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皮肤科初诊病例统计分析
门诊病历质量调查分析及持续改进

门诊病历质量调查分析及持续改进黄翔【摘要】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medical record quality in outpatient service by examination of medical record quality in outpatient service.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in 2015 were randomly extracted, and the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record quality in outpatient service.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medical records in outpatient service was 97%, and the most common defect in the unqualified medical records in outpatient service was insufficient medical history writing. Conclusion The examination of medical record quality in outpa-tient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hospital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hospitals should find out quality defects of medical record quality in outpatient service, analyze causes, mak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improve the medi-cal record quality in outpatient service by examinationof medical record quality in outpatient service.%目的:通过门诊病历质量检查,提高门诊病历质量。
皮肤美容科门诊病历

病历姓名性别联系电话过敏史病案编号病案编号: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单位地址或住址:客户来源:A、转诊 B、VIP共享 C、电话咨询D、网络咨询E、门诊F其他基本情况:过敏史治疗史高血压(是) (否) 心脏病(是) (否)糖尿病(是) (否) 癫痫病(是) (否)疤痕体质(是) (否)近期用药史其它专科情况临床诊断激光治疗协议书一、治疗前需照像作为病例资料保存。
二、如身体处于特殊时期(孕期、哺乳期等)暂不能行激光治疗,如有上述情况,治疗前应向医生说明。
三、部分治疗术前采用表面麻醉药膏进行表麻,个别病人对麻醉药膏有过敏反应,此现象属个体差异,需改用其它方法麻醉。
四、患有精神异常、全身重要器官疾病者不宜手术,术前应告知医生,若隐瞒病史,一切后果自负。
五、瘢痕体质者术后有瘢痕增生可能。
、六、色素痣存在一定的恶变几率,术前无法预知,如近期有增大、变色、瘙痒、疼痛、出血及原有毛发脱落等异常情况,应在治疗前向医生讲明,必要时作病理检查。
七、术后应严格遵医嘱,如护理不当,会出现感染、伤口愈合延迟、色素沉着或瘢痕形成可能。
八、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每一种组织细胞对激光的敏感性不同,治疗效果及显效速度也存在个体差异。
九、由于每个人对光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紫癜或水泡、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经过适当处理,紫癜或水泡一般会在24-96小时后逐渐消失,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一般在1-6个月内可逐渐消退,极少数个体可能出现永久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十、姓名、通讯地址及电话必须真实有效,否则因此而延误治疗、护理所造成的后果由患者自负。
激光术后注意事项1、暴晒前一个月,暴晒后一个月暂不做治疗,请注意避开该时间段;术后当天清洗治疗区域避免水温过热/治疗区域保持干燥,不能沾水;两天内禁焗桑拿,泡温泉。
2、激光、彩光嫩肤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轻微泛红,紧绷感,少数会出现水泡,结痂等均为正常现象。
3、治疗后一周内治疗区域不能使用含果酸、A酸、磨砂类护肤品,禁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和酒精(包括含有酒精的化妆品),切不可挤、压、碰、磨擦治疗面。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实用模板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实用模板姓名:XXX,性别女,年龄59岁,初诊于中医科,就诊时间为2017年8月23日上午9点。
主诉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痛已有两周,易出汗、手脚发热已有五年,便秘、眼睛干燥已有一年。
现病史:患者曾患有食道炎和浅表性胃炎。
望闻切诊:患者精神正常,形体消瘦。
舌质偏红,苔薄白而干燥,脉细数。
脘部有压痛,肝区有触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略高。
辩证分析:患者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属于胃热内盛,肝胆不和所致。
易出汗、手脚发热、便秘、眼睛干燥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肝肾不足所致。
诊断:中医诊断为胃热内盛,肝胆不和,阴虚火旺,肝肾不足。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滋阴降火,补肝肾。
处方:黄连30克,黄芩20克,柴胡10克,白芍20克,生地黄30克,山药20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2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甘草6克。
医嘱: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多喝水,保持口腔卫生。
忌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每日服药三次,每次服药后饮水。
医师:XXX复诊记录科别:中医科,就诊时间为2017年8月27日上午9点。
问诊:患者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但手脚发热、便秘、眼睛干燥仍然存在。
望闻切诊: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形体稍有恢复。
舌质偏红,苔薄白而干燥,脉细数。
脘部轻微压痛,肝区无触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
辩证分析:患者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但手脚发热、便秘、眼睛干燥仍然存在,说明肝肾阴虚火旺的症状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诊断: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补肝肾。
处方:生地黄30克,山药20克,熟地黄20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甘草6克。
医嘱: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多喝水,保持口腔卫生。
忌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每日服药三次,每次服药后饮水。
医师:XXX刻下症:患者近1个月来,常感心悸不安,伴有头晕,气短,乏力等症状,加重时有胸闷,但无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出汗,无失眠,无口干口苦,无小便不畅等症状。
皮肤科病历记录与分析

皮肤科病历记录与分析病例:患者X,男性,47岁。
主诉:患者X近期出现全身瘙痒症状,伴有皮肤红斑和肿胀。
现病史:近两个月来,患者X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的现象,痒感明显,且伴有皮肤红斑和肿胀。
最初症状出现在四肢和躯干,后逐渐扩展至全身。
患者未服用任何药物,无家族史或既往病史。
近期亦无旅行史。
个人史:患者X过去身体状况一直较好,没有慢性疾病,饮食和生活习惯正常。
工作环境较为良好,无接触有害物质等特殊情况。
体格检查:患者X体格检查结果如下:体温36.8度,心率80次/分钟,血压120/80mmHg。
皮肤呈红斑状,触之有温热感,且有轻微肿胀。
病变部位主要分布于四肢和躯干,呈现散在分布。
病变区域皮肤摩擦后红斑更加明显。
实验室检查:1. 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
2. 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
3. 皮肤刮片检查:未见真菌或寄生虫感染。
4. 抗核抗体检查:阴性。
5. 过敏源检查:未检测到明确的过敏源。
初步诊断与分析:根据患者X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患者X可能患有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点为皮肤红斑、肿胀和剧痒。
这种疾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过敏反应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然而,在患者X的病例中,并未发现明确的过敏源或明显的病因。
治疗计划与建议:针对患者X的病情,我们制定了以下治疗计划:1. 皮肤保湿剂:建议患者使用保湿剂来缓解痒感和皮肤干燥的症状。
2. 避免刺激因素:患者应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化学物品、强光和高温等。
3. 抗组胺药物:如果症状严重,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的抗组胺药物以减轻痒感。
4. 特殊检测:如果患者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进行更深入的过敏源检查或免疫学检查,以寻找潜在的病因。
随访观察:患者X应按时复诊,定期观察病情变化。
如果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出现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结论:综上所述,患者X的病历记录显示其可能患有慢性荨麻疹,但详细的病因仍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观察。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

中医门诊病历书写模板姓名:XXX性别:女年龄:59岁科别:中医科初诊时间:2017-8-23,9:00主诉: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2周,易出汗、手脚发热5年,便秘、眼干1年。
现病史:患者曾患有食道炎和浅表性胃炎。
现症:患者于2天前因饮酒过多,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而再次复发。
现患者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易出汗、手脚发热,便秘、眼干。
望闻切诊:精神状态正常,舌质红,舌苔黄腻,脉细弦。
脘部有压痛。
辅助检查:无辩证分析:患者因饮食不当,脾胃失调,湿热内生,气机不畅,导致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易出汗、手脚发热,便秘、眼干等症状。
诊断: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口臭。
治法:健脾祛湿,清热解毒。
处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0克,黄连6克,连翘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忌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水,保持情绪稳定。
医师:XXX××复诊记录科别:中医科复诊时间:2017-8-27,9:00主诉:病情无明显好转。
现病史:患者服用中药4剂后,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望闻切诊:精神状态正常,舌质红,舌苔黄腻,脉细弦。
脘部有压痛。
辅助检查:无辩证分析:患者脾胃虚弱,湿热内生,气机不畅,导致口臭、口渴、吐酸水、脘部疼痛等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诊断: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口臭。
治法:健脾祛湿,清热解毒。
处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0克,黄连6克,连翘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草果3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忌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水,保持情绪稳定。
医师:XXX××无辩证分析:患者突发心悸不安,胸闷气短,为心血不足所致。
加之劳累、精神紧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脏功能失调。
诊断:中医诊断:心悸心血不足西医诊断:无治法:益心血,调和气血处方:丹参15g黄芪15g当归12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15g茯苓15g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医嘱: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皮肤科病历范文30份

皮肤科病历范文30份英文回答:I have treated numerous patients in my dermatology practice and have encountered a wide range of skin conditions. Here are 30 sample cases from my experience:1.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red, itchy rash on their arms and legs. After examination, I diagnosed them with eczema and prescribed a topical corticosteroid cream to reduce inflammation and itching.2. A middle-aged woman came in with a cluster of small, fluid-filled blisters on her lips. This was a classic case of herpes labialis, commonly known as cold sores. I prescribed antiviral medication to shorten the duration and provided advice on preventing future outbreaks.3. A teenage boy complained of persistent acne breakouts. I recommended a combination of topicaltreatments, such as benzoyl peroxide and retinoids, along with oral antibiotics to control the bacterial infection.4. An elderly man presented with a large, irregularly shaped mole on his back. I performed a biopsy and determined it to be a melanoma, the most aggressive form of skin cancer. The patient underwent surgical excision and regular follow-up visits to monitor for recurrence.5. A young woman came in with hair loss and thinning. After evaluating her medical history and conducting blood tests, I diagnosed her with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I discussed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ing minoxidil and hair transplantation.6. A child had a persistent, itchy rash on the folds of their skin. This was diagnosed as atopic dermatitis, also known as eczema. I prescribed a moisturizing cream and advised the parents on managing triggers, such as certain food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7. A middle-aged man had a red, scaly rash on his scalpand eyebrows. This was indicative of seborrheic dermatitis, a common condition that causes dandruff. I recommended using a medicated shampoo containing ketoconazole or selenium sulfide.8. A woman in her 30s had dark patches on her face. This was diagnosed as melasma, a common skin condition triggered by hormonal changes. I prescribed a combination of topical creams containing hydroquinone and advised her on sun protection measures.9. A man complained of intense itching and a rash in his groin area. This was diagnosed as a fungal infection, commonly known as jock itch. I prescribed an antifungal cream and advised him on maintaining proper hygiene and wearing breathable clothing.10. A teenager had thick, scaly plaques on their knees and elbows. This was diagnosed as psoriasis, a chronic autoimmune condition. I prescribed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and discusse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such as stress management and avoiding triggers.11. A young girl had small, itchy bumps on her arms and legs. After examination, I diagnosed her with keratosis pilaris, a common harmless condition. I recommended moisturizing creams and gentle exfoliation to improve the appearance of the bumps.12. An adult had a painful, red lump on their back. This was diagnosed as a furuncle, commonly known as a boil.I recommended warm compresses and prescribed antibiotics to treat the infection.13. A woman presented with thinning and brittle nails. After ruling out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I diagnosed her with onychoschizia, a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splitting and peeling nails. I advised her on proper nail care and recommended biotin supplements.14. A man had a persistent, itchy rash in the folds of his skin. This was diagnosed as intertrigo, a common condition caused by friction and moisture. I recommended keeping the area clean and dry, along with using a barriercream.15. A child had red, scaly patches on their scalp. This was diagnosed as scalp psoriasis. I prescribed a medicated shampoo containing coal tar or salicylic acid and advised the parents on gentle scalp care.中文回答:我在皮肤科的实践中治疗了许多患者,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
皮肤病门诊人次统计

皮肤病门诊人次统计皮肤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着众多人群的生活质量。
对皮肤病门诊人次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皮肤病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痤疮、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真菌感染等。
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皮肤病患者往往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使得皮肤病门诊成为医院中较为繁忙的科室之一。
为了准确统计皮肤病门诊人次,医疗机构通常会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患者在挂号时,相关信息就会被录入系统,包括就诊时间、性别、年龄、诊断结果等。
这些数据的收集为后续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基础。
在统计皮肤病门诊人次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从季节方面来看,某些皮肤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例如,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痱子、湿疹等皮肤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冬季由于气候干燥,皮肤瘙痒、银屑病等疾病的患者则会增多。
其次,年龄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皮肤病有湿疹、水痘、手足口病等;成年人则更多地受到痤疮、脂溢性皮炎等问题的困扰;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患上皮肤瘙痒症、老年性血管瘤等。
性别差异在皮肤病的发病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而雄激素性脱发则多见于男性。
从地域角度来看,不同地区的皮肤病门诊人次也可能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比如,在沿海地区,由于潮湿的气候,真菌感染类皮肤病相对较为常见;而在干燥的内陆地区,皮肤干裂、瘙痒等问题可能更为突出。
通过对皮肤病门诊人次的长期统计和分析,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规划医疗资源。
对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可以增加相应的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生;同时,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就诊高峰时段,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统计数据还能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例如,如果发现某种皮肤病在特定季节或人群中高发,就可以提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醒公众注意预防。
皮肤科病历

-----------皮肤科病历书写要求皮肤科病案记录应按内科病历内容要求规定书写,并应注意下列各项:(一)病史1.主诉应记述病损的部位、性质、自觉症状与病期。
2.现病史应详询以下各点:①可能的病因或诱因,如饮食、接触史、药物史、感染史等。
②初发病损的类型、形态、部位。
③病损发生的次序,进展速度和演变情况。
④局部和全身的自觉症状与程度。
⑤病情与季节、气候、饮食、环境、职业、精神状态等有何关系。
⑥治疗经过与疗效,有无不良反应。
3.过去史曾患过何种皮肤病,有无药物过敏与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及传染病史。
4.个人史应注意职业、族居地,有无与类似患者接触及不洁性交史。
5.家庭或在单位中有无同类皮肤病患者。
必要时记明父母是否近亲婚配。
(二)体格检查全身检查要求详见一般病历(第2页)。
皮肤检查检查时应有充足的光线(以自然线为佳)及适当的室温,应检视全身皮肤,注意毛发、指甲、粘膜是否正常,必要时可用放大镜协助检查,并画简图说明。
检查皮肤病损时所应注意的项目如下:1.视诊①类型:原发或继发,单型或多型。
②分布:部分局限或泛发,单侧或对称,何处病损较多,遮盖部位或暴露部位,侵及伸侧或屈侧,皮肤粘膜交界与皮肤皱褶处有无病损,是否沿神经血管或按毛囊分布。
③排列:成群、散在、融合、孤立、弥漫性、线条性、环形或多弧形、蛇形或地图形。
④数目、大小与形态。
⑤颜色及表面状态(湿润或干燥,。
有无鳞屑及结痂)。
⑥界限是否分明,周围皮肤色泽如何。
2.触诊病损硬度、肥厚及浸润程度,局部温度,有无压痛或波动,能否推动,必要时检查浅感觉有无障碍。
3.压诊以手指或玻片压迫局部,了解玻片下病损的色调及有无皮内出血。
了解水肿是凹陷性还是非凹陷性。
4.刮诊用钝器在病损上轻刮,观察有无糠粃样鳞屑。
或检视鳞屑下面病损情况,如有无点状出血现象等。
5.嗅诊检查病损及分泌物有无特殊臭味。
6.皮肤划痕试验以钝器划痕后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条状风团形成。
-----------皮肤科病历举例入院记录仇天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生活方式等 的影响,皮肤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病种繁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 量 。 向 欣 等 对 北 京 儿 童 医 院 2008 年 皮 肤 病 初 诊 病 例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1] , 李 珊 珊 等 对 本 院 2011 年 皮 肤 病 门 诊 初 诊 病 例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2] , 但 未 见 对 综 合 医 院 皮 肤科连续数年病例统计分析报道。本 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兴区人民医院皮肤 科 3 年初诊患者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 了解皮肤病的构成、患者特点等,以制 定相应的诊疗、防控和管理措施,以 更好地完成大兴区皮肤卫生事业的建设 工作。
年度前十位病种分析:①2015 年前 十位病种:湿疹 12 293 例(23.44%),寻常 疣 4 905 例 (9.35% ), 荨 麻 疹 3 508 例 (6.69%),手足癣 3 203 例(6.11%),过敏 性皮炎 2 400 例(4.58%),丘疹性荨麻疹 2 386 例 (4.55% ), 带 状 疱 疹 2 379 例 (4.54%),毛囊炎 2 035 例(3.88%),脂溢 性 皮 炎 1 596 例 (3.04% ), 甲 癣 1 216 例 (2.32%),合计 68.5%。②2016 年前十位 病种:湿疹 13 696 例(23.06%),荨麻疹 3 924 例 (6.61% ), 寻 常 疣 3 286 例 (5.53%),手足癣 3 075 例(5.18%),跖疣 2 804 例 (4.72% ), 面 部 皮 炎 2 699 例 (4.55% ), 过 敏 性 皮 炎 2 661 例 (4.48% ), 带状疱疹 2 644 例(4.45%),丘疹性荨麻疹 2 308 例(3.89%),脂溢性角化病 2 272 例 (3.83%),合计 66.3%。③2017 年前十位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论著·临床论坛
2015-2017 年皮肤科初诊病例统计分析
孙晓岩(通讯作者)1 王旭 2 于莹 1 102600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皮肤科 1,北京 102600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信息科 2,北京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24.036 基金项目 大兴区医院院级课题,编号 4201617154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初诊患者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了解本院皮肤科患者疾病的构 成、分布等特点,以制定相应的诊疗、预防和管理措施,并为今后对皮肤病慢病管理提供资料支持。方法:统计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在大兴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初诊的 224 549 例患者的基本信息,统计资料应用软件分析。结 果:2015 年湿疹 12 293 例(23.44%),寻常疣 4 905 例(9.35%),荨麻疹 3 508 例(6.69%),手足癣 3 203 例(6.11%),过敏性皮 炎 2 400 例(4.58%),丘疹性荨麻疹 2 386 例(4.55%),带状疱疹 2 379 例(4.54%),毛囊炎 2 035 例(3.88%),脂溢性皮炎 1 596 例(3.04%),甲癣 1 216 例(2.32%),合计 68.5%。2016 年湿疹 13 696 例(23.06%),荨麻疹 3 924 例(6.61%),寻常疣 3 286 例(5.53%),手足癣 3 075 例(5.18%),跖疣 2 804 例(4.72%),面部皮炎 2 699 例(4.55%),过敏性皮炎 2 661 例(4.48%),带状 疱疹 2 644 例(4.45%),丘疹性荨麻疹 2 308 例(3.89%),脂溢性角化病 2 272 例(3.83%),合计 66.3%。2017 年湿疹 15 288 例(29.26%),荨麻疹 3 723 例(7.13%),面部皮炎 3 076 例(5.89%),寻常疣 2 862 例(5.48%),带状疱疹 2 578 例(4.93%),过 敏性皮炎 2 306 例(4.41%),毛囊炎 2 157 例(4.13%),丘疹性荨麻疹 2 007 例(3.84%),跖疣 1 590 例(3.04%),甲癣 1 319 例 (2.52%),合计 70.6%。结论:湿疹、丘疹样荨麻疹和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本院皮肤病诊疗、防控和管理的重 点疾病。3-9 月是本院皮肤病门诊量增高的时间段,也是诊疗、防控和管理的重点时间段。 关键词 皮肤病;常见疾病;时间分布;统计
资料与方法 详细登记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
在大兴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的个 人信息,包括是否初诊、患者初步诊 断、性别、年龄、常驻地、是否是外来 务工,即是否是北京市户籍及诊断等详 细信息。
疾病类方法:根据赵辨主编的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进行分类,将疾病 分类并加以统计,个别病种根据皮肤病 特点稍做增减。
统计学处理:统计资料应用软件 SPSS 20.0、Excel 等分析。
结果 统计我院 2015-2017 年度皮肤科门
诊患者 224 549 例,祛除基本信息不全、 诊断不明确者,余 164 065 例,其中 2015 年 52 439 例,2016 年 59 381 例,2017 年 52 245 例。
病种:湿疹 15 288 例(29.26%),荨麻疹 3 723 例 (7.13% ), 面 部 皮 炎 3 076 例 (5.89%),寻常疣 2 862 例(5.48%),带状 疱疹 2 578 例(4.93%),过敏性皮炎 2 306 例(4.41%),毛囊炎 2 157 例(4.13%),丘 疹性荨麻疹 2 007 例(3.84%),跖疣 1 590 例(3.04%),甲癣 1 319 例(2.52%),合计 70.6%。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