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强度对金荞麦生长发育及形态建成的影响

合集下载

第四节光照强度对作物的影响 (2)

第四节光照强度对作物的影响 (2)

P
bI 0 e k F 1 aI0ekF
–r
将P对叶面积深度积分得下式:
P总=
b ak
ln( 1
1 aI0 aI0ekF
)
– rF
CAU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马慰增认为上式只适合忽略透射和水平叶,考 虑透射率m,修正为下式:
b (1 – m) + aKI0 P总 = --- ln----------------------- - rF
叶日积:∫0T LAI(t)dt 作物生长期平均叶面积指 数与日数乘积。LAI.D,无量纲
光合势与叶日积实际应用不理想,实质是光截获。
CAU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二、作物群体光合强度估算
单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系
P=bI/(1+aI)-r P:单位叶面光合强度, I:受光强度, a、b 参数, r呼吸。 I→0 P=bI 与I成正比; I→∞ P=b/a 与I无关
CAU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四、光照强度临界期
光照临界期:指作物生育过程某个时期,光照强度 对产量影响最大,此时期缺光导致严重减产。
禾谷类作物是孕穗期,四分体到花粉粒形成期。
四分体不同遮光处理的光合速率(mg/m2.h)
处理 一层遮光 二层遮光 对照 加强光照
光合效率 1736
21
18
18
15
15
Ⅱ 9 :30
H1-B1
L1-B1
12
12
9
9
6
6
3
3
0 5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不同光照强度对三种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光照强度对三种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光照强度对三种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李志刚;侯扶江;安渊【期刊名称】《中国草地学报》【年(卷),期】2009(0)3【摘要】对种植在香樟林下100%、55%和20%光照下的百喜草、苇状羊茅和鸭茅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随着光强减弱,三种牧草的生物量、光合能力、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亦均随之降低;在55%和20%光照下,三种牧草以上指标均表现为鸭茅>苇状羊茅>百喜草,说明鸭茅的耐荫性最强,苇状羊茅其次,百喜草最差.另外,三种牧草均在55%的光强下各测定指标的值最大,说明55%光强下牧草具有较强的生长发育能力.【总页数】7页(P55-61)【作者】李志刚;侯扶江;安渊【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10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445【相关文献】1.不同光照强度对台湾金线莲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 [J], 郑连金;马增强;肖玉兰2.光照强度对不同品种烤烟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宋丹妮;林勇;邓世媛;刘柏林;李淮源;陈建军3.不同光照强度下兴安落叶松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及防御酶的影响 [J], 鲁艺芳;严俊鑫;李霜雯;严善春4.不同光照强度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1) [J],5.不同光照强度对三叶青生长发育及其总黄酮的影响 [J], 徐惠龙;刘江明;范小芳;许文;范世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作物生长环境指标表格

农作物生长环境指标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作物生长环境指标表格篇一: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第一节光一、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是来自各种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是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

光在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两个方面。

间接作用就是作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据估计,作物体中90%- 95%的干物质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对作物的直接作用是指光对作物形态器官建成的作用,如光可以促进需光种子的萌发、幼叶的展开,影响叶芽与花芽的分化、作物的分枝与分蘖等。

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的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的品质。

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这些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的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改变上。

二、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对作物生产发育的影响是通过其光照强度、日照长度第1页共13页和光谱成分的影响而达到的。

(一)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可通过影响作物的器官的形成和发育以及光合作用的强度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1 .光照强度与形态器官建成和生长发育充足的光照对于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作物的细胞增大和分化,组织和器官分化,作物体积增大和重量增加都与光照强度有密切的关系;作物体各器官和组织在生长和发育上的正常比例,也与光照强度有关系。

例如,如果作物群体过密,群体内光照不足,植株会过分伸长,一方面使分枝或分蘖数量减少,改变分枝或分蘖的位置,另一方面使茎杆细弱而容易导致倒伏,造成减产。

作物花芽的分化、形成和果实的发育也受光照强度的制约。

如作物群体内部光照不足,有机物质生产过少,在花芽形成期,花芽的数量减少,即使已形成的花芽也会由于养分供应不足而发育不良或在早期夭折;在开花期,授粉受精受阻,造成落花;在果实充实期,会引起结实不良或果实停止发育,甚至落果。

例如,水稻在幼穗形成和发育期遇上多雨且光照不足,稻穗变小,造成较多的空粒和秕粒。

[优选文档]-光照强度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规律和应用PPT

[优选文档]-光照强度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规律和应用PPT

育上的正常比例
在一年中,夏季光照强度最大,冬季最小。
在一年中,夏季光照强度最大,冬作用释放CO2
在一年中,夏季光照强度最大,冬季最小。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产量,质量的影响
光照强度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规律和应用
举例: 烟草是喜光作物,和煦而充足的光照对烟叶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十分有利。
光照强度过强时,甚至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使细胞失水过多而导致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的减弱或者停止。
很好也能忍受一定程度的荫蔽,他们叫 耐阴植物。

便表又带以藻如是耗好物透能物层布植光 会层不到下类果所相与的光大的的,物的 死时能补或沉海谓平植光带于光透只在穿 亡,很偿者降洋的衡物合的呼合光有海透 。这快点被到中补之的作下吸作带在洋性
二)阴生植物适合生长于非常阴暗的条件 在一天中,中午的光照强度最大,早晚的光照强度最小。
因此,多云的天气条件对以植株营养部分为收获对象的作物有利; 三)大多数植物能在明亮的阳光下发育的很好也能忍受一定程度的荫蔽,他们叫耐阴植物。
下,暴露于阳光下时,由于叶绿素被破 晴朗的天气条件对已果实籽粒为收获对象的作物有利。
当超过一定光强,光合速率增加就会转慢,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而呈现光饱和现象。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耐阴植物 光照度过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这是植物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 生长在遮阴地的禾本科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糖用甜菜根的含糖量减少,马铃薯的块茎中淀粉质也减少。
在一年中,夏季光照强度最大,冬季最小。
如马尾松和大多数荒漠植物。 光照强度过强时,甚至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使细胞失水过多而导致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的减弱或者停止。

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时政;黄凯丰【摘要】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苦荞内源激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高产苦荞品种川荞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不同的光照处理,测定苦荞成熟期叶、茎和根的脱落酸、玉米素+玉米素核苷、生长素、1-氨基环丙烷-1-羧酸、多胺等内源激素含量和最终的产量和品质,最后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光照处理能明显提高川荞1号的单株粒重、千粒重、产量、总膳食纤维、蛋白质、总淀粉和黄酮含量;增加光照处理能明显增加川荞1号根茎叶中的ACC含量,但降低了ABA含量,光照处理对川荞1号根茎叶中的IAA、Z+ZR和多胺的影响不大;川荞1号不同部位间的内源激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根茎叶中的ABA含量与荞1号的产量和品质呈负相关关系,IAA、ACC等内源激素含量与与荞1号的产量和品质呈正相关关系,部分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5页(P150-154)【关键词】苦荞;膳食纤维;光照强度;产量;品质【作者】时政;黄凯丰【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医学院,四川成都610106;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70 引言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杂粮作物,具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1-3].目前,荞麦有2个栽培种,一个是甜荞,也就是普通荞麦,另一个是苦荞[4].苦荞籽粒中含有黄酮类物质、D-手性肌醇(D-CI)、活性蛋白及活性多肽、丰富的矿质元素等[5],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与降血糖功能,而且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标准营养蛋白,可为人类提供较为全面的营养[6-9].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自然因素,光照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植物能否产生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其器官的生长[10-13],但目前针对荞麦在该方面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对此,本试验以高产苦荞品种川荞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不同的光照处理,研究其对苦荞内源激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明确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产量的影响,指导苦荞的高产栽培等有实际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苦荞品种为高产苦荞品种川荞1号,其系凉山昭觉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引进品种老鸦苦荞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1.2 种植管理试验于2017年4月5日在成都大学苦荞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常规种植管理.试验中,设置遮阴、正常光照和增强光照3个处理,每个处理种植1个小区,小区面积2 m×5 m,3次重复,采用条播的播种方式,行距为0.33 m,播种量为37.5g/小区,每小区基本苗约900~1 000株,当各小区中有70%苦荞籽粒成熟时采收.1.3 光照处理试验中,遮阴处理用脚手架和遮光率为60%的黑色遮阴网搭建可拆卸式遮阴棚,使遮阴网与苦荞始终保持2 m距离,以保证遮阴棚内的小气候与大田自然光照条件的小气候基本一致.增光处理从苦荞幼苗期开始,具体为:阴天时的增光时间与晴天正常光照时的日照时间一致,直至收获期.为保证增光环境下光照为唯一变量,光源采用接近日光色的金卤灯,功率1 000 W.灯的高度距离苦荞栽培地面6 m,以保证增光架下的田间小气候与大田自然光照一致.增光处理的其他大田管理与遮阴处理相同,按常规方式进行田间管理.1.4 取样与材料的处理于川荞1号的成熟期取样:选取长势一致的10株苦荞植株,小心连根挖出,用水把根部泥土洗净,滤干水分后剪下根部,同时取从下到上第4~6节叶片和茎,液氮处理15 min后于-150 ℃冰箱中保存.1.5 测定方法本研究参考文献[14]的方法测量单株粒重、千粒重;对每小区产量进行测定计算其平均值并以此计算每公顷的产量.对于苦荞籽粒的膳食纤维、蛋白质、总淀粉与黄酮含量参照文献[15-18]中相关方法.对于苦荞的根、茎、叶中内源激素的测定为:脱落酸(ABA)、生长素(IAA)、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的提取和测定参照文献[19]的方法;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测定参照文献[20-21]的方法,多胺含量的测定参照文献[22]的方法.1.6 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测验和相关性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光照处理对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光照处理对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如表1所示.表1 不同光照处理对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处理单株粒重/g千粒重/g产量/(kg/hm2)总膳食纤维/%蛋白质/%总淀粉/%黄酮/%正常1.80b20.72b2244b1.42a12.75b62.31b1.48b遮阴1.72b20.44c2242b1.05b12.83b62.28b1.44b增光2.22a22.03a2863a1.49a13.84a65.05a2.22a注:p≤0.05,同列数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由表1可以看出,3种光照条件下:川荞1号的单株粒重平均为1.91 g,其中以增光处理时的单株粒重显著高于正常光照和遮阴处理;川荞1号的千粒重平均为21.06 g,其中以增光处理时的千粒重最大,遮阴处理时最低,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川荞1号的产量平均为2 449.7 kg/hm2,其中以增光处理时的产量显著高于正常光照和遮阴处理;川荞1号籽粒的总膳食纤维含量平均为1.32%,其中以遮阴处理时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光照和增光处理;川荞1号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3.14%,其中以增光处理时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光照和遮阴处理;川荞1号籽粒的总淀粉含量平均为63.21%,其中以增光处理时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光照和遮阴处理;川荞1号籽粒的黄酮含量平均为1.71%,其中以增光处理时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光照和遮阴处理.2.2 不同光照处理对苦荞不同部位内源激素的影响不同光照处理对苦荞不同部位内源激素的影响如表2所示.表2 不同光照处理对苦荞内源激素的影响部位处理ACC/nmol·g-1IAA/pmol·g-1ABA/pmol·g-1Z+ZR/pmol·g-1多胺/nmol·g-1 遮阴0.65b45.26a2.67a380.25b1 854.37a根正常0.66b45.64a2.38b389.85a1 857.25a 增光0.77a45.66a2.21b389.94a1 858.85a 遮阴1.26c55.15a7.66a15.24a6 247.18b茎正常1.43b55.41a7.44b15.54a6 527.25a 增光1.59a55.84a7.45b15.99a6 527.17a 遮阴1.79b75.39a7.27a39.65a2 407.84a叶正常1.94a75.59a7.13b40.36a2 419.98a 增光2.05a75.51a7.03b40.85a2 420.71a注:p≤0.05,同列数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由表2可以看出:川荞1号根中ACC含量平均为0.69 nmol·g-1,以增光处理显著高于遮阴和正常光照处理;川荞1号茎中ACC含量平均为1.43 nmol·g-1,以增光处理最高,遮阴处理最低,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川荞1号叶中ACC含量平均为1.93 nmol·g-1,以遮阴处理显著低于正常光照和增光处理;川荞1号不同部位间的ACC含量表现为根<茎<叶.川荞1号根中IAA含量平均为45.52 pmol·g-1,3种光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川荞1号茎中IAA含量平均为55.47 pmol·g-1,3种光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川荞1号叶中IAA含量平均为75.50 pmol·g-1,3种光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川荞1号不同部位间的IAA含量表现为根<茎<叶.川荞1号根中ABA含量平均为2.42 pmol·g-1,以遮阴处理显著高于正常光照和增光处理;川荞1号茎中ABA含量平均为7.52 pmol·g-1,以遮阴处理显著高于正常光照和增光处理;川荞1号叶中ABA含量平均为7.14 pmol·g-1,以遮阴处理显著高于正常光照和增光处理;川荞1号不同部位间的ABA含量表现为根<叶<茎.川荞1号根中Z+ZR含量平均为386.68 pmol·g-1,以遮阴处理显著低于正常光照和增光处理;川荞1号茎中Z+ZR含量平均为15.59 pmol·g-1,3个光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川荞1号叶中Z+ZR含量平均为40.29 pmol·g-1,3个光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川荞1号不同部位间的Z+ZR含量表现为根<叶<茎.川荞1号根中多胺含量平均为1 856.82 nmol·g-1,3个光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川荞1号茎中多胺含量平均为6 433.87 nmol·g-1,以增光处理和正常光照处理显著高于遮阴处理.川荞1号叶中多胺含量平均为2 416.18 nmol·g-1,3个光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川荞1号不同部位间的多胺含量表现为茎<叶<根.2.3 苦荞内源激素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苦荞内源激素与其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表3 内源激素与苦荞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名称部位单株粒重千粒重产量膳食纤维蛋白质淀粉黄酮茎-0.4452-0.4512-0.4952-0.6361∗-0.6558∗-0.5664∗-0.3365ABA叶-0.5235∗-0.6452∗-0.5948∗-0.5749∗-0.6988∗-0.6724∗-0.6825∗根-0.6944∗-0.6618∗-0.6114∗-0.6228∗-0.6785∗-0.6732∗-0.5125∗茎0.3253 0.6741∗0.6425∗0.6252∗0.7824∗0.5662∗0.4174IAA叶0.5884∗0.8556∗∗0.6765∗0.5252∗0.9125∗∗0.6446∗0.6424∗根0.6465∗0.5465∗0.5855∗0.6744∗0.8395∗∗0.6261∗0.34258 茎0.3314 0.2158 0.4321 0.3434 0.5218∗0.3522 0.3922ACC叶0.6145∗0.6352∗0.6263∗0.6142∗0.3285 0.6571∗0.4421 根0.6555∗0.7858∗∗0.7948∗∗0.4576 0.4391 0.3742 0.5984∗茎0.8527∗∗0.8749∗∗0.7841∗∗0.6676∗0.6521∗0.6586∗0.4575多胺叶0.3351 0.5556∗0.4526 0.3524 0.34810.8588∗∗0.9741∗∗根0.6855∗0.5255∗0.3638 0.4605 0.4545 0.3484 0.2259 茎0.3641 0.3665 0.4252 0.5598∗0.6049∗0.4602 0.4255Z+ZR叶0.5734∗0.6785∗0.5633∗0.4465 0.3118 0.2842 0.4175 根0.8116∗∗0.8552∗∗0.4544∗0.8552∗∗0.8045∗∗0.5475∗0.3256注:*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极显著相关.由表3可以看出:川荞1号的单株粒重与叶和根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5和-0.6944;与叶和根中的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884和0.6465;与叶和根中的AC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145和0.6555;与茎中的AC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27;与根中的多胺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855;与叶中的Z+Z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734;与根中的Z+Z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116.川荞1号的千粒重与叶和根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452和-0.6618;与茎和根中的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1和0.5465;与叶中的IA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56;与叶中的AC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352;与根中的AC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858;与叶和根中的多胺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556和0.5255;与茎中的AC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749;与叶中的Z+Z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785;与根中的Z+Z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52.川荞1号的产量与叶和根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948和-0.6114;与茎、叶和根中的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5、0.6765和0.5855;与叶中的AC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263;与根中的AC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948;与茎中的多胺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841;与叶和根中的Z+Z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33和0.4544.川荞1号籽粒的膳食纤维与茎、叶和根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361、-0.5749和-0.6228;与茎、叶和根中的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252、0.5252和0.6744;与叶中的AC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142;与茎中的多胺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676;与茎中的Z+Z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598;与根中的Z+Z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52.川荞1号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茎、叶和根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558、-0.6988和-0.6785;与茎中的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824;与叶和根中的IA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5和0.8395;与茎中的AC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218;与茎中的多胺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521;与茎中的Z+Z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049;与根中的Z+Z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045.川荞1号籽粒的淀粉含量与茎、叶和根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4、-0.6724和-0.6732;与茎、叶和根中的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662、0.6446和0.6261;与叶中的AC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571;与茎中的多胺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88;与根中的Z+Z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475.川荞1号籽粒的黄酮含量与叶和根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5和-0.5125;与叶中的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424;与根中的AC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984;与叶中的多胺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741.3 结论光是作物进行光合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光照条件的改变可明显地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重新分配等一系列生理过程,最终影响作物的产量[23].例如,蔡昆争等[24]的研究认为,遮阴使水稻干物质积累下降,结实率降低,产量和收获指数降低;王安虎[25]的研究发现,遮阴处理明显降低苦荞的产量及籽粒中的黄酮含量.本试验也得出相似的研究结果,增光处理后苦荞的单株粒重、千粒重、产量、总膳食纤维、蛋白质、总淀粉和黄酮等含量均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可能是因为光是苦荞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动力,只有在光照条件下,苦荞细胞才能产生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供苦荞生长,提高最终的产量和品质[26].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了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相关研究发现,水稻的Z+ZR、IAA、ABA含量与粒重和最终的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内源激素对水稻灌浆有重要的调控作用[27].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苦荞的产量与叶和根中的ABA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茎、叶和根中的IAA含量、叶中的ACC含量、叶和根中的Z+Z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根中的ACC含量、茎中的多胺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此说明苦荞各器官中的内源激素与产量形成关系密切,同时也表明适当降低苦荞叶、根中的ABA含量,增加Z+ZR、IAA、ACC和多胺含量能提高苦荞的产量,这与上述研究略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ABA的调控作用不同,但与黄凯丰等[28]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作物不同有关.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苦荞根茎叶中的ABA含量与籽粒中膳食纤维、蛋白质、淀粉和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与前期研究的结果一致,说明适当降低苦荞中的AB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苦荞的品质.同时,也可以看出,Z+ZR、ACC等内源激素在苦荞蛋白质、黄酮等的合成过程中所起的调控作用不同,其机理值得探讨.此外,由于苦荞发育过程中受多种内源激素的调节,激素间的平衡对苦荞的产量和品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苦荞体内内源激素达平衡,从而实现苦荞的高产优质极具研究意义.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陈庆富.5个中国荞麦(Fagopyrum)种的核型分析[J].广西植物,2001,21(2):107-110.[2]郭淑春.荞麦小米营养成分的开发利用[J].粮油食品,1998,8(11):22-23.[3]林汝法.中国荞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4]张以忠,陈庆富.荞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种子,2004,23(3):39-42.[5]Huang X Y,Zeller F J,Huang K F,et al.Variation of major minerals and trace elements inseeds of tartary buckwheat(fagopyrum tatarium gaertn)[J].Genet Resour GropEvol,2014,61(3):567-577.[6]李姗姗,崔晓东,李晨,等.苦荞多糖抗氧化及对Hep 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1):9-12.[7]陈慧,李建婷,秦丹.苦荞的保健功效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6,15(8):63-66.[8]贾岩,赵思俊,秦雪梅,等.苦荞水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降糖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J].营养学报,2017,39(2):177-182.[9]周小理,刘泰驿,闫贝贝,等.苦荞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生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8,39(1):172-177.[10]闫静,王德炉,郝家孝,等.光照强度对贵州兔眼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7,35(4):118-123.[11]朱小青,杨柳青,曾红,等. 同光照强度对费菜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6):98-102.[12]成元刚,王锐,孟丽.光照强度对红花芽菜生长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36(22):154-156.[13]韦兰英,莫凌,袁维圆,等.不同遮阴强度对猕猴桃“桂海4号”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广西科学,2009,16(3):326-330.[14]张宗文,林汝法.荞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5]葛春玉,潘英明,梁英,等.花生麸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2):82-130.[16]张志良,瞿伟菁.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杨有仙,赵燕,李建科,等.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23):417-422.[18]张琪,刘慧灵,朱瑞,等.苦荞麦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7):113-116.[19]何钟佩.农作物化学控制试验指导[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20]Beltrano J,Carbone A,Montaldi E R,et al.Ethylene as promoter of wheat grain maturation and ear senescence[J].Plant Growth Regul,1994,15(2):107-117.[21]Cheng C Y,Lur H S.Ethylene may be involved in abortion of the maizecaryopsis[J].Physiol Plant,1996,98:245-252.[22]Flores H E,Galston A W.Analysis of polyamines in higher plant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Plant Physiol,1982,69(3):701-706.[23]王洋,齐晓宁,邵金锋,等.光照强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6):769-773.[24]蔡昆争,骆世明.不同生育期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2):193-196.[25]王安虎.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20-9921,9924.[26]赵钢,彭镰心,向达兵.荞麦栽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7]Clifford P E,Offler C E,Patrick J W.Growth regulators have rapid effects on photosynthate unloading from seed coats of Phaseolus vulgaris L[J].Plant Physiol,1986,80(3):635-637.[28]黄凯丰,彭慧蓉,郭肖,等.2个苦荞品种成熟期内源激素的含量差异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1):28-32.。

光强对植物生长和形态的作用

光强对植物生长和形态的作用

光强对植物生长和形态的作用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它需要光能量来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速率有直接影响,越强的光照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光照强度也会影响植物的形态。

对于光照不足的植物,它们可能会变得瘦长、高大,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实现光合作用。

而在较强的光照下,植物可能会更紧凑、结实,因为它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光能量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不同光谱的光照也会对植物生长和形态产生影响。

例如,蓝光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红光则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因此,在不同生长阶段,植物需要不同比例的光谱来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

综上所述,光照强度和光谱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形态的重要因素。

对于不同种类的植物和不同生长阶段,需要针对性地调整光照条件,以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

- 1 -。

温度、光照对苦荞麦种子萌发、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温度、光照对苦荞麦种子萌发、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温度、光照对苦荞麦种子萌发、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李海平;李灵芝;任彩文;李向东;桑鹏图【期刊名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34)005【摘要】以苦荞麦'黑丰一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研究不同温度(A_1,A_2和A_3分别为20,25和30℃)和光照强度(B_1,B_2和B_3分别为1,3和5×10~3lx)对幼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麦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因素A,B和A*B对幼苗产量、V_c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对幼苗产量影响最好的水平组合是A_2B_1和A_2B_2,对幼苗V_c和黄酮含量影响最好的水平组合分别是A_3B_1和A_3B_2.在苦荞麦幼苗生长的不同阶段,应进行不同的温光控制,以提高产量与品质.%The seeds of tartary buckwheat (Fagopyrum tartaricum) variety 'Heifeng No. 1'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in an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_1, A_2 and A_3, which were 20, 25 and 30 ℃, respectively) and light intensity (B_1, B_2 and B_3, which were 1, 3 and5×10~3 lx, respectively) on its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yield and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5℃ was suitable for seed germination; the factors A, B and A * B b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yield and contents of vitamin C and flavonoids of the seedlings (p≤0.05). The optimum combinations were A_2B_1 and A_2B_2 for seedling yield and A_3B_1 and A_3B_2 for vitamin C and flavonoid contents of the seedlings. To improve seedling yield and quality of tartary buckwheat, the levels of temperatureand light intensity should be controled depending o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总页数】4页(P158-161)【作者】李海平;李灵芝;任彩文;李向东;桑鹏图【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省襄垣县农业局,山西,襄垣,046200;山西省襄垣县农业局,山西,襄垣,04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7【相关文献】1.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播种深度对苦马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J], 王进;张勇;席亚丽;马兆礼;陈叶;颜霞2.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飞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J], 李雪枫;周高羽;王坚3.温度和光照对长春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J], 潘玲;张烨;李真;席贻龙4.光照和温度对猪屎豆属6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J], 黄迎; 曹哲; 罗小燕; 李欣勇; 刘国道5.温度和光照对不同预处理野生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J], 马海鸽;蒋齐;王占军;刘华;何建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金荞麦适生区变化分析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金荞麦适生区变化分析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金荞麦适生区变化分析1. 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全球变暖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中国金荞麦适生区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根据国际气候变化专家的研究报告,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全球气温将继续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将更加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荞麦适生区的生态环境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全球变暖将导致金荞麦适生区降水量的变化,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而全球变暖将改变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全球变暖将导致大气环流模式发生变化,使得降水分布格局发生调整。

全球变暖还将影响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如山地地区可能因为温度上升而导致冰川融化,从而增加降水量。

这些变化将对金荞麦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变暖将导致金荞麦适生区的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将直接影响金荞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光合作用、养分吸收等生理活动。

气温升高还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对金荞麦的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对金荞麦适生区的影响,需要关注气温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球变暖还将加剧金荞麦适生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气温升高,地表水分蒸发加快,土壤湿度降低,可能导致金荞麦适生区的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

全球变暖还可能加剧其他生态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等,这些问题将对金荞麦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金荞麦适生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保障金荞麦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其抗逆性,有必要加强对气候变化情景下金荞麦适生区变化的研究,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1 全球气温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全球气温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国际气候科学界的研究,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约C,极端天气事件也日益频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严重。

在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金荞麦适生区的变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全球气温上升导致金荞麦适生区的降水分布发生变化,气候变暖使得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同时大气环流格局发生调整,导致降水重新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材 料 与 方法
1 . 1 试验 设 计
从表 1可以看出 , 随着光照强度 的减弱 , 金荞麦完成一个
生 长周期 的时 间 明显延 长 , B 、 c、 D处理 分别 比对 照延 长 了
l 2 、 2 4 、 3 2 d 。从各生育进 程来看 , 各处 理出苗期差异不大 , 说 明出苗对光照强度要求不严格 。不 同处理从出苗 至初花期的
1 0 1 3 . 7 mm, 日照时 数 2 4 4 5 . 4 h 。试 验 地 土 壤 为 细 沙 壤 , 有
养生长时 间, 提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 但光照强度 的减弱延 长
了金荞麦生殖生长时间 。原 因可能是 , 金荞 麦为短 日照喜光 植物 , 遮光后光 照强度降低 , 早晚时 间段光 照强度可能 降
营养生长 阶段 , 初花期至成熟期 , 是金荞麦花和籽粒形成为主 的生殖生长阶段 , 光照强度 的减弱一定程度 缩短 了金养麦 营
试验材料为凉山州普格县采集 的野生金荞麦。试验 在西 昌学院高原及亚热带作 物研究所试 验农场 中进行 , 试验地点 海拔 高 度 1 5 5 0 m, 常 年年 平均 温 度 1 6 . 9℃, 降 雨 量
至低于诱导金荞麦 光周期反应的光强度 , 缩短光照 时间, 使其 提前进入生殖生长。由于光 照强度的减弱 , 降低了光合作用 ,
不仅减少 了源 , 而且影响 了库的活性 和物质运输 , 器官得不 到 充足 的养分供 应 , 影响 了整个生育进程 。 2 . 2 光 照 强度 对 金 荞 麦 叶 片 生 长 的影 响 不同光照强度 条件 下 , 金荞 麦叶片数量变化规 律与其生
C: 7 5 . 8 % 自然光照 ; D: 5 9 . 7 % 自然 光照 , 全生 育期遮 光。遮 光棚规格长 4 I n×宽 2 m×高 2 m, 随机 区组排列 , 重复 3次。
1 . 2 测定项 目
记载金荞麦各生 育 时期 ( 出苗期 、 分 枝期 、 现蕾期 、 初 花
时间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缩短 , B 、 c 、 D处 理分别 比对 照缩
短了4 、 7 、 8 d ; 从初花期 至成熟期 的时间则是随着光照强度的 减弱 而延长 , B 、 C、 D处理分别 比对 照延 长 了 l 6 、 3 2 、 4 2 d 。出
苗至初花 期 , 是金荞麦根 、 茎、 叶等营养器官分化形成 为主的
发利用 , 因此 , 在保护野生金 荞麦的 同时 , 有必要对其进 行人 工 驯化 和栽培 。 目前 , 金荞麦 的研究多集中于资源分 布、 营养 成分和药理 、 化学物质研究等方面 , 对金荞麦引种栽培及生理 研究较少 。在植物生长发育 过程 中, 光照是影 响植物物 质 累积与代谢 的重要条件之一 , 光照 强度 大小直 接影 响植 物生 育进程和干物质形成及形态建 成 , 不 同植物对 光照强度有 着 不 同的反应 。我们通过人工遮 光 , 研 究 了金荞 麦在不 同光 照强度条件下生长发育和形态建 成 的变化 , 旨在 为金养麦人 工驯化及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荞 麦多生长于路边 、 地边 、 荒山荒坡、 草丛和灌木林 内、 未完全 风化 和瘦薄 的山石 中和 田坎 上… 。现代 药学研究证 明 , 金 荞
麦具有 抗癌 、 抑 制肿瘤细胞侵袭 和转 移、 抑制 血小板聚集 、 降 低还原反应和增强噬细胞 的吞 噬能力等 功效 , 金荞麦 已逐
期、 始粒期及籽粒成熟期 ) , 在不 同处 理的各个 生育 时期 , 每 小区随机 取样 5株 , 测定不同时期 的单株 叶片数 、 叶面积 、 株 高、 茎粗、 一级分 枝数 及整株 地上部 分 的重量。叶 面积采 用
长时 间明显延长 , 整个生育期延长 。光照强度的减弱会造成单 株叶片数量 、 叶面积 、 一级分 枝数 、 光合产 物减少 , 下降 幅度 随光照强度减弱程度 的增加而增 大 , 适度遮光 ( 处理 B ) 增 加了茎的高度 , 生长前期 ( 分枝期 ) 叶面积增大 。
关键词 : 金荞麦 ; 光照强度 ; 生长发育 ; 形态特征
C I 一 2 0 3型激光叶面仪 ( 美国C I D公 司生 产) 测定 , 茎粗测 量
部位 为主 茎 3— 4节 。
2 结 果 与分 析 2 . 1 光 照 强 度 对金 荞 麦生 长 发 育 的 影响
渐 被人们广泛开发和利用。由于 自然 、 人为等多种 因素影 响, 野 生金荞麦 的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 , 严重影 响金 荞麦可持 续开
( 西昌学院高原及 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四川西 昌 6 1 5 0 1 3 )
摘要 : 在 自然光照 1 0 0 %( A) 、 8 5 . 2 %( B ) 、 7 5 . 8 %( C ) 、 5 9 . 7 %( D) 4种光照强度条件下 , 研 究了不 同光照强度对金
荞麦生长发育及形态 的影响 。结果表 明, 光照强度减弱缩短 了金荞 麦营养生 长时问 , 提 早进入生殖生 长阶段 , 生殖生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3年 第 4 l 卷第 1 O期
一 7 7 一
戴 红燕, 华劲松.光照强度对金荞麦生长发 育及形 态建成 的影响[ J ] . 江苏农业科学 , 2 0 1 3 , 4 1 ( 1 0 ) : 7 7- 7 9
劲松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7 . 0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3 ) 1 0— 0 0 7 7— 0 2
金荞麦 ( F a g o p y r u m c y m o s u m) 为蓼科荞 麦属 多年生 草本 植物, 广泛分布于我 国四川 、 云南 、 贵州、 陕西 、 湖北 、 湖南 、 江 苏、 浙江 、 江西等地 , 在四川凉山州俗称野 荞头、 苦荞头、 野 兰 荞等, 当地彝族 群众 叫“ 曲惹额 洛” 、 “ 额 洛翁 巴” 。该地 区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