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外阅读与作文训练一
三年级同步阅读训练

三年级同步阅读训练涪陵启智潜能培训学校奇趣作文三(下)阅读训练一、品读语段。
(8分)(2分)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
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3分)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是我一朵,戴走背一池的荷花()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3“无字词典”是怎样告诉聪聪“骄阳似火”、“惊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涛拍案”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的?用“”在文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中画出来。
(4分) 1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仅……还不光……都 2 对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2分)A“我”穿着白衣服,变成一朵白荷花,站在阳光里。
B“我”就是一朵白荷花,站在阳光里。
C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深深陶醉了,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娇艳的荷花,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3 照样子仿写句子。
(4分)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青蛙跳过来,告诉我;,;小鱼在我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二、快乐阅读。
(12分)学会查“无字词典”暑假到了,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
聪聪()着旅行包,()着太阳帽,一蹦一跳地()在马路旁。
爸爸突然问聪聪:“你知道‘骄阳似火’是什么意思吗?”“我知道,就是强烈的太阳像火那样热。
”聪聪像背书似的说。
爸爸笑了笑说:“你这是背词典上的解释。
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焉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爸爸说:“我又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太像了!太像了!”聪聪高兴得嚷起来。
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1文题中的“无字词典”指的是。
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专项训练(1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专项训练(15篇)一、阅读望远镜300多年前,荷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城里,开着一家眼镜店。
一天,几个孩子把近视镜片和老花镜片拿出来,在门前玩耍。
一个孩子无意中把两个镜片叠在一起,一片是近视镜的,一片是老花镜的。
当他透过两层镜片看外面的景物时不禁大喊起来:“奇怪,奇怪,远处的人怎么都到面前来了?远处的房子、树木怎么也都移近了?”别的孩子都围过来争着看,觉得很好玩。
过路的人也来试了试,同样觉得奇怪,可是谁也说不出道理来。
这消息传出去,让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听到了,他整整想了一夜。
第二天,他用一根空管子,一头装着凸玻璃片,一头装着凹玻璃片,拿来看外边的景物,他发现不但景物看起来近了,而且放大了3倍左右。
有好些平常..看不见的景物,也能看见了。
伽利略继续研究,六个月以后,就制成了一架精致..的望远镜。
用这架望远镜来看远方的景物,可以放大1000倍。
用来观察天空,一向看不见的许多星星,也可以看见了。
到了现代,望远镜的用处更多了,除了用于观察天空,还可以用于军事。
现在,人们观看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和游览观光时,也越来越喜欢使用望远镜了。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________)精致(________)2.请结合短文列举望远镜的用处。
(不少于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整整想了一夜。
”他在想什么问题?“伽利略继续研究”,最后结果怎样?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望远镜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果没有伽利略当初认真、执着的研究,就不会有望远镜的诞生。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对伽利略说点什么?给我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伽利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突破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突破训练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秋天来了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火红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
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
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却还挂在枝上,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
红彤彤的海棠把树枝压弯了。
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
2.短文中用了很多生动的拟人句,请你把最喜欢的一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_”画出来。
4.短文写到的秋天的景物有:________树、________树、________树;还有美不胜收的________,黄澄澄的________,红彤彤的________。
5.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__________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
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
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
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
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________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________到嘴里。
因为它的嘴太小,一口只能吃到一点点东西,所以一堆食物要七八次才能吃完。
不过它吃食物的速度真可谓是飞速的,有时简直快得让人看不清楚。
看它吃饭的样子,好像看体育比赛一样紧张,所以我看了总要发笑。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________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________,样子可温柔了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________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________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盖捧舔低缩送①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________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________到嘴里。
②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________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________,样子可温柔了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________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________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2)请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请把选文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拟人句画上波浪线。
(4)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_之情。
【答案】(1)捧;送;低;舔;缩;盖(2)小松鼠吃东西的样子;小松鼠喝水的样子;小松鼠睡觉的样子(3)小松鼠把身子缩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盖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低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舔,样子可温柔了。
(4)对小松鼠的喜爱【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最美的名字在一次作文课中,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
结果,一个最拙(chú zhuō)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
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
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yàn yè),全都吐了出来。
“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
”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是啊,(即使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子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竟然被(解放解救)出来。
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我们全怔住了。
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1.用“_____”画出括号内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用得恰当的词。
2.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同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中有两个“我们”,其中第(1)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第(2)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对短文的“阿姨”说几句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段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__孔雀舞 ________跤 ________游戏(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把需要重读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①强调民族多:________②强调一起学习:________(3)文段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________的情景。
(4)用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窗外很安静的句子。
(5)读了文段,我仿佛看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_仿佛听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_。
【答案】(1)跳;摔;做(2)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3)下课后(4)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5)认真学习的画面;玩耍时欢快的笑声【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带着问题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2)朗读时的重音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
朗读过程中,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传达出生动活泼的语气,突出文章的重点。
如果将所有音节都读得一样重,就很难把文章的内容传达清楚。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结合课文内容补写内容要符合原文特点。
除了注意所写的内容,还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使上下文之间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简洁没有错别字。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一、阅读《海底世界》片段,完成练习。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
这样的句子就叫 _______ 句。
2.多音字组词。
参 cān( ) cēn( ) shēn( )喷 pēn( ) pèn( )3.这段话中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和深水鱼的活动特点。
4.选择填空。
A打比方 B作比较 C列举数字⑴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 )⑵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 )⑶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 )二、读故事,悟道理。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本来在冀州的南部。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赞同他。
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
”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试题全套

2、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
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qióng)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
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有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为了思考□□“对,为了思考。
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像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吃惊()高兴。
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
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伟人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东西。
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
”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根据词义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形容名声很大。
()反复思考推求。
()(),这两部份内容是用“()”这句话自然地连起来的,这就是()句,它的作用是承()启()。
(2)第三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几个表示时间的词更能体现这一点,它们分别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读写训练一
一、阅读训练。
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防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画出你喜欢的优美的句子。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豪华——()
分散——()镇静——()
5、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
6、这篇短文赞扬了()。
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小试牛刀】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文,在()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序号。
()小明走在半路上忽然发现一个小朋友在雨中哭。
()刚要出门,天下起了大雨。
()小明急忙跑上前去为小朋友打伞。
()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小明妈妈要小明上街去买酱油。
()妈妈连忙给小明一把雨伞。
气温高(如何写具体——多问几个为什么?)
【读一读】
今天气温特别高,我换上了夏天的背心、短裤,到游泳池去游泳。
【问一问】
1.气温高,什么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
◆树叶被火辣辣的阳光晒蔫(niān)了,像是失去了所有的精神
◆
2.气温高,还有什么会发生什么变化?
◆阳光强烈照射,地面都开始烫手了
◆阳光强烈照射,
3.气温高,人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换上了夏天的背心、短裤()
“背心,短裤”什么样?
◎背心是半袖的,特别薄(báo),前胸和后背上还有一些透气的网眼
◎短裤是妈妈刚刚给我买的,叫做“羽毛球裤”,有松紧带,还有系扣
4.气温高,还有哪个人会发生什么变化?
◆爸爸只要一回家,一定会打开空调,甚至(shèn zhì)开整整一夜
5.气温高,你最愿意干什么?最不愿意干什么?
◆我特别不喜欢
◆我特别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
“游泳”池在那里?
◎游泳池离家很近,只需要走几分钟
“游泳”到底是用哪种姿势?
◎我根本不会游泳,于是就在浅水池练习“狗刨(páo)儿”,或者就在池水里面泡着
炎热的夏天
夏天赤日炎炎似火烧,是一个酷热而又欢乐的季节。
夏天的太阳公公特别勤快,每天早早晴空万里,天高云淡。
它把一切都镀上了金黄色。
一群群活泼的小鸟在绿树参天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早晨的空气清新,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稻香,说不定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下午晴空万里,太阳像发疯似的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柏油马路晒得发软,树叶卷起,蝉在树上热得“知了……知了……”直叫苦,声音由高变低,沉重而缓慢。
热得连鸭子都在河边树阴下乘凉,无精打采连游泳都不愿了。
只有那勤劳的蚂蚁不停地搬着家,也许它们知道不久的将来会下雷雨呀!这可是人们的期盼呀!
傍晚来临,累了一天的太阳公公懒洋洋地西去,染红了半边大地。
河边上人来人往,有的人洗澡游泳,小孩子在河边水里寻找贝壳,有的在你追我赶嬉戏,欢笑声像波浪一样一阵高一阵低。
清凉的河水洗去人们一天的疲劳,一身汗水,使人感到特别凉爽。
夜晚,人们都不约而同来到文昌桥头花园载歌载舞,享受河风起可。
有的人们在梦湖边锤钓取乐,还有的在公园里的树木中吸收新鲜空气,三五成群互相聊天……
夏天是炎热的,充满丰收的活力。
夏天使人流连蝉声、鸟声和欢笑声。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
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
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
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
(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北风吹,雪化飘。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
)
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
秋天,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
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
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
(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
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