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矿床学总论

宝玉石矿床学总论
宝玉石矿床学总论

第2章宝玉石矿床学总论

宝玉石矿床是一种特殊的矿床类型,在整个矿床学中只占较小一部分。由于我系地质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没有开设《矿床学》课程,因此,对《矿床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简要介绍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一)矿产的种类

矿产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固体矿产三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考虑到宝玉石的具体情况,下列主要介绍后一种分类方案:

1、金属矿产

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

(1)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轻金属:铝、镁等。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6)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②稀土金属:包括原子序数39和57-71的16个元数。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又分为:

ⅰ轻稀土金属(铈族元素):包括镧、铈、钕、钷、钐、铕等。

ⅱ重稀土金属(钇族元素):包括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

③分散金属:如锗、镓、铟、铊、铪、铼、镉、钪、硒、碲等。

2、非金属矿产

是从中可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可分为:

(1)宝玉石及工业美术材料矿产:如钻石、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

(2)建筑及水泥材料:如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珍珠岩、松脂岩等。

(3)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5)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6)化学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7)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等。

3、可燃有机矿产

是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按产出状态可分为三类:

(1)固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石油。

(3)气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天然气等。

4、地下水资源

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和卤水等。

(二)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

1、同生矿床

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由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岩浆矿床等。

2、后生矿床

指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例如某些热液矿床,其矿脉切穿围岩,其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围岩。

(三)矿体的形状和产状

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和利用的对象。一个矿体往往是由多个矿体组成,矿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产状。

1、矿体的形状

按矿体在三度空间长度比例的不同,可将矿体的形状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

(1)等轴状矿体:指三轴在三度空间大致均衡延伸的矿体。按其规模又有不同各称,例如直径数十米以上的称矿瘤;直径只有只米的称矿巢;直径更小的称矿囊或矿华袋等。这种矿体在宝玉石矿床中也较为常见。

(2)板块矿体:是指主要呈二维延伸的矿体。又有两种基本类型:

矿层:是指沉积堆积作用形成的板块矿体。宝玉石矿床中的砂矿、残坡积矿床可呈这种类种产出。

矿脉:是指产于各种岩石裂隙中的脉状矿体,属典型的后成矿床。宝玉石矿床呈这种形式产出和矿体较多。

(3)柱状矿体:是指一个方面延伸较大、而其它两个方面延伸较小的矿体类型。金刚石矿体常呈这种形状产出。

2、矿体的产状

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矿体的空间位置。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

(2)矿体的埋藏情况。是露出地表(露天矿)或埋于地下(隐伏矿)。

(3)矿体与岩浆岩的关系。

(4)矿体与围岩的关系。

(5)矿体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四)围岩和母岩

1、围岩

指矿体周围的岩石。由于矿床成因的复杂性,因而矿体与围岩的关系也变化多端。

2、母岩

指在矿床形成过程中,为成矿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与矿体的空间上、时间上、主要在成因上存在密切的联系。

(五)矿石和脉石

1、矿石

是指从矿床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矿体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矿体矿物是指可被利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刚玉;脉石矿物是指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石英、云母等。

2、脉石

一般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的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矿床开采过程中被废弃掉。

(六)矿石的构造和结构

1、矿石的构造:

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结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如玛瑙的条带状构造等。矿石的构造主要靠肉眼观察。

2、结构

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如翡翠常的粒状镶嵌结构等。矿石的结构主要靠镜下观察。

(七)矿石的品级和品位

1、品位

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称为品位。例如泰国蓝宝石矿床一吨土中所含蓝宝石大约为4克(20克拉),则我们就说,泰国蓝宝石矿床的品位为4克/吨。品位越高,矿体的价值越高。

在具体勘探过程中,我们还经常使用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两个名词。边界品位是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的最低品位,即超过这个品位是矿体,达不到这个品位值不是矿体。边界品位值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矿产品不断的追求而不断变化的。工业品位是指在当前科学技术及经济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只有矿段或矿体达到工业品位才能作为工业储量,被设计和开采。

2、品级

主要根据矿石的品位和有益、有害组成的含量来确定。矿石的品位越高,有益组分含量越高,有害组分含量越低,矿石的品级就越高。

(八)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有下列三个:

1、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

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储量,矿石的质量(品位、品级),矿石综合利用价值和矿床开采、选矿、冶炼技术条件等。对宝玉石等非金属矿床,则不仅要注意矿床的储量和品位,而且要注意有用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技术特点。

2、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矿产的要求

主要包括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计划中对各类矿产的需求量,矿床的地理分布,该地区的发展远景计划等。对宝石矿床则主要考虑市场的需求,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等。

3、矿区的经济因素

如劳力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交通运输以及粮食、劳动力供应等。

(九)矿床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

1、矿床成因类型

是指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如伟晶矿床、热液矿床、沉积矿床、风化矿床、变质矿床等。

2、矿床工业类型

是在矿床成因类型基础上,从工业利用的角度来进行划分的类型。

二、成矿作用总论

(一)元素的富集和成矿

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含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地球各种内部或外部力量的作用下,总处于来断变化的运动变化之中。运动变化的结果,或导致元素分散,或是导致元素集中。元素这种运动变化和迁移的过程,称为元素的迁移。可以说,没有元素的迁移,就没有成矿作用发生。即元素必须通过一定的地质作用发生迁移,并富集达到能成为矿床的程度,才能成为矿床。元素迁移富集的程度可用浓度系数表示。所谓浓度系数是该元素矿床工业品位与其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的比值,便如铁的地壳平含量为5.8%,工业品位为30%,则浓度系数为5,即说明铁要富集5倍以上,才能成为矿床;又如铜,地壳平均含量为0.006%,

工业品位为0.5%,必须富集80倍以上才能成为矿床;又如金,地壳平均含量为4×10-7%,工业品位为0.001%,浓集系数为2500,即需富集2500倍才能成为矿床。上述举例也说明,各种元素富集成矿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浓度系数越大,成矿越难。

在自然界中,元素聚合形成矿石矿物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的作用如下:

1、结晶作用

按性质和特征又分为:

(1)岩浆结晶作用:岩浆是一种以硅酸盐为主的熔融体。当岩浆冷凝到一定程度时,达到了其中某一些矿物的饱和点,矿物就从岩晶中结晶出来,矿物高度集中形成矿床。如金刚石、磷灰石、铬铁矿、钛铁矿等就是岩浆结晶作用形成的。

(2)凝华作用:岩浆的热能使一些易挥发物质气化,并沿着裂隙逸散,它们沿火山口、喷气孔或者浅成侵入体周围,直接结晶形成凝华物。如火山口附近的自然流,玛瑙也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

(3)蒸发作用:在天然盐池中,由于海水来断蒸发,盐不断浓缩,并最终结晶出来形成矿床。

2、化学作用

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矿石矿物,导致元素集中。主要的作用有:

(1)化合作用:化合作用发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

(2)胶体化作用:如高岭土吸收溶液中的铜,形成硅孔雀石等。

(3)生物化学作用:如礁灰岩即就是又各种造礁生物通过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

3、交代作用

实际上也是一种化学作用。但它是特指溶液与岩石在接触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组分代入和另一些组分代出的地球化学作用。这种作用广泛发生于岩浆岩与围岩相接触的地带。宝玉石中许多矿床的形成与此相关,如矽卡岩型红宝石矿床,石榴石矿床等。

4、离子交换作用

这种作用在内生和外生作用中均广泛存在,在宝玉石矿床成作中也占显著地位。

5、类质同象置换作用

是指矿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被性质相同的另一种或多种元素置换,而矿的结晶学性质未发生变化,仅某些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类质同象置换作用在宝玉石矿床形成中至关重要,对大多数宝玉石矿床而言,没有类质同象置换,就没有这类矿床的形成。例如红宝石,其矿物是刚玉,仅其中铝被铬类质同象置换而使其成为红宝石。若没有该作用,则仅为无色刚玉,没有宝石学价值。

(二)成矿作用

成矿作用是指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元素地壳和上地幔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形成矿床的作用,它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按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可将成矿作用划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三大类。

1、内生成矿作用

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作用导致形成各种矿床的地质作用。地球内部能的来源有多种方式,如放射性元素蜕变能、岩浆热能、在地球重力场中物质调整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等。内生成矿作用按其物理化学条件不同,可分为岩浆成矿作用、伟晶成矿作用、接触交代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等。

2、外生成矿作用

主要是在太阳能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导致元素集中,从而形成矿床的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可分为风化成矿作用和沉积成矿作用两大类。外生成矿作用对宝石矿床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3、变质成矿作用

在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中形成的岩石或矿床,由于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温度、压力的变化,并有其它气液的参加,造成它们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经及结构构造等都要发生改变,造成元素集中,形成矿床的过程。许多玉石矿床就是变质作用的产物。变质成矿作用按其产生的地质环境不同,可分为接触变质成矿作用、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和混合岩化成矿作用等。

4、叠生成矿作用

这是一种复合的成矿作用,在自然界是常发生的。即在先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建造基础上,又有后期成矿作用叠加,从而形成矿床的过程。叠加过程可使矿床成矿或更加富集,同时也可使原矿床贫化。具体依情况而定。

(三)矿床的成因分类

矿床成因分类反映人类对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的认识程度,也是人类对矿床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正确地制定矿床成因分类对于了解成矿作用的本质、指导生产实践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宝玉石矿床的特点,结合前人在矿床学研究的成果。采用(表1)有分类方案:表1-1 矿床成因分类表

三、岩浆矿床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岩浆矿床是由各类岩浆在地壳深处,经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2、特点

(1)成矿作用和成岩作用基本同时进行。

(2)矿体主要产于岩浆岩母岩内。

(3)浸染状矿体与母岩一般呈浙变或迅速过渡关系;贯入式矿体与母岩的界线清楚。

(4)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基本相同,则有用矿物明显富集而也。

(5)成矿温度一般较高。

(二)形成的地质条件

1、岩浆条件

是首要条件,岩浆类型决定矿床类型。如金刚石主要与金伯利岩有关。

2、大地构造条件

大地构造环境决定岩浆岩类型,并由此决定矿床类型。例如金刚石的形成需要较稳定的克拉通环境等。

3、岩浆的挥发份作用

挥发份也称矿化剂,对成矿至关重要,许多矿床是在挥发份的直接参与下成矿的,便伟晶岩矿床;实际上就是在挥发份的直接参与下形成的。

4、同化作用

岩浆在其形成和向上运移过程中,往往会熔化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就是同化作用,不完全的同化作用称混染作用。同化作用不但生成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岩浆岩,而且往往与新的岩浆岩类型相对应,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类型的矿床。

5、岩浆的多期多次侵入作用对成矿的控制

岩浆作用往往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多期多阶段活动。而且从成矿作用看,越是晚期的岩浆,成矿越有利。

(三)岩浆矿床类型

1、岩浆分异作用与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中的矿物按顺序进行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作用影响下分异和聚集的过程,称为结晶分异作用。由结晶分异作用导致矿物集中,并形成矿床就称为岩浆分结矿床。宝石同典型的有橄榄石矿床等。

2、岩浆熔离作用与岩浆熔离矿床

在较高温下为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降低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熔的熔融体的作用称为岩浆熔离作用。由岩浆熔离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熔离矿床。如产在基性岩的中铜镍硫化矿床就是典型。

3、岩浆爆发作用与岩浆爆发矿床

经分异或熔离作用的岩浆,通过爆发的方式到达地表,称岩浆爆发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岩浆爆发矿床。典型的有产大金伯利岩岩筒中的金刚石矿床等。

四、伟晶岩矿床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

伟晶岩是一种矿物颗粒结晶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透镜体产出的地质体。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矿或组分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便成为伟晶岩矿床。

2、特点

(1)化学成分:主要是氧和亲氧元素;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放射性元素和挥发组分等。

(2)矿物成分:丰富多彩,据统计有300多种。

(3)典型结构:巨晶结构。

(4)典型构造:带状构造,巨晶集中在核心带或中央带。

(5)岩体大小:差别较大。

(二)成矿条件

1、物理化学条件

(1)温度:范围较大,一般800-300℃。

(2)压力:800-100Mpa。

2、岩浆条件

主要与花岗岩浆有关。

3、地质构造条件

主要在造山带。

4、围岩条件

常是区域变质的岩石,如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等。围岩对成矿有控制作用。(三)伟晶岩浆的成因

1、由岩浆中的挥发分形成

2、由变质作用形成

(四)伟晶岩矿床的分类

按K.A.符拉索夫的分类(图示)

1、文象和等粒型伟晶岩

2、块状型伟晶岩

3、完全分异型伟晶岩

4、稀有金属交代型伟晶岩

5、钠长石-锂辉石型伟晶岩

宝石矿床主要产于块状型伟晶岩和完全分异型伟晶岩中。

五、气水热液矿床

(一)概念

气水热液是指在一定深度(几-几十公里)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温度(几十-几百℃)和一定压力(几十万-几亿帕)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其成分是以水为主,并含有其它挥发份和成矿金属。

热液在各类成矿作用中广泛存在。可以说没有气液,许多成矿作用均不能进行。但在矿床地质研究中,气水热液矿床主要指除其它类型矿床外,与气水热液相关的矿床,典型的如哥伦比亚的祖母绿矿床。

(二)气水的来源、主要成分

1、来源

(1)岩浆热液

(2)变质热液

(3)地下水热液

(4)海水热液

2、成分

(1)最主要的成分:水。

(2)基本成分:Na、K、Ca、Mg、Sc、Ba、Al、Si、Cl、F、SO4-2。

(3)金属成分:Cu、Pb、Au、Ag、Sn、Sb、Bi、Hg、Fe、Co、Ni、W、Mo、B

e、TR、U、In、Re以及稀有、稀土元素等。

(4)溶解气体:H2S、CO2及HCl等。

(5)其它微量金属:Li、Rb、Cs、Br、I、Se、Te等。

(三)气水热液中成矿元素的搬运和沉淀

1、气水热液中成矿元素的搬运形式

(1)以硫化物的形式搬运

(2)以卤化物的形式搬运

(3)以易溶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4)以胶体的形式搬运

2、气水热液中成矿元素的沉淀原因

(1)由于温度的变化

(2)由于压力的变化

(3)PH值的变化

(4)EH值的变化

(5)不同性质溶液的混合

(四)气水热液的运移

1、原因

(1)由于渗流作用引起

(2)由于深部热源作用引起

(3)由于压力差引起

(4)由于冷却中的岩浆释放出所溶解的流体引起

2、通道]

(1)原生孔隙

(2)次生孔子

3、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1)提供形成气水热液的前题条件。

(2)提供气水热液运移的通道-次生孔隙。

(3)提供气水热液运移的运力。

(4)提供气水热液集中的空间。

(五)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

1、充填作用及充填矿床

为含矿气水热液在围岩裂隙中充填形成热液矿床。

2、交代作用与交代矿床

为气水热液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形成矿床。

3、交代作用与围岩蚀变

由于交代作用,将发生围岩蚀变,典型的有矽卡岩化、云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青盘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粘土化、硅化、碳酸盐化、明矾石化、蛇纹石化等。

六、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化矿床)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

接触交代矿床主要是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本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同于含矿气水溶液进行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具典型的矿物组合(钙铝-钙铁榴石系列;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这些矿物组合称矽卡岩组合,由于矿床的形成在时间和成因上与矽卡岩存在密切联系,因而也称矽卡岩矿床。

2、特点

(1)矿床产出部位:在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并受接触带的明显控制。

(2)矿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成分复杂,但具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结构构造也多种多样,但由于温度较高,有挥发分参加,因而矿石一般为粗粒结构。这为宝石矿的形成创造的良好的前题条件。

(3)矿床分带性:常具明显分带性。一般分为内带、过渡带和外带。

(二)形成条件

1、岩浆条件

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有关,次为中基性岩浆。

2、围岩条件

有利围岩主要为各种碳酸盐岩石,如石灰岩(或大理岩)、白云质岩石、泥灰岩和钙质页岩等。其次为火山岩、安山岩、英安岩和凝灰岩等。

3、构造条件

主要包括接触带构造;围岩层理、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褶皱构造;捕虏体构造等。

4、温度条件

一般认为800-300℃。

5、深度和压力条件

主要为中等深度;3×107-3×108。

(三)成矿过程

1、接触渗滤交代作用

2、接触扩散交代作用

七、火山成因矿床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

火山成因矿床是指与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成因联系的矿床类型。

2、特点

(1)矿床产于同构造旋回的火山岩浆-构造活动带中。

(2)含矿介质比较复杂,有岩浆、喷气、热液及火山烤热的海水或湖水。

(3)矿床产在地表(陆面或水下)或地下浅处(0-1.5公里)。

(4)矿体受火山机构控制明显。

(5)矿物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复杂多样。

(二)火山成矿作用及矿床分类

1、成矿作用

成矿作用十分复杂。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各种作用的产物,具体因矿而易。

2、分类

因为成矿作用复杂,对火山矿床的分类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分类方案。岳书仓(19 71)的分类如下:

(1)大陆火山作用矿床:下又分

火山喷发矿床:包括火山喷发-沉积矿床;火山-岩浆矿床;近代火山喷气升华矿床。

火山喷发期后气成-热液矿床:包括与次火山有关的矿床;与火山-深成岩有关的矿床;与火山构造有关的矿床。

(2)海底火山作用矿床:

袁见齐等(1985)根据主要的成矿作用,将火山成因矿床分为:

(1)火山-岩浆成矿作用——火山岩浆矿床;

(2)火山-次火山气液成矿作用——火山气液矿床;

(3)火山-沉积成矿作用——火山沉积矿床。

八、风化矿床

(一)概念、特点

1、概念

系指陆表层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质和量都能满足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的地质体。

2、特点

(1)大部分是第三、第四纪的产物。因此,它们埋藏浅,便于露天开采。

(2)矿床分布范围与原生岩石或矿体出露的范围一致或相距不远,往往是沿现代丘陵地形吴覆盖层状分布,多为面形矿体。

(3)矿体深度决定于自由氧化渗透到地下的深度,一般几米-几十米。

(4)组成矿体的是在风化条件下较稳定的元素或矿物。

(5)矿石结构一般疏松多孔,多为土状、多孔状或网状构造。

(6)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也在大型或特大型。

(二)形成条件

1、气候条件

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热带和亚热带。

2、原岩条件

原岩是成岩物质的来源。因原石的物质成分对成矿起控制作用。

3、地貌条件

高差不大的山区、丘陵地形对风化矿床的形成最为有利。

4、水文条件

风化矿床形成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情况,以及水的化学类型有关。它们在决定风化矿床的规模和深度方面起着明显的作用。风化矿床一般形成于大气水的渗透带和地下的流动带。停滞水带不利于形成风化矿床。

5、地质构造条件

稳定的克拉通地区利于形成大型风化矿床;活动的造山带不利于形成风化矿床。

6、时间条件

如有一个较长时间稳定的地质环境,才可以使风化作用进行得彻底,才有利于形成风化矿床。

(三)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

1、风化作用

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2、风化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由于风化作用过程中发生着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酸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生物作用等,导致部物化部分物质被溶解迁移,部分物质留下而富集。

3、风化矿床的分类

(1)残积及坡积砂矿床:如翡翠山流水。

(2)残余矿床:如蓝宝石矿床。

(3)淋积矿床:如欧泊矿床。

九、沉积矿床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地表岩石、矿石在风化作用下被破碎、分解的产物,有机残骸和火山喷发物等,被水、风、冰川、生物等营力搬运到有利沉积的环境中,经过沉积分异作用沉积下来,形成的各种沉积物,当其有用部分达到工业要求时,即形成沉积矿床。

2、特点

(1)矿体常呈层状,且与围岩产状一致,整合接触。

(2)矿体规模一般较大,矿层沿走向延伸较广,可达数千公里,面积可达几万甚致几十万平方分里。

(3)矿床常产于特定的地层层位。

(4)由于沉积作用较为复杂,因而沉积矿床的物质组成也较复杂。

(二)形成条件

主要包括:

1、物质条件

2、气候条件

3、岩性岩相条件

4、地质构造条件

(三)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

1、机械沉积作用——砂矿床

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砂矿种类很多,如金、铂、金刚石、锡石、金红石、水晶、刚玉、锆石和和种玉石仔料等。

机械沉积砂矿床分为:冲积砂矿床(主要在河谷);海滨砂矿床(主要在海岸)和古砂矿床(新第三纪以前形成的砂矿床)三大类。

2、蒸发沉积矿床——主要是盐类矿床

3、胶体化学沉积作用

4、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十、有机矿床

(一)概念

主要与生物作用有关的矿床类型,有用部分或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或是其它作用参与下形成的以有机质为主要组成的地质体。

(二)主要矿床类型

1、煤

2、油页岩

3、石油

4、天然气

(三)与宝玉石有关的矿床类型

1、煤精

2、珊瑚

3、琥珀

十一、变质矿床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

由外生作用或内生作用形成的岩石或矿石,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它们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构造等,都要发生变化;同时在变化的过程中,还会使原来的物质成分发生强烈的改造或活化转移,并在新的条件下富集。由这种作用形成的矿床就称为变质矿床。

2、特点

变质矿床的特点就是岩石或矿床经受变质作用后,所产生的多方面变化,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2)矿石的结构构造的变化

(3)矿体形状和产状的变化

(二)形成条件

1、物理化学条件

(1)较高的温度

(2)较大的压力

(3)水溶液的参加

2、地质条件

(1)时代一般较早

(2)古老的造山带

(3)原岩的含矿性较高

(4)产在变质岩区

(三)矿床类型

1、接触变质矿床

2、区域变质矿床

3、混合岩化矿床

十二、层控矿床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

系指那些受多种成矿作用影响,但矿体呈层状或基本呈层状,包括部不规则状,但仍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的矿床。

2、特点

(1)兼有内生和外生矿床的某些特点。反应成矿作用具多阶段性和多期性。

(2)矿源层的存在是层控矿床的主要特征之一。但矿源层与储矿层可以是同一层位,也可以是不同的层位。

(3)矿床常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岩性段内,往往具有多层的特点。

(4)矿床产于定的地层层位中,因而“时控”特点明显。

(5)矿床常具有成群、成带展布和一定的“层”、“相”、“位”集中的特点。

(6)矿体形态、大多数与地层整合产出,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但也有少数不规则的穿层矿体。

(7)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中,矿物成分较简单。

矿床学真题

2011年矿床学 一.名词解释 1.矿床 2.矿石 3.成矿流体 4.烃原岩 5.成矿系统 6.同生矿床和后生矿产 7.残余矿床与残积矿床 8.SST矿床 二.简答题 1.矿产资源的地质类型 2.内生热液矿化中围岩蚀变的原因和找矿学意义 3.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形成的地质环境和基本特点 4.矿体产状及找矿学意义 5.自然界铁矿床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三.论述题 1.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特点和勘查评价准则 2.盆地沉积环境中金属成矿作用主要类型和重要矿种及特点 3.矿床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010年矿床学 一.名词解释 1.矿石工业品位于边界品位 2.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 3.腐植煤与腐泥煤 4.钠长岩型矿床与云英岩矿床 5.VMS型矿床与SEDEX型矿床

6.同生矿床与后生矿产 7.残余矿床与淋积矿床 8.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与次生氧化 9.受变质矿床与变成矿床 10.宣龙式铁矿与宁乡式铁矿 二.简述题 1.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 2.内生成矿作用与外生成矿作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大师确定热液矿床的形成温度 4.斑岩型矿床的板块构造成因模式 三.论述题 1.论述地壳中元素富集成矿的主要方式 2.论述磷块岩矿床化学沉积说(洋流上升成磷理论)的基本内容 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成矿物质的来源 2008年推免复试 一.名词解释 1.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 2.母岩与围岩 3.结晶分异作用 4.成矿系列 5.斑岩型铜矿 6.卡林型金矿 7.热液矿床 8.矿石品位及决定矿石品位的主要因素 9.金刚石矿床产出条件 10.铁锰结核及产出环境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矿石工业品味的主要因素 2.论述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题 1.论述一种你所了解的矿床的时空演化特征 2.论述矿床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2007年矿床学 一.名词解释 1.热液矿床 2.矿石品位与品级 3.结晶分异作用与融离作用 4.VMS矿床 5.矿石结构与矿石构造 6.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和特点 7.矿石与岩石 8.金属硫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矿物种类 9.区域变质作用成矿 10.可燃有机矿产 二.简述题 1.简述如何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大致确定热液矿床的形成温度 2.简述我国矿床资源的主要特点 3.简述沉积铁,锰矿床的矿物相代分布特点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 1.论述矿床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论述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斑岩型矿床的经济地质特征 3.论述胶体化学沉积铁矿的沉积相分带及形成原因 2006年矿床学

地质学重点

《地质学》知识点(采矿083班内部使用) ?质学研究的对象是:_地球,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地壳或岩石圈。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固体地球(重点是地壳或岩石圈)的(1)物质组成;(2) 结构构造;(3)形成和演化历史;(4)地质学应用 ?地球极近似旋转椭球体 ?地球内部具有圈层构造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划分依据:地震波速的变 化 ?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指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 深度<20km平均地温梯度为3℃ ?地热增温级:指温度每增加1 ℃,所需增大的深度数值。平均地热增温级 为33m ?地热异常凡一地区实际地热增温率大于平均地热增温率。地热异常区蕴藏 着丰富的热水和蒸汽资源,但对采矿不利,特别是采矿深度较大时,应充分考虑地热因素,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加强通风措施。 ?地磁场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 ?元素是构成地壳物质的基本单元 ?地质作用:所有引起矿物、岩石的产生和破坏,从而使地壳面貌发生变化的 自然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岩石圈的机械运动 ?地壳运动的方式以水平运动为主伴随着垂直升降运动 ?岩浆作用:在地壳运动下,由于外部压力的变化,岩浆向压力减小的方向移 动,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成为岩石的全过程。 ?岩浆作用的方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从地壳深处上升到地壳上部的活动喷出作用:是指岩浆 直接喷出地表 ?变质作用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使已形成的矿物和岩石受到高温、 高压及化学成分的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矿物和岩石,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的加入。 ?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 ?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震源振动的发源点,能量的发源点。 ?震中震源在地表投影点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级: 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 ?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破坏的强烈程度 ?按成因可将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将风化产物从岩石上剥离下来,同时也对未风化的岩石进行破坏,不断改变 着岩石的面貌,这种作用称为剥蚀作用。 ?概念:风化剥蚀的产物,在风、流水等地质营力的作用下,离开母岩区,经 长距离搬运,到达沉积区的过程,叫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方式:拖运、浮运和溶运。 ?被搬运的物质,经过一定距离的搬运后,由于搬运介质的搬运能力(如水的流

中国地质大学2005-2018年博士入学考试矿床学真题

2018年真题(5题全答,每题20分) 1、岩浆矿床控制因素及如何评价含矿性? 2、夕卡岩成矿作用及如何寻找夕卡岩矿床? 3、矿床成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步骤? 4、金矿、铅锌矿、铜矿成因类型及特点(论述1种矿产)? 5、沉积矿床的特点及沉积建造如何控制成矿? 2017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举例说明我国超大型钨矿、铜矿、稀土矿、锑矿、铅锌矿的成因类型及其成矿特点? 2、举例论述两种我国主要的铁矿床成矿特征? 3、论述斑岩钼矿的成矿特征及成因? 4、矿产勘查学近年来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 5、矿床学研究方法和步骤? 2016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伟晶岩矿床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请论述以下蚀变的含义,形成条件、特征及其可能相关矿种: 矽卡岩化、黄铁绢英岩化、重晶石化、钠长石化、冰长石化; 3、请论述造山型矿床的特点及其成矿成因; 4、沉积铁、锰、铝矿床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 5、请论述矿化阶段、矿物生成顺序和矿物世代的鉴别标志,并以你熟悉的矿床为例,介绍如何编制矿物生成顺序表。

2015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与成矿作用 2、铜矿床的工业类型的地质特征,举1~2个实例 3、举例说明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变化与次生富集作用 4、VMS与SEDEX的主要区别 5、下列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别特征 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锑矿、雌黄、雄黄 2014年真题(6选5,每题20分) 1、举例说明地质异常在找矿评价中的作用 2、简述矿床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结合实际分析成矿系列及其在找矿中的应用 4、简述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5、根据我国的矿产资源特点谈谈我国矿业发展的思路 6、简述经过我国境内的世界三大成矿带特点 2012年真题(6选5,每题20分) 1、热液矿床的成矿物质沉淀机制 2、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熔离作用、岩浆爆发作用,各自形成矿产种类 3、MVT特征、成因、意义 4、残余型矿床特征、成因、意义 5、BIF特征、成因、意义 6、以自己熟悉矿床类型,举例说明对热液矿床地质特征及物理化学

考研专业解读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成就学员,成功率高! 考研专业解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2014年考研初试日期的临近促使很多考生已经开始了冲刺的复习阶段,而2015年考研也已经开始了准备,很多考生都已经先人一步的开始15考研的准备工作,那么你的专业和院校有没有先行选择好呢?凯程考研将为大家整理并发布各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就业前景,希望还没有决定考研院校和专业的考生可以以此为依据,找到适合自己的考研目标,让我们提早启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介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即地球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而岩石是由许多矿物组成的。当岩石由有用矿物组成时,就构成了矿石或矿床。本专业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一门学科。 2、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及沉积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达到: (1)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身心健康,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在良好的数理化、地质学与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较好地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基本理论及实验测试技能和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新发展、新动向,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研究方向 01 沉积地质与沉积矿产 02 层序地层学 03 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 04 环境矿物学 05 应用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 4、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60高等数学 ④827地球科学概论或808岩石学 (注:各院校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以上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

最新中国矿业大学矿床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 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体指在自然界中产生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矿床中金属或其它有用物质富集的地质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 矿床学是研究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是直接应用于矿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地质学科。 围岩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体周围无实际开采利用价值的岩石。 母岩矿体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的成因有密切的联系。 同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分别由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矿石是矿体的组成部分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不可利用的矿物和岩石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矿石结构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显示的形态特征。 矿石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 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品级是矿产工业要求的一项内容指在一个工业类型的矿石中根据矿石的有用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性能质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用途的要求等对矿石划分的不同等级。 工业品位指在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计算的既定块段中有经济效益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平均含量。 边界品位是用于圈定矿体边界的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用来划分

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入学考试矿床学真题

真题(5题全答,每题20分) 1、岩浆矿床控制因素及如何评价含矿性? 2、夕卡岩成矿作用及如何寻找夕卡岩矿床? 3、矿床成因研究内容,研究办法及环节? 4、金矿、铅锌矿、铜矿成因类型及特点(阐述1种矿产)? 5、沉积矿床特点及沉积建造如何控制成矿? 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举例阐明国内超大型钨矿、铜矿、稀土矿、锑矿、铅锌矿成因类型及其成矿特点? 2、举例阐述两种国内重要铁矿床成矿特性? 3、阐述斑岩钼矿成矿特性及成因? 4、矿产勘查学近年来有哪些新研究成果? 5、矿床学研究办法和环节? 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伟晶岩矿床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请阐述如下蚀变含义,形成条件、特性及其也许有关矿种: 矽卡岩化、黄铁绢英岩化、重晶石化、钠长石化、冰长石化; 3、请阐述造山型矿床特点及其成矿成因; 4、沉积铁、锰、铝矿床特点及其形成机理; 5、请阐述矿化阶段、矿物生成顺序和矿物世代鉴别标志,并以你熟悉矿床为例,简介如何编制矿物生成顺序表。

真题(5选4,每题25分) 1、岩浆矿床形成条件与成矿作用 2、铜矿床工业类型地质特性,举1~2个实例 3、举例阐明金属硫化物矿床表生变化与次生富集作用 4、VMS与SEDEX重要区别 5、下列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别特性 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锑矿、雌黄、雄黄 真题(6选5,每题20分) 1、举例阐明地质异常在找矿评价中作用 2、简述矿床学重要研究内容和办法 3、结合实际分析成矿系列及其在找矿中应用 4、简述铁矿床重要类型和特点 5、依照国内矿产资源特点谈谈国内矿业发展思路 6、简述通过国内境内世界三大成矿带特点 真题(6选5,每题20分) 1、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沉淀机制 2、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熔离作用、岩浆爆发作用,各自形成矿产种类 3、MVT特性、成因、意义 4、残存型矿床特性、成因、意义 5、BIF特性、成因、意义 6、以自己熟悉矿床类型,举例阐明对热液矿床地质特性及物理化学

矿床学基础知识

矿床学基础知识

一、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一)矿产的种类 矿产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按产出状态可分为气体矿产、液体矿产、固体矿产三种;按矿产的性质及其主要工业用途,又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1、金属矿产 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1)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轻金属:铝、镁等。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6)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5)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6)化学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7)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等。3、可燃有机矿产 是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按产出状态可分为三类: (1)固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石油。 (3)气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如天然气等。 4、地下水资源 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和卤水

等。 (二)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 1、同生矿床 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由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岩浆矿床等。 2、后生矿床 指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例如某些热液矿床,其矿脉切穿围岩,其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围岩。(三)矿体的形状和产状 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和利用的对象。一个矿体往往是由多个矿体组成,矿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产状。 1、矿体的形状 按矿体在三度空间长度比例的不同,可将矿体的形状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

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

第一章重点内容 1、什么是矿产? 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具体而言,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2、矿产资源有哪些显著特点? (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变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 3、按照可提炼的金属及其特性,金属矿产可分为哪些亚类? 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金属矿产。 4、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具体包括哪些矿产? 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钒; 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汞、锑; 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族元素; 5我国矿产资源中严重短缺的矿种有? 铬、铂、钴、钾盐、金刚石等。 6、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是: (1)矿产资源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偏低;(2)在具有一些优势矿种的同时,尚有一些急需短缺矿种;(3)多数矿种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床;(4)多数矿种的贫矿多,富矿少;(5)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6)矿产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7、矿床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 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8、矿床学主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 (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能。(2)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臵和开采条件。(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4)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具体是怎样的?了解到,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从事资源勘察、岩土钻凿工程施工、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等工作。 1地质工程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 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 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 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开设课程: 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 地质工程学。 2专业解读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具有从事 资源地质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掌握宽广的综合性知识及扎实的计算机语言基础,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地质工程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 系统学习地质学、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岩 土力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分析、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进行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勘察 设计、施工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岩土改良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 对地质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4.具有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 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受到工程师的系统训练;5. 熟悉勘察技术工程的有关规范和熟悉国土资源法和环境地质保护法 等法规,具有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6.利用现代化知识传 播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交换,掌握信息分析、信息 处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从事资源勘察、岩土钻凿工程施工、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等工作。 就业前景分析(按地质工程专业相关职位统计)据统计,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在"地矿类"中排名第3 4专业排名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A++ 2.吉林大学A++ 3.同济大学A++ 4.中南大学A++ 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A++

最新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 (20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 ) 8.地球物理测量的对象必须具备与围岩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别,且应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规模。(√ ) 9.穿脉指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 ) 10.勘探工程布置形式,是依据工程种类确定的。( × ) 11.勘探线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 ) 12.灵活布置工程也是一种勘探工程布置形式。(√ ) 13.矿床勘探类型是根据自然类型和成因类型划分的。( × ) 14.矿产取样是研究矿产质量的主要方法。(√ ) 15.穿脉编录通常画两壁一底展开图。( × )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思考真题综合讲解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思考真题综合讲解 思考题九宝玉石矿床学基础 1 ?按工业用途矿产可分为()、()、和()三大类。 2. 根据矿体在空间上3个方向延伸特点可分为()、()、( 3. 根据矿石受风化作用与否可将矿石分为( )和()矿石。 4. 按成因,矿床可分为()、()和()三大类。 5. 内生矿床有哪几类? 6. 岩浆矿床有哪些主要特征 7. 岩浆型宝玉石矿床有哪些种类? 8. 伟晶岩型矿床有哪些主要特征? 9 .伟晶岩宝玉石矿床最重要的产出国家是 (),主要产出()、 宝石。 10. 矽卡岩矿床有哪些主要特征? 11. 世界青金石的主要产地是( )。 12. 世界矽卡岩型软玉矿床主要产出在( ) 和()。 13. 查罗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主要产出在()。 14. 热液矿床有哪些主要特征。 15. 与蚀变基性一超基性岩有关的宝玉石矿床有哪些? 16. 翠榴石宝石主要产于()。 17. 翡翠主要产于(),其次为()、()、()等国。 18. 蛇纹石玉主要产于哪两种交代岩中。 )3种类型 ()、()

19. 独山玉仅在我国()省发现。

20. 与蚀变火山岩有关的宝玉石矿床有哪些? 21. 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床主要产于哪类岩石中? 22. 云英岩化花岗岩型宝玉石矿床有哪些? 23. 坦桑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主要产于()。 24. 世界硅化石棉(木变石)的主要产地是()和() 25. 风化矿床有哪些主要特征。 26. 风化壳型宝玉石矿床有哪几种? 27. 风化壳型欧泊矿床主要产于()。 28. 绿松石主要产出在哪几个国家? 29. 孔雀石主要产出在哪几个国家? 30. 澳玉是一种含()的绿玉髓,主要产于()。 31. 沉积矿床有哪些特征? 32. 沙矿床根据形成条件和环境可分为哪些类型? 33. 沉积型宝玉石矿床有哪些类型? 34. 世界上琥珀的主要产地有哪些国家?我国琥珀主要产于哪里? 35. 变质矿床有哪些主要特征? 36. 变质型宝石矿床有哪些主要类型? 37. 我国的钻石主要分布于()、() 38. 我国红宝石主要产在()省。 39. 我国蓝宝石主要产在()省,其次( 40. 我国祖母绿主要产于()。 41. 我国海蓝宝石主要产于()。()三省。)、()省

矿床学试卷(B)以及参考答案

装 线 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试出题专用纸 教务处制 试卷类别 [A] [B] 使用班级 02103 使用学期 05年下学期 任课教师 胡明安 教研室主任 审核签字 考试课程名称: 矿床学 学时: 80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其它 考试内容: 一、 选择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某矽卡岩主要由透辉石和金云母组成,这种矽卡岩属于( )。 A.内矽卡岩 B.外矽卡岩 C.镁矽卡岩 D.钙矽卡岩 2、矿石与岩石的区别在于其中所含 ___________的量是否达到品位要求。 A.金属矿物 B.有用组分 C.矿石矿物 3、矿石是由 ____________ 组成的。 A. 矿石矿物和非金属矿物 B.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 C.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 4、花岗伟晶岩脉的围岩主要是___________。 A.中高级变质岩 B.花岗岩 C.花岗岩或变质岩 5、斑岩铜矿床最典型的矿石构造是________构造。 A.块状 B.条带状 C.细脉-浸染状 6、矿床的形成深度是指矿化发生地距________的垂直距离。 A.现在地表 B.当时地表 C.A 和B 7、次火山热液矿床是与次火山和________有关的矿床。 A.浅成侵入体 B.超浅成侵入体 C.中深成侵入体 8、沉积铁矿床一般产于海侵岩_________的岩性段。 A.细砂岩-粉砂岩-页岩 B.页岩-硅质岩-碳酸盐岩 C.粗砂岩-细砂岩 9、后生矿床是指( )形成的矿床。 A.矿石矿物晚于脉石矿物 B.矿床晚于围岩 C.矿体晚于围岩,但属于同一地质作形成的 D.矿体明显晚于围岩,且不属于同一地质作用 10、煤的成岩作用指的是泥炭向_________转变的过程。 A.烟煤 B.无烟煤 C.褐煤 二、是非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夹石是指矿体中脉石矿物集合体。( ) 2、碱性超基性岩体常形成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3、晚期岩浆矿床常伴有明显的围岩蚀变现象。( ) 4、矿液与围岩进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矿体是交代矿体。( ) 5、矽卡岩只能发育在侵入体的外接触带上。( ) 6、第三纪以前形成的砂矿床叫古砂矿床。( ) 7、盐盆中远离补给方向盐矿物分带是碳酸盐岩→石膏→石盐。( ).. 8、沉积赤铁矿层发育于海侵岩系的上部。( ) 9、在腐植煤中无烟煤的挥发分含量最低。( ) 10、混合岩化作用的早期以重结晶作用和碱交代作用为主。( ) 1 2

宝玉石矿床学模拟题

《宝玉石矿床学》模拟题(补) 一.名词解释 1.矿产: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2.矿床:存在于地壳中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都能到达当前工业经济技术指标要求,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3.围岩与母岩:围岩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母岩是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4.矿体与围岩:矿体是矿床中可供开采利用的地质体。围岩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5.成矿作用:在地球演化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它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 6.丰度与克拉克值:丰度是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是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值。 7.夹石与脉石:夹石是矿体中未达到工业要求的矿物集合体。脉石是矿体中的无用矿物及岩石(脉石矿物及夹石的统称)。 二.判断题 1.金刚石矿床属于岩浆成因的矿床,因此通常位于岩浆活动频繁的构造活动带。(×)2.具有工业意义的宝石矿床大都产在砂矿中,例如钻石、祖母绿等。(×)3.除祖母绿外的其他绿柱石宝石矿长通常有两种成因类型:花岗伟晶岩型和云英岩型,高质量者通常来自后者。(×)4.金绿宝石主要产在老变质岩地区的花岗伟晶岩、蚀变细晶岩中,但是真正具有工业意义的金绿宝石矿床大都产在砂矿中。(√)5.岩石交代蚀变作用与鸡血石的形成和质量有密切关系,其中明矾石化的有无和强弱是鸡血石“地”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6.金刚石是在地幔的温压条件下,从金伯利岩浆或钾镁煌斑岩浆中结晶出来的。 (×)7.产自次生矿床的新疆软玉按产状可以分为山流水和籽玉两种类型。(√) 三.填空题 1.矿床的三种属性是地质属性、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等,在内外地质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变形 2、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上各级各类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与矿产分布、地震、工程稳定性、环境演化等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3、面状构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某一倾斜构造面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倾向:在构造面上,沿倾斜面引出垂直走向线的直线,称倾斜线,倾斜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倾斜一段的方位角 倾角:构造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4、方位角法:倾向+倾角(45 °∠ 30 ° 5、象限角法:走向+倾角+倾向(N30°E, 45 ° SE 6、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倾伏、侧伏。 7、倾伏:倾伏向+倾伏角,如:330 °∠ 20 °或 N30°W,20° 8、侧伏:侧伏角+侧伏向/构造面产状,如: 20°S/N30°E,45 °SE 。 注意:学会将方位角换成象限角 9、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的区别:①水平岩层:老下新上,沟谷老,山脊新。倾斜岩层:在没有发生倒转的前提下,顺着岩层的倾向,岩层的时代由老到新排列;②水平岩层:地质界限随着地形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倾斜岩层在野外和地形地质图上呈条带状分布,切割地形等高线;③水平岩层的厚度等于岩层顶面和底面的标高差;④水平岩层露头宽度的变化受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影响。(地缓而宽大,地陡而窄小。倾斜岩层:横穿沟谷的岩层倾角越大,岩层的条带越接近条带状,若岩层的倾角越小,则岩层越弯曲。

10、倾斜岩层的厚度: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α(真厚度永远小于或等于铅直厚度 11视厚度(h’=铅直厚度(H×cosβ(真厚度永远小于视厚度 12、V字形法则:①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反时,岩层的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反相同”,但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小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②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的露头界限与地向等高线成相反方向,即“相同相反”;③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的坡向相同时,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界限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同相同”,岩层界限弯曲的曲率大于地形等高线的曲率。 13、平行不整合接触特征:1假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在大范围内彼此平行排列;2缺失部分地层有两种情况:一是缺失地层没有沉积,二是缺失地层沉积了,后经地壳上升被剥蚀掉了;3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有古生物间断;4在不整合面之上地层的底部常存在有由下部老地层组成的底砾岩;5在起伏不平的风化壳上,往往有特殊的风化残余矿产。 14、平行不整合接触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寂-----上升遭受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15、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沉积盆地下降接受沉寂-----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褶皱、断裂,往往有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相伴生,同时隆起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在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角度不整合接触特征:1不整合面上下新老岩层之间的产状明显不同,两者呈角度接触;2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之间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3在不整合面上常发育有底砾岩和古风化残余矿产;4由于长期的沉积间断,不整合面上线新老岩层的沉积条件发生变化,造成两套岩层的岩性和岩相明显差异;5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岩层的变形要比上覆的年轻地层相对强烈复杂,两套岩层中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往往明显不同。

矿床学课后习题 by ma

第一章: ●简述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 1.矿产比较齐全:已发现160多种,但人均很低; 2.有的很丰富、有的十分紧缺 3.富矿少,贫矿多 4.伴生矿多,选矿难 5.矿产分布很不平衡 ●什么是最低工业品位? 什么是浓度克拉克值和浓度系数 品位: 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称为品位。 边界品位: 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的最低品位. 边界品位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矿产品不断的追求而不断变化。 (最低)工业品位: 是指在当前科学技术及经济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只有矿段或矿体达到工业品位才能作为工业储量,被设计和开采。 浓度克拉克值: 指某一地质体中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反映了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富集程度。 浓度系数: 指某元素矿床工业品位与其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的比值。 ●什么是叠生矿床? 试举例说明之. 叠生矿床:指先期形成同生矿床之后,又叠加了晚期的后期矿床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成因就是叠生矿床 ●什么是脉石矿物? 什么是矿石矿物? 试举例说明. 矿石: 指从矿床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 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矿石矿物: 是指可被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刚玉; 脉石矿物: 是指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石英、云母等。 ●从矿床学的角度看, 贵金属元素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第二章: ●岩浆矿床有哪些主要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成矿作用和成岩作用基本同时进行; 2.矿体主要产于岩浆岩母岩内; 3.浸染状矿体与母岩一般呈渐变或迅速过渡关系;贯入式矿体与母岩的界线清楚; 4.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基本相同; 5.成矿温度一般较高(1200 - 1500 ℃) ;深度或压力变化大; 6.围岩蚀变不发育; 7.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8.形成绝大多数Cr、Ni、Pt族(PGE)、金刚石矿床; 9.大部分V、Fe、Ti、Cu、Co、Nb、Ta、REE和P等矿床; ●什么是岩浆熔离作用?这种作用可形成哪些矿床类型? 岩浆熔离作用: 又称液态分离作用,是指较高温度下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在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如硅酸盐熔体和硫化物熔体等)不混熔的熔融体的作用。由此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熔离矿床。如Cu(Ni)硫化物矿床,部分PGE矿床 ●什么是海绵陨铁结构?矿石中出现这种结构说明什么问题? 海绵陨铁结构是指在橄榄石或辉石颗粒的间隙中充填着磁铁矿等金属矿物。说明矿石形

成矿原理重点知识整理

成矿规律研究 地质年代表及记忆技巧解读: 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古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岩浆岩主要代表岩石: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美国安第斯山脉最具代表性) 沉积岩主要代表岩石:石灰岩(卡斯特地貌)、砂岩、页岩等变质岩主要代表岩石:大理岩、破碎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板岩、千枚岩、片麻岩 矿产品用途小结: 1)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白云岩和石灰岩等。 2)化学工业(包括化肥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矾石、石灰岩等。 3)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铝硅酸盐矿产)、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萤石等。 5)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6)建筑及水泥原料:如砂岩,砾岩、浮石、白垩,石灰岩、石膏、和松脂岩等。 7)宝石及工艺美术材料;如硬玉,软玉、玛瑙、水晶、蔷薇辉石、绿松石、蛇纹石,孔雀石、电气石和绿柱石等。

地质年代及对应的代表性矿物: 70%的金矿、62%的镍和钴、60%以上的铁矿形成于前寒武纪;50%的钨矿形成于中生代;世界上的盐类矿产主要形成于二叠纪。 矿产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通常用划分成矿期的方式来表述:凡产生特定矿产组合的一段地质时期代就称之为成矿期。 海进层序底部会出现铁、锰、磷、铀等外生矿床(宣龙式铁矿、瓦房子锰矿、湘潭式锰矿、昆阳式和襄阳式磷矿等) 海浸时期会形成大量钙质沉积矿床:开云岩、灰岩 海退时期会形成泻湖相石膏矿和岩类矿床(祁连山、龙门山、南岭以地槽演化(长条状的场陷地带叫做地槽)为特点,矿产为内生的Cr、Ni、Fe、Cu、石棉,如镜铁山铁矿床,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等) 海西成矿期: 我国东部处于地台阶段,以稳定的浅海相、泻湖相、海陆交互相及陆相沉积为主形成一系列重要的外生矿产(铁、锰、铝、煤、黏土);西北地区任然处于地槽发展阶段以内生金属矿为主。 印支运动结束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海浸状态形成了许多外生矿床(铜、石膏、盐、石油、油页岩),在褶皱系中也形成了一些列的内生矿床。 燕山成矿期: 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结束了地槽阶段,进入地台发展阶段。东部地区构造活动、岩浆活动相当强烈,造成了丰富的内生矿床。早期广泛分布的岩浆活动造就了Mo、Bi、Fe、Cu、Pb、Zn矿床;晚期广泛的小规模的岩浆热液活动造就了Fe、Pb、Zn、Hg、Sb、Au、稀有金属、萤石、胆矾石等矿床。此时喜马拉雅地区任然处在地槽发展阶段,有超基性、基性岩浆活动伴随有Cr、Ni、Cu、Pb、Ag等矿床。小型内陆盆地中有Fe、Cu、U、煤、盐类、油页岩等矿床产出。 喜山成矿期: 构造活动较弱,台湾地槽与喜马拉雅山地槽活动强烈,其超基性岩浆活动造就了Cr -Pt矿床(西藏)、Cu-Ni矿床及火山岩中的Cu、Au矿床(台湾)等以及Pb、Zn、S矿床(新疆西南部)。外生矿床较为发育以淋滤、沉积矿为主。 总体而言,我国各类矿床在时间上分布很不均匀。我国铁、金矿产在地史发展的早期比较富集,Hg,Sb,As,稀有金属在晚期相对集中。

成都理工大学矿床学试题

理工大学矿床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矿床 2.矿石 3.矿体 4.矿石品位 5.生矿床 6.岩浆分结矿床 7.盲矿体 8.岩浆熔离作用 9.伟晶岩矿床 10.气水热液 11.围岩蚀变 12.矿床分带 13.接触交代矿床 14.斑岩铜矿床 15.残余矿床 16.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 17.沉积矿床 18.古砂矿床 19.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20.油气藏 21.煤化作用 22.变成矿床 23.受变质矿床 24.层控矿床 25.矿源层 26.热液叠加改造作用 27.VMS矿床 28.成矿规律 29.成矿系列 30.成矿系统 二、填空题 1、矿床由矿体和组成,矿体由矿石和组成,矿石由和组成。 2、矿床规模愈大,工业品位要求。

3、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经济因素你认为主要有,等。 4、早期岩浆矿床的主要矿产是,典型的矿石结构是结构;晚期岩浆矿床的主要矿产是,典型的矿石结构是结构。 5、加拿大肖德贝里矿床是产出、的世界著名矿床。 6、含矿伟晶岩脉的带状构造从外到可分四个带,即带、 带、和;伟晶岩矿床是某些和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重要矿产地如伟晶岩矿床。 8、研究围岩蚀变的意义体现在:是高温蚀变,是中温蚀 变,是低温蚀变。 7、气水热液主要成分是水,其主要来源有、、和_ 。 9、矽卡岩矿床形成的两期五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阶段和阶段,硫化物期包括和阶段。 10、斑岩铜矿床的蚀变分带非常发育,由向外分为1),2),3),4),矿体主要分布在带。 11、根据沉积矿床成因特点,可进一步划分为四类,即1), 2),3)和4)。 12、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自上而下可分为氧化带、带 和带,其中氧化带自上而下又可分为带、带 和带。 13、根据我国找矿实践经验,冲积砂矿床在以下地段常形成富矿体:1),2),3)和4)等。 14、我国沉积铁矿床,北方以铁矿为代表,产出层位为;南方 以铁矿为代表,产出层位为。 15、形成盐类矿床的必备条件是和水盆地环境。 16、微生物在成矿作用中可能以四种主要方式起作用, 即、、和。 17、我国聚煤期主要有纪、纪、纪和纪。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矿床学题目及答案要点

一、以你熟悉的矿床为例,说明矿床的野外和室研究方法、步骤与容。 矿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物质基础。人类在很早以前已经懂得开发利用天然矿物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们对矿产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大矿床利用的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矿床的学习,认真掌握矿床的野外和室研究方法、步骤与容。现在以夹皮沟金矿为例,简要说明矿床的野外和室研究方法、步骤和容。 在确定研究区和研究矿种后,应该尽快查阅前人有关的研究成果,确定研究重点和野外工作的主要任务,避免做重复无用的工作,然后进行野外工作。 ⑴野外研究 野外地质调查研究是一切矿床研究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对矿区现场观测仍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离开了基础地质研究,其他的研究都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野外观测的容一般包括,①了解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以及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②通过现场观测和编录,测制大比例尺地质图、剖面图和必要的地质素描图,查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与矿化的关系。③通过现场的观测了解矿体的形态、大小,并测量矿体的产状。通过矿石的物质组分、组构及共生矿物特征,确定矿物生成顺序及矿化期次。并在此基础上采集一定的样品,以方便室工作的进行。 ⑵室研究 野外观测是矿床研究的基础,但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矿床,必须对野外采集标本和样品进行处理,并借助各种仪器进行微光鉴定、测试分析,了解矿石的矿物成分、矿石组构、矿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一般室研究主要包括①利用显微镜,鉴定矿石中矿物成分、含量及相互关系,进一步确定矿物生产顺序和成矿其次的划分。②通过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查明矿石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为矿床的规模,矿体形态的圈定、有用矿物的分离与富集提高依据,为矿床成因提供佐证。③通过测定流体温度,估算成矿流体的盐度、密度和压力,并测定成矿流体的气液相成分,探讨成矿流体的来源。④利用同位素质谱计测试样品中的稳定同位素和放射同位素,估算成矿温度,确定成岩、成矿时代,判断成矿物质来源,为矿床成因,找矿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现以夹皮沟矿区为例讲述野外和室研究方法、步骤和容。例如夹皮沟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端,天山~阴西构造带东端北缘与新华夏第二隆起带广才领南端东缘交接地带,为辉发河华夏式构造与东西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中南大学矿床学教学大纲

《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1011 课程名称: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 学时与学分:80/5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适应专业:地质工程 教材及参考书: 1、《矿床学》,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年 2、《矿床学》,陈洪治、李立春、李雪梅,地质出版社,2007年 3、《成矿预测学》,刘石年,中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学》,卢作祥,范永香,刘辅臣,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是地质工程专业地质方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于大学四年制本科第6学期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掌握矿床学的基本理论; 2、熟悉矿床研究的主要环节; 3、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的初步能力; 4、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5、论述控矿地质因素和矿化信息、预测准则和标志、成矿规律和模式,为矿产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为普查找矿指出方向。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矿床学的有关概念,了解成矿作用的基本原理; 2、掌握主要矿床类型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 3、通过矿区地质图件的阅读和实物观察鉴定,综合分析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 4、熟悉一般矿床报告的编写方法; 5、掌握成矿预测方法,包括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成矿远景的筛选、范围的圈定和级别的划分,预测图的编制以及模式的建立,现场验证、评价等。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1、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矿产及矿床的基本概念,矿产资源的特点,矿床学及其研究对象,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章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矿体的形状和产状;围岩和母岩;矿石和脉石;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石的品位和品级;矿床类型 第三章成矿作用总论 地球圈层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元素的分布量及其成矿意义;元素的富集和成矿;成矿作用;矿床的成因分类 第四章岩浆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