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词语的修辞造词考察_王媛媛(精)
网上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4.15

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
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
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
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
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
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
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
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
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
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
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
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
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
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
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
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
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网络新词的修辞特征

了。 《 太平广记》 叙一个 叫宋衍的
白领 ,唐宪宗元和初年在盐铁 院 ( 相
达 ,出语惊 人 ,似 乎并 不 是那 么容 易。我的儿 子? ”鲁侍 萍 面对儿子 ,欲言又止,在情急之下用 谐音转换话题 ,很符合她 当时痛苦复 杂的心情 。谐音 ,就是用音同或音近 字取代本字 ,谋求一种辞趣 。从中可 知 ,声音是联想 的凭借 ,如 由 “ ” 蒜 联 想到 “ ” “ 算 . 萍” “ ”联想 到 苹 “ , “ 你狠” “ ( 凭” 蒜 苹 萍)什么 ” 就脱 口 出了,而实质是达到意思转 而 换 ,把 当下人们对物价 “ 便纵有千种 风情 ,待与何人说”的婉 曲,全都说
钱 。照 说一斤 米2 元钱不算 贵 ,然而 结 合 当时 收入 水平 ,就不 能算 便宜
行加工改造 .产生新词请 。然 而,值 得注意的是 ,虽然生活不乏鲜活的万
象材料 ,然 而 要找 到对应 的语词 表
《 雷雨》 有个 很好 的 “ 音 ”例子 。 谐 鲁 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 ! (
m来。
当于现在食盐专卖局)做抄写 员,月 薪20文。一个 唐代标准工作量的成 00
年人 ,月俸 尚且只能购买一二百斤大 米 ,更遑论一般百姓的经济 收入 ,于 是 ,顾况感慨 “ 居大不易” 。这可视 作现代版的 “ 蒜你狠”
后, 棉花 、蔬菜 、 心油的价格也在 节节攀升,尽管有 “ 橡胶林“ …液 、
庸》 有语 : “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 .小人仃险而徽幸 。 ”自居易 到了长安应
举,拜谒著名诗人顾况 。顾况对内居易说 : “ 长安米贵 ,居大不易 。 ”但
他在看完自居易的一篇诗作后 ,马上转变态度 ,说 : “ 有才如此 ,居 易 何 难! ”顾况借 白居易之名发挥 ,不仅表达对 眼前后生诗才 由怀疑到欣赏
略论网络词语在构成上的修辞方法与创新

略论网络词语在构成上的修辞方法与创新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比较特殊的社会语言。
网络语言有着对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起消极作用的因素,也有不少对现代汉语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因素。
其中,在网络词语的构成方法上,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研究它们,无疑会对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网络词语修辞方法构成网络语言是一种随着网络的普及而新产生的语言现象。
当前,网络语言日益深入人心,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也引起了众多语言学者越来越密切的关注。
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并对现代汉语书面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在网络词语的构成上使用了大量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修辞手段,使得网络词语与现代汉语书面语相比,呈现出更加简洁、生动、形象的特征,在某些方面是现代汉语书面语所不能替代的。
因此,研究网络词语构成上的修辞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汉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修辞方式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三个方面。
网络词语的构成,主要涉及到的是辞格的运用。
所谓“辞格”,是指修辞的格式。
即修整装饰字词句时所使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据统计,现代汉语中的辞格约有七十多种,其中最常用的辞格也有二十多种。
众多的辞格,在网络词语的构成中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比之现代汉语书面语更为丰富多彩。
网络语言之所以具有活跃的生命力,甚至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与辞格在网络词语构成上的频繁运用和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其中使用得较为普遍、对现代汉语影响较大的辞格。
网络语言构成上经常使用到的辞格,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代汉语中已有的辞格,一类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新出现的辞格。
(一)现代汉语中已有的辞格由于网上交流全靠键盘打字,要求网络语言必须简洁、迅速。
因此,在现代汉语已有的辞格中,那些既可快速表达,又形象生动、便于操作的辞格就成了网络语言构成中最常用的辞格。
如:比喻、借代、拆字、重叠、反复、摹绘等。
网络合音新词浅析——以“表”、“酱紫”、“造”为例

网络合音新词浅析——以“表”、“酱紫”、“造”为例网络合音新词浅析——以“表”、“酱紫”、“造”为例网络合音新词浅析——以“表”、“酱紫”、“造”为例-大学语文论文网络合音新词浅析——以“表”、“酱紫”、“造”为例王媛媛(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对于网络新词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其分类,以及应如何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而且是从网络词语产生和发展的整体角度进行研究。
本文选取其中一类即合音新詞为对象,从它们出现和使用的环境出发,试图从语言音节的构成以及认知语言学等角度探讨以“表”、“酱紫”、“造”等为代表的合音新词产生的原因,认为连读快读造成音节简化是这类合音新詞形成的表象原因,在连读造词背后是人类的心理认知中的隐喻机制起到了根本的作用,最后论及这类网络合音新词对语言和社会产生的双重影响。
[关键词]网络新词;音节;隐喻[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1-0033-02 [作者简介]王媛媛,陕西安康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及近代汉语。
近日网络上有这样一则笑话,引发网民们对网络新词又一阵热议。
“一天,小鱼用非常慢的语速问大鱼‘:大…鱼…啊…你…平…常…喜…欢…吃…什…么…啊?’大鱼看了看小鱼说到:‘我平常喜欢吃说话慢的小鱼。
’小鱼立刻回答道:‘哦,酱紫啊,造了。
’”对于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看到这样的对话,必定一头雾水,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更看不出笑点在何处。
其实,这则笑话里正是运用了典型的网络新词才造成令人忍俊不禁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这种网络新词的产生表面看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倾向和表现对时尚以及新鲜事物的一种追求,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是网络语言构词的新手法之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藏在网络词语背后的隐喻认知机制是产生这类网络新词的根本原因。
一、网络合音新词“表”、“酱紫”、“造”产生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效应不仅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越来越多的在语言学层面出现。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嬗变

网络 语 言 的 勃 兴 虽 然 只 有 短 短 不 到 2 0年 时
从字 、 词、 句、 篇 等方 面 人手 , 才能 获 得 对 网络 语 言
的真 正 了解 。
间【 “ , 但 其发 展 速度 之 迅 猛 、 发 展形 态 之 纷 繁 , 大 有
“ 乱 花渐欲 迷人 眼 ” 之 势 。对于 这一新 兴 事物 , 语 言
第3 4卷 第 2期
钟舟海: 造字・ 造词・ 造 句—— 论 网络语 言 的要 素 及其嬗 变
9 9
而在今 天 的 网络 语言 中 , 它俨然 成 了一个 “ 会 意字 ”
— —
络 高手 制作 出“ 火星文” 专 用 软件 , 在 网上 流行 的有 “ 大黑鱼” 、 “ 我爱 火 星文 ” 等软 件 。转 换软 件 的 出现 使得“ 火星文” 大行其道 , 受到以 9 0后 为代 表 的 年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研究项 目( 编号 : 1 2 Y J C 7 4 0 1 5 4 )
作者简介 : 钟舟海 ( 1 9 7 4 一) , 男, 副教授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语 言学 与应 用 语 言 学 , E — m a i l : j x c b s @1 2 6 . C O I T I .
因素构 成 的社 区交 际 习惯所形 成 的语 言差异 。 主要
差别 是语 言 风格 和表达 方式 , 以及 一些 特 殊词 汇 的
覆 常规 、 悖逆 传统 、 刻意 求新 、 苦 心求异 。 这其中, 表
现 最 为 突 出 的就 是 网络 用字 —— 我 们 甚 至可 以称
之为 “ 造字 ” 。
摘 要 : 网络 语 言可视 为一 种特殊 意 义的社 会方 言 , 有 着 自己的语 言特 征 和语 言体 系。对 网络语 言的研 究 , 应 从其 字 、 词、 句、 篇等语 言要 素进 行 。 文章 对 网络语 言 中的“ 造 字” 、 “ 造词” 和“ 造 句” 现
浅谈网络语言中的修辞现象

浅谈网络语言中的修辞现象【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新语,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同时这一语言现象也倍受语言研究者关注,这些新词新语的创造者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修辞手法。
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借助具体实例,探讨网络语言中修辞格的灵活运用,并简要分析出现众多修辞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语言修辞成因在当今这个高科技社会中,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第五次划时代的革命,因特网将人们带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网络语言虽然是新时代和新媒体的产物,但是,它也和传统意义上的语言一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网络语言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由于网上交流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所以他们在现有的语言文字基础上,采用各种修辞手法,达到幽默、愉悦等效果。
由于文字、图像等有着有声语言所不能比拟的优点,独特的网络语言可使网友们沟通时彼此更能心领神会。
一、网络语言中的修辞方式(一)比喻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创作中,比喻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网民们为了描述新兴的网络产物,为了使语言更形象、更艺术,他们常常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
古人所谓“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这就是比喻的修辞作用。
在网络语言中,用得最广泛的是借喻。
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把喻体直接当作本体来说的一种比喻。
例如:恐龙:比喻长相难看的MM。
恐龙的特点是长相难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彼此也是看不见的。
青蛙:比喻长相难看的男性。
青蛙长相难看,而且鼓着眼睛。
楼主、楼上、楼下:楼主指论坛中发起该主题的人;楼上、楼下指帖子中的上下部分。
以上几例均运用了借喻这种修辞格,不直接描述原事物,而运用借喻手法比较形象地提出表述的对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符合网民求快的心理,又与“新新人类”的求新、求异心理不谋而合。
浅谈网络词语的修辞造词现象

浅谈网络词语的修辞造词现象何娟摘要:现今网络词语的产生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网络词语的修辞造词现象屡见不见,本文从修辞造词的内涵出发,考察了网络词语修辞造词的六种类型,并总结了使用修辞造词的原因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分析了一下,认为我们应全面地看待网络词语的修辞造词现象。
关键词:网络词语;修辞;造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一天天地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技术不仅给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也带来了网络语言。
当前,网络语言日益深入人心,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引起了众多语言学者越来越密切的关注。
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并对现代汉语书面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在网络词语的构成上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从而呈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特征,我们应该对其记录和研究。
本文主要从修辞造词法的角度对网络词语进行阐述。
一、关于修辞造词的内涵修辞手法作为一种造词法提出,始于任学良的《汉语造词法》(1981)。
修辞造词法是汉语词语造词法的一种,它是指借用现有的语言材料,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创造新词语的方法。
通过修辞[本文来自于]手法创造出来造出来的词语形具有形象生动,委婉含蓄的特点。
在网络词汇的发展的过程中,修辞造词法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创造新词的方法,对网络词汇的丰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网络词语修辞造词的类型(一)比喻造词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在说明文中又叫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
可分为明喻式和借喻式两种:1、明喻式。
特点是词语中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例如:草食男:像食草动物一样性情温顺的男性。
2、借喻式。
本体不出现,直接借用喻体来指称本体,赋予了词语和原词义完全不同的意义。
例如:“水”在网络语言里使用频率较高,网民们抓住水淡而无味的特点,用“纯净水”表示没什么内容,意义不大的帖子.灌水:比喻到论坛发一些没有意义的帖子,就是为发帖子而发。
浅析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

INTELLIGENCE人文论坛························浅析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河北银行学校王文娟摘要: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
创新、求异、形象、经济、幽默一直都是网络语言的特点,因此在网络语言的创造中也发展出了有别于传统的修辞手法。
网络语言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谐音双关、缩略、叠音、婉曲、仿造、摹状、对比、反语、杂糅等。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词汇修辞手法汉语本身是不断变化的,网络语言给汉语的规范化带来极大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网络语言确实也为汉语注入了新鲜成份。
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浏览器等。
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短信息等。
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 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美眉、大虾、、瘟都死等。
显而易见,新兴的网络词汇大都出于第三类,这一类也是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和修辞手法最为复杂的一类。
本文对这类网络语言修辞现象进行简要的归纳与分析。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段。
比喻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网络中一般使用借喻,网络中有许多表示“人”的词语都属于这一类。
比如说,“青蛙”指相貌很丑的男士;“沙发”是楼主发帖后第一个跟帖的网友的专称,而第二个跟帖的网友被称为“板凳”,因为楼主发帖相当于新盖的房子,第一个跟帖的网友是第一个来新房子里作客的人,也就是先来占座,当然要坐最好的沙发了,后来的只能坐板凳了。
二、比拟比拟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甲物拟作乙物,比拟在思想上具有跳跃性,促使读者主动想象,捕捉其中的意象,体会其中的深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仿拟造词
所谓仿拟造词,即按照原先用的词语,改变一个词素仿造新词。在一般语句中运用这种修辞格仿造出来的新词是临时性,是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但由于网络词语迅猛的传输速度,众多网络词语现已基本定型。我们可以把众多的仿拟造词分为系联仿拟词和相对仿拟词两类。
1.暗喻式:在词的结构中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从本体喻体相似性上说,又可分为形状相似、性质状态相似和感知相似三类。如:
183
文化研究
2007.12(上旬刊)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像计算机网络技术那样发展得如此
所谓谐音造词,指利用不同词语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来增强语言表达力的语音修辞手段。运用谐音造词可以表达含蓄、幽默的效果,使网络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如:
迅速。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迅捷方便,但网络语言的层出不穷,语言工作者对此反映不一。我们认为,词汇是语言变革中最活跃的部分,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如何对其规范,笔者在这里想引用陈建民的一句话,“过去,我们一种从静态的角度看待规范,常常把规范看成一成不变的东西。其实,词语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异之中。规范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规范本
2007.12(上旬刊)
文化研究
关于网络词语的修辞造词考察
□
摘
要
王媛媛
辽宁・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116029)
通过对网络词语进行整理,发现在网络语言中存在大量运用修辞造词来产生新词的现象,本文主要总结了六种:网络词语
造词
修辞造词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07)12-183-02
1.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而构词。
标志代本体:汗:代替“惭愧、无可奈何”。(1)特征、
(2)具体代抽象:幼齿:用“幼齿”代替“年纪小。
(3)部分代整体:美眉:美丽的眉毛,用“美眉”代替“漂亮的女生”。
好看的结果是看过的人觉得看了(4)结果代原因:养眼:好看。很“养眼”。
代替“皱眉”等,由于网络聊天的局限,网民用特殊符号、字母、数字,创制了一系列具有感情意义和形象意义的符号来表达心情,使语言更加生动。
三、夸张造词
用夸张手法造成新词,就是夸张式造词法。所谓夸张,就是极而言之,最突出地强调某种特点。或者从数量上极而言之,或者从形象上极而言之,都可以造成夸张式的词。
四、委婉造词
2.借喻式:本体不出现,直接借用喻体来指称本体,赋予了词语和原词义完全不同的意义。比如:灌水,比喻到论坛发一些帖子特别是已经存在的词是没有意义的帖子,就是为发帖子而发。“灌水”、
语,但作为网络语言,又赋予给它们新的涵义,我们不能按原有的字典义来进行理解。
二、借代造词
借用和事物本身有关的特征造成新词,并用此特征指称该事物,这就是借代式造词法。可分为两类:
②
身是不断演变和完善的结果。”
1.运用英文字母的读音谐音
(1)英文字母与英语单词的读音构成的谐音
(1)“客”族
“黑客”,意为“采用非法手段躲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访问控制,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人”,这是一个很巧妙的翻译,音义兼顾且符号汉语构词特点。
(2)“网”族
网吧—仿“酒吧”、网蝶—仿“蝴蝶”、网费—仿“电费”、网友—仿“朋友”、网龄—仿“年龄”、网盲—仿“文盲”,与网络有关的都用语素“网”,产生了网民、网虫、网恋、网婚、网德、网路等一、系列“网”族词。
2.相对仿拟词:即与原型词的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仿造词语。这是由于仿造词中替换的语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语素在意义上的相对或相反造成的。这类词在网络中使用的并不多。
红客: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中国网络技术爱好者,与相对。“黑客”下网:与“上网”相对。硬猫:与“软猫”相对。晒月亮:与“晒太阳”相对。六、谐音造词
2.创制一些表情符号或感情符号,以借代当时的心情。如::-)代替“笑脸”;*-*代替“微笑”;^o^代替“开口大笑”;(:-<
皮肤网站———喻指可以提供各种网页外观的网站。其中“皮肤”是喻体,比喻网页的外观,“网站”是本体。
1.系联仿拟词:指由原型词顺势类推造出的与原型词意义相关并且同属一个范畴的词语。如:一国两网:指互联网和民族信息网。仿“一国两制”而来。一网情深:此外,运用仿拟造词,还产生了一系列“客”族词、“网”族词,如下:
①觉不自觉地并且乐此不疲地为詈词的繁荣默默奉献”,因此,网络
分别是比喻造词、借代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仿拟造词和谐音造词。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H136引言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一天天地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技术不仅了信息也带来了网络语言。网络技术对语言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技术专门词语;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产生了有别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价值,我们应该对其记录、了解并加以研究。
本文主要从修辞学造词法的角度进行阐述。所谓修辞学造词法,即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以前学者对造词法的探讨很少,而从修辞角度来探讨的则更少。任学良的《汉语造词法》以现代汉语为例,把修辞学造词法分为比喻式、借代式、夸张式、敬称式、谦称式、婉言式、对比式和仿词式;陈光磊的《修辞论稿》列举了比喻、借代、仿拟、节缩、易色等;总体来说,目前关于修辞造词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术语的界定、类型的划分简单模糊。
修辞造词法是网络语言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根据网络语言统计的语料,我们将网络语言的修辞造词法分为六种:
一、比喻造词
所谓比喻造词,即一种事物像什么就用什么来命名,这就是比喻式造词法。比喻造词是网络词语运用修辞造词最主要的方式。其中又可分为暗喻式和借喻式。
语言中的詈语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动态运动中。此外,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失礼或不愉快而换用另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