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心理描写的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作文指导:人物描写之神态心理特点的描写

作文指导:人物描写之神态心理特点的描写

作文指导:人物描写之神态心理特点的描写在我们的写作中,人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仿佛他们就活灵活现地站在我们面前。

而在人物描写中,神态和心理特点的描写又是极为关键的。

神态描写,就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绘。

一个人的神态往往能够反映出他当下的心情和内心的想法。

比如,当一个人紧皱眉头,眼神中充满了忧虑,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正在为某件烦心事而苦恼;当一个人嘴角上扬,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他大概率是遇到了令他开心的事情。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要描写一个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小明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眼睛,他的嘴唇紧紧地抿着,脸色苍白,额头上还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小明的紧张和不安。

再比如,“小红听到这个好消息,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兴奋地跳了起来。

”通过这样的描写,小红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神态描写要注意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心情的瞬间,细致入微地去观察和描绘。

同时,要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前后的情节,让神态描写更加自然和合理。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心理特点的描写。

心理描写能够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

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

比如内心独白,就是让人物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

“我心里不停地想着: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好,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

”这就是一种内心独白的方式。

还有通过动作和神态来暗示心理。

比如,一个人不停地搓着手,眼神游离不定,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心里很紧张或者在犹豫不决。

另外,环境描写也可以烘托人物的心理。

“阴暗的房间里,只有一盏微弱的灯光在闪烁,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恐惧。

”这样的环境描写能够增强人物心理的感染力。

假设要描写一个在比赛前紧张的运动员,“他的心跳得很快,仿佛要从胸口蹦出来一样。

他不停地深呼吸,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心里默默想着:我一定要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的四种方法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的四种方法

写作训练:
1、你最喜欢的宠物突然不知道为什么病 了,你非常着急,写一写你当时的心 理活动。
2、期中考试结束了,这节课老师就要公 布成绩了,你心里怎么想的?写一写 自己的心理活动。
请同学们在两个题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任选一个, 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心理活动片断。
心理描写的 四种方法
• 方法1.借助“语言+动作”的形式,来 表现人物当时的内心感受。
• 例:“不,哦,好吧……”她张了张嘴, 把想说的又咽进了肚里。
• 方法 2.借助“心理+动作+心理”的形 式,来表现人物当时的一种情绪。
• 例:儿子!她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 来。奇怪,这一声平常的呼唤,怎么 会有如此大的力量?也许是被吓了一 跳,也许……
• 方法3.借助“动作+神态”的形式,来 表现人物的心情。
• 例:妈妈说爸爸当时像一个孩子,在 他的同事身边穿梭,给他们看那条短 信,脸上或许是因为喝了酒而变得微 红,眼睛里兴奋得闪着光,他真的很 高兴。
• 方法4.借助“环境+外貌”的形式,来 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
• 例:昏黄的烛光中,她留下了一道瘦 削的身影,一道微驼的身影,一道饱 经风霜的身影……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手法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手法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手法
在文学创作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是塑造生动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之一。

通过深入分析人物内心的想法、情感、动机,作家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增加作品的情感厚度和艺术感染力。

下面将通过几种常见的写作手法来探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一种常见的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

通过让人物在一段独自的时刻,对自己的情感、想法进行自我反思和表达,展示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和成长。

比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就通过主人公父亲的内心独白,展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父亲的无奈离别之情。

动作描写
人物的外在行为往往可以反映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作家可以通过描写人
物的动作细节,把人物内心的情感变现。

比如一个人可能忽然抓紧手中的衣角,或者无意识地用手指挠头发,这些细微的动作都可以暗示人物内心的焦虑、紧张或者犹豫。

对话交流
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也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段。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读者可以了解人物的相互关系、内心矛盾以及人物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对话可以让人物表达隐含的情感和意图,增加作品的张力和戏剧性。

笔墨描写
作家在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时,可以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的笔墨描写来增
强表现力。

比如用。

2020年中考作文指导:人物的心理描写

2020年中考作文指导:人物的心理描写

猪肚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The first
The Second
首先要抓住人的特点。
要有具体的事。
墙体
The third
描写要从多个侧面进行描写,不能只叙事, 还要有语言、动作、神情、外貌、心理的 描写。
The fourth
注意用词准确精炼。
心理描写的技法: 1、内心独白。 2、梦境幻觉。 3、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4、神情肖像、动作语言。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 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 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能体会到小作者有多紧张多伤心吗?
内心独白式: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 听单放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 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跑出去打。老师啊,发发慈悲,我 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爸呀,手下留情吧, 我以后学习一定用心呀!”
2)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 ,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 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 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3)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 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 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 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 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 泪……
幻觉描写式:

作文指导:人物外貌,心理,动作描写方法

作文指导:人物外貌,心理,动作描写方法

作文指导:人物外貌,心理,动作描写方法人物描写,包括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等,要想形象的刻画人物的形象,必须步步深入,才能惟妙惟肖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以下是我整理的人物外貌,心理,动作描写方法,欢迎大家参阅。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一、外貌描写要准。

准就是准确地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形象才会真实可信。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因素影响。

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

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

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异,少年儿童天真可爱,青年人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

这一些无不反映其人生的自然规律。

当然人的的习惯不同,也往往显出不同的特征来。

如吸烟的人仿佛缺少了门牙,还不时透出烟草气味;不吸烟的人则牙齿洁白。

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描写出来。

二、外貌描写要精。

精就是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特征,集中笔墨描写,使人物形象精确鲜明。

世上没有外貌完全相同的人,我们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人物外貌中精心选择其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笔墨描写,其它的可省略不写或一笔带过,使人物外貌更精确鲜明。

有时候,我们根据手头素材的实际情况,或为了某种表述的需要,可把外貌描写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

如写爷爷的手,硬而裂开许多道口子,虽难看却是勤劳的见证;帮我编玩具,又透出灵巧。

这样写了往往会使勤劳而机灵的爷爷跃然纸上。

我们精心选择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加以精确地描写,往往能写出新意来。

三、外貌描写要深。

深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要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写出人物的深度。

我们描写人物外貌,要着重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个性特征,气质情感的外貌特征予以重点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达到神似的境界。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学案——人物心理活动描写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学案——人物心理活动描写

人物心理活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是人物写作的关键,掌握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对于生动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忧伤、犹豫、兴奋、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人物的心理描写时,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点: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设身处地的站在人物的立场思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场面。

小学生所写的作文,习惯采用第一人称(“我”或者“我们”)形式,采用第一人称作文时,尽量不要在心理活动之前加上“我想”俩字,读者很明显就能看出来心理活动。

更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他究竟想什么。

也就是说,在第一人称的作文中,对于其他人就不可以描写心理活动。

对于第三人称作文,就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但也要注意,在描写时,人物的称呼前后要一致,不能前面是“李三”,后面是“他”,如果文章几个人物形象,那就感觉很凌乱。

文章人称与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关系图:大家还需要明白,人物的心理活动支配着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因此,在具体写作时,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时,场面、和环境气氛也是可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场面和环境气氛的变化可以引起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当然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也可以引起场面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1、直接描写法这是常用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在具体描写时,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在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前加“想”字,作为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关键性标志。

一般情况,“想”字要么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要么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

初中话题作文写作指导之心理描写

初中话题作文写作指导之心理描写

婆婆说,叫我骂他两句,看他回来不回来。她说着就去抓话筒。她刚一伸手,媳妇就把话筒挂了。媳妇说,妈,你别骂他了。婆婆说,你这孩子心眼实诚,我会真骂他?
地上已积了厚厚一层雪。天虽出奇的冷,可婆媳俩的心却热乎乎的。
点评:盼,一次小小的等待,却牵动三个人的心弦。本文以心理描写见长,写出了“盼”中所包蕴的焦虑、不安、激动、兴奋、失落、埋怨、悔恨、热切等种种心绪。小小的场面正是在这心理描绘当中被无形地放大,被无限地延伸,让人感到母爱的诚挚,亲情的伟大。
她想起那一次问老师一道题,好像那题很简单,老师遗憾地摇着头说:“都学了这么多年,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她羞得脸涨得通红,低垂着脑袋,手使劲地搓着衣角。她知道老师绝无恶意,只是恨铁不成钢。可是,自那以后,她很少再向老师问什么了。
门又开了,老师踱了过来,她用眼角瞟着他。突然,她发现那身体正慢慢地、一点点地移向自己。她觉得心怦怦”地快跳到嗓子眼儿了,“老师要找我了,老师要找我说话了……”她那积存很久很久的心愿好像终于可以实现了。她激动地等着等着,终于,老师的手碰了碰她,她弹簧似的腾地站起来,紧张地盯着老师。老师被吓了一跳,忙示意她坐下,然后指了指她旁边空着的座位问:“她怎么没来上晚自习?”她的心在颤抖,在流泪。这时她才真正尝到“希望的肥皂泡破灭”的滋味。唉,老师,您什么时候才能够多看我几眼呢?老师,您什么时候才能了解像我这样的学生的长久心愿呢?她祈盼着,在更大的希望之中祈盼着……
啊”,最后“这天晚上,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 ”。
当然,心理描写不是静止、孤立的。人物的心理感受常常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形象逼真的心理描写还有必要结合外部环境的微妙变化,以揭示人物心理变化的外在原因。
【借鉴实例】:
心愿
李瑟妮 Βιβλιοθήκη 这节晚自习,她的心又跳起来。班主任叫出了一名同学,她知道,这是班主任为了鼓励某个同学才找那人谈话的。由于她学习不好,所以老师从没有叫过她。她真委屈,因为她学习刻苦、用功,可以说全班没有谁能比得上她,但她的成绩却从来没好过。她说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毛病。门开了,那个同学进来,又一个同学出去了,她羡慕而又妒忌地把他目送到门口直到消失。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1、直接站在作者的立足点上,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合理的想象,直接写出或说明人物的心理活动。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多采用这种方法。

常常用他想,他回忆等形式来表现。

(如例14)(她的心跳得厉害。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2、人物内心独白。

独白就是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思想感情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用第一人称写文章多采用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展示我的内心世界。

写作中多用我(们)想、我心里、我回忆等形式来展开。

例15:我们一面按照他的指点挖野菜,一面想:总司令对野菜这样熟悉,他一定没少吃。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和红军战士一道历尽千辛万苦想到了这里,我不由得看了总司令几眼,看着他那显得有些苍老却十分刚毅的面容,看着他那露着一道道青筋,正在拉扯野菜的手,我的心无法平静下来。

《草地晚餐》3、梦境、幻觉的描写。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和幻觉跟人物的内心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所以通过对人的梦幻描写,也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境界。

这种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往往更增添抒情和浪漫的色彩。

例16:参赛作文寄出去之后,我便焦急地等待着。

每次老师来上课,我总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希望老师能带来一个令我欣慰的消息。

终于有一天早上。

上课铃响过之后,老师走进了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说:这次征文比赛我班刘晓同学获得了一等奖在热烈的掌声中,我走上讲台接过老师手中火红的获奖证书,然后急乎乎地往座位旁走,突然脚下一绊,我一惊,猛地从床上跃起,揉了揉眼睛,哎,哪有什么获奖证书,原来是个梦。

4、心理活动描写往往要与行动、神态等刻画结合起来。

这样的描写往往容易收到更好的效果。

例17:我的心顿时唰地凉了下来。

这叫我怎能下得了手呢?可是不杀又不行呀!我那颤抖的手说什么也不听使唤,绳子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

谁知小花狗真不懂事,它还兴冲冲地衔起绳子,一本正经地送到我身旁,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望着我,哎!可怜的小花狗,它怎知道眼前自己就要大祸临头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心理描写的作文指导
直接刻画法
让人物与读者直接交流,仿佛面对面地谈话,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完整和丰满,也使人物形象更真切。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
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
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
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我捧着这碗热呼呼的姜汤,一股热流流遍我的全身。


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温暖包裹着。

这碗姜汤凝聚着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限深情的爱。

我一口气喝了下去,姜汤带着温馨,带着深情流到了我的每一根血管。

它是那么香,那么甜,香甜中又透出令人振奋的辣味,使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顿时,我眼睛发热,
鼻子发酸,一颗颗泪珠滚到了腮边……
这里描写的是一位病了的同学,喝老师送来的姜汤时的心理状态。

写得具体而真切,
表达了这位同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间接描写法
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

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
的心理活动。

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活动,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即通过动作、
神态、表情等其它描写方式来刻画心理。

也叫动作暗示法: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
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有一位同学写《我的妈妈》一文,写到妈妈与邻居王大婶闲谈,夸"我"夸得太过分时,"我脸涨得通红,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还用胳膊轻轻地挨了妈妈几下……"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但把妈妈善于炫耀子女的特点表现出来,还把"我"实事求是,对妈妈这种做法表示反感的心理作了成功的刻画。

如《荷花淀》中,水生把报名参军的事
告诉他妻子后,妻子的心理:水生小声地说:“明天我就要到部队上去。

”女人的手震动
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唇里吮一下。

这个动作把她听到这个消
息后内心的震惊刻画出来,但又写出了她临事不慌、镇定,“吮”这个动作平衡了自己的
思想。

梦幻描写法
作者借助梦境、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当时的思想。

因为梦境、幻
觉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和思想感情。

如《凡卡》一文的结尾
写了凡卡的梦:“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
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着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这梦不但揭示了凡卡迫切希望爷爷接他回乡的美好心愿,而且暗示了他的希望不
过是一场美梦而已,等待的依然是悲惨的学徒生活。

景物衬托法
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如一位同学在写《我被评上了"三好生"》中写道:"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这句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被评为"三好生"而兴奋不已的心情。

自然景物不变,但人的心情不同,景物也就不一样。

孤独时会感到寂寞,使本来动听的蟋蟀叫声产生厌恶,使姹紫嫣红、爽新悦目的景物变得可恶;受挫时会产生悲观的心理,顿觉暗无天日。

如老舍《月牙儿》中的一段描写:这是个春天,我只看见花儿开了,叶儿红了,而觉不到一点暖气。

红的花只是红的花,绿的叶只是绿的叶,我看见些不同的颜色,只是一点颜色;这些颜色没有任何意义,春在我心中是个凉的死的东西。

这里既是写景,更是写人,它通过一个被蹂躏被践踏、处在社会低层苦恼人的眼睛去看春,虽然也有绿叶红花。

但不过是个凉的死的东西。

这样,就把人物的悲苦心情更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