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

合集下载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那次难忘的旅行》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旅行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去年的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海边。

当我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时候,我被它的广阔和美丽震惊了。

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音。

我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冲向沙滩。

沙子细细的、软软的,踩在上面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我在沙滩上奔跑着、欢笑着,还捡了好多漂亮的贝壳。

爸爸带着我一起去海里游泳。

刚开始我还有点害怕,紧紧地抓着爸爸的手。

但是慢慢地,我适应了海水的温度和海浪的冲击,开始自由自在地游起来。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小鱼,在大海里欢快地穿梭。

傍晚的时候,太阳渐渐西沉,天空被染成了红色、橙色和紫色,美丽极了。

我坐在沙滩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心里充满了感动。

这次旅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

《我的好朋友》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叫小雨。

小雨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亮。

她的性格特别开朗,总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心情特别不好。

小雨看到我闷闷不乐的样子,主动过来问我怎么了。

我把事情告诉了她,她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拉着我的手说:“别难过啦,这点小事不算什么,我陪你一起解决。

”在她的鼓励下,我的心情慢慢好了起来。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

在比赛中,我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小雨毫不犹豫地跑过来,把我扶起来,一边帮我检查伤口,一边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们继续跑。

”在她的陪伴下,我坚持跑完了比赛。

小雨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热心的好朋友。

我很庆幸能有她在我身边,她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我希望我们能永远做好朋友,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作文指导初步】学会在记叙中议论、抒情

【作文指导初步】学会在记叙中议论、抒情

【作文指导初步】学会在记叙中议论、抒情学会在记叙中议论议论,就是直接说理,对人物或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用以说服他人。

它是作者对人物、事物深刻认识的真知灼见,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和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并列的基本表达方式。

小学生是以学写记叙文为主的,而记叙文很少有完全不加任何议论的。

议论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可以直接为中心服务。

记叙文中的议论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先议后叙。

这种形式指文章一开头,先就某个人物或事物提出问题,或者发表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评价,然后引出正文。

采取发表议论方法开头的文章,都属于这一形式。

先发表议论,可以使文章开篇入题,简洁明快。

二是夹叙夹议。

这种形式指文章各段落一边记叙、一边议论,记叙与议论密切结合,贯穿始终。

夹叙夹议的文章,议论与记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条理性,而且能使文章逐层深化,增强文章的说理性。

如《养花》,全文以第一人称来娓娓叙述养花的乐趣,像对朋友叙谈家常,在表达“我”与花草之间的深厚感情时,也偶尔穿插着议论。

“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抢救花草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些议论精湛而又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大大增强了文章色彩,加深了力度。

三是先叙后议。

这种形式指文章先集中笔墨,对人物或事物进行详细记叙,然后再发表议论。

先叙后议的文章,议论是对记叙对象或内容的进一步阐述,是直接表达作者的评价、感情。

因此它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深化文章的主题。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先叙后议的特点及议论的作用:我的业余爱好我的业余爱好很多,爱看书、写字,更爱下象棋。

记得上小学后,我看见姥爷和爸爸下棋,觉得很好玩。

于是我便缠着姥爷教我下棋。

姥爷告诉我:“马走日,象飞田,炮打一溜烟,车四处奔驰,小卒一去不回还。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来增强文章感染力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时机和方法。

(2)能够区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不同作用。

2、教学难点(1)如何使议论和抒情与记叙的内容自然融合,不显得生硬突兀。

(2)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议论和抒情来深化文章主题,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例分析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往往只是单纯地讲述事情的经过,这样的文章虽然能够把事情说清楚,但是却缺乏感染力和深度。

如果我们能在记叙中适当地穿插一些议论和抒情,就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深刻,引起读者的共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二)知识讲解1、记叙中穿插议论的作用(1)深化主题通过议论,能够揭示事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段议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让读者明白了在面对困难时,要将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步步去克服的道理。

(2)画龙点睛在记叙文的结尾或关键处进行议论,能够起到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比如:《背影》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段议论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2、记叙中穿插抒情的作用(1)抒发真情实感抒情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作者通过直接抒情,表达了对阿长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作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议论抒情语言,使文章充满真情、见解深刻。

学习过程:1、议论是用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的文字。

抒情是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文章的主旨的文字。

2、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1)记叙文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我的老师》片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a. 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部分。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

如何写好夹叙夹议作文

如何写好夹叙夹议作文

放在全文或一个大层次的的结尾处,起着启发引导和 加 强理解文章的作用。
在叙述和描写之中,作简单的议论,让读者随时 感动。
3、议论简洁明了,不宜过长。要做到议论是叙 事的灵魂。
例文: 虽然小时候很贫穷,但我的爷爷还是热衷于学习。在 很久以前,我的爷爷由于一次发高烧,他的爸爸妈妈都不 在家,爷爷因此不能及时治疗,也从此以后爷爷走路变成 一瘸一拐的样子。但这影响不了他对书本的热爱,他还是 照样上学,不怕别人取笑,只是在乎学习上的状况。爷爷 他特别喜欢数学心算,他的心算也很厉害。乡里人对于他 的书法更是赞不绝口,每当村里有人要他写大字,他都挥 洒自如,且他写的对联整齐高雅。村里的人都 十分仰慕爷 爷的才华。某些人因为知道爷爷的一点才华,想请爷爷为 他们解释一下关于彩票、马经或十二生肖的有关信息,幻 想由此可以不劳而获 。我爷爷乐于助人,能帮的一定帮, 但对于一些不良风气,他是绝不会帮的。
课外练笔
阅读下面一则语言材料,然后以“播撒爱心”为话题写一 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爱心像阳光辐射大地,可以普照一切。 比如爱生命,就有了生命无穷的意义。因为爱生命 ,进而爱亲人、朋友,爱家中破旧的书架,纤弱的文竹 ,爱门前铺满落叶的小路,爱蓝天、白云,一切的人、 事、物都值得爱。
一、作文里涉及的五种表达方式 :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穿插于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之 中,就是夹叙夹议。
三、“夹叙夹议”适合哪些文体?
记叙类(记叙文 散文)
文章中的议论的作用:
议论类(议论文)
用议论深化主题,揭示自己的思想、看法。
“叙”与“议”的关系:
“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困难吓不倒我的爷爷,他以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在人生的 天空驰骋,他成功了。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在记叙文中自然、巧妙地穿插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分析法、写作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写作中,单纯的记叙往往会显得平淡无奇。

如果能在记叙中适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就能够让文章更有深度,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么,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技巧。

(二)理解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概念及作用1、记叙记叙是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过程作概括的陈述。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2、议论议论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看法。

在记叙文中,议论可以深化主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3、抒情抒情是作者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感情。

它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示例分析1、出示一篇单纯记叙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谈谈感受。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学生可能会觉得文章只是在陈述事实,缺乏情感和深度。

2、再出示一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文章,让学生对比阅读。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它们像是一群争奇斗艳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着自己的美丽。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运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的关系理解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关系;掌握记叙文的一般文体要求,学会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

也就是说,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

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

选材注意有三:真实、典型、新颖。

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1、明确记叙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要简洁,情节要集中,情感要真挚,结构要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就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例1:《我的老师》一文中,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又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

请读下面的诗文,你有什么发现:王安石《麻雀》:一只两只三四只,五只六只七八只,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林和靖《雪梅》: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一、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

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二、写记叙文中运用抒情议论时要注意避免几个问题:一是“空”:议论和记叙脱节,各敲各的锣,让人不着边际。

应该需要时才议论。

二是“浅”:议论没有切中所记事物的深刻意义,浮光掠影,成为空洞的说教。

三是“滥”:议论多而且不当,即乱发议论。

三、读下面的文字,找出文中的议论句:那是在一节体育课上,我艰难地跑着跑着,那可恶的跑道似乎变得那样崎岖不平,长得几乎没有尽头。

我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小,终于喘着气想停下来。

这时,体育老师向我跑来,瞪起眼睛,挥舞着右手,对着我大声叫喊:“跑下去!”我重新振作了一下,努力加快步伐,可委屈的眼泪却溢出了眼眶。

如今回想起来,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正是这位那么"凶"的体育老师和那么"可恶"的跑道,使我今天的身体这样健康、壮实!四、请看下面一段文字,并给这段文字补上一个议论句:朱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的科学家科尔怎样利用三年中所有的星期天证出了200多年来无人攻克的难题;发明家爱迪生怎样刻苦钻研,废寝忘食,一共有一千三百多项发明;居里夫人怎样被放射元素夺去了健康....他动情地讲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他激情四射地讲华罗庚、陈景润、李四光....每每讲到激动处,他总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在这三段叙述之后有这样三种议论:请选一句最恰当的()1.他了解得是那么多,知识是那么渊博,讲得是那么生动,科学家的精神实在是太感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
导读:教学目标:
理解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关系;掌握记叙文的一般文体要求,学会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
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

也就是说,作者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

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
(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
(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

选材注意有三:真实、典型、新颖。

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
1、明确记叙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要简洁,情节要集中,情感要真挚,结构要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例1:
《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又说: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

)直接抒情的方式一般用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

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例2:
当我一次次的忆及往事,我无法把你的身影抹去;当我夜半醒来,我无法不为自己的无知而自责;当我远远地看见你时,我根本没有勇气上前和你打个招呼。

也许你不能谅解我,就连我自己也一样无法谅解自己。

忏悔在我心中已积得太多了,我这样表达出来,也许你根本就无从知道,但我也真心的希望你能够谅解我。

你使我备受谴责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诚信的重要。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回到从前,让一切重来。

——01年高考满分作文《假如时光可以倒流》(2)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抒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例1: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

——朱自清《背影》
例2:
尝试着亲近父亲,父亲是这世上最易被情感忽视的人。

尝试亲近父亲,在体验母亲温暖情怀时,不妨望望父亲操劳奔波的坚强背影,在感受母爱温馨时,不妨回忆父爱带予我们的坚强与力量,在倾听母亲诉说时,不妨深入听听父亲的心声:……
尝试亲近父亲,我由衷感慨。

父爱无影无声,父爱坚若磐石,但需要你用心摸索,它就隐于父亲严厉训斥下,它就藏于父亲坚强背影后。

尝试亲近父亲,莫让父亲的情感流逝于岁月潮水。

——国光中学04届高三2班惠玲《亲近父亲》
2、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

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

议论,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

例:
可是,诗人们都错了。

“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心灵的选择。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

——2002年高考满分《昭君的选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