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的介绍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的介绍
一、简介
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农业网络系统,它可以实现
温室大棚内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的
监测、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大棚内环境条件的良好,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
最优的农业环境。
二、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的功能
1、温湿度控制:通过温湿度控制,可以实现温室大棚内部温度和湿
度的监测,以达到良好的温室环境条件,从而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
2、气象参数检测:包括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大气压,大气温度,
风速,风向,降水。
这些参数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以促进种植
体系之间的协调,使种植顺利进行。
3、植保控制:系统可以对农药,农膜,灌溉,温室照明,空气循环,农肥,种子等进行控制,以节约成本,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发育。
4、自动灌溉控制:通过检测土壤湿度,可以自动控制灌溉,以保证
植物得到充足的水分,减少灌溉时间,节约农业水源。
5、远程控制:系统支持远程连接,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或其他移动
设备来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三、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的特点。
现代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现代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一、概述随着大棚技术的普及,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多,对于蔬菜大棚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因素是温湿度控制。
温湿度太低,蔬菜就会被冻死或则停止生长,所以要将温湿度始终控制在适合蔬菜生长的范围内。
传统的温度控制是在温室大棚内部悬挂温度计,工人依据读取的温度值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
如果仅靠人工控制既耗人力,又容易发生差错。
温室大棚的温度控制成为一个难题。
现在,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提高,对于数量较多的大棚,传统的温度控制措施就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为此,在现代化的蔬菜大棚管理中通常有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蔬菜大棚温度,适应生产需要。
它以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做到常年工厂化,进行高效率,高产值和高效益的生产。
蔬菜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是专为蔬菜种植温室研制的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自动监控室内温湿度。
本方案结合了蔬菜栽培温室的特点,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克服了传统模拟式温湿度传感器的不稳定、误差大、容易受干扰、需要定期校准等严重缺陷,本产品测量数据准确,精度高,运行稳定,质量可靠,在蔬菜温室大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组成及工作原理在蔬菜温室里安放温湿度传感电子标签及相应的读卡设备。
标签会将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如蔬菜大棚里的温度湿度等,通过无线方式不停地向外发送信息,这样安装在附近的读卡器就能接收到这些信息,并将接收到的的信息传到管理中心的主机。
如果温室当前的温湿度不利于蔬菜生长,主机就会按照使用人员指定的方式输出多种报警来提醒大棚管理员做出相应的操作,从而实现塑料大棚蔬菜的智能化管理。
监控系统安装后,操作人员可根据传感器实时温湿度数据对温室内部采暖、通风等设备进行操作,有效解决了现代化智能连栋温室运行费用高,耗能大等缺点。
监测系统还可根据蔬菜生长条件设置警报值,当温湿度异常时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
本套系统防水防尘,可以长时间运行于温室等高温高湿环境。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引言温室大棚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设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提高温室环境的稳定性和作物的产量,监测和控制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手段。
系统需求分析在温室大棚的种植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两个重要的气候因素。
因此,本系统的设计需满足以下需求: - 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能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 - 提供可视化界面,以便农民能方便地观察温室大棚的环境变化; - 当温度或湿度超出预设范围时,能自动发送警报信息。
系统设计本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温湿度传感器、单片机控制模块、Wi-Fi模块和远程访问平台。
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是监测温室大棚内温湿度的核心部件。
常用的温湿度传感器有DHT11和DHT22等型号。
传感器将温度和湿度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提供接口供单片机模块读取。
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负责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信和数据处理。
它通过读取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判断,以决定是否触发警报或发送数据到远程访问平台。
Wi-Fi模块为了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本系统中将使用Wi-Fi模块连接到互联网。
Wi-Fi模块可以将单片机控制模块收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发送到远程访问平台,并接收远程控制命令。
远程访问平台远程访问平台是农民和温室大棚之间的桥梁,为农民提供了监测和控制温室大棚的接口。
农民可以通过平台查看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数据、设置阈值和接收警报信息。
系统实施本系统将采用Arduino作为单片机控制模块,使用DHT11作为温湿度传感器,ESP8266作为Wi-Fi模块。
远程访问平台将使用云服务器和Web开发技术来实现。
Arduino编程Arduino编程主要包括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信、数据处理和与Wi-Fi模块的通信。
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将传感器数据转换为温度和湿度值,并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种植蔬菜、花卉等植物的设施,通过人工调控环境条件,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的监测和调控,设计了一个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时监测和记录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能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报警,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人机界面组成。
传感器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检测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常用的温湿度传感器有DHT11和DHT22等,其精度和稳定性较高。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传送给数据采集模块,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接收传感器模块传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该模块通过微处理器将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
同时,该模块还可实现对传感器的参数设置和控制。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系统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该模块可选择无线通信方式,如Wi-Fi、蓝牙等,也可以选择有线通信方式,如以太网、RS485等。
通过与上位机或者手机APP的交互,实现对温室大棚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控制模块是根据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和设定的阈值进行控制操作。
当温湿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模块会触发报警装置,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调节。
同时,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自动调节温室内的温湿度,以保持恒定的环境条件。
人机界面是操作人员与监测系统进行交互的平台。
通过人机界面,操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温室内的温湿度数据,并进行参数的设定和控制命令的下发。
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方便操作人员快速理解和操作。
对于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性能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精度和稳定性: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应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传感器,减小误差和波动。
蔬菜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

蔬菜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随着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和大棚技术的不断普及,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多。
温湿度控制是蔬菜大棚一个重要的控制环节。
托普物联网设计了基于单片机STC12C5A60S2 和温湿度传感器DHT11 采集数据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温湿度太低,蔬菜会被冻死或停止生长,因此应将温湿度始终控制在适合蔬菜生长的范围内。
传统的温度控制是在温室大棚内悬挂温度计,工人根据读取的温度值调节大棚内的温度; 而湿度控制只能依据工人的经验做出判断是否需要灌溉。
这种靠人工控制温湿度的方式方法,既耗人力,又不精确,传统的温湿度调控措施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
1 温湿度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系统核心架构如图 1 所示,单片机 STC12C5A60S2 通过温湿度传感器DHT11 采集蔬菜温室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参数,并同时显示于显示模块和上位机电脑上。
操控者既可以通过上位机输入控制指令实现当前和历史温湿度查询,也可以现场通过温湿度显示模块观察当前温湿度读数,并通过上位机远程设定和修改适合蔬菜生长期的温湿度阀值。
系统根据当前温湿度阀值驱动继电器,控制执行机构进行相应操作,达到控制蔬菜温室大棚温湿度的效果。
图1 温湿度控制系统原理2 温湿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系统的升级、功能扩展或根据用户需求而定制和改造不同功能模块,既方便了设计、调试和维修,也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2.1 温湿度数据采集电路采用 DHT11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温室大棚的温湿度。
它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具有品质卓越、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功耗低、性价比高等优点,信号传输距离可达20 m 以上,是各类应用甚至最为苛刻的应用场合的最佳选择。
系统温湿度数据采集电路如图 2 所示。
图2 单片机12C5A60S2 与 DHT11 接口电路2.2 温湿度控制电路温湿度控制电路利用单片机 P1 口的 P1.0 ~ P1.4 控制三极管的通断电,继而控制继电器的通断电,达到准确控制执行机构进行相应操作的目的。
蔬菜大棚温湿度微机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论文答辩PPT.ppt

的含水量等,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国外的温室设施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一
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
适应的测控软件。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
化碳含量的监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
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测控不及时等弊端。为了
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
该系统由于使用集成温湿度传感器 DHT90和性价比较高的单片机AT89S52, 具有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功耗低、成本 低、测量准确、传输距离远、维护简单 等优点, 在其他实际工作中, 有一定的 实用和参考价值。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DHT90温湿度传 感器
键盘
AATT898S95S25单2单片片机机
LCD-12864显 示模块 报警电路
S0 SW1 -PB SW-PB S2 SW3 -PB
LCD-U1 268A6 4 1
2 7 4LS0 8 U6 B
1
2
3
U6 C
1
2 3
7 4LS0 8
3 P3. 2
VCC
6 N13 6
U3
8
VCC C ATHODE
3
D2
R4
K2
DIODE 1 0k
VCC SW-PB
7 4LS0 8
Q1
R7
NPN
J1 2 1
CON2
J2 2 1
CON2
S4 SW-PB
C1 2 2u F R10
1k U1
M
C2 3 0p F
C3 3 0p F
VCC R2
1 0K
U4
4 3
D VDD GND S
基于plc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设计

基于plc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设计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温室大棚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温室大棚能够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而温湿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温湿度的控制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PLC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设计方案。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灵活性等特点。
在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控制中,PLC可以实现对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以及对加热器、通风机和喷雾器等设备的控制。
首先,需要安装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在温室大棚内部,以实时监测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给PLC。
其次,PLC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然后,PLC会根据预设的温湿度范围进行判断,确定当前温湿度是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如果温度过低,PLC将会启动加热器来增加温室内部的温度。
加热器可以通过PLC的输出模块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加热器的功率和工作时间。
如果温度过高,PLC将会启动通风机来降低温室内部的温度。
通风机可以通过PLC的输出模块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通风机的转速和工作时间。
如果湿度过低,PLC将会启动喷雾器来增加温室内部的湿度。
喷雾器可以通过PLC的输出模块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喷雾器的喷雾量和工作时间。
如果湿度过高,PLC将会启动通风机来降低温室内部的湿度。
通风机同样可以通过PLC的输出模块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通风机的转速和工作时间。
此外,为了保证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在PLC中设置一些保护功能。
比如,当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PLC可以自动关闭加热器,避免温度过高造成作物受损。
当湿度超过预设范围时,PLC可以自动关闭喷雾器,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菌滋生。
此外,还可以将PLC与互联网相连,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通过互联网可以实时获取温湿度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加热器、通风机和喷雾器等设备。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封闭空间,它可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植物在较长的时间内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温室大棚的温湿度监测与控制,我们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来设计一个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来采集温湿度数据。
传感器节点可以使用温湿度传感器来感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这些传感器节点可以布设在温室大棚中的不同位置,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传感器节点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传送给基站节点。
基站节点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中心节点,它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交给上位机进行处理。
基站节点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采用多节点协作的模式,使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在接收到传感器节点的温湿度数据后,上位机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温湿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温室大棚中的温湿度变化趋势,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
上位机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将温湿度数据以图表或曲线的形式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实时了解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情况。
在温室大棚的温湿度监测与控制方面,可以采用反馈控制的方法来实现。
根据温湿度数据的变化情况,上位机可以向温室大棚中的执行机构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对温湿度的控制。
例如,在温度过高时,上位机可以通过执行机构打开大棚的通风窗,降低温度;在湿度过高时,上位机可以通过执行机构启动降湿设备,降低湿度。
这样,可以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的自动控制。
此外,为了进一步改进温室大棚的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引入智能算法和预测模型。
智能算法可以根据历史温湿度数据和环境条件,预测未来的温湿度变化趋势,并自动调整控制策略。
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建立温湿度与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在农业生产中,蔬菜大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能为人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蔬菜大棚中,最关键的是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营养液等的控制方法。
传统的控制方法完全是人工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
我的作业设计是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DSl8B20、湿度传感器是HR20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液晶显示LCD1602、键盘等组成。
此设计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
因此就必须利用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
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进行测控。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环境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框图如图l 所示。
控制系统主要有单片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转换电路、报警装置、执行机构、主控计算机等组成。
其核心是单片机芯片组,作为系统各种参数的处理和控制器。
完成各种数据的处理和控制任务。
同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主机。
实际应用时可根据被测控参数点的个数和控制的要求来决定单片机的数目。
环境因素数据采集模块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02浓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等组成,分别实时采集各测控点的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模拟量并转换为电信号。
经前置放大后送给A/D 转换芯片。
数据转换电路包括A /D 转换和D /A 转换电路。
完成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执行机构包括各种被控制的执行设备。
在系统的控制下启动调节设备如喷雾机,吹风机,加热器,CO2发生器等进行升温降温、加湿换风、C02浓度调控、光环境调控、土壤环境调控等操作来调节大棚内的环境状态。
另外还有光电驱动隔离,其作用是有效地隔离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
抑制大电流、大功率负载开启产生的各种电磁辐射和电压冲击等干扰,保证系统可靠稳定地工作。
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单片机内设定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度等环境因素的上下限值和报警值并予以保存,各种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参数值送到单片机后与其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在设定的上下限值范围内。
如在则表示环境可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如不在则由单片机控制驱动相关执行机构开始工作,如加热、换风、喷水等。
直到环境参数达到正常的范围内为止。
当检测到的参数值超出了设定的报警值时。
主控机会控制报警装置报警,系统可能有故障或环境参数严重不足的情况。
提醒管理人员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系统正常工作,使作物生长环境处于正常状态。
二、该系统环境因素检测及传感器的选择该系统中需要检测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C02浓度、光照度等。
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对应的传感器对其进行数据检测。
2.1、温度传感器温度是作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直接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壁渗透性、水分和矿物质养分的吸收、蒸腾、酶活性和蛋白质凝聚等。
大多数作物生长的温度变幅较窄。
一般介于15--40℃,低于或高于这个限度,农作物生长速率减缓。
我们选用DSl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此温度传感器功能单一(仅测量温度)、测量误差小、响应速度和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适合远距离测温、控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
外围电路简单,是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
图2.1温度传感器2.2、湿度传感器湿度也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目前设施农业的检测中,空气湿度也是主要参数之一。
我们使用的湿度传感器是HR202湿度传感器。
图2.2湿度传感器2.3、CO2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其含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
利用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内CO2浓度。
并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进行C02施肥。
可有效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率。
目前市场上CO2浓度传感器有电化学型、热导型、红外光吸收型等。
而最适应于设施农业的是红外光吸收型。
因其具有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图2.3 CO2浓度传感器2.4、光照度传感嚣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设施农业中采用光照传感器来检测光照度。
进而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目前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环境检测用的光照度传感器大多为硅光电池和光敏二极管,而光敏二极管较硅光电池有工作稳定性强、光照特性曲线为线性等许多优点嘲。
更适合在设施农业中使用。
图2.4光照度传感嚣三、温室内的执行机构的设计3.1、微雾系统降温及湿度调节机构微雾系统利用高压喷雾解决炎热季节温室内的降温问题。
该系统通过高压喷头喷射出的冷雾降温,冷雾能快速蒸发,且不浸湿地面。
在室温内试验表明,该系统的使用能有效地降低温室的温度,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
高压喷雾降温也称冷雾降温,是目前在温室中应用的较先进的降温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普通的水经过系统自身配备过滤系统后,进入高压泵,水在很高的压力(4MPa以上)下,通过管路,流过孔径非常小的喷嘴(直径为100μm) ,形成直径为200μm以下的细雾滴,雾滴弥温整个温室与空气混合,利用水的蒸发潜热特点,大量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同时也是湿度调节机构。
降温系统包含水源部分和喷雾部分。
水源部分由水箱、过滤器、高压泵、管路、控制器组成;喷雾部分由冷雾喷头和管路组成,喷头排成一线安装在大棚的顶部。
干净的水经过过滤器进入水箱,经高压泵输送到固定的喷头使之雾化,产生悬浮在空气中的小雾滴。
为防止喷头堵塞,喷雾用水应保持十分纯净,过滤单位要达50μm。
当温室内温度超过控制器事先设定的温度值时,控制系统自动开机喷雾降温;温度正常,该系统自动关机。
温室内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在显示器上显示。
控制器也可作定时器,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循环喷雾。
3.2、热风机加热系统及湿度降低机构温室的保温能力有限,天气寒冷时,需要外加的升温装置,用热风机加热空气保持室内温度。
热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当环境温度低于工控机所设温度值时,热风机启动,燃烧器将柴油高度雾化后,产生高温气体,通过高效率的换热器,把由风机引入的空气充分加热,产生的精洁高温热空气通过出风口送入室内各处,同时换热后的低温烟气通过烟囱排出室外。
3.3、土壤灌溉系统各种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完全不同,并且毫无规律可循。
各种作物对水的需求量的数据采集技术要求比较高,目前的技术力量还很难达到自动控制灌溉时间与灌溉量,只好采用人工实时观测并实时灌溉的方法解决农作物对水的需求问题。
3.4、光照监测及控制系统温室大棚内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总是依赖着光照,除了自然光照射外还应该设置人工光源照射以促进温室大棚内植物生长。
然而吸取过多的阳光对某些特定的作物却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因此需要根据温室大棚内光照强度开启或调节人工光源,为植物提供适宜的光照。
通过光感和光敏传感器监测室内外的关照强度,通过对比计算室内外的透光度和需要的光照强度。
实现全自动控制光照设备的光照调节。
3.5、CO2浓度监测及控制利用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分析设备,分析棚内空间环境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并根据预设值可以通过氧气发生装置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补充。
也可通过手动方式进行浓度调节,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两种气体含量都有上限的浓度值设定,当超过浓度值时,自动停止补充操作。
此时会锁死两种补充操作,直到含量低于上限值才可恢复补充操作。
植物通过吸收CO2完成光合作用,进行新陈代谢产生养分,而空气中过多的CO2含量却反而会抑制作物的生长。
通过控制温室大棚中的CO2浓度可以有效控制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随时监测空气中CO2的浓度,确保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在温室大棚内部署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数值自动控制相关设备运行,使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作物生长适宜的湿度范围内。
无线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当浓度超过系统设定阙值范围,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相关数据传送到用户监控终端,由相关工作人员做出相应控制。
也可以设置自动打开与之相连的通风设备,也可增加对作物的光照,使之进行更多的光和作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空气含量3.6、灌溉及喷药施肥控制水灌溉与液体药物喷洒采用一套管线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进行两种操作。
水灌溉和药物喷洒可以遵照客户自定义的要求进行实施,也可以进行临时和特殊的操作。
①水灌溉可以依照温度湿度和其他参数,或者根据植物生长模型对灌溉设备进行开关控制或者进行精准的变频控制、高速计数控制。
可以是灌溉精度达到1毫升/每分精度级别等高效且精准的灌溉控制方案。
达到节能控制与精确控制的完美结合。
②药物喷洒农药喷洒采用的管线与水灌溉系统是同一套管线,下端控制节点通过互锁的电气连接来控制水灌溉和药物喷洒使药物和灌溉水不混合。
也可实现手动配比和手动喷洒3.7、综合测试系统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这几点,其他的因素尽管有时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但都是通过改变这几个要素来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此,温室控制的重点是对这几个参数值的控制。
该系统主要由小型气象站及其配套元件组成。
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本系统智能度高,可靠性高,系统工作稳定,且综合性价比较高,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四、硬件细节设计2.2控制模块的设计2.6执行模块的设计执行模块包括调节设备如喷雾机,吹风机,热风机,CO2发生装置等,调节大棚内的温湿度状态,还有报警装置。
2.6.1调节模块考虑到单片机的引脚的驱动能力有限,在本系统中采用了单片机的I/O口连接三极管的基集B控制三极管的通断,用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来驱动控制5V继电器的吸合,从而控制12V电磁阀的开关,实现对植物滴灌的控制,以调节湿度。
电路中,因为单片机输出口的电流很小,无法驱动继电器,所以在继电器输入端应该接一个PNP三极管,用来放大电流,驱动继电器工作。
而为了保护此三极管的正常工作,还应在三极管的输出端(集电极C)加上一个二极管用来保护三极管不被过流击穿。
在protuse仿真中找不到电磁阀,用电灯泡代替表示电磁阀。
下图为单片机的I/O口通过继电器驱动电磁阀喷水:图11 单片机通过继电器驱动电磁阀当湿度过高时,单片机I/O口通过继电器驱动风扇的电动机使风扇运转来降低湿度。
2.6.2 报警模块当所测温度或湿度超过设定值的上下限,就会报警。
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
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
蜂鸣器发声原理是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来驱动振动膜发声的,因此需要一定的电流才能驱动它,单片机IO引脚输出的电流较小,单片机输出的TTL电平基本上驱动不了蜂鸣器,因此需要增加一个电流放大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