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日益严重。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

本设计方案将针对某城市的污水处理工程进行设计,力求达到提高水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目的。

二、设计范围本工程的设计范围包括城市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及相关的管网和设备。

1.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处理厂、污泥处理厂、脱氮脱磷工艺设备等。

2. 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等。

3. 管网:主要包括市政管网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周边的管网。

三、设计原则1. 依法合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的合法合规。

2. 高效节能:采用节能环保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同时减少能耗。

3. 灵活可拓展:考虑到城市的发展和变化,设计方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

4. 智能化管理: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智能化管理5. 效益最大化:在保证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设计方案1.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城市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设计建设一座规模适当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该厂以生化处理为主要工艺,配以混凝沉淀、脱氮脱磷、污泥处理等辅助工艺。

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能耗,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和系统,同时配备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和设施。

2. 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针对城市的部分区域或特定场所,设计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应该区域特点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如MBBR(载体生物膜反应器)、SBR(序批式生物反应器)等工艺设备。

3. 管网建设在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应对市政污水管网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周边的管网进行检修和改造。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完整版本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完整版本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完整版本一、设计目标和背景二、设计方案1.工艺流程本设计方案采用了活性污泥法进行废水处理。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a.废水进水口:废水通过集水管道进入初沉池。

b.初沉池:废水在初沉池中进行物理沉淀,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

c.曝气池:初沉后的水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设备供氧,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生长。

d.次沉池:曝气池出水进入次沉池,进行二次沉淀,使悬浮物和微生物沉降到污泥池。

e.污泥处理:污泥经过浓缩、压缩脱水、静态干化等处理工艺,减少污泥的体积并得到有机肥料。

f.出水口:经过处理后的水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入河流或进行二次利用。

2.设备选型根据处理规模和工艺要求,本设计方案选用以下设备:a.初沉池:选用螺旋升降式料斗作为初沉池油水分离设备。

b.曝气池:选用曝气系统进行供氧,采用气体分布器均匀供氧。

c.次沉池:选用斜管沉降器作为次沉池沉淀设备。

d.污泥处理设备:选用浓缩机、压缩脱水机、干化设备等进行污泥处理。

3.设备配置和布局根据处理能力和设备要求,本设计方案将设备配置和布局安排如下:a.废水进水口:位于处理厂的进口处,靠近废水的集中排放点。

b.初沉池和次沉池:设在处理厂的中央位置,靠近底部设置排泥口和出水口。

c.曝气池:位于初沉池和次沉池之间,设有池底曝气设备。

d.污泥处理设备:位于处理厂的一侧,靠近污泥的储存和出厂口。

4.控制和监测系统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排放效果,本设计方案配备以下控制和监测系统:a.PLC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控制污水处理设备的启停和参数调节。

b.运行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状态,包括水质监测、设备故障监测等。

5.运行和维护a.设立专人负责处理厂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b.按照规定的保养周期对设备进行清洗、检修和更换。

c.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污泥处理的检测,确保处理效果达标。

三、总结。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某区,为某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总设计处理规模为XXX,主要包括XXX。

二、设计依据1. 地方环保部门相关规定2. 国家环保标准3. 现有污水处理工艺4. 地方市政规划三、设计原则1. 绿色环保2. 经济合理3. 可持续发展4. 安全稳定四、设计方案1. 排水系统1.1 新建管网设计新建XXX直径的排水管网,整体布局合理,尽量缩短管道长度,减少管道转弯,减小管道摩擦力,提高排水效率。

1.2 排水泵站设计新建XXX泵站,采用XXX型号泵,并配备备用泵,以应对突发情况。

2. 水质分析2.1 污水样本采集与分析2.2 水质监测点设置3. 污水处理工艺3.1 初预处理设计设置格栅除污系统,去除大颗粒杂质,预处理泵进行水体加压供给。

3.2 沉淀池设计设置XXX立方米沉淀池,用于沉淀悬浮颗粒和一部分废水分离。

3.3 曝气池设计设置XXX立方米曝气池,配备XXX型曝气器。

进行高效曝气,加速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氧的氧化反应。

3.4 活性污泥法设计设置XXX立方米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塔,进行污水的好氧生化处理。

3.5 终沉池设计设置XXX立方米终沉池,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沉淀分离和澄清。

3.6 滤池设计设置XXX立方米滤池,配备XXX型过滤设备,进行污水的深度过滤。

4. 配套设施4.1 系统自动控制设计设置PLC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4.2 供电系统设计设置污水处理厂独立供电系统,并配备发电机组备用。

4.3 维护管理设计设置厂内维护管理运营中心,配备专业维护人员和必要维护设备。

5. 防撞安全5.1 根据工艺布局和周边环境情况,设计设置围栏、安全标识、安全装置等。

5.2 设计安全漂移系统,提前警示应急事件,并采取相应措施。

5.3 设计防洪安全设施,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工程设施1. 土建工程1.1 厂区布局设计布局污水处理设施、办公区、维护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某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某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某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村位于山区,地势较高,人口较多,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该村民居多使用简易化粪池进行生活污水处理,但由于该处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粪池易满,处理效果较差等,导致村庄环境脏乱差。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水质,本文将设计一套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二、设计方案1.上水系统为了保证村民用水的安全和充足,应建设一套完善的上水系统。

该系统包括水源、水泵、输水管道和水箱。

水源可以选择附近的山间水库或地下水源,利用水泵将水抽取到水箱中,再通过输水管道分配到各个村民家中。

2.污水收集系统为了有效收集污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设计一套全村污水收集系统。

首先,在村庄的主要污水产生地点设置初沉池,在这里,大颗粒的杂质会被沉淀下来。

然后,将污水通过输水管道输送到处理站。

3.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是整个处理系统的核心。

该站采用A2O工艺处理方式(即先后具有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工艺方式)进行生活污水处理。

处理站主要包括进水口、格栅、调节池、好氧生物池、厌氧生物池、二沉池和出水口。

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去除了悬浮物、有机物和排放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其中,调节池起到减缓水流速度和平稳水质的作用,好氧生物池用于去除有机物,厌氧生物池用于进一步去除有机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最后通过二沉池分离出水和污泥。

出水口可以选择将处理后的水直接排入河道或沟渠,也可以作为灌溉用水。

4.污泥处理系统污泥处理是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污泥可通过浓缩、脱水和干化等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利用离心机将污泥浓缩,降低污泥体积。

然后,通过带式脱水机将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达到一定的固体含量。

最后,利用干化设备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得到干燥的有机肥料。

5.出水水质监测系统为了保证出水水质的合格,应安装一套出水水质监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出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含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出水的水质稳定和安全。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

校园污水处理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校园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校园污水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周边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校园污水处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二、设计目标1. 实现校园污水的高效处理,确保出水达到相关标准,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 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实现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利用。

3. 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系统,以应对不同季节和不同污水负荷的变化。

三、设计方案1. 污水收集系统校园内的污水收集系统应包括合理布局的排水管网和污水收集井。

排水管网应根据校园的地形和建筑物分布进行规划,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收集井。

收集井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渗透能力,以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

2.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包括格栅除污和沉淀池处理。

格栅除污是通过设置格栅,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如树叶、纸张等。

沉淀池则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至底部,减少悬浮物负荷。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校园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

该方法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引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和生物质。

生物反应器应根据校园的污水负荷和处理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4.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环节。

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方便后续的沉淀。

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混凝剂的投加量、沉淀时间和沉淀效果等因素。

5.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的安全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

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6. 出水处理出水处理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除磷和除氮处理。

除磷和除氮是为了减少出水中的营养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根据校园的出水标准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除磷和除氮方法进行处理。

四、设计效果评估1. 出水水质评估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出水达到相关标准,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案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案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案一、内容描述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这个自动控制系统的任务和目标,简单来说就是确保污水从进入处理厂到处理完成的过程能够自动化进行。

系统可以自动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比如水泵、搅拌机、过滤设备等,确保它们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工作。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处理效率,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接下来这个系统是怎么工作的呢?它主要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和控制器来监测和处理污水,传感器会实时监测污水的各种指标,比如温度、流量、PH值等。

一旦这些指标超出了预设的范围,控制器就会发出指令,调整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污水能够得到妥善处理。

这个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和质量。

1. 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污水处理厂的存在,就像是城市的“清洁卫士”,它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首先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承担着处理城市污水的重任,确保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得到妥善处理,避免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处理厂,污水将直接流入河流、湖泊,甚至地下水,那将是一场环境灾难。

其次污水处理厂对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经过处理的污水,其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被有效去除,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这不仅保护了我们的水资源,还避免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处理过的污水还可以回用于农业、工业等领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

污水处理厂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默默地承担着清洁的使命,保护着我们的环境和水资源。

所以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案的研究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2. 自动化控制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质量。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1.引言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存在着高成本、低效率、污染环境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适合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2.设计目标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低成本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并能够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3.设计方案(1)收集系统:在农村地区,由于房屋分散,人口稀疏,传统的污水收集系统难以建设,因此我们选择采用分散式收集系统。

每户通过下水道将生活污水引入集中处理设施。

(2)预处理系统:收集到的生活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系统进行初步处理。

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格网沉淀器等,用于去除大颗粒污物、悬浮固体和沉积物。

(3)生物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处理系统进行二次处理。

生物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的组合。

生物滤池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附着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减少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人工湿地则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进一步净化污水。

(4)消毒系统:经过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仍然可能存在有害细菌和病毒。

因此,我们设计了消毒系统,通过紫外线或氯化等方法对污水进行消毒,确保出水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

(5)回用系统: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还设置了回用系统,用于回收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回用系统包括二次供水系统和灌溉系统。

二次供水系统将处理后的水供给给民众,用于冲厕、洗衣等生活用水。

灌溉系统则将处理后的水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4.设施设计在具体设施设计上,我们选择了塑料制品作为主要材料,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塑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满足处理污水的要求;二是塑料制品具有较低的成本,适合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三是塑料制品具有轻便易搬运的特点,方便在农村地区施工。

在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上,我们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以提高处理效率和节约成本。

污水处理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污水处理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保施工过程高效、安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原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范,确保工人和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2.2 资源有效利用原则合理规划和调度施工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得到有效控制。

2.3 质量控制原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2.4 环境保护原则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

2.5 合规性原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3.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3.1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关键工作。

3.2 施工资源策划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资源,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3 安全管理计划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包括安全培训、事故预防、紧急救援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4 质量控制措施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标。

3.5 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噪音、扬尘、废水等的控制措施,保护周边环境。

3.6 合规性要求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合规性要求,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等。

4. 实施方案4.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启动明确启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具体时间和责任人。

4.2 实施步骤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按照施工进度计划逐步实施。

4.3 实施控制监督和控制施工过程,及时调整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和风险。

4.4 实施评估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 结论根据本文档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以确保施工过程高效、安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进行,并不断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最终的施工效果符合预期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1)、化粪池主要功能:化粪分解大颗粒物质、沉降悬浮物、腐烂硝化有机污染物,为后续处理设施创造条件。

该池由业主方在基建工程中自建。

化粪池污泥每半年启运一次。

建议设计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HRT ≥36h 。

池型:三格化粪池。

设计流量:Qmax =600m 3/d =25m 3/h =0.0069m 3/s ;污水部分容积:Nqt 100030243V 110001000===720m 式中:N ——化粪池的实际使用人数;Q ——每人每天的生活污水量(L/人·d ),一般取20-30 L/人·d ;T ——污水在化粪池中的停留时间(h ); 根据有关规定,污水在化粪池的停留时间取24~36h 。

污泥部分容积:aNT(1.00b)K 1.20.7100036(1.00-0.950.8 1.23V 21.00-0.91000(1.00-c)1000===12m)()-则化粪池有效容积V=V 1+V 2 =720+12=732m 3数量:2座单座有效尺寸:L ×B ×H=9.0×8.0×5.0m 单座设计尺寸:L ×B ×H=9.0×8.0×5.5m设计总容积:792m 3结构方式:砖混。

(2)、格栅池①、主要功能: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状态的污物。

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格栅是一种对后续处理构筑物或水泵机组具有保护作用的处理设备。

②、设计数据A、设计流量: Q=500m3/d=21m3/h=0.0058m3/s,变化系数K=1.8—2.2,取2.2,Qmax为0.0128m3/s。

B、栅前进水管道:栅前水深(h)、进水渠宽(B1)与渠内流速(v1)之间的关系为v1 = Qmax/ B1h ,则栅前水深 h = 0.50 m,进水渠宽 B1=0.5m,渠内流速 v1= 0.04 m/s,设栅前管道超高 h2= 0.30 m。

C、格栅:一般污水栅条的间距采用10~50 mm。

对于生活污水,规模较小的选取栅条间隙 b = 20mm。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

人工清理格栅,一般与水平面成45°~ 60°倾角安放,倾角小时,清理时较省力,但占地则较大。

机械清渣的格栅,倾角一般为60°~70°,有时为90°。

生活污水处理中,当原水悬浮物含量低、处理水量小(每日截留污物量小于0.2m 3的格栅)、清除污物数量小时,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一般应考虑采用人工固定格栅。

本设计中,拟采用人工固定格栅,格栅倾角为α= 60°。

为了防止栅条间隙堵塞,污水通过栅条间隙的流速一般采用0.6 ~ 1.0 m/s ,最大流量时可高于1.2 ~ 1.4 m/s 。

但如用平均流量时速度为0.3 m/s ,另外校核最大流量时的流速。

栅条断面形状、尺寸及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取用)锐形矩形ζ=βsb4/3β= 2.42图2-1 格栅断面形状示意图(4)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 20°。

(5) 当格栅间距为16 ~ 25 mm 时,栅渣截留量为0.10 ~ 0.05 m 3/103m 3污水,当格栅间距为30 ~50 mm 时,栅渣截留量为0.03 ~0.01m 3/103m 3污水。

本设计中,格栅间距为20mm,所以设栅渣量为每1200 m 3污水产0.08m 3。

③ 设计计算A 、 栅条的间隙数nn =Q max (sin α)1/2bhv()个式中:Q max —最大设计流量,m 3/s ; α —格栅倾角,°; b —格栅间隙,m ; h —栅前水深,m ; v —过栅流速,m/s 。

格栅的设计流量按总流量的80%计,栅前水深h = 0. 5 m ,过栅流速v = 0.6 m/s ,栅条间隙宽度b = 0.02 m ,格栅倾角α=60°。

120.012880%20.020.60.5(sin60)n ⨯⨯==⨯⨯︒个B 、 栅槽宽度B(1)B s n bn =-+式中:s —栅条宽度,m ; b —栅条间隙,m ; n —栅条间隙数,个。

则设栅条宽度s = 0.02 m ,栅条间隙宽度b = 0.02 m ,栅条间隙数n 由上式算出为4个。

(1)0.02(21)0.020.06B s n bn m =-+=⨯-+⨯2=由于计算出栅槽宽度偏小, 实际栅槽宽度B 取1.0m 。

图:格栅水力计算示意图C 、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11112tan B B l -=α式中:B —栅槽宽度,m ; B 1 —进水渠宽,m ;α1—进水管道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则设进水渠宽B 1 = 0.5 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 = 20°,栅槽宽度B=1.0m ,11 1.00.50.682tan 2tan 20B B l m°1--==≈αD 、 栅槽与出水管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122l l =则20.680.342lm ==E 、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211sin ()2v h k m gξ=α⨯式中:ξ—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4/3s b ξβ⎛⎫= ⎪⎝⎭;v —过栅流速(m/s );g —重力加速度(m/s 2); α—格栅倾角(°);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k=3。

则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2.42s 0.02m b 0.02m ,,β===;过栅流速v = 0.6 m/s ;格栅倾角60α=42310.020.62.42()sin 6030.120.0229.8h m=⨯⨯⨯⨯=⨯°F 、 栅后槽总高度H12H = h + h + h式中:h —栅前水深(m ); 1h —设计水头损失(m );2h —栅前管道超高,一般采用2h = 0.3 m 。

则设栅前水深h = 0.5 m ,栅前管道超高2h = 0.3 m ,设计水头损失由上述算得1h = 0.12m 。

5.0=H +0.12+0.3=0.92mG 、 栅槽总长度L()112H L l l 1.00.5m tan α=++++式中:1l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2l —栅槽与出水管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 );1H —栅前管道深(m )。

则1l 与2l 由前知得1l = 0.68 m ,2l =0.34 m ,栅前管道深1H 为栅前水深和超高的和,H 1=0.5+0.3=0.8m ,0.8L 0.680.341.00.53tan60m =++++≈°H 、 每日栅渣量W()3max 1Q W W m /d 1000=式中:1W —栅渣量(333m/10m 污水),格栅间隙为16~25mm时,1W = 0.10~0.05333m/10m 污水;由此估计20mm 的格栅间隙的1W = 0.08333m/10m 污水则本设计中污水处理站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则max 1Q W W 0.0410001000===500х0.08m 3/d 因为W 小于0.2m 3/d ,所以宜采用人工固定格栅清渣。

I 、校核校核过栅流速:3max 0.0128/,0.5,2Q m s h m n ===个max 0.01280.6/0.020.52Q v m s bhn ==≈⨯⨯污水通过栅条间距的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但是由于污水量小,当采用平均流量时其值可取0.1~0.3m/s.,所以满足要求。

J 、 设备选型根据理论计算选用人工固定格栅,但为了保证污水处理效果,本工程采用机械格栅:型号GF-650×1600,数量1台,功率0.75kw ,机宽650mm ,渠深1600mm ,栅隙5mm ,排渣高度800mm ,安装角度75度,机架碳钢,耙齿不锈钢。

K 、格栅槽尺寸:L ×B ×H =6.0×1.0×1.55m 设计容积:9.3 m 3结构方式:半地上式砖混结构,建在调节池上。

(3)、隔油池油类物质的密度一般都比水小,按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将其分为溶解性油、可漂油、分散油、乳化油,由于在小区职工日常生活、洗车、修车污水中占有大量油脂,在污水处理系统的前端,需将污水中的漂浮油脂去除,因污水量较小,采用小型隔油池,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隔油池设计:取污水在隔油池内的停留时间T=0.8h,水平流速v=2mm/s由于污水量小,设计为小型隔油池,池型参考《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P 293 图2-1-16设计计算如下:设隔油池内污水停留时间为0.8h ,则除油池的容积W=QT=500/24×0.8=16.8m 3设隔油池污水水平流速为2mm/s ,则隔油池过水断面面积为:2326.3216.3/Q Ac m v =⨯==(取宽1.2m 、高2.5m )隔油池有效长度L 为:L=3.6vt=3.6×2×0.8=5.8m设池水面以上的池壁超过为0.5m ,则隔油池建筑总高度为H=2.5+0.5=3.0m设计尺寸:L ×B ×H=5.8×1.2×3.0m设计容积:20.88m3结构方式:半地上式砖混结构。

(4)、调节池由于生活污水排放具有非连续性,污水浓度和产生量波动较大,这些特点给污水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必须设一调节池给予均合调节污水水质水量,才不致后续处理受到较大的负荷冲击。

为了保证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污水进入处理设备之前,必须预先进行调节。

将不同时间排出的污水,贮存在同一水池内,并通过机械或空气的搅拌达到出水均匀的目的,此种水池称为调节池。

调节池根据来水的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情况,不仅具有调节水质的功能,还有调节水量的作用,另外调节池还具有预沉淀、预曝气、降温和贮存临时事故排水的功能。

本设计中,拟选用矩形水质调节池。

污水从栅后渠道自流入调节池的配水槽,污水分为两路,进入左右两侧配水槽中,经两侧的配水孔流入调节池中。

①、设计数据A、设计流量333500//0.058/==21≈Q m d m h m sB、设计停留时间由于污水排放的不规律性,所以水量在时间方面变化较大,而水质也时常有一定的变化。

所以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本设计中拟采用水力停留时间为T =6.5 h。

②、调节池类型调节池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最佳位置,应依每个处理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某些情况下,调节池可设于一级处理之后生物处理之前,这样可减少调节池中的浮渣和污泥,如把调节池设于初沉池之前,设计中则应考虑足够的混合设备,以防止固体沉淀和厌氧状态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