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

合集下载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那次难忘的旅行》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旅行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去年的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海边。

当我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时候,我被它的广阔和美丽震惊了。

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音。

我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冲向沙滩。

沙子细细的、软软的,踩在上面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我在沙滩上奔跑着、欢笑着,还捡了好多漂亮的贝壳。

爸爸带着我一起去海里游泳。

刚开始我还有点害怕,紧紧地抓着爸爸的手。

但是慢慢地,我适应了海水的温度和海浪的冲击,开始自由自在地游起来。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小鱼,在大海里欢快地穿梭。

傍晚的时候,太阳渐渐西沉,天空被染成了红色、橙色和紫色,美丽极了。

我坐在沙滩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心里充满了感动。

这次旅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

《我的好朋友》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叫小雨。

小雨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亮。

她的性格特别开朗,总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心情特别不好。

小雨看到我闷闷不乐的样子,主动过来问我怎么了。

我把事情告诉了她,她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拉着我的手说:“别难过啦,这点小事不算什么,我陪你一起解决。

”在她的鼓励下,我的心情慢慢好了起来。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

在比赛中,我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小雨毫不犹豫地跑过来,把我扶起来,一边帮我检查伤口,一边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们继续跑。

”在她的陪伴下,我坚持跑完了比赛。

小雨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热心的好朋友。

我很庆幸能有她在我身边,她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我希望我们能永远做好朋友,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作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议论抒情语言,使文章充满真情、见解深刻。

学习过程:1、议论是用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的文字。

抒情是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文章的主旨的文字。

2、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1)记叙文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我的老师》片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a. 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部分。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

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1 记叙文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就是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这种议论起着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后一部分的议论,文章的主题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确,更表现不出我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这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

如《第一次真好》的结尾就是这样。

(3)议论用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然而能在记叙中恰当的穿插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如《行道树》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议论,自然地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奉献精神的礼赞。

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段文字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理解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关系;掌握记叙文的一般文体要求,学会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

也就是说,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

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

选材注意有三:真实、典型、新颖。

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1、明确记叙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要简洁,情节要集中,情感要真挚,结构要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就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例1:《我的老师》一文中,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又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

请读下面的诗文,你有什么发现:王安石《麻雀》:一只两只三四只,五只六只七八只,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林和靖《雪梅》: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一、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

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二、写记叙文中运用抒情议论时要注意避免几个问题: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

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三、读下面的文字,找出文中的议论句:那是在一节体育课上,我艰难地跑着跑着,那可恶的跑道似乎变得那样崎岖不平,长得几乎没有尽头。

我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小,终于喘着气想停下来。

这时,体育老师向我跑来,瞪起眼睛,挥舞着右手,对着我大声叫喊:“跑下去!”我重新振作了一下,努力加快步伐,可委屈的眼泪却溢出了眼眶。

如今回想起来,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正是这位那么"凶"的体育老师和那么"可恶"的跑道,使我今天的身体这样健康、壮实!四、请看下面一段文字,并给这段文字补上一个议论句:朱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的科学家科尔怎样利用三年中所有的星期天证出了200多年来无人攻克的难题;发明家爱迪生怎样刻苦钻研,废寝忘食,一共有一千三百多项发明;居里夫人怎样被放射元素夺去了健康....他动情地讲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他激情四射地讲华罗庚、陈景润、李四光....每每讲到激动处,他总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在这三段叙述之后有这样三种议论:请选一句最恰当的()1.他了解得是那么多,知识是那么渊博,讲得是那么生动,科学家的精神实在是太感人了。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必须掌握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这种写作技法,这对于提高作文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议论,就是直接说理,对人物或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用以说服他人。

它是作者对人物、事物深刻认识的真知灼见,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1、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一般来讲,记叙中的议论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第四,深化文章的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的结构;第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一定的方法:①泼墨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

如《一面》,专门安排了课文的第二部分进行尽情的议论,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

②点示法。

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结尾,或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

③穿插法。

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

例如《白杨礼赞》。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应以记叙为重点,在详细记叙的过程中发表简短、甚至是片言只语的议论。

(二)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抒情: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在作文中的抒发和倾注。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1、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2)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作者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感情达到高潮,间接抒情已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这又叫做“直抒胸臆”。

2、怎样才能使抒情真实感人?1)寓抒情于叙述之中如,抒发的是上大学的儿子和妈妈离别时母子间的依依深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一、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2.明确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在明确本次作文存在文体不清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2.在完成修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通过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引导学生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难点1.针对文体不清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修改作文;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层次学生习作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要求,简要总结本次作文的基本情况。

(二)比较分析1.阅读两篇范文,思考哪篇更符合记叙文的要求?(范文一:优秀作文,以记叙为主。

范文二:文章开头大量议论,中间记叙,末尾小量议论)2.总结:记叙文的特点:以“记叙”为主,着重叙事、描写。

指出本次作文突出问题:文体不清。

(三)讨论修改学生讨论:如何修改范文二可以扭转乾坤,让它成为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明确:把记叙和议论部分互换位置,且记叙篇幅增大,议论篇幅减少,便是一篇不错的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四)思考归纳回忆记叙文的特点以及刚才对范文二的修改方法,说说如何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和抒情的关系,并说明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最后总结(课件):1.记叙文中的议论(1)地位以叙为主,叙议紧联。

记叙文中的议论以揭示记叙的意义来点明主旨,因此议要紧扣叙。

(2)成分点到为止,要少而精。

它是叙述和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属于“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

(3)位置结尾,以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文中,可在记叙文的过程中穿插议论,在关键处趁热打铁,加深读者的认识。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一、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它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概念: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出来,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

是文“灵魂”。

三、位置:(一)议论抒情所在的位置:叙事之前: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引出下文的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二)议论抒情所在的位置:叙事之中:例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的中间有这样的内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用冷冷的月光烘托我对朋友后悔后的伤心痛苦之情。

(三)议论抒情所在的位置:叙事之后:例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结尾段直接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因为这件事而伤心自责的情感。

四、进议论抒情要注意避免几个问题:1“空”: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没有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泛泛而谈,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时髦的口号。

对策:议论和抒情要做到“实”。

议论抒情要和记叙紧密结合。

表达对所叙述的事情的看法或针对这件事所抒发的情感,是由这件事引发开来的,不是无中生有的东西。

2“偏”:议论抒情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议论抒情和所记叙的事情是脱节的,犹如写作文偏题。

对策:议论和抒情要做到“准”。

抒情和议论是作者对这件事的独特体会,不是人云亦云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生活告诉我—温暖无处不在》体会在记叙文中恰当的运用议论抒
情的表达方式对表达中心的妙处。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的抒发感想,表达看法。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的抒发感想,表达看法。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缘事而发,恰到好处”的将真实感受表达清楚。

教学方法:赏析分析发、发现法、实践法
课型:作文训练指导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辨析表达方式
①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②我10岁那年,有一天,爸爸妈妈去给奶奶过生日,临走时,忘了给我留
家门的钥匙,放学回家后,我坐在楼梯上苦等,结果被邻居发现,他们热心帮助我。

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二、导入新课
三、写作指导
1、赏析《生活告诉我—温暖无处不在》
思考:①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中心是什么?
②找到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体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面对车水马龙,行人匆匆的大千世界,我们常常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烦恼,不幸福。

那是因为你总仰望天空,忽略了近在身边的幸福。

其实,只要你细心观察,仔细体会,你会发现,生活中温暖无处不在。

用简单的自己感悟开篇,点题并引出下文的记叙事件。

噢,刘老师,当您做了这一举动时,也许是不经意的,也许是有意识的,但是,您知道吗?在我们这些热爱您的学生眼里,您是多么的伟大,了不起!为了
不惊动这些正在熟睡的,可爱的孩子,您的举动真让我觉得受宠若惊,这样一件小事还不足够体现您对我们的爱吗?
直接表达作者对老师的热爱。

敬爱的刘老师,您的举动对于我的心灵是一次震撼。

您这位美丽的女教师用阳光般的爱温暖了一个生长在山区贫困家庭女孩的心。

其实,用简单而干净的目光去凝视,你会发现,那份纯洁真切的爱正在弥散开来。

温暖无处不在!
结尾的议论抒情锦上添花,既照应了文题,呼应了开头,又给人以启迪。

3、总结归纳
①议论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位置及作用
开头:引出叙述,点明题旨。

文中:过渡衔接,增强感染力,抒情更为强烈。

结尾:收束全文揭示(升华)主题
②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要求:抒发感受,提出见解要缘事而发、恰到好处。

四、写作实践
(一)选择练习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伴着妈妈的唠叨。

早晨,是她的阵阵“闹钟”把我唤醒。

晚上妈妈的“雷声”又猛烈的进攻,催我睡觉。

因此,我没了钟,没了早晚的概念,我就编了个儿歌:“妈妈是闹钟,是雷声,常唤我起床,常催我早睡。


但是,一但听不见妈妈的“雷声”,日子也难熬。

妈妈出差了,我有条有理的
生活秩序打乱了:果然一次少了本子,一次又忘了带笔。

A、这时,我头一回感到妈妈的唠叨对我来讲是那么的重要,那么的好听,
那唠叨就像一曲爱之歌那么亲切,那么悦耳。

B、我爱妈妈的“雷声”和“雨声”。

(二)写作练习
阅读语段,在结尾添加感受的文字
作用:揭示(或升华)中心
要求:缘事而发、恰到好处
天色越来越黑,我只好坐在楼梯台阶上等,忽然听见楼梯里有脚步声,我一阵兴奋,却见上来的不是爸爸妈妈,而是隔壁王阿姨,她看到我坐在门口,顿时
明白了几分,忙招呼我:“佳,爸爸妈妈还没回来吧?到我家里等着吧!”说完拉起我的手就往家里走。

“不,我就要在这里等!”我固执的说。

“外面多冷啊,你穿得又不多,别感冒了!听话!啊!”阿姨话音未落,只见邻居黄叔叔风风火火
走出来,边系着衣扣,边急切地问道:“佳,你爸妈去哪儿了?告诉叔叔,我去找!”说着就要去推车.楼上的张奶奶也出来了,摸着我的头说:“乖,这么晚了,还饿着肚子吧,快来先吃点饭!”张奶奶的小孙子还不满四岁,也推出玩具车,
奶声奶气的喊:“姐姐别急,给你小汽车玩儿,,楼道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五、布置作业
以期中考试作文片断为作文主体,在开头,结尾或者中间部分添加议论抒情
的语句,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主题鲜明。

字数:600——800。

要求:缘事而发、恰到好处
六、小结
同学们,所谓记叙中的议论抒情其实就是在叙述中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或对所叙述的内容谈点看法,它属于文章的构思。

构思的成功与否,只有用心感受生活,认真品味理解材料,才能“万法从心”,大到整篇的独特构思,小至一句妙语佳言也才能从心底流淌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