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规范条件》.
《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第三篇

表 1.2.1.2
在特定处所内或机械设备上 露天甲板 所有位置
1.2.1.3 确定船舶主、辅柴油机的功率,应采用下列基准环境条件: 绝对大气压 0.1MPa 环境温度 45℃ 相对湿度 60% 海水温度(中冷器进口处) 32℃ 柴油机制造厂在试验台上不必按本条规定提供模拟的基准环境条件。 1.2.1.4 对限定航区的船舶,确定主、辅机功率所根据的环境条件,应适应于该航区的情况。
双层底燃油舱的顶板 水管锅炉 火管锅炉 外壁 底部 后封头 底部 — 600 — 450
表 1.3.2.2
燃油舱壁 450 — 600 —
1.3.3 舱棚天窗 1.3.3.1 A 类机器处所的天窗应为钢质,且不应包含玻璃板,应适当采取措施,以便在发生火灾后, 使烟气能从被保护处所释放。 1.3.4 通风 1.3.4.1 机器处所应有足够的通风,以保证当其中的机器或锅炉在各种气候包括恶劣天气条件下按全 功率运转时,有充分的空气以确保该处所人员的安全与舒适及机器的运转。 1.3.4.2 所有能积聚可燃或有毒气体或蒸汽的处所均应具有适当的通风。 1.3.5 防腐蚀 1.3.5.1 暴露于腐蚀环境的零部件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 或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1.3.6 防护设施 1.3.6.l 机械运转时,可能对工作人员构成危险的部位,应设置防护罩或栏杆等安全设施。 1.3.6.2 为避免机械设备和系统在操作及转换中的差错,应设有安全操作说明标牌和标签。 l.3.6.3 所有机械设备和管路的表面温度可能伤人时应以栏杆或围护进行保护,当其表面温度可能超 过 220℃时,其表面应有有效的防护设施,以防触及可燃液体引起着火。如绝热设施的表面是吸油的或可 能被油渗透,则应采用薄钢板或类似材料妥善包裹。 1.3.7 通信 1.3.7.1 机器处所或通常控制发动机的控制室与驾驶室之间,至少应设置 2 套独立的通信设施。其中 1 套应为在机器处所和驾驶室均能直接显示指令和回令的车钟。其他能控制推进器速度和方向的任何位置 也应配备适当的通信设施,以便接收来自驾驶室和机舱的指令。 1.3.8 维修通道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4]3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4]3号](https://img.taocdn.com/s3/m/eecaf80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68.png)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4〕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有效化解我市产能过剩矛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五大功能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一)总体思路。
以国发〔2013〕41号文件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总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严格控制增量,优化调整存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通过“市场开拓消化一批、走出去转移一批、兼并重组整合一批、提高准入标准淘汰一批”等措施,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将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相结合,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2年目标: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产能过剩问题基本缓解,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到2015年,船舶行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行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企业环保、能耗指标基本达标。
5年目标: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产能规模基本合理,发展质量明显改善。
到2018年,五大行业产能利用率均提高到85%以上,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环保、能耗指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最新]中国船舶行业标准汇编
![[最新]中国船舶行业标准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49f78d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8.png)
中国船舶行业标准汇编中国船舶行业标准汇编 (CB标准)CB 999-1982 船体焊缝表面质量检验标准.pdf 228.23 KBCB 1000-1982 耐压人孔盖.pdf 275.75 KBCB 1004.1-19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全压起动器.pdf 1.75 MBCB 1004.2-19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星-三角起动器.pdf 390.40 KBCB 1004.3-19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组合起动器.pdf 236.14 KBCB 1006-1982 小流量凝水泵.pdf 370.44 KBCB 1008-1983 船用电动机电磁起动器.pdf 1.59 MBCB 1010-1990 外螺纹不锈钢截止阀.pdf 202.00 KBCB 1016-1982 船舶液压系统滤器和滤芯技术条件.pdf 779.29 KBCB 1017-1982 船用内曲线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基本参数.pdf 128.73 KBCB 1019.1-1982 一氧化碳检定管.pdf 689.06 KBCB 1019.2-1982 二氧化硫检定管.pdf 288.27 KBCB 1019.3-1982 氮氧化物检定管.pdf 364.93 KBCB 1019.4-1982 硫化氢检定管.pdf 304.99 KBCB 1019.5-1982 氯气检定管.pdf 285.24 KBCB 1020-1985 船舶工业标准制订程序.pdf 854.07 KBCB 1021-1983 水封澄清器.pdf 165.53 KBCB 1022-1983 拖钩.pdf 169.00 KBCB 1024-1983 滚轮叉.pdf 176.05 KBCB 1025-1983 船用主锅炉安装技术要求.pdf 835.16 KBCB 1026-1983 船用主锅炉水压试验方法.pdf 178.51 KBCB 1028-1983 船用汽轮机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pdf 1.98 MBCB 1029-1983 玻璃钢初发弹药箱.pdf 793.05 KBCB 1030-1983 蠕虫状石墨铸铁金相检验.pdf 559.27 KBCB 1034-1983 铺板放水阀.pdf 122.98 KBCB 1039-1995 耐压海水滤器规范.pdf 215.43 KBCB 1041-1983 船舶液压系统滤器和滤芯试验方法.pdf 845.51 KBCB 1042-1983 船体高强度钢缺口破断试验方法及成层性评级标准.pdf 561.16 KBCB 1044-1983 P30异径搭焊铜法兰.pdf 172.15 KBCB 1045-1983 P30异径搭焊钢法兰.pdf 170.77 KBCB 1049-1983 双面传动应急舷侧阀.pdf 99.77 KBCB 1049-2004 双面传动应急舷侧阀规范.pdf 132.95 KBCB 1060.1-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放样.pdf 3.75 MBCB 1060.10-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钻孔铆接.pdf524.27 KBCB 1060.2-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号料.pdf 1.37 MBCB 1060.3-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气割.pdf 1.16 MBCB 1060.4-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冷加工.pdf 2.89 MBCB 1060.5-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火工.pdf 2.92 MBCB 1060.6-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装配.pdf 4.23 MBCB 1060.7-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电焊.pdf 3.14 MBCB 1060.8-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批凿碳刨.pdf 1.37 MBCB 1060.9-1987 钢质船体制造工时定额密性试验.pdf 429.19 KBCB 1061.1-1987 造船舾装件工时定额制造.pdf 7.38 MBCB 1061.2-1987 造船舾装件工时定额安装.pdf 3.07 MBCB 1062.1-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高中速柴油主机及柴油发电机.pdf 758.37 KBCB 1062.2-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 RND低速柴油机.pdf 962.72 KBCB 1062.3-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 B&W低速柴油主机.pdf 1.09 MBCB 1062.4-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辅机.pdf 3.03 MBCB 1062.5-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甲板机.pdf 1.83 MBCB 1062.6-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轴系.pdf 1.53 MBCB 1062.7-1987 轮机船上安装工时定额锅炉及其附件.pdf 660.35 KBCB 1063-1987 造船管路制造安装工时定额.pdf 1.91 MBCB 1064-1987 造船薄板制品制造安装工时定额.pdf 1.99 MBCB 1065-1987 金属螺旋桨制造工时定额.pdf 788.45 KBCB 1066.1-1987 造船电气设备工时定额动力照明设备安装.pdf 1.63 MBCB 1066.2-1987 造船电气设备工时定额通讯导航设备安装.pdf 1.55 MBCB 1066.3-1987 造船电气设备工时定额内场电气钳工.pdf 2.25 MBCB 1067-1987 铅酸蓄电池工时定额.pdf 3.93 MBCB 1068.1-1987 造船木工制造工时定额制造.pdf 4.87 MBCB 1068.2-1987 造船木工安装工时定额安装.pdf 1.60 MBCB 1069-1987 造船涂装工时定额 .pdf 2.97 MBCB 1069-1987 造船涂装工时定额.pdf 2.71 MBCB 1070-1987 造船泥水工时定额.pdf 1.02 MBCB 1071-1987 造船蓬帆工时定额.pdf 1.21 MBCB 1072.1-1988 船用柴油机装配工时定额 SULZER柴油机.pdf2.15 MBCB 1072.2-1988 船用柴油机装配工时定额 B&W 柴油机.pdf 1.71 MBCB 1072.3-1988 船用柴油机装配工时定额中速柴油机.pdf 890.60 KBCB 1072.4-1988 船用柴油机装配工时定额高速柴油机.pdf 696.02 KBCB 1073-1989 船用柴油机金属结构件制造工时定额.pdf 3.46 MBCB 1074.1-1988 船用柴油机热加工工时定额铸造.pdf 1.35 MBCB 1074.2-1988 船用柴油机热加工工时定额锻造.pdf 2.76 MBCB 1075-1988 船用柴油机机械加工工时定额.pdf 7.14 MBCB 1076-1988 船用柴油机管系制造安装工时定额.pdf 914.75 KBCB 1077.1-1989 特辅机装配工时定额甲板机械.pdf 3.38 MBCB 1077.2-1989 特辅机装配工时定额舱室机械.pdf 903.14 KBCB 1077.3-1989 特辅机装配工时定额特种机械.pdf 1.50 MBCB 1077.4-1989 特辅机装配工时定额液压元件.pdf 1.59 MBCB 1080.1-1989 特辅机武备金属结构件制造工时定额装配放样.pdf 2.29 MBCB 1080.2-1989 特辅机武备金属结构件制造工时定额焊接.pdf 5.23 MBCB 1080.3-1989 特辅机武备金属结构件制造工时定额冷加工、火工、气割.pdf 2.75 MBCB 1081.1-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铸造.pdf 3.72 MBCB 1081.2-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锻造.pdf 3.14 MBCB 1081.3-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锻压.pdf 4.06 MBCB 1081.4-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木模.pdf 4.52 MBCB 1081.5-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热处理.pdf 3.67 MBCB 1081.6-1989 特辅机武备热加工工时定额炼钢.pdf 1.68 MBCB 1082.1-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车工.pdf 9.71 MBCB 1082.2-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铣工.pdf 2.52 MBCB 1082.3-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刨工.pdf 1.15 MBCB 1082.4-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插工.pdf 611.13 KBCB 1082.5-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磨工.pdf 1.41 MBCB 1082.6-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钻工.pdf 1.36 MBCB 1082.7-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镗工.pdf 2.19 MBCB 1082.8-1989 特辅机武备机械加工工时定额齿轮加工.pdf 3.17 MBCB 1083-1989 特辅机武备电镀工时定额.pdf 9.47 MBCB 1084-1989 特辅机电器安装工时定额.pdf 1.25 MBCB 1084-89 特辅机电器安装工时定额.pdf 1.13 MBCB 1085.1-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有色金属砂型铸造.pdf 3.23 MBCB 1085.2-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钳工、钣金、冲压.pdf 2.11 MBCB 1085.3-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车工磨工铣工刨工插工齿轮加工.pdf 5.65 MBCB 1085.4-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表面处理.pdf 5.17 MBCB 1085.5-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热处理.pdf 2.96 MBCB 1085.6-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光学零件加工与光学仪器装配.pdf 2.67 MBCB 1085.7-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变压器.pdf 2.79 MBCB 1085.8-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水声换能器.pdf 1.54 MBCB 1085.9-1989 仪器仪表制造工时定额整机电器装联.pdf 8.23 MBCB 1086-1988 钢质船体、锅炉修理工时定额.pdf 6.34 MBCB 1087.1-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低速柴油机.pdf 3.13 MBCB 1087.2-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中、高速柴油机.pdf 2.85 MBCB 1087.3-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机舱辅机.pdf 1.83 MBCB 1087.4-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甲板辅机.pdf 1.47 MBCB 1087.5-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甲板及机舱杂项.pdf 950.31 KBCB 1087.6-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锅炉阀件及通用件.pdf 900.85 KBCB 1087.7-1988 船舶轮机钳工修理工时定额轴系舵系及坞修.pdf 895.84 KBCB 1088.1-1988 船舶电气设备修理工时定额电机.pdf 1.48 MBCB 1088.2-1988 船舶电气设备修理工时定额通讯导航.pdf 902.74 KBCB 1088.3-1988 船舶电气设备修理工时定额动力照明.pdf 1.61 MBCB 1089.1-1988 船舶舾装件修理工时定额装配.pdf 6.84 MB CB 1089.2-1988 船舶舾装件修理工时定额钳工.pdf 4.07 MB CB 1090-1988 船舶管系及其附件修理工时定额.pdf 1.77 MBCB 1091-1988 船舶薄板制品修理工时定额.pdf 0.97 MBCB 1092-1988 船舶家具、附件修理工时定额.pdf 3.12 MBCB 1093-1988 船舶舱室木作修理工时定额.pdf 2.16 MBCB 1094-1988 船舶塑料地板及玻璃钢制品修理工时定额.pdf 460.60 KBCB 1095-1988 船舶修理涂装工时定额.pdf 1.38 MBCB 1096-1988 船舶修理泥水工时定额.pdf 0.96 MBCB 1097-1988 船舶修理蓬帆工时定额.pdf 672.64 KBCB 1098.1-1989 船用阀门制造工时定额铸、锻造.pdf 3.07 MBCB 1098.2-1989 船用阀门制造工时定额机械加工.pdf 4.71 MBCB 1098.3-1989 船用阀门制造工时定额装配.pdf 906.09 KBCB 1099.1-1988 船用锚链制造工时定额电焊锚链.pdf 620.89 KBCB 1099.2-1988 船用锚链制造工时定额铸钢锚链.pdf 1.63 MBCB 1101-1984 船用YPL YXL液压滤器.pdf 377.80 KBCB 1102.1-1984 船用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一般规定.pdf 396.89 KBCB 1102.2-1984 船用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元件和辅件的应用.pdf 314.50 KBCB 1102.3-1985 船用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配管.pdf 299.57 KBCB 1102.4-1986 船用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清洗.pdf 293.99 KBCB 1103-1984 液压件脉冲试验方法.pdf 461.29 KBCB 1109-1984 船用仪器分划件分划公差.pdf 313.64 KBCB 1110-1984 爪式螺旋掣链器.pdf 141.33 KBCB 1111-1984 船用柴油机配套产品型号编制办法.pdf 75.81 KBCB 1114-1984 液压系统放气针型螺塞.pdf 114.72 KBCB 1115-1984 外螺纹三通、四通接头.pdf 280.01 KBCB 1116-1984 Z向窗型层状撕裂试验方法.pdf 144.19 KBCB 1117-1984 п型刚性T形接头层状撕裂试验方法.pdf 152.66 KBCB 1120-1984 环形镶块裂纹试验方法.pdf 163.85 KBCB 1122-1984 刚性T形接头焊接横向裂纹试验方法.pdf 204.17 KBCB 1123-1984 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系列基本参数.pdf 273.31 KB CB 1125-1998 水声用压电陶瓷材料规范.pdf 927.40 KBCB 1129-1985 隔离气压式蓄能器压力频率和阻抗频率动态特性试验方法.pdf 369.02 KBCB 1133-1985 BFe30-1-1管材技术条件.pdf 427.38 KBCB 1134-1985 BFe30-1-1管材的超声波探伤方法.pdf 445.63 KB CB 1137-1985 船用轴向球塞式液压马达.pdf 203.82 KBCB 1138-1985 船用电液伺服阀安装面尺寸.pdf 165.00 KBCB 1139-1985 热处理和偶联剂处理玻璃纤维布技术条件.pdf 222.82 KBCB 1141-1985 船用球式先导电磁阀.pdf 464.60 KBCB 1142.1-1985 船用液压二通插装阀图形符号.pdf 483.86 KBCB 1142.2-1985 船用液压二通插装阀基本参数和型号编制方法.pdf 186.60 KBCB 1142.3-1985 船用液压二通插装阀技术条件.pdf 0.96 MBCB 1144-1985 P30盲板钢法兰.pdf 201.31 KBCB 1144-2004 P3.0MPa 盲板法兰规范.pdf 146.88 KBCB 1145-1986 船用仪器设备钢质机柜焊接通用技术条件.pdf 270.82 KBCB 1146.1-1146.18-1996 舰船设备环境试验及工程导则.pdf 4.61 MBCB 1147-1986 水面舰艇1211灭火系统技术要求.pdf 948.90 KB CB 1148-1985 铜247焊条技术条件.pdf 175.92 KBCB 1151-1986 船用仪器分划件毛坯系列.pdf 164.91 KBCB 1152-1986 仪器零件加工技术要求.pdf 619.75 KBCB 1153-1993 金属波形膨胀节.pdf 1.33 MBCB 1156-1992 锡基轴承合金金相检验.pdf 424.39 KBCB 1157-1986 水听器用橡皮电缆技术条件.pdf 845.71 KBCB 1158-1986 水声换能器用橡皮电缆技术条件.pdf 730.58 KBCB 1160.1-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总则.pdf 102.69 KBCB 1160.10-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铅量.pdf 204.62 KBCB 1160.11-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铅量.pdf 169.85 KBCB 1160.12-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量.pdf 145.58 KBCB 1160.13-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孔雀绿-苯萃取光度法测定锑量.pdf 151.93 KBCB 1160.2-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EDTA容量法测定铝量.pdf 166.79 KBCB 1160.3-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铍量.pdf 145.74 KBCB 1160.4-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铍重量法测定铍量.pdf 112.49 KBCB 1160.5-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亚硝基R盐光度法测定钴量.pdf 173.58 KBCB 1160.6-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钴量.pdf 123.61 KBCB 1160.7-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邻菲罗啉光度法测定铁量.pdf 149.58 KBCB 1160.8-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铁量.pdf 114.73 KBCB 1160.9-1986 船舶螺旋桨用铸造铝铍钴青铜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钒黄光度法测定磷量.pdf 144.21 KBCB 1162-1986 铸造钛合金螺旋桨补焊技术条件.pdf 404.64 KB CB 1163-1986 钛合金螺旋桨铸件技术条件.pdf 161.95 KBCB 1164-1986 铝及铝合金焊接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pdf 317.21 KBCB 1166-1986 船舶电子设备用电感线圈通用技术条件.pdf 1.01 MBCB 1168-1986 船用液压控制阀用电磁铁技术条件.pdf 742.83 KBCB 1169-1986 油船惰性气体系统技术条件.pdf 1.20 MBCB 1170-1986 船用电液比例控制阀技术条件.pdf 1.52 MBCB 1171.1-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振动.pdf 233.38 KBCB 1171.2-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冲击.pdf 224.15 KBCB 1171.3-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颠震.pdf 162.45 KBCB 1171.4-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温湿度.pdf 798.32 KBCB 1171.5-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盐雾.pdf 336.27 KBCB 1171.6-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油雾.pdf 252.95 KBCB 1171.7-1987 船舶设备环境测量方法霉菌.pdf 581.04 KBCB 1175-1988 船用鞭状天线.pdf 479.14 KBCB 1177-1987 声呐换能器用水密插头座通用技术条件.pdf 709.75 KBCB 1178-1987 修船竣工提交文件资料要求.pdf 411.73 KBCB 1180-1988 船用柴油机单体式喷油泵技术条件.pdf 548.18 KBCB 1181-1988 船用柴油机喷油器安装连接尺寸.pdf 389.66 KB CB 1182-1988 船用柴油机喷油嘴偶件型式尺寸.pdf 349.87 KB CB 1183-1988 船用柴油机液压调速器.pdf 477.45 KBCB 1184-1988 潜水器推进用交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pdf625.50 KBCB 1187-1988 MYN型高能氧化锌压敏电阻器.pdf 843.78 KBCB 1188-1988 船用短波液压伸缩鞭状天线.pdf 498.99 KBCB 1189-1988 船用超短波通信天线电性能基本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pdf 822.69 KBCB 1190-1988 纵向振动压电换能器参数系列.pdf 261.07 KBCB 1191-1988 SB211壳体用919铝合金厚壁挤压管.pdf 372.92 KBCB 1192-1988 SB211壳体用919铝合金模锻件.pdf 398.15 KBCB 1194-1988 水声实用压电陶瓷元件性能参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pdf 2.83 MBCB 1195-1988 SB211壳体用ZL115A铸造铝合金技术条件.pdf 303.20 KBCB 1196-1988 船舶螺旋桨用铜合金相含量金相测定方法.pdf 589.28 KBCB 1197-1988 CZJ型船用线簧孔矩形连接器.pdf 857.70 KBCB 1199-1990 SY-1型生氧罐.pdf 1.05 MBCB 1200.1-1988 玻璃钢构件的强度计算单层结构.pdf 1.15 MBCB 1200.2-1988 玻璃钢构件的强度计算夹层板.pdf 2.01 MBCB 1202-1991 含鱼推-3的废水处理规范活性炭吸附法.pdf 424.19 KBCB 1204-1990 船焊40A焊条技术条件.pdf 226.00 KBCB 1205-1991 承压长圆门.pdf 159.25 KBCB 1207-1992 925高强度钢锻件技术条件.pdf 358.49 KBCB 1213-1990 非携带式氢气监测仪.pdf 558.52 KBCB 1218-1993 水声常用压电陶瓷元件.pdf 1.98 MBCB 1219-1995 含鱼推-3的废水处理方法气浮阀.pdf 190.91 KBCB 1220-1993 921A、922A钢焊接坡口基本型式及焊缝外形尺寸.pdf 1.01 MBCB 1223-1993 潜艇推进电机安装技术条件.pdf 373.06 KBCB 1225-1993 放射性沾染消除药剂规范.pdf 161.51 KBCB 1227-1993 舰用起锚绞盘.pdf 715.66 KBCB 1230-1993 电子转换模块通用规范.pdf 1.46 MBCB 1231.1-1993 电子转换模块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2.38 MBCB 1231.10-1993 电子转换模块数字-直流电压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1.39 MBCB 1231.11-1993 电子转换模块自整角机输出变压器详细规范.pdf 1.00 MBCB 1231.2-1993 电子转换模块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1.85 MBCB 1231.3-1993 电子转换模块线性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1.85 MBCB 1231.4-1993 电子转换模块数字-自整角机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2.04 MBCB 1231.5-1993 电子转换模块数字-旋转变压器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1.75 MBCB 1231.6-1993 电子转换模块数字矢量发生器详细规范.pdf 1.58 MBCB 1231.7-1993 电子转换模块旋转变压器功率放大器详细规范.pdf 848.46 KBCB 1231.8-1993 电子转换模块 360为模的二进制-二-十进制转换器详细规范.pdf 2.05 MBCB 1231.9-1993 电子转换模块粗-精数据双速处理器详细规范.pdf 2.37 MBCB 1232-1994 舰船报文自动处理系统通用规范.pdf 1.29 MBCB 1237-1995 鱼雷转动惯量测试方法.pdf 438.77 KBCB 1247-1994 搭接、接地直流电阻的测量方法.pdf 272.00 KB CB 1251-1994 舰艇声呐设备安装技术条件.pdf 275.87 KBCB 1252-1994 潜艇通海阀、通气阀和应急舌阀安装技术条件.pdf 452.27 KBCB 1258-1995 水中兵器使用说明书编写导则.pdf 404.13 KBCB 1260-1994 潜艇舷侧阀焊接座板.pdf 440.63 KBCB 1281-1995 水中兵器设计评审.pdf 487.70 KBCB 1285-1996 通风蝶阀规范.pdf 475.41 KBCB 1290-1996 舰用直流不间断电源规范.pdf 835.02 KBCB 1298-1998 Pb SnCu三元合金减摩镀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pdf 145.59 KBCB 1298-1998 Pb-Sn-Cu三元合金减摩镀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pdf 145.59 KBCB 1299-1998 爆炸螺栓安全操作规程.pdf 324.26 KBCB 1300-1998 带电爆活门的气瓶安装安全操作规程.pdf 258.56 KBCB 1327-1997 手提声呐规范.pdf 497.88 KBCB 1330-1997舰船用铁镍合金板材规范.pdf 430.73 KBCB 1333-1998 鱼雷自噪声数字式内测记录设备规范.pdf 488.17 KBCB 1337-1998 舰船用电磁屏蔽门规范.pdf 430.35 KBCB 1338-1998 舰船通信天线技术要求.pdf 1.37 MBCB 1343-1998 铝-钢过渡接头规范.pdf 501.68 KBCB 1352-1999 角度位置指示器规范.pdf 1.81 MBCB 1353-1999 数字正弦机规范.pdf 2.11 MBCB 1354-1999 电流-电压信号调整器规范.pdf 934.44 KBCB 1358-2002 舰船计算机辅助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基本格式.pdf 652.17 KBCB 1360-2002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程.pdf 3.80 MBCB 1361-2002 假雷规范.pdf 685.52 KBCB 1362-2002 鱼雷后舱试验方法.pdf 1.01 MBCB 1363-2002 舰船用汽轮机性能台架试验方法.pdf 2.02 MBCB 1364-2002 船舶用铜墙铁壁质卡套式管接头规范.pdf 1.23 MBCB 136。
修船行业绿色船舶修理企业规范条件标准

T/CSNAME 010—2021 按照附录A“绿色修船企业规范条件评审标准”进行评分,对总分在900分以上且第五项“环境保护” 的分值在310分以上的企业授予“绿色修船示范企业”称号,对总分在800分以上且第五项“环境保护” 的分值在280分以上的企业授予“绿色修船企业”称号。 9.2 企业规范条件的申请、审核及公告 9.2.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简称学会)负责对船舶修理企业规范评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以及企业申 请的评审工作。 9.2.2 申请企业应编制《绿色船舶修理企业规范条件申请报告》,并按要求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学会 依据规范条件对申请企业进行评审。 9.2.3 学会对通过评审的企业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授予“绿色修船示范企业”或“绿色修船企业”称 号,有效期限三年。 9.3 鼓励社会各界对企业规范情况进行监督。企业有下列情况的将撤销其“绿色修船示范企业”或“绿 色修船企业”资格: a) 填报相关资料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b) 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 c) 不能保持符合规范条件的; d) 发生重大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保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9.4 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应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学会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积极推动企 业改进和完善生产条件,促进企业整合提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021 - 04 - 22 实施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发 布
T/CSNAME 01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舟山万邦永跃 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南通中远海运重工有 限公司、浙江友联修造船有限公司、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永华、顾星、蒋文生、张行波、李正建、周建华、蒋雨浩、丘秉焱、李荣、 朱桂明、浦洪彬、胡强生。
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

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编制说明(送审稿)(2009.11)目次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2)二、立项背景 (2)1、规范船舶设计市场需要标准的出台 (2)2、条例的出台需要相应的配套标准 (2)3、落实船舶设计质量安全监管职责需要有标准为依据 (2)三、标准制定的思路和原则 (2)1.总体思路 (2)2.标准编制原则 (3)四、编制过程 (4)1、资料收集和整理 (4)2、召开听取标准初稿意见座谈会 (5)3、召开标准编写工作会议确定,确定标准编制组 (6)4、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稿 (6)五、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 (6)1、关于标准的编写框架 (6)2、关于船舶设计单位的分级 (6)3、关于评价要素的选取 (7)4、关于评价方式及评分标准的确定 (7)5、关于营业执照问题 (8)6、关于注册资(本)金问题 (8)7、关于工作场所面积的确定 (8)8、关于机构职能的确定 (8)9、关于人员问题 (8)六、与现行法规、标准的关系 (8)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根据原国防科工委科工计[2007]526号文《关于下达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计划(第一批)》的要求,《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负责组织制定。
根据工作需要,邀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中国船级社、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长江船舶设计院、国家海事局、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船舶检验局、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天津分社、江苏科技大学等单位作为参编单位。
项目编号:M0820070600。
二、立项背景1、规范船舶设计市场需要标准的出台几十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船舶设计队伍形成多元化、国际化和急剧发展的格局。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的通知-交海发[2013]442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的通知-交海发[2013]442号](https://img.taocdn.com/s3/m/3328cc9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f.png)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的通知(交海发〔2013〕442号)各直属海事局,中国船级社,各航运公司:为了保护海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海员的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相关国际条约,交通运输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2013年7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海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海员的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相关国际条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国籍国际航行海船上的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适用本办法。
军事船舶、公务船舶、渔业船舶、体育运动船艇上的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的管理工作。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授权具体负责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起居舱室和娱乐设施第四条船东应当提供保持海员健康的起居舱室环境。
第五条船东应当确保以下船舶设备、设施和建造要求持续符合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取得船员舱室设备的证明文件:(一)房间和其他起居舱室空间的尺寸;(二)通风和供暖;(三)噪音和振动及其他环境因素;(四)卫生设施及更衣室;(五)照明;(六)餐厅;(七)医务室。
第六条船长或者经船长授权的海员应当每周对起居舱室进行检查,确保起居舱室保持健康、卫生和安全舒适的状况,并保存检查记录。
船舶行业规范条件评审细则

①合法诚信经营:
②依法纳税; ③用工制度。
10
④专业化管理队伍。
5.3.13 质量保证体系评价要素
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3.14 安全生产评价要素
①安全生产达标。
5.3.15 节能环保评价要素
①环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②节能环保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③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5.3.16 职业健康评价要素
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5.3.17 社会责任评价要素
5.3 .4计量检测评价要素
①检测手段: ②仪器设备。
5.3.5 总装造船在去评价黯
①总装造船;
②作业主流程:
③生产组织形式; ④工程分解方式。
5.3.6 生产管理评价要素
①工程计划管理体系:
②生产资源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分析; ③标准作业周期和作业指导书。
5.3.7 生柑哟码介要素
①独立的设计机构~j 叫主
④涂敷系数:
⑤分段无余量制造率;
⑥分段上船台(进坞)无余量搭载率,
9
⑦下水(出坞)前舶装工程完整率。
5.3.10 技术创新评价要素
①研发机构: ②研发投入。
5.3.11 产品要求评价要紊
①产品的符合'性;
②船检合格证书; ③售后服务。
5.3.12 人员要求评价要素
①企业技术、质量领导;
②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③企业技术工人;
②生产设计出图方式:
③生产设计出图深度 p
i4
5.3.8 信息化管理评价要素
①基础数据管理体系和分析系统;
②数据信息共享;
③企业资源计划 CERP) 普及率:
④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
⑤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
《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

《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标准网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编制:标准课题组2009年11月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 1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 2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 3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 4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 5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 6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7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8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9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0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1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2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3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4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5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6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7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8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19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0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1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2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3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4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5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6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7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8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29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0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1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2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3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4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5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6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7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8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39 页标准网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标准名称: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共40 页第40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一、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引导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制定本规范条件。
(二)国家鼓励企业做优做强,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淘汰落后产能。
(三)国家对符合本规范条件的船舶建造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
(四)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符合CB/T 3000《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以下简称CB/T 3000标准)定义的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二、基本要求(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范围包括船舶建造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禁止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材料和生产工艺。
(七)应具有生产场所用地长期的合法土地使用权,生产用地面积应与企业的生产规模相适应。
三、生产设施、设备和计量检测要求(八)应具备与所建造船舶相适应的岸线、船台或船坞、舾装码头、起重设施、涂装设施、厂房和仓库,并应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及供电、供水、供气能力。
(九)应具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船体加工设备、机加工设备、喷涂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 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船舶建造的要求。
(十)应具备满足船舶建造要求的检测手段和检测仪器设备,包括密性试验用设备、倾斜试验用设备、无损检测设备、测厚仪、理化实验设备等检测设备及各类计量器具。
四、建造技术能力要求(十一)企业的造船生产应满足现代总装造船的要求,具备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的总装造船体系和作业流程。
造船生产管理体制和生产组织形式应与作业流程、工程分解方式相适应。
(十二)应按照精细化管理和准时化生产的要求建立工程计划管理体系,能够进行生产能力测算、生产资源与生产任务的量化平衡分析,具有企业标准作业周期和作业指导书。
(十三)应设有专门的生产设计部门,具有现代造船生产设计能力,建立区域生产设计模式,船、机、电等专业能够按区域配套出图,为区域造船提供完整、准确、可靠的工艺信息、生产信息、物量信息和管理信息。
(十四)应具有与总装化建造技术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和信息集成能力,建立船舶建造基础数据管理体系和分析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普及率应达到80%以上,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应达到85%以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应达到70%以上。
(十五)企业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应达到:造船综合能耗每万元增加值不高于0.20吨标准煤,钢材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焊接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65%以上,涂敷系数不高于2.2,分段无余量制造率不低于70%,分段上船台(进坞)无余量搭载率不低于80%,下水(出坞)前舾装工程完整率不低于80%。
上述指标评定按照CB/T 4335《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方法》执行。
五、技术创新和产品要求(十六)企业应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具有省级及以上部门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年度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2%。
(十七)企业所建造的船舶产品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和国际公约,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十八)企业所建造的船舶应按照要求通过船舶检验机构的审图、相关建造工艺认可,完成船舶建造各阶段验收,获得船舶检验合格证书。
(十九)应具有完整的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和保修(包修)制度,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维修服务。
六、人员要求(二十)企业领导中应有专人负责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并具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和主管相关工作的经验。
(二十一)应配有适任的、能覆盖船体、船机、船电等专业的技术、检验和检测人员。
(二十二)应具有与生产规模和所建造的船舶相适应的技术工人,全部船舶焊工均应持有船舶检验机构颁发的焊工证书,持证上岗。
无损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持证上岗。
(二十三)应建立企业发展规划、经济分析、风险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化管理队伍。
七、质量保证体系(二十四)应按ISO 9000系列标准或GB/T 19000系列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
(二十五)应制定企业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并建立采购质量控制制度、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库房及原材料管理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外包(外协)管理制度等。
(二十六)应建立与所建造船舶相适应的质量检验部门并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质检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任职资格。
归档保存船舶建造过程中全部检验资料和全套完工图样,交付时应有船舶检验机构颁发的检验合格证书,并建立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
八、安全生产、节能环保、职业健康和社会责任(二十七)企业应按AQ/T 7008《造修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
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二十八)企业应按ISO 14000系列标准或GB/T 24000系列标准、ISO 50001或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并获得第三方认证,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规章制度,制定能耗限额标准和节能减排措施,落实单位产品生产能耗限额标准。
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粉尘、噪声等处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扩建项目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并应通过环境保护部门验收。
(二十九)企业应按OHSAS 18000系列标准或GB/T 28000系列标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获得第三方认证,并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设置完善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工作场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工作。
(三十)企业应合法、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用工制度应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九、规范管理(三十一)企业规范条件的申请、审核及公告:1.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船舶行业规范管理工作。
申请企业须编制《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申请报告》(要求附后)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通过本地区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其中中央企业(集团)总公司所属企业通过所在企业(集团)总公司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并抄送企业所在地省级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船舶企业的申请进行初审,中央企业(集团)总公司负责对所属船舶企业的申请进行初审。
初审须按规范条件要求对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提出初审意见,附企业申请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3.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相关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等依据规范条件组织专家对申请企业进行评审。
4.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通过评审的企业进行审查并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告。
(三十二)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公告企业名单进行动态管理。
地方各级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总公司每年要对本地区或所属企业执行规范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公告企业进行抽查。
鼓励社会各界对公告企业规范情况进行监督。
公告企业有下列情况的将撤销其公告资格:1.填报相关资料有弄虚作假行为的;2.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3.不能保持规范条件的;4.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撤销公告资格的,应当提前告知有关企业,听取企业的陈述和申辩。
(三十三)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应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
各地应综合运用经济、市场和法律手段,积极推动企业改进和完善生产条件,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三十四)列入公告的企业名单将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
对未列入公告名单的企业,相关政策将不予支持。
十、附则(三十五)对本规范条件的第五至第十条、第二十至二十六条,应按照CB/T 3000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三十六)本规范条件所引用的标准均以最新有效版本为准。
(三十七)本规范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三十八)本规范条件自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
附: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申请报告附船舶行业规范申请报告企业名称:(加盖公章)申报级别/类别:联系人:联系电话:申报日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制船舶企业规范公告申请报告大纲一、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类型、注册地址、成立时间、法定代表人、现有职工人数、现有造船能力,上年度造船完工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生产经营情况(并附表格,格式见附表1)。
需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有关项目核准或备案等审批文件、土地证等基本证件复印件。
二、生产设施、设备和计量检测1.企业的岸线、船台或船坞、舾装码头、起重设施、涂装设施、厂房和仓库情况描述。
2.企业的船体加工设备、机加工设备、喷涂设备等主要工艺设备的配备情况。
3.企业的密性试验用设备、倾斜试验用设备、无损检测设备、测厚仪、理化实验设备等主要计量器具的配备情况。
(需附表格,格式见附表2~4,主要装备可配照片)三、建造技术能力1.企业的总装造船体系、作业主流程、生产管理体制、生产组织形式、工程计划管理体系的描述。
2.企业生产设计能力的描述。
3.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描述。
4.企业主要生产技术指标的描述。
(需附表格,格式见附表5)。
四、技术创新和产品1.企业研发机构、研究成果、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情况的描述,省级及以上认定的研发机构批复文件或认定证书复印件(需附表格,格式见附表6)。
2.企业已完工交付或在建的重点船舶产品描述。
3.售后服务体系和保修(包修)制度的描述。
五、人员1.企业领导中负责技术、质量工作人员的描述,任命及职责分工的文件材料。
2.企业技术人员的描述。
3.企业技术工人的描述,焊工和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证书。
4.企业专业管理队伍的描述。
(需附表格,格式见附表7)。
六、质量管理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描述,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2.质量管理制度的情况描述。
3.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情况。
七、安全生产、节能环保、职业健康和社会责任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描述,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的证明,及申请当年及上一年度未发生过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证明材料。
2.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立情况描述,主要建设项目的环评批复及环保验收文件复印件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3.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情况和主要节能措施描述,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4.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情况描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5.企业上缴税收和交纳职工社会保险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