 与眼区穴( 攒竹、睛明、四白、阳白) 治疗 原发性 青光眼 304 眼。用肝经 起始穴治 疗 162 眼, 眼 压下降者 129 眼, 有效率 79. 62% 。眼 区穴组 治疗 142 眼, 眼 压下降 者 55 眼, 有效率 38. 73% 。并发现, 针刺对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效 果优于闭角型。 1. 1. 3 针药联合: 施益 浩[6] 观 察针药 联合与 单纯药 物治疗 单纯性青光眼疗效对比。体针取风池、合谷 、足三里、睛明或 攒竹; 耳针取交感 、神 门、皮 质下、肾、肾上腺、肝、内分泌、卵 巢( 女性患者用) 、目1。每次 3-5 穴。每星期针 3 次, 连续治疗, 眼压稳定 后维持治疗 每星期 1 次。 结果针药 结合组 有效率 94. 44% , 单独药物组 有效率 82. 31% 。两组 有显著性差 异。 胡玉春[7] 治疗急性闭角型青 光眼 61 眼。针药 联合组取穴行 间、风池、光明、攒竹、合谷, 治疗 32 眼, 有效率 90. 6% 。单独 西药治疗组治疗 29 眼, 有效率 69. 0% , 两组 有显著性差 异。
青光眼是常见致盲性眼病之一,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 视神 经视乳头损害、视野缺损和视功能障碍。针灸治疗能降 低眼 压, 我国在上世纪 60 年代就有记载, 近年来在临床观察 和实 验研究方面有很大进展, 治疗方法也很丰富。现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 1 体针 1. 1. 1 单穴观 察: 郭 素云等[ 1] 取 “还睛 穴”, 治疗青 光眼 312 例, 治 愈 35 例, 显 效 215 例, 有效 43 例, 好 转 10 例。刘 玉 祥[ 2] 针刺睫状神经 节急救急性青光眼 320 眼, 选穴球后 部位 进针, 留针 10-15 m in, 隔 5 min 点刺一次, 有效率 97. 5% 。王 永兴 等[ 3] 观察针 刺球后穴 与眼区穴 治疗青 光眼的 降眼压 效 果。针刺球后穴治 疗青光眼 92 眼, 有 效率 73. 91% 。针刺睛 明、瞳子 、阳白、攒竹等眼区穴治疗 104 眼, 有效率40. 4% 。 针刺球后穴作用明显优于眼区穴。 1. 1. 2 肝经 取穴: 黄淑仁[ 4] 针刺行 间穴治 疗原发 性青光 眼
【中图分类号】 R246. 82 【文献标识码】 A
A Surve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Glaucoma RE N Y an-r u1, W A N G J ing -bo2 1. Shandong univ er 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 icine, 250014, China; 2. H osp ital af f iliated to Shandong univ er sity of tr 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50011, China 【Abstract 】 A summar y is made of pr og resses in clinical and ex perimental studies on acupunctur e t reatm ent of g laucoma . T he clinical study dealt mainly w it h bo dy a cupunctur e a nd also with ea r acupuncture, mox ibust ion, plum-blossom needle ther apy and picking acupuncture. Body acupuncture invo lved sing le point selection, cor responding channel po int selectio n, syndr o mic differentia tio n-ba sed point selection, com bined acupunct ur e and medicatio n, filifor m needle tapping or operat ion in combination w ith acupunctur e. T he experimental study dealt mainly w ith the o bser vat ion of chang es in eye pr essur e and blo od defo r matio n and flow in r abbits w ith ex periment al high ey e pr essur e. Bo th clinical and ex per imental studies pr ov ed that acupunct ur e tr eatment had an ex act effect on g laucoma and especially a bet ter effect on open-ang le g laucom a, and there w as no significant differ ence in effect betw een differ ent t ypes o f sy ndro mes. With r eg ard to channels, the Bla dder M er idian of Fo ol-T aiy ang , the Gallbladder M eridian o f Fo ot -Shaoy ang and the Liver M eridian o f Fo ol-Juyin w ere mo st often selected for point pr escr iptio n; w ith r egar d t o points, dist ant po int Xing jian was mo re o ften selected than lo cal point Jing ming . 【Key words】 A cupunctur e-m ox ibust ion; Glauco ma; R 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